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段构造-沉积特征与油气藏类型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沉积相研究
V o 1 . 2 9 N 。 . 6
D e c . 2 0 1 3
伊 通 盆 地 岔 路 河 断 陷双 阳 组 沉 积 相 研 究
于滢潇 , 潘 志超 , 甘立琴 , 王莘楠。
( 1 . 东北 石油大学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8 ; 2 .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第 四采油厂第一油矿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8 ; 3 . 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第 四油矿 , 黑龙 江 大d C o m p a n y L t d . , D a q i n g 1 6 3 3 1 8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S h u a n g y a ng f o r ma t i o n o f Cha l u h e f a ul t d e pr e s s i o n o f t h e Yi t o n g b a s i n i s o n t he d e — v e l o p me n t s t a g e o f f a u l t e d b a s i n wi t h b o u n da r y ba s i n—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ul t a c t i v i t y b e g i n n i n g a n d f o m i r n g a s e r i e s o f n o m a r l f a u l t i n t h e ba s e me n t .As t h e a f f e c t i o n o f t he f a u l t d e pr e s s i o n,t h e
摘 要: 伊 通 盆 地 岔 路 河 断 陷双 阳组 处 于 断 陷湖 盆 发 展 阶 段 , 边 界 控 盆 断 层 开 始 活动 , 基底 形成一 系
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
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引言伊通地堑是吉林油田的重点探区, 近期在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浅层有新的勘探发现。
梁家构造带位于岔路河断陷, 浅层勘探目的层系(古近系渐新统万昌组―齐家组)1988 年实施钻探,虽然油气显示较为普遍, 但直到2006 年才获得勘探上的突破―― 位于构造带东部的昌30-1 井在万昌组底部万一段获得了日产55 t/d 的高产工业油流;位于构造中部的星109-2 、星109-1 、星120 等井在万昌组中部的万二段获得高产天然气流; 昌19-3 、昌29-1 井还在万昌组上覆齐家组中发现稠油油层。
根据目前勘探成果看梁家构造带浅层油气分布规律似乎为万一段以油为主, 万二段以气为主, 齐家组以稠油为主。
但油气分布规律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更不能确定以上油气分布特征是油气运移过程中的烃类相分异作用的结果, 还是受储集层、烃源岩等地质因素控制的结果。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层序地层对比与测井油气层识别成果, 开展油气藏的精细解剖,以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建立研究区成藏模式, 进而总结油气藏分布规律, 预测有利的外扩潜力区。
1区域地质概况梁家构造带位于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 二号断裂下降盘与上升盘的五星构造带相邻, 整体为一个逆牵引背斜构造带。
二号断层是伊通地堑内一个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断裂, 断层落差可达2000 m 以上[1-2], 使梁家构造带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图1)。
该区西北紧邻新安堡生油凹陷, 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梁家构造带自下而上发育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渐新统万昌组、齐家组, 新近系岔路河组。
浅部勘探目的层为万昌组(自下而上分为万一、万二和万三段)和齐家组(自下而上分为齐一段和齐二段),埋藏深度为300〜1 900 m。
万昌组一齐家组沉积时期属于湖盆萎缩期, 发育1 套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和泥岩互层沉积, 储层岩性复杂[3-4] 。
根据岩心观察, 粒度分布范围较宽, 粉砂岩到含砾粗砂岩均有发育。
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
油气藏的精细解剖, 以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建立研究
区成 藏模 式 , 进而 总 结 油 气 藏分 布 规 律 , 测 有 利 预 的外 扩潜 力 区 。
收稿 日期:0 02 7 改回 日期 : 10 0 2 10 2 ; 2 032 0 基金项 目: 吉林油 田公司科技项 目“ 五星 一 粱家构造带浅层储层评价与油气分布规律” 2 00 1 ) (0 7 4 8 作者简介: 吴欣松( 9 9 , , 1 6 一) 男 副教授 , 9 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 , 0 1 1 9 2 5年毕业于 中国矿业大学 ( 0 北京 )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专业 , 获博士学 位, 现从事 石油地质及储层地质研究 与教学工作 。
位 于构造 中部 的星 19— 、 19—1 星 10等 井 0 2星 0 、 2 在 万 昌组 中部 的万 二 段 获 得 高 产 天 然 气 流 ; 1 昌 9
—
梁 家构 造 带 自下而 上 发 育古 近 系始 新 统 双 阳 组、 奢岭组 、 吉组 , 永 渐新 统万 昌组 、 齐家 组 , 近 系 新
1 区域地质概况
梁 家构 造带位 于伊 通地 堑 岔路河 断 陷南 部 , 二 号 断裂 下降 盘 , 与上 升 盘 的 五 星构 造 带 相邻 , 体 整 为 一个逆 牵 引背 斜 构 造 带 。二 号 断层 是 伊 通地 堑 内一个 长期 继承性 发 育 的大 型 断裂 , 层落差 可 达 断 200m 以上 j使 梁家 构造 带断层 发育 , 0 , 构造 破 碎 ( 1 。该 区西 北 紧邻新 安堡 生油 凹 陷 , 油气 图 ) 是
伊 通 地 堑 梁 家 构 造 带 万 昌组 齐 家 组 油 气 分 布 规 律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波太凹陷奢岭组成藏条件研究
