孝道故事(完整资料).doc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xx故事1孝感动天.虞朝皇帝舜,是瞽瞍之子,天性至为孝顺。
父亲是一位全然不懂礼仪的人,母亲常出恶言,其弟名象,傲慢不悛,惟姚舜并不怨恨,仍能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姚舜常在历山下耕田,因孝感动天,有象协助耕田,亦有鸟帮助其锄草。
当时的皇帝唐尧闻悉姚舜大孝,特派九位男子服侍,并将其女儿娥皇及女英与舜为妻,後来并将天下让与,舜以一平民,居然跃而为虞朝之皇帝,纯因孝心所致。
2.亲嚐汤药西汉时代之汉文帝名恒,系汉高祖刘邦之第三子,尚未就帝位前,其父就封化为代王,文帝奉养其母薄太后,极为孝顺,从不怠慢,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亲自殷勤看护,在侧侍候,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每逢煎好汤药,如非亲自嚐试,未敢拿与母亲服。
文帝孝顺母亲,因而仁孝声名传遍於天下,得到人人之赞颂。
3.啮指痛心周朝曾参,名子舆,奉养母亲,极为孝顺,有一次往山中砍柴时,家裏忽然有客来到,母亲不知所措,盼望曾参速返,乃咬破手指,在山中之曾参,陡觉心痛,卜有预兆,急忙挑柴赶回家中,硊在母亲膝前,问其缘故,母亲说: 因有客至,乃咬手指使你醒悟。
曾参事母至孝,母亲手指竟与其性灵相通。
4.负米养亲周朝仲由,字子路家境贫困,时常采食藜与藿等野菜,子路为奉养父母,每每往百里以外之地背负食米。
父母逝世後,南游至楚国,楚王敬慕其学问人品,给与封其官爵百乘之车马,积存之米粮以万钟计,平时生活,以多层毛毯为坐褥,用膳时排列食鼎食用,极尽荣华富贵,但仍然思念父母之苦劳,感叹说: 虽然希望再如以往,食用藜藿等野菜,往百里以外之地负米奉养双亲,惜巳无法如愿。
5.卖身葬父汉朝有一孝子,姓董名永,家贫如洗,父死时无力办理丧事,乃卖身贷钱埋葬父亲。
葬亲事毕,往买主家偿工途中,遇一妇女,求董永娶为妻室,并与之同往主家,买主令织缣三百疋以抵偿贷借款项,因得该妇女之助,仅历时一个月,即完成工作,归途行至前相遇之槐树下,该妇女遂辞别董永而去。
相传该妇女系仙女,因董永之孝心可感,乃得天助。
10个中华孝道故事
10个中华孝道故事1.仲由“百里负米”:仲由从小家境贫寒,年幼时十分孝顺。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他不论刮风下雨都要去百里之外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
2.闵损“单衣顺母”:闵损生母早死,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芦花做的“棉衣”。
父亲知道后要休掉继母,闵损却劝说父亲留下继母,从而保全了一家人。
3.郯子“鹿乳奉亲”:郯子为了治疗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深山,钻入鹿群,挤取鹿乳供父母服用。
4.老莱“戏彩娱亲”:为了不使自己老来寂寞,老莱假装自己不老,还嬉戏顽皮,以娱双亲。
5.董永“卖身葬父”:董永为了使父亲得以安葬,甘愿卖身做奴隶。
6.江革“行佣供母”:战乱时期,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乞求不要杀他。
贼人被他的孝心感动,不杀他,还给他衣服和食物。
7.庾黔娄“尝粪忧心”:南齐时的庾黔娄,为县令时只有二十六岁。
他从小家庭观念重,外出做官内心不安。
一天庾黔娄突然流鼻血,心想这是父亲生病时的前兆。
黔娄不顾一切辞官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心神不定地推算凶吉。
8.陆绩“怀橘遗亲”: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官员。
六岁时,他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
袁术用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偷偷地往怀里藏了三个。
临走时,陆绩拜谢袁术,橘子从怀中滚落在地。
9.黄香“扇枕温席”:东汉时的黄香九岁丧母,夏天天气炎热,他便在父亲睡觉的床前扇扇子,使蚊虫不来叮咬父亲。
冬天则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热被窝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10.吴猛“恣蚊饱血”:晋朝时的吴猛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夏夜,吴猛让蚊子在他身上恣意叮咬自己而不驱赶它们,目的是让蚊子吸饱了血不再叮咬父母。
古代关于孝道的故事
古代关于孝道的故事
故事一,《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母亲也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女性。
在孟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为了给他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惜三次搬家。
她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只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条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子女要有孝心,作为父母也要有爱心,只有相互理解、支持,才能真正体现孝道的价值。
故事二,《董永与七仙女》。
董永是一个孝顺的年轻人,他母亲生病了,他整日守在母亲的床前照顾她。
一天,他在山上遇到了七仙女,七仙女知道了他的孝心后,便收留了他,并教给了他一些医术。
后来,董永用这些医术治好了母亲的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道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孝敬父母,还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孝道的真谛。
故事三,《孝顺的张良》。
张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小时候家境贫困,但他却非常孝顺
他的母亲。
他每天都会给母亲洗脚,尽孝尽孝。
后来,张良成为了大汉朝的重要人物,但他一直没有忘记孝敬母亲的本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道不分贫富贵贱,不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牢记孝道的重要性,永远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父母。
这些古代关于孝道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伟大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传统美德,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孝道,让孝道之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吹拂。
愿我们都能成为孝顺父母、感恩他人的好孩子。
关于孝道的故事
关于孝道的故事
故事一,《孝心感动天》。
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顾愚的人,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每天他都会亲自为母亲做饭、洗衣服,还会陪伴母亲聊天。
