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阅读理解与规律探究

合集下载

2015年中考题第一章阅读理解和规律探究专题

2015年中考题第一章阅读理解和规律探究专题

第一章 阅读理解和规律探究专题§1.1 阅 读 理 解解题模式 【题型特点】 1.阅读理解型问题就是题目首先提供一定的材料,或介绍一个概念,或给出一种解法等,让同学们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加以运用.它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概括能力为主的一种重要题型.2.阅读理解型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是:(1)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问题(2)对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问题【解题思路】解答阅读理解型问题,关键要搞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在研究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主要解题方法有: (1)对照模仿法 认真研读示例,把握“新知识”的实质,对照模仿示例解答问题. 对“问题”和“材料”难道相当的问题,可采用此法.(2)类比迁移法在理解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类比材料所提供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或公式的推导与应用过程,或新的数学规律、方法与应用过程等信息,迁移到所要解答的问题中,使考查问题得到解决. 对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问题,常用此法.(3)归纳转化法对“问题”高于“材料”所提供的难度时,需要把问题带到材料中,认真理解材料所提供的思路,举一反三,多角度去思考,归纳材料的本质.使阅读材料能够得到拓展和应用.典题研究 【例1】(2015•广西南宁)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a ,b}表示a 、b 中的较大值,如:Max{2,4}=4,按照这个规定,方程{}xx x x Max 12,+=-的解为( ). A.21- B.22-C.2121-+或D.121-+或【思路点拨】根据x 与x -的大小关系,取x 与x -中的最大值化简所求方程,求出解即可.当x <x -,即x <0时,所求方程变形得:xx x 12-+=, 去分母得:0122=++x x ,即1-=x ;当x >x -,即x >0时,所求方程变形得:xx x 12+=,即122=-x x , 解得:21+=x 或21-=x (舍去), 经检验1-=x 与21+=x 都为分式方程的解.故选D .【完全解答】D.【归纳交流】本题是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问题,解答时运用了类比迁移法.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例2】(2015•福建福州)定义:长宽比为n :1(n 为正整数)的矩形称为n 矩形.下面,我们通过折叠的方式折出一个2矩形,如图①所示. 操作1:将正方形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折叠后的点C 落在对角线BD 上的点G 处,折痕为BH .操作2:将AD 沿过点G 的直线折叠,使点A ,点D 分别落在边AB ,CD 上,折痕为EF .则四边形BCEF 为2矩形. 证明: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 则BD=2211+=2.由折叠性质可知BG=BC=1,∠AFE=∠BFE=90°,则四边形BCEF 为矩形.∴∠A=∠BFE. ∴EF∥AD. ∴AB BFBD BG =,即121BF =. ∴BF=21.∴BC:BF=1:21=2:1.∴四边形BCEF 为2矩形. 阅读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所有与CH 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____,tan∠HBC 的值是_________;(2)已知四边形BCEF 为2矩形,模仿上述操作,得到四边形BCMN ,如图②,求证:四边形BCMN 是3矩形;(3)将图②中的3矩形BCMN 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3次后,得到一个“n 矩形”,则n 的值是 _______.【思路点拨】(1)由折叠即可得到DG=GH=CH ,设HC=x ,则有DG=GH=x ,DH=x 2,根据DC=DH+CH=1,就可求出HC ,然后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tan∠HBC 的值;(2)只需借鉴阅读中证明“四边形BCEF 为2矩形”的方法就可解决问题;(3)同(2)中的证明可得:将3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4矩形”,将4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5矩形”,将5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6矩形”,由此就可得到n 的值.【完全解答】(1)由折叠可得: DG=HG ,GH=CH , ∴DG=GH=CH.设HC=x ,则DG=GH=x . ∵∠DGH=90°,∴DH=x 2,∴DC=DH+CH=x 2+x =1, 解得x =12-. ∴tan∠HBC=112-=BCHC=12-. 故答案为:GH 、DG ,12-;(2)∵BC=1,EC=BF=22, ∴BE=22BC EC +=26.由折叠可得BP=BC=1,∠FNM=∠BNM=90°,∠EMN=∠CMN=90°.∵四边形BCEF 是矩形,∴∠F=∠FEC=∠C=∠FBC=90°,∴四边形BCMN 是矩形,∠BNM=∠F=90°, ∴MN∥EF, ∴BFBN BE BP =,即BP•BF=BE•BN, ∴1×22=26BN ,∴BN=31,∴BC:BN=1:31=3:1,∴四边形BCMN 是3的矩形; (3)同理可得:将3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4矩形”,将4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5矩形”,将5矩形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1次后,得到一个“6矩形”,所以将图②中的3矩形BCMN 沿用(2)中的方式操作3次后,得到一个“6矩形”,故答案为6.【归纳交流】这是一道对过程和方法理解问题,需要对照模仿方法进行操作证明,类比迁移的方法进行推广.弄清阅读材料中的新定义、操作方法和证明思路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勾股定理等知识,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归纳探究能力、推理能力,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好题.【例3】(2015•山东日照)阅读资料:如图1,在平面之间坐标系xOy 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x ,1y ),B(2x ,2y ),由勾股定理得AB 2=|2x ﹣1x |2+|2y ﹣1y |2,所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212212)()(y y x x -+-.我们知道,圆可以看成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点的集合,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x ,y )为圆上任意一点,则A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为OA 2=|x ﹣0|2+|y﹣0|2,当⊙O 的半径为r 时,⊙O 的方程可写为:222r y x =+.问题拓展:如果圆心坐标为P(a ,b ),半径为r ,那么⊙P的方程可以写为_____________.综合应用:如图3,⊙P 与x 轴相切于原点O ,P 点坐标为(0,6),A 是⊙P 上一点,连接OA ,使tan ∠P OA=43,作PD⊥OA,垂足为D ,延长PD 交x 轴于点B ,连接AB .①证明AB 是⊙P 的切点;②是否存在到四点O ,P ,A ,B 距离都相等的点Q ?若存在,求Q 点坐标,并写出以Q 为圆心,以OQ 为半径的⊙O 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思路点拨】问题拓展:设A(x ,y )为⊙P 上任意一点,则有AP=r ,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P 的方程;综合应用:①由PO=PA ,PD ⊥OA 可得∠OPD=∠APD ,从而可证到△POB ≌△PAB ,则有∠POB=∠PAB .由⊙P 与x 轴相切于原点O 可得∠POB=90°,即可得到∠PAB=90°,由此可得AB 是⊙P 的切线;②当点Q 在线段BP 中点时,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QO=QP=BQ=AQ . 易证∠OBP=∠POA ,则有tan ∠OBP=OB OP =43.由P 点坐标可求出OP 、OB .过点Q 作QH⊥OB 于H ,易证△BHQ∽△BO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QH 、BH ,进而求出OH ,就可得到点Q 的坐标,然后运用问题拓展中的结论就可解决问题.【完全解答】问题拓展:设A(x ,y 为⊙P 上任意一点,∵P(a ,b ),半径为r ,∴AP 2=22)()(b y a x -+-=2r . 