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合集下载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选资料】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精选资料】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贯彻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方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就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建设社会特色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活活泼的政治局面。

从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实际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内容提要】随着全面改革的展开,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依据,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等问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系统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现状、基本国情、政治发展【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指出:“要深刻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基本国情。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及多次讲话中突出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尤其要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这个科学论断的关键之一,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对此,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有明确的、科学的论述。

1979年3月30日,也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小平同志就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

他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

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

”1987年8月29日,党的十三大前夕,小平同志又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其中“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该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基本途径。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中心任务:经济建设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原则物质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根本动力根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毛概论文,浅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理论

毛概论文,浅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理论

浅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理论理论及组成部分摘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

中共十三大提出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中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

关键词:初级阶段改革特色社会主义正文:一.形成及发展《一》形成四部曲:1,分三步走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1979年12月,邓小平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之家”。

1981年提出,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的设想。

1982年8月,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的推动下,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制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提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农村所有权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又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带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有制结构的大调整,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

在此基础上,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4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进一步发展:《二》随着十四大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就成为尚待解决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所有制改革取得的进展,我国已经出现了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基本框架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的雏型,到1997年十五大召开时,对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概括已有可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理论。

( 1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理论(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毛概名词解释

毛概名词解释

毛概名词解释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实事求是:“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力是前进的目标。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要求她所领导的国家事业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要求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检验和丰富这一伟大学说,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境界,而不是因循某些原理、结论、章句,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

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在扬弃的基础上,依据新的实践探索新的规律,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的过程。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 , 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的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第三,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讲政治”与“党的基本路线”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讲政治”与“党的基本路线”

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讲政治”与“党的基本路线”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体会:讲政治与党的基本路线20XX年02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

这对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很正确也很及时。

因为党内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问题,党内讲政治的健康力量不赞成与反对这种现象,所以才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党内讲政治的健康力量这种政治意图与动机,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大力的支持。

《意见》明确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

什么是讲政治呢?或者说讲政治的内容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讲政治的内容,就是讲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基本理论。

政治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或称社会主义事业;政治立场,即站在无产阶级或称人民群众的角度,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事务;政治基本理论,即马列毛主义。

讲政治,按照毛泽东的观点讲,就是讲政治挂帅,因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从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角度讲,党的政治建设:讲政治,就是重铸党和国家的魂魄。

众所周知,党的领导,就是指政治领导。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坚持讲政治,即用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基本理论认识与理解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事务,以形成指导新时期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总要求。

党的基本理论,即马列毛主义;党的基本路线,即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基本方略,即指导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

其中核心是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讲就是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财富相对匮乏的特殊历史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贫穷落后,这是决定我们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国情。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对外开放。

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保持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心连心。

其次,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建设是国家的基础,是党的基础。

只有经济建设好了,国家才能强大,党才能巩固。

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只有经济建设好了,社会主义才能兴旺发达。

经济建设是人民的基础,是人民的生活。

只有经济建设好了,人民才能富裕安康。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再次,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的关键一招。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国的强大,实现中国的富强。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的振兴,实现中国的复兴,实现中国的伟大。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步伐,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精神。

最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

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国的强大,实现中国的富强。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整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理论,发展理论。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理论,由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够完成。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引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从理论的起源、基本内涵、主要特点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理论的起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十月革命后,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抗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

在中国人民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旨在使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探索出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二、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主义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已经确立,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非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非社会主义因素,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三、主要特点1. 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要对国情进行准确的分析,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经验,而是要根据中国特点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2. 突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求把经济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来推动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3. 稳定和改革并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又要进行必要的改革。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4. 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倡导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把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四、理论的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任务,通过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准确判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实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 基础; 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重申 年 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 务等;在此基础上, 务等;在此基础上,重申了党的 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一直担心日本会走 军国主义老路。这并非 杞人忧天。日本 这一系列所作所为,像是在把这种担心 变成现实。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钓鱼岛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暗礁,一旦中日关 系出现退潮时,这一暗礁就会显现。它犹如东 海上漂浮的一颗水雷,随时可能毁坏中日两过 人民友好的桥梁。中日两过一衣带水,“和则 两利,斗则两伤”。钓鱼岛主权及其海洋权益 固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只 要两过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大局为重,,登高 望远,以坦诚的态度来处理双方的具体分歧, 那么,中日关系会时代友好下去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 1、中国的生产力落后 、 • 2、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速度缓 、 慢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3、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经手段, 的必经手段,是实现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4、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了 、 很大的发展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国在指导思想和实践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涉及国家整体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呢?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的历史阶段。

初级阶段的特点是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尚未完全适应社会主义要求,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原则,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

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是发展的中心任务,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牢固基础。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经济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党的基本纲领是创新、调整和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理论基础,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开放是发展的前提。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繁荣。

6. 个人观点和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

通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跨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基本路线,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

