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色彩原理

合集下载

色彩基础知识与搭配原理

色彩基础知识与搭配原理

互混调和
例图
互混调和


混入同一色调和
混 入 同 一 色 调 和
多 色 相 层 次 调 和
给每种颜色加灰形成新画面,然后将两 者结合,组合再一起。
多 色 相 层 次 调 和
色彩协调
层次丰富
多 色 相 层 次 调 和
色彩协调
层次丰富


多 色 相 层 次 调 和


多 色 相 层 次 调 和
显得柔和宁静,和黄色配合显得明快清新。由于绿色的视认性不高,多为陪衬的中型色彩运用。

橙色: 秋天收获的颜色,鲜艳的橙色比红色更为温暖、华美,是所有色彩中最温暖的色彩。橙色
象征快乐、健康、勇敢。

紫色:象征优美、高贵、尊严,另一方面又有孤独、神秘等意味。淡紫色有高雅和魔力的感觉,深
紫色则有沉重、庄严的感觉。与红色配合显得华丽和谐,与蓝色配合显得华贵低沉,与绿色配合显得热
感和稳定感,有很好的视觉传达能力。
色彩的感知
冷 膨胀 兴奋 前进 柔软
色彩的+ 感觉
轻重,朴素华丽,味 觉嗅觉,听觉,形状, 时间
暖 收缩 沉静 后退 坚硬
配色原理
对比
调和
调性
解构
色相
统一属性
明度
秩序调和
彩度
面积比
面积冷暖 分离调和
形成 分类 构成 交叉组合
采集 重构
…………………………
技巧 均衡 节奏 层次 疏密
• 对自然色和人工色进行观察学习的前提下,进行分解组合再创造的构成手法, 也就是将自然界的色彩和由人工组织过的色彩进行分析、采集、概括、重构 的过程。
采集 1.对自然色的采集 2.对传统色的采集 3.对民间色的采集 4.对生活环境色的采集

室内色彩设计原理

室内色彩设计原理

室内是平面、立面图;色彩 透视图
主要饰面材料;孟塞尔彩色 图表
陈设、家具等样本或色彩样 稿
室内色彩设计步骤与方法
步骤
1.调查研究
主要工作内容
了解室内空间的功能、风格、特征及业主的要求等
必要资料
书面资料
2.色彩构思
3.确定立面材料的 色彩 4.推敲陈设与家具 等色彩 5.编制色彩一览表
作出彩色效果图,对室内色彩设计作最初步的设想
选择主要用的材料。按实际使用的面积、比例、进行 组合比较。确定基调色调 在初步确定主要材料色彩后,认真推敲陈设、家具及 小装饰品的色彩。研究确定整体色调 编制色彩一览表,选用标准色表。选择全部材料样本
色彩、明度和彩度三属性的纵深组合,便可架构一立体, 简称“色立体”(COLOR SOLID)或者色树(COLOR TREE)。 明度为纵轴、彩度为横轴向上向下或向内向外衍生出各种不同 明度、彩度的色彩子孙,组成一个又一个色片家族(COLOR FAMILY)色立体的功能很多,就像一本字典,随时可查询、对 照和参考。
(2)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关系。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通常形成室内的 基本色调。重点色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某一部分而采用 的色彩,重点色通常为引人注目的强烈色彩。处理基调色与重点色的关 系时,应有利于突出室内空间的主从关系、虚实关系,表现空间色调的 整体感。 (3)固有色与条件色的关系。室内环境中的建筑构件、家具、设备、 陈设、织物等色彩部件自身都有固有色。而它们受到一定的光照及 环境色彩的反射,所呈现出来的便是条件色。在室内环境中光源越强, 条件色越明显,空间的色调也就越统一。
奥斯瓦尔德色相环
二、室内色彩设计的任务和方法
1.室内色彩设计的作用 色彩对于人的心理、生理、物理方面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色彩构成原理是指利用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来达到人类视觉艺术效果和传达情感、表达意义的设计原理。

色彩构成原理可以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例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

1. 色彩的三个属性色彩的三个属性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颜色在色轮上的位置,例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明暗程度。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