故答案为22)()(b y a x -+-=2r ; 综合应用:①∵PO=PA,PD⊥OA, ∴∠OPD=∠APD . 在△POB 和△PAB 中,⎪⎩⎪⎨⎧=∠=∠=PB PB APB OPB PA PO ,, ∴△POB≌△PAB,∴∠POB=∠PAB.∵⊙P 与x 轴相切于原点O , ∴∠POB=90°, ∴∠PAB=90°, ∴AB 是⊙P 的切线;②存在到四点O ,P ,A ,B 距离都相等的点Q . 当点Q 在线段BP 中点时, ∵∠POB=∠PAB=90°, ∴QO=QP=BQ=AQ.此时点Q 到四点O ,P ,A ,B 距离都相等. ∵∠POB=90°,OA⊥PB,∴∠OBP=90°﹣∠DOB=∠P OA , ∴tan∠OBP=OBOP=tan∠POA =43.∵P 点坐标为(0,6), ∴OP=6,OB=34OP=8. 过点Q 作QH⊥OB 于H ,如图3,则有∠QHB=∠POB=90°, ∴QH∥PO,∴△BHQ∽△BOP, ∴21===BP BQ OB BH OP QH , ∴QH=21OP=3,BH=21OB=4,∴OH=8﹣4=4,∴点Q 的坐标为(4,3), ∴OQ=22QH OH +=5,∴以Q 为圆心,以OQ 为半径的⊙O 的方程为25)3()4(22=-+-y x .【归纳交流】本题是一道对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问题,解答时需要利用归纳转化法对问题进行延伸拓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的新理念.名题选练一、 选择题1.(2015·浙江绍兴)如果一种变换是将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或向上平移1个单位,我们把这种变换称为抛物线的简单变换.已知抛物线经过两次简单变换后的一条抛物线是12+=x y ,则原抛物线的解析式不可能的是( ).A.12-=x yB.562++=x x yC.442++=x x y D.1782++=x x y 2.(2015·湖南永州)定义[x ]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3.6]=3,[0.6]=0,[﹣3.6]=-4.对于任意实数x ,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x ]=x (x 为整数)B.0≤x ﹣[x ]<1C.[y x +]≤[x ]+[y ]D.[x n +]=n +[x ](n 为整数)二、 填空题 3.(2015·福建龙岩)设)[x 表示大于..x 的最小整数,如)3[=4,)2.1[-=-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①0)0[=;②x x -)[的最小值是0; ③x x -)[的最大值是1;④存在实数x ,使x x -)[=0.5成立.4.(2015•山东威海)如图①,②,③,用一种大小相等的正多边形密铺成一个“环”,我们称之为环形密铺.但图④,⑤不是我们所说的环形密铺.请你再写出一种可以进行环形密铺的正多边形:________.4.正十二边形三、 解答题5.(2015·湖南张家界)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第1项,记为1a ,依次类推,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第n 项,记为n a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如:数列1,3,9,27,…为等比数列,其中11=a ,公比为3=q .则:(1)等比数列3,6,12,…的公比q 为_____,第4项是_____.(2)如果一个数列1a ,2a ,3a ,4a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那么根据定义可得到:q a a =12,q a a =23,q a a=34,…… q a a n n =-1. 所以:q a a ⋅=12,()21123q a q q a q a a ⋅=⋅⋅=⋅=,()312134q a q q a q a a ⋅=⋅⋅=⋅=,由此可得: =n a (用1a 和q 的代数式表示).(3)若一等比数列的公比2=q ,第2项是10,请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6.(2015•四川达州)阅读与应用:阅读1:a 、b 为实数,且a >0,b >0,因为0)(2≥-b a ,所以02≥+-b ab a 从而ab b a 2≥+(当a =b 时取等号).阅读2:若函数xmx y +=;(m >0,x >0,m为常数),由阅读1结论可知:m xmx 2≥+,所以当x m x =,即m x =时,函数x mx y +=的最小值为m 2.阅读理解上述内容,解答下列问题:问题1:已知一个矩形的面积为4,其中一边长为x ,则另一边长为x 4,周长为)4(2xx +,求当x =____时,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问题2:已知函数11+=x y (x >-1)与函数10222++=x x y (x >-1),当x =____时,12y y 的最小值为____; 问题3:某民办学校每天的支出总费用包含以下三个部分:一是教职工工资4900元;二是学生生活费成本每人10元;三是其他费用.其中,其他费用与学生人数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01.当学校学生人数为多少时,该校每天生均投入最低?最低费用是多少元?(生均投入=支出总费用÷学生人数)7.(2015·山东济宁)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CcB b A a sin sin sin ==.利用上述结论可以求解如下题目.如:在△ABC 中,若∠A=45°,∠B=30°,6=a ,求b .解:在△ABC 中,∵BbA a sin sin =, ∴A B a b sin sin ==︒︒45sin 30sin 6=22216⨯=23 问题解决:如图,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航行,当甲船位于1A 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 方向的1B 处,且乙船从1B 处按北偏东15 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2A 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2B 处,此时两船相距.21(1)判断122A A B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2)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8.(2015•福建泉州)阅读理解抛物线241x y =上任意一点到点(0,1)的距离与到直线1-=y 的距离相等,你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kx y 与y 轴交于C 点,与函数241x y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分别过A ,B 两点作直线1-=y 的垂线,交于E ,F 两点.(1)写出点C 的坐标,并说明∠ECF=90°; (2)在△PEF 中,M 为EF 中点,P 为动点. ①求证:PE 2+PF 2=2(PM 2+EM 2); ②已知PE=PF=3,以EF 为一条对角线作平行四边形CEDF ,若1<PD <2,试求CP 的取值范围.§1.2规 律 探 究解题模式【题型特点】1.规律探究性问题是指依赖不完全归纳(法)、类比、估计、想象、观察、猜测验证等合情推理方式所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 这类问题,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等数学思想方法和抽象化的、形式化的数学思辨过程.2.规律探究性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是: (1)数列规律型; (2)数式规律型; (3)图形变化规律型; (4)点坐标变化规律型; (5)数形结合规律型.【解题思路】解决规律探究性问题常常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方法,即利用特殊值(特殊点、特殊数量、特殊线段、特殊位置等)进行归纳、概括,得出规律(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数学结论),然后验证或应用这一规律解题即可.(1)数列规律型:数列规律型问题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大小变化规律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归纳、验证,然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以列代数式为主要内容.(2)数式规律型:通常给定一些代数式、等式或者不等式,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一般解法是先写出代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的不同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写出符合条件的格式.(3)点坐标变化规律型:此类题型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图形变化规律型:图形变化型问题主要是观察图形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其联系和区别,用相应的算式由特殊到一般描述其中的规律.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5)数形结合规律型: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的能力,解决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很好的“数感”,还要有很强的“图形”意识.