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杰: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

合集下载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

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

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

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

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

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

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

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

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国内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国内制造业现状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国内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世界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加大了对创新领域的投入,促进了专利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

在高端制造领域,我国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2. 产业升级国内制造业正经历着由大规模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变的产业升级。

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传统制造业正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质量提升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国内制造业通过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品质,树立了优质产品的品牌形象。

国内制造业加大了对质量标准和认证的推动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制造业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将是国内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智能制造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改善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国内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内制造业将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绿色制造,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高端制造高端制造将是国内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含量,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加强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高端制造还能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4. 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是国内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国内制造业应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动力源。

三、国内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面临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等重要发展趋势。

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10()35
【摘要】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成为近期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

如何把握“十二五”规划的思路和精髓?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转型;国民收入;中国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6.2;F0
【相关文献】
1.提高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访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魏杰 [J], 陈俊贤
2.魏杰: "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J],
3.本刊执行总编朱敏对话经济学家魏杰:2009年经济转型契机前瞻 [J], 张新华
4.经济学家魏杰为浙商把脉:转型为首要任务 [J], 钱江
5.魏杰: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访经济学家魏杰 [J], 刘若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本文将就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人口红利减弱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弱,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高昂的人工成本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不再具备竞争优势,甚至出现了一些企业关停或外迁的情况。

二、技术升级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升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落后,使得我国的制造业无法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同时也限制了其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三、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煤炭、钢铁等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才能解决这一困境。

四、市场需求疲软近年来,我国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消费升级不及预期,这给制造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市场需求不足不仅导致企业出现产能过剩,也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潜力。

五、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也限制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

六、数字化转型进程滞后当前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趋势和新驱动力,而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还存在滞后的问题。

缺乏数字化技术和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能力,使得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境。

七、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严重,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使得制造业难以在全球市场上竞争,也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八、金融支持不足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贷款难题,很多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深度 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

深度  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

深度魏杰教授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布局在两会闭幕后,苏州博商会邀请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以未来风险和机会为核心,解读中国新经济的“四梁八柱”。

全文结合美元加息、中美贸易战、上海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国企混改、优质债转股、独角兽IPO、房地产税、以比特币为首的ICO数字货币走向等当下经济事件,深刻剖析还原其背后的逻辑,追根溯源。

如果说,十九大和两会宣告了中国进入新时代,并描绘了中国的未来蓝图。

那么魏教授此次演讲则是拎出其中的“四梁八柱”为我们梳理其中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不管是对于理解国家意志,还是企业成长,亦或是个人投资,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虽然文章较长,但是魏杰教授的分享深入浅出,条理清晰,诙谐幽默,干货满满。

博商会第一时间特整理成文,以飨各位博商企业家。

魏杰教授演讲以下为魏杰教授演讲内容:非常高兴和各位一起做一个分享。

今天主要讲的是十九大和两会之后中国经济的走势。

十九大、两会都已相继闭幕,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情况,人们都非常关注。

经济走势的分析,最关注两个问题:第一,风险在哪里。

风险必须搞清楚,如果搞不清楚,风险要真爆发,那经济可能会出现连续十年的倒退,而且可能没有预案。

第二,增长点在哪里。

今天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探讨,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

一、寻找未来风险风险在哪里,决策层已经有非常明确的共识。

我们未来的风险将主要在金融领域,所以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

过去我们对未来风险判断,很长时间也认为是在增长,所以长期讲稳增长、保增长,甚至2008年提出要保8。

当时之所以稳增长、保增长是一个主题,其实我们判断风险在增长。

但现在对未来风险的判断,认为在金融领域,所以提出要防范金融风险。

2018年三大战役第一个战役就是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可能是未来中国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怎么样防范金融风险?国际教训看,金融风险爆发往往从五个方面的因素引起。

中国防范金融风险,也有五大方向。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魏杰,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

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

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

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

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

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

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

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

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

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从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到如今的深化改革,中国制造业一直在不断迭代、升级,并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庞大,世界优势产业齐全,并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中国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变化,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

这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挑战,并推动了制造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型。

其次,环境污染也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治理的不重视,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转向绿色制造。

