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步步高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2课时
【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二糖 多糖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5
第2课时二糖多糖目标要求 1.知道蔗糖、麦芽糖结构和组成的关系,能区分二者的化学性质。
2.了解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掌握淀粉的水解反应实验。
一、蔗糖、麦芽糖1.蔗糖蔗糖是由1分子________和1分子______脱水形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芽糖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与蔗糖互为________,是由两分子________脱水形成的。
麦芽糖在硫酸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芽糖和蔗糖的还原性麦芽糖分子中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__________二糖。
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是一种________二糖,但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二、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1)组成通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化合物。
(2)性质①______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②水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特征反应淀粉__________,利用此反应可以鉴定淀粉的存在。
(3)用途淀粉是食物的重要成分,同时还是重要的食品工业原料,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步高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同步测试:第4章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章末
第四章 章末检测1.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里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汽车突然向右匀加速运动,站在车厢里的人观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解析 开始时小球相对观察者是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车突然加速时,等效成小球相对汽车向左突然加速,刚开始加速时,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故观察者看到的小球的运动轨迹应该是C 图。
答案C2.中国女排享誉世界排坛,曾经取得辉煌的成就.如图1所示,在某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名将冯坤将排球从底线A 点的正上方以某一速度水平发出,排球正好擦着球网落在对方底线的B 点上,且AB 平行于边界CD .已知网高为h ,球场的长度为s ,不计空气阻力且排球可看成质点,则排球被发出时,击球点的高度H 和水平初速度v 分别为( ).图1A .H =43hB .H =32hC .v =s 3h 3ghD .v =s 4h 6gh 解析 由平抛知识可知12gt 2=H ,H -h =12g ⎝ ⎛⎭⎪⎫t 22得H =43h ,A 正确、B 错误.由v t =s ,得v =s 4h 6gh ,D 正确、C 错误.答案 AD3.“飞车走壁”杂技表演比较受青少年的喜爱,这项运动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简化后的模型如图2所示,表演者沿表演台的侧壁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表演时杂技演员和摩托车的总质量不变,摩托车与侧壁间沿侧壁倾斜方向的摩擦力恰好为零,轨道平面离地面的高度为H ,侧壁倾斜角度α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H 越高,向心力越大B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H 越高,线速度越大C .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H 越高,向心力做功越多D .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随高度H 变大而减小解析 经分析可知摩托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重力及侧壁对摩托车弹力的合力提供,由力的合成知其大小不随H 的变化而变化,A 错误;因摩托车和演员整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即F 合=m v 2r ,随H 的增高,r 增大,线速度增大,B 正确;向心力与速度方向一直垂直,不做功,C 错误;由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知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恒定不变,D 错误. 答案 B4.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平台上的A 处以速度v 0水平飞出.经t 0时间落在山坡上B 处,此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坡向下,接着小钢球从B 处沿直线自由滑下,又经t 0时间到达坡上的C 处.斜坡BC 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小钢球从A 到C 的过程中水平、竖直两方向的分速度v x 、v y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解析 小钢球从A 到C 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 ,先是匀速直线运动,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错误;小钢球从A 到C 的过程中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显示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是加速度为g/4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错误、D 正确。
《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北师大版)理科数学(+课时作业):选修4-2第2课时逆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省
故 M=46
2 4.
(2)由(1)知,矩阵 M 的特征多项式为 f(λ)=(λ-6)(λ-4)-8=λ2-10λ
+16,故其另一个特征值为 λ=2.
设矩阵 M 的另一个特征向量是 e2=xy, 则 Me2=46xx++42yy=2xy,
工具
选修4-2 矩阵与变换
所以64xx+ +24yy= =22xy, , 所以矩阵 M 的另一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2x+y=0.
解析: 已知方程组可以写为2 -5x=4, 3 1y 6
令 M=23
-5,其行列式为2
1
3
-51=2×1-3×(5)=17≠0,
所以 M-1=-111377
115277,所以xy=M-164=20,
பைடு நூலகம்
x=2, 即方程组的解为y=0.
工具
选修4-2 矩阵与变换
关于特征值问题的一般解法如下:
给定矩阵 A=ac
(2)求矩阵 M 的另一个特征值及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 e2 的坐标之间
的关系.
解析:
(1)设 M=ac
b, d
则a c
db11=811=88,
故ac++db==88.,
a c
db-12=-24,
工具
选修4-2 矩阵与变换
故--ac++22db==4-. 2,
联立以上两方程组解得 a=6,b=2,c=4,d=4,
阵乘法的消去律成立.
工具
选修4-2 矩阵与变换
求矩阵 A=12
3的逆矩阵. 2
解析: 方法一:设矩阵 A 的逆矩阵为 A-1=ac db,
则由2
3a
b=1
0,
1 2c d 0 1
2020版步步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四章第2课时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Word版含解析.pdf
课时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B.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C.氯水、氯气、液氯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FeCl2解析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为FeCl3,D错误。
答案 D2.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错误的是()A.新制氯水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存放于低温避光的地方B.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液封的棕色试剂瓶中C.碘易升华,盛放在有水的棕色广口试剂瓶中D.浓盐酸易挥发,盛装在无色密封的细口玻璃试剂瓶中解析碘单质应盛放在广口瓶中,但瓶中不能加水。
答案 C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①HCl②Cl2③Ca(ClO)2④HClO⑤CO2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解析A项,浓HCl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能产生Cl2,可直接实现HCl→Cl2的转化;B项,因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所以不能直接实现HClO→CO2的转化;C项,Ca(ClO)2能与H2O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可直接实现Ca(ClO)2→HClO的转化;D项,Cl2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可直接实现Cl2→Ca(ClO)2的转化。
答案 B4.向盛有Cl2的三个集气瓶甲、乙、丙中各注入下列液体中的一种,经过振荡,现象如下图所示,则甲、乙、丙中注入的液体分别是()①AgNO3溶液②NaOH溶液③水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解析甲中气体和溶液都无色,说明不存在氯气,是加入NaOH溶液;乙中气体无色且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不存在氯气且溶液中生成了白色沉淀,是加入AgNO3溶液;丙中气体和溶液都呈浅黄绿色,说明存在氯气分子,是加入水。
答案 B5.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解析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需要加热,A项错误;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应用饱和食盐水,且导气管应长进短出,B项错误;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锰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C项正确;加热过程中氯化锰水解,最终得不到所要产物,D项错误。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英语课件(外研版)book 1 Module 4
佳作欣赏
Dear Bob,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write to me and let me know about your beautiful city.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ometown Jiangcheng. The city is situated/located on the bank of the Changjiang River.It is a beautiful place for people to live in.Its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ten years.There have been new factories,houses and roads here.More schools and hospitals are available for its people.
•
内容索引
自主排查 夯实基础 直击重点 突破考点 综合训练 巩固提升
自主排查 夯实基础
1 重点单词 Ⅰ.写作必记单词 1. local adj.地方的;局部的 2. hometown n.家乡 3. attractive adj.有吸引力的;吸引人的 4. fortunate adj.幸运的;吉祥的 fortunately adv.幸运地 unfortunate adj.不幸的 unfortunately adv.不幸地 fortune n.运气;财富
Book 1 Module 4
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
晨背佳作 积累素材
话题词汇 1.opposite prep.在……对面 2.continent n.大陆 3.be situated in位于…… 4.be rich in盛产…… 5.places of interest名胜 6.consist of由……组成 7.natural resources自然资源 8.take on a new look呈现新面貌 9.have a population of有……的人口 10.with a long history有着悠久的历史