伊通盆地是一个富油气盆地,目前已在多个断陷及凹陷获得油气发现,局部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
其中岔路河断陷位于伊通盆地北部,呈北东走向。
该区主要发育双阳、奢岭、永吉、万昌4套地层,主要勘探目的层系为奢岭组。
通过对剩余勘探领域的梳理,认为岔路河断陷波太凹陷奢岭组勘探程度低,多口钻井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试油获得油气流,是下一步重要的油气勘探有利区。
由于该区钻井少、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成藏控制因素及勘探潜力不清,制约了勘探进程。
本文通过对奢岭组基本成藏地质条件的研究,明确了该区油气成藏条件优越,针对不同的区带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
该研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可对相似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烃源岩评价岔路河断陷主要发育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3套烃源岩,与主力勘探层位奢岭组成藏关系较密切的是双阳组与奢岭组。
其中,双阳组双一段烃源岩欠发育,但双三段烃源岩较为发育,厚度在50~150m ,有机碳一般为0.57%~2.23%,平均为1.31%。
奢岭组沉积时期是岔路河断陷又一次湖泛期,沉积厚度大,暗色泥岩厚度也较大,烃源岩厚度最大超过500m,由凹陷中心向东南缘和西北缘有减薄趋势,有机碳均值在1.12%~1.35%。
有机质整体丰度相对较高,为中等-好烃源岩(表1)。
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其次为Ⅱ1型、Ⅲ型。
分析化验数据显示,波太凹陷埋深2000m对应镜质体反射率为0.6%,埋深2900m对应镜质体反射率为0.8%,根据深度推测凹陷主体区镜质体反射率超过1.3%,进入大量生气阶段。
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烃源岩厚度大、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为油气的生成与成藏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沉积储层特征奢岭组时期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等沉积相类型。
其中,近岸水下扇是本区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及储集体。
波太西北缘近岸水下扇是大黑山造山带物源区碎屑物质在间歇性洪水作用下直接注入湖盆水体以下形成的重力流沉积,源近流短,多为砾、砂、泥混杂堆积,分选和磨圆度都比较差。
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为例
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为例董清水;史宝彦;苗洪波;朱建峰;郭莹莹;张毅【摘要】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1【总页数】6页(P6-10,15)【关键词】地堑式断陷盆地;湖底扇;油气成藏规律;岔路河断陷;伊通地堑【作者】董清水;史宝彦;苗洪波;朱建峰;郭莹莹;张毅【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13800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 解剖区概况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限制在东辽河断裂和第二松花江断裂之间,长达300 km,宽5~20 km不等,是一狭长的北东向地堑式断陷盆地。
根据基底性质和盖层的区域地质特征,伊通地堑可分为4个二级构造单元,即岔路河断陷、鹿乡断陷、伊丹隆起及莫里青断陷。
本次重点解剖区即为岔路河断陷的南部,对应的三级构造单元为梁家构造、万昌构造及新安堡凹陷(图1)。
图1 伊通地堑构造单元与样式1.凹陷区;2.斜坡带或褶皱构造区;3.断裂Fig.1 Structural unit and model of the Yitong Graben解剖区的西北和东南边缘皆为控盆断裂,西北控盆断裂的产状近于直立;东南控盆断裂的断面倾角大约在65°。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关系
贾倩;赵彦超;方度;苗红波
【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
【年(卷),期】2008(27)2
【摘要】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地层水的矿化度、水型及变质系数、脱硫系数的研究表明,该区地层水总体为NaHCO3型水;总矿化度偏低;平面上,孤店斜坡的油气保存条件最差,梁家构造带最好,垂向上,具明显的垂向分带性,万昌组保存条件最差;变质程度高。
对地层水化学特征平面及剖面展布的分析,不仅为测井解释提供了准确的参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其他地质因素能够指出油气保存的有利地区。
【总页数】5页(P63-67)
【关键词】岔路河断陷;地层水化学特征;矿化度;油气保存
【作者】贾倩;赵彦超;方度;苗红波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138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3.2
【相关文献】
1.地堑式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分析——以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部为例 [J], 董清水;史宝彦;苗洪波;朱建峰;郭莹莹;张毅
2.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王旭丽;周江羽;马良;揭异新;苗洪波;邱玉超;李楠
3.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地层对比 [J], 马良;周江羽;王旭丽;揭异新;邱玉超;苗红波;李楠
4.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充注与再次运移研究 [J], 严杰;陈红汉;丰勇;王立武;江涛;苗洪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资源评价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资源评价岔路河断陷位于盆地的东北部,是盆地内面积最大、油气产量最高的断陷,自西向东分布主要新安堡凹陷和波太凹陷。
为了估算岔路河断陷的油气资源潜力,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成因角度出发,采用化学动力学法,计算得到源岩中有机质的生烃量,通过厘定排烃系数和聚集系数,最终计算出研究区总的油气资源量及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首先,通过收集的钻井、测井、地化等分析资料,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展开烃源岩的定性评价。