有一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
顾愚听到母亲的呼救声后,毫不犹豫地冲进了洪水之中,将母亲救了出来。
顾愚的孝心感动了上天,洪水突然停了下来,村庄也得以幸免于难。
故事二,《感恩之心》。
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有一个叫做李明的孩子。
李明的父母年迈体弱,生活十
分艰辛。
但是李明总是很孝顺地照顾父母,每天早早地起床为父母做饭,帮他们做家务。
父母生病的时候,李明更是日夜不离地照顾他们。
父母在临终之际,对李明说,“孝顺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但是你更要记得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李明听后深受触动,从此更加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更加懂得感恩之心。
故事三,《孝道传家》。
在一个世代孝子孝女的家族中,有一个叫做王小明的孩子。
王小明的父母对他
非常严格,但他却从不抱怨,每天都会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
父母生病的时候,他更是日夜不离地照顾他们,直到他们康复为止。
王小明的孝道精神感染了整个家族,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把孝道当作家族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孝道不仅是
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家族的传统。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孝道美德,让孝道之风在我们的家族中代代相传。
愿我们都能成为孝道的传承者,让孝道之风在中华民族中永远不息。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二十四孝二十四孝故事一、孝感动天原文: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嚚,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
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
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二、戏采娱亲原文:周老莱子,至孝。
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诗赞: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闱。
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
有一次曾经在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三、鹿乳奉亲原文:周剡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乃免。
诗赞: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译文:周朝时有个人叫剡子,天性非常孝顺。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俩人的眼睛都患上了眼病,想吃野鹿的乳汁。
剡子于是穿上鹿皮做的衣服,进到深山密林里,混到鹿群当中,挤母鹿的乳汁拿回家供养双亲。
一次,猎人发现了他,以为是只失群的小鹿,便用弓箭瞄准准备射他,吓的他赶紧大喊说自己是为得到鹿乳而装扮成鹿的人,才逃过了一场大难。
四、为亲负米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一:孝感动天,虞舜唐尧时代,一个叫舜的人是瞽叟的儿子,瞽叟是个瞎眼老人,非常不讲道德,舜的母亲也爱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他的弟弟叫象,更是骄纵凶狠,对待舜非常不好,三人多次想加害于舜!舜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对父母和弟弟却无丝毫怨恨之心,始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舜尽管最后还是被赶出家门,在历山脚下耕种,由于舜孝感动天,每当他耕耘的时候,有大象来帮忙,有鸟儿来帮忙!他的德行也影响了周边无数百姓,人们都愿意与他结邻而居,舜的孝顺贤能也传到了当时的皇帝尧那里,尧通过侦查发现确有其人其事,就排了九个健壮的男子去帮助他,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做妻子,还将皇位禅让给了他!诗颂:对对耕春象,纷纷耕草禽。
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没继承汉高祖刘邦的王位之前,被封为代王。
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有次薄太后患重病有三年之久,汉文帝除了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每天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
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也传遍天下。
诗颂: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周朝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叫曾参的弟子,品德高尚,非常孝顺父母。
有次他去山中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在家里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但是曾参一直还没有回来。
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忽然想起一个办法,因为母子心血相通,就咬破了自己的一个手指。
曾参在山中忽然觉得心痛,担心母亲在家有事,就急忙赶回家中。
客人走后,曾参问母亲家里来了客人为什么他在山中会忽然心痛,他母亲说,我见你很久没有回来,就咬破手指,想你必定会有感觉,早点回来,帮我招待客人。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周朝时候孔子有个弟子叫闵子骞,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女子生了两个弟弟。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1. 孝顺的刘海。
刘海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生病了,他整天照顾母亲,不离不弃,直到母亲康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2. 孝顺的张良。
张良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顾自己的前途,一心一意地照顾父亲。
最终,他的孝顺感动了皇帝,成为了一代名臣。
3. 孝顺的包公。
包公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4. 孝顺的孟母。
孟母是一个孝顺的母亲,她教育儿子孟子,使他成为了一代伟人。
