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自测试题全册(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自测试题全册(附答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11.3)自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正多边形中,内角都等于60°的是()A.正六边形B.正五边形C.正四边形D.正三边形2.四边形ABCD中,如果∠A+∠C+∠D=280°,则∠B的度数是()A.80° B.90° C.170° D.20°3. 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8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8B、9C、10D、114.八边形的内角和为()A. B. C. D.5.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可以都是()A.锐角B.直角C.钝角D.以上答案都不对6.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A.三B.四C.五D.六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七边形8.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 .三角形 B. 四边形 C. 五边形 D. 六边形9.内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A.五边形 B.六边形 C.七边形 D.八边形10.n边形的每个外角都为24°,则边数n为()A、13B、14C、15D、16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按照这种方法,十二边形可以分割成个三角形,由此可以判断十二边形的内角和是12.(2015•自贡)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3倍多180°,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13.若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比是3 : 4 : 5 : 6 ,则最小的内角是____________.14.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的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它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15. 如图ABC 中,AD 是BC 上的中线,BE 是ABD 中AD 边上的中线,若ABC 的面积是24,则ABE 的面积是________。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项训练化简求值:1.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4.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7.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满足.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9.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1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14.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1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6.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18.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2|+(b﹣)2=0.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3•巴中)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再选取a的值时要保证分式有意义.2.(2013•普洱)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将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2013,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3•襄阳)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b=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13•自贡)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化简,最后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即可.解答:解:=×=﹣==,由于a≠±1,所以当a=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用到的知识点是乘法的分配律、约分,在计算时要注意把结果化到最简.5.(2013•孝感)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与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6.(2013•连云港)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将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整理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即可得到原式的值.解答:解:(﹣)÷,=÷=×=×=将m=﹣3,n=5代入原式得: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约分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应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7.(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 满足.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首先把分式进行化简,再解出不等式,确定出x的值,然后再代入化简后的分式即可.解答:解:原式=[﹣]×,=×,=×,=,3x+7>1,3x>﹣6,x>﹣2,∵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x=﹣1,把x=﹣1代入中得:=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不等式的整数解,关键是正确把分式进行化简.9.(2013•岳阳)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式子中的分式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项,把a的数值代入求解.解答:解:原式=a﹣2+=a﹣2+a+1=2a﹣1,当a=3时,原式=6﹣1=5.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注意化简过程中,有能约分的式子首先要约分.10.(2013•永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将括号内的第一项约分,再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法运算,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化简,最后将x=2代入.解答:解:(+)÷=(+)•=•=x﹣1,当x=2时,运算=2﹣1=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分式化到最简,然后代值计算.11.(2013•遂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12.(2013•湘潭)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2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2013•鄂州)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现将括号内的部分因式分解,通分后相加,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最后约分.再将a=3代入即可求值.解答:解:÷=÷=====a.∴当a=3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悉因式分解及约分是解题的关键.14.(2013•张家界)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除数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5.(2013•宜宾)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而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再把x的值代入求值.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其关键步骤是分式的化简.要熟悉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解题.16.(2013•乌鲁木齐)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2013•宿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8.(2013•齐齐哈尔)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 ﹣2|+(b﹣)2=0.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把括号内的异分母分式通分并相减,然后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并进行约分,再根据非负数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a﹣2|+(b﹣)2=0,∴a﹣2=0,b﹣=0,解得a=2,b=,所以,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19.(2013•广安)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当x=4时,原式=﹣=﹣.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013•抚顺)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 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a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初三数学中考化简求值专项练习题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1、化简,求值: 111(1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221111x x x x -+---的值,其中x=tan600-tan45033、化简:xx x x x x x x x 416)44122(2222+-÷+----+, 其中22+=x4、计算:332141222+-+÷⎪⎭⎫ ⎝⎛---+a a a a a a a .5,7、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69122x x x xx x x-+----,其中x =-6.8、先化简:再求值:⎝ ⎛⎭⎪⎫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10、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11、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y x y x ++÷⎪⎪⎭⎫ ⎝⎛++-,其中1=x ,2-=y .12、先化简,再求值:2222(2)42x x xx x x -÷++-+,其中12x =.13、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其中2x =(tan45°-cos30°)14、22221(1)121a a a a a a +-÷+---+.15、先化简再求值: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16、先化简:,并从0,,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144)113(2++-÷+-+a a a a a 1-a的值代入求值。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 BCD±2.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B.= C.)216= D.)223=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12=C3=D.14=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 .C2= D= - 45.当4x =-的值为( ) A .1 BC .2D .36.下列计算或判断:(1)±3是27的立方根;(2;(32;(4;(5)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6=- D1= 8.a 的值是( )A .2B .-1C .3D .-1或39.已知实数x 、y满足2y =,则yx 值是( ) A .﹣2 B .4 C .﹣4 D .无法确定 10.x ≥3是下列哪个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ABCD11.已知,5x y +=-,3xy =则的结果是( )A .B .-C .D .-1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23=B 5=±C =D .3=二、填空题13.732x y -=-,则2x ﹣18y 2=_____.14.实数a 、b 10-b 4-b-2=+,则22a b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15.甲容器中装有浓度为a ,乙容器中装有浓度为b ,两个容器都倒出m kg ,把甲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乙容器,把乙容器倒出的果汁混入甲容器,混合后,两容器内的果汁浓度相同,则m 的值为_________.16.已知:可用含x =_____.17.化简:18.已知x ,y 为实数,y 求5x +6y 的值________.19.如果2y ,那么y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已知4a |2|a -=_____. 三、解答题21.计算(1)2213113a a a a a a +--+-+-;(2)已知a 、b +b =0.求a 、b 的值 (3)已知abc =1,求111a b c ab a bc b ac c ++++++++的值【答案】(1)22223a a a ----;(2)a =-3,b ;(3)1. 【分析】(1)先将式子进行变形得到()()113113a a a a a a +--+-+-,此时可以将其化简为1113a a a a ⎛⎫⎛⎫--+ ⎪ ⎪+-⎝⎭⎝⎭,然后根据异分母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化简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到2a +6=0,b =0,从而可求出a 、b ; (3)根据abc =1先将所求代数式转化:11b ab ab 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然后再进行分式的加减计算即可. 【详解】解:(1)原式=()()113113a a a a a a +--+-+- =1113a a a a ⎛⎫⎛⎫--+ ⎪ ⎪+-⎝⎭⎝⎭ =1113a a --+- =()()()()3113a a a a -++-+- =22223a a a ----;(20b =,∴2a +6=0,b =0,∴a =-3,b ;(3)∵abc =1, ∴11b ab ab 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 ∴原式=1111a ab ab a ab a ab a ++++++++ =11a ab ab a ++++ =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和二次根式、绝对值的非负性,分式中一些特殊求值题并非一味的化简,代入,求值,熟练掌握转化、整体思想等解题技巧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22.解:设x222x =++2334x =+,x 2=10∴x =10.0.【分析】根据题意给出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设x两边平方得:x 2=2+2+即x 2=4+4+6,x 2=14∴x =.0,∴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给出的解法,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3.已知1,2y =. 【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x 、y 的值,把原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把x 、y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1-8x≥0,x≤18 8x-1≥0,x≥18,∴x=18,y=12,∴原式532-==122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把已知条件求出x 、y ,把要求的代数式进行正确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因式分解在化简中的应用.24.观察下列等式:1==;==== 回答下列问题:(1(2)计算:【答案】(1(2)9【分析】(1)根据已知的31=-n=22代入即可求解;(2)先利用上题的规律将每一个分数化为两个二次根式的差的形式,再计算即可.【详解】解:(1= (2+99+=1100++-=1=10-1=9. 25.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下列问题:111111112=+-=+;111112216=+-=+1111133112=+-=+(1) (2)请你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用含n 的等式表示(n 为正整数).【答案】(1)1120(2)()111n n++(n为正整数)【解析】试题分析:(1)从三个式子中可以发现,第一个加数都是1,第二个加数是个分数,设分母为n,第三个分数的分母就是n+1,结果是一个带分数,整数部分是1,分数部分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前项分数的分母的积.所以由此可计算给的式子;(2)根据(1)找的规律写出表示这个规律的式子.试题解析:(1)=1+14−141+=1120,1 1 20(2)1n−1n1+=1+()1n n1+ (n为正整数).a=,也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此题是一道阅读题目,通过阅读找出题目隐含的条件.总结:找规律的题目,都要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和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关系式表示出来.26.计算②)21-【答案】①【分析】①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计算;②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①原式=②原式=(5-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是关键.27.观察下列各式.====……根据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接着完成第⑤个等式: _____;n n≥的式子写出你发现的规律;(2)请用含(1)(3)证明(2)中的结论.=+3)见解析【答案】(1=2(n【分析】(1)当n=5==+(2(n(3)直接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证明.【详解】解:(1==+(2(n(3=(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探索数与式的规律,熟练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28.计算:(1(2|a﹣1|,其中1<a【答案】(1)1;(2)1【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2)由二次根式的非负性,a的取值范围进行化简.【详解】解:(1-1=2-1=1(2)∵1<a,a﹣1=2﹣a+a﹣1=1.【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主要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29.计算:(1)()202131)()2---+ (2【答案】(1)12;(2)【分析】(1)按照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 9-1+4=12(2)【点睛】本题考查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乘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是关键.30.计算下列各题:(1(2)2-.【答案】(1)2)2--【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原式==;(2)原式22(5=--+525=---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是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2÷故选A.2.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乘法、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此项正确;B 、=C 、)21516=+=+D 、)22743=-=,此项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与乘法运算,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A 不符合题意;∵12=,故选项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C解析:C【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法与乘除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 4=,此项错误B、4=±,此项错误C==,此项正确 D==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定义、二次根式的加法与乘除法,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5.A解析:A【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223232323x x x x112323x x 将4x =代入得, 原式11423423 221113133113 13313113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观察出分母可以开根号,本题属于较难题型.6.B解析:B【解析】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可知27的立方根是3,故(1a =正确,故(2)正=8,可知其平方根为±,故(3)不正确;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故8=,故(4(5)正确.故选B.7.B解析: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性质逐项排除即可.【详解】与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所以C选项错误;321与D选项错误;故选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掌握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a2-3=2a∴解得:a=3或a=-1当a=-1时,该二次根式无意义,故a=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正确理解最简二次根式以及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9.C解析:C【分析】依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求得x的值,然后可得到y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即可.y=,∵实数x、y满足2∴x=2,y=﹣2,-⨯=-4.∴yx=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逐项求解即可得答案.【详解】A、x+3≥0,解得:x≥-3,故此选项错误;B、x-3>0,解得:x>3,故此选项错误;C、x+3>0,解得:x>-3,故此选项错误;D、x-3≥0,解得:x≥3,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能等于0.11.B解析:B【分析】由x+y=-5,xy=3可得到x<0,y<0,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到原式==-,然后把xy=3代入计算即可.【详解】∵x+y=−5,xy=3,∴x<0,y<0,∴原式===-(x<0,y<0),当xy=3时,原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先化简.12.A解析:A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逐一计算可得.【详解】A、23=此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B、5=此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C-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D、-=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准确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已知化简,再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详解】解:∵一定有意义,∴x≥11,∴﹣|7﹣x|+=3y﹣2,﹣x+7+x﹣9=3y﹣2,整理得:=3y,∴x﹣解析:22【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将已知化简,再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详解】一定有意义,∴x≥11,|7﹣x=3y﹣2,﹣x+7+x﹣9=3y﹣2,=3y,∴x﹣11=9y2,则2x﹣18y2=2x﹣2(x﹣11)=22.故答案为:22.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应用,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应用,属于提高题.14.【分析】首先化简,可得|a-2|+|a-6|+|b+4|+|b-2|=10,然后根据|a-2|+|a-6|≥4,|b+4|+|b-2|≥6,判断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的最大值.【详解】解析:【分析】10-b 4-b-2=+,可得|a-2|+|a-6|+|b+4|+|b-2|=10,然后根据|a-2|+|a-6|≥4,|b+4|+|b-2|≥6,判断出a ,b 的取值范围,即可求出22a b +的最大值.【详解】10-b 4-b-2=+,1042b b =-+--, ∴261042a a b b -+-=-+--, ∴264210a a b b -+-+++-=,∵264a a -+-≥,426b b ++-≥,∴ 264a a -+-=,42=6b b ++-,∴2≤a≤6,-4≤b≤2,∴22a b +的最大值为()226452+-=,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绝对值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化简二次根式的步骤:①把被开方数分解因式;②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被开方数中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都开出来;③化简后的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中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 15.【分析】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 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用混合后果汁的浓度相等列出关系式,求出m 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甲容器中纯果汁含量为akg ,乙容器解析:5【分析】分别求出甲,乙容器中原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再求出mkg 溶液中纯果汁的含量,最后利=,求出m 即可.【详解】, 甲容器倒出mkg 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akg ,乙容器倒出mkg 果汁中含有纯果汁mbkg ,,=,整理得,-6b =5ma -5mb ,∴(a -b )=5m (a -b ),∴m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题意,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 -==﹣x3+x ,故答案为:﹣x3+x. 解析:211166x x -+ 【解析】∵x =-3==123=146+= -21116⎡⎤-⎢⎥⎣⎦=311166-+=﹣16x 3+116x , 故答案为:﹣16x 3+116x. 17.【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为:-=-=-4;==.故答案为; .解析:【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为:故答案为;18.-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2-9=0,且x-3≠0,解得x=-3,然后可代入得y=-,因此可得5x+6y=5×(-3)+6×(-)=-15-1=-16 解析:-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2-9=0,且x-3≠0,解得x=-3,然后可代入得y=-16,因此可得5x+6y=5×(-3)+6×(-16)=-15-1=-16.故答案为:-1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解题关键是利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和分式的分母不为0,可列式求解.19.【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进而可得y的值,然后把x、y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x-3≥0,3-x≥0,∴x=3,∴y=﹣2,∴.故答案为:.【点睛】解析:1 9【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进而可得y的值,然后把x、y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x-3≥0,3-x≥0,∴x=3,∴2139y x -==. 故答案为:19.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5【分析】根据a 的取值范围化简二次根式及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得到答案.【详解】∵,∴a+3<0,2-a>0,∴-a-3-2+a=-5,故答案为:-5.【点睛】此解析:-5【分析】根据a 的取值范围化简二次根式及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得到答案.【详解】∵4a ,∴a+3<0,2-a>0,|2|a -=-a-3-2+a=-5,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的化简,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正确化简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自我评价练习(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自我评价练习(新版)浙教版

期末综合自我评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C)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使不等式x-2≥-3与2x+3<5同时成立的x的整数值是(C)A. -2,-1,0B. 0,1C. -1,0D. 不存在4.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7 cm,则此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C)A.3 cm B.4 cmC.7 cm D.11 cm5.为了举行班级晚会,小张同学准备去商店购买20个乒乓球做道具,并买一些乒乓球拍做奖品.已知乒乓球每个1.5元,球拍每个25元.如果购买金额不超过200元,且要求买的球拍尽可能多,那么小张同学应该买的球拍的个数是(B)A. 5B. 6C. 7D. 86.如图,在△ABC中,∠ACB=90°,∠ABC=60°,BD平分∠ABC,P是BD的中点.若AD=6,则CP的长为(A)A. 3B. 3.5C. 4D. 4.5(第6题)(第7题)7.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 落在点B′处.若∠2=40°,则图中∠1的度数为(A)A. 115°B. 120°C. 130°D. 140°【解】由折叠可得∠1=∠EFB′,∠B′=∠B=90°.∵∠2=40°,∴∠CFB′=90°-40°=50°.∵∠1+∠EFB′-∠CFB′=180°,∴∠1+∠1-50°=180°,解得∠1=11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1:y=-2x-2平移后,得到直线l2:y=-2x+4,则下列平移作法中,正确的是(A)A. 将直线l1向右平移3个单位B. 将直线l1向右平移6个单位C. 将直线l1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将直线l1向上平移4个单位【解】∵将直线l1:y=-2x-2平移后,得到直线l2:y=-2x+4,∴-2(x +a )-2=-2x +4或-2x -2+b =-2x +4,解得a =-3,b =6. ∴应将直线l 1向右平移3个单位或向上平移6个单位.故选A.9.已知A(x 1,y 1),B(x 2,y 2)为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上的两个不同的点,且x 1x 2≠0.若M =y 1-1x 1,N =y 2-1x 2,则M 与N 的大小关系是(C )A .M >NB .M <NC .M =ND .不确定【解】 将y 1=2x 1+1,y 2=2x 2+1分别代入M ,N ,得M =2x 1+1-1x 1=2,N =2x 2+1-1x 2=2,∴M =N .10.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AB =10,BD =4,BE =2,点P 从点E 出发沿EA 方向运动,连结PD ,以PD 为边,在PD 右侧按如图方式作等边三角形DPF ,当点P 从点E 运动到点A 时,点F 运动的路径长是(A )A. 8B. 10C. 3πD. 5π 导学号:91354037(第10题)(第10题解)【解】 如解图,连结DE ,过点F 作FH ⊥BC 于点H.∵△ABC 为等边三角形,∴∠B =60°. 过点D 作DE ′⊥AB ,则∠BDE ′=30°, ∴BE ′=12BD =2,∴点E ′与点E 重合,∴∠BDE =30°,DE =BD 2-BE 2=23.∵△DPF 为等边三角形, ∴∠PDF =60°,DP =DF. ∴∠EDP +∠HDF =90°. ∵∠HDF +∠HFD =90°, ∴∠EDP =∠HFD.在△DPE 和△FDH 中,∵⎩⎪⎨⎪⎧∠PED =∠DHF ,∠EDP =∠HFD ,DP =FD ,∴△DPE ≌△FDH(AAS),∴FH =DE =23.∴点P 从点E 运动到点A 时,点F 运动的路径为一条线段,此线段到BC 的距离为2 3.当点P 在点E 处时,作等边三角形DEF 1,∠BDF 1=30°+60°=90°,则DF 1⊥BC.当点P 在点A 处时,作等边三角形DAF 2,过点F 2作F 2Q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Q ,易得△DF 2Q ≌△ADE ,∴DQ =AE =10-2=8,∴F 1F 2=DQ =8.∴当点P 从点E 运动到点A 时,点F 运动的路径长是8.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点A(x ,4-y)与点B(1-y ,2x)关于y 轴对称,则点(x ,y)的坐标为(1,2). 1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a +1)x>a +1(a ≠-1)可以变形为x<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1.13.在△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BC 的长为14或4. 【解】 如解图①.由勾股定理,得BD=AB2-AD2=9,CD=AC2-AD2=5,∴BC=BD+CD=14.(第13题解)如解图②,同理可得BD=9,CD=5,∴BC=BD-CD=4.(第14题)14.如图,△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BD,则BD的长为4_【解】∵△ABC和△DCE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CB=CD,∴∠BDC=∠DBC=30°.又∵∠CDE=60°,∴∠BDE=90°.在Rt△BDE中,DE=4,BE=8,∴BD=BE2-DE2=82-42=4 3.15.有学生若干人,住若干间宿舍.若每间住4人,则有20人无法安排住宿;若每间住8人,则最后有一间宿舍不满也不空,则学生有__44__人.【解】设共有x间宿舍,则学生有(4x+20)人.由题意,得0<4x+20-8(x-1)<8,解得5<x<7.∵x 为整数,∴x =6,即学生有4x +20=44(人).16.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a>3,1-2x>x -2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2.【解】 解不等式①,得x>3+a 。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A .B .C .D .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若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 的面积是A .13B .225+C .47D .133.如图,已知45∠=MON ,点A B 、在边ON 上,3OA =,点C 是边OM 上一个动点,若ABC ∆周长的最小值是6,则AB 的长是( )A.12B.34C.56D.14.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6BCπ=,高3AB=,小虫在圆柱侧面爬行,从C点爬到A点,然后再沿另一面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的平方为()A.18 B.48 C.120 D.72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长分别为6cm,8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A.5cm B.10cm C.14cm D.20cm6.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D为BC边上的一点,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AC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的长为()A.2cm B.2.5cm C.3cm D.4cm7.以线段a、b、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3,b=4,c=6B.a=1,b=2,c=3C.a=5,b=6,c=8D.a=3,b=2,c=58.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正方形A的面积为()A .6B .36C .64D .89.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BE 的长是( )A .72B .74C .254D .15410.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6,8AC BC ==,现将ABC 折叠,使点B 点A 重合,折痕为DE ,则BD 的长为( )A .7B .254C .6D .112二、填空题11.如图,AB =12,AB ⊥BC 于点B , AB ⊥AD 于点A ,AD =5,BC =10,E 是CD 的中点,则AE 的长是____ ___.12.如图,RT ABC ,90ACB ∠=︒,6AC =,8BC =,将边AC 沿CE 翻折,使点A 落在AB 上的点D 处;再将边BC 沿CF 翻折,使点B 落在CD 的延长线上的点B '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 分别交于点E 、F ,则B FC '△的面积为______.13.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AB DC ==,BD 平分ABC ∠,BD CD ⊥,则AD BC +等于_________.1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7.5cm ,AC =4.5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取值为_____.15.如图所示,“赵爽弦图”是由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的,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123,,S S S ,已知12310S S S ++=,则2S 的值是____.16.如图,BAC 90∠=度,AB AC =,AE AD ⊥,且AE AD =,AF 平分DAE ∠交BC 于F ,若BD 6=,CF 8=,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_.17.如图,△ABC 中,∠ACB=90°,AB=2,BC=AC ,D 为AB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将△BDE 沿DE 翻折,得到△FDE ,EF 交AC 于点G ,则△ECG 的周长是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把△ACD 沿AC 折叠到△ACD′,AD′与BC 交于点E ,若AD =4,DC =3,求BE 的长.19.