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合集下载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1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约的生活事例,让同学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同学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查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难点:探究沏茶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老师:同学们,在学新知识之前,我们来解决一个语言问题。请用“一边……一边……”造句。

〔由同学自由联想造句,再指名同学将所造的'句子说一说〕

老师:大家说的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吗?

〔板书:同时进行〕

老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完成的效率高不高。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就是怎样合理地利用时间,

提高效率。

〔板书课题:沏茶问题〕

二、探究新知

教学教材第104页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中的情境图。

老师:想一想,你平常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预备呢?

同学自由回答。

老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做了哪些事,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烧水:8分钟洗水壶:1分钟洗茶杯:2分钟

接水:1分钟找茶叶:1分钟沏茶:1分钟

2.组织同学争论沟通。

老师:假如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长时间?〔同学回答:14分钟〕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

安排同学在小组中充分争论: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同学小组争论,小组选派一人汇报方案,师生共同沟通。

3.老师依据同学的汇报,用流程图记录下做事情的过程。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共用11分钟

洗茶杯

找茶叶

4.归纳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纳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小红和亮亮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每次买东西都喜欢相互比较。今天,小红买了3个笔记本花了12元。亮亮买了5个笔记本花了15元。你知道,谁买的笔记本更便宜一些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单价、数量

和总价)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会解决实际中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通过这个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1、建立概念:

师:孩子们想想,如果他们买的笔记本的本数一样,是不是就好比较了呢?

师:我们可以分别算出一个笔记本的价格,再进行比较。

预设1:小红买3个笔记本花了12元,那么1个笔记本的价格就是12÷3=4(元);

预设2:亮亮买5个笔记本花了15元,那么1个笔记本的价格就是15÷5=3(元);

预设3:小红买1个笔记本花了4元,亮亮买1个笔记本花了3元,亮亮买的笔记本更便宜。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购物时,为什么会关心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 新课导入

(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公式:总价 = 单价× 数量。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购物、计算等,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理解和运用。

4. 总结与拓展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

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表现,如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

3. 期末考试中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题目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

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

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掌握如何计算总价;

3.能够灵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启发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

2.如何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三、教学难点

1.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灵活运用;

2.多种问题情境下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

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讲解

1.引入概念:首先向学生解释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探究规律: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

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理解。

3. 实践

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让他们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展示讨论:每组展示他们的解答,并让其他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

讨论。

4. 拓展

1.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加深理解,扩展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掌握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长

教学内容教学时长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15分钟

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30分钟

实际应用举例15分钟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教师互动式提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例如:

•商店里的商品都有什么信息?

•你知道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步骤二:学习

1. 单价的概念

教师通过讲解及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的概念,例如:

•定义:单价就是一个单位商品的价格。

•举例:这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那么这个苹果的单价就是2元。

2. 数量的概念

教师通过讲解及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数量的概念,例如:•定义:数量指的是商品的个数。

•举例:我买了5个苹果,那么这个苹果的数量就是5个。

3. 总价的概念

教师通过讲解及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总价的概念,例如:•定义: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

•举例:我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那么这次购买的总价就是10元。

4. 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教师通过讲解及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例如:

•计算单价:单价 = 总价÷ 数量

•计算数量:数量 = 总价÷ 单价

•计算总价:总价 = 单价× 数量

步骤三:巩固

1. 综合练习一

教师设计综合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明去商店买了10根香肠,每根香肠的单价是2元。请计算小明这次购买的总价是多少元?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3元。这里的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3支是铅笔的数量,3元是铅笔的总价。

2.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单价:单价是指每件商品的价格。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这个1元就是铅笔的单价。

数量:数量是指购买商品的件数。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这个3支就是铅笔的数量。

总价: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例如,小明买了3支铅笔,需要支付3元,这个3元就是铅笔的总价。

3.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总价 = 单价× 数量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商品的总价。只要我们知道商品的单价和数量,就可以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总价。

4.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方法

(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例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1元,小明买了3支铅笔,他需要支付的总价是多少?

解答:根据总价 = 单价× 数量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总价 = 1元× 3支 = 3元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教案标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案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解决与单价、数量和总价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购物和计算。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引入教学主题,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引发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

的认识。

2. 提出一个实际购物的情景,例如购买水果,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的水果

的总价。

教学内容:

1. 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 单价:指每个单位物品的价格。

- 数量:指购买的物品的个数。

- 总价:指购买物品的总价格,可以通过单价乘以数量来计算。

2. 示范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 给出一些示例,例如购买苹果,每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购买了5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计算2元× 5个苹果来得出总价为10元。

3. 练习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

-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 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使用图表或表格来组织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应用活动: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每个清

单的总价,并比较各组的结果。

2. 实际购物体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购物活动,在规定的预算内购买物品,并

计算总价。

3. 小结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购物活动中的体验和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总

结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估:

1. 在练习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环节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及时

给予指导和反馈。

2. 在应用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购物计算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熟练运

单价 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 数量=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教案标题:单价× 数量 = 总价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应用“单价× 数量 = 总价”这一数学概念;

2.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投影仪;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有关数学运算的知识,例如加法、减法、乘法等;

2. 提出问题:如果你想要购买一些商品,如何计算出总价呢?