2014《步步高》物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04章 章末限时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里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汽车突然向右匀加速运动,站在车厢里的人观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答案 C解析 开始时小球相对观察者是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车突然加速时,等效成小球相对汽车向左突然加速,刚开始加速时,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平方向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故观察者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该是C 图.2. (2012·安徽理综·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 km ,“神舟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 km.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周期长C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舟八号”加速度大 答案 B解析 由题知“天宫一号”运行的轨道半径r 1大于“神舟八号”运行的轨道半径r 2,天体运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根据G Mmr 2=m v 2r,得v =GMr.因为r 1>r 2,故“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较小,选项A 错误;根据G Mm r 2=m (2πT )2r 得T =2πr 3GM,故“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较长,选项B 正确;根据G Mmr2=mω2r ,得ω=GMr 3,故“天宫一号”的角速度较小,选项C 错误;根据G Mm r 2=ma ,得a =GMr 2,故“天宫一号”的加速度较小,选项D 错误.3.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并发回了大量数据.如果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下列测量数据,能够得出火星密度的是( )A .发射一颗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测出卫星的轨道半径r 和卫星的周期TB .测出火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和轨道半径rC .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速度vD .发射一颗贴近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测出飞船运行的角速度ω 答案 D解析 A 项中只能测出火星的质量;B 项能测出太阳的质量,在C 、D 项中由T =2πω和ρ=3πGT2知,C 错,D 对.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打高尔夫球将逐渐成为普通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之一.如图1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 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 的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 的A 穴.则( )图1A .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B .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 穴所用的时间为 2h gC .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2g hD .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mgh /L 答案 BC解析 在竖直方向上h =12gt 2,所以t =2hg,在水平方向上,在时间t 内速度由v 0减至零,有v 0=at ,且v 02t =L ,所以v 0=L2g h ,a =gL h ,水平风力F =ma =mgL h,因此选项A 、D 错误,B 、C 正确.5. 在杂技表演中,猴子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杆向上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 0水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 ,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 ,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 ,如图2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 .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 .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C .t 时刻猴子对地的速度大小为v 0+atD .t 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x 2+h 2 答案 BD解析 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合力在竖直方向上,与合初速度不共线,所以相对地面做匀加速曲线运动,A 项错,B 项对;合位移为x 合=x 2+h 2,D 项对;t 时刻v =v 20+(at )2,C 项错.6. 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小球后,不计空气阻力,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大于水平分速度大小B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C .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D .从抛出到此时,小球运动的时间为2v 0g答案 AD解析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x =v 0t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y =12gt 2,v y =gt ,tan α=yx ,tan θ=v y v 0 联立得:tan θ=2tan α,t =2v 0g所以v y =2v 0,故B 、C 错误,A 、D 正确.7. 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P 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绕月飞行,如图3所示.若卫星的质量为m ,远月点Q 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运行到Q 点时它的角速度为ω,加速度为a ,月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则卫星在远月点Q 时对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图3A .maB .G Mm R 2C.mgR 2(R +h )2D .m (R +h )ω2答案 AC解析 由F 万=ma 知A 项正确,B 项中的R 不是Q 点到月心的距离,B 项错误;在Q 点,F 万=GMm (R +h )2,而GM =gR 2,所以F 万=mgR 2(R +h )2,C 项正确;由于Q 点是椭圆轨道的端点,不能用圆轨道的向心力公式m (R +h )ω2来求Q 点的万有引力,D 项错误. 8. 如图4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O 点的正下方与O 点相距l2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小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小球的线速度不发生突变B .小球的角速度不发生突变C .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D .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答案 AC解析 由于惯性,小球的线速度不会发生突变,但由于继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角速度ω=v r 增为原来的2倍;向心加速度a =v 2r 也增为原来的2倍;对小球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mg =m v 2r ,即F T =mg +m v 2r ,r 减为原来的一半,拉力增大,但不到原来的两倍.三、非选择题(共45分)9. (12分)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 1的表达式;(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的表达式.答案 (1)v 1=gR (2)T =2πR(R +h )3g解析 (1)设卫星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表面处的某物体质量为m ′ 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附近满足G Mm ′R 2=m ′g则GM =R 2g ①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它受到的万有引力 则m v 21R =G Mm R2②将①式代入②式得v 1=gR(2)由①式可知,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 F =G Mm (R +h )2=mgR 2(R +h )2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 4π2T 2(R +h )④③④式联立解得T =2πR(R +h )3g10.(15分)在一足够长的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小球A ,经过时间t 后,仍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另一小球B ,为使抛出的小球B 能够刚好击中小球A ,小球B 应以多大速度抛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 37°=0.6,cos 37°=0.8) 答案 gt解析 设B 球平抛后经时间t 1落到斜面上 其水平位移为x =v t 1① 其竖直位移为y =12gt 21②考虑到斜面倾角有y =x tan θ③ 根据①②③式可得t 1=2v tan θg =3v2g ④B 球位移为s =xcos θ=v t 1cos θ=15v 28g⑤而在这段时间内A 球总位移为l =12g sin θ(t 1+t )2⑥因为两球相碰,则s =l ⑦由⑤⑥⑦可得v =gt11.(18分) 如图5所示,半径R =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MN 竖直固定放置,末端N与一长L =0.8 m 的水平传送带相切,水平衔接部分摩擦不计,传动轮(轮半径很小)做顺时针转动,带动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 0运动.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 =1.25 m ,其右侧地面上有一直径D =0.5 m 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 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 =1 m ,B 点在洞口的最右端.现使质量为m =0.5 kg 的小物块从M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最终落入洞中,传送带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 取10 m/s 2.求:图5(1)小物块到达圆轨道末端N 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v 0=3 m/s ,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若要使小物块能落入洞中,求v 0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 (1)15 N ,方向竖直向下 (2)0.3 s (3)2 m/s<v 0<3 m/s解析 (1)设小物块滑到圆轨道末端时速度为v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 v 21设小物块在轨道末端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F N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1R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得:F N =1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为15 N ,方向竖直向下. (2)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时,由μmg =ma ,得 a =μg =5 m/s 2加速到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 t 1=v 0-v 1a =0.2 s ,位移x =v 1+v 02t 1=0.5 m 匀速运动的时间t 2=L -x v 0=0.1 s故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t 1+t 2=0.3 s (3)小物块从传送带右端做平抛运动,有h =12gt 2恰好落在A 点s =v 2t ,得v 2=2 m/s 恰好落在B 点D +s =v 3t ,得v 3=3 m/s故v0应满足的条件是2 m/s<v0<3 m/s。
【新步步高】2016-2016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与检测: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 .伽利略、牛顿C .伽利略、爱因斯坦D .亚里士多德、牛顿答案 B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B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C .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是它在地球上的16D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答案 D解析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选项A 、B 、C 错误,选项D 正确.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设近地加速时,飞船以5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g 为重力加速度,则质量为m 的宇航员对飞船底部的压力为( )A .6mgB .5mgC .4mgD .mg答案 A解析 对宇航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a ,得F N =6mg ,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判定A 项正确.4.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 cm.若将重物向下拉1 cm 后放手,则重物在刚释放瞬间的加速度是( )A .2.5 m /s 2B .7.5 m/s 2C .10 m /s 2D .12.5 m/s 2解析设重物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平衡时:mg=kx1,将重物向下拉1 c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1+x2)-mg=ma,联立解得:a=2.5 m/s2,选项A正确.5.如图1所示,小球系在细绳的一端,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用力F将斜面在水平桌面上缓慢向左移动,使小球缓慢上升(最高点足够高),那么在斜面运动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将()图1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答案 B解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拉力F与支持力F N的合力与重力G等大、反向,且F N的方向不变,可见,在斜面缓慢向左运动时,绳的拉力F先减小后增大.6.如图2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定在图中虚线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大于系统总重力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小于系统总重力C.弹簧测力计读数大于小球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D.弹簧测力计读数大于小球重力,小车一定向右匀加速运动解析小球稳定在题图中虚线位置,则小球和小车有相同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水平向右,故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小车既可以向右匀加速运动,也可以向左匀减速运动,故C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到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答案AD8.如图3所示,电梯的顶部挂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关于电梯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图3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答案BC解析由电梯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 N,可知重物的重力为10 N,质量为1 kg;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 N时,则重物受到的合力为2 N,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因没有明确电梯的运动方向,故电梯可能向下加速,也可能向上减速,故选B、C.9.