设计者可以通过调整这三个属性的比例来构成不同的色彩组合。

2. 色彩的基础对比色彩的基础对比包括颜色、明度、饱和度三种对比关系。

颜色对比包括了相邻色、互补色、三角形色等等;明度对比包括了明度对比、高反差和低反差对比等等;饱和度对比包括了高饱和对比、低饱和对比等等。

通过这些对比关系可以构成不同的色彩搭配。

3. 色彩的色调色调是指色彩的基调,是由主色调、辅色调和背景色调组成的。

主色调是设计要表达的主题色、核心色;辅色调是用于衬托、辅助主色的颜色;背景色调则是整体的配色基调。

通过三种色调的搭配,可以达到统一、和谐、清晰的视觉效果。

4. 色彩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色彩的暖色调包括了红色、橙色、黄色等等,它们能够给人带来热情、活力、温暖的感受。

色彩的冷色调包括了蓝色、绿色、紫色等等,它们能够给人带来冷静、沉稳、安静的感受。

通过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搭配,能够达到更加丰富、多样化的情感、表达效果。

5. 色彩的平衡色彩平衡指的是在色彩搭配中,不同颜色之间的比例、明度、饱和度等需要达到一种平衡。

例如,在一个设计中,主色调的占比不能过大或过小,辅色调需要与主色调相衬托,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和饱和度也需要协调平衡。

6. 色彩的流动色彩的流动指的是在设计中,色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映射、相互渗透的。

这种流动性可以通过色彩的重复、呼应、对比等方式实现。

例如,在一个设计中,可以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相似或映射的色彩构成,来达到整体流畅、统一的效果。

7. 色彩的表现力色彩的表现力是指设计师通过色彩的特性和组合,来达到表现特定情感、意义的效果。

色彩原理与室内设计

色彩原理与室内设计

色彩的色相对比
色彩间所呈现的色相差别,构成了以色相为主 的对比。由于色彩在色相环上的远近不同,则 形成了不同的色相构成对比。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也叫“亮度”指色彩中深浅程度,明暗程度,在 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有彩色中:根据色相环中和孟塞尔色彩体系中,黄色 明度最高、兰紫色明度最低。明度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它的 明暗关系只有在对比中,才能显现出来。
明度色彩 对比
长调、中间调、短调
色彩间明度差别的大小决定明度对比的强弱
三度差以内的对比称为短调对比 三至五度差的对比称为中调对比
五度差以上的对比是明度强对比,称为长调对比
将明度基调和明度对比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明度 九大调
色彩的三要素
纯度:指色彩中色素的饱和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鲜浊度。
2、运用光照进行统一(下雪)
有时空间会有比较多的 内容,容易出现比较杂 乱的情形。这时,在挑 选空间内容时,可以尽 量选择一些色彩相近的 色彩,使整个空间色调 倾向于一个方向。
运用相似色进行统一
陈列品也是空间的重 要组成部分,适当的 利用陈列品的色彩, 可以更好的调节空间 的层次,丰富空间的 内涵,这时的陈列品 就成为空间不可分割 的重要组成部分,不 可轻易去除或做大的 更改。
根据明度色标将明度分为九级:一度为最低,九度为最高。 明度在一至三度的色彩称为 — 低调 明度在四至六度的色彩称为 — 中调
明度在七至九度的色彩称为 — 高调
• 分别以低明度色彩(低明度色彩在画面面积上占绝对优势 ,即面积为60%左右)为主构成低明度基调,以中明度色 彩为主构成中明度基调,以高明度色彩为主构成高明度基 调的效果。
色彩的本质
色彩是通过光反射到人的眼中而产生的视觉感。

