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
民法典如何处理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典如何处理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17309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d.png)
民法典如何处理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关乎着我们能否有效地进行各种民事活动,如签订合同、处置财产等。
而《民法典》作为我国民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规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
简单来说,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人。
在我国,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此外,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利和能力。
他们可以自由地签订合同、购买房产、投资创业等,并且要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负责。
比如,一个成年人在签订一份合同后,如果出现违约情况,就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接下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举个例子,一个十岁的孩子收到了长辈给的压岁钱,这就是纯获利益的行为,是有效的。
但如果这个孩子要把自己价值较高的玩具卖给别人,可能就需要经过其监护人的同意或者追认,否则这个行为可能就是无效的或者效力待定的。
再说说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比如说,一个不满八周岁的孩子去商店买东西,这个交易行为通常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没有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3be06878de80d4d8d05a4f2e.png)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是需要民事责任。
根据新的民法总则十八岁自然人规定有哪些采纳答案成年人可以从事自己可以从事的合法行为,不需要监护人代理民法总则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
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
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未成年人8周岁后的发明受保护和承认未成年人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关爱、教育和保护下成长。
如果上学期间有了发明创造,根据民法总则,也是受到承认和保护的。
未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订立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金额越来越大的合同。
未成年人或会在上学之余参加一些私立的兴趣培训班或者进入私立学校读书,这样就将发生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合同,由此产生更多权利、义务。
民事总则规定满十八周岁就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是未成年人,犯法也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对于承担的刑事责任,需要减半,主要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犯罪时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责任的。
民法典总则编解读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典总则编解读之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https://img.taocdn.com/s3/m/c234c7d002020740be1e9bed.png)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视为”属于推定,并且属于不可推翻的推定。本 条作如此规定,从理论层面来讲,是为了缓和自然人需达到法定成年年 龄后才能取得完全行为能力规定的僵硬性;从体系上看而言,是为了与 其他单行法规定保持一致。
劳动收入的内涵:劳动收入应当是固定的收入,如工资、 奖金,而非如 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偶然、不确定的收入。 “主要生活来源” 一般是指未成年人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能够维持当地 群众的一般生活水平,不需要借助其他人经济上的资助。需要注意的是, 一般生活水平并非完全可量化、恒定的标准,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程度有直接相关性,不同地区的一般生活水平标准也有重大差别。
关于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我国采取“三分法”,将自然人的民事能力分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情况,并依 此顺序依次规定。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健全的辨识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独立进行与其辨识能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活动。
《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 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条文将16周岁作为常 规用人用工的年龄界分,本条规定则与此相协调。
此外,如此规定也充分关照生活实际。当个人能够独立参加工作、独立 生活,也就预示着其具备了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心智水平和独立 的判断能力,能够独立参加各类民事活动。基于此,需要充分肯定其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
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等部门公布的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进行判断。考虑到16 周岁未成年人在实践中一般难以完全达到成年人的工作能力和收入水平, 因此在判断时,还需要综合工作地点、是否独立生活等内容进行考量, 以避免完全依照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作出判断的僵硬性和不现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练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ab665e4b14e852458fb579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A.独立实施民事行为B.独立进行民事活动C.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正确答案:D2.《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A.民事行为能力B.人格尊严C.民事责任能力D.民事法律能力正确答案:A3.《民法总则》规定,()在民事活动中的()一律平等。
A.民事主体,法律地位B.民事主体,地位C.当事人,法律地位D.当事人,地位正确答案:A4.《民法总则》规定,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的有关规定。
A.合伙企业法B.合同法C.公司法D.债权法正确答案:C5.根据《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A.五年B.四年C.二年D.三年正确答案:C6.《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依法享有(),承担()。
A.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B.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C.民事能力,民事权益,民事责任D.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民事义务正确答案:B7.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承担。
A.个人财产B.部分成员财产C.集体财产D.家庭财产8.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A.十周岁B.十四周岁C.八周岁D.六周岁正确答案:C9.《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段划分标准
![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段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7f96a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2.png)
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段划分标准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个人在法律上享有并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为使民事权益发生变动的能力。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段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一般被认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签订合同、买卖财产、参与诉讼等。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他们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才能有效进行民事行为。