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假设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变,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4所示,则()图4A.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9B.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9∶1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之比为10∶1答案AD解析上升、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上=11 m/s2,a下=9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阻=ma上,mg-F阻=ma下,联立解得:mg∶F阻=10∶1,A、D正确.10.如图5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在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运动状态,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图5A.接触后,小球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C.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D.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答案BD解析从小球下落到与弹簧接触开始,一直到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与小球重力相等的位置是转折点,之前重力大于弹力,之后重力小于弹力,而随着小球向下运动,弹力越来越大,重力恒定,所以之前重力与弹力的合力越来越小,之后重力与弹力的合力越来越大,且反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和合力的变化趋势一样,而在此过程中速度方向一直向下.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11.(6分)如图6甲为某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 、E 、F 、G 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 ,A 与各点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单位是cm ,纸带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 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在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a 和合外力F 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a —F 图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答案 1.59 平衡摩擦力过度解析 a 的计算利用逐差法.a =x DE -x AB +x EF -x BC +x FG -x CD 9T 2=x DE +x EF +x FG -(x AB +x BC +x CD )9T 2=x AG -x AD -x AD 9T 2=40.65-2×13.159×0.12×10-2 m/s 2 ≈1.59 m/s 212.(6分)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验证牛顿运动定律,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7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图中未画出).图7(1)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力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 ,挡光板的宽度l ,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为x .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 ,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t 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该实验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等于 不需要 (2)F =Ml 22x (1t 22-1t 21) 解析 (1)由于力传感器显示拉力的大小,而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所受的合力,故不需要让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由于挡光板的宽度l 很小,故小车在光电门1处的速度v 1=l t 1,在光电门2处的速度为v 2=l t 2,由v 22-v 21=2ax ,得a =v 22-v 212x =12x (l 2t 22-l 2t 21).故验证的关系式为F =Ma =M 2x (l 2t 22-l 2t 21)=Ml 22x(1t 22-1t 21).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10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 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25 s 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试求:(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大小;(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答案 (1)9.6 m/s 2 (2)3 000 m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f =ma又F f =0.04mg即mg -0.04mg =ma解得a =9.6 m/s 2(2)由x =12at 2得 x =12×9.6×252 m =3 000 m. 14.(10分)在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4.0 kg 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拉力大小减小为F3,并保持恒定.该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8所示(取g=10m/s2).求:图8(1)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2)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9 N(2)0.125解析(1)物体的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由题图可知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分别为:a1=1 m/s2,a2=-0.5 m/s2物体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甲乙对于两个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1F3-F f=ma2联立以上二式解得:F=9 N,F f=5 N(2)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得:F f=μF N=μmg解得μ=0.12515.(10分)如图9所示,质量m=1 kg的球穿在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30°角,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20 N,g=10 m/s2,则:图9(1)球的加速度多大?(2)在力F 作用下,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经2 s 内的位移多大?答案 (1)2.5 m/s 2 (2)5 m解析 (1)球受到重力mg 、杆的支持力F N 、杆的摩擦力F f 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 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sin 30°-mg sin 30°-F f =maF cos 30°=mg cos 30°+F NF f =μF N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2.5 m/s 2.(2)由运动学公式x =12at 2,代入数据得:x =5 m. 16.(14分)如图10所示,质量为M =1 kg 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 =0.5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 0=3 m /s 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木板足够长.求:图10(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a ;(3)滑块与木板A 达到的共同速度的大小v .答案 (1)0.5 N ,方向向右 (2)1 m /s 2 (3)1 m/s解析 (1)滑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 f =μmg =0.5 N ,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0.5 N(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得出a =μg =1 m/s 2(3)木板的加速度a′=mMμg=0.5 m/s2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对滑块:v=v0-at对长木板:v=a′t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1 m/s。
高三一轮复习苏教版必修4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正余弦定理导学案
总课题高三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总课时第1、2课时课题 4.1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及角的集合表示.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3.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教学重点1.象限角与终边相同的角的形式表示的应用.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教学难点同上学法指导讲练结合教学准备导学案导学《步步高》一轮复习资料自主学习高考要求三角函数的概念 B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个案补充第1课时:一、基础知识梳理1.角的概念(1)任意角:①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的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②分类:角按旋转方向分为、和 .(2)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构成的角的集合是S= .(3)象限角: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是S=;第二象限角的集合是S=;第三象限角的集合是S=;第四象限角的集合是S= .(4)轴线角终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的角的集合是S=;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是S=;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S=;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是S=.2.弧度制(1)定义:把长度等于________长的弧所对的__________叫1弧度的角.以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__________,它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通常略去不写.正角的弧度数是,负角的弧度数是,零角的弧度数是 .(2)角度制和弧度制的互化:360°=______ rad;180°=______ rad;1°=________ rad;1 rad=____________≈57.30°.(3) 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l=__________,即弧长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为(x ,y ),|OP |=r >0, 我们规定:①比值 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②比值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 ;③比值______(x ≠0)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 .(1)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各象限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如下图所示: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三角函数线(了解)下图中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二、基础练习训练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小于90°的角是锐角.( ) (2)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反之亦然.( ) (3)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 (4)点P (tan α,cos α)在第三象限,则角α终边在第二象限.( )*(5)α为第一象限角,则sin α+cos α>1. ( )2.下列与9π4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2k π+45° (k ∈Z );②k ·360°+94π (k ∈Z );③k ·360°-315°(k ∈Z );④k π+5π4 (k ∈Z ).3.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 ,面积是2 cm 2,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________.4.已知sin α<0且tan α>0,则角α是第________象限角.5.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2,5(--P ,则sin ____,cos ___,tan ____ααα===.6.“α=π6”是“sin α=12”的________条件.三、典型例题分析题型一: 角及其表示例1:(1)终边在直线y =3x 上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α是第三象限角,那么角2α的终边落在______________.变式训练:(1)终边在直线y x =-上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α是第一象限角,那么角2α的终边落在______________.(3)已知角α=45°,在区间[-720°,180°]内与角α有相同终边的角β=________.(4)与201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为________,最大负角为________.(5)已知角x 的终边落在图示阴影部分区域,写出角x 组成的集合.(a )(b )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概念例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3(y P -,且y 42sin =α,求αcos 和αtan 的值.变式训练:(1)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 =2x 上,则cos θ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8m ,-6sin 30°),且cos α=-45,则m 的值为________.(3)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4a,3a ) (a ≠0),求sin α,cos α,tan α的值.第2课时:题型三 扇形的弧长、面积公式的应用例3:已知一扇形的中心角是α,所在圆的半径是R .(1)若α=60°,R =10 cm ,求扇形的弧长及该弧所在的弓形面积;(2)若扇形的周长是一定值c (c >0),当α为多少弧度时,该扇形有最大面积?变式训练:已知扇形的周长为4 cm ,当它的半径为________和圆心角为________弧度时,扇形面积最大,这个最大面积是________.题型四 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例4:若sin cos 0,tan cos 0θθθθ⋅>⋅<且,则角θ的终边落在第_______象限变式训练:1.若sin 0tan 0θθ<>且,则θ是第_______象限。