探究:

1. 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向学生解释“单价× 数量 = 总价”这一概念,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单价是2元,你想买3个苹果,那么你需要支付多少钱?

2. 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计算这个问题,并在纸上写下计算过程和答案;

3. 随机选择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答案,并与全班讨论是否一致。拓展:

1. 教师提供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例如:购买多个商品的总价计算、根据总价和单价计算商品数量等;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出题并解答,加深对“单价× 数量 = 总价”这一概念

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巩固:

1.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并进行讨论和纠正。

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单价× 数量 = 总价”这一数学概念的重要性;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总结问题,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单价× 数量 = 总价”这一概念,例如购物、计算零花钱等;

2. 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教案标题: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投影仪、教学PPT;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购物时需要计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什么关系?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教学PPT或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向学生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解释单价是指单位商品的价格,数量是指购买的商品数量,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3. 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总价 = 单价× 数量。

步骤三:计算实例(1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教学PPT或提供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单价、数量和总价的

计算。

2. 逐步演示计算过程,解释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并解答问题。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核对答案,教师进行讲解和订正。

3. 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过程。

步骤五:拓展应用(10分钟)

1.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已知的单价、数量或总价计算其他未知量。

3. 鼓励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并与全班分享。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生3: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师:为什么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和买了多少,求一共用的钱数要用乘法解决?

学生画图说明: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就知道了每份是几,知道买了多少,就知道有这样的几份,求一共花了多少钱就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因此这3道题都用乘法计算。

小结: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就说明了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的道理,还发现它和原来学过的“几个几”密不可分,你们真会思考。

(二)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这三个数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生:单价×数量=总价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学生提出疑问:单价和总价都表示价钱,怎么区分呢?

(1)从价签上认单价。

交流后小结:只要是每件商品的价钱,就是商品的单价。

(2)在小票中辨认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在超市的购物小票上也有单价、数量、总价。哪个是单价、哪个是数量?

学生交流;根据小票上的提示,小星号前面的是商品的数量,小星号后面的是单价,金额表示的是总价。

(3)从称重商品标签上辨别单价、数量和总价。

师:称重商品上贴着小标签,上面的信息比较多,你能从标签上找到单价、数量和总价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小结:像这种需要称重的水果、干果、杂粮等商品,标签上有2个价钱,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区分单价、数量和总价。

三、巩固练习

(一)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 4.4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 4.4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单价的意义,正确掌握复合单位的读、写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并能应用这种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单价”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并应用“单价×数量=总价”这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模型思想。

2.理解复合单位中包含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走进生活,认识“单价”

师:同学们,看过这样的商品标价吗?(出示图片)在哪里见过?

3元/瓶 5元/桶 18元/盘

生:饭店、超市

师: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知道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吗?

生:饮料一瓶3元!方便面一桶5元!炒菜一盘18元

师:这里的多少钱一瓶、一桶、一盘都是指一件商品的价钱!我们把它叫做——生:(齐)单价(板书)

师:看大屏幕,像这样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每箱、每套、每千克的价钱也叫作商品的单价。

师:想一想:什么是“单价”?

师:是的,每件商品的价钱就叫做——单价(课件出示)

师:饮料的单价是——?(师手势比3元/瓶)

生:3元每瓶

师:厉害!你们已经会读单价了!这里的“/”表示“每”或“1”。读作——“每”

师:一起再读一遍!

师:接着读:(师手比:5元/桶 18元/盘)

师:会写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师:先写数字18,再写单价的单位元每桶,用条斜线表示每。(课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单价、数量和总价》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买菜等,引导学生关注单价、数量和总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如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等。

3. 实践应用

(1)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高

(1)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定期检测: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总价单价和数量|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总价单价和数量|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1 总价单价和数量|冀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通过实际例子计算总价、单价和数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算术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以一家超市的收银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收银员在计算商品价格时需要知道哪些概念和计算方法呢?”

2. 提出问题

教师列举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然后提问:“如何求出这些商品的总价?”