典例研究【例1】(2015•广东)观察下列一组数:13,25,37,49,511,…,根据该组数的排列规律,可推出第10个数是 .【思路点拨】观察已知的5个数可以发现:分子为连续的自然数,分母为分子的2倍加1,所以,它的规律为:12+n n,将n =10代入可得.【完全解答】1021.【归纳交流】本题考查的是数列的变化规律,发现分子、分母变化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例2】(2015·湖北孝感)观察下列等式:,,,,222247531 3531 231 11=+++=++=+=……,则1+3+5+7+…+2015=______.【思路点拨】观察等式,可以发现:等式左边是连续奇数的和,右边是这列奇数首尾两个奇数和的一半的平方,所以,答案为2220151)(+,即21008. 【完全解答】21008(或1016064).【归纳交流】本题考查的是数式的变化规律.发现等式左右两边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本题等式反映的一般规律是:1+3+5+…+)12-n (=2n . 【例3】(2015•重庆A )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小圆圈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6个小圆圈,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9个小圆圈,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2个小圆圈,…,按此规律排列,则第⑦个图形中小圆圈的个数为().【思路点拨】仔细观察图形,找到图形中圆形个数的通项公式,然后代入n=7求解即可.观察图形得:第1个图形有3+3×1=6个圆圈,第2个图形有3+3×2=9个圆圈, 第3个图形有3+3×3=12个圆圈, ……第n 个图形有3+3n=3(n+1)个圆圈, 当n=7时,3×(7+1)=24, 【完全解答】B.【归纳交流】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并找到图形变化的通项公式,难度不大.【例4】(2015•黑龙江龙东)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0,3)、B (-1,0),过点A 作AB 的垂线交x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A A 1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过点A 2作A 1A 2的垂线交x 轴于点A 3……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直至得到点A 2015为止,则点A 2015坐标为__________.【思路点拨】分别写出A 1、A 2、A 3的坐标找到变化规律后写出答案即可.∵A (0,3)、B (﹣1,0), ∴A B ⊥AA 1, ∴A 1的坐标为:(3,0),同理可得:A 2的坐标为:(0,﹣33),A 3的坐标为:(﹣9,0),……∵2015÷4=503…3,∴点A 2015坐标为(﹣31008,0), 【完全解答】.(﹣31008,0).【归纳交流】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点的坐标的变化得到规律,利用得到的规律解题.【例5】(2015•浙江宁波)如图,将△ABC 沿着过AB 中点D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2处,称为第1次操作,折痕DE 到BC 的距离记为h 1;还原纸片后,再将△ADE 沿着过AD 中点D 1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DE 边上的A 2处,称为第2次操作,折痕D 1E 1到BC 的距离记为h 2;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2015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 2014E 2014到BC 的距离记为h 2015,到BC 的距离记为h 2015.若h 1=1,则h 2015的值为().A.201521B.201421C.201521-1 D.201421-2【思路点拨】根据中点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DA=DA'=DB ,从而可得∠ADA'=2∠B,结合折叠的性质,∠ADA'=2∠ADE,可得∠ADE=∠B,继而判断DE∥BC,得出DE 是△ABC 的中位线,证得AA 1⊥BC,得到AA 1=2,求出1h ,同理求出2h ,3h ,以及经过第n 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 n ﹣1E n ﹣1到BC 的距离n h ,进而求得2015h 结果.具体过程如下:连接AA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A 1⊥DE,DA=DA 1, 又∵D 是AB 中点, ∴DA=DB, ∴DB=DA 1, ∴∠BA 1D=∠B, ∴∠ADA 1=2∠B, 又∵∠ADA 1=2∠ADE, ∴∠ADE=∠B, ∴DE∥BC, ∴AA 1⊥BC, ∴AA 1=2, ∴h 1=2﹣1=1,∴第一次折叠后:01212-=h ,第二次折叠后:12212-=h ,第三次折叠后:2321221212-=⨯-=h ,第四次折叠后:342122121212-=⨯⨯-=h ,……依次类推可得出第n 次折叠后:1212--=n n h ,当2015=n 时,20142015212-=h .【完全解答】D.【归纳交流】本题是数形结合规律型问题,通过有规律的折叠,探讨折痕与底边距离变化规律.考查知识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名题选练一、 选择题1.(2015•山东泰安)下面每个表格中的四个数都是按相同规律填写的:根据此规律确定x 的值为( ). A.135 B.170 C.209 D.2522.(2015•湖北荆州)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有等式(,)m A i j =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7(2,3)A =,则( ). A.(31,50) B.(32,47)C.(33,46)D.(34,42)3.(2015•山东日照)观察下列各式及其展开式:(a+b )2=a 2+2ab+b 2(a+b )3=a 3+3a 2b+3ab 2+b 3(a+b )4=a 4+4a 3b+6a 2b 2+4ab 3+b 4(a+b )5=a 5+5a 4b+10a 3b 2+10a 2b 3+5ab 4+b 5… 请你猜想(a+b)10的展开式第三项的系数是( ).A.36B.45C.55D.664.(2015•河南)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 1,O 2,O 3,… 组成一条平滑的曲线,点P 从原点O 出发,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π个单位长度,则第2015秒时,点P 的坐标是( ).A.(2014,0)B.(2015,-1)C.(2015,1)D.(2016,0)5.(2015•四川绵阳)将一些相同的“○”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观察每个“龟图”中的“○”的个数,若第n 个“龟图”中有245个“○”,则n=( ).A.14B.15C.16D.176.(2015•湖北鄂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 1B 1C 1D 1 、D 1E 1E 2B 2 、A 2B 2C 2D 2 、D 2E 3E 4B 3 、A 3B 3C 3D 3……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点B 1在y 轴上,点C 1、E 1、E 2、C 2、E 3、E 4、C 3……在x 轴上,已知正方形A 1B 1C 1D 1 的边长为1,∠B 1C 1O =60°,B 1C 1∥B 2C 2∥B 3C 3……则正方形A 2015B 2015C 2015D 2015的边长是( ).A.2014)21(B.2015)21(C.2015)33(D.2014)33( 7.(2015•四川宜宾)如图,以点O 为圆心的20个同心圆,它们的半径从小到大依次是1、2、3、4、……、20,阴影部分是由第l 个圆和第2个圆,第3个圆和第4个圆,……,第l9个圆和第20个圆形成的所有圆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31πB.210πC.190πD.171π8.(2015•山东威海)如图,正六边形A 1B 1C 1D 1E 1F 1的边长为2,正六边形A 2B 2C 2D 2E 2F 2的外接圆与正六边形A 1B 1C 1D 1E 1F 1的各边相切,正六边形A 3B 3C 3D 3E 3F 3的外接圆与正六边形A 2B 2C 2D 2E 2F 2的各边相切,…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A 10B 10C 10D 10E 10F 10的边长为( ).A.92243B.92381C.9281D.82381二、 填空题9.(2015•贵州黔东南)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根据上述排列规律,数阵中第10行从左到右的第5个数是________.9.5010.(2015•湖北咸宁)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把第一个三角数记为a 1,第二个三角数记为a 2…,第n 个三角数记为a n ,计算a 1+a 2,a 2+a 3,a 3+a 4,…由此推算a 399+a 400=___________.10. 