以上就是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一些理解和观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思想体现,是指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前的历史阶段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战略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从历年真题来看每年的分值在2分左右。

该部分内容与时事政治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党的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考点以识记为主。

【考点精讲】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看我们党对实事求是的坚持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看我们党对实事求是的坚持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看我们党对实事求是的坚持(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吹响了新世纪伟大进军的号角。

为了顺利推进这场伟大的进军,全会郑重地把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问题提到全党面前,强调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实事求是。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继续前进,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也要不断继续前进。

当前,我们正实事求是规划着祖国的"十五",憧憬着风光无限的未来,党的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把握时代特征,放眼世界局势,规划中国发展,科学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十五"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

《建议》从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的重要方针的确定,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教育、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问题的提出,无不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不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同样的,要把五中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也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解

关于实事求是的理解

关于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确的思想路线就是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着积极主动的促进作用。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得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且取得了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为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但是,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在不同的程度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但是在之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重新得到了确立,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思想路线也可以叫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则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就在一封信中分析了党内存在的种种思想错误。

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指出要否定“本本主义”,即否定“教条主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坚决不能搞“本本主义”;对于旧的思想的借鉴不能照搬照抄,应该要有新的思想的融入,应该要有创造性。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某些党内人士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只言片语,或者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得中国革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于是在1937年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等理论著作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和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并且指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在延安整风期间,为统一全党的思想并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的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性。

毛概名词解释答案

毛概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69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过渡时期总路线P93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实事求是P50‘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①我国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47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12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7、科学发展观P36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社会主义本质P117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9、创新型国家P204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10、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P207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1、环境友好型社会P21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2、民族区域自治P231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3、基层民主P233(什么人,在什么中行使权力,包括什么方面,渗透,具有什么特点)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第三章 第二、三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第三章 第二、三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24
2、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 变化和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改变了原来不完全或不正确的认 识;
25
3、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的应用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因地 而异。
26
(二)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主 要内容
27
1、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 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28
体现时代性,就是要认清 形势,顺应潮流;
46
• 3、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进俱进的思想路线。 • 4、邓小平在新的形势下对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作了阐述和发挥。它科学概括了实 事求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 要地位,全面阐述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 富内容,科学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 一致性,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实 践中获得了勃勃生机。
42
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写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43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讨论

有人将邓小平的方法论总结为“三论”— ——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石头论,摸着石头过河;灯论,不争论,少说 多做,遇到红灯绕着走,遇到黄灯跑步走,遇 到绿灯快步走。他自己则说,“我读的书并不 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 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 这个。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 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谈 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1
•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三者的关系。P57
• 五不怕、五统一
32
毛 泽 东 「 的 五 不 怕 」精 神
不怕撤职 不怕开除党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
盾的重点):在于落后的社会生产。
因此: 根本任务应是发展生产力,
中心工作应是经济建设。
29
十六大指出: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 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4
2)明确了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即发展生产力,包括:经济总量建设,经济体制建设,经济管理建设, 经济能力建设(生产能力,科技实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营销竞争能力等.),经济生 活水平建设.)
“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 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 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 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24
(2) 从现状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
获得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表现在:
1)至今,我国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现代化,经济文化还是比较落后;
(因为我们建设时间还不长,且有过曲折。)
2) 各地区、各方面发展存在着多层次、
不平衡(工业、科教、地区、人民生活等方面)。
25
(3) 从发展看,赶上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
(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P149.
36
“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 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
因为差距大,而且它们也还在发展中,所以短期内是不可能 赶得上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26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号:111309034 班级:电商2班姓名:王志亮内容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我们正站在校园与社会的边缘,我们肩负着重任,然而,许多大学生依旧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关键词: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手段思想(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

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它的基本国情应该怎样认识?我们党一直进行着极其艰苦和有益的探索,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

案例:国离发达国家有多远。

2005年2月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

“报告”提醒人们要充分认识,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

(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实践反复地证明:凡是贯彻执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胜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1958年至1960年在我国实施的“大跃进”运动,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实事求是地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导至了我国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物资供应紧缺,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面对这场“大跃进”运动给中国经济建设带来的严重失误,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制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于1960年间停止了“大跃进”运动,纠正了这种失误的继续,并确立了1961年至1965年对我国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重要举措。

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确立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所起的作用,作一粗浅的分析。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地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了的决定性因素。

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007年10月,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比昂、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这些论述,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四)实事求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党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正确认识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我们观察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同时又拒绝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切要符合实际,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搞好一切基础。

从而达到社会主义。

(五)当代人们要做到实事求是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这就为大学生改正偏移的观念,为大学生今后的成长指明了道路。

而实事求是做人就是我们大学生的根本。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是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用“事实求是”为标准来约束与纠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都要清清楚楚。

同时,要在明确自身的前提下,为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做好职业规划,并为了这个目标理想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上、生活上、道德上,事事求真;与时俱进,放眼未来,走出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