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党的基础知识——选择题
党的基础知识竞赛选择题1、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A:新形势B:新世纪新阶段C:新世纪答:B2、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 新局面而奋斗。
A: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B:社会主义事业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答:C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答:B4、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
A:实现共产主义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A5、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党的基本纲领C:党的基本路线答:A6、党的根本宗旨是----A: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C7、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 ,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规律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答:C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 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中国革命和建设B:中国民主主义革命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答:A9、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党课考试题
党课考试复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最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 C )年10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第( C )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
A 2007 十六B 2006 十七C 2007 十七D 2006 十六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B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 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 A )。
A 实现共产主义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党的根本宗旨是( C )。
A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B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B )A 领导力量B 领导核心C 坚强核心6、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A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党的基本纲领C 党的基本路线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 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 发展社会生产力C 巩固无产阶级专政8、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
A 代表中国最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B 代表中国最广大阶层的根本利益C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B )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
A 马克思主义B 毛泽东思想C 邓小平理论11、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和一部分贫困人口之间的矛盾12、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要遵循什么原则?( A )A 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B 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C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部事务13、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A )。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45题)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统计起点是()。
A.500万元B.1000万元C.5000万元D.800万元【答案】 A2、宏观经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促进经济增长B.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答案】 A3、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最活跃的货币是()。
A.流通中现金B.狭义货币C.广义货币D.基础货币【答案】 B4、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发挥()对技术研究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
A.政府规划B.企业C.市场D.科研部门【答案】 C5、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创新B.协调C.绿色D.环境【答案】 A6、我国财政政策工具不包括()。
A.政府预算B.利率政策C.公共支出D.政府投资【答案】 B7、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首要任务是( )。
A.增强综合经济实力B.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C.增强提供生态产品能力D.增强公共产品提供能力【答案】 B8、根据乘数一加速原理,导致经济周期出现的关键因素是()A.消费B.投资C.国际贸易D.国际资本流动【答案】 B9、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到()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A.2035年B.2025年C.2050年D.2021年【答案】 A10、关于新增用地规模,严格管控要求的是()。
A.有序增加用地规模B.逐步增加C.逐步减少D.大幅减少【答案】 C11、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已转向()发展阶段。
A.高消耗B.高强度C.高质量D.高速度【答案】 C12、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市场称为()。
A.股票市场B.资本市场C.债券市场D.货币市场【答案】 B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产业布局政策内容的是()。
A.根据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分布,合理规划产业的建设和布局B.确立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C.确立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序列D.确定各产业的地理分布政策【答案】 D14、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会出现()。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18)
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多选题(共计4题,每题1分)1.材料三近期,某电视台制作了一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为主题的访谈节目,受邀参加讨论的是种粮大户老郑、基层干部郭书记和“三农”专家叶教授三位嘉宾。
嘉宾就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从不同侧面,围绕三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老郑:现在种地,不换个种法不行。
对普通农户来说,每亩地的毛收入也就1500元上下,但农资、机械等各项成本就超过1300元。
大户收益靠规模,但风险也更高。
今年我们市遭遇的旱灾比往年严重得多,对稻米产量影响不小。
另外,现在我们市稻米价格每斤1.6元上下,比其他地方好些,但与去年相比,还是降了1角多。
农民种粮,要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真希望政策能给我们撑起更强的保护伞。
郭书记:我们县是农业大县。
作为基层干部,我经常与农民打交道,深知一亩三分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饭碗”问题,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尽管今年我们县遭受了自然灾害,但在全县干部群众努力下,小麦总产量还是达到34.73万吨,略高于去年水平。
叶教授:总体来说,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大步迈进,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得益于新世纪以来,中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先后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方针,先后采取了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重大举措。
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叶教授: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必须要把“重中之重”落到实处。
抓“三农”,对做大地方GDP,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难有明显贡献,导致一些地方不愿意把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不愿意把稀缺资源投向农业农村。
比如,我们在基层调研时经常发现,尽管农产品储藏、加工项目有利于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由于产生的固定资产投资、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有限,一些地方不愿意为这类项目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一些产业园区不愿意引进这类项目。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摘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1、什么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所谓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从理论上通俗地说,是指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必须明确的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党和国家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高度,从城乡一体的角度作出的战略决策,所要解决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不是城市问题。
2、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众所周知,从我国国情来看,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不仅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而且事关全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具体来说,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3、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格局。
从产业发展看,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尚不健全,加强农业基础的任务十分紧迫。
2023年重庆市农业技术职称考试真题