【步步高】(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复习讲义第四章 专题一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Ⅰ连续性文本(新闻、传记等)新闻一、新闻概念和文体特征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这是狭义新闻。
广义新闻是指消息、通讯、特写、访谈、新闻评论等体裁的统称,新闻类阅读体裁主要指这五种。
新闻具有真实性、新鲜性、及时性等特点。
真实性,是指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新鲜性,是指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
及时性,是指报道要迅速及时,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二、新闻主要文体的基本特点(一)消息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含在主体里面。
新闻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有的新闻有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引题(引标)、正题(主标)、副题(副标)。
引题一般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是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对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大多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其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主体是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主干,一般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叙述,或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
有的消息没有结语。
结语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可提出值得读者深思的问题,不一而足。
(二)通讯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因为通讯除具有新闻的一般特点外,还特别强调形象化,注重以情感人。
通讯有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种,结构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四章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中图版必修1
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域分异规律(1)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如东西方向上或南北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如南北方向上或东西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2)基本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间热量差异和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的水分差异。
2.自然带(1)概念:自然景观地区差异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
(2)表现⎩⎪⎨⎪⎧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 类型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条状分布(3)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 典型地区 表现形式 图示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性热量低纬度、高纬度地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度地带性水分 中纬度大陆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垂直地带性水热 海拔较高的山地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荒漠的绿洲无固定形式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1.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理位置D.下垫面状况(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哪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C.植被D.河流答案(1)C (2)C解析第(1)题,各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和生物等地理特征是由该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决定,是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2)题,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这说明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
【考向立意】结合实例,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思维过程】阅读题干→准确把握其信息,特别是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结合选择项判断结论。
(英语)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Book4 Unit4
I have developed a good habit that if I don’t finish my homework,I will never feel at ease.
5.一句话,他对我影响很大。(in a word)
3.当我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他常对我说,学会把意思表 达清楚是成功的必经之路。(express oneself)
When I can’t express myself,he often tells me that learning to express oneself well is a necessary path to success.
Since you wouldn’t listen ,how can you learn
anything?
4.Not all 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nor are they comfortable in the same way with touching or distance between people.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互致问候 的方式不尽相同,身体接触和相互间距离的程度也并不 一样。 句式分析 句式仿写 not all...意为“并不是都„„”。 不是每个人都同意。
Not all people agrees.
5.Being respectful to people is subjective,based on each culture,but in general it is probably not a good idea to give a hug to a boss or teacher.对每一种文化而言,对人 们表示尊重都是带有主观性的。但是一般说来,拥抱你 的老板或老师很可能是不妥当的。 句式分析 it 作形式主语, 真正的主语为 to give a hug to a boss or teacher。it 作形式主语,代替真正的主语—— 不定式(或不定式复合结构)、动名词(或动名词复合结构) 或从句。 句式仿写 这是练习英语口语的好机会。
【步步高】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文
【步步高】(江苏专用)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4.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文1.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α-β))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α+β))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α-β))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α-β))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α+β)) 2.二倍角公式sin 2α=2sin αcos α;cos 2α=cos 2α-sin 2α=2cos 2α-1=1-2sin 2α; tan 2α=2tan α1-tan 2α. 3.公式的逆用、变形等(1)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 (2)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3)1+sin 2α=(sin α+cos α)2,1-sin 2α=(sin α-cos α)2,sin α±cos α=2sin ⎝ ⎛⎭⎪⎫α±π4.【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存在实数α,β,使等式sin(α+β)=sin α+sin β成立.( √ ) (2)在锐角△ABC 中,sin A sin B 和cos A cos B 大小不确定.( × )(3)公式tan(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可以变形为tan α+tan β=tan(α+β)(1-tanαtan β),且对任意角α,β都成立.( × )(4)存在实数α,使tan 2α=2tan α.( √ )(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中的角α,β是任意的.( √ )1.化简cos 40°cos 25°1-sin 40°= .答案2解析 原式=cos 40°cos 25°1-cos 50°=cos 90°-50°cos 25°·2sin 25°=sin 50°22sin 50°= 2.2.若sin α+cos αsin α-cos α=12,则tan 2α= .答案 34解析 由sin α+cos αsin α-cos α=12,等式左边分子、分母同除cos α得,tan α+1tan α-1=12,解得tanα=-3,则tan 2α=2tan α1-tan 2α=34. 3.(2015·重庆改编)若tan α=13,tan(α+β)=12,则tan β= .答案 17解析 tan β=tan[(α+β)-α]=tan α+β-tan α1+tan α+βtan α=12-131+12×13=17.4.(教材改编)sin 347°cos 148°+sin 77°cos 58°= . 答案22解析 sin 347°cos 148°+sin 77°cos 58°=sin(270°+77°)cos(90°+58°)+sin 77°cos 58° =(-cos 77°)·(-sin 58°)+sin 77°cos 58° =sin 58°cos 77°+cos 58°sin 77° =sin(58°+77°)=sin 135°=22. 5.设α为锐角,若cos(α+π6)=45,则sin(2α+π12)的值为 .答案17250解析 ∵α为锐角,cos(α+π6)=45,∴α+π6∈⎝ ⎛⎭⎪⎫π6,2π3,∴sin(α+π6)=35,∴sin(2α+π3)=2sin(α+π6)cos(α+π6)=2425,∴cos(2α+π3)=2cos 2(α+π6)-1=725,∴sin(2α+π12)=sin(2α+π3-π4)=22[sin(2α+π3)-cos(2α+π3)]=17250.题型一 三角函数公式的基本应用例1 (1)已知sin α=35,α∈(π2,π),则cos 2α2sin α+π4= .(2)设sin 2α=-sin α,α∈⎝ ⎛⎭⎪⎫π2,π,则tan 2α的值是 . 答案 (1)-75 (2) 3解析 (1)cos 2α2sin ⎝⎛⎭⎪⎫α+π4=cos 2α-sin 2α2⎝ ⎛⎭⎪⎫22sin α+22cos α=cos α-sin α,∵sin α=35,α∈⎝ ⎛⎭⎪⎫π2,π,∴cos α=-45.∴原式=-75.(2)∵sin 2α=2sin αcos α=-sin α, ∴cos α=-12,又α∈⎝ ⎛⎭⎪⎫π2,π, ∴sin α=32,tan α=-3, ∴tan 2α=2tan α1-tan 2α=-231--32= 3.思维升华 (1)使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首先要记住公式的结构特征.(2)使用公式求值,应先求出相关角的函数值,再代入公式求值.(1)若α∈(π2,π),tan(α+π4)=17,则sin α= .(2)已知cos(x -π6)=-33,则cos x +cos(x -π3)的值是 .答案 (1)35(2)-1解析 (1)∵tan(α+π4)=tan α+11-tan α=17,∴tan α=-34=sin αcos α,∴cos α=-43sin α.又∵sin 2α+cos 2α=1, ∴sin 2α=925.又∵α∈(π2,π),∴sin α=35.(2)cos x +cos(x -π3)=cos x +12cos x +32sin x=32cos x +32sin x =3(32cos x +12sin x ) =3cos(x -π6)=-1.题型二 三角函数公式的灵活应用例2 (1)sin(65°-x )cos(x -20°)+cos(65°-x )·cos(110°-x )的值为 . (2)求值:cos 15°+sin 15°cos 15°-sin 15°= .答案 (1)22(2) 3 解析 (1)原式=sin(65°-x )·cos(x -20°)+cos(65°-x )cos[90°-(x -20°)]=sin(65°-x )cos(x -20°)+cos(65°-x )sin(x -20°)=sin[(65°-x )+(x -20°)] =sin 45°=22. (2)原式=1+tan 15°1-tan 15°=tan 45°+tan 15°1-tan 45°tan 15°=tan(45°+15°)= 3.思维升华 运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时,不但要熟练、准确,而且要熟悉公式的逆用及变形,如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和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的多种变形等.公式的逆用和变形应用更能开拓思路,培养从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转化的能力.(1)在斜三角形ABC 中,sin A =-2cosB ·cosC ,且tan B ·tan C =1-2,则角A 的值为 .(2)函数f (x )=2sin 2(π4+x )-3cos 2x 的最大值为 .答案 (1)π4(2)3解析 (1)由题意知:sin A =-2cos B ·cos C =sin(B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在等式-2cos B ·cos C =sin B ·cos C +cos B ·sin C 两边同除以cos B ·cos C 得tan B +tan C =-2,又tan(B +C )=tan B +tan C 1-tan B tan C =-1=-tan A ,所以A =π4.