比如,未成年人需要父母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的授权才能签订有效合同。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律认为他们无民事行为能力,即不能独立行使民事权利,也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他们的民事行为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才具有法律效力。
除了根据年龄段划分民事行为能力人,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细分和特别规定:1. 婚姻年龄的特殊规定: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性年满22周岁,女性年满20周岁时,即可结婚。
未满婚姻年龄的人,在满足法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父母的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提前承担婚姻关系的民事责任。
2. 经济行为能力的特殊规定:尽管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普通民事行为方面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事适应其年龄和智力的劳动和经营活动,以获取合法收入、使用财产。
这种特殊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能力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综上所述,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段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成年标准来确定的,一般为年满18周岁。
对于16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民事行为能力会受到限制并需要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而对于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法律认为他们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婚姻年龄和特殊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能力也有相关的特殊规定。
【2022年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精心整理200题)】 2022国家新政策
![【2022年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精心整理200题)】 2022国家新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72358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e.png)
【2022年全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精心整理200题)】2022国家新政策A.清算义务人B.利害关系人C.主管单位D.登记机关正确答案:A2、(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应当根据()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A.遵守法律法规B.敬重被监护人意愿C.权利义务对等D.最有利于被监护人正确答案:D3、(单选题)《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力量人,可以()。
A.独立实施民事行为B.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C.独立进行民事活动D.独立担当民事责任正确答案:B4、(单选题)《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受法律爱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A.财产和人身关系权利B.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C.被宪法给予的权利D.民事行为力量和民事责任力量正确答案:B5、(单选题)依据《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A.五年B.二年C.三年D.四年正确答案:B6、(单选题)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A.十周岁B.八周岁C.十四周岁D.六周岁正确答案:B7、(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宅地的()指定监护人。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B.民政部门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民政部门和公益组织正确答案:A8、(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力量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力量人。
A.其近亲属或者有关组织B.其法定监护人或者有关组织C.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有关组织D.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正确答案:D9、(单选题)《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力量和(),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担当民事义务的组织。
满18岁可以当监护人吗?
![满18岁可以当监护人吗?](https://img.taocdn.com/s3/m/a5cba54401f69e3142329404.png)
满18岁可以当监护人吗?满18岁是可以担任监护人的。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除此之外,还需要满足与被监护人有着亲属关系,满足监护人的生活水平条件即可担任监护人。
▲满18岁可以当监护人吗?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应由本条第二款规定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其中关于认定监护人监护能力,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上述人担任监护人没有顺序限制。
《民法总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
民事行为能力和年龄的划分表格
![民事行为能力和年龄的划分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dc202a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7.png)
【民事行为能力和芳龄的划分表格】一、民事行为能力和芳龄的概念1.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一个人依法享有从事民事活动的能力及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 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公民。
二、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取得(1) 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 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2. 监护人同意行为能力(1) 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民事活动,应当由其监护人代理。
(2)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可以由监护人同意进行民事活动。
三、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限制1. 儿童禁止从事危险活动(1) 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不得从事危险活动。
(2) 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防止其从事可能危害其人身安全的活动。
2. 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因违法行为受到纠正教育措施。
3. 未成年人的契约行为(1) 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履行。
(2) 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应当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四、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保护1.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 法律禁止利用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
(2) 监护人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教育和培养(1) 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2) 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民事行为能力。
五、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保护1. 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保护(1) 司法机关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 对于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司法机关应当给予特别关注和保护。
2. 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司法救济(1) 对于受到侵权的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9a194d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80.png)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
