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 相似三角形4种判定方法 知识点+模型+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合集下载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判定方法1.边长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成比例关系,即每对对应边长之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比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另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两倍,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2.角度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各个角度,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或互为对应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比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一对内角的两倍,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3.角边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和对边的比值,可以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角相等,并且对应边长之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比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是60度,它的对边长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0度,它的对边长的两倍,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4.比例关系法:通过使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根据数学原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之比相等,那么它们是相似的。

这个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AB/DE=BC/EF=AC/DF其中AB、BC、AC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DE、EF、DF分别是另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

如果这个比例关系满足,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是相似的。

需要注意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对应角度相等(或互为对应角的补角),以及对应边长成比例关系。

如果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不是相似的。

此外,还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图像类问题,比如计算物体在投影变换下的大小、角度等。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图像重建等算法中。

总之,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有多种方法,包括比较边长、角度和使用比例关系。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解决一些几何和图像问题,应用广泛。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例题-7页精选文档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点+例题-7页精选文档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相似三角形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k就是它们的相似比,“∽”读作“相似于”.要点诠释:(1)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一致,即∽,则说明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对应点是C′;(2)对于相似比,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当相似比为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方法(一):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判定方法(二):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判定方法(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诠释:此方法要求用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应用时必须注意这个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方法(四):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即可,对于直角三角形而言,若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要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1. 下列能够相似的一组三角形为( ).A.所有的直角三角形B.所有的等腰三角形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所有的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举一反三:下列图形中,必是相似形的是().A.都有一个角是4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都有一个角为50°的两个等腰梯形C.都有一个角是30°的两个菱形 D.邻边之比为2:3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类型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 如图所示,已知中,E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AB=3BE,DE与BC相交于F,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角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比.3. 梯形ABCD中,AB∥CD,AB=2CD,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F与BD交于M.(1)求证:△EDM ∽△FBM;(2)若DB=9,求MB的长.4.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P是AD上一点,过C作CF∥AB,延长BP交AC于E,交CF 于F.求证:BP2=PE·PF.举一反三:1、如图,AD、CE是△ABC的高,AD和CE相交于点F,求证:AF·FD=CF·FE.2、如图,F是△ABC的AC边上一点,D为CB延长线一点,且AF=BD,连接DF, 交AB于E.求证:DE AC EF BC.3、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4、如图,弦和弦相交于内一点,求证:.4、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相似的是哪一个?图(1)图(2)图(3)图(4)5、如图,正方形ABCD和等腰Rt,其中,G是CD与EF的交点.(1)求证:≌.(2)若,,,求的值.【巩固练习一】一、选择题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B.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C.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全等D.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2, △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 如果△ABC与△A′B′C′ 相似, 那么△A′B′C′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3.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4.在△ABC和△DEF中,①∠A=35°,∠B=100°,∠D=35°,∠F=45°;②AB=3cm,BC=5cm,∠B=50°,DE=6cm,DF=10cm,∠D=50°;其中能使△ABC与以D、E、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分别都是D.①和②都不是5.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A.ΔADE∽ΔAEF B.ΔECF∽ΔAEF C.ΔADE∽ΔECF D.ΔAEF ∽ΔABF6.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AB,DE:EA=2:3,EF=4,则CD的长为( ).A. B.8 C.10 D.16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D、E两点分别在AB、AC上,且DE和BC不平行,请你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_______使△ADE∽△ACB.8如图所示,∠C=∠E=90°,AD=10,DE=8,AB=5,则AC=________.9.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在x轴上(C与A不重合),当点C的坐标为________或________时,使得由点B、O、C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至少找出两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10.如图,已知AB⊥BD,ED⊥BD,C是线段BD的中点,且AC⊥CE,ED=1,BD=4,那么AB=__________.11.如图,CD∥AB,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C、BD上,且EF∥AB,则图中与△OEF相似的三角形为_________.12.如图,点E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____对.三.解答题13. 如图,在△ABC中,DE∥BC,AD=3,AE=2,BD=4,求的值及AC、EC的长度.14.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90°,且,求证:BD⊥CD.15. 已知在Rt△ABC中,∠C=90°,AB=10,BC=6.在Rt△EDF中,∠F=90°,DF=3,EF=4,则△ABC和△EDF相似吗?为什么?【巩固练习二】一、选择题1. 已知△A1B1C1与△A2B2C2的相似比为4:3,△A2B2C2与△A3B3C3的相似比为4:5,则△A1B1C1与△A3B3C3的相似比为( ).A.16:15B.15:16C.3:5D.16:15或15:162.如图,P是RtΔ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点,过点P做直线截Δ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ΔABC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A.1条B.2条C.3条D.4条3.如图,在△ABC中,M是AC边中点,E是AB上一点,且AE=AB,连结EM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D,此时BC:CD为( ) .A. 2:1B. 3:2C. 3:1D. 5:2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上的一点,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EF=∠DEC B.FA∶CD=AE∶BC C.FA∶AB=FE∶EC D.AB=DC5.如图,在Rt△ABC中,∠C=90°,CD⊥AB,垂足为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A.4对B.3对 C.2对 D.1对6. 如图,ABCD是正方形,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相似的是( ) .A.∠APB=∠EPCB.∠APE=90°C.P是BC的中点D.BP:BC=2:3二、填空题7.如图, ∠1=∠2=∠3, 则图中与△CDE相似三角形是________和________.8. 如图,P为线段AB上一点,AD与BC交于E,∠CPD=∠A=∠B,BC交PD于F,AD交PC于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_________对.9.如图,是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点F是AB的中点,CF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CF:EF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10.如图,点M在BC上,点N在AM上,CM=CN,AM BMAN CM,则①△ABM∽△ACB,②△ANC∽△AMB,③△ANC∽△ACM,④△CMN∽△BCA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为AB的三等分点,DM,DN分别交AC于P,Q两点,则AP:PQ:QC=____________.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E=EB,MN=1.线段MN的两端在CB,CD边上滑动,当CM=______时,△AED与以M、N、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三、解答题13. 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且B、C、D共线,BE分别和AC、AD相交于点M、G,CE和AD相交于点N.求证:(1)CG平分.(2)∽.14.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1)试说明△ABD≌△BCE;(2)△EAF与△EBA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15.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 是圆O上的一点.(1)如图,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2)如果AP=m(m是常数,且),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为半径的圆B和以CA为半径的圆C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的取值范围.。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nm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d c b=.②()a ca b c d b d==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0.618AB.即AC BC AB AC ==简记为:12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1) 基本性质:①bc ad d c b a =⇔=::;②2::a b b c b a c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c d a c d cb db a d b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a c=⇔=.(4)合、分比性质:a c abcd b d b d±±=⇔=.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dc dc b a b a c cd a a b d c b a 等等.(5)等比性质:如果)0(≠++++====n f d b nm f e d c b a ΛΛ,那么b an f d b m e c a =++++++++ΛΛ.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 )这样可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ba f db ec a f ed c b a fe d c b a =+-+-⇒=--=⇒==32323322;其中032≠+-f d b . 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 ∥BC 可得:AC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注: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D ∥BE ∥CF,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或或或或等.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初三数学九下相似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初三数学九下相似所有知识点总结和常考题型练习题