然后依据干酪跟热降解晚期生烃理论,选取主力生烃层的岩心样品,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升温条件下,模拟干酪跟地下生烃的过程,计算化学动力学参数,结合重建的埋藏史、热史模型,求取各层源岩中有机质生烃量。
最后,在已知生烃量的情况下,乘以排烃系数和聚集系数,计算出该断陷的总的油气资源量。
为了进一步的指导油气勘探,优化计算结果,采用网格逼近法获取油气资源在平面上的分布数据。
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奢岭组泥岩次之,永吉组最差;新安堡洼槽在奢岭组末永吉组初时开始有抬升,波太洼槽地温梯度一直下降,直到齐家组开始才缓慢上升,两个凹陷均维持在3℃/100m~4.5℃/100m之间浮动。
岔路河断陷资源量计算结果显示,新安堡的主力生油层为双阳组、奢一段和永二段,双阳组、奢岭组、永一段和永二段为波太的主力生油层。
双阳组、奢一段和永二段是岔路河断陷中新安堡的主力生气层,波太的主力生气层为双阳组、奢岭组、永一段和永二段,且新安堡的生气量要大于波太。
总体看来,岔路河断陷以生气为主。
最终的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本次评价较第三次评价,石油资源量高出四倍,天然气资源量超出近三十倍,这意味着该断陷仍存在极大的勘探潜力。
探讨岔路河断陷油气资源潜量,为投资决策者的勘探部署提供有力的依据。
地堑式断陷盆地储层流体综合识别——以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为例
地堑式断陷盆地储层流体综合识别——以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
为例的报告,600字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作为一个以断陷形态发育的地堑式盆地,其储层流体复杂性及其分布规律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
本文针对该断陷提出了一种集成分析方法,采用多种地质及测井资料,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的储层流体进行了综合识别。
首先,对该断陷的构造地质背景进行了探讨,断陷以环带拱背断陷形态发育,拱背延伸至西南至北部,地层存在明显倾斜度,构造拱背存在较强的垂向抬升运动,以及下属拱背段的抬升斜坡运动,对甲烷气的运移及积累有重要影响。
然后,采用理论岩石物理测试方法,探讨了断陷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结果表明:断陷储层表现出高含气量,低饱和度,饱和度不均匀,存在较强的饱和度敏感性,高含气量有利于甲烷气的积累;断陷储层流体类型表明大部分储层是游离气类储层,其流性较好,可以发育较大的甲烷气藏。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法将测井资料与岩石物理数据进行联合分析,探讨了断陷储层甲烷气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甲烷气以大中型聚集的形态分布在拱背主脊,其分布受构造拱背的抬升斜坡运动及岩性变化的影响,也受倾向及倾斜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多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搭建了一种地堑式断陷盆地储层流体综合识别的框架,并以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为例,系统分析了地质构造、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以及甲
烷气藏的分布特征,为地堑式断陷盆地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流体识别及油气藏分布研究的开题报告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流体识别及油气藏分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伊通地堑是中国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北最大的流域之一。
在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内,存在着大量的油气藏,这些油气藏分布广泛,形态复杂,常常难以准确判断其储量和开采潜力。
因此,对于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内的油气藏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识别岔路河断陷内的流体运移路径及型态,探究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为该区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 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该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地质地面、测井、岩心、断层、构造等资料。
(2)地震解释采用地震解释方法识别岔路河断陷内的流体运移路径及型态,包括绘制断面、提取特征、建立模型等技术手段。
(3)岩石物理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岩石物理分析,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度分布规律等,探究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
(4)模拟实验进行模拟实验,模拟油气运移过程,探究岔路河断陷内油气藏的成因机制。
三、研究预期成果1. 精细的地震解释图像通过地震解释技术,我们可以获得该区域的流体运移路径及型态,绘制出精细的地震解释图像,为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高精度的地质信息。
2. 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通过对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岩石物理分析及模拟实验,我们可以探究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为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3. 关键技术方法的创新该研究将采用一系列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技术手段,旨在识别岔路河断陷内的流体运移路径及型态,探究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为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很高的技术创新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进度安排2019年6月-2019年10月:数据准备和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3月:地震解释和岩石物理分析2020年4月-2020年7月:模拟实验及数据处理2020年8月-2020年11月:研究成果总结和论文撰写五、参考文献1. 刘向文, 张立志, 张晓晖. 东营凹陷岩性隔离差异对地震反演分辨率的影响分析[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 45(6): 1226-1234.2. 袁雁儒, 徐忠波, 高基明, 等. 中国东部岩石物理特征与油气藏发育规律[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 33(3): 1033-1043.3. 董勇, 孙玉军, 李世杰, 等. 罗源凹陷鳌山隆起油气藏分布规律探讨[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3): 389-396.。