她的孝顺精神感动了世人,成为了中国孝道的典范。
5. 孝顺的曹操。
曹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精神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6. 孝顺的关公。
关公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7. 孝顺的孔子。
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8. 孝顺的周瑜。
周瑜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9. 孝顺的刘备。
刘备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0. 孝顺的关羽。
关羽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母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母亲,直到母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1. 孝顺的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的父亲年老多病,他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下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12. 孝顺的杨贵妃。
杨贵妃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她的父亲年老多病,她不离不弃地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去世。
24孝故事大全
24孝故事大全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2. 戏彩娱亲: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3. 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 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 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 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7. 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8. 拾葚异器: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当时正逢王莽叛乱,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又遇饥荒,柴米昂贵,怎么办呢?蔡顺只好每天拾桑葚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被他的孝心深深感动,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自己的老母。
9. 埋儿奉母:东汉时期的郭巨,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饿死,打算埋掉自己的儿子,以保全母亲的性命。
挖坑时,意外地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得以用这些黄金赡养老母亲和供养妻子。
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0. 卖身葬父:董永为了筹集葬父的费用,不得不卖身为奴。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化作七姐来到人间,与他结为夫妻。
孝心故事(精选16篇)
孝心故事孝心故事(精选16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孝心故事(精选16篇)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孝心故事篇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孝心故事篇2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
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的很模糊了。
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愈来愈清晰: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
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
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留意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女孩最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妈妈,您尝尝……”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孝心--不必须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
古代著名的孝道故事
1.《卧冰求鱼》:晋朝时期,琅邪(今山东临沂)有一个名叫王祥的人,他早年丧母,父亲再娶。
然而,继母朱氏对王祥并不慈爱,常常在父亲面前数说他的不是,导致王祥逐渐失去父亲的疼爱,经常被迫干一些脏活累活,如打扫牛棚等。
尽管遭遇继母的刁难,王祥依然对父母保持孝顺之心。
每当父母生病时,他都衣不解带地照顾他们,汤药也必先尝后进。
一年冬天,继母突然想吃活鲤鱼,但当时正值天寒地冻,河水结冰,无法捕鱼。
为了满足继母的心愿,王祥决定亲自去河边捕鱼。
王祥来到河边,发现河水已经结成了厚厚的冰层。
他没有退缩,而是脱下衣服,赤裸上身,躺在冰上。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体温来融化冰层,从而捕到鲤鱼。
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突然间,冰层裂开,两条鲤鱼从裂缝中跃出。
王祥赶紧捉住鲤鱼,高高兴兴地回家孝敬继母。
2.《哭竹生笋》:"三国时期的孝子孟宗,字恭武,是江夏人。
孟宗在幼年时就失去了父亲,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他的母亲病重时,非常想吃用鲜竹笋煮的羹汤。
但当时正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法满足母亲的愿望,于是他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不久之后,地上突然裂开,长出了几茎嫩笋。
孟宗非常高兴,采回家中煮汤给母亲喝,母亲的病竟然因此而痊愈了。
《卖身葬父》:董永,生活在汉代,家境贫寒,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
两人感情深厚,生活虽苦却也温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董永的父亲因病去世,留给董永的是无尽的悲伤和贫困的现实。
面对父亲的去世,董永悲痛欲绝,但更让他焦虑的是如何筹集资金为父亲办理丧事。
在那个时代,家境贫寒的董永根本无法承担得起丧葬的费用。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身葬父。
