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8的临床意义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2009年02月08日星期日 17:20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呈一种双层外壳球形颗粒,分为核心和外壳两个部分。
核心部分 (即核心抗原HBcAg)在肝细胞核内产生,外壳部分 (即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浆内形成。
由于胞浆内形成的HBsAg过多,没有足量的HBcAg与之装配成病毒,从而把过剩的HBsAg释放到血循环中,还有一种e抗原 (即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及DNA聚合酶活力有很大的相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活跃的标志。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1为阳性)【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通过非肠道或者不明显的非肠道途径传播,如血液、唾液、性液,乙型肝炎病人的体液和分泌物中可存在HBsAg。
HBsAg只是病毒的外壳,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其阳性常见于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乙型肝炎如果半年之后HBsAg不消失,即为慢性HBsAg携带者。
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lgM复合物【正常值】阴性 (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HBsA-IgM是HBV感染、复制、具有传染性的标志物,见于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阳性转阴提示感染康复,持续阳性表示疾病转为慢性。
3.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HBs)【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抗HBs为HBV的中和抗体。
①阳性为乙肝疫苗注射后机体产生抗体后的正常反应;或者注射抗HBs免疫球蛋白者。
②如果没有接受过乙肝疫苗注射,表示机体曾经感染过HBV,现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具有一定免疫力,有保护作用。
4.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①阳性表示正患有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具有高度传染性。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
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应答及常用血清标志物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病毒科,具有明显的种属及嗜肝特性(尽管其亦可感染肝以外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如脾、辜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等),可致持续性病毒感染。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者己超过10%,通常判断mv感染及其状况的指标为HBV的血清学标志物,如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mc(即所谓的"两对半")、抗HBc IgM和HBV DNA等,了解这些指标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及其临床意义,对于我们检验工作者来说,亦具有重要意义。
1. 机体对HBV感染的免疫应答机体感染HBV后,HBV的包膜和核壳抗原作为外来抗原物质可激发机体产生针对其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免疫应答通过T细胞膜上抗原受体复合体的α自异二聚体识别经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的与HLA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短肤进行,而体液免疫应答是基于B细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受体特异识别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分泌型或结构型病毒抗原,且根据在抗原结合中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又分为T细胞依赖性和T细胞非依赖性两种方式。
1.1.细胞免疫应答机体对HBV感染的细胞免疫应答包括HLKII和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
HBV的包膜抗原和核壳抗原均可激发机体的川一个或多个表位的HLA一II类限制性CD4+和I类限制性CD8+T 细胞应答。
机体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对HBV的T细胞免疫应答针对的是HBV的核壳抗原(HBcAg),且反应强烈,相对来说,针对mv包膜抗原(HBsAg等)的T细胞应答则要弱得多。
一般认为,对HBV核壳抗原的这种强烈的HLA-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与病毒的清除有重要关系。
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病毒特异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通过旁路机制辅助HBV 包膜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ms中和抗体。
后者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抗HBs的产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急性乙肝时,针对msAg的HLA一II类限制性T细胞应答很弱。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iNOS和ALT含量变化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iNOS和ALT含量变化及意义张华欣;彭俊华;齐心亮;朱发仁;赵勇【摘要】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变化及意义.CHB患者分为轻度(n=75)、中度(n=78)、重度(n=49)3组,以健康人群(n=74)为对照组,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NO、iNOS和ALT水平.CHB患者血清NO和iN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CHB患者的血清中NO、iNOS水平显著升高,ALT明显增高,NO 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重度CHB血清中白蛋白明显降低,但NO、iNOS水平无明显改变.NO、iNOS和ALT在CHB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慢性乙肝病情程度一项参考指标.