伊通盆地梁家浅层油气成藏机制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伊通盆地梁家浅层油气成藏机制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李玉彤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勘探》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浅层万昌组、齐家组以前一直是兼探层位,随着评价部署不断深入,相继发现了一批埋藏浅、效益好的油气藏.近两年开始全面开展梁家浅层研究和部署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区构造、沉积、储层与油气成藏关系基础上,认为浅层油气藏主要受断层、岩性控制;明确了主要目的层段万昌组一段油气同出、单纯产油、单纯产气、全区发育,齐家组一段以油为主、主要集中在星19-3区块的油气分布规律,确立了星19-3区块齐一段油层为近期可开发动用效益区块,对区块的全面开发及产能建设部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总页数】5页(P12-16)
【作者】李玉彤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吉林省长春市130000;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省松原市1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2
【相关文献】
1.伊通盆地梁家地区永二段油气成藏规律
2.琼东南盆地宝岛北坡浅层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机制
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浅层气成藏机制
4.百色盆地浅层气成藏机制分析
5.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
・
9 ・ 2
成都理 工 大学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第3 9卷
图 1 伊 通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与 样 式
F g 1 Te t n c u i n t l o h t n a i i. c o i n t a d s y e ft e Yio g b sn s
[ 稿 日期 ]2 1-41 收 0 10 —3 [ 金 项 目]全 国油 气 资 源 战 略 选 区调 查 与 评 价 国 家 专 项 (4 0 X 2 1 ; 国石 油化 工股 份 有 限公 司项 目( 8 06 基 1 B 9 Q1 0 ) 中 GO 0 ) [ 者 简 介 ]董 策 ( 9 5 , ,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造 地 质 学 、 积 学 , — i d n c8 1 @ s a cr。 作 1 8 一) 男 博 研 构 沉 E ma :og e5 2 i .o l n n
第3 卷 第1 9 期
21 0 2年 2月
成都 理 工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FC E G UU I E S Y 0 E H O G Si c & T c o g d i ) O R A H N D N V R I F C N I Y(c n O T T O e e e nl y i n h o Et o
隔 2号 断层 相望 , 西北 紧邻新 安堡 生油 凹陷 , 油 是 气 长 期 运 移 指 向地 区 。所 以 , 区 既 受 盆 地 ] 该 西 北 缘 和 东 南 缘 控 盆 断 裂 的影 响 , 又受 2 断 层 号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伊 通 盆地 属佳 一伊 地 堑 的 南 段 , 郯 庐 断 裂 是
初 期 。本 文对梁 家 构造带 浅层 古 近系 万 昌组 储 层
伊通盆地梁家地区永二段油气成藏规律
伊通盆地梁家地区永二段油气成藏规律周琪【摘要】伊通盆地梁家地区纵向上含油气层位多,油气藏复杂,长期以来制约着该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梁家地区永二段油气来源及运移途径,研究构造、储层、盖层和圈闭等成藏条件,探讨了油藏的成藏机制表明,梁家地区永二段油气分别来源于深部不同层位烃源岩,烃类流体类型由油源断层所沟通和烃源岩成熟度差异性决定.油气顺着油源断层进入到水下扇沉积的砂体,由于沉积相带的不同油气分布略有差异,为层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结果对完善水下扇油气藏成藏理论和指导油气下一步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8(038)001【总页数】4页(P89-91,96)【关键词】油气藏;成藏条件;成水下扇;梁家地区【作者】周琪【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 1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梁家构造带位于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南部(图1),为2号断层下降盘的一个继承性构造带,由沿2号断层发育的一系列断鼻构造组成,与南部上升盘的五星构造带相邻。
2号断层是伊通盆地内一个长期发育的生长断层,断层落差可达2 000m以上。
断层活动期主要为双阳组和永吉组沉积时期,断裂长期发育使得梁家地区构造复杂。
该区紧邻新安堡生油凹陷,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梁家构造带自下而上发育五套含油气层系,分别是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渐新统万昌组、齐家组。
目的层永吉组自下而上分为永一(目标区基本剥蚀)、永二、永三和永四段,永二段埋藏深度为2 000~3 000m。
截止目前,昌29、昌30、昌105等井在永二段获得高产油气流,试采也获得较好的效果,展现了这个地区较好的评价开发前景。