3. 讨论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计算方法,将商品价格和数量相乘,再将各个商品的结果相加,得出商品的总价格。

4. 理解单价和数量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单价和数量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举例子,确定一种计算单价的方法,即单价=总价÷数量。

5. 练习计算方法

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商品的总价、单价和数量。

6. 总结本课内容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并强调总价、单价、数量三个概念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了总价、单价、数量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方式,将这些概念联系起来。通过思考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和练习计算方法,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也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价格问题数学初中教案

价格问题数学初中教案

价格问题数学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学会使用公式:总价 = 单价 × 数量,单价 = 总价 ÷ 数量,数量 = 总价 ÷ 单价;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价格问题。

教学重点:

1. 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公式解决价格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价格问题,比如买东西时需要计算总价,或者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解决价格问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讲解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是每单位商品的价格,总价是购

买一定数量商品所需支付的总价格,数量是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 引导学生掌握公式:总价 = 单价 × 数量,单价 = 总价 ÷ 数量,数量 = 总价 ÷ 单价。

3. 通过举例解释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计算。

三、课堂练习(15分钟)

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完成。

2.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价格问题,如计算总价、求单价、比较性价比等。

3.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练习题,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四、案例分析(1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如购买某商品的单价为20元,购买了3件商品,要求学生计算总价、求单价、求购买的数量。

2. 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解释结果的意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

4.3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3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单价、数量、总价

学情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2页例4。

理解区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它们所表达的含义,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然后探讨和发现他们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依据“单价×数量=总价”推导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并且会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多位数乘两位数,对于数量关系也有过一定的初步了解,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知识层面上加强理解和总结。理解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探讨和研究三者的数量关系,然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再加上内容贴近生活,所以学生比较喜欢,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练习层层递进,生活中购物是个大学问,而其中单价、数量和总价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对于学生理解能力也不断提升。但是综合理解和运用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其中用到的利用乘除法关系得出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以及平均分和包含除法的理解运用,学生们容易混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单价概念的内涵,建立“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建立“单价模型”,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式,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或者平均分以及包含除法归纳出另外两个除法的数量关系式,并且学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出总价。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复习并巩固单价和数量的概念。

2.确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运用单价和数量计算总价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书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Step 1: 复习

1.复习单价和数量的概念,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

2.列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回答示例中的单价和数量。

Step 2: 引入新知识

1.提问:“单价和数量有什么关系?”

2.以购买水果为例,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些水果的单价是5元,购买了3个,总价就是15元。

Step 3: 计算练习

1.出示一些购买物品的例子,让学生计算出总价。

2.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如果物品的单价是10元,购买了5个,那么总价是多少?将问题分享给其他学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Step 4: 解释计算方法

1.学生分享计算方法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总价的方法,即将单价乘以数量。

Step 5: 案例分析

1.给学生一些购买物品的案例,让他们自己计算总价。

2.收集学生的计算结果,让他们在黑板上依次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然后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和讨论。

Step 6: 练习巩固

1.以课本上的相关习题为例,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题方法。

Step 7: 拓展练习

1.提供一些较难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第52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流程

课前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个小组比赛,今天哪个小组表现最好,就加一个五角星,最后,

获得五角星最多的小组获胜。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超市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哪里呀?你们喜不喜欢去超市购物呀?这是昨天我去超市的购物时收集

到的信息,仔细观察图片,你能找到哪些信息?这些数字都代表了什么含义?同桌两人相互

交流举手回答。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生:发现了各个物品的价格,例:冰红茶 2.5元/瓶。

师:像这样表示一件商品的价格我们就称之它为单价。下面有几道题需要大家判断一下哪句话是完整表示商品的单价的?

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

A、巧克力13元

B、一袋巧克力13元

C、苹果5元

D、苹果每千克5元

E、《格林童话》每套8本

生:B、D是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一件商品的价格——单价)

师:这是我昨天去超市所买的一件东西,你能指出哪个量是表示商品的单价吗?

矿泉水每瓶3元,买了3瓶

生:3元

师:那么3瓶又表示什么?(数量)所以,像这样表示购买商品的多少就叫做数量

师:那你们能帮我算一算买矿泉水一共花了多少钱吗?(9元)那9元又代表了什么?(总价)

师:购买商品一共花的钱数——总价

师:那这两个3所表示的含义是否相同?(不同)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道,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

师:那面对这样的两道题,你们愿不愿意尝试独立算算?写完的同学可以和你们同桌说

一说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指名学生汇报黑板上的题,集体订正。

师:谁能指出这两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什么?

师:哪个小组想说说?你们组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师:好,同学们,你们不但独立解决了例题,还发现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你们太了不起了。

板书:80×3=240(元),10×4=40(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

买了多少→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课件出示老师的购物清单。

师:昨天老师也去超市购买了一些商品,但是我一不小心把购物清单弄脏了,你们能帮我算出清单上内容吗?算完后请你想想,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算完

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之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三)、巩固运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接下来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了,我们还要

进行小组大比拼,落后的小组就要赶快加把劲,趁机追上。

1.填空

2.巩固提升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五)、板书设计

单价、数量、总价

1.一件商品的价格——单价

2.买了多少——数量

3.一共用的钱数——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