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C 内,AD 平分BAC ∠,连结CD ,把ADC 沿CD 折叠,AC 落在CE 处,交AB 于F ,恰有CE AB ⊥.若10BC =,7AD =,则EF =__________.20.已知:如图,等腰Rt OAB ∆的直角边OA 的长为1,以AB 边上的高1OA 为直角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腰11Rt OA B ∆,11A B 与OB 相交于点2A ,若再以2OA 为直角边按逆时针方向作等腰22Rt OA B ∆,22A B 与1OB 相交于点3A ,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得到33OA B ∆,44OA B ∆,…,则66OA B ∆的周长是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ECD =90°,点D 在边AB 上,点E 在边AC 的左侧,连接AE .(1)求证:AE =BD ;(2)试探究线段AD 、BD 与CD 之间的数量关系;(3)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若BD :AF =1:2,CD 36,求线段AB 的长.22.如图,△ABC 中,∠ACB =90°,AB =5cm ,BC =3cm ,若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折线A ﹣C ﹣B ﹣A 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0).(1)若点P 在AC 上,且满足PA =PB 时,求出此时t 的值;(2)若点P 恰好在∠BAC 的角平分线上,求t 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当t 为何值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23.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0)O ,(6,0)A ,(0,3)C ,动点F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向终点C 运动,运动23秒时,动点E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运动,当点E 、F 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OE =_________,OF =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1t =时,将OEF ∆沿EF 翻折,点O 恰好落在CB 边上的点D 处,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DE 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 是射线DB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直线DE 的平行线,与x 轴交于N 点,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kx b =+,当点M 与点B 不重合时,设MBN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为AC 上两点,且AE CD =,延长BC 至点F ,使CF CD =,连接BD .(1)如图1,当,D E 两点重合时,求证:BD DF =;(2)延长BD 与EF 交于点G .①如图2,求证:60BGE ∠=︒;②如图3,连接,BE CG ,若30,4EBD BG ∠=︒=,则BCG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25.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曾用图1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个图形被称为“弦图”.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2)的会标(图2),其图案正是由“弦图”演变而来.“弦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恰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请你根据图1解答下列问题:(1)叙述勾股定理(用文字及符号语言叙述);(2)证明勾股定理;(3)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2a b +的值.26.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求三角形的面积”开展活动,启航小组同学想到借助正方形网格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图(1)、图(2)都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操作发现,启航小组同学在图(1)中画出△ABC ,其顶点A ,B ,C 都在格点上,同时构造长方形CDEF ,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它的边EF 经过点A ,ED 经过点B .同学们借助此图求出了△ABC 的面积.(1)在图(1)中,△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B = ,BC = ,AC = .△ABC 的面积是 .(2)已知△PMN 中,PM =17,MN =25,NP =13.请你根据启航小组的思路,在图(2)中画出△PMN ,并直接写出△RMN 的面积 .27.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BD : AD : CD =2 : 3 : 4,(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S △ABC =40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 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②若点E 是边AC 的中点,问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MDE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备用图28.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111, P x y 、()222, P x y ,其两点间的距离()()22121212PP x x y y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化简为12x x -或1|y -2|y .(1)已知()2, 4A 、()3, 8B --,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______.已知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试求M 、N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1, 6D 、()3, 3E -、()4, 2F ,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D PF +的长度最短,求出点P 的坐标及PD PF +的最短长度.29.2ABCD 中,点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E 是线段OA 上一动点(不包括两个端点),连接BE .(1)如图1,过点E 作EF BE ⊥交CD 于点F ,连接BF 交AC 于点G .①求证:BE EF =;②设AE x =,CG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在如图2中,请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一个以BE 为边的菱形.30.已知,矩形ABCD 中,AB =4cm ,BC =8cm ,AC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2)如图1,求AF 的长.(3)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Q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点P 的速度为每秒1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问在运动的过程中,以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 和点Q 的速度;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 的速度为每秒0.8cm ,当A 、P 、C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各个图象,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式证明结论222+=a b c ,找出不能证明的那个选项.【详解】解:A 选项不能证明勾股定理;B 选项,通过大正方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列式()22142a b ab c +=⨯+,可得222+=a b c ;C 选项,通过梯形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列式()22112222a b ab c +=⨯+,可得222+=a b c ;D 选项,通过这个不规则图象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以列式222112222c ab a b ab +⨯=++⨯,可得222+=a b c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正方形A 的面积加上B 的面积加上C 的面积和D 的面积是E 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正方形E 的面积:即222233=92549=47+5+2++++;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的和是E 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D解析:D【分析】作点A 关于OM 的对称点E ,AE 交OM 于点D ,连接BE 、OE ,BE 交OM 于点C ,此时△ABC 周长最小,根据题意及作图可得出△O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OE=3,,所以∠OAE=∠OEA=45°,从而证明△BOE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设AB=x ,则OB=3+x ,根据周长最小值可表示出BE=6-x ,最后在Rt △OBE 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点A 关于OM 的对称点E ,AE 交OM 于点D ,连接BE 、OE ,BE 交OM 于点C , 此时△ABC 周长最小,最小值=AB+AC+BC=AB+EC+BC=AB+BE ,∵△ABC 周长的最小值是6,∴AB+BE=6,∵∠MON=45°,AD ⊥OM ,∴△O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D=45°,由作图可知OM 垂直平分AE ,∴OA=OE=3,∴∠OAE=∠OEA=45°,∴∠AOE=90°,∴△BOE 是直角三角形,设AB=x ,则OB=3+x ,BE=6-x ,在Rt △OBE 中,()()2223+3+6x x =-,解得:x=1,∴AB=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作图技巧,正确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分析】要求最短路径,首先要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图所示,点A ,C 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 的长.∵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6BC π=, ∴623AD ππ=⋅÷=, 在Rt ADC ∆中,90ADC ∠=︒ ,3CD AB ==,∴22218AC AD CD =+=,∴从C 点爬到A 点,然后再沿另一面爬回C 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的平方为()222472AC AC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会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C ⊥BD ,12OA AC =,12OB BD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 ,然后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11622OA AC ==⨯=3cm , 118422OB BD cm ==⨯=根据勾股定理得,5cm AB == ,所以,这个菱形的周长=4×5=20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主要利用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需熟记. 6.C解析:C【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得AB=10,然后由翻折的性质求得BE=4,设DC=x ,则BD=8x -,在△BDE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可知:1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C=DE ,AC=AE=6,∠DEA=∠C=90°,∴BE=AB-AE=10-6=4,∠DEB=90°,设DC=x ,则BD=8-x ,DE=x ,在Rt △BED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2+DE 2=BD 2,即42+x 2=(8-x)2,解得:x=3,∴CD=3.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熟练掌握翻折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 、222346+≠,C 、222568+≠,D 、2222+≠,故错误;B 、22213+==,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本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勾股定理的定理与运算.8.B解析: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斜边的平方.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A 的面积等于100-64=36;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以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9.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E=BE ,设AE=x ,则BE=x ,CE=8-x ,再在Rt △BCE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E 的长度.【详解】解:∵△ADE 翻折后与△BDE 完全重合,∴AE =BE ,设AE =x ,则BE =x ,CE =8﹣x ,在Rt △BCE 中,BE 2=BC 2+CE 2,即x2=62+(8﹣x)2,解得,x=254,∴BE=25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10.B解析:B【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出AD=BD,设BD=x,则CD=8-x,在Rt△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AD=BD,设BD=x,则CD=8-x,在Rt△ACD中,∵AC2+CD2=AD2,∴62+(8-x)2=x2,解得x= 25 4∴BD=2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方程的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5【详解】解:如图,延长AE交BC于点F,∵点E是CD的中点,∴DE=CE ,,∵AB ⊥BC ,AB ⊥AD,∴AD ∥BC,∴∠ADE=∠BCE 且DE=CE ,∠AED=∠CEF,∴△AED ≌△FEC (ASA ),∴AD=FC=5,AE=EF,∴BF=BC-FC=5,∴在Rt △ABF 中,13AF ==,6.52AF AE == 故答案为:6.5.12.9625【分析】 将△B´CF 的面积转化为求△BCF 的面积,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 =AC =6,∠ACE =∠DCE ,∠BCF =∠B´CF ,CE ⊥AB ,可证得△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CE ,∠EFC =45°,由等面积法可求CE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E 的长,进而求得BF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CD =AC =6,∠ACE =∠DCE ,∠BCF =∠B´CF ,CE ⊥AB , ∴∠DCE +∠B´CF =∠ACE +∠BCF , ∵∠ACB =90°,∴∠ECF =45°,且CE ⊥AB ,∴△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 =CE ,∠EFC =45°,∵S △ABC =12AC•BC =12AB•CE , ∴AC•BC =AB•CE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 =10,∴CE =245, ∴EF =245,∵AE 185, ∴BF =AB−AE−EF =10-185-245=85, ∴S △CBF =12×BF ×CE =12×85×245=9625,∴S △CB´F =9625, 故填:962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得相等的角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3【分析】由//AD BC ,BD 平分ABC ∠,易证得ABD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1AD AB ==,又由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易证得2C DBC ∠=∠,然后由BD 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30DBC ∠=︒,则可求得BC 的值,继而求得AD BC +的值.【详解】解:∵//AD BC ,AB DC =,∴C ABC ∠=∠,ADB DBC ∠=∠,∵BD 平分ABC ∠,∴2ABC DBC ∠=∠,ABD DBC ∠=∠,∴ABD ADB ∠=∠,∴1AD AB ==,∴2C DBC ∠=∠,∵BD CD ⊥,∴90BDC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90DBC C ∠+∠=︒,∴260C DBC ∠=∠=︒,∴2212BC CD ==⨯=,∴123AD BC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4.75或6或94【分析】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 =BP 时;②当AB =AP 时;③当BP =AP 时,分别求出BP 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 值.【详解】在Rt △ABC 中,BC 2=AB 2﹣AC 2=7.52﹣4.52=36,∴BC =6(cm );①当AB =BP =7.5cm 时,如图1,t =7.52=3.75(秒); ②当AB =AP =7.5cm 时,如图2,BP =2BC =12cm ,t =6(秒);③当BP =AP 时,如图3,AP =BP =2tcm ,CP =(4.5﹣2t )cm ,AC =4.5cm , 在Rt △ACP 中,AP 2=AC 2+CP 2,所以4t 2=4.52+(4.5﹣2t )2,解得:t =94, 综上所述: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3.75或t =6或t =94. 故答案为:3.75或6或94.【点睛】 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15.103. 【分析】 根据八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得出CG=NG ,CF=DG=NF ,再根据()21S CG DG =+,22S GF =,()23S NG NF =-,12310S S S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八个直三角形全等,四边形ABCD ,EFGH ,MNKT 是正方形∴CG=NG ,CF=DG=NF∴()2222122S CG DG CG DG CG DG GF CG DG =+=++=+ 22S GF =()22232S NG NF NG NF NG NF =-=+-∴2222212322310S S S GF CG DG GF NG NF NG NF GF ++=+⋅+++-⋅== ∴2103GF =故2103S= 故答案为10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6.65【分析】由“SAS”可证ABD ≌ACE ,DAF ≌EAF 可得BD CE =,4B ∠∠=,DF EF =,由勾股定理可求EF 的长,即可求BC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D 的长.【详解】解:如图,连接EF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AE AD ⊥,DAE DAC 290∠∠∠∴=+=,又BAC DAC 190∠∠∠=+=,12∠∠∴=, 在ABD 和ACE 中 12AB AC AD AE =⎧⎪∠=∠⎨⎪=⎩,ABD ∴≌()ACE SAS .BD CE ∴=,4B ∠∠=BAC 90∠=,AB AC =,∴B 345∠∠==4B 45∠∠∴==,ECF 3490∠∠∠∴=+=,222CE CF EF ∴+=,222BD FC EF ∴+=,AF 平分DAE ∠,DAF EAF ∠∠∴=,在DAF 和EAF 中AD AE DAF EAF AF AF =⎧⎪∠=∠⎨⎪=⎩,DAF ∴≌()EAF SAS .DF EF ∴=.222BD FC DF ∴+=.22222DF BD FC 68100∴=+=+=,∴DF 10=BC BD DF FC 610824∴=++=++=,AB AC =,AG BC ⊥, 1BG AG BC122∴===, DG BG BD 1266∴=-=-=, ∴22AD AG DG 65=+=故答案为65【点睛】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17.2【分析】连接CE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推知EG+CG=EG+GF=EF=BE ,【详解】解:(1)如图,连接CD 、CF.∵Rt △ABC 中,∠ACB=90°,AC=BC ,D 为AB 边的中点,∴BD=CD=1.2 ,∵由翻折可知BD=DF ,∴CD=BD=DF=1,∠DFE=∠B=∠DCA=45°,∴∠DCF=∠DFC ,∴∠DCF-∠DCA=∠DFC-∠DFE ,即∠GCF=∠GFC ,∴GC=GF ,∴EG+CG=EG+GF=EF=BE ,∴△ECG 的周长,.【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将三角形的周长转移到已知线段上是解题的关键..18.78【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矩形性质得AB=DC=6,BC=AD=8,AD ∥BC ,∠B=90°,再根据折叠性质得∠DAC=∠D′AC ,而∠DAC=∠ACB ,则∠D′AC=∠ACB ,所以AE=EC ,设BE=x ,则EC=4-x ,AE=4-x ,然后在Rt △ABE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BE 的长即可.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 为矩形,∴AB=DC =3,BC=AD=4,AD∥BC,∠B=90°,∵△ACD 沿AC 折叠到△ACD′,AD′与BC 交于点E ,∴∠DAC=∠D′AC,∵AD∥BC,∴∠DAC=∠ACB,∴∠D′AC=∠ACB,∴AE=EC,设BE=x ,则EC=4﹣x ,AE=4﹣x ,在Rt△ABE 中,∵AB 2+BE 2=AE 2,∴32+x 2=(4﹣x )2,解得x=78, 即BE 的长为78. 19.4913【解析】【分析】如图(见解析),延长AD ,交BC 于点G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得出AG BC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得出2345∠+∠=︒,从而得出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面积公式可求出AC 、CE 、CF 的长,最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得.【详解】如图,延长AD ,交BC 于点G AD 平分BAC ∠,,10AB AC BC ==,B ACB AG BC ∴∠=∠⊥,且AG 是BC 边上的中线1123,52B CG BC ∴∠=∠+∠+∠== 由折叠的性质得12,CE AC ∠=∠=123223B ∠=∠+∠+∠=∠+∠∴ CE AB ⊥,即90BFC ∠=︒390B ∴∠+∠=︒230239+∴∠∠=∠+︒,即2345∠+∠=︒CD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5DG CG == 7512AG AD DG ∴=+=+=在Rt ACG ∆中,222251213AC CG AG =+=+=13CE AB AC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ABC S BC AG AB CF ∆=⋅=⋅ 即1110121322CF ⨯⨯=⨯⋅,解得12013CF = 12049131313EF CE CF ∴=-=-= 故答案为:4913.【点睛】本题是一道较难的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构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0.228+ 【分析】 依次求出在Rt △OAB 中,OA 1=22;在Rt △OA 1B 1中,OA 2=22OA 1=(22)2;依此类推:在Rt △OA 5B 5中,OA 62)6,由此可求出△OA 6B 6的周长.【详解】∵等腰Rt OAB ∆的直角边OA 的长为1,∴在Rt △OA 1B 1中OA 1=2OA =2,在22Rt OA B ∆中OA 2OA 1)2, …故在Rt △OA 6B 6中OA 6=2OA 5=(2)6= OB 666A B OB 6故△OA 6B 6+2×)6+2×18故答案为:28+ 【点睛】 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BD 2+AD 2=2CD 2;(3)AB =+4.【分析】(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CE ≌△BCD 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证得结论;(3)连接EF ,设BD =x ,利用(1)、(2)求出EF=3x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证明:∵△ACB 和△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EC =DC ,∠ACB =∠ECD =90°∴∠ACB ﹣∠ACD =∠ECD ﹣∠ACD∴∠ACE =∠BCD ,∴△ACE ≌△BCD (SAS ),∴AE =BD .(2)解:由(1)得△ACE ≌△BCD ,∴∠CAE =∠CBD ,又∵△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 =∠CBA =∠CAE =45°,∴∠EAD =90°,在Rt △ADE 中,AE 2+AD 2=ED 2,且AE =BD ,∴BD 2+AD 2=ED 2,∵ED =2CD ,∴BD 2+AD 2=2CD 2,(3)解:连接EF ,设BD =x ,∵BD :AF =1:2AF =2x ,∵△EC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 ⊥DE ,∴DF =EF ,由 (1)、(2)可得,在Rt △FAE 中,EF 22AF AE +22(22)x x +3x , ∵AE 2+AD 2=2CD 2,∴222(223)2(36)x x x ++=,解得x =1,∴AB =2+4.【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22.(1)2516;(2)83t =或6;(3)当153,5,210t =或194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分析】(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2)当点P 在CAB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3)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4AC cm =,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得到PC BC =,即423t -=,求得12t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若CP PB =,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求得194t =,若PB BC =,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列方程2234352t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在Rt ABC 中,5AB cm =,3BC cm =,4AC cm ∴=,(1)设存在点P ,使得PA PB =,此时2PA PB t ==,42PC t =-, 在Rt PCB 中,222PC CB PB +=,即:222(42)3(2)t t -+=,解得:2516t =, ∴当2516t =时,PA PB =; (2)当点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如图1,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此时72BP t =-,24PE PC t ==-,541BE =-=,在Rt BEP 中,222PE BE BP +=,即:222(24)1(72)t t -+=-,解得:83t =, 当6t =时,点P 与A 重合,也符合条件,∴当83t =或6时,P 在ABC ∆的角平分线上; (3)根据题意得:2AP t =,当P 在AC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PC BC ∴=,即423t -=,12t ∴=, 当P 在AB 上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CP PB =①,点P 在BC 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2,过P 作PE BC ⊥于E ,1322BEBC ∴==, 12PB AB ∴=,即52342t --=,解得:194t =, PB BC =②,即2343t --=,解得:5t =,PC BC =③,如图3,过C 作CF AB ⊥于F ,12BF BP ∴=, 90ACB ∠=︒,由射影定理得;2BC BF AB =⋅, 即2234352t --=⨯, 解得:5310t =, ∴当15319,5,2104t =或时,BCP 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难度适中.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3)题的关键.23.(1)6-t ,t+23;(2)D(1,3),y=34-x+154;(3)1515215()4215215()2b b S b b ⎧-+≤<⎪⎪=⎨⎪->⎪⎩【分析】(1)根据点E ,F 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即可得到答案;(2)由题意得:DF=OF=53,DE=OE=5,过点E 作EG ⊥BC 于点G ,根据勾股定理得DG=4,进而得D(1,3),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题意得直线直线MN 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从而得M(443b -,3),分2种情况:①当点M 在线段DB 上时, ②当点M 在DB 的延长线上时,分别求出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0,0)O ,(6,0)A ,(0,3)C ,∴OA=6,OC=3,∵AE=t×1= t , ∴OE =6-t ,OF =(t+23)×1=t+23, 故答案是:6-t ,t+23; (2)当1t =时,OE =6-t=5,OF =t+23=53, ∵将OEF ∆沿EF 翻折,点O 恰好落在CB 边上的点D 处,∴DF=OF=53,DE=OE=5, 过点E 作EG ⊥BC 于点G ,则EG=OC=3,CG=OE=5,∴4=,∴CD=CG-DG=5-4=1,∴D(1,3),设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kx+b ,把D(1,3),E(5,0)代入y=kx+b ,得350k b k b +=⎧⎨+=⎩ ,解得:34154k b ⎧=-⎪⎪⎨⎪=⎪⎩, ∴直线DE 的解析式为:y=34-x+154; (3)∵MN ∥DE ,∴直线直线MN 的解析式为:34y x b =-+, 令y=3,代入34y x b =-+,解得:x=443b -, ∴M(443b -,3).①当点M在线段DB上时,BM=6-(443b-)=4103b-+,∴1143(10)223S BM AB b=⋅=⨯⨯-+=215b-+,②当点M在DB的延长线上时,BM=443b--6=4103b-,∴1143(10)223S BM AB b=⋅=⨯⨯-=215b-,综上所述:1515215()4215215()2b bSb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综合,掌握勾股定理与一次函数的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24.(1)见解析;(2)①见解析;②2.【分析】(1)当D、E两点重合时,则AD=CD,然后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D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F的度数,于是可得∠CBD与∠F的关系,进而可得结论;(2)①过点E作EH∥BC交AB于点H,连接BE,如图4,则易得△AHE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EH=CF,∠BHE=∠ECF=120°,BH=EC,于是可根据SAS 证明△BHE≌△ECF,可得∠EBH=∠FEC,易证△BAE≌△BCD,可得∠ABE=∠CBD,从而有∠FEC=∠CB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GE=∠BCD,进而可得结论;②易得∠BEG=90°,于是可知△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求得BE和BF的长,过点E作EM⊥BF于点F,过点C作CN⊥EF于点N,如图5,则△BEM、△EMF和△CFN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依次求出BM、MC、CF、FN、CN、GN的长,进而可得△GCN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有∠BCG=90°,故所求的△BCG的面积=12BC CG⋅,而BC和CG可得,问题即得解决.【详解】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当D 、E 两点重合时,则AD=CD ,∴1302DBC ABC ∠=∠=︒, ∵CF CD =,∴∠F =∠CDF ,∵∠F +∠CDF =∠ACB =60°,∴∠F =30°,∴∠CBD =∠F ,∴BD DF =; (2)①∵△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ACB =60°,AB=AC ,过点E 作EH ∥BC 交AB 于点H ,连接BE ,如图4,则∠AHE =∠ABC =60°,∠AEH =∠ACB =60°,∴△AHE 是等边三角形,∴AH=AE=HE ,∴BH =EC ,∵AE CD =,CD=CF ,∴EH=CF ,又∵∠BHE =∠ECF =120°,∴△BHE ≌△ECF (SAS ),∴∠EBH =∠FEC ,EB=EF , ∵BA=BC ,∠A =∠ACB =60°,AE=CD ,∴△BAE ≌△BCD (SAS ),∴∠ABE =∠CBD ,∴∠FEC =∠CBD ,∵∠EDG =∠BDC ,∴∠BGE =∠BCD =60°;②∵∠BGE =60°,∠EBD =30°,∴∠BEG =90°,∵EB=EF ,∴∠F =∠EBF =45°, ∵∠EBG =30°,BG =4,∴EG =2,BE 3∴BF 226BE =232GF =,过点E 作EM ⊥BF 于点F ,过点C 作CN ⊥EF 于点N ,如图5,则△BEM 、△EMF 和△CF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6BM ME MF ===∵∠ACB =60°,∴∠MEC =30°,∴2MC =, ∴62BC =266262CF ==∴262312CN FN ===,∴)2323131GN GF FN CN =-=-==, ∴45GCN CGN ∠=∠=︒,∴∠GCF =90°=∠GCB ,∴62CG CF ==∴△BCG 的面积=()()116262222BC CG ⋅=+-=.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①题的关键,灵活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②题的关键.25.(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5.【分析】(1)直接叙述勾股定理的内容,并用字母表明三边关系;(2)利用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和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之间的关系列式整理即可证明;(3)将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由勾股定理的内容可得出()2a b +为大正方形面积和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得.【详解】 解:(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a 、b ,斜边为 c ,a 2+b 2= c 2.(2)∵ S 大正方形=c 2,S 小正方形=(b-a)2,4 S Rt △=4×12ab=2ab , ∴ c 2=2ab+(b-a)2=2ab+b 2-2ab+a 2=a 2+b 2,即 a 2+b 2= c 2.(3)∵ 4 S Rt △= S 大正方形- S 小正方形=13-1=12,∴ 2ab=12.∴ (a+b)2= a 2+b 2+2ab=c 2+2ab=13+12=25.【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勾股定理的几何验证,利用等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及运用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1131710,112;(2)图见解析;7. 【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BC ,AC ,理由分割法求出△ABC 的面积.(2)模仿(1)中方法,画出△PMN ,利用分割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中,AB =22AE BE +=2232+=13,BC =22BD CD +=2214+=17,AC =22AF CF +=2213+=10,S △ABC =S 矩形DEFC ﹣S △AEB ﹣S △AFC ﹣S △BDC =12﹣3﹣32﹣2=112, 故答案为13,17,10,112. (2)△PMN 如图所示.S △PMN =4×4﹣2﹣3﹣4=7,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7.(1)见详解;(2)①t 值为:103s 或6s ;②t 值为:4.5或5或4912. 【分析】(1)设BD=2x ,AD=3x ,CD=4x ,则AB=5x ,由勾股定理求出AC ,即可得出结论;(2)由△ABC 的面积求出BD 、AD 、CD 、AC ;①当MN ∥BC 时,AM=AN ;当DN ∥BC 时,AD=AN ;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②根据题意得出当点M 在DA 上,即2<t ≤5时,△MDE 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如果DE=DM ;如果ED=EM ;如果MD=ME=2t-4;分别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证明:设BD=2x ,AD=3x ,CD=4x ,则AB=5x ,在Rt △ACD 中,AC=5x ,∴AB=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解:由(1)知,AB=5x ,CD=4x ,∴S △ABC =12×5x×4x=40cm 2,而x >0, ∴x=2cm ,则BD=4cm ,AD=6cm ,CD=8cm ,AB=AC=10cm .由运动知,AM=10-2t ,AN=t ,①当MN∥BC时,AM=AN,即10-2t=t,∴103t ;当DN∥BC时,AD=AN,∴6=t,得:t=6;∴若△DMN的边与BC平行时,t值为103s或6s.②存在,理由:Ⅰ、当点M在BD上,即0≤t<2时,△MDE为钝角三角形,但DM≠DE;Ⅱ、当t=2时,点M运动到点D,不构成三角形Ⅲ、当点M在DA上,即2<t≤5时,△MDE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点E是边AC的中点,∴DE=12AC=5当DE=DM,则2t-4=5,∴t=4.5s;当ED=EM,则点M运动到点A,∴t=5s;当MD=ME=2t-4,如图,过点E作EF垂直AB于F,∵ED=EA,∴DF=AF=12AD=3,在Rt△AEF中,EF=4;∵BM=2t,BF=BD+DF=4+3=7,∴FM=2t-7在Rt△EFM中,(2t-4)2-(2t-7)2=42,∴t=49 12.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t值为4.5或5或49 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28.(1)13,5;(2)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3)当P 的坐标为(1304,)时,PD+PF 的长度最短,最短长度为73.【解析】【分析】(1)根据阅读材料中A 和B 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答案;由于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根据M 和N 的纵坐标利用公式1|y -2|y 即可求出MN 的距离; (2)由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求出DE ,DF ,EF 的长,即可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3)作F 关于x 轴的对称点F',连接DF',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PD PF +最短,最短距离为DF',P 的坐标即为直线DF'与x 轴的交点.【详解】解:(1)∵()2, 4A 、()3, 8B --∴()()22AB 234813=+++=故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3.∵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MN 415=--=故M 、N 两点的距离为5.(2)∵()1, 6D 、()3, 3E -、()4, 2F∴()()22DE 13635=++-= ()()22DF 14625=-+-= ()()22EF 343252=--+-=∴DE=DF ,222DE DF EF +=∴△D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作F 关于x 轴的对称点F',连接DF',与x 轴交于点P ,此时DP+PF 最短。