1.6×105(或160000)11.(2015•湖南郴州)请观察下列等式的规律:=(1﹣),=(﹣), =(﹣),=(﹣),… 则+++…+= . 12.(2015·山东济宁)若721322122⨯⨯-=⨯-⨯,113254-4332212222⨯⨯-=⨯⨯+⨯-⨯)()(, )()()(22222276-6554-433221⨯⨯+⨯⨯+⨯-⨯=1543⨯⨯-, 则⋅⋅⋅+⨯⨯+⨯-⨯)()(222254-433221 ])12(2()2)(12[(22+--+n n n n =____________.13.(2015·山东莱芜)已知:3212323=⨯⨯=C ,1032134535=⨯⨯⨯⨯=C ,154321345646=⨯⨯⨯⨯⨯⨯=C ,…,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寻找规律并计算610C =_____.14.(2015·江苏常州)数学家歌德巴赫通过研究下面一系列等式,作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4=2+2;12=5+7;6=3+3;14=3+11=7+7;8=3+5;16=3+13=5+11;10=3+7=5+5;18=5+13=7+11; ……通过这组等式,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字语言表达).15. (2015•广东深圳)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5个图形有_____个太阳.16.(2015•贵州安顺)如图所示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l 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 (n 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的基础图形个数为_______ (用含n 的式子表示).17.(2015·湖南益阳)如图是用长度相等的小棒按一定规律摆成的一组图案,第1个图案中有6根小棒,第2个图案中有11根小棒,…,则第n 个图案中有 根小棒.18.(2015•山东聊城)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 1,把△AB C 分成3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P 1、P 2,把△ABC 分成5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 1、P 2、P 3,把△AB C 分成7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A 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点 P 1、P 2、P 3、…、P n ,把△ABC 分成________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19.(2015•广西南宁)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1,现将点A 沿x 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点A 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1A ,第二次将点1A 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2A ,第三次将点2A 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3A,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n 次移动到点n A ,如果点n A 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 的最小值是 .20.(2015•四川甘孜州)如图,正方形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每个正方形从第三象限的顶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顺序,依次记为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A 11,A 12;…)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O ,各边均与x 轴或y 轴平行,若它们的边长依次是2,4,6…,则顶点A 20的坐标为__________.21.(2015•四川成都)已知菱形A 1B 1C 1D 1的边长为2,∠A 1B 1C 1=60°,对角线A 1C 1,B 1D 1相较于点O ,以点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A 1,OB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以B 1D 1为对角线作菱形B 1C 2D 1A 2∽菱形A 1B 1C 1D 1,再以A 2C 2为对角线作菱形A 2B 2C 2D 2∽菱形B 1C 2D 1A 2,再以B 2D 2为对角线作菱形B2C 3D 2A 3∽菱形A 2B 2C 2D 2,…,按此规律继续作下去,在x 轴的正半轴上得到点A 1,A 2,A 3,…,A n ,则点A n 的坐标为_____.22.(2015•浙江衢州)已知,正六边形ABCDEF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A (﹣2,0),点B 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 沿x 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5次翻转之后,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23. (2015·辽宁丹东)如图,直线OD 与x 轴所夹的锐角为30°,OA 1的长为1,△A 1A 2B 1、△A 2A 3B 2、△A 3A 4B 3…△A n A n+1B n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1、A 2、A 3…A n+1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排列,点B 1、B 2、B 3…B n 在直线OD 上依次排列,那么点B n 的坐标为 .yxA 4B 2B 3DB 1A 3A 2A 1O24.(2015·湖南衡阳)如图,△112A B A ,△223A B A ,△334A B A ,…,△n n n 1A B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1A ,2A ,…,n A 在x 轴上,点1B ,2B ,…,n B ,在直线y x =上.已知1OA 1=,则2015OA 的长为________.24.20142.25.(2015•四川达州)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y 轴交于点A ,按如图方式作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1C 2…,A 1、A 2、A 3…在直线y=x+1上,点C 1、C 2、C 3…在x 轴上,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导游依次记为S 1、S 2、S 3、…S n ,则S n 的值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26.(2015·辽宁营口)如图,边长为n 的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A 1、A 2、A 3、…、A n-1为OA 的n 等分点,B 1、B 2、B 3、…、B n-1为CB 的n 等分点,连接A 1B 1、A 2B 2、A 3B 3、…、A n-1B n-1,分别交21y x n=(0x ≥)于点C 1、C 2、C 3、…、C n-1,当252525258B C C A =时,则n= .27.(2015·江苏盐城)设△ABC 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 、AC 分别2等份,1BE 、1AD 相交于点O ,△AOB 的面积记为1S ;如图②将边BC 、AC 分别3等份,1BE 、1AD 相交于点O ,△AOB 的面积记为2S ;……, 依此类推,则n S 可表示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第18题图3E 321BO E 2E 1AE 2ABC1O E 1图③图②图①OE 11A28. (2015·江苏徐州)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29.(2015•山东潍坊)如图,正△ABC 的边长为2,以BC 边上的高AB 1为边作正△AB 1C 1,△ABC 与△AB 1C 1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 1;再以正△AB 1C 1边B 1C 1上的高AB 2为边作正△AB 2C 2,△AB 1C 1与△AB 2C 2公共部分的面积记为S 2;…,以此类推,则S n =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30.(2015•浙江湖州)已知正方形ABC 1D 1的边长为1,延长C 1D 1到A 1,以A 1C 1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1C 1C 2D 2,延长C 2D 2到A 2,以A 2C 2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2C 2C 3D 3(如图所示),以此类推⋯,若A 1C 1=2,且点A ,D 2,D 3,⋯,D 10都在同一直线上,则正方形A 9C 9C 10D 10的边长是__________.。