最后,与其他新兴制造业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上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二、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和机器人等设备,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升工业竞争力。

2. 绿色制造的推动为了应对环境问题,中国制造业将加大对绿色制造的推动力度。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手段,实现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减少环境污染。

3. 高端制造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将加强对高端制造领域的投入,提升产业链中的附加值。

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4. 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国制造业将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目标。

通过减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加大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力度。

中国制造业危机后或能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业危机后或能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制造业危机后或能实现跨越发展作者:魏建国来源:《创新科技》 2009年第5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是中国继续扩大进出口的最好时机,是吸引外资的最好时机,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时机。

危机后中国有机会承接发达国家转移的产业包括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工艺、环保节能产品,以及服务业外包等,而且这次产业转移的速度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世界上有条件接受这些产业转移的国家也不是太多。

所以我国企业一定要抓住这次历史机遇,现在就可以考虑怎么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准备,而不要等到危机过后。

这既要有思想准备,又要有政策、方案准备,以及时间安排。

事实上,承接国际产业大转移,也是吸引外资的最好时机。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大大抬头,全球正面临新一轮保护主义浪潮。

其主要特点是领域宽、手法隐蔽、频率增多,除贸易保护主义外还有金融保护主义、就业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保护对象也由商品扩展到资金、就业、职位、技术及支柱企业。

尽管G20国家都承诺不采取保护主义措施,但至今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47项限制贸易措施。

其中1/3为调高关税,我的态度是坚决反对。

但总体判断:保护主义应不至于发展到完全失控地步。

我觉得走出去要分两大块,一块是向发达国家走出去,另一块是向发展中国家走出去。

向发展中国家走出去,把我国的资金、设备和技术带过去,也带动当地的就业,这实际上是一个共赢。

比如中石油在苏丹,不仅办炼油厂,而且还办了学校,盖了医院,修了大桥,当地人就很感激。

所以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要把我们的技术转让、培训和回馈当地作为一个重点,强调共赢,这样才能稳住脚跟。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过剩问题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导致了生产过剩的问题。

由于大量企业争相生产低成本产品,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和降价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

中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引进高技术人才,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二、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环境保护。

污染排放的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环境监管和执行力度,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企业应该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三、缺乏品牌建设和创新设计能力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创新设计能力,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

这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较低,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品牌建设和设计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投入。

同时,加强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推动中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一些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的困境。

这对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的对策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新生产方式。

政府应该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方式创新,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房地产业已经没落,中国未来十年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业已经没落,中国未来十年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业已经没落,中国未来十年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今天,非常荣幸和在座的诸位同仁、新老朋友一起讨论中国经济,我接受彭剑锋教授邀请,参加华夏基石如此火爆的论坛活动,在这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中国经济在低谷徘徊,似乎好像一直在高谷平稳运行。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谷底重生的关键是结构调整》。

之所以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经济比较低迷,然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中国经济结构问题。

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已经没落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性产业。

大家都知道,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当前陆续出现了问题,所谓支柱型产业就是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巨大贡献的产业,过去我们国家有两个支柱型产业。

第一是传统制造业。

传统制造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对出口贸易产生巨大推动力。

过去出口每年的贡献占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都是传统制造业的功劳,但是这个产业现在遇到突出矛盾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而且是严重的产能过剩。

经过研究测算,传统制造业产能过盛的状况在43%左右,这个产业连续5年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现在是个负数。

这个支柱型产业大幅度回落导致我们当前经济增长低迷。

第二是房地产产业。

房地产作为支柱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它带动一个很长的供应产业链带动对国家经济增长。

例如像钢材、水泥、煤炭都属于支柱型产业,但是,现在也出了问题。

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提法叫去“库存化”。

当前,房地产投资已经连续4年增长回落。

2013年投资增速为18.5%,2014年下降为10.5%,今年9月份为4%,在经济高峰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是国家经济年增度长率平均为30%以上,然而,现在只有15%,因此可以断定这个支柱型产业也出了问题。