【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0(022)003【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者】张华欣;彭俊华;齐心亮;朱发仁;赵勇【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R916.3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nitric oxide(NO),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 T)in chronic hepatitis B(CHB)patients.The CHB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n=75),moderate(n=78)andsevere(n=49)groups,the control group is from the healthypeople(n=74).NO,iNOS and AL T were detected by biochemistry method.The levels of NO and iNO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HB patients than that in control 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NO and iNO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ild and moderate CHB patients too, AL 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level of NO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AL T.Album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CHB group,but the level of NO、iNOS was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NO, iNOS and AL 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B,and the levels of NO,iNOS and AL T can be an reference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HB.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nitric oxide;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NO)是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中的一种生物介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和重要的调节因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B18.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归属于病毒性肝炎 (B15-B19) B18 中慢性病毒性肝炎之B18.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没有丁型肝炎病毒、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 E)。
另外一种称为庚型病毒性肝炎,较少见。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又称血清性肝炎,简称乙肝、乙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台湾又称为B 型肝炎(简称B肝)。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传播。
乙肝的发病原因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英文为hepatitis B virus,缩写HBV)引起的。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根据目前所知,乙型肝炎病毒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是直径42nm的球形颗粒。
又名Dane颗粒,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
外壳厚7-8nm,有表面抗原(HBsAg),核心直径27nm,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原。
HBVDNA的基因组约含3200个碱基对。
长链的长度固定,有一缺口(nick)此处为DAN聚合酶;短链的长度不定。
当HVB复制时,内源性DNA聚合酶修补短链,使之成为完整的双链结构,然后进行转录。
HBV DNA的长链有4个开放性读框(ORF),即S 区、C区、P区和X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
以及 对实验结果质 量控 制等 方面发 挥 了重要作 用。但是 血细 胞形 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主要 内容 , 是检验学科最基 本 的 技能, 也是 临床实验室诊断最简 便 、 最 直接 、 最 经济实用 的常规 检 验方法 。随着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 的快 速发展 , 血细胞形 态学 发 展常被忽视 , 出现断层 , 医学检验界 专家呼 吁 : 加强 细胞 形态 学 人才培养 , “ 抢救 ” 细胞形态学 J 。细胞形态学检验的金标准 是 显微 镜检查 , 不 是细 胞 自动 化分 析仪所 能替 代的 , 形态 学方 法仍 然是具有任何 方法 所不 可替代 的重要 作用 。在临检 工作 中, 仪器标准化是 准确 反映血 常规 结果 的主要 因素 , 但是 它仅 仅 是一种初筛病理成分的仪器 , 不能确诊 , 常可 出现假 阳性 , 甚 至 出现一定的假 阴性结果 。显微镜 的形 态检 验 , 是既 有量 , 又 有质 的检验 , 量上 通过 阅片 , 平均 视野有 形成 分 , 可估 计数 量 , 对血液 分析仪结果做对 比以监控仪器 结果 , 通过观察细胞 的 内 部结构 , 如核 的形 状 、 染 色质 的粗 细 、 有 无核 仁 、 核仁 数 目及 形 态, 胞浆 内有无颗粒及颗粒性质 , 浆 内有无 其他 内含 物等 , 区别 和鉴定 异常细胞 的重 要指 标 , 仪器 是无法 提供 的 , 只能通 过直 接显微镜 检查来 最终核实 , 确认 血细胞形态 和种类 。仪器 在形 态学上 绝不可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 , 需要有 一定经验 的检验 师 阅片镜检 , 这是临检工作 中无形不 易查 的质 量控制 J 。特别 是病理条件 下 , 诸 如血液 寄生 虫和 细胞质 内异 常成分 , 低百 分 比的幼稚 细胞、 幼红细胞和不典型淋 巴细胞等 是难 以通过 血细 胞分析仪得 到警 示或发现微小图形变化。
白细胞介素-18、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l 水平 高于 非糖 尿 病 肾病组 , 异均 有 8 差