相似知识点一、比例的性质二、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定义: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3.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截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与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联系列表如下:类型 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AS SSSAAS 〔ASA 〕 HL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角对应相等一条直角边与斜边对应成比例6.直角三角形相似:(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cd a b = db c a a c b d ==或 合比性质:ddc b b a ±=±⇒=⇔=bc ad dcb a 〔比例根本定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8.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 如果△ABC ∽△A 1B 1C 1,△A 1B 1C 1∽△A 2B 2C 2,那么△ABC ∽A 2B 2C 2相似练习一. 选择题1.如图,DE ∥BC ,AD :DB=2:1,那么△ADE 与△ABC 的相似比为 ( )A .12B .23C .14D .22.如图,AB ∥CD ,AD 与BC 相交于点O ,那么在以下比例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AB OA CD AD = B .OA OB OD BC = C .AB OB CD OC =D .BC OBAD OD = 3.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在Rt △ABC 中,∠C=90°,∠B=20°,在Rt △A ′B ′C ′中,∠C ′=90°,∠A ′=20°,那么△ABC ∽△A ′B ′C ′B .△ABC 的两个角分别是35°与100°,△A ′B ′C ′的两个角分别是45°与35°,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C.等腰△ABC与等腰△A′B′C′都有一个角为90°,那么△ABC与△A′B′C′相似D.等腰△ABC与等腰△A′B′C′都有一个角为105°,那么△ABC与△A′B′C′相似4.如图,AB∥CD,AD与BC相交于点P,AB=3,CD=6,AP=4,那么DP 的长为( )A.3 B.4 C.6 D.8 5.如图,AB∥CD∥EF,那么图中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A.4对B.3对C.2对D.1对6. 如图,AB、CD、EF都与BD垂直,垂足分别是B、D、F,且AB=1,CD=3,那么EF的长是( ) A.13B.23C.34D.457.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31,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那么点C的坐标为〔〕A.(2,1) B.(2,0)C.(3,3) D.(3,1)8.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AB,CB⊥AB,AB=AD,CD=AB,点E、F分别为AB、AD的中点,那么△AEF与多边形BCDFE的面积之比为〔〕A.B.C.D.二、填空题6.如图,△ADE ∽△ABC ,那么AD :DB=__________.7.在△ABC 中,∠A=40°,∠B=75°,那么在如下图的三角形中,与△ABC 相似的是_______.8.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C 、AB 上的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DE 与△ABC 相似.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9.如图,DE ∥BC ,假设AD=3,BD=2.AE=6,那么AC=__________.10. 如果kf e d c b a ===〔0≠++f d b 〕,且)(3f d b e c a ++=++,那么k =_11. 在□ABCD 中,M ,N 是AD 边上的三等分点,连接BD ,MC 相交于O 点,那么S △MOD :S △COB = . 三、解答题11.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C 、AB 上的点,假设∠A=38°,∠C=82°,∠1=60°,那么AD ABAE AC=成立吗为什么 12.请设计三种不同的分法,将如下图的直角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使得每个小三角形与原三角形都相似(要求画出分割线段,标出能够说明分法的必要记号,不要求写出画法,不要求说明理由).13.如图,在△ABC 中,DE ∥BC , EF ∥AB ,说明:△ADE ∽△EFC .14.:bc c a ba --=。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重心、位似、应用题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重心、位似、应用题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1.设G是△ABC的重心,且AG=6,BG=8,CG=10,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B.66C.72D.84
2.在△ABC中,DE∥BC,DE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如果DE过重心G点,且DE=4,那么BC的长是( )
A.5B.6C.7D.8
3.如图,△ABC中,D是△ABC的重心,连接AD并延长,交BC于点E,若BC=6,则EC=( )
A.8B.4 C.12D.14
16.如图,△ABC中,G为重心,DF∥BC,求 .
四、位似
1.如图所示,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ABCDE放大后得到五边形A′B′C′D′E.已知OA=10 cm,OA′=20 cm,则五边形A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________.
2、已知为了测量路灯CD的高度,把一根长1.5m的竹竿AB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测得竹竿的影子长为1m,然后拿竹竿向远处路灯的方向走了4m.再把竹竿竖直立在地面上,竹竿的影长为1.8m,求路灯的高度.
3、小华同学在晚上由路灯AC走向路灯BD,当他走到点P时,发现身后的影子顶部刚好触到AC的底部,当他向前再步行12m到达Q点时,发现身前的影子的顶端接触到路灯BD的底部.已知小华身高为1.6m,两个路灯的高度都是9.6m.
B.C. 1:5 D.1:6
3、如图,△ABC ∽△DEF,且△ABC和△DEF的相似比为k.点M、N与点P、Q分别在AB、AC与DE、DF上,且AB:AM=DE:DP,AC:AN=DF:DQ试说明:MN:PQ=k.
4、有一块三角形铁片ABC,BC=12 cm.高AH=8 cm,按图(1)、(2)两种设计方案把它加工成一块矩形铁片DEFG,且要求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为了减少浪费,加工成的矩形铁片的面积应尽量大些.请你通过计算判断(1)、(2)两种设计方案哪个更好.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常见结论、解题技巧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形成一个类似于原三角形的三角形。

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④、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⑤、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2、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方法均适用②、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③、垂直法: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相似常见类型二、相似常见结论1若DE//AB,则DG/AF=GE/BF2若AD平分∠BAC,则AB/AC=BD/CD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E⊃2;=EF·FG4若∠DAC=∠DBC,则△ADE~△BCE ,可推导出△AEB~△DEC即上下相似可得左右相似同理,左右相似可得上下相似相似三角形常见解题技巧1、三角形叉叉图这类题目经常考察寻找线段的比例或长度。

图中四对线段比AE/ED、AF/BF、CD/BD、CE/EF,知二求二。

常用辅助线做法:过点作三角形边的平行线遵循原则:所做辅助线不能破坏原有线段比例2、三角形的可解性一个三角形,必然有三角形、三边、三高、周长、面积等十一个量。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模型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模型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教学主题 相似模型教学目标掌握相似模型重 要 知识点 1.相似模型 2. 3. 易错点教学过程相似三角形模型(一)A 字型、反A 字型平行 不平行 由A 字型旋转1、如图,已知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边AB ,AC ,BC 上的点,DE ∥BC ,EF ∥AB ,且AD ∶DB =3∶5,求CF ∶CB 的值C BA D E ABC DE2、已知:在ABC ∆中,BD AD 21=,延长BC 到F ,使13CF BC =,连接FD 交AC 于点E 求证:①DE EF = ②2AE CE =(二)8字型、反8字型J OADBCAB CD(平行) (不平行)(蝴蝶型) 8字型拓展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G 为CD 边的中点,连接AG 并延长交BC 边的延长线于点E ,对角线BD 交AG 于点F ,已知FG=2,则线段AE 的长度为 。