这样一来,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都陆续出现了问题,所以增长低迷是必然的结果。

未来,这两个产业基本上已经很难再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了。

中国经济谷底重生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虽然我们很需要这两个支柱型产业,但是就增长来讲,它已经不再是支柱型产业。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走势

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走势

35.2
吸纳非国有资本进入国企,推动混合
经济
负债高55.8。
控制好调整力度 结构性去杠杆
控制地方政府债
开发区一律不准贷款 清理PPP项目 干部考核用-负债率
稳金融3稳外汇
两个指标
1、人民币不能持续 贬值,不破7
2、外汇储备不能持 续减少,不低于3万 亿。
实现两个指标的途径
外汇改革中已经放开的项目继续坚持(暂 停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证券投资,投资 类保险)
稳开放
处理好中美关系(保护好中国的经济核 心利益,加强与美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合 作。
全方位开放市场(物质产品市场自贸岛 降关税、服务业市场成立移民局、投资 市场竞争关系变合作关系)
经营好一路一带(金融服务做好,基础 设施建设好,法律服务好)

控制好货币政策
防止资产泡沫
稳金融
调整去杠杆政策
稳股市
稳外汇
稳金融1、
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流动性充足 货币政策必须顺畅的实现目标。
稳金融2、去杠杆政策加以调整
杠杆很高(占GDP中量
国有企业调整
政府负债高 , 250%)。 企业负债高 ,个人 159
确定主业,非主业变现还债。
产业一:战略性新兴产业(8项)
新能源 新材料 生命生物工程 节能环保 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 高端准备制造
产业二:服务业(对未来的增长贡献巨大
产业三:现代制造业 基础性产业(国企完成,航空航天制造、
高铁准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特高压 输电准备制造、现代船舶制造和海洋装 备制造) 其他分工协作(民营和国企)
稳金融5防止资产泡沫破灭
非银行金融机构爆雷 股市跌倒最低点 银行金融机构要维持稳定(最主要的问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

清华EMBA名师魏杰: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高速增长时代来临,6-8%的增长速度,今年定7%。

GDP总量635万亿。

出口方面有三个重点市场:美国:奥巴马"再实业"战略的影响,对美国市场不宜抱希望,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希拉里若上台,最终会中国会实施更加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欧盟:实施紧缩政策,刚摆脱欧债危机,普京反击,乌克兰事件爆发,欧盟制裁,对中国的政策也相应调整,迫使人民币升值,不利出口,欧盟市场也不能抱太大希望。

东盟市场:南海问题,菲利宾冲在前面,都想敲中国一笔,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三大市场能贡献一个百分点(6000亿元新增出口)就不错了,出访加勒比海国家,就是想开发新市场。

但短时期内补不上来。

这是第一个拉动力。

第二个拉动力是投资,09年增长的贡献80%来自投资,去年只贡献了48%,今年最多30%。

因为三大核心投资占70%:基础设施、房地产和制造业,制造业连续27个月回落,一是制造业严重过剩,而是成本高、无钱可赚,有些现代产能都无法淘汰,又过剩,劳动力成本又上涨。

另外的原因是制造业多为民营企业投资,但民营企业主缺乏安全感,70%在移民,对社会缺乏信心。

重提阶级斗争,令人害怕,制造业一片萧条,回落速度非常快。

房地产投资方面,前年回落5个百分点,去年回落8个百分点,今年还要回落8个百分点,大家对此前景不看好。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是政府,现在政府没钱了,原来有钱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突破120万亿货币供应量,地方政府也没钱,其来源主要是卖地,现在也不行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没钱了,投资必然会回落,顶多维持。

三大拉动力都乏力,不稳定性增强,谁还敢投资?顶多增加三个百分点。

消费的贡献去年是52%,现在也在放慢,大规模模仿消费时代过去了,四大核心消费占80%,汽车、住房、家电和青少年消费,家电消费进入拐点,去年已经基本普及,只能是以旧换新,没有增量部分了,家电企业日子会很难过了;汽车消费,因为环境和交通的压力,所有大城市限制汽车,北京摇号,上海拍卖,汽车经销商日子也很难过,农民要的车3万块钱,谁还敢生产;房地产消费开始下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自住和提升型消费,有支持的含义,估计住房消费也是回落的状态;青少年消费,大量青少年出国求学,一浪高过一浪,美国看好这个市场,既能赚钱,又能灌输美国价值观,这多好的生意。