统 计学 : ( 0 0 ) 非 糖 尿 病 肾病 组 意义 P< . 1 ; B P和 I 一1 平 义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N 1 8水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见 表 1 P< . 1 , 。
po N ) rB P 与糖 尿 病 肾病 关 系。 方 法 : 双 用
抗 体 夹心 酶 联 免 疫 吸 附试 验 分 别 检 测 3 0
倒 健 康 对 照 纽 和 6 例 糖 尿病 患 者 血 清 I ( ) 1
一
1 , 时 采 用 免 疫 荧光 法 测 定 患者 血 清 8同
N po N T— rB P水 平 , 测定 其 他 临床 指 标 。 并 结 果 糖 尿 病 肾 病 纽 血 清 l —l 、 N 水 l 8B P J
关键 词 白 细 胞 介 素 一l 血 清 N 末 端 8
B型钠 尿 肽 原
I .7 25 3
糖尿病
糖 尿 病 肾病
采用 方差 分析 , 并作 I ) 检 验 , 一t T 一1 I 8
与 B P关 系 用 直 线 相 关 分 析 。P <00 N .5 为有 统 计 学意 义 。
结 果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2 o: 0 3 6 , . s .10 / s 1x 2 1
病肾病组 Nr—po N 平 义 明 高 f r l水 B
对照组 ,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差 P<0 0 ) .1 。 进 步证 明 早期 糖 尿 病 肾病 患 者 血 中 N} r 、
病患 者 3 0例 , 为糖 尿 病组 , 照 19 作 按 99 年 WH O推荐 的糖 尿病 诊断与 分型标 准 , 其 中男 1 9例 , 1 女 1例 , 年龄 3 6 5~ 4岁 ,
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72·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12月 第30卷 第 12 期 总第173期【第一作者】吴 刚,男,主治医生,主要研究方向:肝病的临床与病理。
E-mail:****************【通讯作者】石 磬,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E-mail:**************·论著·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吴 刚 叶晓玲 张 宇 石 磬*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病科 (江西 九江 332000)【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单免疫球蛋白-白介素1受体蛋白(SIGIRR)的表达水平改变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22.01-2022.12本院收治的CHB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内本院健康体检人群5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SIGIRR mRNA表达、SIGIRR+细胞频率及CD3+SIGIRR+T淋巴细胞比率;外周血Th1和Treg细胞频率;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PBMC中Toll样受体4(TLR4)的mRNA水平;NK细胞表面NK细胞受体2A抗体(NKG2A)表达,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SIGIRR和各项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PBMC中SIGIRR mRNA表达、SIGIRR+细胞频率及CD3+SIGIRR+T淋巴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P <0.05),TLR4的mRNA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外周血Th1和Treg细胞频率高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血清IFN-γ、IL-10及IL-18浓度低于对照组(P <0.05),IL-6及TNF-α高于对照组(P <0.05)。
乙型肝炎及其慢性化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0264.2021.06.025乙型肝炎及其慢性化机制研究进展*张莹1聂红明"汪蓉3姜煜资1俞嫣青1王灵台$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上海中医药大学3.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化机制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志码A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至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终极目标。
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m,据此推算,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约2000万例。
我国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本病所致的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
虽然近年来已加大乙型肝炎免疫疫苗的接种和普及,但HBV感染在我国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
CHB发病率高,且易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肝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目前HBV感染后的慢性化机制尚未明确,本文综合最新国内外进展对HBV感染后慢性化的发生机制行综述。
1宿主因素HBV侵入机体后,形成慢性感染与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程度是HB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胎儿及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此时容易发生免疫耐受。
研究表明,乙肝携带者主要与母婴传播方式有关⑵。
成人感染HBV后,病毒侵入肝细胞形成cccDNA不断进行复制,激发人体的非特应性与特异性免疫应答,进一步对肝脏造成损伤。
同时乙型肝炎慢性化还与宿主的HLA基因型差异有关,使得HBV肝外不断复制得以免疫逃逸而致慢性化。
1.1免疫应答1.1.1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和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
酒精对小鼠血清IL-18影响的研究