初二数学暑假作业自我检测

初二数学暑假作业自我检测

初二数学暑期自测时间:60分钟 姓名 : 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x >B .x ≥2C .2x <D .x ≤22 (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4个3 ( )A .6y x =B .6x y =-C .6y x =-D .6xy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数据3,4,4,7,3的众数是4; B .数据0,1,2,5,x 的中位数是2; C .一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不可能相等;D .数据0,5,7,5,7--的中位数和平均数都是0.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222222123451666665s x x x x x ⎡⎤=-+-+-+-+-⎣⎦中,数5和6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C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D .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 6.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 (1)∠A =∠B -∠C ; (2)∠A :∠B :∠C =3:4:5;(3)()()2a b c b c =-+;(4)::3:4:5a b c =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相邻内角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小的内角是 ( ) A .45° B. 60° C .90° D .120°8.若菱形的周长为8cm ,高为1cm ,则菱形相邻两角的度数比为 ( ) A .3:1 B.4:1 C .5:1 D .6:1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 10.关于x 的方程211x ax +=-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a <- B .1a >- C .1a >-且2a ≠- D .12a a <-≠-且E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已知△ABC的三边,,ab c满足()2340a b-+-+,则ABCS=.1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和等于50,则斜边长等于 .13.有六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2,再添一个数5后,这七个数的平均数等于. 14.某公司对应聘者进行面试,按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仪表形象给应聘者打分,这三方面重要性之比为若你是单位主管,应录用.15.根据下图中的信息,直接写出不等式1xx>的解集是.16ADE,则∠AEB= °.17n个,则m n+=是双曲线4yx=1yx=于18.如图,A点B,过点A作A C∥x轴交双曲线1yx=于点C,连接OB、OC,则OBACS四边形=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共76分)19.(本小题满分10分)计算(1)(2))(12(第16题图)(第17题图)AB20.(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2,6A.(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2)点()3,4B,142,425C⎛⎫--⎪⎝⎭,()2,5D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3)点()()(),2,,1,,3M a N b P c--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比较,,a b c的大小关系.(直接用“<”连接)21.(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判断BC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2.(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如下信息:(1)某厂需要生产240件产品;(2)甲车间单独生产比乙车间单独生产多用5天完成;(3)乙车间每天生产产品的件数是甲车间每天生产产品的件数的1.5倍.解决问题:1.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个相关问题;2.请你将所提的一个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求解.23.(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E∥AC交BCEF⊥AB于点F.求证:四边形AFCD是等腰梯形.(第21题图)24.(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如图,△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F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连接DE 、DF .(1)四边形AEDF 一定是 ; (2)要判定四边形AEDF 是矩形,则△ABC 填一个);(3)当△ABC 满足条件 (只填一个)时,一定是菱形;(4)要判定四边形AEDF 是正方形,则△ABC 请写出证明.25.(本小题满分10分)为了从甲、乙两名学生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相同条件下,对他们进行的选:(2)利用上表信息,请你运用所学统计知识挑选一位参赛选手,并说明理由. 2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双曲线k y x =与直线43y x =相交于第一象限内的D 点,CD ⊥x 轴且CD 是△AOB 的中位线. (1)若点C (3,0),求k ;(2)折叠△AOB ,使点O 与点B 重合,折痕所在直线分别交AB 于E ,交y 轴于F .试判断四边形OEB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在(1)的条件下,求E 点的坐标.(第24题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1212⨯B .4-3=1C .63=2÷D .8=2±2.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5=7 B .3223-= C .2510⨯=D .25105=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5+=B .322-=3C .2(2)-=﹣2D .24322÷=4.2的倒数是( ) A .2B .22C .2-D .22-5.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2B .0.1C .12D .21a +6.当4x =时,22232343124312x x x x x x -+--+++的值为( )A .1B .3C .2D .37.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 )123256722310A .210B .41C .52D .51 8.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b 的结果是( )A .1B .b+1C .2aD .1﹣2a 9.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235+=B .236=()C 824=D 236=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B .236⋅=C .2434÷=D .()233-=-11.化简(﹣3)2的结果是( ) A .±3B .﹣3C .3D .912.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A .3+3=33B .273=3÷C .2?3=5D .()22=2--二、填空题13.若0a >,把4ab-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________. 14.已知2216422x x ---=,则22164x x -+-=________. 15.已知3x x+=,且01x <<,则2691x x x =+-______.16.为了简洁、明确的表示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许多数学家进行了探索,期间经历了400余年,直至1637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在他的《几何学》中开始使用“”表示算数平方根.我国使用根号是由李善兰(1811-1882年)译西方数学书时引用的,她在《代数备旨》中把图1所示题目翻译为: 22164?a x a x +=则图2所示题目(字母代表正数)翻译为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为_______________.17.把1m m-_____________. 18.25523y x x =--,则2xy 的值为__________.19.化简:3222=_____.20.2a ·8a (a ≥0)的结果是_________.三、解答题21.1123124231372831-+-53312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乘除法,同时分别化简各加数中的二次根式,最后计算加减法. 【详解】2-+=1)2(3+⨯=121.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观察下列各式子,并回答下面问题.(1)试写出第n 个式子(用含n 的表达式表示),这个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吗?为什么? (2)你估计第16个式子的值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试说明理由.【答案】(1,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理由见解析;(215和16之间.理由见解析. 【分析】(1)依据规律可写出第n 个式子,然后判断被开方数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做出判断;(2)将16n =代入,得出第16,再判断即可. 【详解】解:(1 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因为n 为正整数,2(1)0n n n n -=-≥,所以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215=16=,∴1516<<.15和16之间.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估计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23.先化简,再求值:24211326x x x x -+⎛⎫-÷⎪++⎝⎭,其中1x =..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求解. 【详解】原式=221(1)12(3)232(3)3(1)1x x x x x x x x x ---+⎛⎫⎛⎫÷=⋅= ⎪ ⎪+++--⎝⎭⎝⎭.将1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的运算法则.24.计算:10099+【答案】910【解析】 【分析】先对代数式的每一部分分母有理化,然后再进行运算 【详解】10099++=21009926129900-++++=9912233499100-+-+-++-=1100- =1110-=910【点睛】本题看似计算繁杂,但只要找到分母有理化这个突破口,就会化难为易。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235+=B . 2323+=C . 8220-=D . 510-=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53-23=3 B .22×32=6 C .33÷3=3 D .23+32=553.计算12718483--的结果是( ) A .1B .﹣1C .32--D .23-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B .223212⨯=C .933÷=D .423214+=5.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1)a a +的结果为( )A .1B .﹣1C .1﹣2aD .2a ﹣16.已知x 132x 232,则x₁²+x₂²等于( ) A .8B .9C .10D .117.下列各式中,无意义的是( ) A 23-B ()333-C ()23-D .310-8.23 ) A .-3B .3或-3C .9D .39.已知:x 3,y 31,求x 2﹣y 2的值( ) A .1B .2C 3D .310.2a a =-成立,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a ≤B .0a ≥C .0a <D .0a >11.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3323)=5;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n =1,其中假命题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5+=B .236⋅=C .2434÷=D .()233-=-二、填空题13.已知a ,b 是正整数,且满足15152()a b+是整数,则这样的有序数对(a ,b )共有____对.14.已知x=3+1,y=3-1,则x 2+xy +y 2=_____.15.对于任何实数a ,可用[a]表示不超过a 的最大整数,如[4]=4,[3]=1.现对72进行如下操作:72[72]=8[8]=2[2]=1,类似地,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6.已知a =﹣73+,则代数式a 3+5a 2﹣4a ﹣6的值为_____. 17.已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a ﹣c |+2()c b -﹣|﹣b |=_______.18.计算:200820092+323⋅-=_________.19.若a 、b 都是有理数,且2222480a ab b a -+++=ab .20.2121=-+3232=+4343=+20202324320202019+++++……=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18322(2))((25225382+-+. 【答案】(1)52 【分析】(1)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根据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化简、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8322=22422 =52(2))((222+-+=2223--+ =5-4-3+2 =022.观察下列各式子,并回答下面问题.(1)试写出第n 个式子(用含n 的表达式表示),这个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吗?为什么? (2)你估计第16个式子的值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试说明理由.【答案】(1,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理由见解析;(215和16之间.理由见解析. 【分析】(1)依据规律可写出第n 个式子,然后判断被开方数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做出判断;(2)将16n =代入,得出第16,再判断即可. 【详解】解:(1 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因为n 为正整数,2(1)0n n n n -=-≥,所以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215=16=,∴1516<<.15和16之间.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估计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23.计算:(1﹣(2) (3)244x -﹣12x -.【答案】(1)2(3)-12x +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先因式分解,再通分,然后按同分母的分式进行加减计算,再约分即可.详解:(1(2)(3)24142x x --- =41(2)(2)2x x x -+--= 42(2)(2)(2)(2)x x x x x +-+-+-=2(2)(2)xx x -+-=12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分式的加减运算,熟练应用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24.计算 (1)(4﹣3)+2(2)(3)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一种零件,在10天中,两台机床每天出次品的数量如表:请计算两组数据的方差. 【答案】(1)6﹣3;(2)-6(3)甲的方差1.65;乙的方差0.76【解析】试题分析:(1)先去括号,再合并;(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去绝对值合并;(3)先分别计算出甲乙的平均数,然后根据方差公式分别进行甲乙的方差. 试题解析:(1)原式=4﹣3+2=6﹣3; (2)原式=﹣3﹣2+﹣3 =-6;(3)甲的平均数=(0+1+0+2+2+0+3+1+2+4)=1.5,乙的平均数=(2+3+1+1+0+2+1+1+0+1)=1.2,甲的方差=×[3×(0﹣1.5)2+2×(1﹣1.5)2+3×(2﹣1.5)2+(3﹣1.5)2+(4﹣1.5)2]=1.65; 乙的方差=×[2×(0﹣1.2)2+5×(1﹣1.2)2+2×(2﹣1.2)2+(3﹣1.2)2]=0.76.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方差.25.先化简再求值:4y x ⎛- ⎝,其中30x -=.【答案】(2x -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继而将x 、y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解:4y x ⎛- ⎝ ((=-(2x =-∵ 30x -∴ 3,4x y == 当3,4x y ==时原式(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26.计算:【答案】【分析】先将括号内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并合并,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 【详解】解:===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先化简,再求值: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其中x y ==. 【答案】原式x yx-=-,把x y ==代入得,原式1=-.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进行通分,再将能分解因式的分解因式,约分化简即可. 试题解析: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 ()()()222=x y x y x x x x x x y x y -⎛⎫---⋅ ⎪+-⎝⎭=y x x y x x y ---⋅+ x yx-=-把x y ==代入得:原式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28.一样的式子,其实我3====,1===;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21111===-=(12)化简:2n+++【答案】(1-2)12.【解析】试题分析:(12看出5-3,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进约分即可.(2)先每一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合并即可.试题解析:(1)=====(2)原式=122n++++=.考点:分母有理化.29.(1|5-+;(2)已知实数a 、b 、c 满足|3|a +=,求2(b a +的值.【答案】(1)5;(2)4 【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绝对值的意义计算,再进行回头运算即可; (2)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b 的值,再根据非负数的和的意义确定a ,c 的值,然后再计算代数式的值即可. 【详解】解:(15-+5)=+5=+5=(2)由题意可知:5050b b -≥⎧⎨-≥⎩,解得5b =由此可化简原式得,30a +=30a ∴+=,20c -= 3a ∴=-,2c =22((534b a ∴+=--=【点睛】可不是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0.化简求值:212(1)211x x x x -÷-+++,其中1x =.【解析】分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2112,2111x x x x x x -+⎛⎫=÷- ⎪++++⎝⎭2112,211x x x x x -+-=÷+++()211,11x x x x -+=⋅-+1.1x =+当1x =时,11x ==+ 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A 、B 、C 、根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即可判定;D 、利用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判定. 【详解】解:A 、B 、D 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 =,故选项正确.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应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法则,且准确计算.2.C解析:C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 、D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对B 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C 进行判断. 【详解】A 、A 选项错误;B 、×=12,所以B 选项错误;C 、3,所以C 选项正确;D 、,不能合并,所以D 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C解析:C 【解析】解:原式=故选C .4.B解析:B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A 不符合题意;∵12=,故选项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5.A解析:A 【分析】先由点a 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a 的取值范围及a-1的符号,再代入原式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由数轴可知0<a <1,所以,||1a a a =+-=1,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确定a 的大小6.C解析:C 【详解】12x x +==12321x x ==-=,所以()2221212122x x x x x x +=+-=(22112210-⨯=-=,故选:C . 【点睛】对于形如2212x x +的式子,改变其中两个字母的位置后,并不改变代数式的值,通常将具有这个特点的代数式称为轮换对称式,如1211+x x ,1221x x x x +,12x x -等,轮换对称式都可以用12x x +,12x x 来表示,所以求轮换对称式的值,一般是先将式子用12x x +,12x x 来表示,然后再整体代入计算.7.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析得出答案.【详解】AB,有意义,不合题意;CD 、33110=10-,有意义,不合题意; 故选A.【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详解】|3|3=.故选:D .【点睛】 (0)0(0)(0)a a a a a a ><⎧⎪===⎨⎪-⎩.9.D解析:D【分析】先根据x 、y 的值计算x y +、x y -的值,再将所求式子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1,1x y ==,∴11112x y x y +==-=-=,则22()()2x y x y y 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利用平方差公式对代数式进行化简是解题关键.10.A解析:A【分析】由根号可知等号左边的式子为正,所以右边的式子也为正,所以可得答案.【详解】得-a≥0,所以a≤0,所以答案选择A 项.【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解数的取值范围,等号两边的值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线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②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故错误;)=17322+=,故错误; 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n=1或n=2,故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难度一般.12.B解析:B【分析】由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 A 错误;B =,故B 正确;C==C错误;=,故D错误;D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二次根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二、填空题13.7【解析】解:∵=+,∴a、b的值为15,60,135,240,540.①当a=15,b=15时,即=4;②当a=60,b=60时,即=2;③当a=15,b=60时,即=3;④当a=60解析:7【解析】解:∵2,∴a、b的值为15,60,135,240,540.①当a=15,b=15时,即2=4;②当a=60,b=60时,即2=2;③当a=15,b=60时,即2=3;④当a=60,b=15时,即2=3;⑤当a=240,b=240时,即2=1;⑥当a=135,b=540时,即2=1;⑦当a=540,b=135时,即2=1;故答案为:(15,15)、(60、60)、(15,60)、(60,15)、(240,240)、(135,540)、(540,135).所有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共有7对.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思想,得出a、b可能的取值.14.10【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可得x2+xy+y2=(x+y)2﹣xy=(2)2﹣(+1)(﹣1)=12﹣2=10.故答案为10.解析:10【解析】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可得x2+xy+y2=(x+y)2﹣xy=(2﹣1)=12﹣2=10.故答案为10.15.255【解析】解:∵[]=1,[]=3,[]=15,所以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故答案为255.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析:255【解析】解:]=1,=3,=15,所以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255.故答案为255.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逆推思维能力.16.-4【分析】先将a进行化简,然后再进一步分组分解代数式,最后代入求得答案即可. 【详解】解:当a=-=-=-3时,原式=a3+6a2+9a-(a2+6a+9)-7a+3=a(a+3)2-(解析:-4【分析】先将a进行化简,然后再进一步分组分解代数式,最后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当a-3时,原式=a 3+6a 2+9a -(a 2+6a +9)-7a +3=a (a +3)2-(a +3)2-7a +3=7a -7-7a +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综合运用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提公因式及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及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2a【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c 的正负情况以及大小情况,然后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去掉根号和绝对值号,再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图可知,∴∴﹣|a ﹣c|+﹣|﹣b|=解析:-2a【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c 的正负情况以及大小情况,然后根据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去掉根号和绝对值号,再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图可知,0c a b <<<∴00.a c c b >,<|a ﹣c ﹣|﹣b |=||()||a ac c b b =()aa cbc b =aa cbc b =-2a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和化简绝对值.在解决本题时需注意①对于任意实数a ,都有||a =;②在化简绝对值时,绝对值内如果是一个多项式,要给化简后的结果带上括号.18.【解析】原式==19.【分析】先将原等式两边同时乘2,然后将左侧配方,然后利用平方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和b 的值,然后代入即可.【详解】解:∵∴∴∴∵∴解得:a=-4,b=-2∴=故答案为:.【点睛解析:【分析】先将原等式两边同时乘2,然后将左侧配方,然后利用平方的非负性即可求出a 和b 的值,然后代入即可.【详解】解:∵2222480a ab b a -+++=∴222448160a ab b a -+++=∴()()222448160a ab ba a -+++=+ ∴()()22240ab a +-+=∵()()2220,40a b a +-≥≥∴20,40a b a +-==解得:a=-4,b=-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配方法、非负性的应用和化简二次根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平方的非负性和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2018【分析】先根据已知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得.【详解】第1个等式为:,第2个等式为:,第3个等式为:,归纳类推得:第n 个等式为:(其中,解析:2018【分析】先根据已知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得.【详解】第11=,第2=,第3=归纳类推得:第n 1=-n 为正整数),则2020++,2020=+,=, 20202=-,2018=,故答案为:2018.【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依据已知等式,正确归纳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7题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a 2=b 2,则a=b B: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81的算术平方根是9 D:x=2 y=1是方程2x-y=3的解。

2、414 ,226 15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414<`15<`226 B: 226<`15<`414 C: 414<`226<15 D:15<226<4143、以方程组{12+=+-=x y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如图,AD ⊥ BC,三角形ABD 和三角形CDE 都是等腰三角形 ,且BC=17,DE=5那么线段AC=( )A:5, B:7, C:12, D:1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直线y=kx+b 交X 轴于A (-2,0),交y 轴于B ,且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8,则k=( )A:1 B: 2 C: -2或4, D:-4或46、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4, 5, 5, x , 6, 7, 8, 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A :5, 5B :6, 5C :6, 5和6,D :6, 5和77、如图AB=AC,则数轴上点C 所表示的数为( )A .5+1B .5-1C .-5+1D .-5-18、关于x 的一次函数y=kx+k 2+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在△ABC 中,如果BC :AC :AB=1:3:2,则∠A :∠B :∠C=10、已知实数x y 满足y=x x 221616---+2,则x-y=11、已知A (m,-2) B (3, m-1)且AB ∥x 轴,则线段AB=12、函数y=-3x+2的图象上有一点P,且P 点到x 轴的距离为3,则P 点坐标为13、等边△ABC 的两个顶点为A (2,0) B(-4,0)则顶点C 坐标为14、已知直线y=mx-1上有一点P (1,n)到原点的距离为10,则直线与两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5、在y=kx+b 中,当x=5时y=6,当x=-1时y=-2,当x=2时y=16.如图,已知b ax y +=和kx y =的图象交于点P ,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00y kx b y ax 的解是.三、简答题(72分)17、(10分)解方程组(1) ⎩⎨⎧=-=+②①7211y x y x (2)⎩⎨⎧=+=.13y 2x 11,3y -4x .18、化简:(10分) (1)31318)62(-⨯-.(2)计算: 34827++)32)(32(-+19、(6分)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AE ∥BC ,试求∠AFD 的度数。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9B .13C .20D .7 2.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15B .8C .13D .26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532-= B .223212⨯=C .933÷=D .423214+= 4.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497-=-B .2(3)3-=C .2(5)5--=D .822-= 5.计算:()555+=( ) A .55+B .555+C .525+D .105 6.式子13x -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 )A .13x ≥B .13x >C .13x ≤D .13x < 7.若1x +有意义,则字母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1B .x≠2C .x≥1且x =2D ..x≥-1且x ≠2 8.已知,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整数的个数是( ). A .4 B .5 C .6 D .79.若a b >3a b - )A .ab --B .-abC .a abD .-ab 10.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1233=B 235=C .43331=D .32252+= 11.下列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8B 5C 4D 1312.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能合并的一组是( )A .1a +和1a -B .3和13C .2a b 和2abD .3和18二、填空题13.比较实数的大小:(1)5?-______3- ;(2)51 4-_______12 14.若0a >,把4a b-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为________. 15.(1)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22144a a ab b +--+=_____________;(2)已知正整数p ,q 满足32016p q +=,则整数对()p q ,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_;(3)△ABC 中,∠A=50°,高BE 、CF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O,∠BOC 的度数__________.16.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b a b +-﹣|a +b |的结果是_____.17.已知|a ﹣20072008a -=a ,则a ﹣20072的值是_____.18.已知4a 2(3)|2|a a +--=_____.19.4102541025-+++=_______.20.化简:3222=_____.三、解答题21.观察下列各式子,并回答下面问题.211-222-233-244-(1)试写出第n 个式子(用含n 的表达式表示),这个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吗?为什么? (2)你估计第16个式子的值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试说明理由.【答案】(12n n -,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理由见解析;(224015和16之间.理由见解析.【分析】(1)依据规律可写出第n 个式子,然后判断被开方数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做出判断;(2)将16n =代入,得出第16,再判断即可.【详解】解:(1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因为n 为正整数,2(1)0n n n n -=-≥,所以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215=16=,∴1516<<.15和16之间.【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估计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22.先化简,再求值:24211326x x x x -+⎛⎫-÷ ⎪++⎝⎭,其中1x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再代入求解.【详解】原式=221(1)12(3)232(3)3(1)1x x x x x x x x x ---+⎛⎫⎛⎫÷=⋅= ⎪ ⎪+++--⎝⎭⎝⎭.将1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式的运算法则.23.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问题:=1+1=2;12=2 12;=3+13=313;… (1)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请猜想第四个等式;(2)请按照上面各等式规律,试写出用 n (n 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并用所学知识证明.【答案】(1=144+=144;(2=211n n n n ++=,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第一个等式内数字为1,第二个等式内数字为2,第三个等式内数字为3”,=414+=414;(2=n 211n n n ++=”,再利用222112n n n n++=+()()开方即可证出结论成立. 【详解】(1=1+1=2=212+=212;=313+=313;里面的数字分别为1、2、3,= 144+= 144.(2=1+1=2,=212+=212=313+=313=414+=414= 211n n n n ++=.证明:等式左边==n 211n n n ++==右边.=n 211n n n ++=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以及规律型中数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1)猜测出第四个等式中变化的数字为4;(2)找出变化规律=n 211n n n ++=”.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数值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是关键.24.像2)=1=a (a ≥0)、﹣1)=b ﹣1(b ≥0)……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1﹣1,﹣因式.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请完成下列问题:(1); (2)+;(3)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2)(3)< 【解析】分析:(1=1,确定互为有理化因式,由此计算即可;(2)确定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为2与2+然后分母有理化后计算即可;(3与,,然后比较即可.详解:(1) 原式=9;(2)原式=2+=2+(3)根据题意,-==,><,>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题,认证读题,了解互为有理化因式的实际意义,以及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变形解题是关键.25.计算:(1﹣(2) (3)244x -﹣12x -.【答案】(1)2(3)-12x + 【解析】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先因式分解,再通分,然后按同分母的分式进行加减计算,再约分即可.