ABCDFE2、如图,已知△ABC 和△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D 在BC 上,DE 与AC 相交于点F ,AB=9cm ,BD=3cm ,则CF 等于3、如图,已知////AB EF CD ,若AB a =,CD b =,EF c =,求证:111c a b=+.(三)母子型ABCDCAD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BE ∥CD 交CA 延长线于E . 求证:OE OA OC ⋅=2.FE DCBA2、已知:如图,△ABC 中,点E 在中线AD 上, ABC DEB ∠=∠.求证:(1)DA DE DB ⋅=2; (2)DAC DCE ∠=∠.3、已知: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F . 求证:EG EF BE ⋅=2.(四)一线三等角型: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是以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或者等边三角形为背景A C DE BCADB EF1、如图,等边△ABC 中,边长为6,D 是BC 上动点,∠EDF=60° (1)求证:△BDE ∽△CFD(2)当BD=1,FC=3时,求BE(五)一线三直角型: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4,BC=6,M 是BC 的中点,DE ⊥AM 于点E . (1)求证:△ADE ∽△MAB ; (2)求DE 的长.DEA BC2、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6,BC=8,点D 为边CB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不与点B 重合),过D 作DO ⊥AB ,垂足为O ,点B ′在边AB 上,且与点B 关于直线DO 对称,连接DB ′,AD .(1)求证:△DOB ∽△ACB ;(2)若AD 平分∠CAB ,求线段BD 的长;(3)当△AB ′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D 的长.(六)双垂型:CAD1、如图,在△ABC 中,∠A=60°,BD 、CE 分别是AC 、AB 上的高 求证:(1)△ABD ∽△ACE ;(2)△ADE ∽△ABC ;(3)BC=2EDAB CD E 2、如图,Rt △ABC 中,∠ACB=90°,∠ABC=60°,BC=2cm ,D 为BC 的中点,若动点E 以1c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 →B →A 的方向运动,设E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0≤t <6),连接DE ,当△BD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八)共享型CB EDAGABCEF1、△ABC 是等边三角形,D 、B 、C 、E 在一条直线上,∠DAE= 120,已知BD=1,CE=3,,求等边三角形的边长.2、如图,把△ABC沿边BA平移到△DEF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49,若AB=2,求△ABC移动的距离BE的长.。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知识点归纳:1、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①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②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③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如图,Rt△ABC中,∠BAC=90°,AD是斜边BC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2=BD·DC, (2)(AB)2=BD·BC , (3)(AC)2=CD·BC 。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

即(AB)2+(AC)2=(BC)2。

典型例题:例1 如图,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 F ,求证:BE 2=EF·EG证明:如图,连结EC ,∵AB =AC ,AD ⊥BC ,∴∠ABC =∠ACB ,AD 垂直平分BC∴BE =EC ,∠1=∠2,∴∠ABC-∠1=∠ACB-∠2,即∠3=∠4,又CG ∥AB ,∴∠G =∠3,∴∠4=∠G又∵∠CEG =∠CEF ,∴△CEF ∽△GEC ,∴EG CE =CEEF∴EC 2=EG· EF ,故EB 2=EF·EG 【解题技巧点拨】本题必须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来得到证明.而其中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E=EC ,把原来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BE ,EF ,EC 转换到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中是证明本题的关键。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讲解(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讲解(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讲解(含解析)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判定方法;2、进一步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其应用,提高运用“类比”思想的自觉性,提高推理能力。

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如图所示:在△ABC 和△A'B'C' 中,如果则△ABC 和△A'B'C' 相似,记作:△ABC ∽ △A'B'C' ,k 是相似比,“∽” 读作“相似于” 。

注:当相似比为1 时,两个三角形全等.(相似不一定全等,但全等一定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4种方法)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对应边所包含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四、例题讲解例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有一对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B、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C、对应角相等的两个多边形相似;D、两条邻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矩形相似。

例题2、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F 分别是边 AD、CD上的点,AE = ED , DF = 1/4DC,连接 EF 并延长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G 。

① 求证:△ABE∽△DEF;② 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4,求线段 BG 的长。

注: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例题3、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 1,则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哪一个?解题思路:图中的三角形为格点三角形,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的比是否相等来判断哪两个三角形相似。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九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非常好 分类全面)

例题3. 如图所示,已知DE ∥BC ,且与△ABC 的边CA 、BA 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D 、E ,F 、G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AF :FB=AG :GC ,求证:△AFG ∽△AED 。

例题4. 如图,矩形EFGH 内接于△ABC ,AD ⊥BC 于点D ,交EH 于点M ,BC =20㎝,AM =4㎝, S △ABC =100㎝2。

求矩形EFGH 的面积。

48例题5.△ABC 中,D 为AB 上一点,若∠ABC=∠ACD ,AD=8㎝,DB=6㎝,求AC 的长。

4倍根号7ABCD EF MH GPABCD随练: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9,那么它们周长的比为__________.2.若x :y :z=3:5:7,3x +2y -4z =9则x +y +z 的值为____________. -15 3.如图,∠APD =90°,AP =PB =BC =CD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C A .ΔPAB ∽ΔPCA B.ΔPAB ∽ΔPDA C .ΔABC ∽ΔDBA D.ΔABC ∽ΔDCA4.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1=∠B ,AE =EC =4,BC =10,AB =12,则△ADE 的周长为_______ 105.如图,C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ACM 、△CBN 都是等边三角形,若AC =3,BC =2,则△MCD 与 △BND 的面积比为 。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BD 交于O 点,S △AOD :S △COB =1:9,则S △DOC :S △BOC =ABCDMNA DE 1 BC巩固练习:1.填空:(1)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其中较小三角形的面积是6,则较大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____。

(2)两个相似三角形周长的和等于36cm,对应高的比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各是_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中的“A”字模型(4种题型)-2023新九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沪教版)(解析版)

相似三角形中的“A”字模型(4种题型)-2023新九年级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沪教版)(解析版)