中国经济好转或在明年二季度

中国经济好转或在明年二季度
( 注: 本文由本刊 记者刘彦华在对 作者 采访基础 上整理 而成,仅 代表作 者个 人观点)
三、我预计 ,现代制造业也将逐渐上升为我们未来支撑 经济 发展 的支 柱型产 业 。发展现代 制造业有 五个 要点 : 一 是航 空器制造 与航 天器制造 ,二是高 铁装备 制造 ,三是核 电装备 制造 ,四是特 高压输 变 电装备 制造 ,五是现 代船舶
制造 。
目前 我们 正处在 这种结 构调 整期 , 日子 很艰难 ,但是 未来 前途很光 明,一 旦完成 结构调 整 ,我们 的经济 结构将 进入 发达 国家序列 。 因此 ,对我们 来讲 ,这 次谷底 重生 将
投资方面 ,这 部分主要 是传统的投资 负增长 ,其 中房
地产为 1 -9月份投 资增 长 4 %,去 年是 1 0 . 8 %,增 长速度 下降 比较快 。在我 看来 ,房地产 已经不再 可能继续成为 国
民 经 济 的 支柱 型 产 业 ,它 会 存 在 ,但 已经 谈 不 上 支 柱 产 业 。
持国 家经济增 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业 和传统制
造业 ,都陆续 出现 了 问题 ,所 以增 长低迷 是必 然的结果 。 未来 ,这两个产 业基本上 已经很难再 作为 中国经济增 长的 支柱型产业 了。 未来的支柱型产业是什么 ? 如何进行迭代?
不是一般性的重生 ,而是做更大的调整与颠覆 O
中国经 济 好 转 或 在 明 年 二 季度
魏杰 清 华大学 经济 管理学 院教 授
如果 中国总是不能生产 出市场 最需要的东西的话,简单地讨论 G D P增长并没 有多大意 义。结构升级 是个大问题,是4 - _ k 升 国家的重要指标。中国经济能否 谷底重生 ,关键就是结构调整。

中国应该成为怎样的制造中心

中国应该成为怎样的制造中心

中国应该成为怎样的制造中心
魏杰
【期刊名称】《西部大开发》
【年(卷),期】2002(000)012
【摘要】@@ 对于我国究竟要不要、能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我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且从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也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魏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4
【相关文献】
1.中国正在成为尼龙及中间体制造中心 [J], 王菲
2.中国能成为世界空调制造中心吗?--三论面对WTO的中国暖通空调业 [J], 龙惟定
3.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世界制造中心将成为主要市场 [J],
4.微软CEO纳德拉:中国将超越制造中心,成为智能中心 [J],
5.能源化工对接“一带一路”已启程助推中国加快成为全球高端化工制造中心 [J], 本刊综合报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经济现状与走势

中国经济现状与走势

【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叫生产性服务业,满足消费者的服务业叫消费性 服务业/question/09fddb2b16050c51 】
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 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 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
(c) 1999-2014, 方博亮
8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 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这 六个现象?
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5件事撞在了一 起。这5件事,每一件事都有负面的东西。 单个出现的话不会影响太大,但5件事撞在 一起之后出现的效果,负面效应叠加。这5 件事每个所带来的负面东西叠加在一起,这 个就麻烦大一点,所以出现了负面效应叠加 的现象,导致这6种现象的产生。
(c) 1999-2014, 方博亮
4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 安全性资产,大家不知道什么资产最安全,找不 到安全性资产。投资人非常的恐慌,原因就是找 不到什么资产最安全,不知道。因为安全性资产 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 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 。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 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c) 1999-2014, 方博亮
5
二、出现这6种现象的现实背景
一是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 面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 ,动力还在,冲动仍然很强烈。尤其越到基层, 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 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 然很强大。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魏杰: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商业周刊》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2月16日,经济学家魏杰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还没有复苏。