第15课 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

第15课 怀疑与学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教学阅读专项训练

第15课疑惑与知识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疑惑与知识知识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知识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险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譬如在国难危险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惟独靠己亲手去看见。

要知道实际的情形,惟独靠己亲手去看见。

做知识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偶尔候不能亲手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做知识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证据;但这种证据偶尔候不能亲手见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该经过一番思量,不应该随随意便就信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该经过一番思量,不应该随随意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意轻信,便是疑惑的精神,做一切知识的基本条件。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肯随意轻信,便是疑惑的精神,做一切知识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五帝,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於何书?最先见于何书?书是何时人著的?书是何时人着的?著者何以知道?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便要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飞动的甲虫?有什麼科学按照?有什么科学按照?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对於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知识,都要先经过疑惑,因疑惑而思索,因思索而分辨是非。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5课时理解标题含义,感悟解释主旨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5课时理解标题含义,感悟解释主旨课件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5课时┃ 理解标题含义,感悟理解主旨
1.请你谈谈对小说题目的理解。(2分)()
__①__题__目__运__用__了__比__喻__的__修__辞__方__法__,__形__象__地___说__明__了__每__个__人__都__有__自___ 己__的__长__处__;__②__告__知__我__们__,__我__们__不__仅__要___看__到__明__亮__的__星__星__,__更__要__善___ 于__发__现__那__些__微__光__的__不__起__眼__的__小__星__星__;___③__题__目__点__明__了__小__说__的__主__旨__;_ ④__形__象__新__颖__,__设__下__了__悬__念__,__能__引__起__读__者__的__阅__读__兴__趣__。_________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5课时┃ 理解标题含义,感悟理解主旨
方法总结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标题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 学生领会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试题多以 简答题情势出现,考查的角度是:标题的深刻含义。解答此类 试题除了平时要多阅读、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感悟能力外,还 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领: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随堂演练
第15课时┃ 理解标题含义,感悟理解主旨
三、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 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 才能提炼文章的内涵。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 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 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真题例析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毕节专版中考数学复习专题3规律探索与阅读理解精讲课件

毕节专版中考数学复习专题3规律探索与阅读理解精讲课件

屈题规律d娄型〃数的规律例1 (2018・绵阳中考)将全体正奇数排成一个三根据以上排列规律,数阵中第25行的第20个数是(A )A. 639B. 637C. 635D. 633【解析】根据三角形数阵可知,第兀行奇数的个数为n 个,则前a—1)行奇数的总个数为1+2+3+…十= ,第n行(77^3)从左向右的第加个数为第「丛呼U+"个奇数,即2「丛口 + m——1 +1 = TV——n + 2m——1.扌巴72 = 25,m = 20 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析】Si = — ? S2 =— Si — 1 =1 =——aa Ss=4=S 5 = J- =— (Q +1) ,S 6 = —S 5—l =(€i + l) —1S? = ! =丄,…,由此得出规律:S“的值每6个一循6 a环.由2 018 = 336X6 + 2,可得S 2018 = S 2,继而可得 出答案.a a~a h肓T 一方婪型3 图形的变化规律例3 (2018 •重庆中考A悉)把三角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4个三角形,第②个图案中有6个三角形,第③个图案中有8个三角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⑦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C )① ② ③A. 12B. 14C. 16D. 18【解析】第①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 + 2 = 2X 2 = 4;第②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十2+2 = 2X3 = 6;第③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 + 2 + 2 + 2 = 2X4=8;第(©个图案中三角形的个数为2S+1). 扌巴77 = 7代入2 (72十1 )即可得出答案.类型坐标的规律例4 (2018 •/•州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 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企,…,第n次移动到A” ,则厶OA2A20i8 的面积是力2 A ------------- 0—11A. 504 m2c.呼廿力7 力10 力11A% ^A97 xu 1 009B・TD. 1 0092rrrA2nr【解析】依题可得A(1, 1),儿(2,0),企(4,0), A12 (6,0),…,A.^n (2?7,0) , • *Az 016 (即AlX504 )的坐标为(1 008?0). AA20I8(1 009,1)..•.A2A2018 = l 009 — 1 = 1 008..•.S AC M A O18=V X1X100&针对训练11.(2018・十堰中者)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B )12运航^7 2^2 3 JToA. 2 /IOB. /ITC. 5 -72D. 2 /512.(2018 •宜昌中考)1261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用图中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比欧洲的相同发现要早三百多年,我们把这个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请观察图中的数字排列规律,则的值分别为1 11 2 11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1 a b c ]5 6 1A. a=l』=6,c=15B. a = 6』=15,c=20C.=20^c —15 D a = 20,b=15,c=6针对训练13. (2018 •滨州中考)观察下列各式:=1 +1X212X33X4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计算:1+2 1+*+;右+古,其结果为需A. 33B. 301 三角形数正方形数C. 386D. 571(C5.(2018・东营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 A?, A ,…和分别在直线y=-^oc + b 和JC轴上/XOAi Bi, ABi A2 B2,AB2A3B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点A](1 9 1) 9那么点A2 018的纵坐标是6.(2018 •桂林中考)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图规律排列:规定位下维m行,第n歹药自然数10记为(3,2),自然数15记为(4,2),-.按此规律,自然数2 018毕节中考专题过关1.(2018・枣庄中考)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2 018在第45行.2. (2018・张家界中考)观察下列算式:2】=2,22 = 14,23=8,24 = 16,25 = 32,26 = 64, 27 = 128, 28 = 1 256,…,则2+22+23 + 24+25 + - + 22018的末位]数字是(B )1A. 8B. 6C. 4D. 03.(2018・徳州中考)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下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式(a + b)ft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a+ZO° (1)(a+〃)i .................... 1 1(a+狎 ......... 1 2 1(a+莎 ....... 1 3 3 1(a+b)4 ........... 1 4 6 4 1 (a+"……1 5 10 10 5 1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a+b)8的展开式中从左起第四项的系数为(B )A. 84B. 56C. 35D. 284. (2018 -绍兴中考)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排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孚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5. (2018・重庆中考B卷)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黑色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第①个图中有3 张黑色正方形纸片,第②个图中有5张黑色正方形纸片,第③个图中有7张黑色正方形纸片,…,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⑥个图中黑色正方形纸片 B )□□4♦tn*X ••①②③ @「A. 11 B. 13 C. 15 D. 176. (2018・绍兴中考)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如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Q X 2'3 + 6 X 22 + C X 21 + 〃X 2。