详解:(1(2)(3)24142x x --- =41(2)(2)2x x x -+-- = 42(2)(2)(2)(2)x x x x x +-+-+- =2(2)(2)x x x -+- =12x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和分式的加减运算,熟练应用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以及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26.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然后作答:m 和n ,使m 2+n 2=a 且,则a 可变为m 2+n 2+2mn ,即变成(m +n )2例如:∵=)2+)2=)2∴请你仿照上例将下列各式化简(12【答案】(1)2-【分析】参照范例中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1)∵22241(1+=+=,1=(2)∵2227-=-=,∴==27.计算:(1(041--;(2⎛- ⎝【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试题解析:(1(041--(2⎛- ⎝-0-=28.-10【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平方差公式化简,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2⎡⎤--⎢⎥⎣⎦=()212--10+.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平方差公式,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计算:【答案】【分析】先将括号内的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并合并,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详解】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0.先化简,再求值: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其中x y ==. 【答案】原式x y x-=-,把x y ==代入得,原式1=-. 【详解】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进行通分,再将能分解因式的分解因式,约分化简即可. 试题解析: 2222212⎛⎫----÷ ⎪-+⎝⎭x y x y x x x xy y()()()222=x y x y x x x x x x y x y -⎛⎫---⋅ ⎪+-⎝⎭ =y x x y x x y---⋅+ x y x-=-把x y ==代入得:原式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直角二次根式满足的两个条件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项A 错误;=被开方数中含分母,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项B 错误;=被开方数中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项C 错误;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项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满足(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2.D解析:D【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解答即可.【详解】A ,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C 、=3,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不能化简,即为最简二次根式,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①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再开方的因式或因数,牢记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A 不符合题意;∵12=,故选项B 符合题意;C 不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B解析: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得出选项即可.【详解】解:AB 3=,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能熟记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5.B解析:B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详解】)5=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6.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详解】解:依题意有当130x -≥时,原二次根式有意义; 解得:13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要用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熟记并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有意义,则x+1≥0且x-2≠0, 解得:x≥-1且x≠2.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关键.8.C解析:C【解析】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原式得:所以,因为,,所以.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题关键在于分母有理化.9.D解析:D【分析】首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得a、b的取值范围,然后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3-a b∴-a3b≥0∵a>b,∴a>0,b<03=2a b ab a a ab--=-,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化简,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判断字母的取值范围.10.A解析:A【分析】A12进行化简为23B中,被开方数不同的两个二次根式之和不等于和的二次根式,据此可对B进行判断;C中,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后即可作出判断;D中,无法进行合并运算,据此可对D进行判断.【详解】==A符合题意;解:123233323B不符合题意;C.43333=C不符合题意;D.3与2不能合并,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能够判断出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B解析:B【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详解】解:A,不符合题意;BC=2,不符合题意;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在判断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大于或等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12.B解析:B【分析】先化简,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即可.【详解】解:A、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BC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记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二、填空题13.【分析】(1)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2)先求出两数的差,再根据差的正负比较即可.【详解】(1)(2)∵∴∴故答案为:,.解析:<<【分析】(1)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2)先求出两数的差,再根据差的正负比较即可.【详解】(1)<12=∵3=<∴14<1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能熟记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14.【分析】先判断b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所以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析:【分析】先判断b的符号,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解:∵40,0 aab-≥>∴0b<2a bb b b=--所以答案是:【点睛】a=.15.(1)2a-2b+1;(2)3;(3)130°或50°. 【解析】(1)∵-1<a<0,b>1,∴=|a+1|-|a-2b|=1+a-2b+a=2a-2b+1.(2)∵,∴,p=20解析:(1)2a-2b+1;(2)3;(3)130°或50°.【解析】(1)∵-1<a<0,b>1,=|a+1|-|a-2b|=1+a-2b+a=2a-2b+1.(2)==∴p=14x3(其中x为正整数),同理可得:q=14y2(其中y为正整数),则x+3y=12(x、y为正整数)∴963,,123 x x xy y y===⎧⎧⎧⎨⎨⎨===⎩⎩⎩,∴整数对有(p,q )=(14⨯81,141⨯),或(1436,144)⨯⨯ ,或(149,149⨯⨯)。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在RtΔABC 中,∠ACB =90°,AC =9,BC =12,AD 是∠BAC 的平分线,若点P ,Q 分别是AD 和AC 上的动点,则PC +PQ 的最小值是( )A .245B .365C .12D .152.如图,已知45∠=MON ,点A B 、在边ON 上,3OA =,点C 是边OM 上一个动点,若ABC ∆周长的最小值是6,则AB 的长是( )A .12B .34C .56D .13.如图是由“赵爽弦图”变化得到的,它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若S 1+S 2+S 3=15,则S 2的值是( )A .3B .154C .5D .1524.下列四组数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 )A .1,26B .3,5,4C .5,12,13D .3,2135.若△ABC 中,AB=AC=25BC=4,则△ABC 的面积为( )A .4B .8C .16D 56.如图是我国一位古代数学家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曾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它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 )A .杨辉B .刘徽C .祖冲之D .赵爽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如图),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尺?(1丈=10尺)( )A .3B .5C .4.2D .4 8.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2、3B .2、3、4C .1、2、3D .4、5、6 9.如图,点A 和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4和2,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线段AB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在数轴的上方交于点C .再以原点O 为圆心,OC 为半径画弧,与数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 ,则点M 对应的数为( )A .3.5B .3C 13D 36 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中:“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90ACB ∠=︒,10AC AB +=尺,4BC =尺,求AC 的长. AC 的长为( )A .3尺B .4.2尺C .5尺D .4尺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10,BC =5,若点 M 、N 分别是线段 AC 、AB 上的两个动点,则 BM+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点E 在DBC △边DB 上,点A 在DBC △内部,∠DAE =∠BAC =90°,AD =AE ,AB =AC ,给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①BD =CE ;②∠DCB =∠ABD =45°;③BD ⊥CE ;④BE 2=2(AD 2+AB 2).1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大意为:有一根木头长2丈,上、下底面的周长为3尺,葛生长在木下的一方,绕木7周,葛梢与木头上端刚好齐平,则葛长是______尺.(注:l 丈等于10尺,葛缠木以最短的路径向上生长,误差忽略不计)14.在△ABC 中,若222225,75a b a b c -+===,,则最长边上的高为_____.15.若ABC ∆为直角三角形,90B ∠=︒,6AB =,8BC =,点D 在斜边AC 上,且2AC BD =,则AD 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7.5cm ,AC =4.5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取值为_____.17.如图,在ABC △中8,4,AB AC BC AD BC ===⊥于点D ,点P 是线段AD 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PE AB ⊥于点E ,连接PB ,则PB PE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8.如图,在锐角ABC ∆中,2AB =,60BAC ∠=,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19.如图,BAC 90∠=度,AB AC =,AE AD ⊥,且AE AD =,AF 平分DAE ∠交BC 于F ,若BD 6=,CF 8=,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__.20.如图,在□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且AB =3,BC =5.①线段O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②若BD -AC =1,则AC •BD = _________.三、解答题21.在等边ABC 中,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120,EDF DE ∠=︒与线段AB 相交于点,E DF 与射线AC 相交于点F .()1如图1,若DF AC ⊥,垂足为,4,F AB =求BE 的长;()2如图2,将()1中的EDF ∠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DF 仍与线段AC 相交于点F .求证:12BE CF AB +=.()3如图3,将()2中的EDF ∠继续绕点D 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DF 与线段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作DN AC ⊥于点N ,若,DN FN =设,BE x CF y ==,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2.如图,在△ABC 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有一动点M 自A 向B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若M ,N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三角形.23.如图,已知ABC ∆中,90B ∠=︒,8AB cm =,6BC cm =,P 、Q 是ABC ∆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1)当2t =秒时,求PQ 的长;(2)求出发时间为几秒时,PQB ∆是等腰三角形?(3)若Q 沿B C A →→方向运动,则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求能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4.如图1,在△ABC 中,AB =AC ,∠BAC =90°,D 为AC 边上一动点,且不与点A 点C 重合,连接BD 并延长,在BD 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AE =AB ,连接CE .(1)若∠AED =20°,则∠DEC = 度;(2)若∠AED =a ,试探索∠AED 与∠AEC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如图2,过点A 作AF ⊥BE 于点F ,AF 的延长线与EC 的延长线交于点H ,求证:EH 2+CH 2=2AE 2.25.如图,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D 点在边BC 上运动(不与B ,C 重合),点E 在边AB 的延长线上,点F 在边AC 的延长线上,AD DE DF ==. (1)若30AED ∠=︒,则ADB =∠______.(2)求证:BED CDF △≌△.(3)试说明点D 在BC 边上从点B 至点C 的运动过程中,BED 的周长l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l 的值,若变,请求出l 的取值范围.26.已知ABC ∆中,如果过项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为直角三角形,则称这条直线为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例如:如图1,Rt ABC ∆中,90A ︒∠=,20C ︒∠=,若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BD 交AC 于点D ,若20DBC ︒∠=,显然直线BD 是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1)在图2的ABC ∆中,20C ︒∠=,110ABC ︒∠=.请在图2中画出ABC ∆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且DBC ∠角度是 ;(2)已知20C ︒∠=,在图3中画出不同于图1,图2的ABC ∆,所画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BAC ∠的度数是 ;(3)已知C α∠=,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请求出BAC ∠的度数(用α表示).27.如图,在ABC ∆中,90ACB ∠=︒,2BC AC =.(1)如图1,点D 在边BC 上,1CD =,5AD =,求ABD ∆的面积.(2)如图2,点F 在边AC 上,过点B 作BE BC ⊥,BE BC =,连结EF 交BC 于点M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G ,连结BG .求证:2EG BG CG =+.28.如图,己知Rt ABC ∆,90ACB ∠=︒,30BAC ∠=︒,斜边4AB =,ED 为AB 垂直平分线,且23DE =,连接DB ,DA .(1)直接写出BC =__________,AC =__________;(2)求证:ABD ∆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连接CD ,作BF CD ⊥,垂足为点F ,直接写出BF 的长;(4)P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13CP AC =,连接PE ,直接写出PE 的长. 29.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BD : AD : CD =2 : 3 : 4,(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2)已知S △ABC =40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 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②若点E 是边AC 的中点,问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MDE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备用图30.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111, P x y 、()222, P x y ,其两点间的距离()()22121212PP x x y y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化简为12x x -或1|y -2|y .(1)已知()2, 4A 、()3, 8B --,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______.已知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试求M 、N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1, 6D 、()3, 3E -、()4, 2F ,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D PF +的长度最短,求出点P 的坐标及PD PF +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过点E 作EQ ⊥AC 于点Q ,EQ 交AD 于点P ,连接CP ,此时PC+PQ=EQ 是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B 的长度,再根据EQ ⊥AC 、∠ACB=90°即可得出EQ ∥BC ,进而可得出AE EQ AB BC=,代入数据即可得出EQ 的长度,此题得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D 作DE ⊥AB 于点E ,过点E 作EQ ⊥AC 于点Q ,EQ 交AD 于点P ,连接CP ,此时PC+PQ=EQ 是最小值,在Rt △ABC 中,∠ACB=90°,AC=9,BC=12,∴2215AB AC BC +=,∵AD 是∠BAC 的平分线,∴∠CAD=∠EAD ,在△ACD 和△AED 中,90CAD EAD ACD AED AD AD ︒∠=∠⎧⎪∠=∠=⎨⎪=⎩,∴△ACD ≌△AED (AAS ),∴AE=AC=9.∵EQ ⊥AC ,∠ACB=90°,∴EQ ∥BC ,AE EQ AB BC ∴=, ∴91512EQ =, 653EQ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中的最短路线问题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点C 的对称点E ,及通过点E 找到点P 、Q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作点A 关于OM 的对称点E ,AE 交OM 于点D ,连接BE 、OE ,BE 交OM 于点C ,此时△ABC 周长最小,根据题意及作图可得出△O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OE=3,,所以∠OAE=∠OEA=45°,从而证明△BOE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设AB=x ,则OB=3+x ,根据周长最小值可表示出BE=6-x ,最后在Rt △OBE 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点A 关于OM 的对称点E ,AE 交OM 于点D ,连接BE 、OE ,BE 交OM 于点C , 此时△ABC 周长最小,最小值=AB+AC+BC=AB+EC+BC=AB+BE ,∵△ABC 周长的最小值是6,∴AB+BE=6,∵∠MON=45°,AD ⊥OM ,∴△O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D=45°,由作图可知OM 垂直平分AE ,∴OA=OE=3,∴∠OAE=∠OEA=45°,∴∠AOE=90°,∴△BOE 是直角三角形,设AB=x ,则OB=3+x ,BE=6-x ,在Rt △OBE 中,()()2223+3+6x x =-,解得:x=1,∴AB=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作图技巧,正确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解析】将四边形MTKN 的面积设为x ,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 ,∵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1+S 2+S 3=15, ∴得出S 1=8y+x ,S 2=4y+x ,S 3=x ,∴S1+S2+S3=3x+12y=15,即3x+12y=15,x+4y=5,所以S2=x+4y=5,故答案为5.点睛:将四边形MTKN的面积设为x,将其余八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一个设为y,用x,y 表示出S1,S2,S3,再利用S1+S2+S3=15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A. 12+2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 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32+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B【分析】作AD⊥BC,则D为BC的中点,即BD=DC=2,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D,则根据S=12×BC×AD可以求得△ABC的面积.【详解】解:作AD⊥BC,则D为BC的中点,则BD=DC=2,∵AB=2522AB BD,∴△ABC的面积为S=12×BC×AD=12×4×4=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本题中正确的运用勾股定理求AD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3世纪,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详解】由题意,可知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赵爽.故选D .【点睛】考查了数学常识,勾股定理的证明.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通过对这种图形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著名的勾股定理.7.C解析:C【分析】根据题意可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 是x 尺,折断处离竹梢AB 是(10-x )尺,结合勾股定理即可得出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详解】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 是x 尺,则折断处离竹梢AB 是(10-x )尺,由勾股定理可得:222=OA OB AB +即:()2224=10x x +-,解得:x =4.2故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 是4.2尺.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8.A解析:A【分析】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最长边的平方,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详解】A 、12+2)2=32∴以123,故本选项正确;B 、22+32≠42 ∴以2、3、4为边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 C 、12+22≠32 ∴以1、2、3为边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 、 42+52≠62 ∴以4、5、6为边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应用,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就解答本题的关键.9.B解析:B【分析】如图,作CD ⊥AB 于点D ,由题意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BD 、OD 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D 与OC 的长,进而可得OM 的长,于是可得答案.【详解】解:∵点A 和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4和2,∴OB=2,OA=4,如图,作CD ⊥AB 于点D ,则由题意得:CA=CB=AB=2,∴△ABC 是等边三角形,∴BD=AD=112AB =, ∴OD=OB+BD=3,223CD BC BD =-=, ∴()22223323OC OD CD =+=+=,∴OM=OC=23,∴点M 对应的数为23.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见题型,正确理解题意、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分析】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斜边为(10)x -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详解】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 尺,则斜边为(10)x -尺,根据勾股定理得:2224(10)x x +=-.解得: 4.2x =,∴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4.2尺,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目信息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题.二、填空题11.8【解析】如图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接B′A交DC于点E,则BM+MN的最小值等于的最小值作交于,则为所求;设,,由,,h+5=8,即BM+MN的最小值是8.点睛:本题主要是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题中应用了勾股定理与用不同方式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求出某条边上的高,利用轴对称得出M点与N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2.①③【分析】①由已知条件证明DAB≌EAC即可;②由①可得∠ABD=∠ACE<45°,∠DCB>45°;③由∠ECB+∠EBC=∠ABD+∠ECB+∠ABC=∠ACE+∠ECB+∠ABC =45°+45°=90°可判断③;④由BE2=BC2-EC2=2AB2-(CD2﹣DE2)=2AB2-CD2+2AD2=2(AD2+AB2)-CD2可判断④.【详解】解:∵∠DAE=∠BAC=90°,∴∠DAB =∠EAC ,∵AD =AE ,AB =AC ,∴∠AED=∠ADE=∠ABC=∠ACB=45°, ∵在DAB 和EAC 中,AD AE DAB EAC AB AC ⎧⎪⎨⎪⎩===, ∴DAB ≌EAC ,∴BD =CE ,∠ABD =∠ECA ,故①正确;由①可得∠ABD=∠ACE<45°,∠DCB>45°故②错误;∵∠ECB+∠EBC=∠ABD+∠ECB+∠ABC=∠ACE+∠ECB+∠ABC =45°+45°=90°,∴∠CEB =90°,即CE ⊥BD ,故③正确;∴BE 2=BC 2-EC 2=2AB 2-(CD 2﹣DE 2)=2AB 2-CD 2+2AD 2=2(AD 2+AB 2)-CD 2. ∴BE 2=2(AD 2+AB 2)-CD 2,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公式是解题关键.13.【分析】这种立体图形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展开成为平面内的问题解决,展开后可转化下图,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求斜边的问题,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详解】解:如图,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0尺,另一条直角边长7×3=21(尺), 222021+=29(尺).答:葛藤长29尺.故答案为:29.【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本题是展成平面图形后为直角三角形按照勾股定理可求出解.14.125【分析】解方程222225,7a b a b +=-=可求得a=4,b=3,故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在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转化得到斜边上的高.【详解】解:∵222225,7a b a b +=-=,将两个方程相加得:2232a =,∵a >0,∴a=4代入得:22425b +=,∵b >0,∴b=3,∵a=3,b=4,c=5满足勾股定理逆定理,∴△ABC 是直角三角形,如下图,∠ACB=90°,CD ⊥AB ,1122ABC SAC BC AB CD =⋅⋅=⋅⋅ , 即:1134522CD ⋅⋅=⋅⋅, 解得:CD=125, 故答案为:125. 【点睛】 本题考查求解三角形的高,解题关键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进行转化,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底乘对应高等于另一个底乘对应高.15.5【分析】在直角ABC 中,依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度,再算出BD ,过点B 作BE AC ⊥于点E ,通过等面积法求出BE ,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分别运用勾股定理算出AE ED 、,两者相加即为AD 的长.【详解】解:如图,过点B 作BE AC ⊥于点E ,则90BEA ∠=︒,90BED ∠=︒,∵直角ABC 中,90B ∠=︒,6AB =,8BC =, ∴22=10AC AB BC +=,又∵2ABC S AB BC AC BE =⋅=⋅,2AC BD =∴6810BE ⨯=,5BD =,∴=4.8BE ,∵90BEA ∠=︒,90BED ∠=︒ ∴22= 3.6AE AB BE -=,22= 1.4ED BD BE -=,∴5AD AE ED =+=.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通过作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既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求位置线段,又通过等面积法求出了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创造了条件;故在求线段长时,可以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16.75或6或94 【分析】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 =BP 时;②当AB =AP 时;③当BP =AP 时,分别求出BP 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 值.【详解】在Rt △ABC 中,BC 2=AB 2﹣AC 2=7.52﹣4.52=36,∴BC =6(cm );①当AB =BP =7.5cm 时,如图1,t =7.52=3.75(秒); ②当AB =AP =7.5cm 时,如图2,BP =2BC =12cm ,t =6(秒);③当BP =AP 时,如图3,AP =BP =2tcm ,CP =(4.5﹣2t )cm ,AC =4.5cm , 在Rt △ACP 中,AP 2=AC 2+CP 2,所以4t 2=4.52+(4.5﹣2t )2,解得:t =94, 综上所述: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3.75或t =6或t =94.故答案为:3.75或6或94.【点睛】 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17.15【分析】根据题意点B 与点C 关于AD 对称,所以过点C 作AB 的垂线,与AD 的交点即点P ,求出CE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8,AB AC AD BC ==⊥∴点B 与点C 关于AD 对称过点C 作CE ⊥AB 于一点即为点P ,此时PB PE +最小∵8,4,AB AC BC AD BC ===⊥∴BD=2在Rt △A BC 中, 222282215AD AB BD =-=-= ∵S △ABC=1122BC AD AB CE ⋅⋅=⋅⋅ ∴42158CE ⨯=得15CE =故此题填15【点睛】此题考察最短路径,根据题意找到对称点,作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183【分析】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B′,过点B′作B′N ⊥AB 于N 交AD 于M ,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B′N 的长度即为BM+MN 的最小值,根据∠BAC=60°判断出△ABB′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作点B 关于AD 的对称点B′,由垂线段最短,过点B′作B′N ⊥AB 于N 交AD 于M ,B′N 最短,由轴对称性质,BM=B′M ,∴BM+MN=B′M+MN=B′N ,由轴对称的性质,AD 垂直平分BB′,∴AB=AB′,∵∠BAC=60°,∴△ABB′是等边三角形,∵AB=2,∴B′N=2×32=3, 即BM+MN 的最小值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确定出点M 、N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作出图形更形象直观.19.65【分析】由“SAS”可证ABD ≌ACE ,DAF ≌EAF 可得BD CE =,4B ∠∠=,DF EF =,由勾股定理可求EF 的长,即可求BC 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AD 的长.【详解】解:如图,连接EF ,过点A 作AG BC ⊥于点G ,AE AD ⊥,DAE DAC 290∠∠∠∴=+=,又BAC DAC 190∠∠∠=+=,12∠∠∴=,在ABD 和ACE 中 12AB AC AD AE =⎧⎪∠=∠⎨⎪=⎩,ABD ∴≌()ACE SAS .BD CE ∴=,4B ∠∠=BAC 90∠=,AB AC =,∴B 345∠∠==4B 45∠∠∴==,ECF 3490∠∠∠∴=+=,222CE CF EF ∴+=,222BD FC EF ∴+=, AF 平分DAE ∠,DAF EAF ∠∠∴=,在DAF 和EAF 中AD AE DAF EAF AF AF =⎧⎪∠=∠⎨⎪=⎩,DAF ∴≌()EAF SAS .DF EF ∴=.222BD FC DF ∴+=.22222DF BD FC 68100∴=+=+=,∴DF 10=BC BD DF FC 610824∴=++=++=,AB AC =,AG BC ⊥,1BG AG BC 122∴===, DG BG BD 1266∴=-=-=,∴AD =故答案为【点睛】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0.①1<OA <4. ②672. 【解析】(1)由三角形边的性质5-3<2OA <5+3,1<OA <4. (2)过A 作AF BC ,F ⊥于过D 作DE BC ⊥于E,可知,ABF 全等DCE ,由题意知,22BD DE =+()2BC CE +=2DE +()24CE +, ()()222225AC DE BC CE DE CE ∴=+-=+-,2AC ∴+ 2BD=2DE +()()22245CE DE CE +++-=2(22)5018DE CE ++=+50=68,BD -AC =1,两边平方2AC ∴+ 2BD -2AC •BD =1, ∴AC •BD =672.三、解答题21.(1)BE =1;(2)见解析;(3)(23y x =【分析】(1)如图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ED =90°,进而可得∠BDE =30°,然后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2)过点D 作DM ⊥AB 于M ,作DN ⊥AC 于N ,如图2,根据AAS 易证△MBD ≌△NCD ,则有BM =CN ,DM =DN ,进而可根据ASA 证明△EMD ≌△FND ,可得EM =FN ,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即可推出结论;(3)过点D 作DM ⊥AB 于M ,如图3,同(2)的方法和已知条件可得DM =DN =FN =EM ,然后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BE +CF =2DM ,BE ﹣CF =2BM ,在Rt △BMD 中,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 3BM ,进而可得BE +CF 3(BE ﹣CF ),代入x 、y 后整理即得结果.【详解】解:(1)如图1,∵△ABC 是等边三角形,∴∠B =∠C =60°,BC =AC =AB =4.∵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BD=DC=12BC=2.∵DF⊥AC,即∠AFD=90°,∴∠AED=360°﹣60°﹣90°﹣120°=90°,∴∠BED=90°,∴∠BDE=30°,∴BE=12BD=1;(2)过点D作DM⊥AB于M,作DN⊥AC于N,如图2,则有∠AMD=∠BMD=∠AND=∠CND=90°.∵∠A=60°,∴∠MDN=360°﹣60°﹣90°﹣90°=120°.∵∠EDF=120°,∴∠MDE=∠NDF.在△MBD和△NCD中,∵∠BMD=∠CND,∠B=∠C,BD=CD,∴△MBD≌△NCD(AAS),∴BM=CN,DM=DN.在△EMD和△FND中,∵∠EMD=∠FND,DM=DN,∠MDE=∠NDF,∴△EMD≌△FND(ASA),∴EM=FN,∴BE+CF=BM+EM+CN-FN=BM+CN=2BM=BD=12BC=12AB;(3)过点D作DM⊥AB于M,如图3,同(2)的方法可得:BM=CN,DM=DN,EM=FN.∵DN=FN,∴DM =DN =FN =EM ,∴BE +CF =BM +EM +FN -CN =NF +EM =2DM =x +y ,BE ﹣CF =BM +EM ﹣(FN -CN )=BM +NC =2BM =x -y ,在Rt △BMD 中,∵∠BDM =30°,∴BD =2BM ,∴DM =22=3BD BM BM -,∴()3x y x y +=-,整理,得()23y x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1) 出发10s 后,△BMN 为等边三角形;(2)出发6s 或15s 后,△BMN 为直角三角形.【分析】(1)设时间为x ,表示出AM=x 、BN=2x 、BM=30-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列出方程,解之可得;(2)分两种情况:①∠BNM=90°时,即可知∠BMN=30°,依据BN=12BM 列方程求解可得;②∠BMN=90°时,知∠BNM=30°,依据BM=12BN 列方程求解可得. 