董永穿着孝服,身上挂着一块“卖身葬父”的牌子,来到熙熙攘攘的街头,默默地跪着,希望能够有人伸出援手。
他的孝行感动了路人,其中一位老妇人更是热心地为他指点迷津,让他找到了愿意出钱帮他办理丧事的赵员外。
但条件是,董永必须到赵员外家做工还债。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
中国二十四孝故事全集一、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顺。
相传他的父亲瞽(gǔ)叟得继母,继母生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全顶时,他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了。
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记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祖后八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两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他与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 1 -三、情橘遗亲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四、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人。
原本家道殷实。
父死后,他把家产分成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点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故事1. 舜帝的故事你晓得不?舜从小就受尽后母和弟弟的欺负,可他呢,不仅不怨恨,还依然非常孝顺。
就像那温暖的阳光,不管乌云怎么遮挡,依旧会努力照射大地。
有一次后母让他去挖井,竟然想活埋他!舜多机灵啊,挖了条通道逃了出来,可出来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
这得多难得啊!难道我们不应该像舜帝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坚守孝道吗?2. 曾参可是个大孝子!他有一次去山里砍柴,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道咋办,就咬自己的手指。
没想到在山里的曾参突然就觉得心痛,马上跑回家。
这不就跟那心灵感应一样嘛!曾参对母亲那真是关怀备至呀。
咱平时对父母能不能也多这么细心体贴呢?难道不应该学学曾参吗?3. 老莱子真有趣,他为了让父母开心,都七十岁啦还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像个小孩子一样在父母面前玩耍、跳舞。
哎呀,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努力逗父母笑一样。
他这是多爱他的父母呀!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可以时不时地给父母来点小惊喜,让他们高兴高兴呀?4. 汉文帝刘恒那可是皇帝呢,却亲自为母亲尝药。
他那么忙,还能做到这样细致入微。
这就好比就算我们工作再累,也不能忽略对父母的照顾呀。
我们能不能在父母生病时,也像刘恒那样贴心呢?5. 涌泉跃鲤的故事你听说过没?姜诗和妻子对母亲极其孝顺,因为母亲爱喝江水,妻子就每天去很远的地方挑水。
有一次风大回来晚了,母亲误会了,姜诗还责备妻子。
后来他家旁竟然冒出泉水,每天还有鲤鱼跃出。
哇,这就像老天都被他们感动了呢!我们是不是也该为了父母竭尽全力呀?6. 黄香可是大家的榜样呀!夏天他给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被窝。
这多暖人心啊,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难道我们不该像黄香一样,用小小的举动给父母带去温暖吗?7. 郭巨埋儿的故事有点纠结呢,但也看得出他对母亲的孝顺。
为了让母亲有足够的食物,他都打算埋了自己的儿子。
这真的是。
古代孝心故事
古代孝心故事
故事一,孟子的三绝孝。
孟子的母亲丧夫后,为了抚养孟子,她辛勤劳作,日夜操劳。
有一天,孟子听到母亲在睡梦中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葬在路旁,这样我就可以听到路人的脚步声。
”孟子听后,便在母亲死后
将她葬在路旁,以实现母亲的愿望。
后来,孟子因此被誉为“三绝孝”。
故事二,董永的孝心。
董永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生病卧床,他日夜操劳,照
顾母亲。
有一天,母亲说想吃螃蟹,董永便跋山涉水,不顾危险,
去寻找螃蟹。
最终,他找到了螃蟹,母亲吃后,病情有所好转。
董
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神仙的帮助,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名
的官员。
故事三,孝顺的张灵。
张灵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的母亲生病卧床,他每天早早起床,
煮好粥送到母亲床前,然后去田间劳作。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种药可以治好母亲的病,便到处奔波,最终找到了这种药。
他将药送到母亲手中,母亲吃后病情有所好转。
张灵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神仙的保佑,最终成为了一个有名的医生。
这些古代孝心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和力量。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传承这种美德,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孝心的真谛。
愿我们都能成为孝顺的好孩子,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孔子说:“孝子愿承其事,赤子愿学其道。
”孝道乃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美德,一直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下面一共有二十四则孝道故事,见证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背后的可贵美德!
一、颜如玉孝子
明朝时,一家三口,父母颜文英,孩子叫颜如玉。
他们家母亲极其孝顺,教育孩子更是不遗余力,强调孩子应该孝敬父母,自身行为要正派清正。
有一次,父母给颜如玉买了一件新衣服,他却拒绝穿上,他说:“这样的衣裳太漂亮了,太显眼了,我不敢穿,害怕会别人看到、羞辱咱家父母。
”父母知道他的心意,欣喜连连。
二、徐文公孝儿
唐朝时,有一位叫徐文公的律师受封为大夫,此时他的孩子非常孝敬老人,每次去外头做事,决不能忘记拜访爷爷奶奶,他以诚恳的
态度,真挚的问候为表达孝心,他也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老人,照料他们,时刻传递着他的温情和孝心。
三、木兰赴火女
宋朝者,有个叫木兰的少女,她不仅智慧过人、勤恳努力,最难
能可贵的是:她非常孝顺父母,面对父亲病故,她主动要入军,替父
亲报仇血恨,木兰直面拒降大军,英勇地站立在战场上,最终战死沙场,史称木兰赴火入军,此举令人赞颂!