酒精对小鼠血清IL-18影响的研究吴贤义;于雪源;闾佳佳;贾茹;侯程程;赵行宇【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酒精浓度对小鼠血清IL-18及caspase1含量的影响,探索酒精导致血清IL-18改变的机制.方法每天灌胃给予小鼠10%(V/V)、50%的酒精,8周后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pase 1和IL-1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血清IL-18明显升高(P<0.05),高浓度组IL-18含量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caspase1和IL-18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酒精可能通过caspase1途径改变来影响IL-18的生成.【期刊名称】《吉林医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31)001【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酒精;IL-18;capase1【作者】吴贤义;于雪源;闾佳佳;贾茹;侯程程;赵行宇【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班,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班,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班,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班,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2006级检验本科班,吉林,吉林,132013;吉林医药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吉林,吉林,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但过量饮用会严重危害人体体健康。
研究表明,酒精在体内代谢可影响许多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中就包括白细胞介素-18(IL-18),而血清 IL-18含量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联。
朱琳琳等研究[1]显示,冠心病病人血清 IL-18水平比健康对照者明显增高。
其他研究也揭示,IL-18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及破裂的整个过程,IL-18水平的测定是未来致死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强力的独立预测因子[2]。
国外也报道[3]:IL-18在慢性乙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其水平随着肝细胞受损程度加重而增高。
白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IL---18)高峰生物技术201007040018IL---18原名IFN--γ诱导因子,是从小鼠及人的肝细胞中克隆得到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1996年正式命名为IL--18.鼠IL--18前体蛋白由19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2.4*104。
N端有一结构特殊的35个氨基酸前导序列,缺乏N--糖基化位点和疏水信号肽样位点。
天然蛋白质由157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4。
人的IL---18基因编码193个氨基酸前体蛋白,与鼠的IL---18有65%同源性。
SDS--PAGE显示人的IL---18相对分子质量为18.3*103。
人的IL---1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小鼠的IL---18主要由枯否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
1、IL-18的来源在多种器官、组织和细胞中可检测到IL-18的mRNA,如胸腺、肝脏、脾脏、肾脏、胰腺、枯否细胞和活化的巨噬细胞。
未经处理的小鼠表皮细胞恒定地表达低水平的IL-18mRNA。
体内实验表明,经接触性过敏原刺激后,表皮细胞中IL-18mRNA的表达量在刺激早期就明显上调,在刺激后4~6h 达到峰值。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中IL-18主要的来源[3]。
成骨细胞基质细胞表达IL-18。
在不支持破骨细胞样多核细胞(OCL)形成的基质细胞系细胞中IL-18的mRNA的表达量较高,在支持OCL形成的基质细胞系的细胞中表达较低[7]。
利血平处理和急性的冷应激都可以使大鼠肾上腺表达IL-18mRNA。
原位杂交显示IL-18的mRNA主要集中在肾上腺皮质,尤其是在产生糖皮质激素的网状带和束状带。
在神经垂体也可检测到IL-18的mRNA,应激对于该部位的IL-18诱生作用并不明显。
这些结果显示IL-18可能是一种神经免疫调节子在免疫系统参与应激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4]。
在胚胎和成体的小肠中测得的IL-18表达量相对于其它器官组织是最高的。
白介素18
被动吸烟对致敏大鼠气道5一脂氧合酶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吸烟导致肺内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又可引起氧化/抗氧化失衡,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其主要病因,肺长期暴露于有氧化物生成的环境中,既有内源性例如由肺部巨噬细胞以及其他种类细胞也有外源性例如香烟烟雾,此外还有细胞内线粒体产生的氧化物。
正常情况下,肺内细胞通过酶系统的作用保持氧化/抗氧化平衡,而当长期吸烟,烟雾中的有害成分使氧化/抗氧化系统偏重于前者时,也即氧化作用过强和(或)抗氧化作用衰减时,就形成肺内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的直接损伤不仅在肺而且激活肺部炎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而且氧化/抗氧化失衡使肺实质细胞调亡增多,肺组织破坏,最终气流受限,发展成COPD。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活性氧产生过多和(或)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平衡紊乱,从而导致潜在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生物体内不断出现应激反应,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大量自由基。
而由于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使氧化和抗氧化保持平衡,因此自由基不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氧化应激。
氧化剂是指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及其含氧衍化物,其化学活性强、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主要包括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化氢(H:O:)、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物(RO·、R00·与ROOH)等。