【详解】解 (1)设经过x 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则AM =x ,BN =2x ,∴BM =AB -AM =30-x ,根据题意得30-x =2x ,解得x =10, 答:经过10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2)经过x 秒,△BMN 是直角三角形,①当∠BNM =90°时,∵∠B =60°,∴∠BMN =30°,∴BN =12BM ,即2x =12(30-x),解得x =6;②当∠BMN =90°时,∵∠B =60°,∴∠BNM =30°,∴BM =12BN ,即30-x =12×2x , 解得x =15, 答:经过6秒或15秒,△BMN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3.(1)213;(2)83;(3)5.5秒或6秒或6.6秒【分析】(1)根据点P 、Q 的运动速度求出AP ,再求出BP 和BQ ,用勾股定理求得PQ 即可; (2)由题意得出BQ BP =,即28t t =-,解方程即可;(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能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有三种情况: ①当CQ BQ =时(图1),则C CBQ ∠=∠,可证明A ABQ ∠=∠,则BQ AQ =,则CQ AQ =,从而求得t ;②当CQ BC =时(图2),则12BC CQ +=,易求得t ;③当BC BQ =时(图3),过B 点作BE AC ⊥于点E ,则求出BE ,CE ,即可得出t .【详解】(1)解:(1)224BQ cm =⨯=,8216BP AB AP cm =-=-⨯=,90B ∠=︒,222246213()PQ BQ BP cm =+=+=;(2)解:根据题意得:BQ BP =,即28t t =-,解得:83t =; 即出发时间为83秒时,PQB ∆是等腰三角形;(3)解:分三种情况:①当CQ BQ =时,如图1所示:则C CBQ ∠=∠,90ABC ∠=︒,90CBQ ABQ ∴∠+∠=︒,90A C ∠+∠=︒,A ABQ ∴∠=∠BQ AQ ∴=,5CQ AQ ∴==,11BC CQ ∴+=,112 5.5t ∴=÷=秒.②当CQ BC =时,如图2所示:则12BC CQ +=1226t ∴=÷=秒.③当BC BQ =时,如图3所示:过B 点作BE AC ⊥于点E , 则68 4.8()10AB BC BE cm AC ⨯=== 22 3.6CE BC BE cm ∴=-=,27.2CQ CE cm ∴==,13.2BC CQ cm ∴+=,13.22 6.6t ∴=÷=秒.由上可知,当t 为5.5秒或6秒或6.6秒时,BCQ ∆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4.(1)45度;(2)∠AEC ﹣∠AED =45°,理由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AE =140°,可得∠CAE =5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ACE=65°,即可求解;(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AE=180°﹣2α,可得∠CAE=90°﹣2α,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ACE=45°+α,可得结论;(3)如图,过点C作CG⊥AH于G,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H=2EF,CH=2CG,由“AAS”可证△AFB≌△CGA,可得AF=CG,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AB=AC,AE=AB,∴AB=AC=AE,∴∠ABE=∠AEB,∠ACE=∠AEC,∵∠AED=20°,∴∠ABE=∠AED=20°,∴∠BAE=140°,且∠BAC=90°∴∠CAE=50°,∵∠CAE+∠ACE+∠AEC=180°,且∠ACE=∠AEC,∴∠AEC=∠ACE=65°,∴∠DEC=∠AEC﹣∠AED=45°,故答案为:45;(2)猜想:∠AEC﹣∠AED=45°,理由如下:∵∠AED=∠ABE=α,∴∠BAE=180°﹣2α,∴∠CAE=∠BAE﹣∠BAC=90°﹣2α,∵∠CAE+∠ACE+∠AEC=180°,且∠ACE=∠AEC,∴∠AEC=45°+α,∴∠AEC﹣∠AED=45°;(3)如图,过点C作CG⊥AH于G,∵∠AEC﹣∠AED=45°,∴∠FEH=45°,∵AH⊥BE,∴∠FHE=∠FEH=45°,∴EF=FH,且∠EFH=90°,∴EH2EF,∵∠FHE=45°,CG⊥FH,∴∠GCH=∠FHE=45°,∴GC =GH ,∴CH CG ,∵∠BAC =∠CGA =90°,∴∠BAF +∠CAG =90°,∠CAG +∠ACG =90°,∴∠BAF =∠ACG ,且AB =AC ,∠AFB =∠AGC ,∴△AFB ≌△CGA (AAS )∴AF =CG ,∴CH AF ,∵在Rt △AEF 中,AE 2=AF 2+EF 2,AF )2+EF )2=2AE 2,∴EH 2+CH 2=2AE 2.【点睛】本题是综合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的动点问题,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在熟练掌握各个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找到问题之间的内部联系,层层推进去解答是关键.25.(1)90°;(2)证明见解析;(3)变化,24l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C=∠ACB=6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DAE=∠DEA=3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CDF=∠DEA 和∠EDB=∠DFA ,由此可利用“ASA”证明全等;(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l =2+AD ,根据AD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l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AB=AC=BC=2,∠ABC=∠ACB=60°,∵AD=DE∴∠DAE=∠DEA=30°,∴∠ADB=180°-∠BAD-∠ABD=90°,故答案为:90°;(2)∵AD=DE=DF ,∴∠DAE=∠DEA ,∠DAF=∠DFA ,∵∠DAE+∠DAF=∠BAC=60°,∴∠DEA+∠DFA=60°,∵∠ABC=∠DEA+∠EDB=60°,∴∠EDB=∠DFA ,∵∠ACB=∠DFA+∠CDF=60°,∴∠CDF=∠DEA ,在△BDE 和△CFD 中∵CDF DEA DE DF EDB DFA ∠=∠⎧⎪=⎨⎪∠=∠⎩,∴△BDE ≌△CFD (ASA )(3)∵△BDE ≌△CFD ,∴BE=CD ,∴l =BD+BE+DE=BD+CD+AD=BC+AD=2+AD ,当D 点在C 或B 点时,AD=AC=AB=2,此时B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构成三角形,2+AD=4;当D 点在BC 的中点时,∵AB=AC ,∴BD=112BC =,AD ==此时22l AD =+=综上可知24l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是解决此问的关键;(2)中注意角之间的转换;(3)中注意临界点是否可取.26.(1)作图见解析,20DBC ∠=︒;(2)作图见解析,35BAC ∠=︒;(3)∠A =45°或90°或90°-2α或1452α︒-,或α=45°时45°<∠BAC <90°.【分析】(1)根据二分割线的定义,只要把∠ABC 分成90°角和20°角即可;(2)可以画出∠A=35°的三角形;(3)设BD 为△ABC 的二分割线,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BDC 是等腰三角形,△ABD 是直角三角形;第二种情况:△BDC 是直角三角形,△ABD 是等腰三角形分别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1)ABC ∆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BD 如图4所示,20DBC ∠=︒;故答案为:20°;(2)如图所示:∠BAC=35°;(3)设BD 为△ABC 的二分割线,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BDC 是等腰三角形,△ABD 是直角三角形,易知∠C 和∠DBC 必为底角, ∴∠DBC =∠C =α.当∠A =90°时,△ABC 存在二分分割线;当∠ABD =90°时,△ABC 存在二分分割线,此时∠A =90°-2α;当∠ADB =90°时,△ABC 存在二分割线,此时α=45°且45°<∠A <90°;第二种情况:△BDC 是直角三角形,△ABD 是等腰三角形,当∠DBC =90°时,若BD =AD ,则△ABC 存在二分割线,此时1809014522A αα︒-︒-∠==︒-; 当∠BDC =90°时,若BD =AD ,则△ABC 存在二分割线,此时∠A =45°,综上,∠A =45°或90°或90°-2α或1452α︒-,或α=45°时,45°<∠BAC <9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分割线的理解与作图,属于新定义题型,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正确理解二分割线的定义、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27.(1)3;(2)见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进而可得BC 与BD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CBG =∠EBH ,由已知易得BE ∥AC ,于是∠E =∠EFC ,由于CG EF ⊥,90ACB ∠=︒,则根据余角的性质得∠EFC =∠BCG ,于是可得∠E =∠BCG ,然后根据ASA 可证△BCG ≌△BEH ,可得BG =BH ,CG =EH ,从而△BG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即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在△ACD 中,∵90ACB ∠=︒,1CD =,5AD =∴222AC AD CD =-=,∵2BC AC =,∴BC=4,BD =3,∴1132322ABD S BD AC ∆=⋅=⨯⨯=; (2)过点B 作BH ⊥BG 交EF 于点H ,如图3,则∠CBG +∠CBH =90°, ∵BE BC ⊥,∴∠EBH +∠CBH =90°,∴∠CBG =∠EBH ,∵BE BC ⊥,90ACB ∠=︒,∴BE ∥AC ,∴∠E =∠EFC ,∵CG EF ⊥,90ACB ∠=︒,∴∠EFC +∠FCG =90°,∠BCG +∠FCG =90°,∴∠EFC =∠BCG ,∴∠E =∠BCG ,在△BCG 和△BEH 中,∵∠CBG =∠EBH ,BC=BE ,∠BCG =∠E ,∴△BCG ≌△BEH (ASA ), ∴BG =BH ,CG =EH , ∴222GH BG BH BG =+=, ∴2EG GH EH BG CG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余角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8.(1)2,232)证明见解析(3)2217(423221【分析】(1)根据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2,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 的长; (2)由ED 为AB 垂直平分线可得DB=DA ,在Rt △BDE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4,可得BD=2BE ,故∠BDE 为60°,即可证明ABD ∆是等边三角形;(3)由(1)(2)可知,=23AC AD=4,进而可求得CD 的长,再由等积法可得BCD ACD ACBD S S S =+四边形,代入求解即可;(4)分点P 在线段AC 上和AC 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过点E 作AC 的垂线交AC 于点Q ,构造Rt △PQE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1)∵Rt ABC ∆,90ACB ∠=︒,30BAC ∠=︒,斜边4AB =,∴122BC AB ==,∴22=23AC AB BC =- (2)∵ED 为AB 垂直平分线,∴ADB=DA ,。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测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1.△ABC 的三边的长a 、b 、c 满足:2(1)250a b c -+-+-=,则△ABC 的形状为(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2.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壁,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若梯子底端位置保持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1.5米,则小巷的宽度为( )A .0.8米B .2米C .2.2米D .2.7米3.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分别向外作等边三角形'A BC ,'AB C △,'ABC △,若'A BC ,'AB C △的面积分别是10和4,则'ABC △的面积是( )A .4B .6C .8D .9 4.在ΔABC 中,211a b c =+,则∠A( ) A .一定是锐角B .一定是直角C .一定是钝角D .非上述答案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12和 5,则第三边的长是( )A .13B .13或15C .13或119D .15 6.如图是我国数学家赵爽的股弦图,它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l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 ,较长直角边长为b ,那么()2a b +值为( )A .25B .9C .13D .1697.“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2)21a 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 .3B .4C .5D .68.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 的长是( )A .14B .13C .143D .1429.如图是我国一位古代数学家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曾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它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 )A .杨辉B .刘徽C .祖冲之D .赵爽10.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记为a ,b ,c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A ﹣∠B =∠C ,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B .如果∠A :∠B :∠C =1:2:3,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C .如果 a 2:b 2:c 2=9:16:25,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D .如果 a 2=b 2﹣c 2,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 =90°二、填空题11.如图,∠MON =90°,△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OM 、ON 上,当A 点从O 点出发沿着OM 向右运动时,同时点B 在ON 上运动,连接OC .若AC =4,BC =3,AB =5,则OC 的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12.如图,在△中,,∠90°,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3.如图,现有一长方体的实心木块,有一蚂蚁从A 处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行到C '处,若长方体的长4cm AB =,宽2cm BC =,高1cm BB '=,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是___________.1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一腰上的高为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为________15.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AB DC ==,BD 平分ABC ∠,BD CD ⊥,则AD BC +等于_________.16.《算法统宗》中有一道“荡秋干”的问题,其译文为:“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上一点A 离地1尺,将它往前推送10尺(水平距离)时,点A 对应的点B 就和某人一样高,若此人的身高为5尺,秋干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试问绳素有多长?”根据上述条件,秋干绳索长为________尺.17.如图,△ABC 中,∠ABC =45°,∠BCA =30°,点D 在BC 上,点E 在△ABC 外,且AD =AE =CE ,AD ⊥AE ,则AB BD的值为____________.18.如图,正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3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cm .19.如图,在□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且AB =3,BC =5.①线段O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②若BD -AC =1,则AC •BD = _________.20.在△ABC 中,∠A=30°,∠B=90°,AC=8,点 D 在边 AB , 且3,点 P 是△ABC 边上的一个动点,若 AP=2PD 时,则 PD 的长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7,3,2AD BD CD ===求:(1)AE长;(2)∠BDC 的度数:(3)AC 的长.22.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离墙7米.(1)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多少米?(2)若梯子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米?23.定义:有一组邻边均和一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叫做邻和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ABC=70°,∠BAC=40°,∠ACD=∠ADC=80°,求证: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2,是由50个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已知A、B、C三点的位置如图,请在网格图中标出所....D.,使得以A、B、C、D为顶点...有的格点的四边形为邻和四边形.(3)如图3,△ABC中,∠ABC=90°,AB=2,BC=23,若存在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邻和四边形,求邻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24.阅读与理解:>(如折纸,常常能为证明一个命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ABC中,AB AC∠>∠呢?图),怎样证明C B分析:把AC 沿A ∠的角平分线AD 翻折,因为AB AC >,所以,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即AC AC '=,据以上操作,易证明ACD AC D '△△≌,所以AC D C '∠=∠,又因为AC D B '∠>∠,所以C B ∠>∠.感悟与应用:(1)如图(a ),在ABC 中,90ACB ∠=︒,30B ∠=︒,CD 平分ACB ∠,试判断AC 和A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b ),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6AC =,8AD =,12DC BC ==,①求证:180B D ∠+∠=︒;②求AB 的长.25.在等腰Rt △ABC 中,AB =AC ,∠BAC =90°(1)如图1,D ,E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上两动点,且∠DAE =45°,将△AB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 ,连接DF①求证:△AED ≌△AFD ;②当BE =3,CE =7时,求DE 的长;(2)如图2,点D 是等腰Rt △ABC 斜边BC 所在直线上的一动点,连接AD ,以点A 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 △ADE ,当BD =3,BC =9时,求DE 的长.26.在ABC ∆中,AB AC =,CD 是AB 边上的高,若10,45AB BC ==.(1)求CD 的长.(2)动点P 在边AB 上从点A 出发向点B 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动点Q 在边AC 上从点A 出发向点C 运动,速度为v 个单位秒()v>1,设运动的时间为()0t t >,当点Q 到点C 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①若当2v =时,CP BQ =,求t 的值.②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CP BQ =成立,求v 关于t 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7.如图1,△ABC 中,CD ⊥AB 于D ,且BD : AD : CD =2 : 3 : 4,(1)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2)已知S △ABC =40cm 2,如图2,动点M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BA 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速度沿线段AC 向点C 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 设点M 运动的时间为t (秒),①若△DMN 的边与BC 平行,求t 的值;②若点E 是边AC 的中点,问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MDE 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 图2 备用图28.(已知:如图1,矩形OACB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6,0)、(0,10),点D 是y 轴上一点且坐标为(0,2),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AC ﹣CB 方向运动,到达点B 时运动停止.(1)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BPD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点P 运动到线段CB 上时(如图2),将矩形OACB 沿OP 折叠,顶点B 恰好落在边AC 上点B ′位置,求此时点P 坐标;(3)在点P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BPD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若存在,求出点P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如图,在△ABC 中,D 是边AB 的中点,E 是边AC 上一动点,连结DE,过点D 作DF ⊥DE 交边BC 于点F(点F 与点B 、C 不重合),延长FD 到点G,使DG=DF,连结EF 、AG.已知AB=10,BC=6,AC=8.(1)求证:△ADG ≌△BDF ;(2)请你连结EG,并求证:EF=EG ;(3)设AE=x ,CF=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4)求线段EF 长度的最小值.30.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BC 边上一动点,连结AD()1如图1,若2BD =,4DC =,求AD 的长;()2如图2,以AD 为边作60ADE AD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 ①小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D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E AF =,小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两种想法想法1: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然后通过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想法2:利用AD 是EDF ∠的角平分线,构造ADF 的全等三角形,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获证.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明证明.(AE AF =一种方法即可)②小聪在小明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思考,发现:四边形AEDF 的面积与AD 长存在很好的关系.若用S 表示四边形AEDF 的面积,x 表示AD 的长,请你直接写出S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由等式可分别得到关于a 、b 、c 的等式,从而分别计算得到a 、b 、c 的值,再由222+=a b c 的关系,可推导得到△ABC 为直角三角形.【详解】 ∵2(1)250a b c -+-+-= 又∵()2102050a b c ⎧-≥⎪⎪-≥⎨⎪-≥⎪⎩∴()21=02=05=0a b c ⎧-⎪⎪-⎨⎪-⎪⎩∴125a b c ⎧=⎪=⎨⎪=⎩ ∴222+=a b c∴△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选:D .【点睛】本题考察了平方、二次根式、绝对值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和勾股定理逆定理,从而完成求解.2.D解析: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梯子的长,进而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出小巷的宽度.【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可得:AD 2=0.72+2.42=6.25,在Rt △ABC 中,∵∠ABC=90°,BC=1.5米,BC 2+AB 2=AC 2,AD=AC ,∴AB 2+1.52=6.25,∴AB=±2,∵AB >0,∴AB=2米,∴小巷的宽度为:0.7+2=2.7(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3.B解析:B【分析】设AB=c ,AC=b ,BC=a ,用a 、b 、c 分别表示'A BC ,'AB C △,'ABC △的面积,再利用Rt ABC 得b 2+c 2=a 2,求得c 值代入即可求得的面积'ABC △的面积.【详解】设AB=c ,AC=b ,BC=a ,由题意得'A BC 的面积=11022a a ⋅⋅=,'AB C △的面积=1422b b ⋅⋅=∴2a = 2b =在Rt △ABC 中,∠BAC=90°,b 2+c 2=a 2,∴c 2=a 2-b 2=∴'ABC △的面积=212c ⋅=6= 故此题选B【点睛】此题考察勾股定理的运用,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运用勾股定理的等式求得第三个三角形的面积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211a b c=+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2bc >a 2 ,再根据(b-c ) 2 ≥0,可推导得出b 2 +c 2 >a 2 ,据此进行判断即可得. 【详解】∵211a b c =+, ∴2b c a bc+=, ∴2bc=a (b+c ),∵a 、b 、c 是三角形的三条边,∴b+c >a ,∴2bc >a·a , 即2bc >a 2 ,∵(b-c ) 2 ≥0,∴b 2 +c 2 -2bc≥0,b 2 +c 2 ≥2bc ,∴b 2 +c 2 >a 2 ,∴一定为锐角,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完全平方公式、不等式的传递性、勾股定理等,题目较难,得出b 2 +c 2 >a 2 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记第三边为c ,然后分c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两种情况,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记第三边为c ,若c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则13c ==;若c 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则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属于基本题目,正确分类、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22a b +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ab 的值,然后根据()2222a b a ab b +=++即可求解.【详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13a b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4131122ab ⨯=-=,即212ab =, 则()2222131225a b a ab 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式,正确根据图形的关系求得22a b +和ab 的值是关键.7.C解析:C【详解】如图所示,∵(a+b )2=21∴a 2+2ab+b 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2ab=21﹣13=8,∴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3﹣8=5.故选C .考点:勾股定理的证明.8.D解析:D【分析】24和10为两条直角边长时,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14,即可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F 的长.【详解】解:∵AE=10,BE=24,即24和10为两条直角边长时,小正方形的边长=24-10=1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3世纪,汉代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通过对图形的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详解】由题意,可知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是赵爽.故选D .【点睛】考查了数学常识,勾股定理的证明.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赵爽通过对这种图形切割、拼接,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著名的勾股定理.10.D解析:D【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即可.【详解】选项A中如果∠A﹣∠B=∠C,由∠A+∠B+∠C=180°,可得∠A=90°,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正确;选项B中如果∠A:∠B:∠C=1:2:3,由∠A+∠B+∠C=180°,可得∠A=90°,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正确;选项C中如果 a2:b2:c2=9:16:25,满足a2+b2=c2,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选项正确;选项D中如果 a2=b2﹣c2,那么△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B=90°,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考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是本题解题的关键,并结合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解出此题.二、填空题11.5【解析】试题分析:取AB中点E,连接OE、CE,在直角三角形AOB中,OE=AB,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C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CE=AB,利用OE+CE≥OC,所以OC的最大值为OE+CE,即OC的最大值=AB=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2.【解析】如图,过点作⊥于点,延长到点,使,连接,交于点,连接,此时的值最小.连接,由对称性可知∠45°,,∴∠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3.5cm【分析】连接AC',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画出图形,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长,再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展开成平面图,连接AC',分三种情况讨论:如图1,AB=4,BC'=1+2=3,∴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2+(cm),43如图2,AC=4+2=6,CC'=1∴在Rt△AC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261+37(cm),如图3,AD =2,DC'=1+4=5,∴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225+29(cm)∵2937,∴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是5cm,故答案为:5cm.【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和勾股定理,本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好题,注意要分类讨论.14.1010【详解】分两种情况:(1)顶角是钝角时,如图1所示:在Rt △ACO 中,由勾股定理,得AO 2=AC 2-OC 2=52-32=16,∴AO=4,OB=AB+AO=5+4=9,在Rt △BCO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OB 2+OC 2=92+32=90,∴BC=310;(2)顶角是锐角时,如图2所示: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AD 2=AC 2-DC 2=52-32=16,∴AD=4,DB=AB-AD=5-4=1.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DB 2+DC 2=12+32=10,∴10 ;综上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的长度为1010.【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15.3【分析】由//AD BC ,BD 平分ABC ∠,易证得ABD ∆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得1AD AB ==,又由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易证得2C DBC ∠=∠,然后由BD C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30DBC ∠=︒,则可求得BC 的值,继而求得AD BC +的值.【详解】解:∵//AD BC ,AB DC =,∴C ABC ∠=∠,ADB DBC ∠=∠,∵BD 平分ABC ∠,∴2ABC DBC ∠=∠,ABD DBC ∠=∠,∴ABD ADB ∠=∠,∴1AD AB ==,∴2C DBC ∠=∠,∵BD CD ⊥,∴90BDC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90DBC C ∠+∠=︒,∴260C DBC ∠=∠=︒,∴2212BC CD ==⨯=,∴123AD BC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6.5【分析】设绳索x 尺,过点B 向地面及AO 作垂线BE 、BC ,构成直角三角形OBE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详解】如图, 过点B 作BC ⊥OA 于点C ,作BD 垂直于地面,延长OA 交地面于点D由题意知AD=1,BE=5,BC=10设绳索x 尺,则OA=OB=x∴OC=x+1-5=x-4在Rt △OBC 中,OB 2=OC 2+BC 2∴222(4)10x x =-+得x=14.5(尺)故填14.5 ,【点睛】此题考察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理解题意作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762+【解析】【分析】过A 点作BC 的垂线,E 点作AC 的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对应角相等计算得出∠DAM=15°,在AM 上截取AG=DG ,则∠DGM=30°,设DM=a,通过勾股定理可得到DG=AG=2a ,GM=3a,AM=BM=(32)a +,BD=(31)a +,AB=2(31)a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过A 点作AM ⊥BC 于M 点,过E 点EN ⊥AC 于N 点.∵∠BCA =30°,AE=EC∴AM=12AC ,AN=12AC ∴AM=AN又∵AD=AE∴R t∆ADM ≅ R t∆AEN (HL)∴∠DAM=∠EAN 又∵∠MAC=60°,AD ⊥AE∴∠DAM=∠EAN=15°在AM 上截取AG=DG ,则∠DGM=30°设DM=a,则 DG=AG=2a ,根据勾股定理得:GM=3a,∵∠ABC =45°∴AM=BM=(32)a +∴BD=(31)a +,AB=2(32)a +,∴()()6226231a AB BD a++==+ 故答案为:6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于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关键是能根据已知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及构建等腰三角形将15°角转化为30°角,本题有较大难度.18.5【解析】【分析】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详解】展开图如图所示:由题意,在Rt △APQ 中,PD=10cm ,DQ=5cm ,∴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PQ=2222105PD QD +=+=55(cm ), 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9.①1<OA <4. ②672. 【解析】(1)由三角形边的性质5-3<2OA <5+3,1<OA <4.(2)过A 作AF BC ,F ⊥于过D 作DE BC ⊥于E,可知,ABF 全等DCE ,由题意知,22BD DE =+()2BC CE +=2DE +()24CE +, ()()222225AC DE BC CE DE CE ∴=+-=+-,2AC ∴+ 2BD=2DE +()()22245CE DE CE +++-=2(22)5018DE CE ++=+50=68,BD -AC =1,两边平方2AC ∴+ 2BD -2AC •BD =1, ∴AC •BD =672.20.3315【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 ,勾股定理求出AB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B=90°,∠A=30°,∴BC=12AC=12×8=4, 由勾股定理得,22228443AC BC -=-=43333AD ∴==当点P 在AC 上时,∠A=30°,AP=2PD ,∴∠ADP=90°,则AD 2+PD 2=AP 2,即(32=(2PD )2-PD 2,解得,PD=3,当点P 在AB 上时,AP=2PD ,3∴3当点P 在BC 上时,AP=2PD ,设PD=x ,则AP=2x ,由勾股定理得,BP 2=PD 2-BD 2=x 2-3,()(222233x x ∴-=-解得,15 故答案为:331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三、解答题21.(132)150°;(313【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利用SAS 证明△BCD ≌△ACE ,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果;(2)在△ADE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ED =90°,进而可求出∠AEC 的度数,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PE 与CP 的长,进而可得AE =CP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AEG ≌△CPG ,于是可得AG =CG ,PG =EG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G 的长,进一步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ABC 和△EDC 都是等边三角形,∴BC =AC ,CD =CE =DE =2,∠ACB =∠DCE =60°,∴∠BCD =∠ACE ,在△BCD 与△ACE 中,∵BC =AC ,∠BCD =∠ACE ,CD =CE ,∴△BCD ≌△ACE ,∴AE =BD =3; (2)在△ADE 中,∵7,3,2AD AE DE ===, ∴DE 2+AE 2=()()222237+==AD 2, ∴∠AED =90°,∵∠DEC =60°,∴∠AEC =150°,∵△BCD ≌△ACE ,∴∠BDC =∠AEC =150°;(3)过C 作CP ⊥DE 于点P ,设AC 与DE 交于G ,如图,∵△CDE 是等边三角形,∴PE =12DE =1,CP 22213-=,∴AE =CP ,在△AEG 与△CPG 中,∵∠AEG =∠CPG =90°,∠AGE =∠CGP ,AE =CP ,∴△AEG ≌△CPG ,∴AG =CG ,PG =EG =12,∴AG =()222211332AE EG ⎛⎫+=+= ⎪⎝⎭, ∴AC =2AG =1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上述知识、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2)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解析】试题分析:(1)构建数学模型,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出梯子顶端离地面的距离;(2)构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购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AB=25米,BE=7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AE=22257-=24米.