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车管理规定】公务用车使用范围
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提高行政效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使用管理。
第三条公务用车应当用于公务活动,不得用于私人事务。
第四条公务用车的购置、配备和使用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合理、节约的原则。
第五条具备以下条件的车辆可以纳入公务用车范围:(一)无纳税人个人登记的机关、事业单位注册的车辆;(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向上级报备并纳入公务用车范围的车辆。
第六条公务用车应当标明单位名称、车辆类型和车牌号码等相关信息。
第七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
第二章购置和配备第八条机关、事业单位购置公务用车应当依法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九条机关、事业单位购置公务用车的数量和规格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务状况进行合理安排。
第十条具备以下条件的公务用车可以报废:(一)超过国家和地方有关公务用车使用寿命年限;(二)重大事故或损坏,经评估不宜修复;(三)不再需要使用的。
第十一条公务用车的保险、年检和维修等费用应当由机关、事业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对公务用车进行定期保养和安全检测,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第十三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公务用车的登记和档案,及时记录车辆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情况。
第三章使用和管理第十四条公务用车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公务活动的需要和效益。
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公务出行申请和审批制度,详细记录公务用车的使用事由、目的、路线和时间等信息。
第十六条公务用车的使用须经批准,并在公务出行当天办理车辆领用手续。
第十七条公务用车的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2天,特殊情况下可以酌情延长,但需尽量减少使用时间。
第十八条公务用车的使用应当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私自更改或超范围行驶。
第十九条公务用车的驾驶人员应当具备有效的驾驶证件,且须持有本单位颁发的公务用车驾驶证。
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三篇)

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是指机关单位在使用和管理公务用车时,必须遵守的各项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一般性的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内容:1. 公务用车的购置:机关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合理安排公务用车的购置计划,并确保购置的公务用车符合规定的标准、型号和数量。
2. 公务用车的配备:机关单位应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公务用车,并根据规定管理和使用这些公务用车。
3. 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公务用车仅限于机关单位内部的公务活动使用,如开展公务考察、会议接待、差旅等。
4. 公务用车的使用原则:机关单位应在确保公务需要的前提下,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其他经济合理的交通方式,减少用车数量和频次。
5. 公务用车的管理责任:机关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力,并加强对公务用车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6. 公务用车的保养和维修:机关单位应按照规定定期对公务用车进行保养和维修,并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7. 公务用车的燃料消耗和费用支出:机关单位应合理控制公务用车的燃油消耗,并按规定报销公务用车的相关费用。
8. 公务用车的年度报废:机关单位应每年对公务用车进行评估和审核,及时报废老旧的公务用车,并合理利用和处置报废车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内容,具体的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机关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机关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二)是指对机关单位配备的公务用车进行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1. 用车数量配备:按照机关工作需要和经费限制,确定用车数量和种类,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2. 用车范围限制:规定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明确只限于公务活动使用,禁止私人或其他非公务目的使用。
3. 用车申请和审批:规定用车申请流程,明确申请人、审批人以及审批标准,保证用车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4. 用车计划和调度:机关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用车计划,并合理安排用车调度,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正常进行。
公司公车管理使用规定(5篇)

公司公车管理使用规定一、管理总则1、目的:为了节约公司公务用车费用开支,提高公务用车效率,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做到公司车辆统一安排、统一管理,并充分合理有效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凡本公司驾驶员管理、车辆使用、油料管控、因私用车等均按本制度执行。
3、可使用车辆:1)公司车辆,丰田凯美瑞;2)有油补的私家车。
在公司车辆不够用且公司有较紧急的事情要办理时,可派用私家车。
4、权责:车辆由行政中心主管、用车部门或用车人监管。
二、驾驶员管理办法1、必须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
2、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必须服从行政中心统一调配并做到及时出车。
如有出车任务应立即执行。
4、无出车任务时应做到如下几点:1)做好指定车辆的清洁、维护、检修、保养及安全检查等工作,以确保出车行驶安全;2)做好油料准备工作;3)准备工作做好后、一律在指定位置里待岗;不得到处游走、串岗,以影响公司形象或影响他人工作;不得在车内、休息室及其它地方打牌、高声聊天、吸烟、饮酒等;4)不得借故随意外出或无《派车单》时将车辆开出公司;5)手机要保持____小时畅通。