自20世纪90年代研究认为ROS导致炎症因子的活化进而引起肺内炎症反应,如核因子一KB (NF—KB),活化蛋白激活蛋I兰t-1(AP-1),或者通过其他的转导途径如激酶磷酸酶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近几年的研究证明氧化应激和细胞的氧化状态能够调控细胞组蛋白的变化,如乙酰化作用、甲基化作用、磷酸化作用导致细胞染色质改变,以及转录因子和RNAII多聚酶增多导致的前炎症因子增多。
白细胞介素-18及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62主圜塞厦医型垫!鱼生!旦箜!!鲞筮!翅g塾i坠!塑』螋翌型堕!!璺!垡!世丛趔堕些』塑:!!!!:∑!!:!!:盟!:!白细胞介素一18及一氧化氮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王煜刘娅张爱芸孙燕燕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很复杂,可分为化学性肝损伤和免疫性肝损伤两类¨J。
白细胞介素一18(I L一18)作为一个新发现的与肝损伤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因子,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氧化氮(N O)与肝脏的关系目前仍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此二者在肝损伤中的重要地位正日益为广大学者所揭示。
I L一18、N O及其他细胞因子组成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结构,共同推动肝损伤的发生、发展。
本文通过I L一18、N O的特征及作用,探讨I L一18、N O在肝损伤的作用。
1白细胞介素一18(I L一18)及其功能I L一18是O kam ur a等1995年首先报告从感染痤疮丙酸杆菌后又经脂多糖(LP S)所致中毒性休克的小鼠肝脏库普弗细胞上清液中提纯的多肽,因能诱导T细胞产生干扰素一^y(I FN一1),被称为I FN一1诱生因子(I G I F)旧1。
1996年U shi o等克隆出人类I G I F,随后命名为I L一18。
人在正常状态下,产生于细胞内的I L一18是以没有生物活性的前体形式存在,由193个氨基酸组成,无N糖基化位点和疏水信号肽序列,N一端有一36个氨基酸的前导序列。
经I L一18B转化酶(I C E,或称半胱氨酸蛋白酶,即ca spas e一1)或其他酶类,切除其前导序列后,I L一18才以单体的形式表现出生物学活性"J。
人类成熟的I L一18是含有15个氨基酸的活性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8300,等电点为4.8。
小鼠的I L一18与人类I L一18的氨基酸有约65%的同源性,其结构也基本相似。
I L一18和I L一1可能来源于共同祖先,I L一18在结构和功能上与I L一1家族密切相关。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的变化及意义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的变化及意义党双锁;高宁;程延安;边静;王顺达;孙明珠【摘要】目的探讨在四氯化碳(CCl4) 复合因素诱导实验性肝硬化大鼠的形成过程中,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2周组、4周组、6周组,每组20只.予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并在2、4、6周3个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大鼠.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和肝脏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IL-18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CCl_4复合因素诱导的实验性大鼠,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2周时大鼠肝脏组织细胞肿胀变性,6周时有大量纤维增生,部分肝组织有假小叶的形成;②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实验大鼠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造模组肝脏组织匀浆中IL-18随肝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造模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Cl_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硬化的形成过程中,IL-18、TNF-α、IFN-γ水平逐渐升高,提示该3种细胞因子与肝硬化的形成及发展有关.【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1)002【总页数】4页(P148-150,185)【关键词】大鼠;肝硬化;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作者】党双锁;高宁;程延安;边静;王顺达;孙明珠【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西安,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肝硬化是慢性肝损伤所共有的终末病理改变。
白介素—6、白介素—8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与 SJ 较 P<0 0 , P<0 0 ; S 【 比 5 l 与 2比较 尸< 0 0 ; S l 与 3比较 , P< 0 0 , . 5
P<0 0 .1
作 者 单 位 :5 0 1 石 家 庄 , 北 医 科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感 染 科 ( 丽 、 兵顺 、 金 星 )复 旦 大 学 华 山 医 院 感 染 科 ( 清 波 、 祥 惠 、 有 宽 ) 005 河 孔 李 刘 ; 张 邬 尹
2 检 测方 法 : 采 用 放射 免 疫法 检 测 血清 I. I一, . ① I 6、L 8 HA, CⅢ , C, 盒 由 北 京 解 放 军 总 医 院 科 技 开 发 中心 放 P Ⅳ一 药 免 所 和 上 海 海 军 医 学 研 究 所 提 供 ; 采 用 Me g ii 皮 肝 ② n hn 经
、
材 料 与 方 法
1 观 察 对 象 : 院 的 慢 性 乙肝 患 者 8 例 , 6 . 住 5 男 8例 , l 女 7
例 , 龄 ( 52±1 . ) , 19 年 4. 2 0 岁 按 9 5年 全 国 传 染 病 与 寄 生 虫 病 学 术 会 议 修 订 诊 断 标 准 , 性 肝 炎 轻 度 ( H— 2 慢 C I) 2例 , 度 中 ( H— 2 C I 2例 , 度 ( H Ⅲ) 1 , 炎 后 肝 硬 化 ( C 2 I) 重 C 一 2 例 肝 L )0例 。 3 3例 经 肝 活 检 确 定 诊 断 。 正 常 对 照 ( ) 0例 , 健 康 献 血 NC 3 为 员 ( 2 例 , 9例 ) 所 有 病 例 采 血 前 均 无 免 疫 制 剂 应 用 男 l 女 。 史 , 内无细菌 和( ) 他病毒感染 史 。 2周 或 其
孔 丽 张清 波 邬 祥 惠 尹 有 宽 李兵 顺 刘金 星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IL-8、IL-10和leptin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一
18 一 2