但是,目前这个地区油气水分布复杂,油气藏控制因素、分布规律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因此必须利用层序地层对比与测井油气层识别研究成果,开展油气藏的精细解剖,以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建立研究区成藏模式,进而总结油气藏分布规律,预测有利的外扩潜力区。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西北缘构造样式研究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西北缘构造样式研究【摘要】伊通盆地属于第三系双断式断陷盆地,为郯庐断裂在中国境内的北延部分。
盆地呈狭长的北东走向的条带状,自南向北发育莫里青断陷、鹿乡断陷、岔路河断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
盆地经历了早期断陷湖盆发展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差异沉降阶段—构造反转5个发展阶段。
通过对断陷内地震资料进行全区解释,认为岔路河断陷西北缘发育以下3种构造样式:逆冲叠瓦状构造样式、走滑正花状构造样式、正断层截断构造样式。
不同的构造样式控制不同的油藏分布,因此研究构造样式及其分布对于寻找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断陷盆地构造演化构造样式1 地质概况伊通盆地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之间,沿北东向纵贯吉林省的中部,位于郯庐断裂带的北段西半支依兰-伊通断裂带内。
自南向北分为莫里青断陷、鹿乡断陷、岔路河断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每个构造单元里又分为西北缘断褶带、中部凹陷带、东部坡折带三个构造带,其中西北缘断褶带构造最为复杂,构造样式多样。
本次构造样式的研究主要针对岔路河断陷西北缘断褶带。
伊通盆地是新生界的沉积盆地,其内沉积了巨厚的古近系地层。
据钻井、测井及古生物资料研究显示,伊通盆地地层自下而上主要发育有前古近纪沉积地层、古近系始新统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渐新统万昌组、齐家组,新近系中新统岔路河组和第四系地层。
2 伊通盆地构造演化伊通盆地是在古近纪时期形成的,经历了早期断陷湖盆发展阶段—稳定沉降阶段-差异沉降阶段—构造反转5个阶段:2.1 早期断陷湖盆阶段(双阳组沉积时期)在区域拉张应力场作用下,边界断裂开始活动,并伴生了少量基底正断层。
盆地开始整体沉降,逐渐成为滨浅湖至半深湖环境,接受了双阳组地层沉积。
2.2 强烈断陷湖盆阶段(奢一段沉积时期)随着盆缘断裂活动加剧,进入强烈断陷湖泊沉积阶段,水体加深,广泛发育深湖-半深湖泊体系。
2.3 稳定湖盆沉降阶段(永吉组沉积时期)奢岭组一段沉积末期,边界断裂活动强烈,断陷迅速加深,南北方向隆凹相间的格局开始出现,欠补偿的较深湖-深湖环境广泛发育。
岔路河断陷万昌—梁家构造带万昌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
岔路河断陷万昌—梁家构造带万昌组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特征成俊;朱建伟;杜怀旭;黎革全;麻旭刚;赵刚;邓超【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1(30)4【摘要】Wanchang and Liangjia structural belts are the importan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zones in Chalu-he faulted depression,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Wanchang structural belt is controlled by the basin-controlled fault in southeastern margin, while the Liangjia structural belt is controlled by the No. 2 fault, which led to different sand facies. According to drilling core, well-logging and seismic data, the fan delta in Wanchang structural belt and underwater fan deposits in Liangjia structural belt are the domain sandstone sediments in shallow Wanchang Formation. The continuity and physical property of sand bodies in Wanchang Formation are good, especially, the distributary channel and braided channel sand near to provenance have highe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source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in Shuangyang-, Sheling- and Yongji formations. Basin-controlled faults and their derivative faults help the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sealing. Therefore,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re great in conditions.%万昌构造带和梁家构造带是岔路河断陷的两个重要油气聚集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万昌构造带受到东南缘控盆断裂的控制,而梁家构造带受Ⅱ号断层的控制,导致了砂体的沉积相差异.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表明,浅层万昌组地层中,万昌构造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砂体,梁家构造带主要发育水下扇砂体,砂体的连续性和储集物性较好,尤其是离物源较近的分流河道和辫状沟道砂体的孔渗较高,深层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发育较好的烃源岩,控盆断裂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断层有助于油气的运移和封闭,油气成藏条件较好.【总页数】11页(P613-623)【作者】成俊;朱建伟;杜怀旭;黎革全;麻旭刚;赵刚;邓超【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长春采油厂,长春130618;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长春采油厂,长春130618;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P618.13【相关文献】1.伊通地堑梁家构造带万昌组-齐家组油气分布规律 [J], 吴欣松;姚睿;刘军;徐志伟;高莹2.