重难点专项突破:相似三角形中的“A”字模型(4种题型)【知识梳理】【考点剖析】题型一:直接利用“A”字模型解题例1.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CE与AD相交于点F,AE=1,AB=2,BC=3,那么AF=.【分析】利用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F=∠B,∠EFA=∠ECB,∴△EAF∽△EBC,∴EAEB =AFBC,∴13=AF3,∴AF=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2秋•静安区期末)在△ABC中,AB=6,AC=5,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当AD=4,∠ADE=∠C时,=.【分析】首先判定△ADE∽△ACB,然后利用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解答.【解答】解:∵∠ADE=∠C,∠A=∠A,∴△ADE∽△ACB.∴=.∵AC=5,AD=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的特殊情形,它沿袭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从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两方面下定义;反过来,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题型二:添加辅助线构造“A”字模型解题例3.如图,在△ABC中,∠C=90°,BC=2,AB=2√5,点D在边AC上,CD:AD=1:3,联结BD,点E 在线段BD上,如果∠BCE=∠A,那么CE=.【分析】根据已知∠BCE=∠A,想到构造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过点E作EF⊥BC,垂足为F,可得△ABC∽△CEF,进而可得CF=2EF,然后设EF为a,则CF为2a,BF为2﹣2a,最后再证明A字模型相似△BFE∽△BCD,从而解答即可.【解答】解:过点E作EF⊥BC,垂足为F,∵∠ACB =90°,BC =2,AB =2√5,∴AC =√AC 2−BC 2=√(2√5)2−22=4,∵CD :AD =1:3,∴CD =1,∵∠BCE =∠A ,∠ACB =∠CFE =90°,∴△ABC ∽△CEF ,∴AC BC =CF EF =42=2,∴设EF 为a ,则CF 为2a ,BF 为2﹣2a ,∵∠ACB =∠BFE =90°,∠CBD =∠FBE ,∴△BFE ∽△BCD ,∴BF BC =EF CD ,∴2−2a 2=a 1, ∴a =12,∴EF =12,CF =1,∴CE =√EF 2+CF 2=√(12)2+12=√52, 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A 字模型相似是解题的关键. 例4. 如图,已知ABC ∆中,AD 、BE 相交于G ,:3:1BD DC =,:1:2AG GD =.求:BG GE 的值.【答案】11.【解析】点G 作//GM BC 交AC 于点M .//GM BC ∴AG GM AD CD =,EG GM EB CB =;:1:2AG GD =, ∴13AG GM AD CD ==,:3:1BD DC =,∴14DC BC =,∴112GM BC =, ∴112GE EB =,∴:BG GE 的值为11.【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知识,要学会构造平行基本模型.例5.如图,在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75BAD ∠=︒,30CAD ∠=︒,AD = 2,BD = 2DC ,求AC 的长.【答案】3.【解析】过点D 作//DM AB 交AC 于点M .//DM AB, ∴75BAD ADM ∠=∠=;又180ADM AMD DAM ∠+∠+∠=,30CAD ∠=∴75AMD∠=,∴AMD ADM∠=∠,∴2AD AM==.//DM AB,∴AM BDAC BC=.又2BD DC=,∴23BD AMBC AC==.∴3AC=.【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及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题型三:“AX”字型解题例6.如图,ABC∆中,//DE BC,3AE=,4DE=,2DF=,5CF=,求EC的长.【答案】92EC=.【解析】//DE BC,25DE DF AEBC CF AC∴===,即3235EC=+,求得:92EC=.【总结】相似三角形中“A”字型和“X”字型的综合应用,可得到相等比例关系式.例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BC,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在AB上,且//EO BC,已知3AD=,6BC=.求EO的长.【答案】2. 【解析】由//AD BC ,可得:3162AO AD CO BC ===,故13AO AC =,由//EO BC ,13EO AO BC AC ==,求得2EO =.【总结】相似三角形中“A ”字型和“X ”字型的综合应用,可得到相等比例关系式.题型四:双A 字模型例8.如图,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AC 和BD 相交于点E ,EF ⊥BD , 垂足为F .求证:111AB CD EF+=.【解析】AB ⊥BD ,CD ⊥BD ,EF ⊥BD ,∴////AB CD EF∴EF DF AB DB =,EF BF CD DB = ∴1EF EF AB DC +=,即111AB CD EF +=.【总结】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知识的应用.【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23•嘉定区二模)如图,已知点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AD :DB =1:3,那么S △DEC :S △DBC 等于( )AB CDEFA.1:2B.1:3C.2:3D.1:4【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D:AB=1:4,再证明△ADE∽△ABC,得,即BC=4DE,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得C到DE的距离为等于点D到BC的距离,以此即可求解.【解答】解:∵AD:DB=1:3,∴AD:AB=1:4,∵DE∥BC,∴△ADE∽△ABC,∴,∴BC=4DE,设点C到DE的距离为h1,点D到BC的距离为h2,∵DE∥BC,∴h1=h2,∴,即S△DEC:S△DBC=1: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关键.2.(2022秋•徐汇区期末)如图,在△ABC中,DE∥FG∥BC,AD:AF:AB=1:2:5,则S△ADE:S四边形DEGF:S四边形FGCB=()A.1:2:5B.1:4:25C.1:3:25D.1:3:21【分析】由DE∥FG∥BC,可得△ADE∽△AFG∽△ABC,又由AD:AF:AB=1:2:5,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S△ADE:S△AFG:S△ABC=1:4:25,然后设△ADE的面积是a,则△AFG和△ABC的面积分别是3a,21a,即可求两个梯形的面积,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DE∥FG∥BC,∴△ADE∽△AFG∽△ABC,∴AD:AF:AB=1:2:5,∴S△ADE:S△AFG:S△ABC=1:4:25,设△ADE的面积是a,则△AFG和△ABC的面积分别是4a,25a,则S四边形DFGE=S△AFG﹣S△ADE=3a,S四边形FBCG=S△ABC﹣S△AFG=21a,∴S△ADE:S四边形DFGE:S四边形FBCG=1:3:2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2022秋•奉贤区期中)在△ABC中,点D、E在边AB、AC上,,要使DE∥BC,可添加下列条件中的()A.B.C.D.【分析】先求出比例式,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DE∽△ABC,根据相似推出∠ADE=∠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解:只有选项D正确,理由是:∵AD:BD=3:2,∴AD:AB=3:5,∴AE:AC=3:5,∵∠DAE=∠BAC,∴△ADE∽△ABC,∴∠ADE=∠B,∴DE∥BC,根据选项A、B、C的条件都不能推出DE∥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3小题)4.(2023春•普陀区期中)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B、DC上的点,EF∥BC,如果,AD=4,BC=9,那么EF的长为.【分析】延长BA,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G,易证明△GAD∽△GBC,得到,进而得到,再证明△GEF∽△GBC,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延长BA,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G,如图,∵AD∥BC,AD=4,BC=9,∴△GAD∽△GBC,∴,∵,∴,,∵EF∥BC,∴△GEF∽△GBC,∴,∵BC=9,∴EF=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关键.5.(2023•普陀区一模)如图,△ABC中的一边BC与双边平行且单位相同的刻度尺的一边重合,边AB、AC 分别与刻度尺的另一边交于点D、E,点B、C、D、E在刻度尺上的读数分别为0、5、1、3,如果刻度尺的宽度为3,那么△ABC的面积是.【分析】过点A作AF⊥DE,垂足为G,并延长AG交BC于点H,根据题意得:DE=2,BC=5,GH=3,DE ∥BC,从而可得∠ADE=∠ABC,∠AED=∠ACB,然后证明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ADE∽△ABC,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H的长,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过点A作AF⊥DE,垂足为G,并延长AG交BC于点H,由题意得:DE=2,BC=5,GH=3,DE∥BC,∴∠ADE=∠ABC,∠AED=∠ACB,∴△ADE∽△ABC,∴=,∴=,解得:AH=5,∴△ABC的面积=BC•AH=×5×5=,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6.