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好心的小蛇》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它有一颗善良的心。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不以外表判断事物。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精神。
4. 让幼儿在复述故事、表演故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它有一颗善良的心。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观,不以外表判断事物。
三、教学难点:1. 让幼儿在复述故事、表演故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心的小蛇》。
2. 小蛇手偶一个。
3. 森林背景图一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动物爬呀爬》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结束,教师问:“小动物们爬到了森林里,你们知道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吗?”教师出示小蛇手偶,引导幼儿说出小蛇的外形特征。
2. 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第一段:小蛇在森林里散步,遇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对待小蛇的?2) 第二段:小蛇救了受伤的小鸟,小鸟怎么感谢小蛇的?3) 第三段:小蛇遇到了一只大象,大象对小蛇做了什么?4) 第四段:小蛇怎么了?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1) 小蛇长得可怕吗?它是不是一定就是坏蛋呢?2) 小鸟、大象为什么都感谢小蛇呢?4. 幼儿分组讨论,复述故事。
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人一组,每组选一个故事情节,用动作、表情、语言复述故事。
5. 幼儿表演故事。
教师提供森林背景图、小蛇手偶等道具,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6. 教学反思。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进行故事接龙游戏,让幼儿在家庭氛围中进一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 开展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并简单描述角色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七、家园共育: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教育幼儿学习小蛇的善良品质,懂得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好心的小蛇》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和情节发展。
3. 通过对故事的讨论,引导幼儿学习小蛇的善良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心的小蛇》。
2. 小蛇、兔子、狐狸等角色的头饰。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书中的小蛇图片,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好心的小蛇》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分角色表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 故事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蛇的善良品质,鼓励幼儿学习小蛇关爱他人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创作活动:请幼儿用画纸、画笔或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一个关于小蛇的故事场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互动等。
2. 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理解的程度,以及能否复述故事。
3. 关注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和想象力的发展。
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口语表达和创作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喜欢的故事角色进行扮演,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讨论关爱他人、友善相处的重要性。
3. 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组织一次“善良小蛇”趣味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友善竞争意识。
八、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心的小蛇》。
2. 角色头饰、道具等。
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4. 家长反馈表、班会记录表等。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的善良品质。
3. 能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的善良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心的小蛇》。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蛇形玩具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小动物的特点,引出今天的主题——小蛇。
2. 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小蛇的善良行为。
3. 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故事中小蛇行为的看法,培养幼儿的分享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4.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个善良的小蛇,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对表现出善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
关注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参与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主动分享和帮助他人。
2. 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小蛇行为的看法。
3. 评价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分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2. 开展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讨论家庭中的分享和帮助他人的例子。
3. 进行一次小组合作任务,让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和帮助的重要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讲述故事时,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让幼儿能够清晰地听到并理解故事内容。
2. 在讨论环节,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 在创作活动中,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不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判,而是给予肯定和鼓励。
九、教学资源推荐:1. 与主题相关的绘本推荐:《好心的小蛇》、《小蛇散步》等。
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文档中班语言活动:好心的小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五章节,主题为“好心的小蛇”。
该章节主要讲述了一只小蛇因为好心帮助其他动物,却因为别人的误解而被捕获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理解友谊、理解和宽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3. 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主题。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从故事中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故事书、小蛇玩具、卡片等。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老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的开头部分,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觉得小蛇是好心还是坏心呢?”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
