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共52张PPT)
![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共5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dc735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4.png)
室内面积>30㎡设4角及中央5点均距墙壁1米
用2%碘酒从穿能刺点。向外除画圆非消无毒,法至消作毒区静域直脉径达穿5cm刺以上取,涂血擦穿,刺否皮肤则2遍,不待干应从留置导管内取血。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1◎、经日人常工记气录道:吸使引⑤用分后泌抽进物血行消前毒时应间累将积,标使签用超贴过1于000小血时培的应养加强瓶监测颈或更上换,建立标紫外签线消内毒使容用包登记括本,病每周人用7基5%本酒精信擦拭息灯管、并记录 其他使用中消采毒液血染菌时量:间≤1、00cf采u/m血l 部位。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在培养瓶条形码上,否则
无1、关采物样品时不间得段进:入在手消术毒室处,理洁后净,区操的作物前品进需行经采清样洁消毒处理方可进入
※ 抽血后未及时混匀血液凝固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Ⅰ类环境:洁净手术室Ⅰ、Ⅱ、Ⅲ、 Ⅳ级:
手术用房各种物体表面在每日术前和术后湿式擦拭清洁、消毒;
☂手术器械、穿刺针等:无菌生长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四、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无痰可用3%---5%NaCI 5ml雾吸约5min导痰
※ 储存环境标本来源4℃冰箱----痰、尿液、粪便、活检组织、 气枪冲洗物、导尿管、心包积液、脓和伤口分泌物等
※ 室温(25℃)---血液培养、脑脊液、泌尿生殖道、眼、耳、 鼻、喉、血管导管尖、体液、厌氧菌培养标本。
美国的理念
1970年以前,美国的医院定期对空气和环境表面(如地面、墙壁、台
面)进行培养。到了1970年,CDC和美国医院协会(AHA)主张 停止对环境的常规培养,因为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空气或环境表 面中总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不相关。且环境表面或空气中微生物 含量的允许水平也没有有意义的标准。1970---1975年,美国有 25%的医院减少了这种常规的环境培养工作--------一个已经持续 的趋势。
用2%碘酒从穿能刺点。向外除画圆非消无毒,法至消作毒区静域直脉径达穿5cm刺以上取,涂血擦穿,刺否皮肤则2遍,不待干应从留置导管内取血。
1、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1◎、经日人常工记气录道:吸使引⑤用分后泌抽进物血行消前毒时应间累将积,标使签用超贴过1于000小血时培的应养加强瓶监测颈或更上换,建立标紫外签线消内毒使容用包登记括本,病每周人用7基5%本酒精信擦拭息灯管、并记录 其他使用中消采毒液血染菌时量:间≤1、00cf采u/m血l 部位。注意不要把标签贴在培养瓶条形码上,否则
无1、关采物样品时不间得段进:入在手消术毒室处,理洁后净,区操的作物前品进需行经采清样洁消毒处理方可进入
※ 抽血后未及时混匀血液凝固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Ⅰ类环境:洁净手术室Ⅰ、Ⅱ、Ⅲ、 Ⅳ级:
手术用房各种物体表面在每日术前和术后湿式擦拭清洁、消毒;
☂手术器械、穿刺针等:无菌生长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 四、对可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 无痰可用3%---5%NaCI 5ml雾吸约5min导痰
※ 储存环境标本来源4℃冰箱----痰、尿液、粪便、活检组织、 气枪冲洗物、导尿管、心包积液、脓和伤口分泌物等
※ 室温(25℃)---血液培养、脑脊液、泌尿生殖道、眼、耳、 鼻、喉、血管导管尖、体液、厌氧菌培养标本。
美国的理念
1970年以前,美国的医院定期对空气和环境表面(如地面、墙壁、台
面)进行培养。到了1970年,CDC和美国医院协会(AHA)主张 停止对环境的常规培养,因为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空气或环境表 面中总的微生物污染水平不相关。且环境表面或空气中微生物 含量的允许水平也没有有意义的标准。1970---1975年,美国有 25%的医院减少了这种常规的环境培养工作--------一个已经持续 的趋势。
标本采集PPT课件
![标本采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1b214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a.png)
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瓶内 的肉汤,影响检测结果。
温即可,温度过低会导致对温度敏感的细菌死亡。
培
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