: 0 2年 第 2 21 5卷 第 2期 Jo a ii mu 0 g2 1 2 2 f d(n n 1 v 0 2 5( R )1 0
.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癌 白介素 . 白介 素. 瘦素 8 1 O
Cl ia g ic n e o a g s o r m e es o L 8,L 1 n e t n Pain s ic l n Sinf a c fCh n e n Se u L v l fI- I -0 a d L pi i t t i n e
[ ] H n i , o i Y uh a a , . e t nh e en 3 em Y s d M, osi w e a R l o s p t e K ha k N t 1 a i ib w
p a ma lp n o s l b e c e v d l p i -e e t r c n e  ̄a o n gn- ls e f r o u l la e e t - c p o o c n f n a d i - i nr i c c r e i e st iy o r h r b o d mo o u l a e s i a in s o o t od s n i vt f pei e a l o n n c e r c U n p t t i i p l e
本文还对慢性肾炎患者血浆 l t ei p n水平 与血 清 I-、L L6 I- 1 8水 平 进 行 相 关 性 分 析 , 果 呈 正 相 关 ( r=0 5 1 、 结 ( . 7 8 0 4 1 , 0 0 ) 而 lp n 平与 S D水平 呈负 相关 ( = .96 P< .1 , et 水 i O r
日达仙说明书
日达仙(注射用胸腺法新)说明书【日达仙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胸腺肽α1商品名称:日达仙英文名:ThymosinAlpha-1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Xiongxiantaiα1【日达仙成份】日达仙主要成份为胸腺肽α1,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其N末端丝氨酸被乙酶化。
【日达仙性状】日达仙为白色冻干块状粉末,注入1.0ml注射用水后,溶液应澄清,无色,无不溶性微粒。
【日达仙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日达仙是用来治疗那些18岁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患者的肝病有代偿性和有乙型肝炎病毒复制(血清HBV-DNA阳性),在那些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少6个月,且有血清转氨酶(ALT)升高的患者所作之研究显示,日达仙治疗可以产生病毒性缓解(血清HBV-DNA失去)和转氨酶水平复常。
在一些作出应答的患者,本药治疗可除去血清表面抗原。
临床试验提示当本药与α干扰素联用时可能比单用本药或单用干扰素具有高的应答率。
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免疫增强剂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者和老年病患,本药可增强病者对病毒性疫苗,例如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对血液透析患者所作研究显示,在接种流感疫苗后,应用本药作为佐剂者有65病人产生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水平增高4倍以上,安慰剂组只有24患者作出此反应。
【日达仙规格】1.6mg【日达仙用法用量】日达仙不应作肌注或静注。
它应使用随盒的1.0ml注射用水溶解后马上皮下注射。
剂量可遵医嘱使用。
慢性乙型肝炎日达仙治疗慢乙肝的推荐量是每针1.6mg皮下注射每周二次,两剂量大约相隔3-4日。
治疗应连续6个月(52针)期间不可中断。
假如日达仙是与α干扰素联合使用,应参考α干扰素处方资料内的剂量和注意事项。
在联合应用的临床试验上,当两药物在同一天使用时,日达仙一般是早上给药而干扰素是在晚上给药。
作为免疫损害病者的疫苗增强剂日达仙作为病毒性疫苗增强剂使用,推荐剂量是1.6mg皮下注射,每周二次,每次相隔3至4天,疗程应持续4周(共8针),针应在接种疫苗后马上给予。
18三体综合征标准值
18三体综合征标准值18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18三体综合征的标准值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一、免疫球蛋白水平。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帮助身体抵抗感染和疾病。
然而,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水平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抗核抗体水平。
抗核抗体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它们会攻击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和DNA。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抗核抗体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细胞核的损伤和炎症,进而影响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三、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血液细胞,它们参与了凝血过程和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血小板计数通常会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易出血和瘀斑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是一种常规的炎症指标,它可以反映血液中红细胞的沉降速度。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红细胞沉降率通常会显著升高。
这种情况可能与炎症的存在有关,提示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激活状态。
五、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它们可以反映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这些指标通常会出现异常。
肾脏受累是18三体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及时监测肾功能指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六、心脏功能指标。
心脏功能指标包括心肌酶、心电图等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心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在18三体综合征患者中,心脏功能指标通常会受到影响。
心脏受累是18三体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监测心脏功能指标对于预防心脏并发症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了解18三体综合征的标准值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