6月份之后有些产业,例如钢材、水泥等重化工业可能开始回暖,6月份到年底之间可能是个缓慢恢复的过程,不同的产业,恢复的早晚会不同,地区之间的恢复也会不平衡。

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

要想启动消费,就要先着手建立覆盖全民的保障体系。

应更注重对教育、保障等的软性投资,而非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硬性投资。

【总页数】1页(P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外国报纸将获准在华印刷目前还没有一家正式提出申请 [J],
2.复苏与调整:中国经济分析中的上海观点——评《经济复苏与战略调整:中国经济分析2009~2010》 [J], 陈恭
3.4月将是中国经济的低谷——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 [J], 尹一妍
4.对不起,营销领域除了科特勒,目前还没有其他门派 [J],
5.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测定血小板功能的方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经济学家魏杰: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国这 种 发 展 中 国 家 , 出 口的贡 献 率 ,最 好保 持 在 1 5% ~2 0% ,

旦 超 过 ,就 会 打 破 我 们 的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 国 际 收 支 一 旦 不 平 f - E说 , 现 在 全 世 界 都 在 转 变 增 长 方 式 , 美 国 和 欧 盟 都 在 转
入 和 居 民 个 人 收 入 的 关 系 。 近 1 z- oT - 来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速 度 一 直 维 持 在 6% ~ 7% 左 右 , 国 家 财 政 收 入 一 直 高 于 GDP: I : 速 度 ,年 增 长 在 2  ̄长 5% 左 右 ,正 因为 居 民个 人 收 入 一 直 低
办 的 “ 01 中 国经 济 学 前 沿 论 坛 ” 上 ,经 济 学 家 、清 华 大 学 经 2 0
济 管 理 学 院 教 授 魏 杰 ,与 数 百 位 听 众 分 享 了 他 的 独 到 见 解 。 “ 理 解 , 《 议》 的 核 心 是 两 个 字 — — ‘ 型 ’ ”魏 杰 在 我 建 转 。 演 讲 中 指 出 ,所 谓 转 型 首 先 是 增 长 方 式 的 转 型 。 增 长 方 式 转 型
观点
经济学家魏杰: 十二五规划核心是转型
十 七 届 五 中 全 会 审 议 通 过 的 关 于 制 定 “ 二 五 ” 规 划 的 建 十
议 , 已成 为 近 期 百 姓 街 谈 巷 议 的 热 点 。 如 何 把 握 “ 二 五 ” 规 十
划 的思 路 和 精 髓 ?
近 日 ,在 北 京 市 社 会 科 学 界 联 合 会 、 中 国 人 民大 学 联 合 举
衡 ,中国会 陷入 一个 非常麻 烦 的境地 。

论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论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
着名经济学家:魏杰
面对新技术革命、互联网、内外经济形势三大变量构成的严峻挑战,中国经济没有在低谷徘徊,似乎好像一直在高谷平稳运行。回归常识——探寻企业成长新动能,回归原点——寻找灵魂、寻找基石、寻找常态。
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已经没落
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性产业。大家都知道,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当前陆续出现了问题,所谓支柱型产业就是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巨大贡献的产业,过去我们国家有两个支柱型产业。
一个是芯片。芯片我们搞不出来,我们现在每年进口芯片的钱相当于我们进口石油的钱。我们实际搞不出来,一旦突破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最近许多私募基金进入这个领域,一旦突破以后,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前景。
第二个热点是无线传输技术。未来的信息基本上走向无线传输技术,无限传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热点。这个技术的投资将有巨大意义。
最近,一家民营企业参加一个投资项目,也就是第四代核技术有希望早日实现。第四代核技术就是解决核废料的问题,解决核废料的技术从第四代去做。安全和核废料问题都解决了,核装备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了,而且到发达国家,像英国。这次习总书记去访问英国,和英国签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议,中网核已经在英国开始投资建核发电厂,我们技术已经完成突破了。
这样一来,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这三个固有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有探索性投资的机会,但没有现实投资的条件。
核能技术具备实现基本条件。新能源的另外一部分是核能,当前核能出现了突破。去年以清华大学为首的21家联合机构对世界宣布完成了第三代核电装备生产,第三代就是解决安全性问题,核电最大的是安全性问题,一怕地震,二怕没水,第三代合计数已经解决这个问题。
新能源这部分似乎只有核电这部分拥有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或条件,现实投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一来大家看到,我们提新能源水能的投资空间很小,风能和太阳能是探索性投资,只有核能大规模投资。企业如果要进入这个要点,一定注意它的现实情况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经管学院/魏杰
对于我国究竟要不要、能不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即:从我国自身发展的需要看,我国应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而且从我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来看,我国也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在这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国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世界制造中心,如何实现我们所选择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目标?一般来讲,讨论这个问题,需对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如何持久保持劳动力优势
任何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都必须要在下述这样两种比较优势中,最起码要拥有某种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