6)以上条款如有违反则每次处罚____元;一月累计违反____次或一次造成影响严重的予以辞退,并扣除当月工资。
5、车辆完成任务后不得将车辆停放家中或它处,必须停放公司或指定位置。
否则,每次处罚____元或车辆发生任何毁坏,均由司机负全部责任。
6、不准公车私用、不准擅自借车给他人使用、不准将车辆给他人驾驶、不准中途带人带货搞收入。
否则,予以辞退。
7、车辆所有手续、证件、工具、钥匙和附件等应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8、注意职业礼仪,要时时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和声誉,要严守公司秘密。
9、上下班均应打卡。
如公务在外或接送领导确不能按时回公司打卡者,回司后应填写《未打卡说明》,并由用车人签证。
三、车辆使用办法1、下列情况下可申请用车:1)员工因公务外出时;2)财务部门外出取款、存款、转账、结账或报税时;3)其它特殊情况时。
关于公车管理规定(3篇)

关于公车管理规定公车管理规定主要是指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共机构所使用的公务车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公务车作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物资和公共资源,对于加强公务用车管理,防止滥用、浪费、违规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关于公车管理规定的内容,共包括10个方面:一、公车购置与报废1. 公车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要,经过审批程序和公开竞标等合法途径进行,严禁超标准购置。
2. 公车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处置和私自转移。
3. 公车报废后,应及时办理注销手续,并进行相关折旧和资产处置。
二、公车使用范围与用途1. 公车使用范围为本机关、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以及公务活动和公共服务所需。
2. 公车用途必须与公务工作相关,严禁私人使用和义务服务。
三、公车配备与配车原则1. 公车配备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规定,并定期进行调整和审查。
2. 公车配车原则应考虑到不同工作需要和职务级别的差异,确保公务人员能够高效、便捷地履行职责。
四、公车使用登记与审批1. 公车使用时应进行登记,包括用车人、用途、时间等相关信息,并签署使用责任书。
2. 需要公车使用的情况,应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或组织机构的审批,并记录在案。
五、公车驾驶员管理1. 公车驾驶员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职业资格,并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
2. 公车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行驶和酒后驾驶等违规行为。
六、公车维修与保养1. 公车的维修与保养应及时进行,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车况良好和安全可靠。
2. 公车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严禁私自修理和维护。
七、公车保险与年检1. 公车应投保相应的保险,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等,以确保车辆及乘车人员的安全。
2. 公车应按规定进行年检,确保车辆合法上路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八、公车使用信息公开与监督1. 公车使用信息应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2. 公车使用情况应定期进行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4篇)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是指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公务单位使用公务车辆进行监管的一系列规定。
具体规定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 公务车辆的购置标准和管理:规定公务车辆的购置标准和管理程序,包括车型、座位数、配置要求等。
购置必须符合实际需要,审批程序严格。
2. 公务车辆的使用范围和限制:规定公务车辆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明确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哪些情况下禁止使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车辆使用。
3. 公务车辆的调度和配备:规定公务车辆的调度和配备原则,包括由谁来负责车辆调度和安排,车辆配备应满足实际需求。
4. 公务车辆的保养和维修:规定公务车辆的保养和维修责任划分与工作程序,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最佳使用效果。
5. 公务车辆的燃油费用和使用费用:规定公务车辆的燃油费用和其他使用费用的支付方式和管理办法,防止浪费和滥用。
6. 公务车辆的年度盘点和处置:规定公务车辆的年度盘点和核查要求,对报废、调换等情况做出明确处理规定。
7. 公务车辆的违规行为和处罚措施:规定公务车辆的违规行为和处罚措施,对不当使用、滥用、挪用公车等行为进行处罚。
8. 公务车辆使用监督和检查机制:建立公务车辆使用监督和检查机制,明确监督责任分工和检查机构,加强对公车使用情况的监管和检查。
总的来说,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主要是为了规范公车使用,防止公款浪费,提高公务效率,维护公务形象,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务车辆的使用管理,提高行政机关用车服务水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务车辆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公务车辆的使用原则是“科学用车、合规用车、廉洁用车、便捷用车”。
第四条公务车辆使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依法行使用车权利,正确行使用车义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节约能源、环保要求。
第五条公务车辆的管理应当积极倡导节约用车、绿色出行的理念,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范文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为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加强车辆使用和保养,提高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本规定。
二、车辆使用范围1. 公务用车主要用于公务出行,包括会议、考察、调研、公务接待等合法合规的工作任务。
2. 公务用车不得用于私人目的,禁止将公务用车借给他人使用,严禁违规搭乘非公务人员。
三、车辆使用权限1. 具备经批准的工作任务的人员,可以申请使用公务用车。
2. 在申请使用公务用车时,需提供详细的出行计划和合理的理由,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 单位领导及部分特殊岗位的人员可以拥有优先使用公务用车的权益。