四、吴起孝仔
明朝时,一位名叫吴起的士子,早失去父亲,母亲在家门口盖房
子时起火,受了重伤,吴起孝仔扶着母亲上山,吴起紧贴头顶叩拜说:“请做我的代父!”这一幕博得全村的敬仰,他的深情令人感动,也
让人看到当时的孝顺。
五、李太白孝弟
李白在家乡担任将军时,掌兵之中有个表彰勇士的仪式,他的弟
弟也参加了,李太白亲自为自己的弟弟发动袖子,给平民贴上印章,
并上缴官职令,这种孝敬兄弟之间感情的行为,也显示。
孝道经典小故事
孝道经典小故事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观。
孝道概念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与孝顺,也展示了一个人良好品格与道德修养。
以下是几个经典的孝道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孝道的力量。
故事一:《孟母三迁》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其母是一位智慧贤德的女性。
孟子还小的时候,他的家乡荣宅斗室非常狭小,但孟子的母亲当时很明智地决定搬家。
第一次迁居后,孟子的母亲感觉仍然屋小人多,于是选择了再次搬家。
第二次迁居后,母亲仍然感受到了拥挤,于是又决定搬回原来的住所。
孟子的母亲之所以三迁,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宽敞而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孟子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母亲的付出和关心是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的。
故事二:《卧冰求鲤》南朝梁代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叫张仲景,他自幼聪明好学,喜欢医学。
由于家境贫寒,张仲景的父亲不同意他进学堂。
但张仲景非常渴望学习,于是找到一位名医为他传授医术,但要求张仲景在冬天去河边卧冰上,每日寒冰中要捕鱼一位,才能传授他医术。
为了完成这个要求,张仲景每天早晨都冒着寒冷去河边卧冰上,持久坚持捕鱼。
经过一年,张仲景的毅力得到了这位名医的肯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故事三:《婴儿奇迹》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名叫安东尼·瓦尔巴里西的男孩出生后就患有一种罕见的皮肤病,皮肤极为脆弱,只要稍微摩擦就会起泡。
由于病情严重,父母非常担心他的生活。
于是,父亲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辞去了工作,在家中开办起一家特殊学校,专门为那些有皮肤病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
父亲的付出和关心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并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艰难的困境并不能打败坚强的父母与孝顺的孩子。
故事四:《白发齐眉》敦煌艺术家王圣容,在他父亲高龄时,陪在他的身边读书。
他提起笔墨,凭借着他的天分和毅力,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敦煌艺术作品。
他用画笔表达对父爱的深情意愿,用孝道为灵感创造了许多动人的敦煌壁画。
有关孝道的故事
有关孝道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的牛郎》。
相传古代有一位牛郎,他的父母年老多病,生活十分困难。
但是,他总是心怀
感恩,孝顺父母。
每天清晨,他都会起来照顾父母,给他们做饭、梳洗,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即使是在牛棚里,他也总是把父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他的孝顺之心感动了上天,最终他得到了仙女的帮助,与织女相会成为了一对鸳鸯。
故事二,《感恩的种子》。
有一位孝顺的农夫,他的父母年老多病,需要他的照顾。
他每天早早地起来干活,晚上回家后还要照顾父母。
他总是心怀感恩,用自己的孝顺之心感动了父母。
父母看到儿子如此孝顺,也倍加珍惜他。
后来,他的父母病情渐渐好转,家庭也渐渐变得幸福美满。
他的孝顺之心感动了上天,最终他的家庭也得到了幸福的回报。
故事三,《孝顺的女儿》。
有一位女孩,她的父母年老多病,生活十分困难。
但是,她总是心怀感恩,孝
顺父母。
她每天早早地起来照顾父母,给他们做饭、梳洗,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即使是在工作之余,她也总是把父母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她的孝顺之心感动了上天,最终她得到了幸福的回报,也结识了一个懂得珍惜她的伴侣。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
们要铭记孝道,传承孝道,让孝道之风代代相传。
只有孝顺父母,才能够得到幸福的回报。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心感恩,用心孝顺,让孝道之风在我们心中永远传承下去。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位孝顺的子女,让父母幸福快乐,家庭幸福美满。
孝道故事(通用17篇)
