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排列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简单的排列》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它位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中。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的数的顺序、分类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打下基础,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 排列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排列,以及排列的基本特点。
2. 简单排列的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两种简单的排列方法——交换法和插入法。
3. 排列的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排列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排列的概念,知道排列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2. 学会使用交换法和插入法进行简单的排列。
3. 能够运用排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掌握排列的定义和简单排列方法(交换法、插入法)。
2.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难点1. 理解排列的概念,特别是排列的要素和基本特点。
2.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排列方法。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问等途径主动探索排列的知识。
具体做法如下:1. 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激发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引导思考:在关键环节,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排列的规律和特点。
《简单的排列》
《简单的排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排列这个概念无处不在。
从衣柜里衣服的摆放顺序,到书架上书的排列方式,再到我们每天出行选择的不同路线,都蕴含着排列的学问。
那么,什么是简单的排列呢?简单来说,排列就是指从给定的元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安排。
比如说,有三个不同的数字 1、2、3,我们要把它们排成不同的三位数,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排列问题。
按照顺序,我们可以得到 123、132、213、231、312、321 这六种不同的排列结果。
为什么要研究简单的排列呢?这可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数学题,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密码设置中,数字或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能够大大增加密码的安全性。
再比如,在体育比赛的赛程安排中,参赛队伍的出场顺序就是一种排列,合理的排列可以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观赏性。
让我们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深入理解简单的排列。
假设我们有三件不同颜色的衣服,红色、蓝色和黄色。
现在要从中选择两件穿在身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呢?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先选红色,那么可以和蓝色搭配,也可以和黄色搭配,这就有两种方式;再选蓝色,它可以和黄色搭配,这又是一种方式。
所以,一共就有 2 + 1 = 3 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分别是红蓝、红黄、蓝黄。
在解决简单排列问题时,有一个重要的工具,那就是乘法原理。
比如说,有 5 个不同的字母 A、B、C、D、E,要排成一个 3 位的字符串,第一位有 5 种选择,第二位有 4 种选择(因为第一位已经选了一个字母),第三位有 3 种选择。
那么总的排列方式就是 5×4×3 = 60 种。
简单的排列也有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一种是枚举法,就像我们前面列举衣服搭配方式那样,把所有可能的情况一一列出来。
这种方法虽然直观,但当元素较多时,可能会比较繁琐。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公式计算,比如 n 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为 n!(n 的阶乘,即 n×(n 1)×(n 2)×······×2×1)。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简单的排列》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简单的排列》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2. 排列的表示:用排列符号表示排列,例如,从3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可以表示为3P2或"3×2"。
3. 简单排列的计算:让学生掌握简单排列的计算方法,例如,从3个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有3种,即3P2=3。
4. 排列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性质,例如,排列的顺序重要,相同元素的不同排列算作不同的排列等。
5. 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清晰地展示和解释排列的知识点,同时能够播放多媒体资源和实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排列问题,以便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复习时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排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和组合概念,对本节课的排列组合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基础。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逻辑思维和分类能力,能够理解和应用排列的性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具体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 数学逻辑思维:通过学习排列的定义和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排列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最简单的排序
最简单的排序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可以将一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列,使其达到某种有序的状态。
排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买菜时,需要将菜按照大小、种类进行整理;在图书馆,图书也是按照编号或者分类进行排序的。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最简单的排序算法。
1.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元素,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交换位置,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
这样最大(或最小)的元素就会像气泡一样逐渐升(或降)到最后的位置。
2.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或最大)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3.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数组分成已排序部分和未排序部分,初始时已排序部分只有一个元素,然后将未排序部分的元素逐个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直到所有元素都被插入到已排序部分为止。
4. 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如下: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大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到右边,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放到左边,然后再对左右两个子序列分别进行快速排序,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以上是几种最简单的排序算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的效率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来说,快速排序是效率最高的排序算法之一。
排序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可以帮助我们将一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排列,使其达到某种有序的状态。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是几种最简单的排序算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排序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排序的原理和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简单的排列》选自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章《数学初步归纳》。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探索和理解排列的概念;
2.学习简单的排列方法,如固定一个位置,对其他位置进行排列;
3.能够运用排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排队、编号等;