四、车辆使用申请1. 对于工作任务需要使用公务用车的人员,应提前一周向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包括出行时间、地点、目的等详细信息。
2. 使用公务用车时,需由申请人或指定人员填写并签名行车记录表,记录行车里程和使用情况。
3. 对于频繁使用公务用车的人员,管理部门有权要求其提供出行报告,详细说明使用公务用车的原因和效果。
五、车辆使用管理1. 使用公务用车的人员,应提前了解车辆的使用情况和基本操作方法。
2. 驾驶员应能熟练驾驶并保证车辆安全,不得酒后驾车、超速驾驶、违反交通规则等违法行为。
3. 使用公务用车期间,要注意保持车辆整洁,禁止在车内吸烟、饮食等。
六、车辆保养和维修1. 公务用车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由管理部门负责安排,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2. 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检查润滑油、检查轮胎气压等,确保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
3. 如遇到车辆故障或事故,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处理。
七、车辆使用记录和考核1. 管理部门应及时记录公务用车的使用情况,包括行车里程、油耗量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对于未经批准使用公务用车、违反规定使用公务用车的人员,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3. 对于频繁使用公务用车却未能达到预期工作效果的人员,管理部门有权进行评估和考核,提出相关建议。
八、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管理,提高公务车辆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公务用车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及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机关等各类组织和单位的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公务活动、公务差旅以及公务接待等工作的机动车辆。
第四条公务活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机关等各类组织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与业务相关的外出活动。
第五条公务差旅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机关等各类组织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务范围内因公外出,进行工作调研、考察、培训、会议、论坛、展览、参观等活动。
第六条公务接待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下属机构、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机关等各类组织和单位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来访人员进行接待、陪同、指导、考察、观摩等工作。
第七条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应当遵循“合理、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八条组织使用公务用车应当制定配备和使用方案,并明确配备和使用的范围、标准、条件和程序等。
第二章公务用车的配备第九条公务用车的配备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务情况进行科学配置,综合考虑公务差旅、公务活动频率以及公务接待等需求。
第十条公务用车的配备应当以公务活动和公务差旅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公务接待的需要。
第十一条公务用车的配备数量应当根据机关、单位的规模、职能、业务特点以及车辆使用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并上报机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公务用车的配备标准应当根据车辆的品牌、型号、配置、性能等特点来要求,以满足公务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
第十三条公务用车的配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公车改革的方向,推行公务用车集中采购和统一管理,加强对公车的配备与进出库、折旧等操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公务用车的使用第十四条公务用车的使用应当按照“用车申请、审批、派遣、用车、归还”等程序进行。
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务用车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和保障车辆的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规章。
第二章车辆的配备1.各单位应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合理配置公务用车。
其中,单位数量在100人以上的,应至少配备一辆公务用车;单位数量在500人以上的,应至少配备两辆公务用车;单位数量在1000人以上的,应至少配备三辆公务用车。
2.公务用车的购置应按照政府采购规定进行,车辆型号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保持车辆完好、安全驾驶的各项功能。
第三章车辆的使用1.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公务活动,不得用于私人事务或其他非工作性质的用途。
2.在使用公务用车时,驾驶员应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车辆和乘车人员的安全。
3.在长途出差或接待活动中,驾驶员应按规定休息,保证安全驾驶。
4.公务用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洗车和保养,确保车辆的良好状态。
第四章车辆的保险1.公务用车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购买车辆保险,并保证保险的及时缴纳。
2.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报警并按照程序进行处理,保障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第五章车辆的维护1.公务用车的日常维护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油、刹车、轮胎等部位,确保车辆的安全。
3.发现车辆存在问题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不得因疏忽而导致事故发生。
第六章车辆的管理1.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务用车台账,记录车辆的每一次使用情况,并对各项费用进行核实。
2.驾驶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安全驾驶意识和技能。