最大熵频谱属性分析技术在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以伊通盆地鹿乡断陷南部万昌组为例 [J], 江涛;王立贤;孙凯;李忠信;张麦艳3.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 [J], 董策;朱建伟4.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沉积相研究 [J], 于滢潇;潘志超;甘立琴;王莘楠5.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 [J], 张彬彬;胡望水;王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王旭丽;周江羽;马良;揭异新;苗洪波;邱玉超;李楠【摘要】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中发育大量水下重力流沉积,根据重力流发育位置及沉积特征,可划分为浅水浊流沉积、深水浊流沉积、水下滑塌沉积和水下泥石流沉积4种类型.通过对本区区域地质背景、钻井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水下滑塌和水下泥石流沉积为再搬运和再沉积作用的产物,常与断裂相伴生;但浅水及深水浊流沉积常发育在前扇三角洲部位,大部分是由阵发性水下分流河道水流事件形成的,部分属于滑塌浊流二次沉积成因.油气勘探成果表明,研究区水下浊积砂体的储集物性普遍较好,并已有油气勘探突破,证实位于二号断层下降盘的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周缘的深水浊积砂体和浅水浊积砂体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1【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重力流沉积;生储盖组合;油气藏;岔路河断陷;伊通盆地【作者】王旭丽;周江羽;马良;揭异新;苗洪波;邱玉超;李楠【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131100;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131100;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吉林,松原,13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自20世纪50年代早期许靖华等发现浊积砂体可作为油气重要的储集层之后,浊积砂体已成为继三角洲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找油领域[1]。
我国许多学者[2~10]先后在辽河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南襄盆地发现了与重力流沉积有关的油气藏。
但是在这些地区的工作大多围绕浊流的研究,对其它种类的重力流如水下滑塌及水下泥石流等研究得较少。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粘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中 图分 类 号 :E 2 . T l2 2 4
粘 土 矿 物 是 砂 岩 储 层 中 普 遍 发 育 的 胶 结
为二 号 断层 , 与伊 丹断 隆相 连 , 并 东北 界为 乌拉 街斜 坡, 毗邻 舒 兰 断 陷 , 成 北 东 向 展 布 的菱 形 断 陷 盆 构
Fi 1 Te tni etn ft auh e e so g. c o c s tig o he Ch l e d pr s in
收稿 日期 : 0 90 —0 2 0 -22 ;改回 日期 : 0 9 62 20 - — 0 0 作者简 介 : 何雅娟 (9 6 ) 女 , 士生 , 18 一 , 硕 主要从事石 油及 天然气地质专业研究 。E m i:ea a8 3 13 cm - alhyj n2 @ 6 .o u
随着粘 土 矿物含 量 的增 加 , 3 砂岩 的孔 隙 昌 0井
质量分数较高 , 平均为6 8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表 明: 岔路 河断 陷储 集层 中粘 土 矿 物类 型主 要 有蒙
脱石( )伊蒙混层 (-)伊利石() 高岭石( ) s、 I 、 s I、 K 和 绿泥石 ( h 等 。浅部 地层 发育 蒙 脱石 及 高岭 石 , c) 局
部发育 伊利 石和 绿泥石 等 , 深部层 位 以伊蒙 混层 、 伊
利石 为主 H 。
度和渗透率都有所减小 , 但渗透率的变化更为明显。  ̄2 3 .5~ 2 3 2 2 1 2 3 m段砂 岩 , 土 矿 物 含量 为 3 6 % 粘 .3 时 , 平 均 孔 隙 度 为 1.3 平 均 渗 透 率 为 其 6 4 %,
地 , 向 长 约 10 m, 向 宽 1 轴 0k 纵 O~1k 面 积 近 5m, 15 k 3 0 i 。岔路 河 断 陷划 分 为 5个 二 级 构 造 带 : n 梁
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
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油气成藏规律徐国盛;凌亚军;袁海锋;朱建敏;杨运会【摘要】伊通盆地梁家~五星构造带存在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盖层及有利的圈闭和保存条件,因而具备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通过地层回剥技术恢复烃源岩的生烃史,可知双阳组、奢岭组和永吉组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和大量排烃的时间不同,因此所产出的流体性质存在差异.利用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沉积埋藏史及热史综合研究,确定工区油气经历了二期的充注与成藏过程,建立了油气的成藏模式.油气成藏遵循:"切源断层控制油气的输导;储层质量控制油气的充注;构造和砂体控制油气的分布;烃源岩成熟度决定油气藏的类型"的规律.【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0(032)003【总页数】7页(P225-231)【关键词】成藏条件;成藏模式;成藏规律;梁家~五星构造带【作者】徐国盛;凌亚军;袁海锋;朱建敏;杨运会【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3+10 前言伊通盆地位于吉林省东部,呈北东45°~55°方向展布,夹在那丹哈达岭和大黑山之间,是紧靠依兰~伊通岩石圈断裂发展起来的晚白垩世~新生界的沉积盆地[1],面积约2 400 km2。