4.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排列的概念和简单排列方法的理解程度各有不同。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排列现象的思考,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例子,这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排列的顺序性这一特点掌握得不够牢固,容易与组合的概念混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比和举例,帮助学生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此外,对于简单的排列方法,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表现得较为积极,但部分学生仍存在操作不熟练的情况,我需要在实践活动环节多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排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排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排列的顺序性和简单的排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排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排队、编号等。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请你说,什么叫排列,你还想说排列什么呢?孩子们有这么多问题,带着你们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要想走进数学王国,首先我们得干什么呢,对打开大门上的密码锁,提示密码是由1、2这两个数字摆成的两位数,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呢?12、21你的思维真敏捷,还有其他的数吗?是的只有这两个数,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对,它们交换了位置,密码到底是哪个两位数呢我们一起看一看,12大门没开,看来密码一定是第21了,看大门打开了,1和2的顺序不同密码就不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走进数学王国里面有南城和北城,我们先走进南城城堡参观一下吧,墙上写着一道思考题,请同学们读一读,你都知道了哪些重要信息?请你来说,用1、2、3这三个数组成两位数,你很会读题,你还读到: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也就是不能组成11、22这样的数,你很会分析,那能组成几个两位数呢?同学们可以拿出数字卡片摆一摆、写一写,也可以直接写出你想到的答案,看看你最多能够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开始吧。
2、交流排法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你组成了三个不同的两位数,你组成了四个,六个、七个。
谁愿意把你的思考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小美你完成的最快,请你先来,用1、2、3这3个数,组成三个不同的两位数它们是12、23、13,同意吗同学们,谁来来评价一下小美的想法,你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说:小美没有找全,她漏掉了21、32和31这几种情况,嗯请小美你在想一想、找一找。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排列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准备与排列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提高相关的教育资料。
设计与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相关的教育活动。
提供与数学学习相关的教育材料。
引导学生对排列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进行了解。
教学步骤
排列认识和解题方法:介绍不同种类的排列问题,让学生了解排列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排列组合能力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排列问题的练习和解答,培养他们的排列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
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引导学生解决与排列相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促进:组织学生进行排列问题的合作和创造,促进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
评估学生对排列的认识和解题方法。
评估学生在排列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的发展。
评估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方面的表现。
评估学生在排列问题的合作和创造中的参与和表现。
通过《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培养排列组合能力和逻辑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并促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简单的排列教案7篇
简单的排列教案7篇简单的排列教案篇1【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解决的知识。
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
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
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
在门口设置了,上有密码。
《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及排列的方法。
2. 简单排列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排列的定义,排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排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排列的方法。
2. 利用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理解排列的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排列的意义。
2. 讲解排列的定义:讲解排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基本特点。
3. 讲解排列的方法:讲解排列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排列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排列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实践作业,评价学生对排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资源:1. 实例讲解:收集生活中的排列实例,用于教学讲解。
2. 排列实践活动材料:准备一些排列实践活动所需物品,如卡片、玩具等。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排列的定义及排列的方法。
2. 第3-4课时:进行排列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第5-6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1. 请用所学排列方法,为家庭物品进行排列。
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排列的方法?请举例说明。
3. 结合排列知识,创作一个有趣的排列故事。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排列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简单的排列》(课件)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共15张PPT)
再见
固定十位法: 12、13、21、23、31、32。
固定个位法: 21、31、12、32、13、23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调换位置法 刚刚这位同学采用的是调换位置法来组数的。
1、2、3
12 1、2 2 1
1、3 1 3 31 23
2、3 32
一共能组成6个 不同的两位数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
学习目标
简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简单的排列组
单
合的知识。
的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排
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列
准备好了吗?一起去探索吧!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有一位同学, 周末买了 一本密码笔记本,但是却忘 记密码了,无法打开,请大 家一起来帮她找回密码。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你喜欢哪位同学的排列方法?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比较排列方法
密码是由1、2、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 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的密码?
摆的有点乱。
按规律写就不乱了。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固定位数法 采用固定十位法或固定个位法,把两位数摆出来。
小结
固定十位法: 12、13、21、23、31、32。
调换位置法 固定个位法: 21、31、12、32、13、23
在排列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排列,就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练习 1.用7、8、9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 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简单的排列》评课稿三篇
《简单的排列》评课稿三篇《简单的排列》评课稿1俞老师今天上午执教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
如衣服的搭配、路线、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俞老师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突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数学知识俞老师课堂上虽然不用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什么是组合?但是应该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加深理解排列与组合的思想。
因此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解密码锁”——用“1、2、3”三个数字你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字,握手等方式感受摆的过程。
最后用序号1、2、3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汇报交流总结方法,体会排列的规律,学会有序思考,体会有序排列的优越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到:只有当3个元素完全不同时才会有6种不同的排列。
紧接着通过握手活动,感知组合,然后通过比较总结出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把抽象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
在用1、2两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这一环节时,俞老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数字卡片尝试摆两位数,学生们一共摆了两个不同的两位数。