3.单位领导应定期检查公务用车的管理情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第七章处罚措施1.对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扣减工资、警告甚至解除劳动合同。
2.对因违规行为导致车辆损坏或人员受伤的,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由单位承担相应赔偿。
第八章附则1.本管理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由单位负责宣传和执行。
2.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单位领导机关,如有争议将由单位领导机关作出解释。
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

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为了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减少单位的运营成本,确保公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制定以下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一、使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内部使用的公务用车,所有单位部门均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申请并使用公务用车。
二、申请与审批1. 使用公务用车需提前申请,填写《公务用车申请表》,并得到主管领导的批准。
2. 公车申请表应详细填写用车的目的、时间、地点、里程等必要信息,并注明是否需要驾驶员。
3. 驾驶员使用公务用车需提前申请,填写《驾驶员使用公车申请表》,并由上级领导审核批准。
三、用车原则与限制1. 公务用车的使用应围绕工作需要,不得滥用或私自使用。
2. 公车使用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夜间和节假日使用,除非特殊情况经主管领导批准。
3. 公车使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天,特殊情况下可以续借,但需提出理由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四、公车保养与维护1. 公务用车的保养与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
2. 每次使用公车前,必须仔细检查车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报修,确保行车安全。
3. 公车维修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如车辆故障属于人为原因造成,责任人需负责承担相应费用。
4. 公车加油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使用人应进行合理节约用油,不得超标使用油品。
五、驾驶员管理1. 驾驶员在驾驶公务用车期间应严守交通规则,维护车辆和乘车人员的安全。
2. 驾驶员需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驾驶技能和服务意识。
3. 驾驶员发现公车出现问题或事故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理1. 对于擅自使用公车、超范围使用公车、私自改变行程等行为,一经发现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记过甚至停职。
2. 对于不按规定报修车辆、违章驾驶、浪费燃油等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或扣除绩效奖金等。
七、监督与检查1. 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公务用车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确保使用规定的落实。
2. 公车使用情况需要建立相应档案进行备案保存,以备日后调查或审计需要。
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规定

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规定
是指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公益行业单位等使用和管理公务车辆的规定。
以下是常见的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规定:
1. 车辆购置:公务车辆的购置需符合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购置要经过公开招标或者竞争性谈判。
2. 用途限制:公务车辆只能用于公务活动,不得作为私人用途、接送子女上下学、私人旅游等目的。
3. 使用限制:公务车辆要按照规定使用,并按照规定的行驶里程进行维护与保养,严禁私自改装和使用。
4. 使用权限:公务车辆的使用权一般只限于行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和公务用车人员,其他人员需经过申请和批准。
5. 公示公开:机关公务车辆的购置、使用、维护等情况应当及时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6. 核定标准:机关公务车辆的核定标准应当根据相应法规和规定来执行。
7. 监督检查:机关公务车辆的使用和管理要接受财政部门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8. 节能减排:机关公务车辆的使用要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或者低排放车辆。
9. 责任追究:对违反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规定的人员要依法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以上是对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规定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公务用车使用范围

公务用车使用范围1. 引言公务用车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为履行职责需要而购置、配备并专供公务使用的车辆。
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务用车以及使用公务用车的限制条件。
合理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对于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节约资源、防止滥用权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务用车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务用车是指为了完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机构职能任务需要而购置、配备并专供该单位使用的机动车辆。
3. 公务用车的使用情况3.1 公务活动期间在进行正式的公务活动期间,如参加会议、考察调研等,可以使用公务用车。