梁家~五星构造带位于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和鹿乡断陷的结合部,二号断裂下降盘(北侧)为梁家构造带,上升盘(南侧)属五星构造带(见图1)。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评价及分布特征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评价及分布特征作者:赵恩璋来源:《石油知识》 2018年第1期赵恩璋(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松原 138000)摘要:针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研究不够深入这一问题,综合应用钻井、地化等地质资料,以大量烃源岩样品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对暗泥厚度、TOC、氯仿沥青“A”、生烃势、Ro等参数进行精细分析统计,从有机质进行丰度、类型、成熟度等方面对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进行研究,确定双阳组有效烃源岩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展布,进一步揭示岔路河断陷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干酪根1 区域地质概况伊通盆地南起梨树,跨过伊通、双阳北至永吉等县,呈北东45~55°方向狭长展布,整个盆地贯穿吉林省中部,位于吉林和长春两地之间,构造位置位于郯庐断裂带北段西半支佳木斯—伊通断裂带内。
伊通盆地受郯庐断裂带西半支运动影响,在全球构造上属于东北亚走滑断裂体系的最西支,是佳(木斯)-伊(通)地堑南段一个主体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古近纪含油气走滑-伸展盆地。
岔路河断陷为盆地内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伊通地堑的北部,从南到北分别为梁家构造带、新安堡凹陷、万昌构造带、波太凹陷、搜登站构造带和孤店斜坡(图1),断陷内含新安堡和波泥河-太平(波太)两个主要生烃凹陷。
双阳组在岔路河断陷全区分布,厚度变化较大,钻井揭露厚度为500-600m,岩性为黑、灰黑色泥、粉砂岩、细砂-砂砾岩互层,底部为砂砾岩,纵向上分为双一段、双二段、双三段三个岩性段,与下伏前第三系呈不整合接触。
2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2.1 有机质丰度有机质丰度是衡量烃源岩生烃物质基础的重要指标,一般主要用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总烃和热解生烃潜力四个指标进行评价。
岔路河断陷双阳组烃源岩的TOC含量在0.6%~1%之间的样品占37.4%,>1.0%的样品占39.6%,TOC总体达到中等-好级别;氯仿沥青“A”含量在0.01%~0.05%之间的样品占32.3%,含量在0.05%~0.1%之间的烃源岩样品占39.8%,>0.1%的样品占25.5%;生烃潜量(S1+S2)在0.5~2.0mg/g的样品占60.7%,2.0~6.0mg/g的烃源岩样品占13%,>6.0 mg/g的烃源岩样品占约10%。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董策;朱建伟【摘要】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Paleogene Wanchang Formation in the Liangjia structural belt located in the Chaluhe fault depression of the Yitong basin are researched for exploiting a favorable target. Based on a large quantity of cores, logs and the petrophysical data and by adopting microsection identification, casting thin-section observ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ctric property (or oil-bearing property) and petrophysical property of the reservoir rock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demonstrates the reservoi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Several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The porosity and acoustic transit time have good relativity. Th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oil layer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il-gas layer, gas layer, and water layer. The sand body of Wanchang Formation is primari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west and southeast. The middle fan reservoir of the subaqueous fan is relatively better, mainly with medium porosity and medium to low permeability and the outer fan reservoir is relatively worse, mainly with low porosity and low permeability. The reservoi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of Member 2 or 3 of Wanchang Formation is the best favorable, mainly with medium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that of Member 1 of Wanchang Formation is the better favorable, mainly with medium to low porosity and medium to lowpermeability.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reservoir property are depth, grain size, separation, the type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diagenesi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reservoi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of Wanchang Formation is medium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reservoir petrophysical property of Member 2 of Wanchang Formation and the middle fan of subaqueous fan is the best. They are the most favorable reservoir beds.