选择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A. 邻里和谐的社会关系B. 新型工农、城乡关系C. 新型农村生产、生活环境D. 治安良好的新农村答案:B以下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逆性C. 降低品质D. 缩短生长周期答案:C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有机质含量B. 酸碱度(pH值)C. 水分含量D. 微生物种类多样性答案:D(虽然微生物对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但通常不直接作为肥力指标)植物保护中,物理防治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灯光诱杀B. 化学农药喷洒C. 黄板诱虫D. 防虫网覆盖答案:B关于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化原则B. 重复试验可以减少误差C. 样本量越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越高D. 无需考虑对照组设置答案:D简答题简述作物轮作的主要作用。
答案要点:合理利用水肥、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减少病、虫、杂草及有毒分泌物的危害。
如何有效地进行植物病虫害的农业防治?答案要点:选用抗虫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壮秧;土壤消毒杀菌杀虫;适时适量浇水施肥间苗;合理密植;及时除草、清除病株和病残体等。
解释土壤酸碱度(pH值)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要点:不同作物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性;酸性土壤有利于某些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但可能抑制某些营养元素的吸收;碱性土壤则相反;适宜的pH值范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和营养吸收。
作物育种过程中,杂交育种的优势有哪些?答案要点:杂交育种可以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产生杂种优势;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加快育种进程等。
简述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局部控制原则等。
随机化原则确保试验对象分配的随机性;重复原则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局部控制原则通过设立对照组、控制变量等方法来降低试验误差。
如何正确进行土壤采样以评估土壤肥力?答案要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遵循一定的采样深度和采样量;使用干净的采样工具以避免污染;混合多个采样点的土壤以形成混合样;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等。
2020浙江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四第二讲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专题强化训练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当前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F)2.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T)3.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朝着同步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F)4.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第一、第二产业的数量。
(F)5.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①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已经实现②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己经由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④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源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表明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②④符合题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还没有实现,①错误;③不符合实际,排除。
7.某市提出下列发展经济思路:统筹外向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外资内资一齐引;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二、三产业一块抓;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
下列说法中能够概括这一思路的是()A.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B.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目的性C.创新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D.转型提升,注重发展的科学性解析:选A。
题中内外统筹、制造业与服务业统筹、城镇化和新农村统筹,各方面协调发展,体现的是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题意不符。
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下面属于经济方面的成就的是()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高收入者占人口多数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大幅提高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C。
“三农”工作十四论
“三农”工作十四论作者:肖玉明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8期肖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笔者试将其要义归集为以下十四论。
一、战略重位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凸显,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三农”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历史经验表明,“三农”矛盾突出全局被动,“三农”形势向好全局主动。
我们要始终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战略地位不动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不断筑牢农业农村这个基础,稳住“三农”这个“战略后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二、乡村振兴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矛盾突出。
我们要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顺应农民新期盼,明确思路举措,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要按规律办事,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大真金白银投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
音加快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思考摘要卢昌彩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分析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发展演进、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总结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提出推进城乡空间布局科学、城乡居民权益平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城乡产业发展融合等六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关系;城乡融合;浙江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这是党中央从政治、战略高度看待城乡关系,深刻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切中了当前城乡发展关系的要害,又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指导方针。
一尧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和概述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城乡关系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城乡融合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规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有正确理论指导,有其历史背景和发展演进,也有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依据。
从发展经济学看,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论、乔根森的二元结构模型、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城乡关系、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资本积累、环境污染等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
从社会学和城市经济学看,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里论、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边缘区理论都触及城乡协调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早期的经典著作《共产主义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等文献中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做过较多的论述,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正确理论支撑。
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
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试卷(七)单选题:共 20题,每题 2分,合计 40分1、2016年《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实行土地()“三权”分置。
o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o所有权、资格权、经营权o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o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o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o建立农村发展保障机制,推进特色农产品创建发展,打造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
o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优势资源o大力扶持农村经济一体化发展,走特色农村经济发展道路3、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
o完全形成o基本形成o初步形成o尚未形成4、下面不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优点()o有利于分工与专业化、机械化、释放企业家能力,进而提升竞争力o有利于监管,提升食品安全o有利于与大市场对接o降低农民收入水平5、乡村振兴下将构建起现代农民体系,现代农民体系分为()三类人群。
o老农人o新农人o新乡民o老农人、新农人、新乡民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是()o农业生产规模化o精准脱贫o西部脱贫o农村基础设施的配置7、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o多规合一o城乡统筹规划o多层次o农村农业多样化8、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兼具生态功能。
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重点建设()o农村农业经济规模化发展o农村农产品供给问题o农村生产空间体制化o“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产品主产区9、()是由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集成,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领域的应用。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坚持富 优先