这些活动通常是属于正式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需要及时到达目的地,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3.2 差旅期间在进行差旅期间,可以申请使用公务用车。
差旅一般指出差、考察等需要长时间出远门的情况。
使用公务用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确保行程安全和顺利。
3.3 特殊情况下在特殊情况下,如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紧急情况等,可以紧急调动公务用车。
这些情况通常需要快速反应和行动,并且公务用车能够提供必要的便利和支持。
4. 公务用车使用范围的限制条件4.1 合理性原则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应符合合理性原则,即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公务用车。
合理性原则是避免滥用公共资源的重要准则。
4.2 经济性原则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应符合经济性原则,即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合理、节约成本的方式进行工作出行。
4.3 公平性原则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应符合公平性原则,即在同等条件下,各单位、各部门享有同等待遇,并且不得对个别单位或个人特殊待遇。
4.4 法律合规性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交通管理和公共资源使用的相关规定,并且不得违反道路交通安全和行车纪律。
5. 公务用车使用范围管理5.1 使用申请单位需要提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使用公务用车,明确使用时间、地点和目的等信息,并经过审批后方可使用。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公务用车管理规定近年来,公务用车管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公务用车作为政府机关的工作工具,不仅需要高效运转,还需要规范管理。
为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让公务用车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第一条,使用范围。
公务用车仅限于执法、巡逻、应急救援、医疗卫生、办公等公务用途。
严禁将公务用车用于私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购物、接送家属、远途旅行等。
对于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人员,将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条,配备标准。
公务用车的配备应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预算合理配置,遵循节约原则。
公务用车的选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公开招标采购,并确保车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第三条,使用权限。
公务用车的使用权限应当明确,具体到每一位使用者。
使用人员应当经过严格审批,确保使用者身份真实、职务符合要求。
对于非授权人员临时使用公务用车的情况,应当事后报备,并做出相应处理。
第四条,行驶原则。
公务用车的行驶应当严格按照交通法规和道路交通安全规范进行。
严禁使用手持通讯工具、吸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对于因公务需要需要加班驾驶的情况,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给予适当的休息和补偿。
第五条,维护保养。
公务用车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厂商规定或者专业维修机构的要求进行。
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电子、安全设备等各项功能,并及时修理和更换。
对于车辆出现故障无法继续使用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备并做出合理的替代安排。
第六条,油料管理。
公务用车的油料消耗应当按照实际使用记录进行核算,并及时报销。
严禁私自挪用公款购买油料并以公务用车名义报销。
对于发现违规行为的,应当立即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条,考核制度。
建立公务用车使用考核制度,对每位使用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激励或惩罚措施。
通过考核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推动公务用车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第八条,公开透明。
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应当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对于公务用车使用情况、购置费用、维修保养等相关信息应当定期公布,确保公务用车的使用与管理在阳光下进行。
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

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一、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以确保公务用车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高公务用车的使用效率,避免公车私用等不当行为。
二、公务用车范围1、公务用车是指由事业单位管理和使用的,用于履行公务活动的车辆。
2、公务用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1)公务接待用车;(2)会议和培训用车;(3)调研和考察用车;(4)其他公务活动用车。
三、公务用车使用规定1、公务用车应当由事业单位统一管理和调度,各部门(科室)需使用公务用车时,应提前向办公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2、公务用车使用时应遵循“优先保障重要公务活动”的原则,确保公务用车的优先使用。
3、公务用车使用时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规定,驾驶员应遵守交通信号灯和其他交通标志。
4、公务用车在使用过程中应当保持车辆整洁、安全、完好,不得将车辆用于私人用途。
5、公务用车在使用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行驶路线等。
四、公务用车管理规定1、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明确公务用车的申请、审批、使用和管理流程。
2、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公务用车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公务用车的日常管理,包括车辆调度、保养、维修、保险等。
3、事业单位应建立公务用车档案,记录车辆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维修保养记录等。