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
标本
1、成人一份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
养
血培养瓶(厌氧优先) 凝血试管(蓝色) 其 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 无添加剂管(红色,
处理程序
1、护士发现采集标本错误,立即停 止送检,重新采集标本,并做好解释。 2、发现标本有误或检验结果有质疑, 立即核查,通知医生,做好解释,重 新采集标本。 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 发生标本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 意外事件时,立即按医疗垃圾处理标 本,重新采集标本。
谢谢
苏朦朦 2017/11/26
22
2024/5/22
要看懂胸水的报告,首先要分清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成功项胸目水展示
漏出液可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上腔静脉阻塞、缩窄性 心包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腹膜透 析、粘液性水肿、药物过敏和放射反应等。
渗出液又可分: 1.浆液性:①感染性疾病:结核性胸膜炎,肺炎、病毒、真菌和寄生 虫感染;②恶性肿瘤;③肺栓塞;④结缔组织疾病;⑤Meigs综合征 等。 2.脓胸:①结核性脓胸;②肺部感染引起脓胸;③外伤、食管穿孔、 气胸、胸腔穿刺或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等。 3.血胸:①恶性肿瘤;②外伤;③血气胸;④胸主动脉瘤破裂;⑤肺 栓塞等。 4.乳糜胸:①外伤致胸导管破裂;②丝虫病;③肿瘤致胸导管阻塞等。
血培养,30分钟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
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如果24小时内报
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年度工血作液概述
温即可,温度过低会导致对温度敏感的细菌死亡。
培
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
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
标本
1、成人一份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
养
血培养瓶(厌氧优先) 凝血试管(蓝色) 其 它有抗凝剂管(黑-绿-紫) 无添加剂管(红色,
处理程序
1、护士发现采集标本错误,立即停 止送检,重新采集标本,并做好解释。 2、发现标本有误或检验结果有质疑, 立即核查,通知医生,做好解释,重 新采集标本。 各类标本在采集、暂存与运送过程中 发生标本撒漏、标本容器破损等紧急 意外事件时,立即按医疗垃圾处理标 本,重新采集标本。
谢谢
苏朦朦 2017/11/26
22
2024/5/22
要看懂胸水的报告,首先要分清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成功项胸目水展示
漏出液可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上腔静脉阻塞、缩窄性 心包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腹膜透 析、粘液性水肿、药物过敏和放射反应等。
渗出液又可分: 1.浆液性:①感染性疾病:结核性胸膜炎,肺炎、病毒、真菌和寄生 虫感染;②恶性肿瘤;③肺栓塞;④结缔组织疾病;⑤Meigs综合征 等。 2.脓胸:①结核性脓胸;②肺部感染引起脓胸;③外伤、食管穿孔、 气胸、胸腔穿刺或术后继发化脓性感染等。 3.血胸:①恶性肿瘤;②外伤;③血气胸;④胸主动脉瘤破裂;⑤肺 栓塞等。 4.乳糜胸:①外伤致胸导管破裂;②丝虫病;③肿瘤致胸导管阻塞等。
血培养,30分钟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
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如果24小时内报
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
年度工血作液概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的采集](https://img.taocdn.com/s3/m/f33241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c.png)
如何选择合适的保存温度?
答: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保存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在4℃或-20℃冰箱中保存数天至数周;病毒等则需要 使用-80℃超低温冰箱进行长期保存。在选择保存温度时,应根据具体微生物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
如何确保标本运输安全?