答: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24米;(2)∵梯子下滑了4米,即梯子距离地面的高度CE=(24﹣4)=20米,∴22CD CE -222520-,∴DE=15﹣7=8(米),即下端滑行了8米.答: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了8米.23.(1)见解析;(2)见解析;(3)363【分析】(1)先由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得∠ACB 的度数,从而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B=AC=AD ,按照邻和四边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2)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圆,与网格的交点,以及△ABC 外侧与点B 和点C 组成等边三角形的网格点即为所求.(3)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 的长,再分类计算即可:①当DA=DC=AC 时;②当CD=CB=BD 时;③当DA=DC=DB 或AB=AD=BD 时.【详解】(1)∵∠ACB =180°﹣∠ABC ﹣∠BAC =70°,∴∠ACB =∠ABC ,∴AB =AC .∵∠ACD =∠ADC ,∴AC =AD ,∴AB =AC =AD .∴四边形ABCD 是邻和四边形;(2)如图,格点D 、D'、D''即为所求作的点;(3)∵在△ABC 中,∠ABC =90°,AB =2,BC =23,∴AC =()22222234AB BC +=+=,显然AB ,BC ,AC 互不相等.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DA =DC =AC=4时,如图所示:∴△ADC 为等边三角形,过D 作DG ⊥AC 于G ,则∠ADG =160302⨯︒=︒, ∴122AG AD ==, 22224223DG AD AG =-=-= ∴S △ADC =1423432⨯⨯=S △ABC =12AB×BC =3, ∴S 四边形ABCD =S △ADC +S △ABC =3②当CD =CB =BD =3∴△BDC为等边三角形,过D作DE⊥BC于E,则∠BDE=160302⨯︒=︒,∴132BE BD==()()22222333DE BD BE=-=-=,∴S△BDC=123333 2⨯=过D作DF⊥AB交AB延长线于F,∵∠FBD=∠FBC-∠DBC=90︒-60︒=30︒,∴DF=123S△ADB=12332⨯=,∴S四边形ABCD=S△BDC+S△ADB=3;③当DA=DC=DB或AB=AD=BD时,邻和四边形ABCD不存在.∴邻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3或3【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的新定义综合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点,数形结合并读懂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4.(1)BC−AC=AD;理由详见解析;(2)①详见解析;②AB=14【分析】(1)在CB上截取CE=CA,连接DE,证△ACD≌△ECD得DE=DA,∠A=∠CED=60°,据此∠CED=2∠CBA,结合∠CED=∠CBA+∠BDE得出∠CBA=∠BDE,即可得DE=BE,进而得出答案;(2)①在AB上截取AM=AD,连接CM,先证△ADC≌△AMC,得到∠D=∠AMC,CD=CM,结合CD=BC知CM=CB,据此得∠B=∠CMB,根据∠CMB+∠CMA=180°可得;②设BN=a,过点C作CN⊥AB于点N,由CB=CM知BN=MN=a,CN2=BC2−BN2=AC2−AN2,可得关于a的方程,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1)BC−AC =AD .理由如下:如图(a ),在CB 上截取CE =CA ,连接DE ,∵CD 平分∠ACB ,∴∠ACD =∠ECD ,又CD =CD ,∴△ACD ≌△ECD (SAS ),∴DE =DA ,∠A =∠CED =60°,∴∠CED =2∠CBA ,∵∠CED =∠CBA +∠BDE ,∴∠CBA =∠BDE ,∴DE =BE ,∴AD =BE ,∵BE =BC−CE =BC−AC ,∴BC−AC =AD .(2)①如图(b ),在AB 上截取AM =AD ,连接CM ,∵AC 平分∠DAB ,∴∠DAC =∠MAC ,∵AC =AC ,∴△ADC ≌△AMC (SAS ),∴∠D =∠AMC ,CD =CM =12,∵CD =BC =12,∴CM =CB ,∴∠B =∠CMB ,∵∠CMB +∠CMA =180°,∴∠B +∠D =180°;②设BN =a ,过点C 作CN ⊥AB 于点N ,∵CB =CM =12,∴BN =MN =a ,在Rt △BCN 中,2222212CN BC BN a --==,在Rt △ACN 中,2222216(8)CN AC AN a --+==, 则22221216(8)a a --+=, 解得:a =3,即BN=MN=3,则AB=8+3+3=14,∴AB=14.【点睛】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作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才能得出结果.25.(1)①见解析;②DE=297;(2)DE的值为517【分析】(1)①先证明∠DAE=∠DAF,结合DA=DA,AE=AF,即可证明;②如图1中,设DE=x,则CD=7﹣x.在Rt△DCF中,由DF2=CD2+CF2,CF=BE=3,可得x2=(7﹣x)2+32,解方程即可;(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2中,连接BE.由△EAD≌△ADC,推出∠ABE=∠C=∠ABC=45°,EB=CD=5,推出∠EBD=90°,推出DE2=BE2+BD2=62+32=45,即可解决问题;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同法可得DE2=153.【详解】(1)①如图1中,∵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C,∴△BAE≌△CAF,∴AE=AF,∠BAE=∠CAF,∵∠BAC=90°,∠EAD=45°,∴∠CAD+∠BAE=∠CAD+∠CAF=45°,∴∠DAE=∠DAF,∵DA=DA,AE=AF,∴△AED≌△AFD(SAS);②如图1中,设DE=x,则CD=7﹣x.∵AB=AC,∠BAC=90°,∴∠B=∠ACB=45°,∵∠ABE=∠ACF=45°,∴∠DCF=90°,∵△AED≌△AFD(SAS),∴DE=DF=x,∵在Rt△DCF中, DF2=CD2+CF2,CF=BE=3,∴x2=(7﹣x)2+32,∴x=297,∴DE=297;(2)∵BD=3,BC=9,∴分两种情况如下:①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2中,连接BE.∵∠BAC=∠EAD=90°,∴∠EAB=∠DAC,∵AE=AD,AB=AC,∴△EAB≌△DAC(SAS),∴∠ABE=∠C=∠ABC=45°,EB=CD=9-3=6,∴∠EBD=90°,∴DE2=BE2+BD2=62+32=45,∴DE=35;②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中,连接BE.同理可证△DBE是直角三角形,EB=CD=3+9=12,DB=3,∴DE2=EB2+BD2=144+9=153,∴DE=317,综上所述,DE的值为35或3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变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构造旋转全等模型,是解题的关键.26.(1)CD=8;(2)t=4;(3)12-=tvt(26t≤<)【分析】(1)作AE⊥BC于E,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BE=12B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再用等面积法可求出CD的长;(2)①过B作BF⊥AC于F,易得BF=CD,分别讨论Q点在AF和FC之间时,根据△BQF≌△CPD,得到PD=QF,建立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3)同(2)建立等式关系即可得出关系式,再根据Q在FC之间求出t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解:(1)如图,作AE⊥BC于E,∵AB=AC,∴BE=12BC=25在Rt△ABE中,()2222AE=AB BE=1025=45--∵△ABC的面积=11BC AE=AB CD 22⋅⋅∴BC AE4545 CD===8AB10⋅⨯(2)过B作BQ⊥AC,当Q在AF之间时,如图所示,∵△ABC的面积=11AC BF=AB CD22⋅⋅,AB=AC∴BF=CD在Rt△CPD和Rt△BQF中∵CP=BQ,CD=BF,∴Rt△CPD≌Rt△BQF(HL)∴PD=QF在Rt△ACD中,CD=8,AC=AB=10∴22AD=AC CD =6-同理可得AF=6∴PD=AD=AP=6-t ,QF=AF-AQ=6-2t由PD=QF 得6-t=6-2t ,解得t=0,∵t >0,∴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当Q 点在FC 之间时,如图所示,此时PD=6-t ,QF=2t-6由PD=QF 得6-t=2t-6,解得t=4,综上得t 的值为4.(3)同(2)可知v >1时,Q 在AF 之间不存在CP=BQ ,Q 在FC 之间存在CP=BQ ,Q 在F 点时,显然CP ≠BQ ,∵运动时间为t ,则AP=t ,AQ=vt ,∴PD=6-t ,QF=vt-6,由PD=QF 得6-t=vt-6,整理得12-=t v t, ∵Q 在FC 之间,即AF <AQ ≤AC∴610<≤vt ,代入12-=t v t得 61210<-≤t ,解得26t ≤<所以答案为12-=t v t (26t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求出等腰三角形的高,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7.(1)见详解;(2)①t 值为:103s 或6s ;②t 值为:4.5或5或4912. 【分析】(1)设BD=2x ,AD=3x ,CD=4x ,则AB=5x ,由勾股定理求出AC ,即可得出结论;(2)由△ABC的面积求出BD、AD、CD、AC;①当MN∥BC时,AM=AN;当DN∥BC时,AD=AN;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②根据题意得出当点M在DA上,即2<t≤5时,△MDE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如果DE=DM;如果ED=EM;如果MD=ME=2t-4;分别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证明:设BD=2x,AD=3x,CD=4x,则AB=5x,在Rt△ACD中,AC=5x,∴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2)解:由(1)知,AB=5x,CD=4x,∴S△ABC=12×5x×4x=40cm2,而x>0,∴x=2cm,则BD=4cm,AD=6cm,CD=8cm,AB=AC=10cm.由运动知,AM=10-2t,AN=t,①当MN∥BC时,AM=AN,即10-2t=t,∴103t ;当DN∥BC时,AD=AN,∴6=t,得:t=6;∴若△DMN的边与BC平行时,t值为103s或6s.②存在,理由:Ⅰ、当点M在BD上,即0≤t<2时,△MDE为钝角三角形,但DM≠DE;Ⅱ、当t=2时,点M运动到点D,不构成三角形Ⅲ、当点M在DA上,即2<t≤5时,△MDE为等腰三角形,有3种可能.∵点E是边AC的中点,∴DE=12AC=5当DE=DM,则2t-4=5,∴t=4.5s;当ED=EM,则点M运动到点A,∴t=5s;当MD=ME=2t-4,如图,过点E作EF垂直AB于F,∵ED=EA,∴DF=AF=12AD=3,在Rt△AEF中,EF=4;∵BM=2t,BF=BD+DF=4+3=7,∴FM=2t-7在Rt△EFM中,(2t-4)2-(2t-7)2=42,∴t=49 12.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t值为4.5或5或49 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解本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28.(1)S=24(06)464(616)tt t<⎧⎨-+<<⎩(2)10,103⎛⎫⎪⎝⎭(3)存在,(6,6)或(6,1027)-,(6,272)【解析】【分析】(1)当P在AC段时,△BPD的底BD与高为固定值,求出此时面积;当P在BC段时,底边BD为固定值,用t表示出高,即可列出S与t的关系式;(2)当点B的对应点B′恰好落在AC边上时,设P(m,10),则PB=PB′=m,由勾股定理得m2=22+(6-m)2,即可求出此时P坐标;(3)存在,分别以BD,DP,BP为底边三种情况考虑,利用勾股定理及图形与坐标性质求出P坐标即可.【详解】解:(1)∵A,B的坐标分别是(6,0)、(0,10),∴OA=6,OB=10,当点P在线段AC上时,OD=2,BD=OB-OD=10-2=8,高为6,∴S=12×8×6=24;当点P在线段BC上时,BD=8,高为6+10-t=16-t,∴S=12×8×(16-t)=-4t+64;∴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40t6S4t64(6t16)<≤⎧=⎨-+<<⎩();(2)设P(m,10),则PB=PB′=m,如图1,∵OB′=OB=10,OA=6,∴AB′=22OB OA-'=8,∴B′C=10-8=2,∵PC=6-m,∴m2=22+(6-m)2,解得m=103则此时点P的坐标是(103,10);(3)存在,理由为:若△BDP为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①当BD=BP1=OB-OD=10-2=8,在Rt△BCP1中,BP1=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CP1228627-=∴AP1=10−7,即P1(6,10-27②当BP2=DP2时,此时P2(6,6);③当DB=DP3=8时,在Rt△DEP3中,DE=6,根据勾股定理得:P 3E=228627-=,∴AP 3=AE+EP 3=27+2,即P 3(6,27+2),综上,满足题意的P 坐标为(6,6)或(6,10-27),(6,27+2).【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的运用.29.(1)见解析(2) 见解析(3) 见解析(4)5【解析】【分析】(1)由D 是AB 中点知AD =BD ,结合DG =DF ,∠ADG =∠BDF 即可得证;(2)连接EG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3)由△ADG ≌△BDF ,推出∠GAB =∠B ,推出∠EAG =90°,可得EF 2=(8-x )2+y 2,EG 2=x 2+(6-y )2,根据EF =EG ,可得(8-x )2+y 2=x 2+(6-y )2,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4)由EF =22EC CF +=2247(8)()33x x -+-=225(4)259x -+知x =4时,取得最小值.【详解】解:(1)∵D 是边AB 的中点,∴AD =BD ,在△ADG 和△BDF 中, ∵AD BD ADG BDF DG DF =⎧⎪∠=∠⎨⎪=⎩,∴△ADG ≌△BDF (SAS );(2)如图,连接EG .∵DG =FD ,DF ⊥DE ,∴DE 垂直平分FG .∴EF =EG .(3)∵D 是AB 中点,∴AD =DB ,。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在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3,6,8CD AB BC AC ==+=,则ABC 的面积为( )A .6B .7C .8D .92.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算书《网醉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BC=5,点D ,E ,F ,G ,H ,I 都在矩形KLMJ 的边上,则矩形KLMJ 的面积为( )A .121B .110C .100D .90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D ∠=,8AD =,6B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 .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 )A .2B .6C .210D .8 4.如图,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依次翻折,若DE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DC '平分BDE ∠;②BC 长为)22a ;③BCD 是等腰三角形;④CED 的周长等于BC 的长.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D .③④ 5.如图,在ABC 中,,904C AC ︒∠==cm ,3BC =cm ,点D 、E 分别在AC 、BC上,现将DCE 沿DE 翻折,使点C 落在点'C 处,连接AC ',则AC '长度的最小值 ( )A .不存在B .等于 1cmC .等于 2 cmD .等于 2.5 cm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S ,斜边上的中线为 d ,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 ) A .22d S d ++ B .2d S d --C .22d S d ++D .()22d S d ++ 7.如图,已知直线a ∥b ,且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4,点A 到直线a 的距离为2,点B 到直线b 的距离为3,AB 230=.试在直线a 上找一点M ,在直线b 上找一点N ,满足MN ⊥a 且AM +MN +NB 的长度和最短,则此时AM +NB =( )A .6B .8C .10D .12 8.在Rt △ABC 中,∠C=90°,∠A=30°,BD 是∠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若CD=1,则AB 的长是( )A .2B . 23C . 3D .4 9.如图,已知AB 是⊙O 的弦,AC 是⊙O 的直径,D 为⊙O 上一点,过D 作⊙O 的切线交BA 的延长线于P,且DP⊥BP 于P.若PD+PA=6,AB=6,则⊙O 的直径AC 的长为( )A .5B .8C .10D .1210.已知三组数据:①2,3,4;②3,4,5;③1,2,5,分别以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②B .①②C .①③D .②③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10,BC =5,若点 M 、N 分别是线段 AC 、AB 上的两个动点,则 BM+MN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12.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 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 1+S 2+S 3=10,则S2的值是_________.1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2BC =,以AB 为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则CD 的长可以是__________.14.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下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C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π的值取3).15.如图,在等边△ABC中,AB=6,AN=2,∠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是AD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16.如图,正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和3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cm.17.如图,△ABC中,∠ACB=90°,AB=2,BC=AC,D为AB的中点,E为BC上一点,将△BDE沿DE翻折,得到△FDE,EF交AC于点G,则△ECG的周长是___________.18.已知x,y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且(x﹣6)2=9,y=3,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_____.19.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格点可得△ABC,则AC边上的高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AB AC=10,BC=12,AD是角平分线,P、Q分别是AD、AB边上的动点,则BP+PQ的最小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一架长25米的梯子,斜靠在竖直的墙上,这时梯子底端离墙7米.(1)此时梯子顶端离地面多少米?(2)若梯子顶端下滑4米,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多少米?2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C=BC,AD平分∠BAC,BD⊥AD于点D,E是AB的中点,连接CE交AD于点F,BD=3,求BF的长.23.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动点D在直线AB(点A与点B重合除外)上时,以CD 为一腰在CD 上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CD ,且90ECD ∠=︒,连接AE .(1)判断AE 与B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4BD =,P ,Q 两点在直线AB 上且5EP EQ ==,试求PQ 的长. (3)在第(2)小题的条件下,当点D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判断PQ 的长是否为定值.分别画出图形,若是请直接写出PQ 的长;若不是请简单说明理由.24.如图,将一长方形纸片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0)O ,(6,0)A ,(0,3)C ,动点F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C 向终点C 运动,运动23秒时,动点E 从点A 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AO 向终点O 运动,当点E 、F 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OE =_________,OF =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1t =时,将OEF ∆沿EF 翻折,点O 恰好落在CB 边上的点D 处,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DE 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点M 是射线DB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直线DE 的平行线,与x 轴交于N 点,设直线MN 的解析式为y kx b =+,当点M 与点B 不重合时,设MBN ∆的面积为S ,求S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5.已知ABC ∆中,AB AC =.(1)如图1,在ADE ∆中,AD AE =,连接BD 、CE ,若DAE BAC ∠=∠,求证:BD CE =(2)如图2,在ADE ∆中,AD AE =,连接BE 、CE ,若60DAE BAC ∠=∠=,CE AD ⊥于点F ,4AE =,5EC =,求BE 的长;(3)如图3,在BCD ∆中,45CBD CDB ∠=∠=,连接AD ,若45CAB ∠=,求AD AB 的值.26.如图,在ABC ∆中,90ACB ∠=︒,2BC AC =.(1)如图1,点D 在边BC 上,1CD =,5AD =,求ABD ∆的面积.(2)如图2,点F 在边AC 上,过点B 作BE BC ⊥,BE BC =,连结EF 交BC 于点M ,过点C 作CG EF ⊥,垂足为G ,连结BG .求证:2EG BG CG =+.27.(1)如图1,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平分ACB ∠. 求证:CA AD BC +=.小明为解决上面的问题作了如下思考:作ADC ∆关于直线CD 的对称图形A DC '∆,∵CD 平分ACB ∠,∴A '点落在CB 上,且CA CA '=,A D AD '=.因此,要证的问题转化为只要证出A D A B ''=即可. 请根据小明的思考,写出该问题完整的证明过程.(2)参照(1)中小明的思考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10BC CD ==,17AC =,9AD =,求AB 的长.28.已知ABC ∆中,90ACB ∠=︒,AC BC =,过顶点A 作射线AP .(1)当射线AP 在BAC ∠外部时,如图①,点D 在射线AP 上,连结CD 、BD ,已知21AD n =-,21AB n =+,2BD n =(1n >).①试证明ABD ∆是直角三角形;②求线段CD 的长.(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当射线AP 在BAC ∠内部时,如图②,过点B 作BD AP ⊥于点D ,连结CD ,请写出线段AD 、BD 、CD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9.定义:在△ABC 中,若BC =a ,AC =b ,AB =c ,若a ,b ,c 满足ac +a 2=b 2,则称这个三角形为“类勾股三角形”,请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命题“直角三角形都是类勾股三角形”是 命题(填“真”或“假”);(2)如图1,若等腰三角形ABC 是“类勾股三角形”,其中AB =BC ,AC >AB ,请求∠A 的度数;(3)如图2,在△ABC 中,∠B =2∠A ,且∠C >∠A .①当∠A =32°时,你能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在图2中画出分割线,并标注被分割后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②请证明△ABC 为“类勾股三角形”.30.阅读下列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在平面内有两点()111, P x y 、()222, P x y ,其两点间的距离()()22121212PP x x y y =-+-,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化简为12x x -或1|y -2|y .(1)已知()2, 4A 、()3, 8B --,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______.已知M 、N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M 的纵坐标为4,点N 的纵坐标为-1,试求M 、N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2)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1, 6D 、()3, 3E -、()4, 2F ,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x 轴上找一点P ,使PD PF +的长度最短,求出点P 的坐标及PD PF +的最短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中线定义,根据条件先确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228AC BC = ,最后根据12ABC AC BC ∆=⋅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在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D=3,AB= 6,∴CD=3,AB= 6,∴CD= AD= DB ,12∠∠∴=,34∠=∠ ,∵1234180∠+∠+∠+∠=︒,∴1390∠+∠=︒,∴ABC 是直角三角形,∴22236AC BC AB +==,又∵8AC BC +=,∴22264AC AC BC BC +⋅+=,∴22264()643628AC BC AC BC ⋅=-+=-=,又∵12ABC AC BC ∆=⋅, ∴128722ABC S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熟练运用三角形的中线定义以及综合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关键要懂得: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获知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一边的一半,那么就可考虑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来证明一个三是直角三角形.2.B解析:B【分析】延长AB 交KF 于点O ,延长AC 交GM 于点P ,可得四边形AOLP 是正方形,然后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出矩形KLMJ 的长与宽,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B 交KF 于点O ,延长AC 交GM 于点P ,则四边形OALP 是矩形. 90CBF ∠=︒,90ABC OBF ∴∠+∠=︒, 又直角ABC ∆中,90ABC ACB ∠+∠=︒,OBF ACB ∴∠=∠,在OBF ∆和ACB ∆中,BAC BOF ACB OBF BC BF ∠=∠⎧⎪∠=∠⎨⎪=⎩,()OBF ACB AAS ∴∆≅∆,AC OB =∴,同理:ACB PGC ∆≅∆,PC AB ∴=,OA AP ∴=,所以,矩形AOLP 是正方形,边长347AO AB AC =+=+=,所以,3710KL =+=,4711LM =+=,因此,矩形KLMJ 的面积为101111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作出辅助线构造出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3.A解析:A【分析】连接FC ,根据基本作图,可得OE 垂直平分AC ,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F =FC .再根据ASA 证明△FOA ≌△BOC ,那么AF =BC =3,等量代换得到FC =AF =3,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FD =AD -AF =1.然后在直角△FDC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 的长.【详解】解:如图,连接FC ,∵点O 是AC 的中点,由作法可知,OE 垂直平分AC ,∴AF =FC .∵AD ∥BC ,∴∠FAO =∠BCO .在△FOA 与△BOC 中,FAO BCO OA OCAOF COB ∠∠⎧⎪⎨⎪∠∠⎩=== , ∴△FOA ≌△BOC (ASA ),∴AF =BC =6,∴FC =AF =6,FD =AD -AF =8-6=2.在△FDC 中,∵∠D =90°,∴CD 2+DF 2=FC 2,∴CD 2+22=62,∴CD =42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适中.求出CF 与DF 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B【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得到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判断①③④式正误即可,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求BC 和DE 的关系.【详解】解:根据折叠的性质知,△C ED CED '≅∆,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DE ∠<︒,45C DE ∠'=︒,∴12C DE BDE ∠'≠∠ ∴DC '不能平分BDE ∠①错误;45DC E DCE ∴∠'=∠=︒,C E CE DE AD a '====,2CD DC a ='=,2AC a a ∴=+,2(22)BC AC a ==+,∴②正确;2ABC DBC ∠=∠,22.5DBC ∴∠=︒,45DCB ∠=︒,112.5BDC ∴∠=︒,BCD ∴∆不是等腰三角形,故③错误;CED ∴∆的周长()222CE DE CD a a a a BC =++=++=+=,故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利用了:①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②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等角对等边等知识点.5.C解析:C【分析】当C ′落在AB 上,点B 与E 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5cm ,由折叠的性质知,BC ′=BC=3cm ,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当C ′落在AB 上,点B 与E 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C=90°,AC=4cm ,BC=3cm ,∴AB=5cm ,由折叠的性质知,BC ′=BC=3cm ,∴AC ′=AB-BC ′=2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斜边长,根据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本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x的取值范围是()1.A. x≥-1B. x≤-1C. x≠-1D. x>-12. 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5),B(1,1),C(7,3),则点D 的坐标是()A.(7,5)B.(7,6)C.(7,7)D.(6,7)图1 图24. 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课外体育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这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 89分 B. 90分C. 91分D. 92分5. 如图2,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到点B′处,AB′交DC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AE=CEB. ∠ACD=∠B′CDC. AD=DED. ∠DAB′=∠CAB′6.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B.C. D. )=-17. 如图3,在△ABC中,∠ACB=90°,∠B=30°,AD平分∠BAC,E是AD的中点,若BD=a,则CE的长为()A. 13a B.12aC. 23a D.34a图3 图4 图58. 一组数据:1,3,3,3,5,若去掉一个数据3,则下列统计量中发生变化的是()A. 众数B. 中位数C. 平均数D. 方差9. 甲无人机从地面起飞,乙无人机从距离地面20m高的楼顶起飞,两架无人机同时匀速上升10 s.甲、乙两架无人机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y与无人机上升的时间x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 s时,两架无人机都上升了40 mB. 乙无人机上升的速度为8 m/sC. 10 s时,两架无人机的高度差为20 mD. 10 s时,甲无人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10. 如图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M在DC上,且DM=2,N是AC上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为()A. 8B.C.D. 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 =.12. 若一组数据:7,3,5,x,2的众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3. 如图6,数轴上点A表示-2,过数轴上表示1的点B作BC⊥x轴,若BC=2,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P,那么数轴上点P所表示的数是.图614. 一次函数y =kx +b (k ≠0)中两个变量x ,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那么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1的解集是________.15. 如图7,点E ,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AC =10,AE =CF =3,则四边形BFDE 的面积为 .图7 图8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一点M (x ,y ),我们把点N 22y x ⎛⎫⎪⎝⎭,称为点M 的“中分对称点”.如图8,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在x 轴上,点C 的坐标为(2,1),矩形ABCD 关于y 轴成轴对称.若点P 在y=-2x+2上运动,点Q 是点P 的“中分对称点”,且点Q 在矩形ABCD 的一边上,则点Q 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 17. (每小题4分,共8分)计算:(1; (2)212⎫⎪⎭.18.(6分)已知a=2的值.19.(6分)如图9,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和BC上的点,且BE=BF.求证:∠DEF=∠DFE.图920.(6分)如图10,某学校矩形操场旁边有一块空地(阴影部分)需要绿化,连接AC,测出AD=4,AC=5,BC=12,AB=13,求需要绿化部分的面积.图1021.(8分)某中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初、高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11所示.图11初、高中部决赛成绩统计表(1)计算表格中a,b,c的值;(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初中代表队决赛成绩的方差s2初中,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22.(10分)某小区为了绿化环境,分两次购买A,B两种树苗,第一次购买A种树苗10棵,B种树苗20棵,共花费600元;第二次购买A种树苗25棵,B种树苗10棵,共花费1100元.(两次购买的A,B两种树苗的单价均不变)(1)A,B两种树苗每棵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若购买A,B两种树苗共42棵,总费用为W元,购买A种树苗t棵,购买B种树苗的数量不超过A 种树苗数量的2倍.①求W与t的函数解析式;②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求出此方案的总费用.23.(10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8,0)和点B(0,6).点C 在线段AO上.如图12,将△CBO沿BC折叠后,点O恰好落在AB边上点D处.(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AC的长;(3)点P为x轴上一点,且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图1224.(12分)如图13,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E,F分别为OB,OD的中点.(1)求证:△ABE≌△CDF;(2)延长AE至点G,使EG=AE,连接CG,延长CF,交AD于点P.①当AB与A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EG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②若AP=2DP=8,,CD=5,求四边形EGCF的面积.图13期末自我评估答案详解16. (-1,1)或(1,0) 解析:因为矩形ABCD 中点C 的坐标为(2,1),所以D (-2,1),A (-2,0),B (2,0).因为点P 在y=-2x+2上运动,所以点P 的坐标为(x ,-2x+2). 因为点Q 是点P 的“中分对称点”,所以点Q 的坐标为-12x x ⎛⎫+ ⎪⎝⎭,. 当点Q 在CD 上时,2x=1.解得x=2.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1).当点Q 在AD 上时,-x+1=-2.解得x=3.不符合题意. 当点Q 在AB 上时,2x=0.解得x=0.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0).综上,点Q 的坐标为(-1,1)或(1,0). 三、17. 解:(1)原式= (2)原式14⎛⎫ ⎪⎝⎭=94. 18. 解:因为a=121a a -()()11a a a ---=a -. 当a==(-=-19.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是菱形,所以AB =BC =CD =AD ,∠A =∠C . 因为BE =BF ,所以AB -BE =BC -BF ,即AE =CF .在△ADE 和△CDF 中,AD =CD ,∠A =∠C ,AE =CF ,所以△ADE ≌△CDF . 所以DE =DF .所以∠DEF=∠DFE.20. 解:根据题意,得∠ADC=90°.在Rt△ACD中,AD=4,AC=5,所以在△ABC中,因为AC2+BC2=25+144=169,AB2=132=169,所以AC2+BC2=AB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CB=90°.所以S需要绿化=S△ABC-S△ACD=12×5×12-12×3×4=24.答:需要绿化部分的面积为24.21. 解:(1)a=75+80+85+85+1005=85,b=85,c=80;(2)由表格可知初中部与高中部的平均分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所以初中部决赛成绩较好;(3)s2初中=()()()()() 2222275-85+80-85+85-85+85-85+100-855=70.因为s2初中<s2高中,所以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比较稳定.22.解:(1)设A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x元,B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y元.根据题意,得1020600, 25101100.x yx y+=⎧⎨+=⎩解得40,10.xy=⎧⎨=⎩答:A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40元,B种树苗每棵的价格为10元.(2)购买A种树苗t棵,则购买B种树苗(42-t)棵.根据题意,得42-t≤2t.解得t≥14.购买树苗总费用W=40t+10(42-t)=30t+420.因为k=30>0,所以W随t的增大而增大.当t=14时,W最小值=30×14+420=840(元).答:购买A种树苗14棵,B种树苗28棵,费用最省,最省费用为840元.23. 解:(1)将点A(﹣8,0)和点B(0,6)代入y=kx+b(k≠0),得-80,6.k bb+=⎧⎨=⎩解得3,46. kb⎧=⎪⎨⎪=⎩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4x+6.(2)因为A(-8,0),B(0,6),所以OA=8,OB=6.所以=10.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D=CO,BD=OB=6,∠CDB=∠COB=90°.所以∠CDA=90°,AD=AB-BD=4.设AC=m,则CD=OC=OA-AC=8-m.因为AC2=CD2+AD2,所以m2=(8-m)2+42.解得m=5.所以AC=5.(3)①当AP=AB=10时,因为A点坐标为(-8,0),所以P点坐标为(2,0)或(-18,0);②当AB=PB时,如图1-①所示.因为BO⊥AP,所以AO=PO=8.所以点P的坐标为(8,0);①②图1③当AP=BP时,如图1-②所示.设AP=BP=n,则OP=AO-AP=8-n.因为BP2=OP2+OB2,所以n2=(8-n)2+62.解得n=25 4.所以OP=8-254=74.所以点P的坐标为7-04⎛⎫ ⎪⎝⎭,.综上,当点P的坐标为(2,0)或(-18,0)或(8,0)或7-04⎛⎫⎪⎝⎭,时,以A,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4.(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AB∥CD,OB=OD. 所以∠ABE=∠CDF.因为点E,F分别为OB,OD的中点,所以BE=12OB,DF=12OD.所以BE=DF.在△ABE和△CDF中,AB=CD,∠ABE=∠CDF,BE=DF,所以△ABE≌△CDF. (2)解:①当AC=2AB时,四边形EGCF是矩形.理由如下:因为AC=2OA,AC=2AB,所以AB=OA.因为E是OB的中点,所以AG⊥OB.所以∠FEG=90°.同理可得CF⊥OD,∠EFC=90°.所以AG∥CF,即EG∥CF.因为EG=AE,OA=OC,所以OE是△ACG的中位线.所以OE∥CG,即EF∥CG.所以四边形EGCF是平行四边形,又∠OEG=90°,所以四边形EGCF是矩形.②如图2,过点C作CH⊥AD于点H,连接CE.图2因为AP=2PD=8,所以PD=4.设DH=x,则PH=4-x.因为CH2=CD2-DH2=CP2-PH2,所以52-x2=2-(4-x)2.解得x=3.所以DH=3,PH=1.所以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S△BCD=12S▱ABCD=12×(8+4)×4=24.因为点E,F分别为OB,OD的中点,OB=OD,所以EF=12 BD.所以S△EFC=12S△BCD=12.由①知,四边形EGCF是平行四边形,所以S四边形EGCF=2S△EFC=24.。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八年级数学自我检测