必须坚持富 民优先 , 千方百计增进 广大人 民的幸福感 。始终坚持以人为 本、 民生为重 、 富民为先。必须 以增加城 乡居民收入为核心 , 以解决发展不平衡 为重点 ,以增强公共服务为突破 口, 以 增进人民幸福为根本 , 逐步形成惠及各 族人民 、 保障困难群众和低收人群体基 本生活 、切实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 把 兴边 先富民 、 强滇先富 民、 富省先 富民 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 让各族群众尽快富裕起来。
9
和农 民进 城作 为推 进 T业 化 和城 镇 化 的 有效 举措 , _ 化 、 镇 化深 在 T业 城 入发 展 中同步推进 农业 现代化 , 加大 制度 创新 和政策调 整力度 , 进公共 促 资源在城 乡之 问有 效配置 、 产要素 生 在 城 乡之 间合理 流动 , 二 获得更 使1 业 多的发展 资源 、 城市获 得更广 的发展 空间 、农 村获得更 大 的发展扶 持 , 努 力构 建 城 乡经 济社 会 发 展一 体 化 新
统墓 发展
完善以工促农 、以城 带乡长效机 制 , 极探索促 进 “ 积 三化 同步” 的有效 途径 , 推动公共财政 向“ i农 ” 斜 、 倾 公 共设施向农 村延 伸 、公共 服务向农 民 覆盖 、 现代文明向农村推进 。抓好省级 重点建设 村工作 ,扩大新农村建设试 点、 示范村建设范围。加强 以水电路气 房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
差距 。
大力发展高原特 色生 态农业 调快 调优一产 。继续实施 百亿 斤粮食增产 计划 , 确保粮食 安全 。发挥 地域 和气 候优势 , 建设烟糖 茶胶 、 花菜 果药 、 畜 禽水 产 、木本 油料 等特色 原料基 地 , 做大做 强龙头 企业 , 打造 优势特 色农 产 品品牌 , 以农业 产业化 推动农 业现 代化 。
2019—2020年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市教师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测试题及答案《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1、【多选题】习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就要做到( ACD)A: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B: 要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以人民满意为尺度2. 【多选题】关于教育事业发展根本保证的重要论述包含哪些方面(ABC)A: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B: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C: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D: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 【单选题】以下哪个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B)A: 服务人民B: 四个服务C: 深化教育改革D: 加速教育现代化4. 【判断题】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错)对错5. 【判断题】教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
(对)对错6. 【多选题】如何推进教育公平?(ABD)A: 强化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B: 强化教育扶贫意识C: 健全教育质量标准D: 强化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7. 【多选题】如何扎根中国办教育?(BD)A: 要立足中国现实,从实际出发B: 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C: 要肩负促进社会平等和创新发展双重责任D: 又要放眼世界,坚持中外融通8. 【多选题】需要通过哪些方面建设教育强国?(ABC)A: 通过信息化建设加速教育现代化B: 通过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公平C: 通过补短板提高教育质量D: 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9. 【多选题】总书记对“好老师”提出了“四有”标准,是哪“四有”(ABCD)A: 要有理想信念B: 要有道德情操C: 要有扎实学识D: 要有仁爱之心10. 【判断题】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对)对错《五四精神的时代传承》1、五四精神的世代传承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 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C: 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D: 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 【单选题】被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以下哪位?(A)A: 独秀B: 大钊C: 胡适D: 鲁迅3. 【判断题】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对)对错4. 【多选题】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ABCDE)A: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B: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C: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D: 五四运动发生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E: 新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6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回良玉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奋勇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安定团结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
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
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论文(定稿打印)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研究姓名:许鸿义导师:施同兵(副教授)专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年级:2008级班别:江苏分院徐州教学班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七届三中全会、2010年中央1号文件又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统筹城乡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
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不仅具有特殊性,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城乡统筹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特定条件下的对象进行研究,梳理出影响因素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剖析,寻找解决的方案,提出实施路径,解决现实问题。
本文以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宿迁市为案例,以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认真剖析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特点和困难,努力探讨其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寻求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结构的转变,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文关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域。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述评和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
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内涵、现实背景、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对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
第四部分,以宿迁市为例,详细列举宿迁市城乡统筹发展状况。
现实基础、具体实践、主要成效、存在困难和原因分析、以及宿迁实践对同质地区的发展启示。
第五部分,结合第三部分的分析和第四部分案例的研究,寻求推动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形势政策专题复习思考题以及答案
形势政策专题复习思考题以及答案复习思考题一:何谓世界博览会,举办上海世博会对中国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一、含义: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二、举办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意义1.世博会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2.世博会的国际影响力非常大3.给世界一个展示自己国家最高科技的平台三、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1. 促进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和就业增长。
3.提升中国和上海的国际形象。
4.改善上海基础环境。
5.提升城市人文精神和科学文化素养6.长三角地区及沿长江流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复习思考题二:为什么说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中国在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有何积极努力?原因;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导致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由于全球增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因此全球气候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中国在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1、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增进国际合作,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贡献。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以准格尔旗为例
旗政府始终把“ 三农” 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 重来抓 ,农业生产在较长的时期 内保持了稳定发 展 的好局面, 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 了基础保障。
( 城 乡人 民生 活水平稳 步提 高。通 过 近年 四)
1 2 1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 9 , 。 00 69 元 农 民人 均纯 收入 8 6 7 6元 , 乡 收入差 距之 比扩 大到 城
定 了基 础 。
( ) 筹 城 乡基 础 设施 建 设 , 一 统 为全 旗 经 济 发
造、 物流项 目, 产业升级 、 产业多元取得一定进展 。 文化旅游取得突破性进展 。组建了文化旅游投资 公 司,以政府引导带动企业投入 7 亿元参与建 . 5 设 黄 河大 峡谷 、 油松 王 、 暖水 砒砂 岩等 文化 旅游 项 目。 00 2 1 年全旗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 5 万人次 , l 比 20 0 6年增 长 2. 9 %;实现旅游业 收人 71 3 . 亿 元 , 20 年增长 3 5 。 比 06 . 倍 3
( )农村基 础设 施和 生 活环境 有较 大改善 。 五
