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2课时: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1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认数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认数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开发区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9月25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1-6年级

苏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进度表1-6年级

三年级数学(上)教学进度周次时间内容课时课题第一单元除法13课时第一周9.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4课时1、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9.22、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练习课9.3 3、除法的验算第二周9.64、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练习9.7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4课时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9.8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练习课9.9 3、商末位有0的除法9.10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练习第三周9.13整理与复习2课时1、整理与复习(1)9.142、整理与复习(2)9.15 综合实践与应用1课时农村新貌9.16机动课时2课时9.17第二单元认数5课时第四周9.19 认识整千数1课时认识整千数9.20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2课时1、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9.21 2、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的练习9.25 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比较数的大小第五周9.27 单元练习1课时认数的练习第三单元千克和克7课时9.28 认识千克1课时认识千克9.29 认识克1课时认识克9.30 单元练习1课时千克和克的练习第六周10.8综合实践与应用1课时称一称10.9机动课时3课时第七周10.1010.11第四单元加和减9课时10.12两位数加和减的口算2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0.13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0.14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课时1、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0.152、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第八周10.18单元练习3课时1、两位数加和减口算的练习10.192、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10.20 3、加和减的练习10.21机动2课时10.22第五单元 24时计时法7课时第九周10.2524时计时法的认识4课时1、24时计时法的认识10.26 2、24时计时法的认识的练习10.27 3、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0.28 4、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练习10.29 综合实践与应用1课时周末一天的安排第十周11.1机动课时2课时11.2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11.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3课时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11.42、认识周长11.5 3、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十一周期中整理与复习第十二周11.15 单元练习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11.16综合实践与应用1课时周长是多少第七单元乘法13课时11.17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课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1.18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5课时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11.19 2、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练习(1)第十三周11.22 3、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练习(2)11.23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11.24 5、乘数末位有0的乘法11.25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11.26单元练习2课时1、单元练习(1)第十四周11.29 2、单元练习(2)11.30整理与复习2课时1、整理与复习(1)12.12、整理与复习(2)12.2机动课时2课时12.3第八单元观察物体5课时第十五周12.6观察物体2课时1、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12.72、观察由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12.8 单元练习1课时观察物体的练习12.9机动课时2课时12.10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7课时第十12.13统计与可能性2课时1、统计与可能性(可能性相等)说明:因为三年级课程计划规定每周4课时,可能不能完全按照进度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顺序按进度规定的课时教学。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第五册)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第五册)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_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第五册)全册教材安排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习惯划分的中年级的起始。

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

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

本册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充分注意了学生的现实。

全册教材除期末“整理与复习”外,共编排10个单元。

其中7个单元教学“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的运算方面,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结合这些计算,还要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数的认识方面,有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

在常见的量方面,有千克和克,24时记时法。

2个单元教学“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在图形的认识方面,有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在测量方面,有平面图形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1个单元教学“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主要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

结合上面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5次实践活动。

增加了操作型活动的比重,共4次。

而场景型活动只有1次。

从本册起,教科书里增加了“你知道吗”和“思考题”两块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编排的。

数学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人类进步、文明的标志。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还有教育、熏陶和鼓舞。

编排“你知道吗”,通过介绍数学历史、讲述数学故事以及数学人物,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生产的需要,数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数学的应用是广泛而现实的。

从而逐渐喜欢数学、愿意学习数学。

“你知道吗”的内容一般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图文并茂、浅显具体、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主动阅读,便于教师讲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

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P16~P18教学整千数与一万。

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P19~P23教学非整千的数。

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

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P24~P26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P27~P28全单元的练习。

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调用已有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

但是,学生经历过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认数的经验和数的知识。

教材经过充分考虑,调用了三方面的学习资源。

教具和学具——百以内数用小棒,千以内数用小方块,各阶段认数还使用了计数器。

本单元继续用小方块表示几个千是几千、10个千是一万;继续用计数器表示数,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四位数的组成。

已有的知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以及相应的数位顺序,三位数的写、读方法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本单元以“千”为生长点,在一千一千地数数的活动中建立“万”的概念;在个位到千位的顺序表上添加万位;应用和发展原有的认、读、写数方法。

原有的认数活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数满10个单位,引出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把数表示到计数器上,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出它的组成,读数与写数都要按数的组成进行。