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项训练化简求值:1.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4.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7.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满足.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9.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1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14.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1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6.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18.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2|+(b﹣)2=0.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3•巴中)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再选取a的值时要保证分式有意义.2.(2013•普洱)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将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2013,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3•襄阳)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b=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13•自贡)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化简,最后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即可.解答:解:=×=﹣==,由于a≠±1,所以当a=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用到的知识点是乘法的分配律、约分,在计算时要注意把结果化到最简.5.(2013•孝感)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与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6.(2013•连云港)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将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整理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即可得到原式的值.解答:解:(﹣)÷,=÷=×=×=将m=﹣3,n=5代入原式得: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约分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应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7.(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 满足.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首先把分式进行化简,再解出不等式,确定出x的值,然后再代入化简后的分式即可.解答:解:原式=[﹣]×,=×,=×,=,3x+7>1,3x>﹣6,x>﹣2,∵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x=﹣1,把x=﹣1代入中得:=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不等式的整数解,关键是正确把分式进行化简.9.(2013•岳阳)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式子中的分式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项,把a的数值代入求解.解答:解:原式=a﹣2+=a﹣2+a+1=2a﹣1,当a=3时,原式=6﹣1=5.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注意化简过程中,有能约分的式子首先要约分.10.(2013•永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将括号内的第一项约分,再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法运算,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化简,最后将x=2代入.解答:解:(+)÷=(+)•=•=x﹣1,当x=2时,运算=2﹣1=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分式化到最简,然后代值计算.11.(2013•遂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12.(2013•湘潭)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2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2013•鄂州)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现将括号内的部分因式分解,通分后相加,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最后约分.再将a=3代入即可求值.解答:解:÷=÷=====a.∴当a=3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悉因式分解及约分是解题的关键.14.(2013•张家界)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除数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5.(2013•宜宾)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而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再把x的值代入求值.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其关键步骤是分式的化简.要熟悉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解题.16.(2013•乌鲁木齐)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2013•宿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8.(2013•齐齐哈尔)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2|+(b﹣)2=0.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把括号内的异分母分式通分并相减,然后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并进行约分,再根据非负数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a﹣2|+(b﹣)2=0,∴a﹣2=0,b﹣=0,解得a=2,b=,所以,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19.(2013•广安)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 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 =×=﹣,当x=4时,原式=﹣=﹣.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013•抚顺)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 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a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初三数学中考化简求值专项练习题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1、化简,求值: 111(1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221111x x x x -+---的值,其中x=tan600-tan45033、化简:xx x x x x x x x 416)44122(2222+-÷+----+, 其中22+=x4、计算:332141222+-+÷⎪⎭⎫ ⎝⎛---+a a a a a a a .5,7、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69122x x x xx x x-+----,其中x =-6.8、先化简:再求值:⎝ ⎛⎭⎪⎫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10、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11、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y x y x ++÷⎪⎪⎭⎫ ⎝⎛++-,其中1=x ,2-=y .12、先化简,再求值:2222(2)42x x xx x x -÷++-+,其中12x =.13、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其中2x =(tan45°-cos30°)14、22221(1)121a a a a a a +-÷+---+.15、先化简再求值: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16、先化简:,并从0,,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的144)113(2++-÷+-+a a a a a 1-a值代入求值。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916916+=+ B .2222-=C .()2236=D .1515533==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B .2222+=C .236⨯=D .1222= 3.若实数m 、n 满足等式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 ) A .12B .10C .8D .64.已知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1)a a +的结果为( )A .1B .﹣1C .1﹣2aD .2a ﹣1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42=±B 822=C ()233-=- D 342=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6232126()b a b a b a---⋅=B .(3xy )2÷(xy )=3xyC 23a a a =D .2x •3x 5=6x 67.2x -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 <B .0xC .2xD .2x8.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2xy B 2ab C 12D 422x x y +9.已知1200722007n n x =⋅,n 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21n x x +的值是( ). A .12007B .12007-C .()112007n- D .()112007n-- 10.下面有四个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③计算3 (3+23)=5;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那么n =1,其中假命题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23aB .13C . 2.5D .22a b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B .2332-= C .()222= D .393=二、填空题13.设a ﹣b=2+3,b ﹣c=2﹣3,则a 2+b 2+c 2﹣ab ﹣ac ﹣bc=_____.14.已知120654010144152118+++可写成235a b c ++的形式(,,a b c 为正整数),则abc =______.15.若()()22223310x y x y +++-+=,则222516x y +=______.16.化简二次根式2a 1a a+-的结果是_____. 17.将一组数2,2,6,22,10,…,251按图中的方法排列:若2的位置记为(2,3),7的位置记为(3,2),则这组数中最大数的位置记为______.18.如果332y x x --,那么y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x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20.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记2a b cp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S p p a p b p c =---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 ,b ,c ,若4a =,5b =,7c =,则ABC 面积是_______. 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问题: 阅读理解:==1;==2==-.应用计算:(1(21(n 为正整数)的值.归纳拓展:(398++【答案】应用计算:(12 归纳拓展:(3)9. 【分析】由阅读部分分析发现式子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为此(1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2(3)根据分母的特点各项分子分母乘以各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分母用公式计算化去分母,分子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即可. 【详解】(1(2(3+98+,(+98+,++99-, =10-1, =9.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化简求值问题,关键找到各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用平方差公式化去分母.22.观察下列各式子,并回答下面问题.(1)试写出第n 个式子(用含n 的表达式表示),这个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吗?为什么? (2)你估计第16个式子的值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试说明理由.【答案】(1,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理由见解析;(215和16之间.理由见解析. 【分析】(1)依据规律可写出第n 个式子,然后判断被开方数的正负情况,从而可做出判断;(2)将16n =代入,得出第16,再判断即可. 【详解】解:(1 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因为n 为正整数,2(1)0n n n n -=-≥,所以该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215=16=,∴1516<<.15和16之间.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估计无理数的大小,掌握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解此题的关键.23.计算: 21)3)(3--【答案】. 【解析】 【分析】先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然后进行计算. 【详解】解:原式22]-32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特别是灵活运用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计算:(1(041--;(2⎛- ⎝【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试题解析:(1(041--(2⎛- ⎝-0-=25.(1)计算:(2)先化简,再求值:(()8a a a a +--,其中14a =.【答案】(1)2)82-a ,【分析】(1)分别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和化简各项,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分别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各项,再把a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 【详解】(1)==;(2)(()8a a a a +--2228a a a =--+82a =-,当14a =时,原式182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6.在一个边长为(cm 的正方形的内部挖去一个长为()cm ,cm 的矩形,求剩余部分图形的面积.【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长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剩余部分的面积.试题解析:剩余部分的面积为:(2﹣()=()﹣(﹣)=(cm 2). 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27.一样的式子,其实我==3==,1===;以上这种化简的步骤叫做分母有理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化简:221111===-=(12)化简:2n+++【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2看出5-3,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最后进进约分即可.(2)先每一个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最后合并即可.试题解析:(1)=====(2)原式=122n++++=12.考点:分母有理化.28.先化简,再求值:2443(1)11m mmm m-+÷----,其中2m=.【答案】22mm-+1.【解析】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m的值代入计算可得.详解:原式=221mm--()÷(31m-﹣211mm--)=221mm--()÷241mm--=221mm--()•122mm m--+-()()=﹣22mm-+=22mm-+当m ﹣2时,原式===﹣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9.计算下列各题:(1(2)2-.【答案】(1)2)2--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2)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详解】解:(1)原式==;(2)原式22(5=--+525=---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是关键.30.化简求值:212(1)211x x x x -÷-+++,其中1x =.【解析】分析: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原式2112,2111x x x x x x -+⎛⎫=÷- ⎪++++⎝⎭2112,211x x x x x -+-=÷+++()211,11x x x x -+=⋅-+1.1x =+当1x =时,11x ==+ 点睛: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5==,=,(24312=⨯=,选项D 正确.2.C解析:C 【分析】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正确结果,即可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 【详解】A 错误;∵2+B 错误;=,故选项C 正确;=2,故选项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B解析:B 【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出m 、n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 【详解】由题意得:20,40m n -=-=, 解得2,4m n ==,设等腰ABC 的第三边长为a ,,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 n m a n m ∴-<<+,即26a <<,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 4a n ∴==,则ABC 的周长为2441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是解题关键.4.A解析:A 【分析】先由点a 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a 的取值范围及a-1的符号,再代入原式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由数轴可知0<a <1,所以,||1a a a =+-=1,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确定a 的大小5.B解析:B 【分析】本题可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运算法则判断A 、B 、C 选项;利用立方根性质判断D 选项. 【详解】A ,故该选项错误;B ==C 3=,故该选项错误;D 11223334=(2)2==,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以及立方根,二次根式计算时通常需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按照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题关键是细心.6.D解析:D【分析】依据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对各项分别计算出结果,再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详解】 A. 2321526()b a b a b a ---⋅=,故选项A 错误; B. (3xy )2÷(xy )=9xy ,故选项B 错误;C 错误;D. 2x •3x 5=6x 6,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0),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即:20x -≥ ,解得:2x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即被开方数≥0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详解】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意义,可知=. 故选A.9.C解析:C【解析】【分析】 令2007n a =,得到112x a a ⎛⎫=- ⎪⎝⎭,21112x a a ⎛⎫+=+ ⎪⎝⎭,2007n a =,进而得到21x x -+的值,代入即可得到结论.【详解】令2007n a =,从而112x a a ⎛⎫=- ⎪⎝⎭,21112x a a ⎛⎫+=+ ⎪⎝⎭,2007n a =,∴21x x -+=1111122a a a a a ⎛⎫⎛⎫--+=- ⎪ ⎪⎝⎭⎝⎭,∴原式=111()(1)(1)2007n n n n a a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解析: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①两条平行线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错误;②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1,故错误;③计算3 (3+23)=17322+=,故错误; ④如果点P (3-2n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n=1或n=2,故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平行线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实数的运算及点的坐标的性质,难度一般.11.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最简二次根式是指不能继续化简的二次根式,A 、原式=;B 、是最简二次根式,不能化简;C 、原式=;D 、原式=.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 12.C解析:C【分析】根据立方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计算.【详解】A 、非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B 、=C 、22=,正确;D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立方根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基本法则是关键.二、填空题13.15【解析】根据题意,由a ﹣b=2+,b ﹣c=2﹣,两式相加得,得到a ﹣c=4,然后根据配方法,把式子各项变为:a2+b2+c2﹣ab ﹣bc ﹣ac=====15.故答案为:15.解析:15【解析】根据题意,由a ﹣b ﹣c=2,两式相加得,得到a ﹣c=4,然后根据配方法,把式子各项变为:a 2+b 2+c 2﹣ab ﹣bc ﹣ac=2222222222a b c ab ac bc ++﹣﹣﹣=2222222222a ab b b bc c a ac c +++++﹣﹣﹣=222()()()2a b b c a c -+-+-=222(2(242++=15. 故答案为:15.1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到=,利用平方关系把根号去掉,根据、、的系数相等的关系得到关于a ,b ,c 的三元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即.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解析:【解析】【分析】a ,b ,c 的三元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22118=,即2222118235a b c =+++++. 2222352118,2120,2540,2144,a b c ab ac bc ⎧++=⎪=⎪∴⎨=⎪⎪=⎩ 解得15,4,18.a b c =⎧⎪=⎨⎪=⎩154181080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解本题的关键是将等式平方去根号,利用等量关系中等式左、.15.【解析】【分析】把带根号的一项移项后平方,整理后再平方,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详解】移项得,两边平方得,整理得,两边平方得,所以,两边除以400得,1.故答案为1.【点睛】解析:【解析】【分析】把带根号的一项移项后平方,整理后再平方,然后整理即可得解.【详解】10=-两边平方得,()()22223=1003x y x y ++--+整理得,253x =- 两边平方得,22225150225256251509x x y x x -++=-+ 所以,221625400x y +=两边除以400得,222516x y +=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此类题目难点在于把两个算术平方根通过移项分到等式左右两边.16.【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a≠0,-(a+1)≥0,因此可知a≤-1,因此可知a==. 故答案为.解析:【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a≠0,-(a+1)≥0,因此可知a≤-1,因此可知=故答案为17.(17,6)【解析】观察、分析这组数据可发现:第一个数是的积;第二个数是的积;第三个数是的积,的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这组数据中的第102个数.∵每一行排列了6个数,而∴是第1解析:(17,6)【解析】的积,.∵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102个数.∵每一行排列了6个数,而1026=17÷ ∴17行第6个数,∴这组数据中最大的一个数应记为(17,6).点睛:(1)这组数据组中的第n 2)该组数据是按从左到右,从小到大,每行6个数进行排列的;(3)6n ÷6n ÷的余数是所在的列数.18.【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 ,进而可得y 的值,然后把x 、y 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x -3≥0,3-x≥0,∴x=3,∴y=﹣2,∴.故答案为:.【点睛】 解析:19【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可求出x ,进而可得y 的值,然后把x 、y 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详解】解:∵x -3≥0,3-x ≥0,∴x =3,∴y =﹣2, ∴2139y x -==. 故答案为:19.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9.x≥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因此可得x-4≥0,解得x≥4.故答案为x≥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意义,解题时要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条件,然解析:x≥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因此可得x-4≥0,解得x≥4. 故答案为x≥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意义,解题时要注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条件,然后列不等式求解即可,是一个中考常考的简单题.20.【分析】根据a ,b ,c 的值求得p =,然后将其代入三角形的面积S =求值即可.【详解】解:由a =4,b =5,c =7,得p ===8.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 ===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解析:【分析】根据a ,b ,c 的值求得p =2a b c ++,然后将其代入三角形的面积S =【详解】解:由a =4,b =5,c =7,得p =2a b c ++=4572++=8.所以三角形的面积S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应用和数学常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公式解答,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B 2=C .2=D 2=2.下列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3.若 有意义,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C .3x ≤D .x 是非负数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B .C =3D . 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2=C .1=D =7.已知5x =-,则2101x x -+的值为( )A.-B .C .2- D .08.已知44220,24,180x y x y >+=++=、.则xy=( ) A .8 B .9 C .10D .11 9.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C > D 5=10. A .﹣3 B .3 C .﹣9 D .91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2B 5=-C xD 6=-12.给出下列化简①(2=2=2=1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D .③④ 二、填空题13.=___________.14.已知函数1x f x x ,那么1f _____.15.把_____________.16.若a 、b 、c 均为实数,且a 、b 、c 均不为0=___________17.已知4a |2|a -=_____.18.n 的最小值为___ 19.若实数a =,则代数式244a a -+的值为___.20.1=-==++……=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1.解:设x222x =++2334x =+,x 2=10∴x =10.0.【分析】根据题意给出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设x两边平方得:x 2=2+2+即x 2=4+4+6,x 2=14∴x =.0,∴x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给出的解法,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2.像2)=1=a (a ≥0)、﹣1)=b ﹣1(b ≥0)……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称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1﹣1,﹣因式.进行二次根式计算时,利用有理化因式,可以化去分母中的根号.请完成下列问题:(1); (2)+;(3)的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1(2)(3)< 【解析】分析:(1=1,确定互为有理化因式,由此计算即可;(2)确定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为2与2+然后分母有理化后计算即可;(3与,,然后比较即可.详解:(1) 原式=9;(2)原式=2+=2+(3)根据题意,-==,><,>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题,认证读题,了解互为有理化因式的实际意义,以及特点,然后根据特点变形解题是关键.23.先将2x -x 的值,代入后,求式子的值. 【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把除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化简,选取的x 的值需要使原式有意义.试题解析:原式==== 要使原式有意义,则x >2.所以本题答案不唯一,如取x =4.则原式=224.计算:(1(041--;(2⎛- ⎝【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试题解析:(1(041--(2⎛- ⎝-0-=25.先化简,再求值:a ,其中【答案】2a-1,【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再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a =-∴原式=1a a --=21a -当1a =-∴原式=(211-=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化简求值,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6.计算下列各题(1)⎛÷ ⎝(2)2-【答案】(1)1;(2).【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即可;(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然后再进行合并即可.【详解】(1)原式=1;(2)原式+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7.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接着完成第⑤个等式: _____;(2)请用含(1)n n≥的式子写出你发现的规律;(3)证明(2)中的结论.【答案】(1=2(n=+3)见解析【分析】(1)当n=5=(2(n=+(3)直接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即可证明.【详解】解:(1=(2(n=+(3=(n==+【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探索数与式的规律,熟练发现规律是解题关键.28.已知a,b(1)求a2﹣b2的值;(2)求ba+ab的值.【答案】(1);(2)10【分析】(1)先计算出a+b、a-b的值,然后将所求的式子因式分解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2)先计算ab的值,然后将所求的式子通分,分子进行变形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代入相关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a b,∴a+ba﹣b=,∴a2﹣b2=(a+b)(a﹣b)==;(2)∵a b,∴ab =)×)=3﹣2=1, 则原式=22b a ab +=()22a b ab ab +-=(2211-⨯=10.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体代入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9.2020(1)-【答案】1【分析】先计算乘方,再化简二次根式求解即可.【详解】2020(1)-=1=1.【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即可.30.(1)计算)(2201113-⎛⎫--•- ⎪⎝⎭ (2)已知,,a b c为实数且2c =2c ab -的值 【答案】(1)13;(2)12-【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别计算再合并即可;(2)先依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得a 、b 、c 的值,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1))(2201113-⎛⎫--•- ⎪⎝⎭31=+⨯=4+9=13;(2)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2303010a a b ⎧-≥⎪⎪-≥⎨⎪-+≥⎪⎩,∴3a =,1b =-,∴2c =∴(()2223112c 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 3=,此项错误;B 2=-,此项错误;C 、27=≠D 2==,此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与立方根是解题关键. 2.B解析:B【分析】可以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A ,原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C 2=,原根式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4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是解题关键.3.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x≥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是正确掌握定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4.B解析: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加法法则,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后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3∴A、C、D均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熟记计算法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5.