4、事业单位应对公务用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事业单位应对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情节严重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监督和考核1、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公务用车监督机制,对公务用车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2、监督考核内容包括:公务用车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安全情况等。
3、对于违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监督考核结果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
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一、引言公务用车制度是事业单位日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关车辆管理规定

机关车辆管理规定一、总则机关车辆是指用于行政机关及其部门、单位运输、巡视、公务等活动的车辆。
为了规范机关车辆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定。
二、车辆使用范围1. 机关车辆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行政公务活动,禁止用于私人用途。
2. 机关车辆的用途需事先申请,制定使用计划,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3. 机关车辆的用途应合理合法,不得违反交通规则和道路安全规定。
三、车辆管理责任1. 行政机关应设立车辆管理部门,负责机关车辆的购置、保养、维修等工作。
2. 各部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车辆管理工作,做好车辆登记、规划、调度等工作。
3. 行政机关及其部门、单位要加强对车辆使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车辆购置与报废1. 机关车辆的购置应按照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车辆质量和安全性能。
2. 购置车辆的经费应符合财政预算规定,不得违规挪用。
3. 车辆报废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处理或私自出售。
五、车辆保养与维修1. 机关车辆的保养工作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车辆保养记录应详细完整,包括保养时间、内容、保养人员等信息。
3. 车辆维修应及时报修,选择正规的维修单位,并保存维修记录和车辆维修发票。
六、车辆使用与处置1. 机关车辆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计划执行,不得擅自改变车辆使用目的或范围。
2. 车辆使用人员应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严禁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
3. 车辆损坏、丢失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 机关车辆的处置应依法办理,不得随意转让或处置,车辆使用记录要保存至少五年。
七、车辆能源管理1. 机关车辆的燃料应合理使用,严禁超标排放,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
2. 车辆加油应选择合法的加油站,加油记录要详细记载,做到车辆油耗可追溯。
3. 机关应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对车辆能源管理的宣传和培训。
公车使用管理制度(4篇)

公车使用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公车使用范围: 明确公车只能用于公务活动,禁止私人使用、租借和出借。
2. 公车使用权限: 对使用公车的人员进行限制,一般限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机构工作人员。
3. 公车使用申请和审批: 使用公车前必须填写申请表,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批准。
4. 公车使用时间和路线: 公车使用时间应该限定在公务活动期间,不得擅自外出或过夜。
公车使用的路线应合理安排,避免私人旅游等不当行为。
5. 公车使用记录和报销: 对公车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行驶距离、时间、用途等信息。
公车费用的报销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必须提供相关凭证。
6. 公车管理责任: 各级机关应建立公车管理部门,明确公车使用责任人,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
7. 公车违规行为处理: 对公车违规行为,如私人使用、超速行驶、私自改装等,应依法追责并处罚。
8. 公车监督机制: 建立公车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车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接受社会监督。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制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都是合理管理和使用公车,防止滥用和浪费。
公车使用管理制度(2)是指一个适用于公务用车的规范和流程,旨在确保公车合理、安全和经济地使用。
以下是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的一些常见规定:1. 公务用车的申请:由相关部门或单位负责人按照实际需要提出公务用车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注明出车目的、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
2. 公务用车的配备和配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务用车的种类、数量和配置,统一进行采购和管理。
3. 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公务用车仅限用于公务活动,禁止私人使用或外借。
公务活动包括公务差旅、会议、考察等,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
4. 公务用车的使用时间和地点:公务用车应在公务需要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不得超时、超范围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在高峰时段或拥堵路段。
公务用车车辆使用及管理规定

公务用车车辆使用及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公务用车的使用及管理,提高财务使用效益,减少浪费,制订本规定。
第二章车辆使用第一节公务用车的使用范围公务用车主要用于公务活动,包括公务出差、接待、巡视等工作。
第二节公务用车的编配和配置公务用车的编配和配置应根据各部门实际需要和经费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车辆。
第三节车辆的使用制度1.公务用车的使用应以公务为目的,严禁私人使用。