(2)f (x )=1-cos ⎣⎢⎡⎦⎥⎤2π4+x -3cos 2x =sin 2x -3cos 2x +1=2sin ⎝ ⎛⎭⎪⎫2x -π3+1,可得f (x )的最大值是3. 题型三 角的变换问题例3 (1)设α、β都是锐角,且cos α=55,sin(α+β)=35,则cos β= . (2)已知cos(α-π6)+sin α=453,则sin(α+7π6)的值是 .答案 (1)2525 (2)-45解析 (1)依题意得sin α=1-cos 2α=255, cos(α+β)=±1-sin2α+β=±45.又α,β均为锐角,所以0<α<α+β<π,cos α>cos(α+β). 因为45>55>-45,所以cos(α+β)=-45.于是cos β=cos[(α+β)-α]=cos(α+β)cos α+sin(α+β)sin α =-45×55+35×255=2525.(2)∵cos(α-π6)+sin α=453,∴32cos α+32sin α=453, 3(12cos α+32sin α)=453, 3sin(π6+α)=453,∴sin (π6+α)=45,∴sin(α+7π6)=-sin(π6+α)=-45.思维升华 (1)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的关键是把“所求角”用“已知角”表示.①当“已知角”有两个时,“所求角”一般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②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然后应用诱导公式把“所求角”变成“已知角”.(2)常见的配角技巧:2α=(α+β)+(α-β),α=(α+β)-β,β=α+β2-α-β2,α=α+β2+α-β2,α-β2=(α+β2)-(α2+β)等.若0<α<π2,-π2<β<0,cos ⎝ ⎛⎭⎪⎫π4+α=13,cos ⎝ ⎛⎭⎪⎫π4-β2=33,则cos ⎝⎛⎭⎪⎫α+β2= .答案539解析 cos ⎝ ⎛⎭⎪⎫α+β2=cos ⎣⎢⎡⎦⎥⎤⎝ ⎛⎭⎪⎫π4+α-⎝ ⎛⎭⎪⎫π4-β2 =cos ⎝ ⎛⎭⎪⎫π4+αcos ⎝ ⎛⎭⎪⎫π4-β2+sin ⎝ ⎛⎭⎪⎫π4+αsin ⎝ ⎛⎭⎪⎫π4-β2,∵0<α<π2,∴π4<π4+α<3π4,∴sin ⎝ ⎛⎭⎪⎫π4+α=223.又-π2<β<0,则π4<π4-β2<π2,∴sin ⎝ ⎛⎭⎪⎫π4-β2=63. 故cos ⎝⎛⎭⎪⎫α+β2=13×33+223×63=539.5.三角函数求值忽视角的范围致误典例 (1)已知0<β<π2<α<π,且cos ⎝ ⎛⎭⎪⎫α-β2=-19,sin ⎝ ⎛⎭⎪⎫α2-β=23,则cos(α+β)的值为 .(2)已知在△ABC 中,sin(A +B )=23,cos B =-34,则cos A = .易错分析 (1)角α2-β,α-β2的范围没有确定准确,导致开方时符号错误.(2)对三角形中角的范围挖掘不够,忽视隐含条件,B 为钝角. 解析 (1)∵0<β<π2<α<π,∴-π4<α2-β<π2,π4<α-β2<π,∴cos ⎝ ⎛⎭⎪⎫α2-β= 1-sin 2⎝⎛⎭⎪⎫α2-β=53,sin ⎝ ⎛⎭⎪⎫α-β2=1-cos 2⎝⎛⎭⎪⎫α-β2=459,∴cosα+β2=cos ⎣⎢⎡⎦⎥⎤⎝ ⎛⎭⎪⎫α-β2-⎝ ⎛⎭⎪⎫α2-β=cos ⎝ ⎛⎭⎪⎫α-β2cos ⎝ ⎛⎭⎪⎫α2-β+sin ⎝ ⎛⎭⎪⎫α-β2sin ⎝ ⎛⎭⎪⎫α2-β=⎝ ⎛⎭⎪⎫-19×53+459×23=7527,∴cos(α+β)=2cos2α+β2-1=2×49×5729-1=-239729.(2)在△ABC 中,∵cos B =-34,∴π2<B <π,sin B =1-cos 2B =74. ∵π2<B <A +B <π,sin(A +B )=23, ∴cos(A +B )=-1-sin2A +B =-53, ∴cos A =cos[(A +B )-B ]=cos(A +B )cos B +sin(A +B )sin B =⎝ ⎛⎭⎪⎫-53×⎝ ⎛⎭⎪⎫-34+23×74=35+2712. 答案 (1)-239729 (2)35+2712温馨提醒 在解决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角的范围的限制,特别是进行开方运算时一定要注意所求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另外,对题目隐含条件的挖掘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解题时要加强对审题深度的要求与训练,以防出错.[方法与技巧]1.巧用公式变形:和差角公式变形:tan x ±tan y =tan(x ±y )·(1∓tan x ·tan y );倍角公式变形:降幂公式cos 2α=1+cos 2α2,sin 2α=1-cos 2α2, 配方变形:1±sin α=⎝⎛⎭⎪⎫sin α2±co s α22, 1+cos α=2cos 2α2,1-cos α=2sin 2α2.2.重视三角函数的“三变”:“三变”是指“变角、变名、变式”;变角:对角的分拆要尽可能化成同名、同角、特殊角;变名:尽可能减少函数名称;变式:对式子变形一般要尽可能有理化、整式化、降低次数等.在解决求值、化简、证明问题时,一般是观察角度、函数名、所求(或所证明)问题的整体形式中的差异,再选择适当的三角公式恒等变形.[失误与防范]1.运用公式时要注意审查公式成立的条件,要注意和、差、倍角的相对性,要注意升次、降次的灵活运用,要注意“1”的各种变通.2.在三角函数求值时,一定不要忽视题中给出的或隐含的角的范围.A 组 专项基础训练(时间:40分钟)1.cos 85°+sin 25°cos 30°cos 25°= . 答案 12解析 原式=sin 5°+32sin 25°cos 25°=sin 30°-25°+32sin 25°cos 25°=12cos 25°cos 25°=12. 2.若θ∈[π4,π2],sin 2θ=378,则sin θ= . 答案 34解析 由sin 2θ=378和sin 2θ+cos 2θ=1得(sin θ+cos θ)2=378+1=(3+74)2, 又θ∈[π4,π2],∴sin θ+cos θ=3+74. 同理,sin θ-cos θ=3-74,∴sin θ=34. 3.若tan θ=3,则sin 2θ1+cos 2θ= . 答案3 解析 sin 2θ1+cos 2θ=2sin θcos θ1+2cos 2θ-1=tan θ= 3. 4.已知cos α=-55,tan β=13,π<α<32π,0<β<π2,则α-β的值为 . 答案 54π 解析 因为π<α<32π,cos α=-55,所以sin α=-255,tan α=2,又tan β=13,所以tan(α-β)=2-131+23=1,由π<α<32π,-π2<-β<0得π2<α-β<32π,所以α-β=54π. 5.已知tan(α+β)=25,tan ⎝ ⎛⎭⎪⎫β-π4=14,那么tan ⎝⎛⎭⎪⎫α+π4= . 答案 322解析 因为α+π4+β-π4=α+β, 所以α+π4=(α+β)-⎝⎛⎭⎪⎫β-π4, 所以tan ⎝ ⎛⎭⎪⎫α+π4=tan ⎣⎢⎡⎦⎥⎤α+β-⎝ ⎛⎭⎪⎫β-π4 =tan α+β-tan ⎝ ⎛⎭⎪⎫β-π41+tan α+βtan ⎝⎛⎭⎪⎫β-π4=322. 6.sin 250°1+sin 10°= .答案 12 解析 sin 250°1+sin 10°=1-cos 100°21+sin 10°=1-cos 90°+10°21+sin 10°=1+sin 10°21+sin 10°=12. 7.已知α、β均为锐角,且cos(α+β)=sin(α-β),则tan α= . 答案 1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cos αcos β-sin αsin 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cos β(cos α-sin α)+sin β(cos α-sin α)=0,即(cos β+sin β)(cos α-sin α)=0.又α、β为锐角,则sin β+cos β>0,∴c os α-sin α=0,∴tan α=1.8.若tan θ=12,θ∈(0,π4),则sin(2θ+π4)= . 答案 7210解析 因为sin 2θ=2sin θcos θsin 2θ+cos 2θ=2tan θtan 2θ+1=45, 又由θ∈(0,π4),得2θ∈(0,π2), 所以cos 2θ=1-sin 22θ=35, 所以sin(2θ+π4) =sin 2θcos π4+cos 2θsin π4=45×22+35×22=7210. 9.已知cos ⎝ ⎛⎭⎪⎫π6+α·cos ⎝ ⎛⎭⎪⎫π3-α=-14,α∈⎝ ⎛⎭⎪⎫π3,π2. (1)求sin 2α的值;(2)求tan α-1tan α的值. 解 (1)cos ⎝ ⎛⎭⎪⎫π6+α·cos ⎝ ⎛⎭⎪⎫π3-α =cos ⎝ ⎛⎭⎪⎫π6+α·sin ⎝ ⎛⎭⎪⎫π6+α=12sin ⎝ ⎛⎭⎪⎫2α+π3=-14, 即sin ⎝⎛⎭⎪⎫2α+π3=-12. ∵α∈⎝ ⎛⎭⎪⎫π3,π2,∴2α+π3∈⎝ ⎛⎭⎪⎫π,4π3, ∴cos ⎝⎛⎭⎪⎫2α+π3=-32, ∴sin 2α=sin ⎣⎢⎡⎦⎥⎤⎝⎛⎭⎪⎫2α+π3-π3 =sin ⎝ ⎛⎭⎪⎫2α+π3cos π3-cos ⎝⎛⎭⎪⎫2α+π3sin π3 =12. (2)∵α∈⎝ ⎛⎭⎪⎫π3,π2,∴2α∈⎝ ⎛⎭⎪⎫2π3,π, 又由(1)知sin 2α=12,∴cos 2α=-32. ∴tan α-1tan α=sin αcos α-cos αsin α=sin 2α-cos 2αsin αcos α=-2cos 2αsin 2α=-2×-3212=2 3. 10.已知α∈⎝ ⎛⎭⎪⎫π2,π,且sin α2+cos α2=62. (1)求cos α的值;(2)若sin(α-β)=-35,β∈⎝ ⎛⎭⎪⎫π2,π,求cos β的值. 解 (1)因为sin α2+cos α2=62, 两边同时平方,得sin α=12. 又π2<α<π,所以cos α=-32. (2)因为π2<α<π,π2<β<π, 所以-π<-β<-π2,故-π2<α-β<π2.又sin(α-β)=-35,得cos(α-β)=45. cos β=cos[α-(α-β)]=cos αcos(α-β)+sin αsin(α-β) =-32×45+12×⎝ ⎛⎭⎪⎫-35 =-43+310. B 组 专项能力提升(时间:20分钟)11.已知tan(α+π4)=12,且-π2<α<0,则2sin 2α+sin 2αcos α-π4= . 答案 -255解析 由tan(α+π4)=tan α+11-tan α=12, 得tan α=-13. 又-π2<α<0, 所以sin α=-1010. 故2sin 2α+sin 2αcos α-π4=2sin αsin α+cos α22sin α+cos α=22sin α =-255. 12.已知α∈⎝ ⎛⎭⎪⎫0,π2,且sin 2α-sin αcos α-2cos 2α=0,则tan ⎝ ⎛⎭⎪⎫π3-α= . 答案 8-5311解析 ∵sin 2α-sin αcos α-2cos 2α=0,cos α≠0,∴tan 2α-tan α-2=0.∴tan α=2或tan α=-1, ∵α∈⎝⎛⎭⎪⎫0,π2,∴tan α=2,tan ⎝ ⎛⎭⎪⎫π3-α=tan π3-tan α1+tan π3tan α =3-21+23 =3-223-123-123+1 =8-5312-1=8-5311. 13.已知cos 4α-sin 4α=23,且α∈⎝ ⎛⎭⎪⎫0,π2,则cos ⎝⎛⎭⎪⎫2α+π3= . 答案 2-156解析 ∵cos 4α-sin 4α=(sin 2α+cos 2α)(cos 2α-sin 2α)=cos 2α=23, 又α∈⎝⎛⎭⎪⎫0,π2, ∴2α∈(0,π),∴sin 2α=1-cos 22α=53, ∴cos ⎝⎛⎭⎪⎫2α+π3=12cos 2α-32sin 2α =12×23-32×53=2-156. 14.设f (x )=1+cos 2x 2sin ⎝ ⎛⎭⎪⎫π2-x +sin x +a 2sin ⎝ ⎛⎭⎪⎫x +π4的最大值为2+3,则常数a = . 答案 ± 3解析 f (x )=1+2cos 2x -12cos x +sin x +a 2sin ⎝⎛⎭⎪⎫x +π4 =cos x +sin x +a 2sin ⎝⎛⎭⎪⎫x +π4 =2sin ⎝ ⎛⎭⎪⎫x +π4+a 2sin ⎝⎛⎭⎪⎫x +π4 =(2+a 2)sin ⎝⎛⎭⎪⎫x +π4.依题意有2+a 2=2+3,∴a =± 3. 15.已知函数f (x )=1-2sin ⎝⎛⎭⎪⎫x +π8 ·⎣⎢⎡⎦⎥⎤sin ⎝ ⎛⎭⎪⎫x +π8-cos ⎝⎛⎭⎪⎫x +π8.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当x ∈⎣⎢⎡⎦⎥⎤-π2,π12,求函数f ⎝⎛⎭⎪⎫x +π8的值域. 解 (1)函数f (x )=1-2sin ⎝ ⎛⎭⎪⎫x +π8[sin ⎝ ⎛⎭⎪⎫x +π8-cos ⎝⎛⎭⎪⎫x +π8] =1-2sin 2⎝ ⎛⎭⎪⎫x +π8+2sin ⎝ ⎛⎭⎪⎫x +π8cos ⎝⎛⎭⎪⎫x +π8 =cos ⎝ ⎛⎭⎪⎫2x +π4+sin ⎝ ⎛⎭⎪⎫2x +π4=2sin ⎝⎛⎭⎪⎫2x +π2 =2cos 2x ,所以f (x )的最小正周期T =2π2=π. (2)由(1)可知f ⎝ ⎛⎭⎪⎫x +π8=2cos ⎝⎛⎭⎪⎫2x +π4. 由于x ∈⎣⎢⎡⎦⎥⎤-π2,π12, 所以2x +π4∈⎣⎢⎡⎦⎥⎤-3π4,5π12, 所以cos ⎝ ⎛⎭⎪⎫2x +π4∈⎣⎢⎡⎦⎥⎤-22,1, 则f ⎝⎛⎭⎪⎫x +π8∈[-1,2], 所以f ⎝ ⎛⎭⎪⎫x +π8的值域为[-1,2].。
【2016版】新步步高 人教A版 大一轮复习讲义 数学(文)精品课件:第一章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例1
集合的基本概念
思维点拨
解析
答案
思维升华
(1)(2013· 江西 ) 若集合 A =
{x∈R|ax2 + ax + 1 = 0} 中只有一 个元素,则a等于( )
A.4
C.0
B.2
D.0或4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例1
集合的基本概念
思维点拨
解析
答案
思维升华
(1)(2013· 江西 ) 若集合 A = 不要忽视集 合 中 元素 的 互异性.
A⊆B(或B⊇A)
真子集 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A B(或 B A)
不在集合A中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集合 集合A,B中元素相同 相等 或集合A,B互为子集
A=B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3.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并集 图形 符号 集合的交集
知识梳理
集合的补集
A∪B={x|x∈
A或x∈B}
A∩B={x|x∈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思维点拨 解析 答案 思维升华
例1 (2)设 a,b∈R,集合{1,a
b +b,a}=0,a,b ,则
因 为 {1 , a + b , a} =
b 0, ,b,a≠0, a
b-a=
________.
b 所以 a+b=0,得a=-1,
当 a = 0 时,方程化为 1 = 0 ,
无解,集合A为空集,不符
A.4
C.0
B.2
D.0或4
合题意;
当a≠0时,由Δ=a2-4a=
0,解得a=4.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语文)2016届 《步步高》高考总复习 大一轮 ( 语文版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三章(含解析)
Ⅰ精做课标真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2010·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3)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答案(1)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而伯乐不常有骈死于槽枥之间(3)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注意“砺”“知”“骈”“枥”“豚”等字的写法,不要多字、漏字。
试题评点该题从篇目分布看,高中一句,初中两句。
易写错的字有:第(1)句中的“砺”“知”“矣”,第(2)句中的“骈”“枥”,第(3)句中的“豚”。
2.(2011·新课标全国)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
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
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答案(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2)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解析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试题评点该题与2010年保持不变,也是高中一句,初中两句。
易写错的字有:第(2)句中的“峨眉”“钩”,第(3)句中的“暝”。
第(1)句中考生容易将“必有我师焉”与《师说》中的“则必有我师”弄混,下半句可能会多写“择”字。
高中数学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四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线与 α 的终边或终边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 T.