(2023•静安区校级一模)在△ABC中,AB=6,AC=5,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当AD=4,∠ADE=∠C时,=.【分析】首先判定△ADE∽△ACB,然后利用该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解答.【解答】解:∵∠ADE=∠C,∠A=∠A,∴△ADE∽△ACB.∴=.∵AC=5,AD=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的特殊情形,它沿袭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从对应边的比相等和对应角相等两方面下定义;反过来,两个三角形相似也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7.(2023•青浦区一模)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边AB、AC、BC上,DE∥BC,EF∥AB,CF=3BF.如果S△ADE=1,那么S四边形DBCE=.【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四边形DEFB为平行四边形,则,易证明△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以此求出S△ABC=16,由S四边形DBCE=S△ABC﹣S△ADE 即可解答.【解答】解:∵CF=3BF,∴,∵DE∥BC,EF∥AB,∴四边形DEFB为平行四边形,∴DE=BF,△ADE∽△ABC,∴,∴,∵S△ADE=1,∴S△ABC=16,∴S四边形DBCE=S△ABC﹣S△ADE=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关键.8.(2022秋•黄浦区期中)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M是DE的中点,CM的延长线交AB于点N,则S△DMN:S四边形DBCM=.【分析】由DE为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到DE平行于BC,且DE等于BC的一半,再由M 为DE的中点,得到DM为DE的一半,可得出DM为BC的四分之一,由DM与BC平行,得到两对同位角相等,进而确定出三角形DMN与三角形NBC相似,由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三角形DMN与三角形NBC面积之比,即可求出四边形DBCM与三角形DMN的面积之比.【解答】解:∵DE为△ABC的中位线,∴DE∥BC,DE=BC,∴∠NDM=∠B,∠NMD=∠NCB,∴△NDM∽△NBC,∵M为DE的中点,∴DM=DE=BC,即相似比为1:4,∴S△NDM:S△NBC=1:16,则S△DMN:S四边形DBCM=1:15.故答案为:1:15.【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9.(2022秋•宝山区期中)在梯形ABCD中,AD∥BC,AD=2,BC=5,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且EF∥BC,如果AE:EB=2:1,那么EF的长为.【分析】连接AC交EF于点P,先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求出、,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P、FP EF.【解答】解:如图,连接AC交EF于点P.∵AD∥BC,EF∥BC,∴AD∥EF∥BC.∴==.∴=,=.∵AD∥EF∥BC,∴△AEP∽△ABC,△CFP∽△CDA.∴==,==.∵AD=2,BC=5,∴EP=,PF=.∵EF=EP+PF=+=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2022秋•嘉定区期中)如图,AD∥BC∥EF,AE:AB=2:3,AD=8,BC=14则EF=.【分析】过点A作AH∥DC,交EF于点G,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得四边形AGFD和四边形AHCD都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AD=GF=8,AD=CH=8,进而可得BH=6,然后证明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AEG∽△ABH,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G=4,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过点A作AH∥DC,交EF于点G,∵AD∥BC∥EF,∴四边形AGFD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HCD是平行四边形,∴AD=GF=8,AD=CH=8,∵BC=14,∴BH=BC﹣CH=6,∵EG∥BH,∴∠AEG=∠B,∠AGE=∠AHB,∴△AEG∽△ABH,∴=,∴=,∴EG=4,∴EF=EG+FG=4+8=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1.(2022秋•浦东新区期中)如图、在△ABC,CD平分∠ACB,DE∥BC,AD=2,BD=3,BC=5,则CE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E=∠B,∠AED=∠C,从而可得△ADE∽△ABC,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计算可得DE=2,最后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是等腰三角形,即可解答.【解答】解:∵DE∥BC,∴∠ADE=∠B,∠AED=∠C,∴△ADE∽△ABC,∴=,∴=,∴DE=2,∵DE∥BC,∴∠EDC=∠DCB,∵CD平分∠ACB,∴∠DCB=∠ACD,∴∠EDC=∠ACD,∴ED=EC=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2022秋•徐汇区校级月考)如图,AM:MB=AN:NC=1:3,则MN:BC=.【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MN∥BC,然后证明△AMN∽△ABC即可求解.【解答】解:∵AM:MB=AN:NC=1:3,∴MN∥BC,AM:AB=1:4,∴△AMN∽△ABC,∴MN:BC=AM:AB=1:4.故答案为:1: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2022秋•虹口区校级月考)如图,矩形DEFG为△ABC的内接矩形,点G,F分别在AB,AC上,AH 是BC边上的高,BC=10,AH=6,EF:GF=2:5,则矩形DEFG的面积为.【分析】据矩形的性质可得出GF∥BC,进而可得出△AGF∽△ABC,设EF=2x,则GF=5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矩形DEFG 的面积.【解答】解:设EF=2x,则GF=5x.∵GF∥BC,AH⊥BC,∴AK⊥GF.∵GF∥BC,∴△AGF∽△ABC,∴=.∵AH=6,BC=12,∴=.解得x=.∴EF=,GF=6,∴矩形DEFG的面积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2022春•青浦区校级期末)已知:如图,在△ABC中,AC=6,BC=8,AB=10,点D位于边AB上,过点D作边BC的平行线交边AC于点E,过点D作边AC的平行线交边BC于点F,设AE=x,四边形CEDF的面积为y,则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不必写定义域)【分析】根据已知可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可得∠C=90°,进而可得四边形DECF是矩形,再证明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AED∽△ABC,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x,最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DE∥BC,DF∥AC,∴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在△ABC中,AC=6,BC=8,AB=10,∵AC2+BC2=62+82=100,AB2=102=100,∴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四边形DECF是矩形,∵DE∥BC,∴∠AED=∠C=90°,∵∠A=∠A,∴△AED∽△ABC,∴=,∴=,∴DE=x,∴矩形CEDF的面积=DE•CE,∴y=x(6﹣x)=﹣x2+8x,故答案为:y=﹣x2+8x.【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函数关系式,熟练掌握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5.(2021秋•金山区期末)如图,E是▱ABCD的边BA延长线上一点,CE与AD相交于点F,AE=1,AB =2,BC=3,那么AF=.【分析】利用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F=∠B,∠EFA=∠ECB,∴△EAF∽△EBC,∴=,∴=,∴AF=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2021秋•嘉定区期末)如图,在△ABC中,∠C=90°,BC=2,,点D在边AC上,CD:AD=1:3,联结BD,点E在线段BD上,如果∠BCE=∠A,那么CE=.【分析】根据已知∠BCE=∠A,想到构造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相似,所以过点E作EF⊥BC,垂足为F,可得△ABC∽△CEF,进而可得CF=2EF,然后设EF为a,则CF为2a,BF为2﹣2a,最后再证明A字模型相似△BFE∽△BCD,从而解答即可.【解答】解:过点E作EF⊥BC,垂足为F,∵∠ACB=90°,BC=2,,∴AC===4,∵CD:AD=1:3,∴CD=1,∵∠BCE=∠A,∠ACB=∠CFE=90°,∴△ABC∽△CEF,∴===2,∴设EF为a,则CF为2a,BF为2﹣2a,∵∠ACB=∠BFE=90°,∠CBD=∠FBE,∴△BFE∽△BCD,∴=,∴=,∴a=,∴EF=,CF=1,∴CE===,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A字模型相似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5小题)17.(2022秋•奉贤区期中)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边CB延长线上一点,联结DE 交边AB于点F,联结AC交DE于点G,且=.