民法规定,年满18周岁的人,可以独立履行民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15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独立履行部分民事行为,并承担部分民事责任;10至15周岁的儿童,只能由其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10周岁以下的儿童,不具有任何民事行为能力。
经营类民事行为的年龄限制,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经营性质,有不同的要求,但最低的要求是18岁。
若要从事法定资格上的经营行为,必须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标准,并取得法定许可。
继承类民事行为的年龄标准,一般是20周岁以上,不过,有些法律规定,婴儿出生后,就可以接受继承,但是,接受继承的法定行为,只有在20周岁以上时,才能自行行使,没有达到20周岁时,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的授权才能行使。
婚姻类民事行为的年龄标准,一般是男性20周岁以上,女性18周岁以上,不过,有的地方的法律规定,男性18周岁以上,女性16周岁以上,就可以结婚,但是,全国正式的婚姻法仍然是2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上的男女,才能结婚。
以上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
不同的民事行为,有不
同的年龄标准,我们必须尊重法律,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
法宣在线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法宣在线试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https://img.taocdn.com/s3/m/a360ae8df12d2af90342e62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1、(单选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十五周岁B.十七周岁C.十四周岁D.十六周岁正确答案:D2、(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指定监护人。
A.民政部门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C.民政部门和公益组织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正确答案:B3、(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依法享有(),承担()。
A.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B.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民事义务C.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D.民事能力,民事权益,民事责任正确答案:C4、(单选题)《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
A.独立实施民事行为B.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C.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正确答案:B5、(单选题)根据《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A.四年B.五年C.三年D.二年正确答案:D6、(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了()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A.民事主体B.公民与法人C.自然人D.公民正确答案:C7、(单选题)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A.十四周岁B.十周岁C.八周岁D.六周岁正确答案:C8、(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其近亲属或者有关组织B.其法定监护人或者有关组织C.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D.其法定代理人或者有关组织正确答案:C9、(单选题)《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
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e433df8627d3240c8547ef2f.png)
When your destiny wants you to grow up, it will always arrange some people or things that make youuncomfortable to stimulate you.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民法总则的规定,那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权利,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否则是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并非如此,那么,具体来说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呢?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民法总则的规定,那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权利,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否则是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并非如此,那么,具体来说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呢?一、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规定是怎样的?1、纯获利行为——有效。
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129条,纯获利行为包括奖励、赠予、报酬等。
2、日常简单的生活行为——有效。
即一些非常简单的民事行为,如乘坐公交车投币,买酱油,放学后买一支铅笔等。
3、双方行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的合同行为——一概无效。
如签合同、转让、买卖等。
合同相对人无催告权,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无须追认。
4、单方行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单方意思表示取得、变更、消灭权利的行为——一概无效。
如抛弃、立遗嘱等。
二、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特别规定立遗嘱的行为(1)1985年10月1日施行的《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1985年9月11日施行的《继承意见》规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公民处理继承问题的准则,是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继承案件的依据。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2513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9.png)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
自然人行为能力是指个人在法律上能够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
在我
国法律中,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包括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
下面将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首先,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个人依法享有从事民事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
能力。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自然人。
这意味着,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包括签订合同、买卖财产、受赠等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其次,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主要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两种
情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规定个人在一定范围内或者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协助才能进行民事活动。
例如,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精神病
患者等都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范畴。
这些人在进行某些民事活动时,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协助才能有效进行。
而无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个人因精神缺陷、精神病、智力障碍等原因,完全无法进行民事活动的情况。
这类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为处理民事事务。