2. 故事讲解(10分钟):老师用PPT或故事书讲述整个故事,并在讲解过程中提问:“小蛇为什么帮助其他动物?”“其他动物是如何对待小蛇的?”“小蛇被捕获后,其他动物有什么反应?”等等,以检查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例题,如:“如果你是小蛇,你会如何对待其他动物?”“其他动物应该怎样对待小蛇?”等等,引导孩子们从故事中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类似小蛇的故事情节,并表演出来。
其他组观看后,评价其是否体现了友谊、理解和宽容。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孩子们根据故事内容,画出一幅小蛇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的画,并写上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好心的小蛇”板书内容:友谊理解宽容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出一幅小蛇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的画,并写上一段话,描述画面内容。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好心的小蛇》的阅读与理解。
2. 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3. 相关主题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难点: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心的小蛇》。
2. 角色头饰。
3. 相关主题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听一个关于好心小蛇的故事。
2. 故事讲解:1)教师用课件或图书呈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讲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小蛇的善举和得到的回报。
3. 角色扮演:1)分组进行角色分配,让幼儿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4. 情景模拟:1)设置类似情境,让幼儿实际操作,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5. 相关主题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心小蛇。
2)开展分享交流会,让幼儿讲述自己或他人做过的好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互动参与情况。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
3. 通过分享交流会和绘画活动,评价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关爱他人的活动,如帮助兄弟姐妹、关心长辈等。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探访老人、帮助清洁等,让幼儿将好心小蛇的精神付诸实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营造温馨、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更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教案及反思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好心的小蛇》;2.能够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和动作;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4.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准备1.故事《好心的小蛇》;2.小蛇玩偶或图片;3.音乐《小蜜蜂》。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5分钟)老师拿出小蛇玩偶或图片,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然后播放音乐《小蜜蜂》,让幼儿跟着音乐舞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2.讲述故事(10分钟)老师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并配合手势和表情,让幼儿更加生动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3.模仿语音、语调和动作(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蛇说话时特有的声音和语调,并模仿小蛇弯曲身体,展示爱心的动作。
4.表达故事情节(10分钟)老师问幼儿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加以引导和纠正。
5.活动延伸(10分钟)老师让幼儿自由发挥,分组编排小剧场,表演故事《好心的小蛇》。
6.总结反思(5分钟)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引入活动、讲述故事、模仿语音、语调和动作、表达故事情节和活动延伸等,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2.在讲述故事环节中,我使用了手势和表情来辅助讲述,增强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在模仿语音、语调和动作环节中,我也使用了类似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模仿小蛇说话时特有的声音和语调,并模仿小蛇弯曲身体,展示爱心的动作,使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故事内容。
3.在活动延伸环节中,我让幼儿自由发挥,分组编排小剧场,表演故事《好心的小蛇》,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在表达故事情节环节中,有些幼儿用词不够准确或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我进行引导和纠正。
此外,在活动延伸环节中,有些幼儿缺乏自信或表现欲望不强烈,需要我进行鼓励和帮助。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文档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一、教学内容:本课选用的是《好心的小蛇》这一绘本,该绘本讲述了小蛇在森林里帮助其他动物,却因为自己的长相吓到了其他动物。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懂得友谊的可贵,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
2.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友谊的珍贵。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纳他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绘本《好心的小蛇》、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森林的声音,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森林中,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的不同声音和事物。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小蛇是什么样的动物吗?你们见过小蛇吗?”2.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绘本《好心的小蛇》,边读边提问,让学生思考小蛇为什么会被其他动物害怕,以及小蛇是如何帮助其他动物的。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3.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是如何对待身边的朋友的,以及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们是如何帮助的。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例句,让学生进行仿写,如:“我的朋友喜欢跑步,我经常和他一起去公园跑步。
”通过例句讲解,让学生学会表达友谊。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自己编写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编写完成后,选几名同学进行分享。
6. 板书设计(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友谊”,“理解”,“接纳”,“帮助”,让学生根据这四个词来说一句话,如:“友谊是互相帮助的。
”7.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好心的小蛇》的观后感。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教案背景介绍本次教案主要针对中班(4-5岁儿童)语言启蒙阶段的教学,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习相应的词汇、表达方式、情感与认知能力的培养。