十五讲课后答案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1.1阅读理解(热点题型)·数学中考分类精粹

1.1阅读理解(热点题型)·数学中考分类精粹

n=1
( )
4 20 1 3 20 1 3 , 因此 2 仿照以上推理 , 计算出 2 + ������ +2 S-S=2 -1. 2 3 20 1 2 1+5+5 +5 + ������ +5 的值为 ( ㊀㊀ ) .
1 1 ) ) ) 20 1 1 + ������ +f( 2 +f( 1 +f + ������ +f + f( 2 20 1 1
������ 若 m3 分裂后 , 其中有一个奇数是20 +1 5+1 7+1 9, 1 3, B. 4 4
D. 4 6
[ ]
即可 .
㊀㊀㊀㊀ . ʌ 思路点拨 ɔ 根 据 题 目 提 供 的 信 息, 列 出 方 程, 然后求解 ) 设 S=3+5+7+ ������ + ( 2 n+1 =1 6 8① , 整理得 , n +2 n-1 6 8=0, , ( 解得 n 舍去 ) =1 2 n =-1 4 . 1 2
阅读理解题一般篇幅比较 长 , 由 阅读 和 问题 两部分
20 1 3 5 -1 C. 4
20 1 2 A. 5 -1
20 1 3 B. 5 -1
法, 探索发现解题的思路技巧 , 并用此思路技巧解决 新 问 题. 我们可以仿照例题的解法 , 解答如下 :
2 3 20 1 2 , 设 S=1+5+5 +5 + ������ +5
B C 与B ᶄ C ᶄ㊁ C D 与C ᶄ D ᶄ㊁ DA 与 D ᶄ A ᶄ之间的距 离 分 别 为a, 要使矩形 A b, c, d, ᶄ B ᶄ C ᶄ D ᶄʐ 矩形 A B C D, a, b, c,
2 ( ) 并 x-3 +4的 几 何 意 义 , 2 ( ) x-0 +1 +
则 x 轴上一点 ,
) 则 S= ( 2 n+1 + ������ +7+5+3=1 6 8② , ) ①+② 得 , 2 S= n( 2 n+1+3 =2ˑ1 6 8,

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有解析)

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有解析)

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有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儿童与发明①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②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

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

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

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③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

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

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可是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雷内克医生十分为难。

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

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

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④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

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

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

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兰德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性成像照相机。

⑤非洲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

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

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⑥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

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

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

暑期备课笔记-高一语文第15讲:现代文之行文思路梳理题(教师版)

暑期备课笔记-高一语文第15讲:现代文之行文思路梳理题(教师版)

第15讲现代文之行文思路梳理题高考语文在现代文阅读考查中,有时会考查对“行文思路”的分析。

这属于《考试大纲》中提出的“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属C级。

此考点在高考阅读中不常涉及,主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文(主要是散文)的“行文思路”分析,很难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唯一答案。

这同时也说明,如果高考阅读命题涉及到此考点的话,那么不仅是在题干上命题人会有相应的解答角度暗示,而且文本本身的“行文思路”也应该有相对明显、唯一的解读结果。

行文思路就是文章思想的路径、脉络,它具体表现为文章的结构。

结构与思路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构服务于思路,思路外化为形式,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分析行文思路,即在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结构,即在梳理行文思路。

以下主要结合2009年高考语文真题对“行文思路”题的解答规律加以说明。

一.“行文思路”题命题的一般规律1.此类考题考查的文本范围较大。

它主要是针对全文的考查,有时是针对某个语段的考查。

2.此类考题的位置几乎总在最后。

从全国一卷来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共四道题,如果考查“行文思路”,则此题总是在最后一题出现,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行文思路”考查范围常常指向全文,此题出现在最后,符合考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进程。

3.此类考题的解答形式一般是主观表述式。

命题人要求考生自己针对文本阅读范围,自己选定理清思路的角度,对文本加以归纳、概括。

二.“行文思路”题解答的一般技巧1.认真审题,揣摩命题人所暗示的答题角度。

2.辨明文体,依据四大类文体的各自特点思考“行文思路”的解答思路。

3.必须首先从某一恰当的角度出发,将文本语段合理地归纳为相对集中的三四个“版块”,然后对各个“版块”加以概括表述。

4.“行文思路”解答时的一般表述句式是:某段至某段写的是某某……三.四大类文体“行文思路”的一般特点:1.散文: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重点考查的文体。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

“形”是文中所写的事件,“神”是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级阅读第十五课

四级阅读第十五课

【课题】第十五课—掌握句子之间的关系【课型】阅读【年级】四年级【教师】付诗诗【教学目标】1.练习微观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2.认识句群【教学难点】1.学会从句子分析阅读理解2.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复习上节课知识点,检查作业,并予以评价。

二、新课导入(一)经典诵读1.诵读《弟子规》2.讲解意思。

解释: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做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二)励志语录1.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并作解释喜欢的原因。

2.老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总结。

(三)人生感悟1.讲述故事2.引导学生阅读,体验其中道理。

(四)佳文共享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其抄写至日记中。

而且单独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好词好句单独抄写出来,作为积累。

(五)句子的关系师:掌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是读懂段落的条件。

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我们常见的句子关系有哪些?生: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师: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复句是最常见的两种复句。

(1)因果复句因果复句是表示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复句,其中一个分局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局说明结果。

例如: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常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2)并列复句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1.并列复句常由分句直接组合而成。