总的来说,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标准在我国法律中得到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完
全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两种情况。
这些标准的确立,有利于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行为能力,并在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时,遵守法律规定,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2022年份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
![2022年份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9f3c3c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3.png)
2022年份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总的来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核心特征就是时间短,题量大,速度要求高。
你知道国家公务员行测复习有哪些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条解析:十八周岁以上(包括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独立实施的行为有效。
比如二十周岁且精神正常的甲独自去商场购买的手机行为有效。
这里注意,第十八条二款的涵义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然生理年龄未达到十八周岁,但如果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可以看作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如以下例题:【例1】17周岁的甲辍学打工,每个月工资3000元。
用自己的积蓄给母亲买了一部手机,母亲心疼钱认为甲未成年,单独买手机的行为是无效的。
请问甲买手机的行为效力为( )?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可撤销【解析】答案选A。
甲虽只有17周岁,但靠自己的劳动能力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此时将甲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他所独立实施的行为有效。
故本题答案为A。
需要注意的是,该法条所强调是这个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能力养活自己。
所以即便该未成人有较多财产,但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主要来源,都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e42f7942b0717fd5370cdcb0.png)
If you are really willing to work hard for your dreams, the worst result will be a late bloome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在民事纠纷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那么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左右案件最终的判定结果,此时最好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年满十八周岁,而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在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在民事纠纷中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那么在很大的程度上可能左右案件最终的判定结果,此时最好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年满十八周岁,而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年满十八周岁,在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呢?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一、民法总则明确规定十八周岁是否可以承担民事责任?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年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
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把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
法律文书中要写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年、月、日。
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三、法律中关于对未成年罪犯刑罚的适用有哪些?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应当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一)剥夺政治权利刑的适用对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未成年罪犯,除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的以外,一般不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fb3281d04a1b0717ed5dd46.png)
Noisy horns on the road, noisy quarrels around, loud readings from the school, and swearing of dissatisfactionwith the world.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相对之前的法律规定,民法总则有不少亮点,其中规定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年龄的分界点,而之前规定的是10岁。
在传统观点上,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民法总则也有条文规定。
那么,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下面我们跟随了解下有关知识。
抵押贷款房屋抵押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抵押合同二手房抵押贷款相对之前的法律规定,民法总则有不少亮点,其中规定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年龄的分界点,而之前规定的是10岁。
在传统观点上,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民法总则也有条文规定。
那么,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下面我们跟随了解下有关知识。
一、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条件是什么?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1、18周岁以上。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是我国自然人成年的界限。
对于16周岁以上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岁、14岁、16岁、18岁的法律意义
![10岁、14岁、16岁、18岁的法律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6c35e2a8114431b80dd85c.png)
10岁、14岁、16岁、18岁的法律意义(1)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够独立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除非患有精神病(或者痴呆症),年满18周岁的公民均可以独立从事民事活动,无需其父母或者其他亲属代理其进行活动。
他所进行的民事活动均为合法有效,由于民事活动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均由其自行承担,由于其从事的犯罪活动,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接受国家的刑事制裁。
(2)公民年满16周岁即产生两方面的法律后果:第一,民事活动方面,年满16周岁就可以参加社会工作(16周岁以下国家禁止招聘),如果年满16周岁的公民已经参加工作,并且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则在民法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成年人同等的民事权利,并独立承担其民事活动的法律责任.第二,在刑事责任的承担方面,年满16周岁的公民应当对其所从事的任何刑事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3)公民年满14周岁,在民事法律方面没有特别的法律意义,但在刑事法律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即如果其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和投放危险物资八种严重犯罪行为,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与此对应的是,年满14周岁以下的公民,即使实施了犯罪行为,也无须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4)公民年满10周岁,在民事活动方面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通常来说,在法律上通过其从事民事活动金额的大小,与其生活的关联程度等方面,来判断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有效。
(5)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因犯罪而追究刑事责任时,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多少?