答:在运输前应仔细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并使用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同时,在运 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并标识清晰以便实验室准确接收和处理。
结果分析
考虑患者为败血症,革兰氏阴性杆菌为致病菌。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二:尿路感染诊断思路探讨
1 2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查 体显示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
3
诊断思路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 为尿路感染。进一步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治疗。
保存时间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保存时间不同,应根据具体要求进 行保存。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保存数天至数周,病 毒等则需要长期保存。
标本运输注意事项
保持低温
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以防止微生 物死亡或变异。
防止泄漏
运输前应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标本泄漏。同时,应使用 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 的微生物学依据,指导合理用药。
微生物学检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病原体种类
通过检验标本中的微生物, 明确病原体种类,为针对 性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答: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保存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在4℃或-20℃冰箱中保存数天至数周;病毒等则需要 使用-80℃超低温冰箱进行长期保存。在选择保存温度时,应根据具体微生物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选择。
问题解答与经验分享
如何确保标本运输安全?
答:在运输前应仔细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并使用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同时,在运 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并标识清晰以便实验室准确接收和处理。
结果分析
考虑患者为败血症,革兰氏阴性杆菌为致病菌。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案例二:尿路感染诊断思路探讨
1 2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0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就诊。查 体显示尿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
3
诊断思路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 为尿路感染。进一步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治疗。
保存时间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标本保存时间不同,应根据具体要求进 行保存。一般来说,细菌、真菌等可保存数天至数周,病 毒等则需要长期保存。
标本运输注意事项
保持低温
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标本处于适当的低温环境中,以防止微生 物死亡或变异。
防止泄漏
运输前应检查容器是否密封良好,防止标本泄漏。同时,应使用 足够的吸收材料包裹容器,以防意外泄漏。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可靠 的微生物学依据,指导合理用药。
微生物学检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病原体种类
通过检验标本中的微生物, 明确病原体种类,为针对 性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PPT医学课件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3022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0.png)
二、痰标本中常见病原体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真菌
念球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
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三、临床意义
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对其进行病原菌的检验,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当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不繁殖或很少繁殖,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者称为菌血症,若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称为脓毒症。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若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提示有菌血症。
其他
放线菌(衣氏放线菌、诺卡菌)
三、临床意义
由创伤、手术、侵入性器械操作等外科治疗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细菌造成伤口感染一般认为需每克组织内细菌数量在105 ~106个以上。外伤性创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且易发生混合感染。烧伤创面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等,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单独也可混合细菌感染。
真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第六节 粪便
一、标本采集
用药前自然排便,采集脓血、黏液部分2~3g。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取材。液体便取絮状物1~2ml,置无菌容器内送检。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标本。
粪便标本送检 对住院的腹泻成人患者,应采集住院3日内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有条件的提倡使用运送培养基。
细菌种类
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胞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真菌
念球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
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三、临床意义
血液感染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感染,对其进行病原菌的检验,提供病原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当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不繁殖或很少繁殖,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者称为菌血症,若有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称为脓毒症。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若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提示有菌血症。
其他
放线菌(衣氏放线菌、诺卡菌)
三、临床意义