2.认识整千数:几个千是几千。

第16~18页教学整千数,突出它们的意义。

围绕“几个千是几千”认、读、写整千数。

(1)看正方体数数时体会。

第16页例题里每个正方体都是1000个小方块拼成的,1个小方块表示“一”,1000个小方块拼成的正方体表示“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后随笔熟悉非整千的四位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后随笔熟悉非整千的四位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课后随笔熟悉非整千的四位数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乐学生已有的知识,一开始,就在计数器上显现一个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四位数,让学生做教师来教同窗们:认一认,写一写,说一说,读一读。

然后,让学生学着教师写的四位数,到黑板上写一些四位数,让同窗们一路来读一读,当学生写到中间有零的四位数时,我及时抓住机遇,引导学生学习,中间有一个零或二个零的四位数的读法,和末尾有零的四位数的读法。

在这节课当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知识点把握较好。

我感觉有两个地址做得比较好。

一、摆正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

教学中教师是以一名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显现的,使学生拥有一个自我进展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很多时候,教师对学生说,此刻你是教师,你来教同窗们,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鼓舞学生碰到困难力争自己克服。

这种交流方式让人感觉不到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踊跃试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使创新的火花闪现。

二、尊重个性,关注学生的进展。

教学中教师没有按教材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方式,去标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认数的进程中,教师鼓励小孩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去发觉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

学生在亲自参与充满丰硕生动的思维活动中,经历了一个实践与创新的进程。

课堂上教师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交流的机遇,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

培育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遇,使每位同窗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同时,进展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既重视学生今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明天的进展。

这节课的缺点是:学生们口头上都会读四位数了,具体写的时候却不能写得比较完整,比如:8884,学生会写成八八八四,3200读的时候是会读的,但写在本子上的读作却写成了三二零零或三千二百零零,只是一说就通了。

从分析总结教学进程中,我以为自己在课堂中板书不够到位。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乐学生已有的知识,一开始,就在计数器上显现一个几千几百几十几的四位数,让学生做教师来教同窗们:认一认,写一写,说一说,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2.第2单元 认数

2.第2单元 认数

第二单元认数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通过数数、操作、计算、解决问题等活动,认识万以内的数,知道计数单位“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知道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根据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含义,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以及整千数加整百数与相应的减法;能够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特点,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估计意识,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认识整千数和一万……………………………………………………1课时2.认识非整千的四位数…………………………………………………2课时3.比较数的大小…………………………………………………………1课时4.练习三…………………………………………………………………1课时三、教学重点: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四、教学难点: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五、教学关键: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一课时认识整千数和一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数数等活动,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位名称和顺序,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正确地读.写整千数和一万;能正确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2.使学生在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利用已有的认数经验进行类推,进一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3.学生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增强用数描述或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整千数∣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整千数∣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整千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千数的概念,理解整千数与整百数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整千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千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整千数与整百数的关系。

3. 整千数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千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整千数与整百数的关系。

2. 教学难点:整千数的简单计算,尤其是进位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实物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复习整百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整千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整千数是由四个整百数组成的。

(2)示范整千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模仿。

(3)引导学生观察整千数与整百数的关系,总结规律。

3. 实践操作(15分钟)(1)让学生用计数器或算盘进行整千数的计数练习。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整千数的简单计算题目。

4. 巩固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整千数题目。

(2)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1)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练习本上的整千数题目。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整千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整千数与整百数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进行整千数简单计算的正确率。

4.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能力。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fùxí)知识点总结苏教版小学(xiǎoxué)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一、知识(zhī shi)框架一级知识点数与代数二级知识点数的运算(yùn suàn)三级知识点1、列竖式计算除法。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1、质量单位千克、克数与代数常见的量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期末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根底上安排的。

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

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

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

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5.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584÷395÷481÷3〔5〕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5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1.认数、读数、写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两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乘一个不为0的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不一定有0。

(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所以积的末尾一定有0。

【至少有这么多个零】(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一个数乘以倍数;倍数关系一定要看清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

(7)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后面两个数的乘积。

如:150×3×2=150×6(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变大用乘法,变小用除法,求倍数也是用除法”】(9)“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常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

(2)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3)称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常用的秤有电子秤、盘秤、台秤、体重秤、天平……(4)1千克有多重——5个大苹果大约重1千克;10个橘子大约重1千克;18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4本数学书大约重1千克。

(5)1克大约有多重——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5粒黄豆大约重1克;(6)几种常见物品的质量——1个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1本数学书大约重250克;1只苹果大约重200克;1只鸡蛋大约重60克;1枚1角硬币大约重3克;1枚1元硬币大约重6克;(7)1千克=1000克。