《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排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简单的排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排列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排列的定义2. 排列的基本公式3. 简单的排列实例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排列的概念,例如:如果一个篮球队有5名队员,那么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首发阵容?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步:讲解新课1. 定义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 公式讲解:P(n,m) = n! / (n-m)!这里的“!”表示阶乘,比如5!=5×4×3×2×1=120。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排列,总的排列数就是n的阶乘除以(m-n)的阶乘。
第三步:实例解析给出一些简单的排列实例,如从1,2,3三个数字中取出两个数字进行排列,或者从ABCDEF六个字母中取出三个字母进行排列等,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计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四步: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排列题目让学生进行独立或小组练习,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答疑。
第五步:总结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排列的定义、公式以及如何进行排列计算,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步: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排列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技能。
四、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排列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的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
一、教学内容我们选用的是人教新课标教材,本节课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包括简单的排列,例如单一顺序排列和分类顺序排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简单的排列的概念,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排列,并能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排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图片、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彩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组图片,包括红花、绿叶和蓝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知识讲解:我简要介绍了排列的概念,并展示了单一顺序排列和分类顺序排列的例子。
3. 例题讲解:我出了一个例子,让学生排列一组数字:2、3、5、7。
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排列,然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并解释排列的规律。
4. 随堂练习:我给了学生几组数字,让他们按照题目要求进行排列。
5.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排列方法,用卡片展示出来,并解释他们的排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排列的定义、单一顺序排列和分类顺序排列的例子,以及排列的规律。
七、作业设计答案:4、6、8、10答案:苹果、橙子、香蕉、草莓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学生们对排列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排列的方法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例如排列座位、排列队伍等。
这就是我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排列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排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列是一种有序的排列方式,包括单一顺序排列和分类顺序排列。
2. 排列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排列,如数字排列、物品排列等。
3. 排列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排列中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解题。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18张PPT)人教版
时,先让每一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上的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你能读懂她的想法吗? 3.会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逐步形成优化意识。
数,再把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重点: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一)知识与技能: 在了解方程的作用和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基础上,能解简易方程,初步体会化归思想。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 课件:放大了的钟面 收集数据后,引导小结: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相关时,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就越小。
第1课时 简单的排列
1.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 排列数。(重点)
2.掌握 3个不同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两位数的个数,理解 简单事物排列的规律。 (难点)
用1、2两个数字能组成哪几个两位数?
12
21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样的两个数字,排列的位置不同,组成 的数就不同。
用 1、2和 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 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5.明明一家三口合影,如果站成一排,有几种 不同的站法? 6种。
6.一列动车往返于昆明、大理、丽江三地,要 准备多少种不同的动车票?
6种。
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两位数 时,先让每一个数字(0除外)作十位上的 数,再把其余的两个数字依次和它组合。
作业1:完成教材P99练习二十四。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如果一个城市有50万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年所用易拉罐的数量是60个,假如全部回收,这个城市1年能回收多少个易拉罐?
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两位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通用13篇)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通用13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篇1这节课是在学习搭配规律的基础上来学习排列的规律,在学生在经历对几个事物的排列过程来探索简单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去应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新课标》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和程序解决符号所代表的问题。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后,直接提出问题:“三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
”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排,然后让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中三人分别扮演小军、小明和小红,另一人就负责指挥,刚开始学生的表演还有挺有序的,可是到后来,学生开始乱了,不知道哪种是排过了,哪种没排,此时我正好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来说说还有什么情况没有排,如果是你上来表演,你有没有办法表演的更好,这时学生就争相回答了,一般同学都会想到去固定最边上的位置,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寻求答案,再交流中感受符号表示的简捷与方便。
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列出算式。
2、尝试解决问题,体会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掌握规律后进行生活中一些生活中简单规律的练习,如“排数规律”“比赛中的规律”“打电话中的规律”“寄贺卡的规律”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符号的方法灵活解决问题,体会这些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摆数、寄贺卡与元素的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而比赛和打电话跟元素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
)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为今天找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排列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排列的概念和意义。
2. 简单的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1. 排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练习题。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排列现象,如教室里的座位排列、超市商品的排列等,引导学生关注排列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排列?排列有什么意义?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排列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简单的排列方法,如相邻排列、不相邻排列等。
3. 通过PPT示例,让学生理解排列方法的运用。
Step 3: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讲解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
Step 4: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排列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排列方法的灵活运用。