由创伤、手术、侵入性器械操作等外科治疗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细菌造成伤口感染一般认为需每克组织内细菌数量在105 ~106个以上。外伤性创伤感染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且易发生混合感染。烧伤创面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等,次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单独也可混合细菌感染。
真菌性肺炎
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第六节 粪便
一、标本采集
用药前自然排便,采集脓血、黏液部分2~3g。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取材。液体便取絮状物1~2ml,置无菌容器内送检。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标本。
粪便标本送检 对住院的腹泻成人患者,应采集住院3日内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有条件的提倡使用运送培养基。
细菌种类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课件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fc014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1.png)
2020/11/14
46
常见病原体
20
◈真菌血症
病原体:真菌 特点:
☆多数伴有细菌感染 ☆主要发生于菌群失调患者 ☆常可播散累及肝、肺、和心内膜等
2020/11/14
21
脑脊液
采集方法
◈ 腰椎穿刺术 ◈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 脑室穿刺术
2020/11/14
22
采集量:1~3ml 送检要求
☆置无菌管内立即送检,不超过1h。 ☆特殊培养保温送检或床旁接种。
物的培养基 ◈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寒战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
0.5~1h、寒战或发热后1h采血
2020/11/14
10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建议
♦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 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 标本。
♦ 不明原因发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h后 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
39
◈ 烧伤创面感染最常见G-杆菌感染(如铜绿假单胞 菌)
◈ 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 性链球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导致
◈ 慢性化脓性骨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常由结核分枝 杆菌感染引起
2020/11/14
40
痰液
标本采集
➢ 采集指征:有下列指征时,应采集痰标本
◈咳嗽、咳痰
乙型脑炎病毒
新型隐球菌
柯萨奇病毒A
白色假丝酵母菌
柯萨奇病毒B
钩端螺旋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新肠道病毒68~71
狂犬病毒
2020/11/14
24
临床意义
➢ 正常人脑脊液无菌 ➢ 病原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采集(共77张PPT)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采集(共7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d690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3.png)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①采血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 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每次2瓶。因为研究已证实,2~3份血培养足以 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 ②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
• ③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 战或发热后1h采集。因为发热时血液中可能没有细菌。
•
皮肤消毒程序
• 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
• ①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
②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碘伏作用
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3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 ③75%酒精脱碘。
•
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
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 • 3.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病人尤其婴幼儿不会咳嗽,
有时将痰误咽入胃中,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支杆菌培养。
• 4.管穿刺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 • *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受到
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标本的送检地点】 • 检验科微生物室,非正常上班时间送检验
科急诊化验室。
* 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安全,防止溢 出,避免细菌污染。
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项目 • 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真
菌涂片、结核菌涂片。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 用前采集。
ICU微生物标本采集演稿PPT课件
![ICU微生物标本采集演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4dcd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0.png)
采集方法不规范
采集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标本受到污染 或破坏。
送检不及时
标本采集后未能及时送检,导致标本变质或 失效。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原因
医护人员对采集时机和方法不够 了解或重视。
解决方案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 标本采集的重视和规范操作意识。
原因
采集过程中的操作不够规范和标准。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 样本间的交叉污染,确
保样本的纯度。
记录相关信息
详细记录采集时间、采 集部位、患者情况等信 息,为后续分析提供依
据。
采集后的处理和保存
及时送检
采集后应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 室进行检测,确保样本的新鲜
度和活性。
低温保存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样本保 存在低温环境中,防止微生物 死亡或污染。
送标本等步骤。
采集注意事项
采集过程中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交叉感染;采集的标本应具 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感染情 况;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标
本变质或污染。
微生物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采集时间