根据一个国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的不同,可以把世界制造中心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第一种,技术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即通过拥有先进技术优势而生产出别国所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生产出比别国的产品在性能及质量上更为优良的产品,从而通过技术优势而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第二种,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即通过成本优势而生产出比别国更为便宜的产品,也就是说,在产品具有同等的性能及质量的前提下,能生产出价格上比别国所生产的产品更为便宜的产品,从而通过低成本而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按照上述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的划分标准来看,我国目前只能选择的是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也就是以低成本优势而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低成本优势可以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形成,一个是因为劳动力比较便宜而成本低,另一个是由于管理高效化而成本低。

我国目前的低成本优势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比较便宜而形成的,并不是因为管理高效化而形成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还是比较便宜的,尤其是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中存在着巨大潜在失业者,而且贫困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员,他们对收入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工作干,能够维持自己生存,就愿意上岗,从而使得我国劳动力更为便宜,由此决定了我们能够作为成本性质的世界制造中心而存在。

不过,为了保持劳动力比较便宜的比较优势,我们应该做好两件事:
第一,保证各种种类的劳动力都能够比较便宜。

一般来说,劳动力便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般的劳动比较便宜,即稍加以岗位训练就可以上岗的劳动力比较便宜;另一种是特殊性劳动力比较便宜,特殊性劳动力便宜是指高级技工及通常的经营管理人员比较便宜。

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一般劳动力比较便宜,而特殊性劳动力并不太便宜。

前者便宜的原因是求职者供过于求,而后者不便宜的原因则是就职者供不应求,例如高级技工供不应求,接受过MBA教育的经营管理人员供不应求。

因此,为了使得特殊性的劳动力也能够比较便宜,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技术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实用性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级技工及经营管理人员。

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保证特殊性劳动力比较便宜最为关键性环节。

只有通过使特殊性劳动力比较便宜,才能保证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能具有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

第二,协调好社会矛盾。

我国的劳动力便宜是以不发达地区的便宜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农村的便宜劳动力流向大城市为基础的,这种流动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便宜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外来的便宜劳动力与本地人的收入差距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的状况,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便宜的比较优势,我们应该认真处理好这些社会矛盾,对外来劳动力要给予真正的关怀,使他们能享受到作为公民所应有的权利,保护他们的合法地位,绝不能歧视,而是应一视同仁。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保证劳动力比较便宜的比较优势。

当然,劳动力比较便宜是一个相对概念,并不是指劳动力的收入永远不提高,而是指相对较低。

总之,只要我们从各个方面作了工作,我国劳动力比较便宜的比较优势,估计还会保持十余年时间,我们可以因为劳动力比较便宜而保持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但是这种比较优势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收入的得高而逐渐消失,因而我们必须自觉地从劳动力便宜的低成本而向管理高效化的低成本转变,并且在此基础上,要从成本性世界制造中心向技术性世界制造中心转变。

目前我们强调我们是成本性比较优势是对的,但不能永远将此作为目标,而且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而注重创造技术性世界制造中心所需要的条件,向技术性世界制造中心转变。

吸取"日本制造"前车之鉴
世界制造中心从其制造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机器设备制造中心,也就是主要制造生产产品的机器设备,为生产产品的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即制造生产资料,例如为生产汽车的企业制造生产汽车的机器设备,为生产香烟的企业制造生产香烟的机器设备,为生产家电的企业制造生产家电的机器设备,等等。