断向农村传播 , 农村 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 但总 体来讲 , 城乡之间的生活质量仍存在差距 。大量事 实表 明 , 乡村的生 活环 境远不如 城市 。农 村公共 卫 生网络不够健全 , 乡镇卫生院惨淡经营, 部分村级 卫 生室名 存 实亡 , 民因病 致贫 、 农 因病 返贫 的现 象 时有发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 的投人 , 生 产、 生活 基础设 施 不 同程度 地存在 老 化现象 , 施 设 不配套 , 共享性差 ; 农村人居环境急需改善 , 一些地 方污水横流, 白色污染现象严重 ,脏 、 、 问题 “ 乱 差” 十分突出, 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 消 费支 出来 看 ,准格 尔旗 城 乡居 民实 际生 活水平 的差 距更 大 。 0 6年准格尔 旗加 快 了农村 基 础设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这一战略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内涵、实践举措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理论内涵1. 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间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全国一盘棋,推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 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的差距逐步缩小。
城乡融合发展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现代化。
二、实践举措1. 区域协调发展(1)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根据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国土空间,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优化生产力布局。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区域间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3)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区域间产业合作新格局。
(4)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区域间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均等化。
2. 城乡融合发展(1)推进农业现代化。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十七届三中全会复习模拟题
C 、农业科技水平仍然低下,最需要提高
D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4、征地补偿包括(ABCD )
A土地补偿费 B、青苗补偿费
C、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D、安置补助费
5、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 ABCD )
17、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 C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A 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B 农村金融体系
C 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D 农业保险制度
18、下面哪些属国有土地(C )
A、城中村的土地 B、城市郊区的土地
C、依法征收的土地 D、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
19、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和建设用地,逐步缩小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B)
C.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D.农村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24、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把(A)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A、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B、推进城镇化
C、增加农民收入 D、科技兴农
二、多项选择题
15、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主要包括( )
A、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B、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C、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D、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
三、辨析题
1、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后,不得随意进行调整。V
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自由、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
2019建设现代化经济新体系答案(2)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三个归位”中,要将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利归位于()。
•A.公众•B.企业•C.上一级企业•D.政府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安全攻防的()。
•A.百花园•B.示范岗•C.促进器•D.主阵地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3 .根据本讲,专利的()可以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A.制度价值•B.经济价值•C.市场价值•D.文化价值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4 .完善()创业孵化链条,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A.“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B.“众创空间—加速器—孵化器—科技园区”•C.“众创空间—孵化器—产学研联盟—科技园区”•D.“产学研联盟—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5 .中央文明委牵头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开展()个领域的失信专项治理。
•A.19•B.20•C.21•D.22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安排和总体布局,推进(),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A.三区五线•B.产业振兴•C.统筹规划•D.多规合一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7 .根据本讲,“三权分置”不包括()•A.落实集体所有权•B.稳定农户承包权•C.放活土地经营权•D.扩大产权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A.农业•B.三农•C.农民•D.城乡融合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9 .对于社会机构的信息共享,日均查询次数超过了()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
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
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
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
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
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
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
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
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
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
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
以我们富阳市XX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
XX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
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
XX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
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
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
近年来,XX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
(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
近年来,XX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
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
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
要推进城镇化,首先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
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
就XX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
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
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
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
(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
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是XX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XX 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
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
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XX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
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
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
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
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
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
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
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
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
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
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
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
(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
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
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
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