三 角
(Ⅰ)
(Ⅱ)
函
数
线
(Ⅲ)
(Ⅳ)
有向线段 MP为正弦线;有向线段 OM
为余弦线;有向线段 AT 为正切线
3.三角函数线是三角函数的
几何表达
(1)正弦线、正切线的方向同纵轴 一致,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2)余弦线的方向同横轴一致,向 右为正,向左为负. (3)当角 α 的终边在 x 轴上时,点 T 与点 A 重合,此时正切线变成了 一个点,当角 α 的终边在 y 轴上 时,点 T 不存在,即正切线不存在. (4) 在 “ 数 ” 的 角 度 认 识 任 意 角
角的有关问题
【例 1】 (1)写出终边在直线 y= 3x 思维启迪
解析
探究提高
上的角的集合; (2)若角 θ 的终边与67π角的终边相同, 求在[0,2π)内终边与θ3角的终边相同
的角;
(3)已知角 α 是第一象限角,试确定 2α、α2所在的象限.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的三角函数的基础上,还可以从
图形角度考察任意角的三角函
数,即用有向线段表示三角函数
值,这是三角函数与其他基本初
等函数不同的地方.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基础自测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1, 3)
-8
C
C C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解析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一
r= x2+y2= 4t2+-3t2=5|t|,
版步步高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 2
典题1 如图9所示,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
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半圆球B,整个装
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半圆球B
与柱状物体A半径均为R,半圆球B的球心到水平地面的竖
直距离为 2 R,重力加速度为g.求:
图9
(1)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把A、B看成一个系统,对其运用整体法,该系统在竖直方向上
2.极值问题 (1)问题界定:物体平衡的极值问题,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涉及力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2)分析方法 ①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 求极值或者根据物理临界条件求极值. ②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画出平行四边形或者 矢量三角形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大值或最小值.
所示,F1是对OA绳的拉力,F2是对OB绳的拉力.由于 OA方向不变,当OB向上转动,转到与OA绳方向垂直
时,OB上的拉力最小,故OB上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1234
解析 答案
2.(动态平衡问题)如图6所示,电灯悬挂于两墙之间,更换水平绳OA方向
使A点向上移动而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则A点向上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 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为轴,将木板从 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20 3
3
N≤F≤403
3
N
图4
解析 答案
方法总结
解决临界极值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求解平衡中的临界问题和极值问题时,首先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 和变化过程分析,找出平衡的临界点和极值点. 2.临界条件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找,不能停留在一个状态来研究临界问 题,而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并依此做出科学的 推理分析,从而给出判断或导出一般结论.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知识排查突破 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新人教版
【步步高】(新课标)2016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排查突破 book 4 Unit 2 Working the land 新人教版重点识记词汇1.struggle vi.& n.斗争;拼搏;努力2.thanks to 幸亏;由于;因为3.be satisfied with 对……感到满意 4.would rather 宁愿;宁可5.therefore adv.因此;所以;因而 6.build up逐渐增强;建立;开发7.lead to导致;造成(后果) 8.focus n.焦点;中心点vt.集中;聚焦9.focus on 集中(注意力、精力等)于10.reduce vt.减少;减缩11.sunburnt adj.晒黑的12.expand vt.& vi.使变大;伸展13.regret vt.遗憾;惋惜n.遗憾;懊悔14.rid vt.摆脱;除去→rid...of使……摆脱或除去15.circulate vt.& vi.循环;流传→circulation n.循环16.comment n.评论;议论vi.& vt.表达意见;作出评论17.keep...free from/of使……免受(影响;伤害等);使……不含(有害物)18.chemical adj.化学的;关于化学的→chemistry n.化学→chemist n.化学家;药剂师19.production n.生产;制造→produce vt.生产;制造→product n.产品;产物→productive adj.生产的;有生产能力的;富有成效的→producer n.生产者;制片人20.personality n.性格;个性;人格→personal adj.个人的;身体的;亲自的→person ally adv.亲自地;当面;个别地;就自己而言21.equip vt.& vi.配备;装备→equipment n.设备(不可数)22.confuse vt.使迷惑;使为难→confusing adj.令人迷惑的→confused adj.感到迷惑的→confusion n.迷惑23.occupation n.工作;职业;占领→occupy vt.占领;占据24.hunger n.饥饿;欲望vt.& vi.(使)饥饿→hungry adj.饿的25.disturbing adj.引起烦恼的;令人不安的→disturbed adj.扰乱的;精神失常的→disturb vt.扰乱;打扰26.freedom n.自由;自主→free adj.自由的;免费的→freely adv.自由地;随意地27.discovery n.发现;发觉→discover vt.发现;发觉;观察,观测28.export vt.& vi.输出;出口→import vt.& vi. (反义词)输入;进口29.summary n.总结;摘要;概要→summarize vt.总结;摘要必背经典句式1.If so,what did you do to grow them?如果这样的话,你做了些什么来种植这些植物?2.Yuan Longping grows what is called super hybrid rice.袁隆平种植了被称为“超级杂交水稻”的稻种。
【步步高】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 book1 unit4 Challenging Yourself Ⅱ 重大版必修1
【步步高】2016届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 book1 unit4 ChallengingYourself Ⅱ 重大版必修11award n .奖品;奖金;v .授予;奖励;判给他获得了最佳演员奖提名。
The prize is awarded annually.该奖每年颁发一次。
[词义辨析] award,prize,reward(1)award指奖状或其他表彰物,以示对授予者的称赞、感谢或鼓励。
(2)prize指赢得比赛所获得的奖金或有价值的东西。
(3)reward指悬赏或谢意。
[夯实基础]用award,prize,reward填空(1)He gave the boy a(n) reward of one pound for bringing back the lost dog.(2)If you won that prize,how would you spend the money?(3)As a(n) award for your excellent service,I present you on behalf of the company with a gold watch.2match v.般配;相配;与……相匹敌;n.敌手;旗鼓相当的人;比赛;火柴[应试指导] 作为高级词汇替换go with花样、设计与……搭配match up to相称,相当,配得上be no match for比不上……,不是……的对手门漆成了蓝色,为的是与墙的颜色相配。
[夯实基础]语法填空(1)Mary,I think,seems to be a perfect match for him.(2)I’m sure the color of cushions will match well with your sofa.(3)The job started last year didn’t match up to the hopes I had for it.3escape v.逃跑,逃离,逃脱get away from;避免,避开avoid;被遗忘to be forgotten,被忽视;n.逃离,逃脱他从敌人的监狱逃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平抛运动考纲解读 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和性质.2.掌握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并能应用解题.考点一 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1.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3)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gt 2v 0.3.对规律的理解(1)飞行时间:由t = 2hg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 (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g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 v x =2gh 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1所示.图1(5)两个重要推论图2①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2中A 点和B 点所示.②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例1 如图3所示,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 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 点.O 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 ,OB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图3A. 3gR 2B. 33gR2 C.3gR 2 D. 3gR3解析 由题意知在B 点小球速度分解如图由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上:32R =v 0t竖直方向上:v y =gt由几何关系:v 0v y=tan 60°可得v 0= 33gR2故B 选项正确. 答案 B 变式题组1.[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2012·新课标全国·15)如图4所示,x 轴在水平地面内,y 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 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 、b 和c 的运动轨迹,其中b 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图4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初速度比b的小D.b的水平初速度比c的大答案BD解析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h=12gt2,得t=2hg,因此平抛运动的时间只由高度决定,因为h b=h c>h a,所以b与c的飞行时间相同,大于a的飞行时间,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 正确;又因为x a>x b,而t a<t b,所以a的水平初速度比b的大,选项C错误;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的水平位移大于c,而t b=t c,所以v b>v c,即b的水平初速度比c的大,选项D正确.2.[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5所示,ab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环acb的水平直径,c为环上最低点,环半径为R.将一个小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沿ab方向抛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图5A.当小球的初速度v0=2gR2时,掉到环上时的竖直分速度最大B.当小球的初速度v0<2gR2时,将撞击到环上的圆弧ac段C.当v0取适当值,小球可以垂直撞击圆环D.无论v0取何值,小球都不可能垂直撞击圆环答案ABD解析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下落高度越大,竖直分速度越大,所以竖直分速度最大时平抛落点为c点,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此时小球的初速度为v0=2gR2,若小球的初速度小于该速度,小球将撞击到环上的圆弧ac段,选项A、B正确;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速度反向延长线一定过水平位移中点,若小球垂直撞击圆环,则反向延长线就会过O 点,所以是不可能的,因此选项C 是错误的,D 是正确的.答案选A 、B 、D.“化曲为直”思想——平抛运动的基本求解方法 (1)分解速度:v 合=v 2x +v 2y =v 20+(gt )2(2)分解位移:x =v 0t ,y =12gt 2,tan α=yx(3)分解加速度考点二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斜面分解速度,分解位移,例2 如图6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滑行后从O 点水平飞出,经过3 s 落到斜坡上的A 点.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运动员的质量m =50 kg.不计空气阻力(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图6(1)A 点与O 点的距离L ; (2)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大小;(3)运动员从O 点飞出开始到离斜坡距离最远所用的时间. 