其中,我们以“好心的小蛇”为主题,通过讲故事、打牌游戏、唱歌等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助力孩子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讲述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好心的小蛇的形象,获得一些基本的中文词汇(如“蛇”、“好心”等)。
•通过唱歌与动作、游戏等活动形式,训练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及配合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简单的中文表达方式(如问候语“你好”、“再见”等)。
•通过小组互动与合作游戏,促进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协调能力和情感认知上的发展。
教学过程1. 故事时间我们首先为孩子们讲述故事,呈现好心的小蛇的形象,让孩子们知道它的特点和想要做的事情。
接着,我们与孩子们互动交流,问一些问题,带出一些简单的中文词汇,如“蛇”、“好心”的意思。
2. 歌曲时间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一首与故事相关的歌曲,将歌曲和动作配对,引导孩子们唱着歌跟着动作,强化他们的语音表达和配合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好心的小蛇的形象印象。
3. 游戏时间我们针对小班儿童的学习特性,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
例如,让孩子们站在一个圈内,交替说出“你好”、“再见”、“谢谢”等中文词汇,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另外,我们也设计了一些配合游戏,如“小蛇寻宝”,让孩子们分组寻找隐藏在教室中的各个关键词,以此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情感交流。
4. 整合时间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借助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渐渐掌握并运用相关的中文表达方式,将其整合到实际的生活中。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们发现小班儿童具有以下特点:•课程内容应当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环境和认知特点,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选取他们愿意接受的故事情节和活动形式。
•课堂氛围应该轻松愉快,有趣有益,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一、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借助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理解故事内涵及主题;2.提高学生语言、阅读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故事的情感和审美情趣;3.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的情感;4.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2. 教学内容《好心的小蛇》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故事内涵及主题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难点: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对故事的情感及审美情趣的感悟。
4. 教学方法听故事、讨论、角色扮演、创作、游戏5. 教学过程(1)热身阶段1.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小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并自由发表看法;2.活动课《动物放生日》线下调研。
(2)重点阶段1.听《好心的小蛇》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注意细节;2.按小组进行故事理解,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3.按小组创作《好心的小蛇》卡通故事的故事情节,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4.小组模拟出演《好心的小蛇》卡通故事情节,呈现给全班。
(3)巩固阶段1.班级进行投票选出最佳小组呈现;2.对之前的故事进行再次回忆,分享与此相关的经历和感受;3.进行卡通小蛇手抄报的制作及相关游戏。
6.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注意细节,高效获取信息,品味故事的情节,更好地理解了故事的主题和内涵。
在小组内,学生们通过分享自己创作的故事以及角色扮演,提高了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展现出了团队协作和创造力,教学形式灵活多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需要更好地把控教学节奏,让故事讲述、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环节有机结合,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有条不紊。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水平。
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幼儿的文字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培养幼儿的聆听和观察能力,锻炼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好心的小蛇》绘本、小黑板、彩色粉笔、图片卡片等。
2.素材: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图片素材。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故事(10分钟)–教师拿出《好心的小蛇》绘本,向幼儿介绍故事内容,并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使用图片卡片辅助讲解,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绘本阅读及讲解(20分钟)–教师朗读《好心的小蛇》绘本,适时停顿,引导幼儿对故事情节进行预测。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故事。
3.听后绘画(15分钟)–教师提供纸张和彩色笔,让幼儿根据听到的故事内容进行绘画。
–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绘画作品。
4.小组合作,编写故事梗概(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编写。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创意和想象力,帮助小组进行讨论和提出建议。
5.分享故事梗概(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编写的故事梗概。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点评和交流,激发幼儿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6.教学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记录幼儿的表现和反馈。
–教师提供具体指导,帮助幼儿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选择了《好心的小蛇》这本绘本作为教材,结合幼儿园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通过导入故事情境,我成功引发了幼儿们的兴趣,并激发了他们思考的欲望。
在绘本阅读及讲解环节,我使用了图片卡片辅助讲解,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
我还在听后绘画环节给予了幼儿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中班语言故事课件《好心的小蛇》
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蛇道具
活动目标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加深对故事角色的理解。
活动准备
废旧材料(如纸杯、纸盘、毛线、纽扣等)、胶水、剪刀等。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小蛇道具。教师可以示范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和 技巧,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小蛇道具。完成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更好地体验故事情境。
01
鼓励与期望
02
03
04
希望孩子们继续保持积极参与 的态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想法。
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多听故事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期望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 像故事中的小蛇一样,关心他