2.并列分句有时借助关联词语组合例如:1.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西瓜。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含答案)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理解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选择正确答案,把字母填到括号里。

(1)和“差不多”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参差____________B.出差____________C.相差____________D.差别(2)和“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经久不衰____________B.持之以恒____________ C.屡见不鲜(3)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巴甫洛夫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下面描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含答案

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对应学生用书P77)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魔窟.(k ū) 2.目眩.(xu àn ) 3.巡捕.(b ǔ) 4.时髦.(m áo ) 5.迷惘.(w ǎn ɡ) 6.鼓槌.(chu í) 7.霓.虹灯(n í) 8.梦魇.(y ǎn ) 9.怜悯.(m ǐn ) 10.掳.掠(l ǔ) 11.蓦.地(m ò) 12.贪婪.(l án ) (二)多音字1.颈⎩⎪⎨⎪⎧ 瓶颈.(jǐn ɡ)脖颈.儿(ɡěn ɡ) 2.臂⎩⎪⎨⎪⎧臂.弯(b ì)胳臂.(bei ) 3.柏⎩⎪⎨⎪⎧ 柏.油(b ǎi )柏.林(b ó)黄柏.(b ò) 4.扎⎩⎪⎨⎪⎧ 扎.营(zh ā)扎.染(z ā)挣扎.(zh á)5.翘⎩⎪⎨⎪⎧ 翘.首(qi áo )翘.尾巴(qi ào ) 6.刹⎩⎪⎨⎪⎧刹.那(ch à)刹.车(sh ā) 《子夜》1933年1月出版,它标志着茅盾创作的成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小说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由振兴民族工业到最终破产的悲剧命运为轴心,以吴荪甫与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冲突为焦点,展示了1930年5月到7月的社会生活,通过这两个月的历史横断面充分表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地点是上海。

从纵的方面看,是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而做的种种努力,写他如何苦心孤诣经营他的庞大企业,如何吞并小企业,如何用残酷的手段剥削工人,如何收买工贼、破坏罢工,最终却被外国资本支持的买办资本家赵伯韬击败。

从横的方面来说,有内地乡镇土豪劣绅的没落,农民的暴动,工人的罢工,交际花的活动,青年男女的恋爱……作品牵涉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众多头绪。

可以说,小说的构思是庞大的,它围绕中心事件,把复杂万端的人物、情节等浓缩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5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1. 会写“惯、圃”等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带来的启发。

3. 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 1. 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2. 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突破方法(A案)1. 通过拼音和朗读记忆生字。

2. 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法。

(B案)1. 自主识字。

2. 反复朗读,自主探究,师生合作。

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突破方法(A案)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归类总结写作方法。

(B案)自主学习,分析总结,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鉴。

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讲授法、讲议结合法。

(B案)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A案)分组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B案)自主学习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

(B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A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惯、圃”等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说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识这些科学家吗?选择其中一位简单地介绍一下。

(师做简单补充)爱迪生: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爱因斯坦:物理学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 师:你们知道科学家主要依靠什么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善于提问等)3. 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十五讲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十五讲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教学十五讲第一讲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一、阅读下列散文,然后结合本考点的考试说明答题。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积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②那是一种细细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

她想用死来结果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④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⑤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活的可贵。

⑥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积下的茧。

⑦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

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⑧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⑨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⑩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

原来,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

⑴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⑵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选出符合本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内容的一个成语()A. 自作自受 B . 作茧自缚 C. 自讨苦吃 D. 垂死挣扎2、请从文中找出两句既能体现主题,又富含哲理的话来。

3、联系本文的主题,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例,谈一点体会,50字左右。

简析:第1题属于判断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在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选出能概括其大意的成语来,其答案是B。

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主题(即自己造成的失误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决)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主题,富含哲理的语言材料。