采集时间应在抗生素使用前或 停用一段时间后进行,以避免 抗生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采集部位
采集部位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 变组织,避免在正常组织或非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的采集操作规程, 加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实 践。
原因
标识系统不够完善或标识 不规范。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标识系统,统 一标识格式和信息内容, 确保标识清晰、准确。
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标本采集教学》课件
![《标本采集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9718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6.png)
《标本采集教学 》ppt课件
目录
• 标本采集概述 • 人体标本采集 • 动物标本采集 • 植物标本采集 • 微生物标本采集
01
标本采集概述
标本采集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标本采集是指通过特定方法从人 体或动物体内获取组织、器官、 体液等样本的过程。
目的
用于医学、生物学、病理学等领 域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以促进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 的提高。
采集动物组织标本时,应选择适当的 组织部位,如肝、肾、心等器官,并 使用适当的手术器械进行切割、分离 。
动物骨骼标本采集
动物骨骼标本采集主要用于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研究,通过观察和研究骨骼结构 来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演化历程等方面。
采集动物骨骼标本时,应选择完整的骨骼或具有代表性的骨骼部位,如四肢骨、脊 柱等。采集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坏骨骼结构。
种子采集技巧
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避免采集未成熟或受损的种子。采集时要小心地将种子 从果壳或母株上取下,并保持种子的完整性。
种子处理方法
将采集的种子用吸水纸轻轻压干,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后用标签标注采 集信息,如植物名称、采集日期等。
植物其他标本采集
其他部位采集技巧
除了叶片、花朵和种子外,植物的其 他部位如茎、根、皮等也可以作为标 本采集的对象。采集时要选择健康、 完整的部位,并保持其完整性。
标本采集的种类与要求
种类
血液、尿液、粪便、组织、骨髓等。
要求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及时性,同时要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保 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受外界微生 物的污染,防止感染。
目录
• 标本采集概述 • 人体标本采集 • 动物标本采集 • 植物标本采集 • 微生物标本采集
01
标本采集概述
标本采集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标本采集是指通过特定方法从人 体或动物体内获取组织、器官、 体液等样本的过程。
目的
用于医学、生物学、病理学等领 域的研究、诊断和治疗,以促进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 的提高。
采集动物组织标本时,应选择适当的 组织部位,如肝、肾、心等器官,并 使用适当的手术器械进行切割、分离 。
动物骨骼标本采集
动物骨骼标本采集主要用于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研究,通过观察和研究骨骼结构 来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演化历程等方面。
采集动物骨骼标本时,应选择完整的骨骼或具有代表性的骨骼部位,如四肢骨、脊 柱等。采集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坏骨骼结构。
种子采集技巧
选择健康、成熟的种子,避免采集未成熟或受损的种子。采集时要小心地将种子 从果壳或母株上取下,并保持种子的完整性。
种子处理方法
将采集的种子用吸水纸轻轻压干,然后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干燥后用标签标注采 集信息,如植物名称、采集日期等。
植物其他标本采集
其他部位采集技巧
除了叶片、花朵和种子外,植物的其 他部位如茎、根、皮等也可以作为标 本采集的对象。采集时要选择健康、 完整的部位,并保持其完整性。
标本采集的种类与要求
种类
血液、尿液、粪便、组织、骨髓等。
要求
采集的标本应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及时性,同时要遵循伦理和法律规定,保 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确保采集过程中不受外界微生 物的污染,防止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性感染(化脓性关节炎、腹膜炎、蜂窝组织炎), 断断续续将细菌释放到血液之中。 ◈ 持续性菌血症:通常为感染源直接感染血液系统。
多数菌血症发生原因不明
15
脓毒症(sepsis)
◈ 概念:血液或其他组织因致病菌或其毒素而产生 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
◈ 血液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若 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 提示有菌血症。
13
临床意义
菌血症(bacteremia )
◈ 概念: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 不繁殖或很少繁殖,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 炎症反应。
◈ 有菌血症的患者,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 也不一定需要抗生素治疗。
14
根据细菌进入血液的机制不同,可分为 ◈ 暂时性菌血症:通常为人体正常菌群进入到血液中。 ◈ 间歇性菌血症:细菌来自血管外的脏器、组织或扩
2
⑤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 低。
⑥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 常居菌群的污染。
⑦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标本中不可添加防 腐剂。
⑧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 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 一般不能超过24h。
3
血液
血培养是把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液接种到一个 或多个培养瓶或培养管中,用来发现、识别 细菌或其它可培养分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 菌、念珠菌属、霉菌属等),这些微生物存 在于血液中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
标本运送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或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10
采血次数和采血时间
◈ 只要怀疑血液感染,即刻采集 ◈ 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 24h内采集2~3次血培养 ◈ 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
物的培养基 ◈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寒战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
0.5~1h、寒战或发热后1h采血
6
皮肤消毒程序
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70%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s以上 ☻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从穿刺点向