(8)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以不超过5克为宜。

(9)水+空杯=总重,总重-水=空杯,总重-空杯=水。

(10)一定要看清单位,是以克为单位还是以千克为单位,单位不一样一定要换算单位。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课件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课件

知识拓展 珠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珠算,是我们祖先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是我 国古代创造发明的重大科学成就之一,被誉为"中国 的第五大发明"。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的文 化科学遗产,至今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期以 来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和促进作用。
探究新知
在计数器上拨出下列各数。
三百零五
三百五十
百 十个
百 十个
探究新知 知识点2:按一定的顺序数千以内的数
在计数器上一边拨珠一边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
百 十个
探究新知
(2)一九个百一九个十地九数添,上从1是九(百一八千十九)数到九百 九十九。
从右边起, 第四位是 千位。
第四单元 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1课时 认识千以内的数
复习导入
一、口答。 1.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2.9加上1是多少? 3.10是几位数? 4.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 5.最大的两位数加1是多少?是几位数?
探究新知
知识点1:认识整百数
在生活中你见过比100大的数吗?
134厘米
买这台风扇要300元。
我的身高是
知识点:认识算盘
可以用算盘帮助记数和数数。
框 梁

上珠 下珠
探究新知
算盘歌 一把算盘四边框, 中间长长就是梁, 串串算珠档上藏, 楼上一珠表示5, 楼下一珠表示1。
探究新知
拨一拨:
百 十个 位 位位
1
探究新知
百 十个 位 位位
6
探究新知
百 十个 位 位位
74
探究新知
百 十个 位 位位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内容介绍: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

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

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

本册教材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有4课时整理与复习。

全学期大约有30流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教师可以精心地组织和安排。

二、教材的变化三年级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个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又是中年段的起始学期。

经过一、二年级的教学,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积累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了。

另一方面表现在年龄增长、心理逐渐成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激励学习兴趣、开展学习活动,还是评价学习成果,都与一、二年级明显不同了。

因此,三年级教材承前起后,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增长、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考虑为学生以后的长远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和一、二年级四册教材相比,三年级上册的教材从内容上有了三个明显的变化:1、内容比重的变化。

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10个新授单元,认数和运算占5个单元,其他内容也占5个单元。

和前面教材比,认数和运算的比重稍有下降,其他内容的比重稍有上升。

认数和运算的比重下降,并不是认数和计算不重要,可以淡化,而是在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数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认识整千数

认识整千数

二、认数认识整千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接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明确计数单位“万”所在的位置;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2、探索并掌握整千数加、减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3、体会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感。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体育馆吗?在哪里见到的?您所见的体育馆有多大?能坐多少人?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参观一个万人体育馆,想去看吗?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作一万人。

据想知道一万有多大,一万怎么写吗?(板书课题:认数)二、师生合作,获得新知。

1、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1)教师出示一个大正方体。

问:你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有几个小正方体吗?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

(2)出示2个大正方体,提问:这是几千?(二千)(3)让学生依次数下去,一千、二千、三千……九千(4)出示:10个大正方体时提问: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现在你知道10000有多大吗?(板书:一万有10个一千)2、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1)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一千是3000。

让学生读一读。

(2)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九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1000。

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然后读一读。

(3)要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你会怎么拨珠?让学生拨一拨,写一写,读一读。

3、找朋友。

教师把写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2000、3000、6000、8000、10000的卡片发给学生,请手中拿有二千、三千、六千、八千、一万卡片的学生上台,再把自己的好朋友找出来,找好朋友后,其他学生把这些数读一读。

4、教学数位顺序表。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完整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认识千米1.联系生活,引出千米2.认识1千米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千米的用途联系学校操场认识1千米估测3.应用练习第二课时:认识吨1.联系生活,引出吨2.认识1吨 认识吨 t 1吨=1000千克 吨的用途联系生活实际认识1吨估测大约有多少位同学的体重是1吨3.应用练习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 :最多剩下多少元 探究新知 数量关系:剩下的钱 = 带的钱——花去的钱运动服130元和运动鞋85元巩固理解想一想: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从问题入手(条件较多或复杂)回顾反思提炼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二课时: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创设情境:一套衣服多少元?探究新知数量关系:上衣的价格+裤子的价格= 一套的价格巩固理解想一想: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从问题入手回顾反思对比总结分析数量关系——倍数关系——线段图确定条件列式解答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理解例1的第2问分步——综合——书写格式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第二课时: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2. 探究新知用综合算式解答对比明确解题思路相同明确计算的步骤3. 巩固理解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步2. 探究新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综合——引发认知冲突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介绍用递等式计算的过程和书写格式3. 巩固练习试一试4. 回顾反思对比总结: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五单元:年、月、日第一课时:认识年、月、日1.出示年历,进行观察。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通用1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通用1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案1教学内容: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备课重点: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