解析 (1)运动员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L sin 37°=12gt 2,L =gt 22sin 37°=75 m.(2)设运动员离开O 点时的速度为v 0,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有 L cos 37°=v 0t ,即v 0=L cos 37°t=20 m/s.(3)解法一 运动员的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斜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初速度为v 0cos 37°、加速度为g sin 37°)和垂直斜面方向的类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为v 0sin 37°、加速度为g cos 37°). 当垂直斜面方向的速度减为零时,运动员离斜坡最远,有 v 0sin 37°=g cos 37°·t ,解得t =1.5 s解法二 当运动员的速度方向平行于斜坡或与水平方向成37°角时,运动员离斜坡最远,有gtv 0=tan 37°,t =1.5 s. 答案 (1)75 m (2)20 m/s (3)1.5 s 递进题组3.[速度分解法的应用]如图7所示,以10 m /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g 取10 m/s 2,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图7A.23 s B.233s C. 3 s D .2 s 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把末速度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 0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 ,则有 v yv 0=cot 30°, 又v y =gt将数值代入以上两式得t = 3 s.4.[位移分解法的应用]如图8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 、b 、c 、d 、e 五个点,ab =bc =cd=de ,从a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初速度为v 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 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2v 时( )图8A .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c 点与d 点之间B .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 点C .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θD .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 答案 BD解析 设ab =bc =cd =de =L 0,斜面倾角为α,初速度为v 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 点,则有L 0cos α=v t 1,L 0sin α=12gt 21.初速度为2v 时,则有L cos α=2v t 2,L sin α=12gt 22,联立解得L=4L 0,即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 点,选项B 正确,A 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小球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选项C 错误,D 正确.常见平抛运动模型运动时间的计算方法 (1)在水平地面正上方h 处平抛:由h =12gt 2知t = 2h g,即t 由高度h 决定.图9(2)在半圆内的平抛运动(如图9),由半径和几何关系制约时间t : h =12gt 2 R ±R 2-h 2=v 0t 联立两方程可求t .(3)斜面上的平抛问题(如图10):图10①顺着斜面平抛 方法:分解位移 x =v 0t y =12gt 2 tan θ=yx可求得t =2v 0tan θg②对着斜面平抛(如图11)图11方法:分解速度 v x =v 0 v y =gttan θ=v 0v y =v 0gt可求得t =v 0g tan θ(4)对着竖直墙壁平抛(如图12)图12水平初速度v 0不同时,虽然落点不同,但水平位移d 相同. t =d v 0考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例3 如图13所示,水平屋顶高H =5 m ,围墙高h =3.2 m ,围墙到房子的水平距离L =3 m ,围墙外空地宽x =10 m ,为使小球从屋顶水平飞出落在围墙外的空地上,g 取10 m/s 2.求:图13(1)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0的大小范围;(2)小球落在空地上的最小速度.解析(1)设小球恰好落到空地的右侧边缘时的水平初速度为v01,则小球的水平位移:L+x =v01t1小球的竖直位移:H=12 gt21解以上两式得v01=(L+x) g2H=13 m/s设小球恰好越过围墙的边缘时的水平初速度为v02,则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L=v02t2小球的竖直位移:H-h=12 gt22解以上两式得:v02=5 m/s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5 m/s≤v0≤13 m/s(2)小球落在空地上,下落高度一定,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一定,当小球恰好越过围墙的边缘落在空地上时,落地速度最小.竖直方向:v2y=2gH又有:v min=v202+v2y解得:v min=5 5 m/s答案(1)5 m/s≤v0≤13 m/s(2)5 5 m/s递进题组5.[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如图14所示,P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点以某速度v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图14A.tan θ2tan θ1=2 B .tan θ1·tan θ2=2 C.1tan θ1·tan θ2=2 D.tan θ1tan θ2 2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tan θ1=v y v x =gt v 0,tan θ2=x y =v 0t 12gt 2=2v 0gt,所以tan θ1·tan θ2=2,故B 正确. 6.[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一阶梯如图15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4 m ,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 飞出,g 取10 m/s 2,欲打在第四台阶上,则v 的取值范围是( )图15A. 6 m/s<v ≤2 2 m/s B .2 2 m /s<v ≤3.5 m/s C. 2 m/s<v < 6 m/s D .2 2 m/s<v < 6 m/s 答案 A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x =v t ,y =12gt 2,根据几何关系有:v t =12gt 2,得v =12gt ,如果落到第四台阶上有:3×0.4<12gt 2≤4×0.4,代入v =12gt ,得 6 m/s<v ≤2 2 m/s ,A 正确.处理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要抓住两点 (1)找出临界状态对应的临界条件.(2)要用分解速度或者分解位移的思想分析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考点四 类平抛运动模型1.受力特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 2.运动特点在初速度v 0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外力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F合m.3.求解方法(1)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外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2)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分解为a x、a y,初速度v0分解为v x、v y,然后分别在x、y方向列方程求解.例4如图16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l,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可看成质点)沿斜面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恰好从底端Q点离开斜面,试求:图16(1)物块由P运动到Q所用的时间t;(2)物块由P点水平射入时的初速度v0;(3)物块离开Q点时速度的大小v.解析(1)沿斜面向下的方向有mg sin θ=ma,l=12 at2联立解得t=2l g sin θ(2)沿水平方向有b=v0tv0=bt =bg sin θ2l.(3)物块离开Q点时的速度大小v=v20+(at)2=(b2+4l2)g sin θ2l.答案(1)2lg sin θ(2)bg sin θ2l(3) (b2+4l2)g sin θ2l递进题组7.[用分解思想处理类平抛运动问题]如图17所示,两个足够大的倾角分别为30°、45°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开始均静止于斜面同一高度处,其中b小球在两斜面之间.若同时释放a、b、c小球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到达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 1′、t 2′、t 3′.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图17A .t 1>t 3>t 2B .t 1=t 1′、t 2=t 2′、t 3=t 3′C .t 1′>t 3′>t 2′D .t 1<t 1′、t 2<t 2′、t 3<t 3′ 答案 D解析 静止释放三个小球时,对a :h sin 30°=12g sin 30°·t 21,则t 21=8h g .对b :h =12gt 22,则t 22=2h g.对c :h sin 45°=12g sin 45°·t 23,则t 23=4h g ,所以t 1>t 3>t 2.当平抛三个小球时,小球b 做平抛运动,小球a 、c 在斜面内做类平抛运动.沿斜面方向的运动同第一种情况,所以t 1=t 1′,t 2=t 2′,t 3=t 3′.故选D.8.[类平抛运动模型的应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前5 s 受到一个沿正东方向、大小为4 N 的水平恒力作用;从第5 s 末开始改为正北方向、大小为2 N 的水平恒力作用了10 s ,求物体在15 s 内的位移和15 s 末的速度大小及方向.答案 135 m ,方向为东偏北θ角,满足tan θ=2510 2 m/s ,方向为东偏北45°解析 如图所示,物体在前5 s 内由坐标原点起向东沿x 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x =F 1m =42 m /s 2=2 m/s 2方向沿x 轴正方向5 s 末物体沿x 轴方向的位移x 1=12a x t 21=12×2×52 m =25 m ,到达P 点,5 s 末速度v x =a x t 1=2×5 m /s =10 m/s从第5 s 末开始,物体参与两个分运动:一个是沿x 轴正方向做速度为10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经10 s 其位移 x 2=v x t 2=10×10 m =100 m另一个是沿y 轴正方向(正北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a y =F 2m =22m /s 2=1 m/s 2经10 s 沿y 轴正方向的位移 y =12a y t 22=12×1×102 m =50 m 沿y 轴正方向的速度 v y =a y t 2=1×10 m /s =10 m/s 设15 s 末物体到达Q 点,则QO =y 2+(x 1+x 2)2=502+(25+100)2m ≈135 m ,方向为东偏北θ角,满足tan θ=2515 s 末的速度为v 1=v 2x +v 2y =102+102m/s =10 2 m/stan α=1010=1所以α=45°即方向为东偏北45°角高考模拟 明确考向1.(2014·江苏·6)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18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图18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 .两球应同时落地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 .实验也能说明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BC解析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 球做平抛运动,B 球做自由落体运动.A 球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与B 球相同,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两球同时落地.实验时,需A 、B 两球从同一高度开始运动,对质量没有要求,但两球的初始高度及击打力度应该有变化,实验时要进行3~5次得出结论.本实验不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性质,故选项B、C正确,选项A、D错误.2.(2013·北京·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9所示.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运动,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中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图19A.x2-x1=x3-x2,ΔE1=ΔE2=ΔE3B.x2-x1>x3-x2,ΔE1=ΔE2=ΔE3C.x2-x1>x3-x2,ΔE1<ΔE2<ΔE3D.x2-x1<x3-x2,ΔE1<ΔE2<ΔE3答案 B解析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ΔE1=ΔE2=ΔE3=0.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又因y12=y23,所以t12>t23,在水平方向上x12=x2-x1=v0t12,x23=x3-x2=v0t23,故有x2-x1>x3-x2,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3.(2013·安徽·18)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 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 3 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A.28.8 m 1.12×10-2 m3B.28.8 m0.672 m3C.38.4 m 1.29×10-2 m3D.38.4 m0.776 m3答案 A解析 对倾斜向上的水柱,逆向思考为平抛运动,则喷口处竖直分速度为v 2=v sin 60°=24m/s ,所以空中水柱的高度h =v 22g =28.8 m ,时间t =v 2g =2.4 s ,即空中水柱的水量V =Qt =0.2860×2.4 m 3=1.12×10-2 m 3,故正确选项为A.4.