外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70%乙醇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乙醇消
毒60s,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
7
采血部位
• 肘静脉 • 肘动脉或股动脉 • 骼前(后)上棘
菌血症 ☆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DIC,甚至出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
20
◈厌氧菌菌血症
病原体:厌氧菌(常见脆弱拟杆菌) 特点
☆常合并需氧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而复杂 ☆常引起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感染 ☆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和新生
儿易发生厌氧菌败血症
21
◈真菌血症
病原体:真菌 特点:
第三十八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的采集
1
标本采集原则
①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②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 采集。 ③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④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 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18
◈肠球菌菌血症
病原体:肠球菌 特点:
☆常见于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病人 ☆易并发心内膜炎 ☆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病情较重
19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 特点:
☆主要侵犯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常引起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胆道及呼吸道感染 ☆大面积烧伤及严重创伤病人可发生铜绿假单胞菌
☆多数伴有细菌感染 ☆主要发生于菌群失调患者 ☆常可播散累及肝、肺、和心内膜等
22
脑脊液
采集方法
◈ 腰椎穿刺术 ◈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 脑室穿刺术
23
采集量:1~3ml 送检要求
☆置无菌管内立即送检,不超过1h。 ☆特殊培养保温送检或床旁接种。 储存条件 ☆立即接种,勿置冰箱 ☆病毒检查标本应放置冰块,可在4℃保存72h。
16
血液感染特点
◈危重的全身感染 ◈耐药菌、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感染显著增多 ◈死亡率高
正常人血液无菌
17
常见的菌血症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特点:
☆临床表现明显、发病急、中毒症状重 ☆常由原发感染灶继发为菌血症和脓毒症,
也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常可引起迁徙性损害,并发心内膜炎等
4
血样采集和培养瓶接种
采血指征
①发热(≥38℃)或低温(≤36℃) ②寒战 ③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 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④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⑤血小板减少
5
⑥皮肤、粘膜出血 ⑦昏迷 ⑧多器官衰竭 ⑨血压降低 ⑩呼吸加快
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临床 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
♦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 如果24h后阴性,再采集2份血标本。
12
常见病原体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G+杆菌:结合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
纳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 G-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肠
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沙门菌、不动杆 菌、嗜肺军团菌、嗜血杆菌 真 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24
常见病原体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真菌及其他
肺炎链球菌 B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产单核李斯特菌 炭疽芽胞杆菌 葡萄球菌
脑膜炎奈瑟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卡他布兰汉菌 拟杆菌 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流感嗜血杆菌
8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 在静脉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 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但不可接触穿刺点
➢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 培养瓶
➢ 血标本接种血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 凝固。
立即送检,切勿冷藏!
9
采血量
• 成人:8~10ml/瓶 • 儿童:1~5ml/瓶
11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建议
♦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 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 标本。
♦ 不明原因发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h后 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
♦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 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
多数菌血症发生原因不明
15
脓毒症(sepsis)
◈ 概念:血液或其他组织因致病菌或其毒素而产生 全身性炎症反应的表现。
◈ 血液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若 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视为病原菌感染, 提示有菌血症。
13
临床意义
菌血症(bacteremia )
◈ 概念:少量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为一过性, 不繁殖或很少繁殖,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微的 炎症反应。
◈ 有菌血症的患者,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 也不一定需要抗生素治疗。
14
根据细菌进入血液的机制不同,可分为 ◈ 暂时性菌血症:通常为人体正常菌群进入到血液中。 ◈ 间歇性菌血症:细菌来自血管外的脏器、组织或扩
2
⑤采样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污染情形降至最 低。
⑥收集真正感染的病灶处的标本,且避免邻近区域 常居菌群的污染。
⑦采用专用无菌容器收集标本。标本中不可添加防 腐剂。
⑧采样后应立即送检,最好在2h内。如不能及时送 检,应将标本置于适当的储存环境待送,但存放 一般不能超过24h。
3
血液
血培养是把静脉穿刺获得的血液接种到一个 或多个培养瓶或培养管中,用来发现、识别 细菌或其它可培养分离的微生物(如大肠杆 菌、念珠菌属、霉菌属等),这些微生物存 在于血液中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
标本运送
采血后应立即送检,或室温保存,切勿冷藏!