第二类是消费品制造中心,也就是主要为消费者生产最终消费品,即生产生活资料,例如为消费者生产家电,为消费者生产玩具,为消费者生产汽车,为消费者生产纺织品,等等。

按照世界制造中心的制造内容来划分,我国目前主要是在消费品制造方面有比较优势, 因而属于第二类制造中心,即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而存在。

虽然我国现在在机器设备制造方面也有不少出口,但是我们还远远不是机器设备制造中心。

因为机器设备制造中心对技术创新的水平要求更高,对劳动力的素质也要求更高,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些条件。

劳动力比较便宜,从而拥有成本优势,是可以成为消费品制造中心的,但仅仅拥有成本优势是不可能成为机器设备制造中心的。

从现实状况来看,日本目前属于机器设备制造中心。

日本的泡沫经济比阿根廷严重得多,例如在泡沫经济最严重时,东京的土地价格高得足以使日本可以用东京的土地价格购买整个美国国土,但是日本经济并没有出现阿根廷那样的严重状况,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除了有大量外汇储备外,在机器设备制造上拥有比较优势,仍然是世界机器设备制造中心,从而减缓了泡沫经济的严重程度。

就小汽车制造来讲,日本与我国相比,其比较优势正在丧失,我国很快就会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但是日本经济学界对此并不担心,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生产小汽车的机器设备仍然需要由日本提供,中国目前还不能成为世界机器设备制造中心,对日本的竞争力没有多大的危胁。

由上述分析可见,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机器设备制造中心更为重要,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因此,我们虽然目前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而具有比较优势,而且我们也应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此而骄傲,尤其是不能盲目乐观,应该清楚看到作为世界制造中心,机器设备制造中心是更为重要的,更能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我们现在仅仅是只能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而存在,因而不能过份夸大我们的竞争力。

从我国目前的具体发展状况来看,我们现在将自己定义为消费品制造中心是对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消失,例如我国周边国家在这方面也会比我们更有比较优势,因而我们应该在战略上必须把机器设备制造中心作为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加大在这一方面的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使我们顺利地从消费品制造中心而转化为机器设备制造中心,从而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作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存在。

我国的巨大人口压力,决定了我们必须要作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存在,因而我们必须调整战略,保证我们在较长时期内作为世界制造中心而存在。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记取日本的经济教训。

日本过去实际上既是机器设备制造中心,又是消费品制造中心,日本在中国变革开放后应该看到中国在消费品制造上会逐渐地比自己更有比较优势,因而应该顺利地将消费品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例如将家电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从而使自己获得转移的好处,并且使自己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提升自己作为机器设备中心的地位,实现结构调整,但是日本却忽视了这一点,结果使得欧美资本较快地进入了中国,与中国享受中国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的好处,而使自己陷入了结构危机之中。

因此,我们应该在目前作为消费品制造中心而存在的同时,要注重创造条件,逐渐向机器设备制造中心转变。

随机读管理故事:《古木与雁》
一天,庄子和他的学生在山上看见山中有一棵参天古木因为高大无用而免遭于砍伐,于是庄子感叹说:这棵树恰好因为它不成材而能享有天年。

晚上,庄子和他的学生又到他的一位朋友的家中作客。

主人殷勤好客,便吩咐家里的仆人说:家里有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将那一只不会叫的雁杀了来招待我们的客人。

庄子的学生听了很疑惑,向庄子问道:老师,山里的巨木因为无用而保存了下来,家里养的雁却因不会叫而丧失性命,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繁杂无序的社会呢?庄子回答说:还是选择有用和无用之间吧,虽然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掌握了,而且也不符合人生的规律,但已经可以避免许多争端而足以应付人世了。

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

面对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

对于人才的管理尤其明显。

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用的人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把一个看似无用的人摆正地方也许就
能为你创造出你意想不到的收益。

聪明的领导人应该学会发现人才的优点,使得人尽其才,尽量避免人才浪费。

审慎选择适当人选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必须靠平日不断地观察,留意每个人的发展动态。

在检视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掘能干的部属,并且还要剔除办事不力的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