人、乐于助人。
对下一次课程进行预告和准备
课程准备建议
建议孩子们带齐学习用品,如笔 、纸等,以便在课堂上记录重要 内容。
团结协作
在面对困难时,小蛇和其他动物团结一心,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助于培 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共同克服困难
通过团结协作,小蛇和其他动物最终克服了困难。这种经历有助于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毅力 。
勇敢面对挑战,锻炼意志品质
勇敢面对挑战
在故事中,小蛇和其他动物敢于面对挑战, 不畏惧困难。这种勇敢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幼 儿的挑战意识和自信心。
05
CHAPTER
延伸活动设计与实践
绘画创作:画出你心目中的小蛇形象
活动目标
通过绘画表达对小蛇形象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活动准备
绘画材料(画笔、颜料、画纸等)。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小蛇的形象和特点,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蛇形 象。教师可以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让幼儿自由创作。完成后,可以组织幼儿互相欣赏和 分享自己的作品。
中班语言教案:故事《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故事《好心的小蛇》教案名称:中班语言教案—故事《好心的小蛇》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听懂并理解故事《好心的小蛇》的主要内容。
2. 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心存善意。
教学准备:1. 故事《好心的小蛇》的图片或实物道具。
2. 追问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问题,用于向幼儿提问。
3. 角色扮演服装:小蛇、小鸟等角色的服装。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出示故事《好心的小蛇》的图片,向幼儿介绍故事梗概:告诉幼儿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小蛇的故事,这只小蛇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他帮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朋友。
请幼儿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 询问幼儿对蛇的印象,引导幼儿讨论小蛇可能做了哪些好事。
故事讲解:1. 运用图片、实物道具等方式,讲解故事《好心的小蛇》的主要情节。
2. 引导幼儿通过视觉形象进行故事情节的理解与记忆。
故事细节关联:1. 分发追问卡片给幼儿,向幼儿提问与故事相关的问题,鼓励幼儿用简短的句子回答问题。
2. 通过问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角色扮演:1. 分发角色扮演服装,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蛇、小鸟等角色,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
2. 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时,要求他们用语言表达角色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形象。
情感启发:1. 引导幼儿思考小蛇为什么会帮助别人,为什么要善良和乐于助人。
2. 向幼儿解释“善意”、“关心”等词的意义,并与幼儿一起探讨它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给幼儿分发绘本《好心的小蛇》,让幼儿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阅读,并在故事后与同伴分享他们的感受。
2. 让幼儿画一幅关于故事的插画,并用语言描述他们画的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幼儿在听故事、角色扮演、问答等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并记录下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情感表达的发展情况。
2. 根据观察记录,总结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如缺乏积极参与的幼儿可以单独鼓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给予更多的支持等。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的形象特点。
2. 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的形象特点。
难点: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好心的小蛇》。
2. 小蛇手偶或贴纸。
3. 相关词汇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小蛇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蛇的形象特点和行为。
3. 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复习故事内容,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 扩展活动:运用词汇卡片,进行相关句型练习。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好心的小蛇》。
2. 家长协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对话。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情境教学:通过手偶、贴纸等教具,营造情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直观展示:运用词汇卡片,直观展示相关词汇和句型,帮助幼儿学习和巩固。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倾听、回答问题、表达观点等。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在讨论、句型练习等环节中的语言表达水平。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的情况,以及日常对话的实践。
八、教学内容:1. 故事《好心的小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蛇的形象特点。
2. 词汇卡片:学习相关词汇,如“小蛇”、“苹果”、“树叶”等。
3. 句型练习:运用词汇卡片,进行相关句型练习,如“这是好心的小蛇”、“它吃了苹果,变成了……”等。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小蛇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教学PPT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教学PPT反思教学内容介绍本次教学的主题为《好心的小蛇》,适用于幼儿园中班的语言教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识别和表达感情,同时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故事《好心的小蛇》为主线,教授学生情感表达和感受;2.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小蛇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形态特征等;3.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教学反思教学流程设计本次教学采用了PPT教具进行辅助讲解。
在教学开始之前,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首先运用PPT演示了小蛇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小蛇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接着,通过故事《好心的小蛇》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小蛇的善良和友好,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通过互动问答、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教学效果评估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了学生们的表现,他们对故事情节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小蛇的生活习性有了新的认识。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表现了积极性和创造力,表述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有几个小组的表演较为出色,表演内容生动形象,非常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认可。