10
采血次数和采血时间
◈ 只要怀疑血液感染,即刻采集 ◈ 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 24h内采集2~3次血培养 ◈ 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
物的培养基 ◈ 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寒战或发热高峰到来之前
0.5~1h、寒战或发热后1h采血
6
皮肤消毒程序
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 ☻70%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s以上 ☻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从穿刺点向
外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 ☻70%乙醇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乙醇消
毒60s,待乙醇挥发干燥后采血
7
采血部位
• 肘静脉 • 肘动脉或股动脉 • 骼前(后)上棘
菌血症 ☆感染严重者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和DIC,甚至出现
多脏器功能衰竭
20
◈厌氧菌菌血症
病原体:厌氧菌(常见脆弱拟杆菌) 特点
☆常合并需氧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而复杂 ☆常引起口腔、肠道、泌尿生殖道感染 ☆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和新生
儿易发生厌氧菌败血症
21
◈真菌血症
病原体:真菌 特点:
第三十八章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标本的采集
1
标本采集原则
①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②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如不能停用抗菌药物,应于下次抗菌药物应用前 采集。 ③应在感染的急性期或伤口局部治疗前采集标本。 ④选择正确的解剖部位,并以适当的技术、方法与 容器收集足量的标本。
18
◈肠球菌菌血症
病原体:肠球菌 特点:
☆常见于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病人 ☆易并发心内膜炎 ☆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病情较重
19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 特点:
☆主要侵犯危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常引起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胆道及呼吸道感染 ☆大面积烧伤及严重创伤病人可发生铜绿假单胞菌
☆多数伴有细菌感染 ☆主要发生于菌群失调患者 ☆常可播散累及肝、肺、和心内膜等
22
脑脊液
采集方法
◈ 腰椎穿刺术 ◈ 小脑延髓池穿刺术 ◈ 脑室穿刺术
23
采集量:1~3ml 送检要求
☆置无菌管内立即送检,不超过1h。 ☆特殊培养保温送检或床旁接种。 储存条件 ☆立即接种,勿置冰箱 ☆病毒检查标本应放置冰块,可在4℃保存72h。
16
血液感染特点
◈危重的全身感染 ◈耐药菌、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感染显著增多 ◈死亡率高
正常人血液无菌
17
常见的菌血症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特点:
☆临床表现明显、发病急、中毒症状重 ☆常由原发感染灶继发为菌血症和脓毒症,
也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 ☆常可引起迁徙性损害,并发心内膜炎等
4
血样采集和培养瓶接种
采血指征
①发热(≥38℃)或低温(≤36℃) ②寒战 ③白细胞增多(>10×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 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④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⑤血小板减少
5
⑥皮肤、粘膜出血 ⑦昏迷 ⑧多器官衰竭 ⑨血压降低 ⑩呼吸加快
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临床 表现时应采集血培养
♦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 如果24h后阴性,再采集2份血标本。
12
常见病原体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G+杆菌:结合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
纳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 G-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肠
杆菌、变形杆菌、沙雷菌、沙门菌、不动杆 菌、嗜肺军团菌、嗜血杆菌 真 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球孢子菌 厌氧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24
常见病原体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病毒
真菌及其他
肺炎链球菌 B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 消化链球菌 结核分枝杆菌 产单核李斯特菌 炭疽芽胞杆菌 葡萄球菌
脑膜炎奈瑟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铜绿假单胞菌 卡他布兰汉菌 拟杆菌 不动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流感嗜血杆菌
8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程序
➢ 在静脉穿刺前或穿刺期间,为防止静脉滑动,可 戴乳胶手套固定静脉,但不可接触穿刺点
➢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血 培养瓶
➢ 血标本接种血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 凝固。
立即送检,切勿冷藏!
9
采血量
• 成人:8~10ml/瓶 • 儿童:1~5ml/瓶
11
特殊的全身性和局部感染患者采血培养建议
♦ 可疑急性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 髓炎、关节炎或肺炎,应在不同部位采集2~3份血 标本。
♦ 不明原因发热,先采集2~3份血标本,24~36h后 估计体温升高之前再采集2份以上。
♦ 可疑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但血培养持续阴性,应 改变血培养方法,以获得罕见的或苛养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