(1)求证:AB∥CD;(2)如果AE2=AG•AC,求证:=.【分析】(1)由AD∥BC,得到△ADG∽△CEG,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由AE2=AG•AC易得△AEG∽△ACE,所以∠AEG=∠ACE=∠DAG,可得△ADG∽△EDA,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解答】证明:(1)∵AD∥BC,∴△ADG∽△CEG,∴=,∵=,∴=,∴AB∥CD;(2)∵AE2=AG•AC,∴=,∵∠EAG=∠CAE,∴△AEG∽△ACE,∴∠AEG=∠ACE,∵AD∥BC,∴∠ACE=∠DAG,∴∠DAG=∠AEG,∵∠ADG=∠EDA,∴△ADG∽△EDA,∴,即=.【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2022秋•杨浦区期中)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边AB、AC上,DE∥BC.如果S△ADE=2,S△BCE=7.5.求S△BDE.【分析】设S△BDE=x,则可得出△ABE△BCE的面积之比,再将x的值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设S△BDE=x.∴=,∴=.∵DE∥BC,∴=,∵S△ADE=2,S△BCE=7.5,∴=,解得:x1=﹣5(舍),x2=3.∴S△BDE=3.【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以及分式方程的应用,难度较大.19.(2022秋•奉贤区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AB上,点F、E在边AC上,且DF∥BE,.(1)求证:DE∥BC;(2)如果=,S△ABC=12,求S△ADE的值.【分析】(1)由DF∥BE得比例,结合已知比例,利用过渡比得出=,证明结论;(2)首先可以证明=,然后证明△ADE∽△ABC,最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解答】(1)证明:∵DF∥BE,∴=,∵=,∴=,∴DE∥BC;(2)解:∵=,∴=,∴=,∵DE∥BC,∴△ADE∽△ABC,∴==()2=,∵S△ABC=12,∴S△ADE=.【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关键是利用平行线得出相似三角形及比例,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解题.20.(2023•青浦区一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F在边AD上,射线BA、CF相交于点E,DF=2AF.(1)求EA:AB的值;(2)如果,,试用、表示向量.【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易证△AEF∽△DCF,则=,由DF =2AF即可求解;(2)先算出,再根据即可求解.【解答】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AEF∽△DCF,∴,∴,∵DF=2AF,∴,∴;(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F=2A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面向量,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1.(2021秋•普陀区期末)如图,在△ABC中,边BC上的高AD=2,tan B=2,直线l平行于BC,分别交线段AB,AC,AD于点E、F、G,直线l与直线BC之间的距离为m.(1)当EF=CD=3时,求m的值;(2)将△AEF沿着EF翻折,点A落在两平行直线l与BC之间的点P处,延长EP交线段CD于点Q.①当点P恰好为△ABC的重心时,求此时CQ的长;②联结BP,在∠CBP>∠BAD的条件下,如果△BPQ与△AEF相似,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CD的长.【分析】(1)根据=tanB=2,可得:BD=1,再由EF=CD=3,DG=m,可得:BC=4,AG=2﹣m,利用EF∥BC,可得=,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①由翻折可得:BD=CD=1,AP=2PD,即PD=AD=,AP=AD=,进而得出:AG=,推出DP=GP,再由EF∥BC,可得出EG=,利用ASA证明△PQD≌△PEG,即可求得答案;②分两种情况:Ⅰ.当△BPQ∽△FAE时,由△FAE∽△CAB,推出△BPQ∽△CAB,建立方程求解即可;Ⅱ.当△BPQ∽△AFE时,由△AFE∽△ACB,推出△BPQ∽△ACB,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如图1,在△ABC中,边BC上的高AD=2,tanB=2,∴=tanB=2,∴BD=1,∵EF=CD=3,DG=m,∴BC=BD+CD=4,AG=AD﹣DG=2﹣m,∵EF∥BC,∴=,即=,解得:m=,∴m的值为;(2)①如图2,∵将△AEF沿着EF翻折,点A落在△ABC的重心点P处,∴BD=CD=1,AP=2PD,即PD=AD=,AP=AD=,∴AG=GP=AP=,∴DP=GP,∵EF∥BC,∴∠PGE=∠PDQ=90°,△AEG∽△ABD,∴=,即=,∴EG=,在△PQD和△PEG中,,∴△PQD≌△PEG(ASA),∴DQ=EG=,∴CQ=CD﹣DQ=1﹣=,∴此时CQ的长为;②在Rt△ABD中,AB==,∵将△AEF沿着EF翻折,点A落在两平行直线l与BC之间的点P处,∴∠PBQ<∠ABD,∵EF∥BC,∴∠AEF=∠ABD,∴∠PBQ<∠AEF,∵∠CBP>∠BAD,∴∠BAD<∠PBQ<∠AEF,∵GP=AG=2﹣m,DG=m,∴DP=DG﹣GP=m﹣(2﹣m)=2m﹣2,∴m>1,∴1<m<2,∵∠AEF=∠ABD,∴=tan∠AEF=tan∠ABD=2,∴=2,∴EG=,∵EF∥BC,∴△PEG∽△PQD,∴=,即=,∴DQ=m﹣1,∴BQ=BD+DQ=m,∵∠AEF=∠PEG=∠BQP,∠PBQ<∠AEF,∴△BPQ与△AEF相似,则△BPQ∽△FAE或△BPQ∽△AFE,Ⅰ.当△BPQ∽△FAE时,∵△FAE∽△CAB,∴△BPQ∽△CAB,∴=,即=,∴BC=,∴CD=BC﹣BD=﹣1=;Ⅱ.当△BPQ∽△AFE时,∵△AFE∽△ACB,∴△BPQ∽△ACB,∴=,即=,∴BC=,∴CD=BC﹣BD=﹣1=,综上,线段CD的长为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翻转变换的性质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相关知识,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程思想思考解决问题是解题关键.22.(2023•奉贤区一模)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E在对角线BD上,∠EAD=∠BDC.(1)求证:AE•BD=AD•DC;(2)如果点F在边DC上,且,求证:EF∥BC.【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ADB =∠DBC ,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可以证明△ADE ∽△DBC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利用(1)的结论和已知条件可以证明△DEF ∽△DBC ,接着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在即可求解.【解答】证明:(1)∵AD ∥BC ,∴∠ADB =∠DBC ,又∵∠EAD =∠BDC ,∴△ADE ∽△DBC ,∴AE :AD =DC :BD ,∴AE •BD =AD •DC ;(2)∵AE :AD =DC :BD ,且,∴=, 而∠EDF =∠BDC ,∴△DEF ∽△DBC ,∴∠DEF =∠DBC ,∴EF ∥B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同时也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综合性.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CE 与BD 相交于点O ,CE 与B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已知2DE AE =,10CE =,求GE 和CO 的长.【答案】56GE CO ==,. 【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D BC ∴=,.又2DE AE =,13GE AE AE GC BC AD ∴===,23EO DE OC BC ==, 即13GE GE EC =+,23EC CO CO −=, 代入即可求得56GE CO ==,.【总结】考查利用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构造“A ”字型和“X ”字型,进行比例线段的综合应用.24.如图,在ABC ∆中,设D 、E 是AB 、AC 上的两点,且BD CE =,延长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3:5AB AC =,12cm EF =,求DF 的长.【答案】20cm .【解析】过点D 作//DH AC 交BC 于H ,则有35BD AB DH AC ==,又BD CE =, 则有35CE DH =,由//CE DH , 得35EF CE DF DH ==,代入计算得:125320DF cm =⨯÷=. 【总结】作平行线,构造出与所求线段相关的“A ”字型或“X ”字型,比例转化.25.如图,已知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3:2AD DB =,:1:2AE EC =,直线ED和CB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FB FC . FE DC B A【答案】1:3.【解析】过点B 作//BG FE 交AC 于G .根据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可得:32AE AD EG DB ==,又:1:2AE EC =,故13EG EC =, 由//BG FE ,可得:::1:3FB FC EG EC ==.【总结】作平行线,构造出与所求线段相关的“A ”字型或“X ”字型,比例转化. G F EDCB A。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三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所谓的相似三角形,就是它们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样,然而只要其形状相同,不论大小怎样改变他们都相似,所以就叫做相似三角形。