总体而言,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成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及改进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PPT制作方面,我认为介绍小蛇的生活习性等内容时,图片和文字的布局不太合理,有些内容排版不整齐,影响了学生的观感和理解。
其次,小组活动的时间安排较紧,有些小组表演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由于不会表演较为紧张,也影响了活动的效果。
因此,为了使教学更加顺利和有效,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示,对于幼儿园中班的语言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相信在往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帮助。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好心的小蛇》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它有一颗善良的心。
2. 让幼儿学习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遇到事情不要光看外表,要动脑思考,要学着去了解、去探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遇到事情不要光看外表,要动脑思考,要学着去了解、去探究。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挂图、头饰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挂图、头饰等直观教具。
2. 小蛇、兔子、鸭子等角色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吸引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蛇的行为,让幼儿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让幼儿学会遇到事情不要光看外表,要动脑思考,要学着去了解、去探究。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分享故事《好心的小蛇》。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活动:教师发放小蛇手工材料包,指导幼儿制作小蛇头饰。
完成后,幼儿可以戴着头饰进行角色扮演。
2.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小蛇图纸,指导幼儿为小蛇画上颜色。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小蛇设计独特的花纹。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时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故事角色的情感把握。
3. 收集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评估幼儿对故事道理的领悟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是否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充分参与课堂。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CONTENTS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反思与改进 • 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拓展 •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01
CHAPTER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讲述和讨论,使幼儿能够理 解《好心的小蛇》的故事情节和 角色。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通过描述一个场景,如“在森林里,有一条特别好心的小蛇,它总是乐于帮助 其他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关于这条小蛇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导入
向幼儿提出问题,如“你们见过小蛇吗?小蛇是怎样的动物?你们认为小蛇会 做好事吗?”引导幼儿思考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01
故事讲述
生动形象地讲述《好心的小蛇》的故事,通过语调、表情和肢体语言帮
05
CHAPTER
教育资源的应用与拓展
教材与教参
教材
《好心的小蛇》故事绘本,提供图文并茂的学习内容。
教参
教师参考用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为教师教学 提供指导。
多媒体资源
1 2
课件
制作与故事内容相匹配的课件,包括故事背景、 角色介绍、情节发展等,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 教学内容。
音频
录制或下载与故事相关的音频资料,如配乐、角 色对话等,增强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视频
搜集或制作与故事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动画片段 、实景拍摄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 。
网络资源
在线课程
01
利用网络平台,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搜索与《好心的
中班语言故事《好心的小蛇》教案(精选12篇)
中班语言故事《好心的小蛇》教案〔精选12篇〕篇1:中班语言故事《好心的小蛇》教案中班语言故事《好心的小蛇》教案【活动目的】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展描绘,进步语言表达才能。
2、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才能。
3、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动物之间互相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标记纸假设干,四种动物标记图。
2、故事画面图。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讲故事,今天呢,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
你们想试试吗?二、观察画面,老师提问,幼儿答复。
1、观察画面一〔1〕师:可能发生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2〕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老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怎样过河?〕〔3〕师:这个问题,谁能来答复?2、观察画面二〔1〕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动物们想到的是用什么方法来过河的?〔2〕老师小结:小蛇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
〔幼儿学着一起说〕〔3〕师:这张图片。
你们有问题要问吗?〔师在纸上记录幼儿的问题:谁先过河?〕二、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谁能来说说,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第一个过河?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三、幼儿观看课件并进展描绘。
1、师:一起看看动物是怎样过河的?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
2、师:你们看到小蛇的表情了吗?小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是怎样想的?你能猜出来吗?3、老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幼儿练习描绘〕〔按照此法,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表情,猜测小蛇的心理,并描绘。
老师分别小结后,再让幼儿练习。
〕〔1〕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2〕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
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班级:中班学期:秋季目标:1.听懂故事《好心的小蛇》并能准确理解故事内容。
2.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4.增强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时间:30分钟教学准备:2.PPT或者彩色卡片3.游戏道具:小蛇玩偶、动物图卡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以复习前面的知识。
Step 2: 欣赏故事 (10分钟)老师运用图片或PPT展示故事《好心的小蛇》,逐段向学生播放,并帮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问题示例:1.故事中的动物有哪些?他们是怎样相互帮助的?2.小蛇为什么被其他动物救走了?3.故事的结尾,小蛇有什么感受?Step 3: 语言练习 (10分钟)将故事中的关键词语抽象成彩色卡片或图片,并分发给学生。