孝道故事孝道故事(通用17篇)孝道故事篇1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忙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孝道故事篇2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孝道故事篇3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明白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回到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孝道故事篇4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道故事篇5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doc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一:埋儿奉母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家里原本富足。
父亲死后他把两千万家产分为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
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但家境逐渐贫寒起来。
后来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想:如果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便和妻子商议说: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怎么能够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奉母亲。
妻子勉强答应了。
郭巨让妻子抱着孩子,要挖坑把孩子埋掉;挖下二尺,忽见一坛黄金,上有铁制的证书,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二: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三:扼虎救父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
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有诗颂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虎口中。
四: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适值严冬,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痛哭。
少顷,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五: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孝经-二十四孝故事
孝经-二十四孝故事1 虞舜耕田【原文】虞舜大孝,竭力于田。
象鸟相助,孝感动天。
虞舜,姓姚,名重华。
父瞽瞍顽,母握登贤而早丧。
后母嚚,弟象傲,常谋害舜。
舜孺慕号泣,如穷人之无所归。
负罪引慝,孝感动天。
尝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帝尧闻之,妻以二女,历试诸艰。
天下大治,因禅焉。
大舜心中只有父母,故不知其他,只求可得父母之欢心,故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
人伦之变,至舜而极。
然能尽爱敬之诚,则至顽如瞍,尚能底豫允若,况顽不如瞍者乎。
【白话解释】虞代的舜帝,姓姚,名叫重华。
他的父亲叫瞽瞍,没有知识,又喜欢妄作妄为。
他的生母名叫握登的很贤德,可是早已亡过了。
他的后母呢,口里是不说忠信的言语的。
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又很傲慢。
他们常常想了计策,要谋害舜。
舜像孩子般的呼号哭泣,同穷苦的人没有归处一样。
并且以为父亲、母亲、弟弟的种种行为,都是自己的侍奉不得法,所以不能够得到爷娘的喜欢。
舜帝这样的孝顺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天。
有一次,在历山地方耕田,大象帮着他耕,飞鸟帮着他耘。
尧皇帝得知了,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屡次用艰难的事情,去试验舜帝,并不觉得怎么样。
后来天下很太平,尧帝就把皇帝位子让给他了。
2 仲由负米【原文】子路尽力,负米奉亲。
亲没仕楚,叹不及贫。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李文耕谓,事亲之事,承颜日短,报德思长。
如仲氏子者,方乐负米之欢,旋抱衔恤之痛。
思藜藿而不得,列钟鼎而徒然,子欲养而亲不待,盖千古有同慨也。
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养之及时也乎。
【白话解释】周朝时候,有个贤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
他的家里穷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类不好的蔬菜。
因为奉养爷娘的缘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来给爷娘吃。
等到他的爷娘都去世了以后,他就往南方游历,游到楚国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孝道材料久病床前有孝子故事一:昨晚天气有些凉,都晓杰怕父亲冻着,没有把老人带到外面遛弯。
他只在屋里做了每天的必修课,给父亲按摩已常年浮肿的脚。
今年春节期间,在北京交通大学读研的都晓杰回山东老家过年。
正月初五一大早,他去叫父亲起床,看见已患病在床十几年的母亲正焦急地摇晃着昏迷的父亲。
经诊断,父亲突发大面积脑梗,虽经开颅手术“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右侧肢体失去了知觉,也失去了与人正常交流的能力。
为了将来有条件更好地孝敬父母,他不想让自己在北京的事业和学业中途而废。
可回了北京,父母就没人照顾。
父亲又需要日常康复锻炼,找别人他不放心,而且会因自己无法为父亲尽孝道而愧疚。
在家护理父亲3个月后,都晓杰以每月1500元的工资为母亲雇了保姆,把父亲背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在北京,父子俩租住在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内。