审美阅读十五讲

审美阅读十五讲

精彩摘录
在第一讲中,作者提到了“审美阅读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这句话深深地 触动了读者的内心。的确,当我们沉浸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种 心灵的愉悦。这种愉悦来自于对文字的感知,对思想的领悟,对美的欣赏。
精彩摘录
第二讲中,“审美阅读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这是对审美阅读更深层次的解 读。在阅读中,我们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我们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 感的交流,通过思想与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这种交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作 品,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活。
目录分析
从目录的结构来看,《审美阅读十五讲》采用了分章的形式,将审美阅读的 艺术性、重要性、方法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每个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 题展开,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审美阅读的本质和价值。
目录分析
从目录的内容来看,这本书涉及了审美阅读的多方面内容。例如,第一章 “审美阅读的艺术性”,强调了审美阅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是一种艺术体 验。它涉及到如何通过审美阅读来感受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审美阅读 来提高个人的审美素养。
目录分析
第二章“审美阅读的重要性”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审美阅读的价值。它强 调了审美阅读在培养人的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在提高人 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境界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目录分析
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审美阅读的方法论。这些方法包括如何 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如何分析和评价作品的美学价值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还能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审 美素养。
阅读感受
在内容上,《审美阅读十五讲》则是对文学美学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剖析。 孙绍振先生通过对各类文学作品的解读,展现了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尤 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于经典作品的解读,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作品的美学价 值,更让我们对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解:(1)∵3x-y+7=0,∴A=3,B=-1,C=7.
∵点 Q(-2,2),∴d= | 2 3 1 2 7 | = 1 = 10 .
32 (1)2
10 10
y y=-x
∴点 Q(-2,2)到到直线 3x-y+7=0 的距离为 10 ; 10
O
x
(2)直线 y=-x 沿 y 轴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另一条直线为 y=-x+2,
线通常写成 Ax+By+C=0(A≠0,A、B、C 是常数)的形式,点 P(x0,y0)到直线 Ax+By+C
=0 的距离可用公式 d= | Ax0 By0 C | 计算. A2 B2
例如:求点 P(3,4)到直线 y=-2x+5 的距离.
解:∵y=-2x+5,
∴2x+y-5=0,其中 A=2,B=1,C=-5;
①当 n=4,m=2 时,如图 4,y=________;当 n=5,m=_______时,y=9; ②对于一般的情形,在 n 边形内画 m 个点,通过归纳猜想,可得 y=__________(用含 m、 n 的代数式表示).请对同一个量用算两次的方法说明你的猜想成立.
a
c
c
b
……
b
a
图1
图2
图3
在直线 y=-x 上任意取一点 P,
当 x=0 时,y=0.∴P(0,0).
∵直线 y=-x+2,∴A=1,B=1,C=-2,
∴d= | 0 0 2 | = 2 ,∴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 2 . 12 12
【例 2】【阅读】 数学中,常对同一个量(图形的面积、点的个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A
D
FD
B
A D
CE
C
O
A
C 图1
B 图2
B 图3
【答案】解:(1)证明:∵四边形 ABCD 为圆内接四边形, ∴∠A+∠C=180°,∠ABC+∠ADC=180°,
∵BD 平分∠ABC,∴∠ABD=∠CBD,∴ AD CD ,∴AD=CD,
∴四边形 ABCD 是等补四边形;
(2)CA 平分∠BCD,理由如下: 如图 2,过点 A 分别作 AE⊥BC 于点 E,AF 垂直 CD 的延长线于点 F,
02
考点突破
考点一 新概念型问题
【例 1】a 为有理数,定义运算符号“※”:当 a>-2 时,※a=-a;当 a<-2 时,※a=
a;当 a=-2 时,※a=0.根据这种运算,则※[4+※(2-5)]的值为( )
A.1
B.-1
C.7
D.-7
【答案】B
【例 2】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叫做等补四边形. (1)理解:如图 1,点 A、B、C 在⊙O 上,∠ABC 的平分线交⊙O 于点 D,连接 AD,CD.求 证:四边形 ABCD 是等补四边形; (2)探究:如图 2,在等补四边形 ABCD 中,AB=AD,连接 AC,CA 是否平分∠BCD?请 说明理由. (3)运用:如图 3,在等补四边形 ABCD 中,AB=AD,其外角∠EAD 的平分线交 CD 的延 长线于点 F,CD=10,AF=5,求 DF 的长.
E C
A
B 图3
∵四边形 ABCD 是等补四边形,∴∠BAD+∠BCD=180°, 又∠BAD+∠EAD=180°,∴∠EAD=∠BCD, ∵AF 平分∠EAD,∴∠FAD= 1 ∠EAD,
2 由(2)知,AC 平分∠BCD,∴∠FCA= 1 ∠BCD,∴∠FCA=∠FAD,
2 又∠AFC=∠DFA,∴△ACF∽△DAF,∴DF=5 2 -5.
故结论为:在直角边长分别为 a、b,斜边为 c 的直角三角形中,a2+b2=c2.
(2)n 行 n 列的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棋子个数为 n2,每层棋子分别为 1,3,5,7,…,
2n-1.由图形可知:n2=1+3+5+7+…+2n-1.故答案为 1+3+5+7+…+2n-1.
(3)①如图 4,当 n=4,m=2 时,y=6;如图 5,当 n=5,m=3 时,y=9.
图4
图5
故答案为:6,3;
②n+2(m-1).
方法 1.对于一般的情形,在 n 边形内画 m 个点,第一个点将多边形分成了 n 个三角形,以
后三角形内部每增加一个点,分割部分增加 2 部分,故可得 y=n+2(m-1).
方法 2.以△ABC 的三个顶点和它内部的 m 个点,共(m+3)个点为顶点,可把△ABC 分割
第十五讲
九年级春季课件
阅读理解与规律探究
数学教研组 编写
01
中考点津
1、“新概念型问题”关键要把握两点:一是掌握问题原型的特点及其问题解决的思想方法; 二是根据问题情景的变化,通过认真思考,合理进行思想方法的迁移. 2、 解决阅读理解问题的关键是要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的材料,弄清材料中隐含了什么新的 数学知识、结论,或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然后展开联想,将 获得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进行迁移,建模应用,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 3、 探索规律型问题,一般根据题目给出的数字、算式、表格、图形(象)等信息,从简单、 局部、特殊情形入手,随着对象数目的增加,观察、分析、比较后一个对象与前一个对象在 数量、位置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经类比、猜想、提炼得出规律,然后经归纳、验证得出一般 性结论并加以应用.
D.2a2+a
【答案】C
【例 2】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 2019 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〇.
第1个 【答案】6058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考点三 阅读理解型问题探究
【例 1】阅读下面材料: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 y=kx+b(k≠0,k、b 是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到高中学习时,直
计算,从而建立相等关系,我们把这一思想称为“算两次”.“算两次”也称做富比尼原理, 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理解】 (1)如图 1,两个边长分别为 a、b、c 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 c 的直角三角形 拼成一个梯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2)如图 2,n 行 n 列的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棋子的个数,可得等 式:n2=____________; 【运用】 (3)n 边形有 n 个顶点,在它的内部再画 m 个点,以(m+n)个点为顶点,把 n 边形剪成若 干个三角形,设最多可以剪得 y 个这样的三角形.当 n=3,m=3 时,如图 3,最多可以剪得 7 个这样的三角形,所以 y=7.
成 3+2(m-1)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以四边形的 4 个顶点和它内部的 m 个点,共(m+4)
个点为顶点,可把四边形分割成 4+2(m-1)个互不重叠的小三角形n)个点作为顶点,可把原 n 边形分割成 n+2(m-1)个互不重
叠的小三角形.故可得 y=n+2(m-1).
考点二 规律探究型问题
【例 1】观察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
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50、251、252、…、299、2100.若 250=a,用含 a 的式子表示这组数的和
是( )
A.2a2-2a
B.2a2-2a-2
C.2a2-a
A
则∠AEB=∠AFD=90°,
∵四边形 ABCD 是等补四边形,∴∠B+∠ADC=180°,
又∠ADC+∠ADF=180°,∴∠B=∠ADF,
∵AB=AD,∴△ABE≌△ADF(AAS),∴AE=AF,
B
∴AC 是∠BCF 的平分线,即 AC 平分∠BCD;
F D C
E 图2
(3)如图 3,连接 AC, FD
图4
【答案】解:(1)有三个直角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 ab, 1 ab 和 1 c2.
2
2
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1 (a+b)(a+b).由图形可知: 1 (a+b)(a+b)= 1 ab+ 1 ab+ 1 c2.
2
2
2
2
2
整理得(a+b)2=2ab+c2,a2+b2+2ab=2ab+c2,∴a2+b2=c2.
∴点 P(3,4)到直线 y=-2x+5 的距离为:
d= | Ax0 By0 C | = | 2 3 1 4 5 | = 5 = 5 .
A2 B2
22 12
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求点 Q(-2,2)到直线 3x-y+7=0 的距离; (2)如图,直线 y=-x 沿 y 轴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另一条直线,求这两条平行直线之间 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