![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5b2c9376b307e87101f69645.png)
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多少?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了保护这类人的权益以及防止其伤害他人权益,法律限制他们的民事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总是受其年龄的影响,那么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多少呢?下面小编简单和大家聊一聊。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了保护这类人的权益以及防止其伤害他人权益,法律限制他们的民事行为,而一个人的行为能力总是受其年龄的影响,那么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多少呢?下面小编简单和大家聊一聊。
▲一、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哪些年龄段的人?▲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我国《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特殊情况:第18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什么?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年龄和精神状况,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
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
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l 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
![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https://img.taocdn.com/s3/m/e03f981e7375a417866f8f39.png)
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国家会保护其健康成长。
但其也属于一个独立的主体,为了使其更早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国家最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对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规定最出了调整,你是否知道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现在就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小大人”门槛从十岁降至八岁。
民法总则中,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民法通则的“十周岁”下调至“八周岁”,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就自然人而言,它是基于人的认知和心智水平而实施民事行为的现实可能性。
按照现在的民法通则,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做出该项改变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素质明显提升,随之而来的则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育程度加快,其对外界事物及自身行为的认知、辨识能力增强。
因此,有必要调低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赋予其实施与年龄、智力相适应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购买简单、小额的生活、学习用品等活动,以尽早彰显其自主意识,让适龄孩子们适度参与社会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年龄标准的调低,在更早地肯定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同时,法律对其自身注意和辨控能力、其监护人及社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为成年人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为成年人](https://img.taocdn.com/s3/m/5d4082cc852458fb760b5613.png)
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为成年人10月1日要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中增加了不少变化,都是与每一个人切身相关的法律规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那么到达18周岁后,在《民法总则》里头有什么与以前不同的地方呢?10月1日要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其中增加了不少变化,都是与每一个人切身相关的法律规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那么到达18周岁后,在《民法总则》里头有什么与以前不同的地方呢?一、18周岁时他(她)已成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他(她)可以独立工作,对劳动得来的收入拥有所有权,这将极大地激发他(她)创造财富的热情。
《民法总则》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二、18周岁后1、他(她)结婚(男:22周岁,女:20周岁)、生子,由此产生新的亲属关系。
他(她)与家人一起奋斗,追求幸福的生活。
2、期间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烦恼,比如婚姻中出现财产和子女抚养纠纷,朋友借钱三年不还,个人照片被滥用,楼上住户的空调往家里滴水……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都可以在民法总则中找到原则依据。
3、如果他(她)选择创业,个体工商户也是民事主体,这在民法总则中得到延续巩固。
4、如果他(她)生活在农村,是某个村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能安心从事经营生产。
现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被民法总则赋予法人资格。
以前面临的合同订立、财产处置等难题,解决起来有了法律依据。
他(她)可以受集体委托,到银行以集体的名义开设账户,为集体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大方便,大家的生产增收将有更多法律保障。
(这一变化凝结着中国立法者的心血和智慧。
他们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经过多次审议,调整了法人分类,在“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之外专门设立“特别法人”。
这是中国法人制度的一大特色。
)不论他(她)从事何种民事活动,都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民法总则新设立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
是否有民事能力?
相对之前的法律规定,民法总则有不少亮点,其中规定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年龄的分界点,而之前规定的是10岁。
在传统观点上,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民法总则也有条文规定。
那么,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有关知识。
抵押贷款房屋抵押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抵押合同二手房抵押贷款
相对之前的法律规定,民法总则有不少亮点,其中规定8周岁是限制民事行为年龄的分界点,而之前规定的是10岁。
在传统观点上,年满18周岁就是成年人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这一点上,民法总则也有条文规定。
那么,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有关知识。
一、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否有民事能力?
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五条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有详细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
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条件是什么?
我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18周岁以上。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是我国自然人成年的界限。
对于16周岁以上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
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
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18周岁以上,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三、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
和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
如果说,民事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具备了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的话,那么民事行为能力是其现实地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
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主观方面,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意思表达能力,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2、客观方面,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能够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或应尽义务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民法总则明确规定18周岁以上的是成年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到了18周岁,人们身体及心理基本发育成熟,对自己做出的行为也有清晰判断。
这里注意一点,如果年满16周岁,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的,也可以认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