%研究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特征,为寻找有利储层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大量岩心、测井、物性数据和沉积相资料,并通过薄片鉴定、铸体薄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分析了古近系万昌组储层岩石的电性-物性-含油性的关系和储层砂体分布特征,探讨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声波时差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油层比油气层、气层、水层要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物性下限高,万昌组的砂体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2个方向.水下扇的中扇储层相对较好,主要为中孔中、低渗;外扇储层主要为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万二、万三段物性最好,主要为中孔中渗;万一段储层物性次之,以中低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的控制因素有埋深、粒度及分选性、沉积微相类型、成岩作用等.万昌组储层主要为中孔中渗储层,并且万二段和水下扇的中扇物性最好,是最有利的储集层位.【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9)001【总页数】9页(P91-99)【关键词】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万昌组;储层;物性【作者】董策;朱建伟【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3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的梁家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1-5],是吉林探区储量增长的潜力区块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e z n .Th y e n iti u in o e i n a y f ce n t e a e r i o to ld b e t n c a t ii f e t p sa d d srb t fs d me t r a is i h r a a e man c n r l y t co i c i t s o o e v e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2期 6 2 0 年 6月 07
世
界
地
质
Vo126 N o. . 2
GLOBAL GEOLOGY
Jn 07 u .2 0
文 章 编 号 :10 — 5 8 (0 7 2 0 4 — 0 04 5 9 2 0 )0 — 2 0 6
pr s in.On t e b ss o y t ma ial t u t r li e p e a i n o D es i a a,t r a c n be f r h rdi e so h a i fs s e tc ly s r c u a ntr r t to f3 s im c d t he a e a u t e — v d d i o t r e s r t a n s:r lig a iln o e,b o k f u tu it z n nd s rke si a l e e so i e nt h e tucur lz e o o l ntci e z n n l c a l pl o e a t i lp f u t d pr s in f
1.C l g fE rh S i c ol eo a t ce  ̄,Jln Unv ri e n ii iest y,C a g h n1 0 6 h n c u 3 0 1,C ia hn 2.Ree rhI siueo Ex lr t n & D vlp n ,Jln Oi il s c ntt t f a poa i o e eo me t i l e i f d,S n y an1 8 0 o g u 3 0 1,Jl ii C ia n, h n Absr c :Th ou he n p r fCh l e f u tde r s in o t ng Gr b n,c nto ld b a lsi o t ta t e s t r a to auh a l p e so f Yio a e o r l y f u t n n rh— e
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南段构造一 沉积特征与油气藏类型
王 剑 ,徐 翔 军 ,陈秀 艳 ,李本 才2 ,王伟 涛
1 .吉 林 大 学 地球 科 学 学 院 ,长 春 10 6 ;2 3 0 1 .吉林 油 田 勘探 开发 研 究 院 ,吉林 松 原 1 8 0 301
摘要 :伊 通 地 堑 岔路 河 断 陷 南段 ,在 地 堑 西 北缘 断层 及二 号 断层 ( 2 的 制 约 下 ,主要 分 为 梁 家 构 造 F)
带 和 新 安 堡 凹 陷 两个 二 级 构造 单 元 。根 据 三 维 地 震 资料 进 行 系统 的构 造 解 析 认 为 ,该 区可 划 分 为 滚 动
背斜 带 、断 块 隆 起 带 和 走 滑 断 陷 带 三 个 构 造 带 。该 区 沉 积 相 类 型 及 其 展 布 规 律 主 要 受 控 于 东 南 缘 断
关键词 :构造 一 积 特征 ;油 气藏 ;岔 路 河 断 陷伊 通 地 堑 沉
S r c u a nd s di e t r e t r s a d t pe f h d o a b n r s r o r t u t r la e m n a y f a u e n y s o y r c r o e e v i
t r s he e e s h e yp s o d oc r o e e v is a l-ih lgy h dr c r n r s r o r i o t u e ,t r xit t r e t e fhy r a b n r s r o r :f u tl oo y o a bo e e v i n n rhwe t r t se n
i o t r n s u he n Cha u e f u td pr s i n o t n a e l h a l e e s o f Yio g Gr b n
W ANG in ,XU a gj n ,CHEN u y n ,LIBe —a ,W ANG e—a Ja Xin — u Xi— a nci W ito
wetr rb n a dfut2,c n b iie n ot tu t rl nt :Lin jasr cu a o ea d Xi a p e sen g a e n a l a edvd dit wosr cu a i u s a gi tu trl n n n’n u d — z
层 、 西北 缘 断 层 及 F 2断层 的构 造 活 动 。 受 不 同 的构 造一 沉积 特 征 制 约 ,形 成 西 北缘 边界 断层 下 的 带 断块 式油 气藏 、 F 2断 层控 制 的构 造 一 性 复合 油 气藏 。 岩
中 图分 类号 :P 1 . 3 6 8 10 文 献 标 识 码 :A
o te sen fut o t we tr a l n h l 2.Aco dn ot edfee t tu t rl n e i n ayfa s u h atr a l。n rh sen futa dt efut a c r ig t h i rn r cu a a dsdme tr e — f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