水平抛出的小球,t 秒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 +t 0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为( ) A .gt 0(cos θ1-cos θ2) B.gt 0cos θ1-cos θ2C .gt 0(tan θ1-tan θ2) D.gt 0tan θ2-tan θ1答案 D解析 将t 秒末和t +t 0秒末的速度分解如图所示,则tan θ1=v y 1v 0,tan θ2=v y 2v 0,又v y 2=v y 1+gt 0,解得v 0=gt 0tan θ2-tan θ1,故D 正确.5.如图20所示,小球以v 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 为(重力加速度为g )( )图20A .v 0tan θ B.2v 0tan θgC.v 0cot θgD.2v 0cot θg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要使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小球落点与抛出点的连线应与斜面垂直,所以有tan θ=x y ,而x =v 0t ,y =12gt 2,解得t =2v 0cot θg 6.如图21所示,B 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 点以速度v 0平抛,恰好沿B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图21A.v 20tan αgB.2v 20tan αgC.v 20g tan αD.2v 20g tan α 答案 A解析 设小球到B 点时其速度为v ,如图所示,在B 点分解其速度可知:v x =v 0,v y =v 0tan α,又知小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v y =gt ,联立得:t =v 0tan αg,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 AB =v 0t =v 20tan αg,所以只有A 项正确.练出高分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1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 点以速度v 平抛一小球,经t 1时间落到斜面上B 点处,若在A 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 水平抛出,经t 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 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1A .AB ∶AC =2∶1 B .AB ∶AC =4∶1 C .t 1∶t 2=4∶1D .t 1∶t 2=2∶1 答案 B解析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x =v 0t ,y =12gt 2,则tan θ=y x =gt2v 0,将两次实验数据均代入上式,联立解得t 1∶t 2=2∶1,C 、D 项均错.它们竖直位移之比y B ∶y C =12gt 21∶12gt 22=4∶1,所以AB ∶AC =y B sin θyC sin θ=4∶1,故A 错误,B 正确.2.如图2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小球a 、b 从高度不同的两点,分别以初速度v a 和v b 沿水平方向抛出,经时间t a 和t b 后落到与两抛出点水平距离相等的P 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图2A .t a >t b ,v a <v bB .t a >t b ,v a >v bC .t a <t b ,v a <v bD .t a <t b ,v a >v b 答案 A解析 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h =12gt 2,x =v 0t ,根据题中条件,因为h a >h b ,所以t a >t b ,又因为x a =x b ,故v a <v b .3.如图3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圆形容器的中心O 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 1、v 2抛出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最终它们分别落在圆弧上的A 点和B 点,已知OA 与OB 互相垂直,且OA与竖直方向成α角,则两小球初速度之比v 1v 2为( )图3A .tan αB .cos αC .tan αtan αD .cos αcos α 答案 C解析 两小球被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设容器半径为R ,两小球运动时间分别为t 1、t 2,对A 球:R sin α=v 1t 1,R cos α=12gt 21;对B 球:R cos α=v 2t 2,R sin α=12gt 22,解四式可得:v 1v 2tan αtan α,C 项正确.4.如图4所示,水平抛出的物体,抵达斜面上端P 处时其速度方向恰好沿斜面方向,然后沿斜面无摩擦滑下,下列选项中的图象描述的是物体沿x 方向和y 方向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图4答案 C解析0~t P段,水平方向:v x=v0恒定不变;竖直方向:v y=gt;t P~t Q段,水平方向:v x=v0+a水平t,竖直方向:v y=v Py+a竖直t(a竖直<g),因此选项A、B、D均错误,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5.如图5所示是乒乓球发射器示意图,发射口距桌面高度为0.45 m,假定乒乓球水平射出,落在桌面上与发射口水平距离为2.4 m的P点,飞行过程中未触网,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图5A.球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变大B.球从发射口到桌面的时间为0.3 sC.球从发射口射出后速度不变D.球从发射口射出的速率为8 m/s答案BD解析不计空气阻力,球下落的加速度为g,A错误;由h=12gt2得:t=2hg=0.3 s,B正确;由x=v0t解得球的初速度v0=8 m/s,D正确;球的速度v=v20+(gt)2,随t逐渐增大,C错误.6.2014年9月19日,李娜宣布退役,就此结束辉煌的网球生涯.如图6所示为李娜将球在边界A处正上方B点水平向右击出,球恰好过网C落在D处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已知AB=h1,AC=x,CD=x2,网高为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6A.击球点高度h1与球网的高度h2之间的关系为h1=1.8h2B.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v0只要不大于x2gh1h1,一定落在对方界内C.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高于h2),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仍水平击出),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D.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仍水平击出),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答案AD7.如图7所示,小球a从倾角为θ=60°的固定粗糙斜面顶端以速度v1沿斜面恰好匀速下滑,同时将另一小球b在斜面底端正上方与a球等高处以速度v2水平抛出,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 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v1∶v2=2∶1B.v1∶v2=1∶1C.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两小球仍能相遇D.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答案AD解析两球恰在斜面中点P相遇,则在水平方向上它们的位移相同,即v2t=v1t cos 60°,得v1∶v2=2∶1,A正确,B错误;若小球b以2v2水平抛出,a球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不变,b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不变,若还能相遇,则仍然在P点相遇,但b的水平初速度变为2v2,水平方向相遇点会向左移动,所以两小球不能再相遇,C错误;小球a、b原来在P 点相遇,b球竖直方向的平均速度等于v1sin θ,b球的水平速度变为2v2,小球b会落在P 点上方,在这段时间里,a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会大于b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则b球落在斜面上时,a球在b球的下方,D正确.8.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跳台滑雪是比赛项目之一,利用自然山形建成的跳台进行,某运动员从弧形雪坡上沿水平方向飞出后,又落回到斜面雪坡上,如图8所示,若斜面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 0,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飞出后在空中的姿势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则( )图8A .如果v 0不同,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位置不同,速度方向也不同B .如果v 0不同,该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位置不同,但速度方向相同C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2v 0tan θgD .运动员落到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时v 0cos θ答案 BC解析 运动员落到雪坡上时,初速度越大,落点越远;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有tan α=2tan θ,所以初速度不同时,落点不同,但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x =v 0t ,y =12gt 2且tan θ=y x ,可解得t =2v 0tan θg ,故选项C 正确;运动员落到雪坡时,速度v =v 20+(gt )2=v 01+4tan 2 θ,故选项D 错误.9.如图9所示,在高处以初速度v 1水平抛出一个带刺飞镖,在离开抛出点水平距离l 、2l 处分别有A 、B 两个小气球以速度v 2匀速上升,先后被飞镖刺破(认为飞镖质量很大,刺破气球后不会改变其平抛运动的轨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9A .飞镖刺破A 气球时,飞镖的速度大小为v A =g 2l 2v 21B .飞镖刺破A 气球时,飞镖的速度大小为v A =v 21+g 2l 2v 21C .A ,B 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3gl 22v 1+v 2lv 1D .A ,B 两个小气球未被刺破前的匀速上升过程中,高度差为3gl 22v 21答案 BC解析 飞镖刺破A 气球时所经历的时间t =l v 1,此时飞镖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 =gt =glv 1,所以飞镖的速度v =v 21+v 2y = v 21+⎝⎛⎭⎫gl v 12,选项A 错误,B 正确;飞镖从刺破A 到刺破B 所经历的时间t ′=l v 1,此时气球上升的高度h 1=v 2t ′,飞镖下降的高度h 2=v y t ′+12gt ′2,两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差不变,h =h 2+h 1=3gl 22v 21+v 2lv 1,选项C 正确,D 错误.三、非选择题10.一探险队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OA 竖直,另一侧的坡面OB 呈抛物线形状,与一平台BC 相连,如图10所示.已知山沟竖直一侧OA 的高度为2h ,平台在沟底h 高处,C 点离竖直OA 的水平距离为2h .以沟底的O 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 =x 22h .质量为m 的探险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沿水平方向跳向平台.探险队员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图10(1)若该探险队员以速度v 0水平跳出时,落在坡面OB 的某处,则他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2)为了能跳在平台上,他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请计算说明.答案 (1) 2hv 20+gh(2)见解析解析 (1)x =v 0t ,y +12gt 2=2h ,y =x 22h ,联立解得t =2hv 20+gh .(2)若落在C 处,h =12gt ′2,2h =v t ′,联立解得v =2gh .若落在B 处,B 点坐标为(x ,h ),满足坡面的抛物线方程,即h =x 22h ,解得x =2h ,又x =v t ″,h =12gt ″2,联立解得v =gh .故初速度应满足gh ≤v ≤2gh .11.如图11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 以v 1=6 m /s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 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 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 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 物体击中.(A 、B 均可看做质点,sin 37°=0.6,cos 37°=0.8,g 取10 m/s 2)求:图11(1)物体A 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2)物体B 抛出时的初速度v 2;(3)物体A 、B 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答案 (1)1 s (2)2.4 m/s (3)6.8 m解析 (1)物体A 上滑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θ=ma代入数据得:a =6 m/s 2经过t 时间B 物体击中A 物体,由运动学公式有 0=v 1-at ,代入数据得:t =1 s(2)平抛物体B 的水平位移:x =12v 1t cos 37°=2.4 m 物体B 抛出时的初速度:v 2=x t=2.4 m/s (3)物体A 、B 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12v 1t sin 37°+122=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