上班、学习、照顾半身不遂的父亲,苦虽苦,累虽累,但都晓杰很高兴。
受父亲的“拖累”,都晓杰未能按期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学校知道他的情况后破例允许他延期一年毕业。
都晓杰目前所忙碌的事业,是他读研一时在学校的支持下开创的,他成立一家数字媒体公司,制作广告片和宣传片等。
“当时是因为家境条件不好想要早些自立,现在成了维持父母治疗的必要经济条件”。
他每天给父亲做3顿饭,有时候工作太忙就给父亲带外卖。
他现在只有两个朴实的愿望,一是父母的病情能够好转,二是公司能发展起来。
“毕竟压力很大,事业、学业、患病的双亲……甚至每天我在回家推开这扇门时都有压力,担心我爸独自在家时会不会摔着、碰着。
”都晓杰说。
有一天深夜,都晓杰终于“爆发”了一次,独自趴在窗台边望着无尽的夜色啜泣。
父亲听到,也忍不住老泪纵横,于是父子俩坐在一起哭了半宿。
最终还是儿子先破涕为笑,安慰父亲入睡。
怕老人有心理负担,都晓杰从此只为老人进“笑”。
“有一次我回来,拿着一张几千元的支票问他,‘爸,我今天挣钱了挣了10万,你高兴不高兴’。
我爸知道是假的,他明白我那天是工作比较顺利,也咧开嘴和我一起笑。
”①都晓杰为父亲已没有知觉的右脚舒筋活血,父亲怕他累着却无法用言语表达,伸手示意让他歇歇。
②整间屋子仅10平方米左右,都晓杰在给父亲做饭。
③饭后水果,父亲看着儿子也吃,自己才肯吃。
故事二:暨大研究生与弟弟休学辞工守护植物人父亲王涛在为父亲擦汗王涛(右)和弟弟王波在为父亲擦拭身体父亲节前夕,网上热传着一个温暖的故事:由于父亲突发重病成为植物人,暨南大学研究生王涛与弟弟王波相继休学辞工,日夜守候在病床前护理、呼唤父亲。
拿自己“做试验”自学扎针、输液,每天呼唤父亲不下百遍,每半小时为父亲拍一次背、每两小时翻一次身……网上热传的视频和图片中,两个小伙子对父亲细心专业的护理感动了很多网友。
不少网友感叹,“久病床前有孝子”,两兄弟对父亲不离不弃的守护,是这个父亲节最动人的礼物。
“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父亲”王涛的父亲王顺平今年49岁,病发前在深圳当厨师。
今年2月10日,王顺平突然出现手脚发麻、头晕等症状,前往医院检查后发现脑部有梗塞。
回到湖南老家治疗一段时间后,王顺平的病情不断恶化,后来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
父亲病倒后,王涛和弟弟王波相继赶回老家照顾父亲。
面对医院的“无能为力”和医药费的难以为继,兄弟俩含泪将父亲接回家休养。
“在一次输氧结束后,我们发现爸爸居然还能自主呼吸,突然感觉有了一线希望。
”王涛说。
为了不中断父亲的治疗,王涛按照在医院打出来的清单,从医药公司买回了成箱的药品。
“打针、输液都是自己操作。
”王涛说,村里的医生难请,他和弟弟只好自学打针,为安全起见先反复在对方身上“做试验”。
当时,兄弟俩的手上都扎了不少针孔,经过反复练习,渐渐能熟练地为父亲打针。
虽然多家医院都认为王顺平康复的可能性不大,但王涛和弟弟一直没有放弃希望。
在照顾父亲的同时,他们四处打听、筹钱,寻找新的治疗机会。
今年5月初,带着借来的几万元,王涛和弟弟把父亲送到广州接受治疗。
“父亲还不到50岁,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他。
”王涛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必须试一试,不能给父亲和自己留下遗憾。
”“风风雨雨和您在一起”在广东省江南医院,记者见到了忙碌中的王涛。
由于休息不够,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
但是,对于父亲的病情,王涛显得并不悲观,说到最近父亲的脚几次动了动,对声音开始有反应,嘴部蠕动也越来越多,他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王涛是暨南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研二学生,父亲患病后,他一直陪伴照顾至今。
在深圳打工的弟弟王波也辞去工作,兄弟俩轮流守候在病床前。
每天,他们都会调好闹钟,每两个小时为父亲翻一次身,每半个小时为父亲拍一次背,按摩、排痰、喂食、擦身、清理大小便……不管白天黑夜,父亲的床前永远有人守候。
只要一有闲暇,特别是在做护理的同时,王涛和弟弟都会在父亲的耳边念叨,“爸爸,要坚强点”“爸爸,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照个全家福”……每天,他们都要呼唤父亲不下百次,讲他最喜欢的孙女涵涵的趣事,讲他最喜欢的电影和电视剧,讲一家人曾经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王涛和弟弟期待着,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渐渐唤起父亲的意识。
父爱如山难忘。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王涛就在学校寄宿,与父亲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
父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也不擅言辞,但在王涛心里,他是一座“山”,支撑起了整个家。
王涛说:“很小就辍学的父亲不希望我们像他一样‘没文化’,他省吃俭用供我们读书,每天起早贪黑,从未有过抱怨,觉得那是应该的。
现在我们孝敬他、照顾他,也是应该的。
”为了父亲,正在读研二的王涛论文还没写完就暂时搁置了,“学位和学历,这些都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现在对我来说,守护和唤醒父亲是最重要的。
”“只要爸爸在,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在王涛的微博上,记录了他对父亲说的话,“不准倒下,我的大树,我的大楼,我要您站起!”“不准倒下,还有天,还有地,还有我,风风雨雨和您在一起……”“守护是父亲节最动人的礼物”王涛与弟弟护理父亲的视频和图片在网上热传,感动了很多网友。
不少网友感叹,“久病床前有孝子”,期待“孝心创造生命奇迹”。