老师读出一个词语,学生们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或图片站起来发言,介绍与该词相关的情节或人物。
鼓励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或者词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Step 4: 游戏 (5分钟)准备小蛇玩偶和一些动物的图卡,如果没有可以自己用彩纸制作。
让学生们轮流戴上小蛇玩偶,向其他同学扮演不同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其他学生要猜猜是什么动物。
Step 5: 总结 (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们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扩展活动:1.请学生们分组,编排简短的小剧场表演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
每个小组可以出一段故事中的场景,进行表演。
2.让学生们画一些与故事有关的场景或者人物,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通过《好心的小蛇》故事的学习,中班的学生们能够进一步培养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加强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和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心的小蛇》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好心的小蛇》理解小蛇虽然长的可怕,但他的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2. 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让幼儿学会理解和关心他人,不要以貌取人。
3. 通过故事,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让幼儿明白外表并不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理解和接受小蛇这个角色,让幼儿能够理解和关心小蛇的内心世界。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通过故事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好心的小蛇》2. 挂图:小蛇、兔子、狐狸等角色的图片3. 小蛇的手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挂图和手偶,引导幼儿认识小蛇,让幼儿猜猜小蛇会做什么。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课件和挂图,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蛇为什么会被其他动物误会,让幼儿明白外表并不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
4. 延伸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小蛇还会做些什么好事。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挂图、手偶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幼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想象法: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让幼儿在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七、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让幼儿掌握故事《好心的小蛇》的情节,理解小蛇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角色特点:让幼儿了解故事中各个角色的特点,特别是小蛇的形象。
3. 故事寓意: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学会关爱他人,不以貌取人。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手偶展示,引起幼儿对小蛇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和挂图,生动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小蛇的行为,让幼儿明白善良和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好心的小蛇》
一、课程目标
通过讲述故事《好心的小蛇》,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品德素养。
二、教学准备
1.课本《好心的小蛇》
2.课件
3.彩色卡片
4.手偶(小蛇)
5.录音机和CD
6.记号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众所周知,幼儿喜欢动物,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以选择带着小蛇玩具或者小糖果,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引导幼儿了解动物,并交流一下大家都养过哪些动物。
2. 教学内容
在课件上展现小蛇的图片,引导幼儿读出小蛇的名字,小蛇有什么特点,小蛇住在哪里等等。
然后向幼儿讲述小蛇的故事,同时在课件上展示配图。
3. 学生主体部分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发掘幼儿关于小蛇的想象和提问,让他们讲述自己的小蛇的想法和想象。
通过和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后续活动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参加一些与小蛇有关的游戏,例如画小蛇游戏等等,通过游戏强化幼儿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了幼儿们的学习兴趣。
5. 结束语
小蛇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心肠的小动物,同时启示了我们应该要尝试去更好地帮助周围的人或身边的动物,从而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可以听懂故事内容,了解小蛇的生活习性,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兴趣,激发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师讲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可以培养幼儿们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能,以及探究知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同时,热身活动的引入与后续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创新教育的理念贯穿始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好心的小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能力。
3.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动物之间相互友爱的情感。
重点: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
难点:能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黑板,标记纸若干(两张问题空白标记纸,表情语言标记图,1234序号纸标记,四种动物标记图)。
活动过程
导入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讲故事,不过今天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不一样在哪里呢?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
你们敢试试吗?
一、观察画面,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一)观察画面一,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1.师:可能发生着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请一名幼儿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说:小蛇、小老鼠、小鸡、蚯蚓和蚂蚁,它们想要过河。
2.师:接着会发生什么?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怎样过河?”)
3.师: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
(二)观察画面二,幼儿提问,幼儿回答。
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动物们想到的是什么办法来过河的?请你告诉大家。
师小结:小蛇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他身上过河。
(幼儿学着一起说)
师:桥做好了,接着又会有什么问题吗?谁要问吗?
