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51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51课时)

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概况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

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

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

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

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

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
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1. 学生理解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快速地识数、说数。

2. 学生掌握小于10的加减法口算,能用文字、图表、算式等表达数学概念。

3. 学生能简单应用常见的度量衡单位。

4. 学生能辨别、比较、分类简单的图形和物体。

5.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内容及进度表
以上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其中如有调整会及时通知家长。

希望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149页,全册)

(新)2020年最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149页,全册)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只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第 1 课时第 5 课时第 6 课时第 8 课时第9--11课时第一单元减法测试与讲评一、口算7+8=15-9=9+8=11-6=16-9=3+8=15-7=12-5=11-3=12-6=8+7=15-6=14-5=7+7=14-6=4+9=8+8=12-9=13-7=14-8=17-9-4=16-7+8=14-8-5=6+7-9=二、填()9+()=17 8+()=15 7+()=166+()=13 3+()=12 5+()=14三、填□四、在○里填上“>”“<”或“=”14-9○6 18-8○9 12-6○6五、填空1.第一行摆6个○,第二行摆△,要比○多3个.第二行摆_______个△.2.摆14个○,9个△.○比△多_______.3.8+7=□ 9+8=□□+□=□□+□=□15-8=□ 17-9=□□-□=□□-□=□4、在()里填上“+”或“-”.(1)12()8=20 (2)8()6=14 (3)11()7=4(4)12()6=18 (5)10()3=13 (6)9()4=13 (7)8()8=0 (8)18()9=9 (9)8()8=16(10)7()7=0 11)19()10=9 (12)13()8=5 5.用5、9和14这三个数,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6.写出6道和是11的算式.六、解决实际问题1、小红有8本连环画,小明有7本.两人一共有多少本?2、小红有16本车环画,借给小明9本,还剩几本?3、小红和小丽共画了15只蝴蝶,小红画了7只,小丽画了多少只?4、橘子和苹果共16个,有苹果9个,有橘子多少个?5、小华有18支彩色水笔,小飞借去了9支,小华还有几支?第 12 课时第 14 课时第 15----16 课时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检测与讲评得分_____一、选一选。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____、>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加与减(一)教材分析: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

它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础的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应用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另一个加数以及相差数的应用题。

课题:买铅笔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三、教学准备:1.(学生)2.(老师)PPT四、教学过程课题: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8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最新最全面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反思

最新最全面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反思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头像;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本学期教材重点及教材分析:(一)、本册教材说明: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和“课文”三种类型组成,类型不多,结构简明,眉目清楚。

本册教材目标集中,重点突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在用眼卫生,讲求写字质量。

“课文”的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同时,有关读写姿势的要求,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每个单元的练习设计都明确具体,操作性强,既便于教师的教,也利于学生的学。

(二)、各板块具体要求: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正确抄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____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____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____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的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措施1、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多花时间,进一步打好基础。

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依据新课程计划,以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为主,提高积极性,读写说结合,让学生乐学、爱学。

3、围绕教学重点安排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注重熟读、精讲、多练,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落到实处。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10。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

2. 数字1-10的写法。

3. 数字1-10的运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数字1-10。

2. 新课:讲解数字1-10的认识和写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数字1-10的认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字1-10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数数,认识数字1-10。

2. 学生能正确书写数字1-10。

3.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1-10。

第二单元:2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2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2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20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加减法的概念,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

2. 人民币的面值:1元、5元、10元、5角、1角、5分、1分。

3. 人民币的运用:找零、计算总价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

2. 新课:讲解人民币的种类、面值和运用。

3. 练习: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

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024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

2024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5篇)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1、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认识位置;总复习。

准备单元:数数。

正确的数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本领,更是学生认数和计算的基础。

入学前,多数学生初步具有了数数的经验和技能,知道一些简单的数数方法。

这一内容的设计目的是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通过简单的数数,全面了解学生对计数、方位还有分类、大小、位置、比较、图形及观察、动手和表达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后面的系统学习做准备。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也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材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分类与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四单元:认识位置。

本单元是学习“空间”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人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第七单元找规律教学计划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例1情境图的课件。

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等。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二、教学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先让学生观察一会儿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预设1: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2: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预设3:彩灯笼是按照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4:跳舞的同学是按照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刚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灯笼,还有围成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照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像这样按照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地排列。

(板书:找,依次、重复出现)3、按发现的规律在图上圈一圈。

教师:同学们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在我们上面找到的每一组规律中都有重复的部分。

每组规律重复的部分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圈一圈、找一找吧。

学生边在图上圈边说,找出图中重复的部分。

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圈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准确地发现规律中重复的部分是找规律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规律。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个别人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现平均每班有85左右学生,在大班额条件下,学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原因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范本(7篇)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范本(7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范本本学期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实践,使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基本的演唱技巧,能有感情、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本期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如下:一、教学任务1、表演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子,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唱游能随音乐的不同情绪、节奏和节拍的变化,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3、聆听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4、读谱知识认唱1、2、3、5、6、等几个音,认识连线、延长记号等,并知道作用。

二、教学要求: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四、教学措施奋斗目标:以美育人培养兴趣享受音乐教学措施:(一)以音乐的美感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地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地思想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和熏陶,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

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

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

(二)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

”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还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个人音乐素养,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建立必要的课堂常规2、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感受音的强弱》一环节时,可设计如下:多媒体出示一辆红色小汽车从公路一端开过来,经过弱中强标牌时分别按一下喇叭,让学生感受强弱的对比,经过三次不同体验后,点按实践按钮,根据画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 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减法(二),乘法的初步认识,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5班36人。

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2、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 以内的数。

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4、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

5、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6、经历探索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 米=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教学进度表
(一)、认识图形(二)(4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习(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八周
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盒子,杯子等立体图形;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二)
第二课时认识图形(二)
——拼一拼
第三课时认识图形(二)
——用七巧板拼图形
第四课时认识图形(二)
——练习课
第二单元: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

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

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

由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算式,部分学生有一些基础,尽管在计算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据学生原始计算方法,会出现算法多样,而不同算法的体现会给初学的学生带来困扰,不知哪种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教材在本课的编排中着重呈现了“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两种计算方法。

根据一年级认知特点,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活动,直观帮助学生思考并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经过语言描述,注出算式过程图,经历数学符号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同时在练习设计中允
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题目的不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给学生留下较大自主选择的空间。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重点: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难点: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课时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小棒
第一课时十几减 9(一)
第二课时十几减 9(二)
第三课时十几减 8
第四课时十几减 7、6
第五课时十几减 5、4、3、2
第六课时用数学
第七课时用数学
--比多少
第八课时整理与复习
第九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练习
第十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用数学练习课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类与整理的能力,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训练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单元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单元难点: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盒子,杯子等立体图形;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
第二课时分类与整理
第四单元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31~45页。

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难点:
1、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五、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1)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2)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3)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响应的数学概念。

(4)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4、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健康发展。

六、课时安排:(10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1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练习……………1课时
4、数的顺序比较大小……………………………1课时
5、比多少…………………………………………1课时
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7、机动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读数写数
第三课时数的顺序
第四课时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课时比多少
第六课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七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课时摆一摆想一想
第九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第十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