而王涛和弟弟对父亲不离不弃的守护,也触动了不少网友心中对父亲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思考。
网友“大金”说,“送给父亲最珍贵的礼物,不是物质,不是金钱,而是这样一份孝心。
”不少网友感叹,“兄弟俩对父亲的守护,是这个父亲节最动人的礼物。
”“中国好人网”创办人、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说,王涛兄弟俩对父亲的照顾之所以感动了很多人,就是因为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很多人对80后、90后有偏见,认为新一代年轻人普遍比较自私、没有感恩之心。
但是,我们从王涛兄弟俩的身上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悌”观念还是深植于年青一代心中。
谈方说,近年来,从西方舶来的父亲节和母亲节越来越受到国内年轻人的重视,很多人会为父母送上各种礼物表达孝心,这种感恩的心值得倡导。
但相比节日礼物,父母更需要的,往往是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怀和体贴,是出门在外时的牵挂和问候。
当今的年轻人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即使无法法再像以前一样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即使无法“常回家看看”,也应该跟父母“常打电话聊聊”。
材料三:久病床前有孝子资料来源:孝亲网作者:天下父母栏目时间:2011-07-15 大连孝子王希海20多年如一日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植物人父亲,无怨无悔,他的故事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大连人。
“一位瘫痪在床20多年的植物人,竟然浑身没有一点褥疮,不但肌肉没有萎缩,还能有80多公斤的体重……”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王冰在为王希海父亲检查完身体后,情不自禁地说:“这在医学护理史上简直是个奇迹!”父亲活着是我最大的心愿1980年,王希海的父亲因脑出血成了植物人。
母亲体弱多病,弟弟又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不能就业,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当时仅有23岁的王希海的肩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王希海先是放弃了去马来西亚工作的机会,后来又请长假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
当时他就在心底向父亲承诺:“一定要将您照顾到80岁。
”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他都会隔半个小时就给父亲翻一次身,每晚12时准时喂父亲吃下一天中的第5顿饭。
为了让父亲躺着舒服,他用8个枕头垫在父亲后背、腿下等不同部位。
母亲让儿子去工作,自己照顾老伴,可儿子不让,他说:“您可不能病倒了,要那样,两个人我也伺候不过来呀。
”去年9月,王希海突然发现父亲身上有了瘀青,他连忙送父亲去医院。
一位从医40多年的老教授看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后问他,老人瘫痪在床多长时间了,王希海说:“20多年了。
”老教授转身走了,因为他不相信一个老人瘫痪在床20多年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
可没多久,老教授又流着眼泪回来了,他手中拿着王希海父亲厚厚的病历说:“我从医40年了,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伺候老父的。
你父亲有福啊,一个父亲该享受到的,他都有了。
你该去医科大学给学生们讲讲护理课,比起你来,他们做的太微不足道了。
”如今48岁的王希海早已过了该成家的年纪。
为了照顾父亲,他放弃了工作和个人婚姻,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父亲。
他说:“如果成了家,肯定会以家庭为第一位,而我不成家,那父亲永远是第一位。
这么多年来,有许多人要给我介绍对象,但我不能放弃父母家庭,我首先要做好的是一个儿子的角色,我觉得很满足。
”2004年8月,王希海实现了自己24年前的承诺。
如今,父亲依然活着,王希海说他仍会和以前一样精心地护理父亲,如果父亲能活到100岁,他就护理到100岁。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要懂得报恩王希海的母亲告诉记者,老伴虽然没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儿子能读懂老人的每一个微小的表情。
“每天晚上,儿子会过半个小时来给他翻一次身,他也早已熟悉了儿子的脚步声。
每到儿子过来时,他都会屏住呼吸,兴奋地等着儿子来给他翻身。
因为每次儿子都会给他按摩,让他舒服舒服,那是他最高兴的事。
”“希海给父亲吸痰时,我看了都难受”,王希海的母亲拿出了一根胶皮管,她哭着让儿子说说给父亲吸痰的事。
王希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这么多年,这根胶皮管救了父亲不知道多少次,没有它也许我早就没有父亲了。
老父亲瘫痪多年不会自己吐痰,经常会被痰噎着。
每次我都把这根管子的一头伸到父亲嗓子里,另一头放在自己口中,我用力一吸,父亲口中的痰就进到了我的口中,然后我再吐出来。
或许有人感觉恶心,但为了父亲,我什么都可以做。
”为了给父亲刷牙,王希海真是想尽了办法。
他先是用牙刷给父亲刷牙,结果发现牙刷给父亲的牙齿造成了损伤;接着他又改用棉签、纱布擦,也不行。
王希海家养了3盆君子兰,一次在给花浇水时,他突发灵感:“用喷壶给老人刷牙行不行?”王希海在喷壶中装了温开水,一手握着喷壶向父亲嘴里喷水,一手拿着脸盆在下面接着,一试还真灵。
他兴奋地说:“这可解决了大问题!”一位社区负责人曾对王希海说,等他父亲“百年”之后一定帮他找个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