Step 5: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排列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排列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排列概念的理解和排列方法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列知识,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排列相关的活动,如排列比赛、排列主题的数学日记等。
还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等,进行跨学科的排列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排列接力赛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排列方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课题是《简单的排列》。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大约40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第73页例1和第74页的练习。
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用数字1、2、3进行排列,并理解排列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能够理解排列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字1、2、3进行简单的排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知道学生们可能会对排列的概念感到困惑,所以我会特别强调排列的顺序。
同时,我会让他们亲自操作,以加深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和练习题,以便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践情景引入,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家餐厅的服务生,需要为客人安排座位。
这样,他们就能够理解排列的意义。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用数字卡片进行实践,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
我会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方法和发现。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排列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
我会个别指导他们,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正确完成。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上“简单的排列”这几个字,并在旁边列出一些典型的排列,如123、132、213等,让学生们清晰地看到排列的形式。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道作业题:用数字1、2、3写五组不同的排列,并说明排列的顺序。
我相信这能够让学生们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对于《简单的排列》的教学计划,我相信通过实践和操作,学生们一定能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排列的概念至关重要。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用餐厅座位安排的实践情景来引入排列的概念。
这是因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学生们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排列的意义。
二、例1讲解在讲解例1时,我会让学生们一起说出排列的顺序。
8.1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8.1 简单的排列(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教师,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简单的排列。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8页的例1、例2以及第10页的练习题。
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能够运用数字进行有序排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简单的排列方法,能够运用数字进行有序排列。
难点:理解排列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排列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引导学生思考排列的规律。
例如,座位是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列的,或者按照学号顺序排列的。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例1:让学生观察教材第8页的例1,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
例如,3个小朋友排队,第一个小朋友拿着气球,第二个小朋友拿着糖果,第三个小朋友拿着巧克力。
要求学生用数字1、2、3表示他们的排列顺序。
(2)讲解例2:让学生观察教材第8页的例2,引导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
例如,4个小朋友站成一排,第一个小朋友站在最左边,第二个小朋友站在第一个小朋友的右边,第三个小朋友站在第二个小朋友的右边,第四个小朋友站在第三个小朋友的右边。
要求学生用数字1、2、3、4表示他们的排列顺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0页的练习题,巩固排列知识。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简单的排列1. 例1:3个小朋友排队,第一个小朋友拿着气球,第二个小朋友拿着糖果,第三个小朋友拿着巧克力。
用数字1、2、3表示他们的排列顺序。
2. 例2:4个小朋友站成一排,第一个小朋友站在最左边,第二个小朋友站在第一个小朋友的右边,第三个小朋友站在第二个小朋友的右边,第四个小朋友站在第三个小朋友的右边。
《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
《简单的排列》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简单的排列》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简单排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排列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排列的含义,掌握排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排列问题,如“小明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他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引入新课。
2. 讲授新课(20分钟)(1)讲解简单排列的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讲解排列的计算方法:P(n,m)=n×(n-1)×(n-2)×...×(n-m+1)。
(3)通过例题演示如何用排列公式求解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排列的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20分钟)设计一些与简单排列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此来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结与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以及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简单排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的规律。
准备: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孩子们,咱们来玩个猜年龄的游戏,好吗?让我先来猜猜你们的年龄吧。
你们能猜出老师的年龄吗?(学生任意猜)
师:我的年龄是由3、6两张数字卡片摆成的两位数。
生:36、63。
师:老师的年龄到底是多少岁呢?为什么?
生:是36岁,因为……!
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像这样按位置不同排出不同结果的知识——简单的排列。
(板书:简单的排列)
二、学一学,议一议
1、师:刚才我们用数字卡片3、6摆出了两个不同的两位数,那如果用1、
2、3这三张数字卡片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
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摆一摆:用数字卡片试着摆一摆,摆一个写一个,看谁的摆法多?(2)看一看:一共能摆成几个两位数?
(3)想一想:怎样摆才能做到不重复不漏掉?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3、合作探究摆的方法:
(1)发现问题
师: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记录,你发现什么问题了?(课件出示)
学生回答。
师: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再按你们的方法来摆,并把它记在学习卡上!
(2)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3)学生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想的?
预设:
①生:每次拿其中的两个数字,然后用调换的方法得出6个新数:12和21、13和31、23和32;
方法一:交换位置 12、21、13、31、23、32 (板书:交换位置)
②生:把1固定在十位上,这样就可以摆出2个不同的两位数,在把2……一
共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
(边说边板书:固定十位)
方法二:固定十位12、13、21、23、31、32
③师:还有其他方法吗?对,我们还可以将个位数字固定。
方法三:固定个位 21、31、12、32、13、23
(4)师:你喜欢哪种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法,把组成的数在学习卡上写出来。
小结:我们不管是用交换位置的方法,还是固定十位或个位的方法,只要我们按顺序摆,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种有顺序思考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三、做一做
(1)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涂色。
(2)学生涂色展示,交流涂法。
四、练一练
师:瞧,这三个同学坐得多端正呀!表现这么好请站成一排合个影好吗?其余的小朋友都是摄影师。
师:预备,咔嚓!请交换位置再来一张?同学们猜一猜你们能给他们拍几张不同的照片?现在咱们把这三个同学分别确定为①、②、③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题卡上排一排,看看一共有几种排法?
学生汇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开心吗?你有哪些收获呢?
小结:不管是数字问题,涂色问题,还是照相问题,都属于排列问题,只要做到有序思考,就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思考的方法来解决它们。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排列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交换位置 12 21 13 31 23 32
固定十位12 13 21 23 32 31
固定个位 21 31 12 32 1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