2.公务用车的使用应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和安排进行,不得越权使用。
3.公务用车的使用应遵守路规,安全驾驶,不得违法行驶。
4.公务用车的使用应保持车辆的整洁,定期洗车保养,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第三章车辆维护与保养第一节车辆维护责任1.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公务用车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2.制定维修计划,及时修缮车辆,保持良好状态。
第二节车辆保养1.制定保养计划,按时进行保养,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2.保养工作包括发动机油、刹车油、轮胎气压等的检查和调整。
第四章油耗管理第一节油耗监控1.公务用车的油耗应进行监控,减少浪费。
2.建立公务用车油耗数据库,进行统计和监督。
第二节节能管理1.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减少燃油消耗。
2.加强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培养,提高驾驶技能,减少油耗。
第五章车辆事故处理第一节事故责任划分与处理1.车辆事故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由交警部门处理。
2.严禁事故后逃逸,全面配合处理工作。
3.事故责任划分应根据事实和相关规定进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节事故处理的纪律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和处分,违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2.对于车辆的维修费用和车辆的修复费用,由相关责任人承担。
第六章车辆报废管理1.车辆超过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的车辆应及时报废。
2.车辆的报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车辆经过报废手续后方可重新配置。
第七章经费支出管理第二节经费合理使用1.根据不同部门的需要合理分配经费,确保公务用车的正常运行。
2.公务用车的经费支出应按照财务程序和相关规定进行。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5篇)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规定为了严格镇政府机关车辆管理,使车辆管理正规化、规范化,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镇政府车辆管理规定如下:一、车辆管理的原则、范围1、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及上级公车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厉行节约、保障正常工作开展”的原则,实施本制度。
2、车辆管理的范围:凡属镇政府机关、计生站、企业站所属的车辆,均纳入本制度管理的范围。
二、车辆的管理和调度1、公车使用实行“统一调控、领导签批、用车登记、专职司机出车”的管理制度。
2、车辆使用的范围是公务用车,其它私人事务一律不得使用公务用车。
3、镇机关所有车辆由镇党政办公室统一调度,如因工作需要安排用车的,必须上报党政办公室,经领导签批后由专职司机凭签批意见出车。
4、镇机关所有车辆,在晚上和公休日必须停放在镇政府院子内指定地点,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
5、因工作需要夜晚及公休日用车的,需事先向镇主要领导请示,经同意后由党政办公室进行登记后方可用车。
二、车辆的使用1、车辆由指定专职司机负责开车,其它人员一律不准私自驾驶。
2、公务车不得借给非本单位人员使用。
如将车辆私自借给他人或不用专职司机私自出车,由此造成的后果的,不论所办的事为公事或私事,均由违反规定的个人负责。
3、车辆驾驶员必须具备车辆驾驶资格,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超载、酒后开车、疲劳驾驶和违反操作程序驾驶,否则,由此引起的后果由驾驶者负责。
4、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对车辆做基本检查(如水箱、油量、机油、刹车油、电瓶液、轮胎、外观等)如发现故障、配件失窃或损坏等现象,应立即报告。
5、驾驶员不得擅自将公务车开回家,或作其它私用。
6、任意放置车辆导致违犯交规、损毁、失窃,由驾驶员赔偿损失,并予以处分。
7、为私人目的借用公车的,应先向镇党政办公室申请,填写“车辆使用申请单”,经镇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使用。
8、公车私用时若受到违规处罚或发生事故、损毁、失窃的,在扣除理赔额后全部由借用者负担。
公务车使用管理规定

公务车使用管理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公务车使用范围:只能用于办公、出差、公务活动,禁止用于私人事务或个人利益。
2.公务车使用权限:公务车使用必须经过批准,并明确使用车辆、使用时间和使用人员。
3.公务车保管责任:公务车使用人员要妥善保管车辆,不得将车辆交给非授权人员使用,禁止私自改变车辆配置或私自使用公务车。
4.公务车维护保养:公务车使用人员要按照规定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和检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5.公务车油耗费用:公务车油耗费用由单位承担,禁止使用公款加油。
6.公务车使用记录:公务车使用人员要按照要求填写公务车使用登记表,包括里程、使用时间、用途等信息。
7.公务车交通违法行为:公务车使用人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得违反交通法规,对于违法行为个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8.公务车报废处理:公务车到达报废年限或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公务车使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公务车的合理使用,节约资源,防止滥用和浪费,并营造廉洁公务环境。
第 1 页共 1 页。
机关公车管理使用规定

机关公车管理使用规定
以下是机关公车管理使用规定的基本内容:
1. 公车使用范围:机关公车仅限于公务使用,不得用于私人目的或其他非法用途。
2. 公车使用权限:公车使用必须经过授权,只有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驾驶证的人员才能驾驶公车。
3. 公车使用登记:每次使用公车,驾驶员必须填写公车使用登记表,包括出发时间、目的地、用途等信息,并由相关部门审核和备案。
4. 用车申请审批:使用公车前,必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用车申请,并经过审批批准。
5. 公车油料管理:公车油料必须按规定的使用、加油地点和用途进行管理,不得私自提取或乱用油料。
6. 公车保养维护:保养公车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定期检查机油、轮胎、刹车、灯光等配件的状况,确保公车的正常运行。
7. 公车停车管理:任何时候,公车不得停放在禁止停车的地点,必须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所。
8. 公车限制行驶:一般情况下,公车只能在工作地点的周边区域内使用,不得擅自驶出指定区域。
