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

谷振诣

【专题名称】逻辑

【专题号】B3

【复印期号】2001年02期

【原文出处】《《求是学刊》》(哈尔滨)2000年06期第34~39页

【英文标题】Dialectic and the Tradition of Greek Logic Gu Zhen-y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China Youth Political

Institute,Beijing 100089,China)

【作者简介】谷振诣(1962- ),男,内蒙古赤峰人,现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从事逻辑学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科部,北京100089

【内容提要】传统逻辑不仅面临来自现代逻辑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来自其自身的挑战。传统逻辑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在于严重忽视甚至抛弃了它的应用研究传统。本

文试图通过对在逻辑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逻辑传统的反思,能够为发展

今天的传统逻辑提供更多有益的东西。

Traditional logic is facing challenges of both modern logic and

itself.The main reason why traditional logic falls intotrouble is

that it neglects,or even gives up its applied studies.The paper

aims to shed some beneficial light to today'traditional logic

study by reflection of logical trad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gic.

【关键词】“论辩术”/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术/传统逻辑/逻辑的传统dialectic/Aristotelian dialectic/traditional logic/logical tradition

中图分类号:B81-0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00)06-0034-06

现在我国普通高校开设和讲授的逻辑学,无论叫“普通逻辑”,还是叫“形式逻辑”,其实都是传统逻辑的内容。如何把逻辑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训练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把“素质教育”的口号落实到逻辑学的教学实际中?传统逻辑在这个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使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问题:传统逻辑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分析与概括能力、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需要提供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工具?……我们希望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能够找到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答案。

一、什么是“论辩术”

现在称为逻辑的这个研究领域是由《工具论》的内容决定了的。用来指称我们现在称之为逻辑学科的第一个专门术语是“论辩术”(dialectic)这个词,它一般是指在论辩中使用的能够战胜论敌的方法或技术的总称。有学者把“论辩术”译成“辩证法”,其实这个词在希腊逻辑中并没有今天“辩证法”一词所具有的那种含义。“论辩术”这个词最早的意思是指用于哲学论证中的归于不可能的(reductioadimpossibile)论证方法。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利亚学派的芝诺是这一方法的发明者,而芝诺本人提出这种方法可能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使用这种方法证明正方形对角线和边不可公约的启发。在芝诺之后,出现了一批以传授“论辩术”和“修辞术”(rhetoric)为职业的阶层,他们被称为智

者派。智者们感兴趣的问题是:“怎样博得信服,怎样使论断有力,如何证明,如何反驳,如何诡辩和玩弄歧义,如何识别和揭露诡辩,如何规定概念的含义,如何下定义,如何归纳等等。这些显然都跟逻辑有关,属于逻辑方面的课

题。”[1]从流传下来的普罗泰哥拉和欧提勒士的诉讼故事表明[2],智者“论

辩术”的确切含义指的是论辩中所使用的“二难”(dilemma)辩驳方法。正如智者派的另一位著名人物高尔吉亚所认为的那样,这是一种使学生能就任何题目

进行正反两方面辩论的技艺[3]。以下亚里士多德所做出的这个二难推理可以用来作为智者所使用的“二难”辩驳方法的一个注解。

或者我们应当哲学地思考,或者我们不应当哲学地思考。如果我们应当哲

学地思考,我们就应当哲学地思考。如果我们不应当哲学地思考,我们也应当

哲学地思考(即为了辩护这种观点)。因此,不管怎样,我们都应当哲学地思

考[4]。

智者的“论辩术”明显具有芝诺“归于不可能的论证方法”的特征,即从

推论中导出相互矛盾的结论。不同的是,相互矛盾的结论不是由同一个人从同

一个前提假设推出,而是由正、反双方根据不同的假设推出的,这就染上了诡

辩论的色彩。

智者的“论辩术”与他们的“修辞术”不可分割。从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可以了解到:“修辞术”指的是“说服的技巧”,它与作为辩驳手段的

“论辩术”是相辅相成的,其功用是在法庭或公众集会中说服听众。由于“修

辞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艺,它离不开对语言的装饰、情感的利用、利害的引

诱等说服手段的充分运用,再加上它只讲输赢而不论是非、追求实用而不辨真

伪的论辩目的,这使得智者的“修辞术”几乎就成了“诡辩术”(sophisma)的

代名词。

智者派在普及“论辩术”的同时,也大开了诡辩的风气。然而,智者派在

逻辑史上的作用不能完全用逻辑的反面教材——诡辩论来评价,他们那些来源

于政治上或法庭上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以及对日常实际论证的评论方式,有助于

形成不同于逻辑的科学研究传统的另一种逻辑的应用研究传统。苏格拉底的

“问答式”智力训练法、柏拉图用对话体来阐述他的学说的独特形式、亚里土

多德对“论辩术”和“修辞术”的系统研究都直接受益于智者派。苏格拉底扩

展了芝诺的“论辩术”,在苏格拉底使用的对话技巧中,从假设推出的结论不

必是自相矛盾的,可以单纯是假的,即把归于不可能的方法扩展为归谬法(reductioadabsurdum)。另外,对这种方法的运用不必是数学的或哲学的,可

以是实际的,即用于普通人的思维训练中,形成一种富有批判性的智力训练方法。

柏拉图的传世著作都是用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写成的对话,他对逻辑

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用论战的技巧来教育别人而强化了苏格拉底的逻辑训练传统。柏拉图似乎不喜欢逻辑研究只执行它自身的目的而没有确立道德的或哲学

的真理的进一步目的。“在逍遥学派的传统里(这个学派的整个历史带有起源

于柏拉图的痕迹),逻辑从未成为哲学的一部分,从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是被当成可以获得的一种能力,或者可以学到的一种技巧。”[4]

二、亚里士多德的“论辩术”

我们把从芝诺到柏拉图等人的“论辩术”称为狭义的论辩术,亚里士多德

也在这种狭义的意义上使用过这个名称,但他对“论辩术”有广义的理解,不

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具体的论辩方法,而是进行了多方面的逻辑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