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
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或两边的延长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射影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参考(搜集整理全面细致)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参考(搜集整理全面细致)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汇总参考一、比例线段及比例的性质1.比例线段:(1)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m:n,或写成,其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2)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比例的项:已知四条线段a,b,c,d,如果,那么a,b,c,d,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d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c叫做比例内项,线段d还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4)比例中项:如果作为比例线段的内项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a:b=b:c或,那么线段b叫做线段a和c的比例中项.2.比例的性质(1)比例的基本性质:(2)反比性质:(3)更比性质: 或(4)合比性质:(5)等比性质: 且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性质定理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的对应成比例.(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4)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判定定理推论: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的延长线(这两边的延长线在第三边的同侧)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5)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的直线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6)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的直线所截,如果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这几个定理主要提出由平行线可得到比例式;反之,有比例可得到平行线.首先要弄清三个基本图形:这三个基本图形的用途是: 1.由平行线产生比例式 基本图形(1): 若l 1//l 2//l 3,则或或或 基本图形(2): 若DE//BC ,则或或或 基本图形(3): 若AC//BD ,则或或或在这里必须注意正确找出对应线段,不要弄错位置. 2.由比例式产生平行线段 基本图形(2):若, , , ,, 之一成立,则DE//BC. 基本图形(3):若,,,,,之一成立,则AC//DB.4.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二、黄金分割 1.黄金分割是指把一条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AC)是原线段(AB)与较小线段(BC)的比例中项(AC 2=AB·BC),C 点为黄金分割点. 2.黄金分割的求法 ①代数求法: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C.分析:设C 点为所求作的黄金分割点,则AC 2=AB·CB,设AB =,AC =x ,那么 CB =-x , 由AC 2=AB·CB,得:x 2=·(-x)=0, 根据求根公式,得:x =整理后,得:x 2+x -∴(不合题意,舍去),即AC =AB≈0.618AB, 则C 点可作.②黄金分割的几何求法(尺规法):已知:线段AB , 求作: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C. 作法:如图:(1)过B 点作BD ⊥AB ,使BD =AB.(2)连结AD ,在AD 上截取DE =DB.(3)在AB 上截取AC =AE. 则点C 就是所求的黄金分割点.证明:∵AC =AE =AD -AB ,而AD =∴AC =.5-1三、相似三角形 1.相似多边形(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相似多边形的识别: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3)相似比:我们把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 (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②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③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表示,读作相似于.如:△ABC 和△DEF 相似,可以写成△ABC ∽△DEF ,也可以写成△DEF ∽△ABC ,读作△ABC 相似于△DEF.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相等,对应边上的中线的比相等,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的比相等,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⑤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比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5)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问题,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的理解和认识.四、实数与向量相乘 1.实数与向量相乘的意义一般的,设为正整数,为向量,我们用表示个相加;用表示个相加.又当为正整数时,表示与同向且长度为的向量. 诠释:设P 为一个正数,P 就是将的长度进行放缩,而方向保持不变;—P 也就是将的长度进行放缩,但方向相反.2.向量数乘的定义一般地,实数与向量的相乘所得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1)如果时,则:①的长度:;②的方向:当时,与同方向;当时,与反方向;(2)如果时,则:,的方向任意.实数与向量相乘,叫做向量的数乘.n a a nn a a n -n -m a m n a mnk a ka k 0,a 0且≠≠ka ||||||ka k a =ka 0k >ka a 0k <ka a k 0,a=0=或0ka =ka k a(1)向量数乘结果是一个与已知向量平行(或共线)的向量; (2)实数与向量不能进行加减运算;(3)表示向量的数乘运算,书写时应把实数写在向量前面且省略乘号,注意不要将表示向量的箭头写在数字上面;(4)向量的数乘体现几何图形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实数与向量相乘的运算律 设为实数,则:(1)(结合律);(2)(向量的数乘对于实数加法的分配律);(3) (向量的数乘对于向量加法的分配律) 4.平行向量定理(1)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诠释:任意非零向量与它同方向的单位向量的关系:,.(2)平行向量定理:如果向量与非零向量平行,那么存在唯一的实数,使.诠释:(1)定理中,,的符号由与同向还是反向来确定.(2)定理中的“”不能去掉,因为若,必有,此时可以取任意实数,使得成立. (3)向量平行的判定定理:是一个非零向量,若存在一个实数,使,则向量与非零向量平行. (4)向量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向量与非零向量平行,则存在一个实数,使. (5)A 、B 、C 三点的共线若存在实数λ,使 .要点五、向量的线性运算 1.向量的线性运算定义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 诠释:(1)如果没有括号,那么运算的顺序是先将实数与向量相乘,再进行向量的加减. (2)如果有括号,则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向量的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或不平行)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得.ka m n 、()()m na mn a =()m n a ma na +=+m (+b)=m a a mb +a 0a 0a a a =01a a a=b a m b ma =b m a=m b a a 0≠a 0=b 0=m b ma =a m b ma =b a b a m b ma =⇔AB //BC ⇔AB BC λ=12,e e a 12,λλ1122a e e λλ=+(1)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或不平行)向量叫做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一组基底中,必不含有零向量.(2) 一个平面向量用一组基底表示为形式,叫做向量的分解,当相互垂直时,就称为向量的正分解.(3) 以平面内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为一组基底,该平面内的任意一个向量都可表示成这组基底的线性组合,基底不同,表示也不同.3.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1)利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用已知向量来表示另外一些向量,除利用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外,还应充分利用平面几何的一些定理,因此在求向量时要尽可能转化到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平面几何的性质,把未知向量转化为与已知向量有直接关系的向量来求解. (2)用向量方法研究平面几何的问题的“三步曲”:①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 ②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的关系. ③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12,e e 12,e e 1122a e e λλ=+12,e e。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中考复习(知识点+题型分类练习)