(师在纸上记录幼儿的问题:“谁先过河?”)
二、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谁能来说说,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第一个过河?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幼儿意见会有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统一意见)
(以此方法确定第二、第三、第四过河的动物)
(教师在板上出示数字顺序和相应动物图片)
三、幼儿观察图片并进行描述。
(依次播放课件)
师:一起看看XX动物,是怎样过河的?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
请你们看仔细了。
师:你们看到小蛇的表情了吗?(同时出示小蛇表情图)
师:小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的心理是怎样想的?你能猜出来吗?
教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幼儿练习描述这句话)
(按照这个方法,以此放映PPT,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表情,猜测小蛇的心理,并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蚯蚓过河。
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幼儿练习这句话)
教师小结: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
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幼儿练习这句话)
教师小结:小鸡走上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头上流下了很多的汗,勉强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幼儿练习这句话)
四、幼儿重新讨论,再次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四个小动物从小蛇身上过河时,小蛇的表情是不一样的,如何你是小蛇,你希望谁先过河,谁第二,谁第三,谁第四?
师:为什么?
(引导幼儿联系小蛇表情,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是从体重最轻的动物开始,依次体重逐步增加的动物,即蚂蚁——蚯蚓——老鼠——小鸡)
五、播放动画,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师:在小蛇的帮助下,四只小动物都顺利地过河了,它们真的应该要谢谢这只小蛇了,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蛇呢?
幼:好心的小蛇;爱帮助别人的小蛇;可爱的小蛇……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个故事,来学习这只……的小蛇,好吗?
(播放动画,完整欣赏故事,幼儿跟念故事。
)
六、延伸活动:出示动画最后一页,引出后续故事。
出示图片:小狗来了……
师:你觉得小狗能在小蛇帮助下过河呢?为什么?
师: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去想,想好以后编进这个故事里,让小蛇的故事更加精彩,好吗?
活动反思
出错与机智的精彩。
活动开始,我就以“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的导入方式,交待了本次活动的要求,并赋予幼儿“小老师”的角色,这对幼儿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很好的积极暗示。
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尽管我和幼儿只有“一面之交”,但幼儿在活动中全心投入、情绪饱满、积极主动。
尤其是我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个无意错误(在出示小动物过河图片时拿错了)时,在幼儿发现后,我灵机一动,随即以“请小老师”的方式,请幼儿上来调整。
此处的处理,使无意的出错成为一个教育契机,现场气氛更为精彩和自然。
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故事内容中“小动物过河顺序”本是既定的,并且“过河顺序和动物体重是相关联的”。
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故事的中心内容,“怎样能让孩子获得这个经验同时又不会过于束缚孩子的思维?”。
带着这个问题,在设计中我巧妙地处理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让幼儿在活动中“既能走出故事又能回到故事”,通过“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幼儿观察图片并进行描述”——“幼儿重新讨论,再次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三个环节的进行,使幼儿的生成与教师的预设自然融合,一气呵成。
问题和资源的转换。
教育萌发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某种际遇中,我们要使一个际遇、一个关系、一个情境、一个活动都体现出教育的意义。
因此,任何一个集体活动,一个集体活动过程中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成为教育资源。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讨论确定动物过河顺序时”一定会出现意见不统一,为使这个看似棘手的问题能转变为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我提出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做决定”方法,引导幼儿学习使用这个方法来做决定。
这种方法的学习,不仅帮助幼儿解决本次活动中碰到的问题,同时也为幼儿今后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参考,有利于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故事内容
一群小动物来到小河边,它们是小蛇、小老鼠、小鸡、蚯蚓和蚂蚁。
它们要过河,但是它们中间只有小蛇会游泳,其他的动物都不会游泳。
怎么办呢?
好心的小蛇想了个办法,它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
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他身上过河。
首先是身躯微小的蚂蚁从它身上过河。
小蛇简直感觉不到小蚂蚁的重量。
接着是蚯蚓过河。
这一次,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再接着是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
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当小鸡走上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这时,忽然走过来一只小狗,这只小狗也想从小蛇身上过河,那可不行,小蛇迅速地缩回了身子,小狗那么重,小蛇哪能承载得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