9. 公车使用记录:每辆公车都必须保留详细的使用记录,包括起止时间、里程数、使用部门等信息。
10. 公车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规定的公车使用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用等。
以上是机关公车管理使用规定的基本内容,具体规定可能根据地区和机关的不同有所差异,使用者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
公车私用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公车私用管理规定范文一、总则(一)为加强对公车的管理,规范公车私用行为,提高公车使用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公车使用人员和公车使用场合。
(三)公车是指由本单位购置或租赁并登记注册,专供本单位行政工作和公务活动使用的车辆。
二、公车使用范围(一)公车只能用于本单位的公务出行,不得用于私人事务、个人活动以及其他违规用途。
(二)公务出行是指公车使用人员因工作需要,进行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出行活动。
(三)公务出行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到外地开展工作、参加会议、办公、调研等。
三、公车使用权限(一)公车使用权限应明确,由本单位领导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授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公车。
(二)公车使用权限应根据工作需求合理分配,不得滥用、超标使用公车。
(三)公车使用权限应遵守公车使用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目的、时间、路线进行出行。
四、公车使用流程(一)凡有公务出行需要的人员,应提前向本单位指定的部门进行申请。
(二)公车申请应包括出行目的、时间、路线和车辆要求等必要信息。
(三)公车申请应提前三个工作日提交,部门负责人应在一天内作出审批决定。
(四)通过审批的公车申请,应由申请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领取使用,并按照规定归还。
(五)公车使用应按照规定的出行目的、时间、路线进行,并及时上报行车记录。
五、公车使用监督(一)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车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车的日常管理和检查。
(二)公车使用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公车使用,不得擅自改变出行目的、时间、路线。
(三)公车使用人员发现公车存在故障、损坏等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尽快修复。
(四)本单位应定期对公车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使用行为进行处理和纠正。
(五)公车使用监督应注重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
六、公车使用违规行为处理(一)对于超标私用公车或其他违规使用行为,由本单位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
(二)对于造成公车损失的行为,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
(三)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公车使用行为,应及时通报公车使用人员所在单位的上级单位并进行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车管理规定】公务用车使用范围为加强公车管理使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公车管理使用,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下面给大家介绍关于公车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为加强公车管理,保证行车安全,提高用车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开发区各办公室及其干部职工。
三、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为车辆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班子成员依据分工,管好分管单位和部门的干部职工。
四、各单位公车配备、更新、过户、报废,须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同意并报局党组批准后,再按相关规定办理。
五、公车由所在单位办公室统一调度。
六、公车一般只用于公务。
严禁公车用于婚丧嫁娶、旅游等与公务无关的活动,严禁个人利用公车经商,严禁公车对内对外承包经营。
干部职工因疾病等特殊情况确需使用公车的,应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
七、法定休息时间无公务时,公车应在本单位指定地点停放,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八、非专职驾驶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驾驶公车,因工作确需驾驶公车的,必须持有本人的汽车驾驶证照,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同意,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建卡登记后报县纪委监察局备案。
九、个人不准向企业、下属单位借用车辆并擅自驾驶,不准利用公车学习驾驶技术。
十、严禁公车借企业和私人使用。
公车借给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使用,须经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值班领导同意,并由办公室做好相关记录。
十一、驾驶人员要经常检查车况,发现隐患要及时报告和处理,严禁车辆带“脖行驶。
十二、车辆正常检修,应事先报值班领导批准。
在行车途中发生故障应及时修理,并电话报告值班领导。
十三、驾驶员在行车时应带齐证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禁疲劳驾车、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确保行车安全。
因违章受到处罚,由驾驶员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十四、驾驶员应做好公车日常保养,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十五、专职驾驶员不得擅自离岗。
因事外出,应向值班领导请假并保持手机畅通。
节假日和其它休息时间公务用车,应随叫随到。
十六、驾驶员要遵守保密纪律,不得乱发议论,不得泄露秘密。
十七、违反上述规定,由局党组视情节轻重给予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其法律和经济责任。
公车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公车使用管理规定
2.公司公车管理使用规定范文3篇
3.公司公车使用管理规定范文
4.最新公务用车管理规定
5.公务用车公车管理规定
6. __公车管理使用规定
7.单位公车管理规定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