相似三角形一、知识概述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4.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④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温馨提示:①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其相似比k=1.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其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比具有顺序性.例如△ABC∽△A′B′C′的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为k,则△A′B′C′∽△ABC的相似比,当且仅当它们全等时,才有k=k′=1.③相似比是一个重要概念,后继学习时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实质它是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倍数,这一点借助相似三角形可观察得出.5.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其延长线相交,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②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温馨提示:(1)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条思路:①条件中若有平行,可采用判定定理1;②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包括隐含的公共角或对顶角),可再找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边对应成比例;③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但是,在选择利用判定定理2时,一对对应角相等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④条件中若有等腰关系,可找顶角相等或底角相等,也可找腰和底对应成比例。

(2)在综合题中,注意相似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熟练掌握线段代换、等比代换、等量代换技巧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运用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能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它转化为纯数学知识的问题,要注意培养当数学建模的思想。

数学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数学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知识点
在九年级数学中,相似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主要知识点:
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并且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比例相等,即如果ABC和A'B'C'是相似三角形,那么AB/A'B' = AC/A'C' = BC/B'C'。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 AAA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SS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SAS判定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个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 求比例: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个边和它的对应边比例,可以求出其他对应边的比例。

- 求长度和面积:已知一个三角形及其相似三角形的一些边的长度,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出其他边的长度和面积。

- 证明定理:可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一些重要的几何定理,如角平分线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等。

以上介绍了一些九年级数学中关于相似三角形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基本模型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基本模型

微专题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基本模型 A X AX K ⎧⎧⎪⎨⎩⎪⎪⎧⎪⎪⎪⎪⎪⎪⎪⎪⎨⎪⎪⎨⎪⎪⎪⎪⎪⎪⎪⎪⎪⎪⎪⎩⎩相似三角形的相关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字型)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字型)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型)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母子型)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旋转型)相似三角形基本模型(字型(一线三等角))相似三角形常用辅助线基础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重难点题型(作平行线) 重难点题型题型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点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汇总:1、定义法:三个对应角相等,三条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1.(2020·陕西西安·高新一中初三一模)如图,点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连接AE 交CD 于F ,交BD 于M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不含全等的三角形)( )对.A .4B .5C .6D .7【解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BC ,AB//CD ,∴△ADM ∽△EBM ,△ADF ∽△ECF ,△DFM ∽△BAM ,△EFC ∽△EAB ,∵∠AFD=∠BAE ,∠DAE=∠E ,∴△ADF ∽△EBA ,∴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5对,故选:B .2.(2020·湖南茶陵·初三期末)如图,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和丙D .乙和丁,23;丙中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2,3只有甲与丙中的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2==C . 3.(2020·河南罗山·初三期末)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在AD 上,EF BE ⊥,交CD 于F ,连结BF ,则图中与ABE △一定相似的三角形是A .EFB △ B .DEFC .CFBD .EFB △和DEF【解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90°,再由EF BE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B=∠DFE ,即可得到结果.∵矩形ABCD ∴∠A=∠D=90°∴∠DEF+∠DFE=90°∵EF BE ⊥∴∠AEB+∠DEF=90°∴∠AEB=∠DFE∵∠A=∠D=90°,∠AEB=∠DFE ∴ABE ∽DEF 故选B.4.(2020·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三期中) 如图,D 、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要使△AED △与ABC 相似,不能添加的条件是( )A .DE ∥BCB .AD•AC=AB•AEC .AD :AC=AE :AB D .AD :AB=DE :BC【解析】A 、当DE ∥BC ,则△AED ∽ACB ,所以A 选项错误;B 、当AD•AC=AB•AE ,即AD :AB=AE :AC ,而∠A 公共,则△AED ∽ACB ,所以B 选项错误; C 、当AD :AC=AE :AB ,而∠A 公共,则△AED ∽△ABC ,所以C 选项D 、AD :AB=DE :BC ,而它们的夹角∠ADE 和∠ABC 不确定相等,则不能判断△AED 与△ABC 相似,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5.(2020·广西蒙山县二中初三月考)能判定ABC 与A B C '''相似的条件是( )A .AB AC A B A C ='''' B .AB A B AC A C''='',且A C '∠=∠ C .AB BC A B A C =''''且B A '∠=∠ D .AB AC A B A C ='''',且B B '∠=∠ 【解析】解:A.AB AC A B A C ='''',B.AB A B AC A C ''='',且A C '∠=∠, D.AB AC A B A C ='''',且B B '∠=∠,均不能判断ABC 与A B C '''相似,故错误; C.AB BC A B A C =''''且B A '∠=∠,能判定ABC 与A B C '''相似,本选项正确故选:C . 6.(2020·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月考)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增加下列哪些条件:①AED B ∠=∠;②AE DE AB BC=;③AD AE AC AB =,使ADE ∆与ACB ∆一定相似( )A .①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③【解析】①∵A A ∠=∠ ,AED B ∠=∠ADE ACB ∴,故正确;②虽然有对应边成比例,但是夹角并不一定相等,所以ADE ∆与ACB ∆不一定相似,故错误; ③∵A A ∠=∠,AD AE AC AB =ADE ACB ∴,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是:①③故选:A .7.(2020·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初三课时练习)下列各组图形中,不一定相似的是( )A .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 .各有一个角是9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D .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解析】A 、各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100°的角只能是顶角,夹顶角的两边成比例,所以一定相似;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锐角都是45°,相等,所以一定相似;C 、各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两对对应角相等,所以一定相似;D 、各有一个角是5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可能是顶角为50°,也可能底角为50°,所以对应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不一定不相似;故选:D .8.(2020·安徽初三月考)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AB 上的点,则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 )A .若ADE ABC =∠∠,则ADE ABC △△∽B .若AD AB AE AC=,则ADE ABC △△∽ C .若AD AE CD BE =,则ADE ACB ∽ D .若AD AB DE BC =,则ADE ABC △△∽ 【解析】解:A 、若ADE ABC =∠∠,∠A 为公共角,则ADE ABC △△∽,是真命题;B 、若AD AB AE AC=,∠A 为公共角,则ADE ABC △△∽,是真命题; C 、若AD AE CD BE =,则AD AE AC AB=,∠A 为公共角,则ADE ABC △△∽,是真命题; D 、若AD AB DE BC =,由于条件不够,不能证明ADE ABC △△∽,故D 是假命题;故选:D. 9.(2020·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初三课时练习)点D 在ABC 的边AB 上,且2AC AD AB =⋅,则ABC ACD ,理由是_______.【解析】依题意,画图如下:2AC AD AB =⋅,即AB AC AC AD=, 又A A ∠=∠,ABC ACD ~∴(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故答案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l 1∥l 2∥l 3。

则,,,…AB BC DE EF AB AC DE DF BC AC EF
DF
===
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③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4推论:如果一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条边,截其它两边(或其延长线),那么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推论○4的基本图形有三种情况,如图其符号语言:∵DE ∥BC ,∴△ABC ∽△ADE ;
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拓展延伸: (1)有一组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顶角或底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例题1.如图,直线DE 分别与△ABC 的边AB 、AC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D 、E ,由ED ∥BC 可以推出
AD AE
BD CE
=
吗?请说明理由。

(用两种方法说明)
例题2.(射影定理)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于D.
求证:(1)2AB BD BC =⋅;(2)2AD BD CD =⋅;(3)CB CD AC ⋅=2
例题3.如图,AD 是Rt ΔABC 斜边BC 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分别交AB 、AC 于E 、F.则
BD
BE
AD AF =例题精讲
A
E
D
B
C
A
B
C
D
吗?说说你的理由.
例题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已知过点B 作BE ⊥CD 于E,连接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C
(1) 求证:△ABF ∽△EAD ;
(2)若AB=4,∠BAE=30°,求AE 的长;3分之8倍根号3 (3)在(1)(2)条件下,若AD=3,求BF 的长。

2分之3倍根号3 随练: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经平移得到△DEF ,AC 、DE 交于点G ,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D A . 3对 B . 4对 C . 5对 D . 6对
2.如图,已知DE ∥BC ,EF ∥AB ,则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 )C
A
D
C
B
E
F G F E D
C
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