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化简进行选择即可.【详解】AB、C,故本选项正确;D、=18,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AB 、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C 、D ,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7.D解析:D【分析】把x 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解:当时,原式=()2-10×()+1+1=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化简第二个等式即可.【详解】44180+=配方得22222180⎡⎤+-+⋅=⎣⎦ 222180⎡⎤⎡⎤+=⎣⎦⎣⎦222()180x y +-=22162(2)180xy x xy y +-+=22122()180xy x y ++=将2224x y +=代入得:12224180xy +⨯=计算得:11xy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的综合应用,熟记公式是解题关键,这两个公式是常考点,需重点掌握. 9.B解析:B【解析】=-3,故A 正确;=4,故B 不正确;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结果越大,可知C 正确;5=,可知D 正确.故选B.10.B解析:B【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详解】﹣3|=3.故选B.11.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详解】解:,正确,故选项A 符合题意;=,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x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D.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逐一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详解】①原式=2,故①正确;②原式=2,故②正确;③原式==④原式2==,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3.+1【分析】先将用完全平方式表示,再根据进行化简即可.【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无理式进行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将二+1【分析】先将3+,()()()0000a a a a a a ⎧>⎪===⎨⎪-<⎩进行化简即可.【详解】因为(2231211+=+=+=+,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对无理式进行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将二次根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14.【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代入原函数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函数,所以当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x=,代入原函数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函数1xf xx,所以当1x=时,211()2221f 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是解题关键. 15.-【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关键在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10m,即0m ∴1m m m m mm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利用了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关键在于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m 的取值范围.16.【解析】根据题意,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a 的值与计算没影响,c≥0,b≠0,因此可分为:当b >0时,=;当b <0时,=.故答案为:.解析:2020a b b b 当时当时⎧>⎪⎪⎨⎪<⎪⎩【解析】根据题意,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a 的值与计算没影响,c≥0,b≠0,因此可分为:当b >0= 当b <0= 故答案为:2020a b b b ⎧>⎪⎪⎨⎪<⎪⎩当时当时. 17.-5【分析】根据a 的取值范围化简二次根式及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得到答案.【详解】∵,∴a+3<0,2-a>0,∴-a-3-2+a=-5,故答案为:-5.【点睛】此解析:-5【分析】根据a的取值范围化简二次根式及绝对值,再根据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计算得到答案.【详解】a,∵4∴a+3<0,2-a>0,-=-a-3-2+a=-5,|2|a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的化简,整式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正确化简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18.5【分析】因为是整数,且,则5n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5.【详解】∵,且是整数,∴是整数,即5n是完全平方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主要考查了解析:5【分析】,则5n是完全平方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为5.【详解】∴是整数,即5n是完全平方数;∴n的最小正整数值为5.故答案为5.【点睛】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关键是根据乘除法法则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进行解答.19.3【解析】∵ =,∴=(a-2)2==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a =∴244a a -+=(a-2)2=()222+=3, 故答案为3.20.2018【分析】先根据已知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得.【详解】第1个等式为:,第2个等式为:,第3个等式为:,归纳类推得:第n 个等式为:(其中,解析:2018【分析】先根据已知等式归纳类推出一般规律,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法则即可得. 【详解】第11=,第2=,第3=归纳类推得:第n 1=-n 为正整数),则2020++,2020=+,=,=-,202022018=,故答案为:2018.【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乘法运算,依据已知等式,正确归纳出一般规律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 第一次 自主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若实数m 、n 满足等式402n m -+=-,且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 的周长( ) A .12 B .10 C .8 D .62.当0x =时,二次根式42x -的值是( )A .4B .2C .2D .0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1222=B .362÷=C .2(3)3=D .222()-=-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2=±B .822-=C .()233-=-D .342=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510⨯=B .623÷=C .12315+=D .241-=6.估计()123323+⨯的值应在 ( ) A .4和5之间 B .5和6之间 C .6和7之间 D .7和8之间7.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 A .2a B .-a C .3aD .a 8.已知m 、n 是正整数,若2m +5n 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m ,n )为( )A .(2,5)B .(8,20)C .(2,5),(8,20)D .以上都不是 9.已知,那么满足上述条件的整数的个数是( ). A .4B .5C .6D .7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5±5B .两个无理数的和仍是无理数C .-3没有立方根.D 22-a b .11.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222-B ()255-=-C 2x xD ()266-=-12.已知实数x 、y 满足222y x x =--,则yx 值是( ) A .﹣2 B .4 C .﹣4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3.已知a ,b 是正整数,且满足是整数,则这样的有序数对(a ,b )共有____对.14.3=,且01x <<=______. 15.已知aa 3+5a 2﹣4a ﹣6的值为_____.16.÷=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a ,b 是正整数,若有序数对(a ,b )使得的值也是整数,则称(a ,b )是的一个“理想数对”,如(1,4)使得=3,所以(1,4)是的一个“理想数对”.请写出其他所有的“理想数对”: __________.18.已知1<x <2,171x x +=-_____.19.已知x ,y 为实数,y =13x -求5x +6y 的值________.20.计算: 20082009⋅-=_________.三、解答题21.阅读下面问题:阅读理解:==1;==2==-.应用计算:(1(21(n 为正整数)的值.归纳拓展:(398++【答案】应用计算:(12 归纳拓展:(3)9.【分析】由阅读部分分析发现式子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为此(1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2(3)根据分母的特点各项分子分母乘以各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分母用公式计算化去分母,分子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即可.【详解】(1(2(3+98+,(+98+,++99-, =10-1,=9.【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化简求值问题,关键找到各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用平方差公式化去分母.22.计算(1)2213113a a a a a a +--+-+-;(2)已知a 、b +b =0.求a 、b 的值(3)已知abc =1,求111a b c ab a bc b ac c ++++++++的值【答案】(1)22223a a a ----;(2)a =-3,b ;(3)1. 【分析】(1)先将式子进行变形得到()()113113a a a a a a +--+-+-,此时可以将其化简为1113a a a a ⎛⎫⎛⎫--+ ⎪ ⎪+-⎝⎭⎝⎭,然后根据异分母的加减法法则进行化简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到2a +6=0,b =0,从而可求出a 、b ; (3)根据abc =1先将所求代数式转化:11b ab ab 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然后再进行分式的加减计算即可. 【详解】解:(1)原式=()()113113a a a a a a +--+-+- =1113a a a a ⎛⎫⎛⎫--+ ⎪ ⎪+-⎝⎭⎝⎭ =1113a a --+- =()()()()3113a a a a -++-+- =22223a a a ----;(20b =,∴2a +6=0,b =0,∴a =-3,b ;(3)∵abc =1, ∴11b ab ab bc b abc ab a ab a ==++++++,2111c abc ac c a bc abc ab ab a ==++++++, ∴原式=1111a ab ab a ab a ab a ++++++++ =11a ab ab a ++++ =1.【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和二次根式、绝对值的非负性,分式中一些特殊求值题并非一味的化简,代入,求值,熟练掌握转化、整体思想等解题技巧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23.已知1,2y =.【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和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x 、y 的值,把原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把x 、y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1-8x≥0,x≤18 8x-1≥0,x≥18,∴x=18,y=12,∴原式532-==122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把已知条件求出x 、y ,把要求的代数式进行正确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因式分解在化简中的应用.24.先化简再求值:4y x ⎛- ⎝,其中30x -=.【答案】(2x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得出x ,y 的值,继而将x 、y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4y x ⎛- ⎝ ((=-(2x =-∵ 30x -∴ 3,4x y ==当3,4x y ==时原式(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25.(1)计算:(2)先化简,再求值:(()8a a a a +--,其中14a =.【答案】(1)2)82-a ,【分析】(1)分别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和化简各项,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分别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各项,再把a 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计算即可.【详解】(1)==;(2)(()8a a a a +--2228a a a =--+82a =-,当14a =时,原式1824⎫=⨯-=⎪⎭.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6.已知a ,b(1)求a 2﹣b 2的值;(2)求b a +a b的值.【答案】(1);(2)10【分析】(1)先计算出a+b 、a-b 的值,然后将所求的式子因式分解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2)先计算ab 的值,然后将所求的式子通分,分子进行变形后利用整体代入思想代入相关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a b ,∴a +ba ﹣b =,∴a 2﹣b 2=(a +b )(a ﹣b )==; (2)∵ab,∴ab =)×)=3﹣2=1, 则原式=22b a ab +=()22a b ab ab +-=(2211-⨯=10.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体代入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7.计算:(1;(2+2)2+2).【答案】(1-2)【分析】(1)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乘法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2)原式=3434++-=6+.【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在进行二次根式运算时,可以运用乘法公式,运算率简化运算.28.先化简,再求值:221()a b a b a b b a -÷-+-,其中a =2b =- 【答案】1a b -+,12-. 【分析】先把分式进行化简,得到最简分式,然后把a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 解:原式1()()a b a b a a b a b b a b b --=⨯-⨯+-+ ()()a b a b a b b a b -=--++ ()b b b a =-+ 1a b=-+,当a =2b = 原式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29.计算:(1 (2)()()2221-【答案】2)1443【分析】(1)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套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式进行运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3223323,(2)原式(34)(12431)1124311443,故答案为:144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计算下列各题:(1(2)2-.【答案】(1)2)2--【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利用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原式==;(2)原式22(5=--+525=---2=--【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乘法公式是关键.【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先根据绝对值的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求出m 、n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0,40m n -=-=,解得2,4m n ==,设等腰ABC 的第三边长为a ,,m n 恰好是等腰ABC 的两条边的边长,n m a n m ∴-<<+,即26a <<,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4a n ∴==,则ABC 的周长为24410++=,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点,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求出第三边长是解题关键.2.B解析:B【分析】把x=0【详解】解:当x=0时,=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定义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能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C【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2,故选项A错误;=B错误;C. 23=,故选项C正确;2=,故选项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B解析:B【分析】本题可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以及运算法则判断A、B、C选项;利用立方根性质判断D选项.【详解】A,故该选项错误;B==C3=,故该选项错误;D11223334=(2)2==,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以及立方根,二次根式计算时通常需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按照运算法则求解即可,解题关键是细心.5.A解析:A【分析】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加减法运算,然后选择正确答案.【详解】解:======,原式计算错误;D. 2220=-=,原式计算错误;故应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A解析: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再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详解】(=,∵4<6<9,∵<3,∴<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无理数的估算,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无理数的大小估算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直接判断得结论.【详解】A A正确;a<B错误;B、0C是三次根式,故C错误;a<D错误;D、0故选:A.【点睛】a≥)是二次根式,注意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8.C【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2m +5n是整数,m 、n 是正整数, ∴m=2,n=5或m=8,n=20,当m=2,n=5时,原式=2是整数;当m=8,n=20时,原式=1是整数;即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m ,n )为(2,5)或(8,2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运算,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的应用,题目比较好,有一定的难度.9.C 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原式得:所以,因为,,所以.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题关键在于分母有理化. 10.D解析:D【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无理数的概念立方根的概念,和二次根式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详解】255=,故A 选项错误;0ππ-+=,故B 选项错误;-33333-=,故C 选项错误;22-a b D 选项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区别,无理数、二次根式和立方根的概念,题目较为综合,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本题的关键.11.A解析:A【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求出即可.【详解】解:,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xD. =,原选项计算错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正确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C解析:C【分析】依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求得x的值,然后可得到y的值,最后代入计算即可.【详解】y=,∵实数x、y满足2∴x=2,y=﹣2,-⨯=-4.∴yx=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7【解析】解:∵=+,∴a、b的值为15,60,135,240,540.①当a=15,b=15时,即=4;②当a=60,b=60时,即=2;③当a=15,b=60时,即=3;④当a=60解析:7【解析】解:∵2,∴a、b的值为15,60,135,240,540.①当a=15,b=15时,即2=4;②当a=60,b=60时,即2=2;③当a=15,b=60时,即2=3;④当a=60,b=15时,即2=3;⑤当a=240,b=240时,即2=1;⑥当a=135,b=540时,即2=1;⑦当a=540,b=135时,即2=1;故答案为:(15,15)、(60、60)、(15,60)、(60,15)、(240,240)、(135,540)、(540,135).所有满足条件的有序数对(a,b)共有7对.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化简,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思想,得出a、b可能的取值.14..【分析】利用题目给的求出,再把它们相乘得到,再对原式进行变形凑出的形式进行计算.【详解】∵,∴,∴,∴,∵,∴,∴原式.故答案是:.【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分析】,再把它们相乘得到1xx-,再对原式进行变形凑出1xx-的形式进行计算.【详解】3=,∴221239xx=++==,∴17xx+=,∴212725xx=-+=-=,∵01x<<,=,∴1xx=-=-∴原式====..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和乘法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乘法公式对式子进行巧妙运算.15.-4【分析】先将a进行化简,然后再进一步分组分解代数式,最后代入求得答案即可. 【详解】解:当a=-=-=-3时,原式=a3+6a2+9a-(a2+6a+9)-7a+3=a(a+3)2-(解析:-4【分析】先将a进行化简,然后再进一步分组分解代数式,最后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解:当a-3时,原式=a3+6a2+9a-(a2+6a+9)-7a+3=a(a+3)2-(a+3)2-7a+3=7a-7-7a+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综合运用了二次根式的化简,提公因式及完全平方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掌握分母有理化的方法及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故答案为.解析:【解析】÷====-,故答案为17.(1,1)、(4,1)、(4,4)、(9,36)、(16,16)、(36,9)【解析】试题解析:当a=1,=1,要使为整数,=1或时,分别为4和3,得出(1,4)和(1,1)是的“理想数对”,解析:(1,1)、(4,1)、(4,4)、(9,36)、(16,16)、(36,9)【解析】试题解析:当a =1,要使或12时,分别为4和3,得出(1,4)和(1,1)是的“理想数对”,当a =412,要使+或12时,分别为3和2,得出(4,1)和(4,4)是的“理想数对”,当a =913,要使16时,=1,得出(9,36)是的“理想数对”,当a =1614,要使14时,=1,得出(16,16)是的“理想数对”,当a =3616,要使13时,=1,得出(36,9)是的“理想数对”, 即其他所有的“理想数对”:(1,1)、(4,1)、(4,4)、(9,36)、(16,16)、(36,9).故答案为:(1,1)、(4,1)、(4,4)、(9,36)、(16,16)、(36,9). 18.-2【详解】∵x+=7,∴x-1+=6,∴(x-1)-2+=4,即 =4,又∵1<x <2,∴=-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式的应用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解析:-2【详解】∵x+11x-=7,∴x-1+11x-=6,∴(x-1)-2+11x-=4,即2=4,又∵1<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完全平方式的应用以及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根据所求的式子对已知的式子进行变形.19.-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2-9=0,且x-3≠0,解得x=-3,然后可代入得y=-,因此可得5x+6y=5×(-3)+6×(-)=-15-1=-16 解析:-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知x2-9=0,且x-3≠0,解得x=-3,然后可代入得y=-16,因此可得5x+6y=5×(-3)+6×(-16)=-15-1=-16.故答案为:-1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有意义和二次根式有意义,解题关键是利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和分式的分母不为0,可列式求解.20.【解析】原式==三、解答题21.无22.无23.无24.无25.无26.无27.无28.无29.无30.无。

八年级线上学习自我检测数学试卷

八年级线上学习自我检测数学试卷

八年级线上学习自我检测数学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生活现象不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A B C D2. 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A .a 2·a 7=a 14 B.(3a 2b)3=9a 6b 3 C. y 4·(-4yz 2)2=-8xy 6z 2 D. (3×102)×(6×105)=1.8×1083. 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的度数为( )A .52°B .60°C .68°D .128°(第3题) (第4题) (第6题)4.如图,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尺规作图画∠MON 的角平分线OB .小明的作法如图所示,连接BA 、BC ,你认为这种作法中判断△ABO ≌△CBO 的依据是( )A. AASB. SASC. ASAD. SSS 5.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620°,则多边形的总对角线条数为( )A. 27 B . 44 C .35 D. 546.如图,在四边形MNCB 中,∠P=25°,∠MBC 和∠NCD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M+∠N 的度数为( )A .200°B .210°C .220° D. 230°7. 在△ABC 中,D 点是BC 的中点,AD=5,AB=6,则AC 的取值范围是( )A .1<AC <11B .4<AC <16 C. 2<AC <8D .21<AC <211 8.在劳动课上,小雅同学设计了一个形状如图所示的零件,其中∠A=52°,∠B=25°,∠C=30°,∠E=72°,∠F=65°,则∠D 的度数为( )A .35°B .45°C .30°D .24°9. 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发现都曾位居世界接前列,其中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中“杨 辉三角”就是一例(如图).这个三角形的构造法则为:两腰上的数都是1,其余每个数均为其上方(左右)两数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项训练化简求值:1.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4.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7.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满足.8.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9.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1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3.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14.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15.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16.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18.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2|+(b﹣)2=0.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20小题)1.(2013•巴中)先化简,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2时,原式==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再选取a的值时要保证分式有意义.2.(2013•普洱)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201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将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2013,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2013•襄阳)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b=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2013•自贡)先化简,然后从1、、﹣1中选取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把所得的结果化简,最后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代入即可.解答:解:=×=﹣==,由于a≠±1,所以当a=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用到的知识点是乘法的分配律、约分,在计算时要注意把结果化到最简.5.(2013•孝感)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与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6.(2013•连云港)先化简,再求值:(﹣)÷,其中m=﹣3,n=5.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将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整理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然后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即可得到原式的值.解答:解:(﹣)÷,=÷=×=×=将m=﹣3,n=5代入原式得: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出公因式,约分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应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7.(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a﹣2b)﹣,其中a,b满足.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探究型.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求出a、b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13•重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分析:首先把分式进行化简,再解出不等式,确定出x的值,然后再代入化简后的分式即可.解答:解:原式=[﹣]×,=×,=×,=,3x+7>1,3x>﹣6,x>﹣2,∵x是不等式3x+7>1的负整数解,∴x=﹣1,把x=﹣1代入中得:=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不等式的整数解,关键是正确把分式进行化简.9.(2013•岳阳)先化简,再求值:a﹣2+,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首先对式子中的分式进行化简,然后合并同类项,把a的数值代入求解.解答:解:原式=a﹣2+=a﹣2+a+1=2a﹣1,当a=3时,原式=6﹣1=5.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注意化简过程中,有能约分的式子首先要约分.10.(2013•永州)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将括号内的第一项约分,再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法运算,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化简,最后将x=2代入.解答:解:(+)÷=(+)•=•=x﹣1,当x=2时,运算=2﹣1=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分式化到最简,然后代值计算.11.(2013•遂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a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注意通分及约分的灵活应用.12.(2013•湘潭)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2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2013•鄂州)先化简,后求值:,其中a=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现将括号内的部分因式分解,通分后相加,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最后约分.再将a=3代入即可求值.解答:解:÷=÷=====a.∴当a=3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悉因式分解及约分是解题的关键.14.(2013•张家界)先简化,再求值:,其中x=.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除数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5.(2013•宜宾)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而做乘法运算时要注意先把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分解,然后约分.再把x的值代入求值.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其关键步骤是分式的化简.要熟悉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解题.16.(2013•乌鲁木齐)先化简:(﹣x+1)÷,然后从﹣1≤x≤2中选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选取合适的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1时,原式==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2013•宿迁)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3时,原式==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18.(2013•齐齐哈尔)先化简,再求值:÷(a﹣),其中a、b满足式子|a﹣2|+(b﹣)2=0.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计算题.分析:把括号内的异分母分式通分并相减,然后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并进行约分,再根据非负数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化简后的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a﹣2|+(b﹣)2=0,∴a﹣2=0,b﹣=0,解得a=2,b=,所以,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19.(2013•广安)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4.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根据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把原式进行化简,再把x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当x=4时,原式=﹣=﹣.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知分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2013•抚顺)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将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a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解:原式=•=•=,当a=﹣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初三数学中考化简求值专项练习题注意:此类要求的题目,如果没有化简,直接代入求值一分不得! 考点:①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②因式分解 ③二次根式的简单计算1、化简,求值:111(11222+---÷-+-m m m m m m ), 其中m =3.2、先化简,再求代数式2221111x x x x -+---的值,其中x=tan600-tan4503、化简:xx x x x x x x x 416)44122(2222+-÷+----+, 其中22+=x4、计算:332141222+-+÷⎪⎭⎫ ⎝⎛---+a a a a a a a .5,7、先化简,再求值:13x -·32269122x x x xx x x-+----,其中x =-6.8、先化简:再求值:⎝⎛⎭⎫1-1a -1÷a 2-4a +4a 2-a ,其中a =2+ 2 .10、先化简,再求值:a -1a +2·a 2+2a a 2-2a +1÷1a 2-1,其中a 为整数且-3<a <2.11、先化简,再求值:222211y xy x xy x y x ++÷⎪⎪⎭⎫ ⎝⎛++-,其中1=x ,2-=y .12、先化简,再求值:2222(2)42x x xx x x -÷++-+,其中12x =.13、先化简,再求值:222112()2442x x x x x x-÷--+-,其中2x =(tan45°-cos30°)14、22221(1)121a a a a a a +-÷+---+.15、先化简再求值:1112421222-÷+--•+-a a a a a a ,其中a 满足20a a -=.16、先化简:144)113(2++-÷+-+a a a a a ,并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