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

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生活,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重难点1、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2、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教学准备:投影、计数器一、复习引入1、复习数位顺序表2、读数:725 10000 406 510 6000 3653、听数、写数:2生板演4、提问:365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拨数,说明各数位上算珠表示的意义二、新授1、教授2365的读、写(1)在计数器365的基础上于千位拨2颗算珠,现在表示多少?(2)学生读书,说出数的组成,写数(3)组织练习读数、写数:91423287说出数的组成2、教授3052的读、写(1)在计数器上出示3052,学生读一读,说说数的组成(注意:数位上没有就不说(2)比较2365和3052有什么不同?百位没有,读的时候要怎样?写的时候呢?(突出中间有一个0,读和写的时候都不能遗漏)(3)计数器上出示3052,同桌读数,说数的组成,写出3052的读法和写法(4)小结提问:如果数的中间有一个0,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3、教授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1)提问导入:如果一个数中间有两个0,怎么办?(2)计数器出示3002。

同桌讨论读、写法全班交流,达成共识:读一个(读一个即能知道各数位上的数),写两个(占位)(3)板书:3002 三千零二(4)计数器出示2003、1004,写出读、写法(5)出示八千零五、六千零九,写出写法4、出示试一试(1)读题目要求,根据要求同桌一起完成(2)全班交流(3)比较这两个数的不同,读的时候的注意点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2、想想做做2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3出示商品价钱,让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表格里写出这些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5第4题让学生自己读一读。

第5题指名读题后,独立完成写数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2 3 6 5 二千三百五十六3 0 5 2 三千零五十二3 0 0 2 三千零二7 4 0 0 七千四百7 0 4 0 七千零四十课前思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整千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四位数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非整千的四位数的具体含义以及组成,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并学会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对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尤其把这些有零的数字作为学新知的铺垫,可以让学生在复习中回顾知识,为下面知识的迁移作准备。

并借助直观而熟悉的计数器来认识四位数,学生学习基本没有困难,再通过说说、写写等方法进行学习,效果会很好。

课后反思: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引导学生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类推出相应四位数的含义及读、写方法;并且要适当引导学生小结读、写万以内数的一般方法和相关注意点。

结合2365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和写数时,都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开始。

结合3052和3002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认识到:当某个数位上的一个单位都没有,写数时要在相应数位上写0;而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都只要读出一个零。

试一试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必读出来。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进一步认识四位数,主要是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在课中将新知融于以前的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习了新知,学习氛围很浓厚,而且效果很好,学生的学习乐此不疲。

尤其在讨论3002的读法时,充分尊重学生,然后在交流对比中形成共同的读法。

在难点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在学生交流中突破了难点,让学生在聆听教师读数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个数读法的不同。

另外,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反面论证,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如六千零五的写法,很多学生一不小心就写成605,这时,让学生再读一读,马上会有结果了。

有学生建议,可以先将数位顺序表先写好,然后对照它写数,这也是一个好办法,关键就是让学生掌握这个特殊的零。

在学生的练习中,出现写读法的时候比较粗心,直接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写成大写的形式,另外还出现几个学生中间的零忘写了。

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知识经验,借助计数器来学习非整千的四位数的
读写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等方式了解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组成,并发现读数、写数的规律,体会到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和读法不同,再学习中间及末尾有零的数的读写方法,弄清0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读法。

总体学生掌握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在作业时有漏零的现象,今后因多加培养他们仔细检查的习惯。

课前反思:这节课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活动,认识了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方法。

先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数位顺序表以及三位数和整千数的组成和读、写,学生学的很扎实,在此基础上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学生一目了然。

接着学习了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会读、会写特殊的四位数,就是中间有0、末尾有0,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和交流这一过程,大家基本上都掌握了,当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时,可以叫他们不看数位顺序表,自己在脑子里想想会写不?做练习的时候再巩固了一下新知,个别小朋友在读作的时候,有点搞不清。

如3200读的时候是会读的,但写在本子上的读作却写成了三二零零或者三千二百零零,不过一说就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