室内色彩设计

室内色彩设计

二、色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暖色:具有兴奋作用 高明度色彩:具有开朗的性格 高彩度色彩:具有刺激效应
积极而兴奋的色彩
冷色:具有镇定作用 明度低的色彩:具有安定性质
消极而镇定的色彩
彩度低的色彩:具有镇静效应
• 三、 色彩的含义和表征性
色彩的联想 抽象联想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白 灰 黑 热情、革命、危险 华美、温情、嫉妒 光明、幸福、快乐 和平、安全、成长 沉静、理想、悠久 优美、高贵、神秘 洁白、神圣、虚无 平凡、忧郁、忧恐 严肃、死灰、罪恶 具体联想 火、血、口红、苹果 桔、柿、炎、秋 光、柠檬、香蕉 叶、田园、森林 天空、海、南国 紫罗兰、葡萄 雪、砂糖、白云 阴天、老鼠、铅 夜、墨、煤炭
3、考虑人的情感因素
做任何设计,都要根据客户的性格年龄判断其色彩喜好。 做任何设计,都要根据客户的性格年龄判断其色彩喜好。如:年 轻人喜欢纯度高的色彩;老年人喜欢色彩平和的素色; 轻人喜欢纯度高的色彩;老年人喜欢色彩平和的素色;儿童喜欢 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 纯度较高的浅蓝、浅粉色系等。
4、调子配色方法 调子配色方法
2、以满足室内空间功能为主的方法
色彩的设计要随着功能空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色彩关系。 色彩的设计要随着功能空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色彩关系。如: 高明度的色彩可选择客厅及娱乐场所的来应用; 高明度的色彩可选择客厅及娱乐场所的来应用;低明度色彩可选 择卧室等私密性较强的功能空间。 择卧室等私密性较强的功能空间。
第二节 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
一、室内色彩设计的要求与原则 1、室内色彩的关系 在室内环境中, 在室内环境中,色彩的对比实 质上是背景色(墙色) 质上是背景色(墙色)与主体 色、主体色与重点色的色彩属 性之间的对比, 性之间的对比,及所形成的色 彩空间关系。 彩空间关系。

浅议室内色彩的设计原则

浅议室内色彩的设计原则
恰 如 其 分 的 用色 有 利 于 工 作 , 助 于 健康 。 彩 处 理得 当既 能 的 流行 元 素 ; 年 纪 较 长 的人 的 卧室 颜 色 以米 黄 , 有 色 而 白色 , 啡 咖
符合功能要求又 能取得美 的效果 。室 内色彩 除了必须遵守一 色 为主 , 现 家居 的温 馨 , 表 舒适 。 般 的 色 彩规 律 外 , 应 该 随着 时代 审 美观 的变 化 而变 化 。 还 1 书房 的 颜 色 . 6 1室 内各空 间的色彩搭配
性较强的项目, 以红、 黄为主的暖色调宜用于娱乐性较强的项 目。
色 彩 具 有 三 种属 性 , 色 相 、 度 、 即 亮 饱和 度 。
餐厅是全家进 餐的场 所,也 是主人款待客人的私人 空间, 在现代 的大部分住宅 中, 客餐厅通常是连在 一起 的, 我们常常
色彩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室 内设计的成功与否,所 以色
厅 的 色 彩 要 以反 映 主 人 的 嗜 好 与 品位 。 因此 颜 色 采 用 较 大 的 水字画为主 。 一般地面宜采用浅黄色地板, 墙和顶都宜选用 白色 。
跳 跃 与 对 比 , 出各 个 重 点装 饰 部 位 。色 彩 浓 重 , 显 高 贵 典 1 休 闲娱 乐 空 间 的 色彩 突 方 . 7 雅 , 彩 淡 薄 , 显 明 亮 简洁 。地 面 的颜 色 宜 选 用 深 色 系 , 色 方 而
11 客厅 的 色彩 .
书房是认真学习、 冷静思考的独立空间, 一般应以蓝 、 绿等 冷色调为主, 以利于创造安静、 清爽 的学习环境。书房的色彩绝
客 厅 是 全 家 展 示 性 最 强 的 部位 , 彩 运 用 也 最 为 丰 富, 色 客 不 能过重, 对比反差也不应强烈, 悬挂的饰物应 以风格柔和的 山

室内设计专业中色彩的作用和搭配

室内设计专业中色彩的作用和搭配

室内设计专业中色彩的作用和搭配色彩在室内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还能够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正确的色彩搭配能够为室内空间增添魅力,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室内设计专业中色彩的作用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色彩的作用1. 影响情绪和心理感受色彩是一种视觉感知,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比如红色能够激发人的情绪,让人感到兴奋和愉悦;蓝色则能够使人感到平静和安宁,有利于放松身心;黄色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活力的感受。

在室内设计中,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色彩来营造相应的情绪和心理感受。

2. 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和氛围色彩还能够通过对比、搭配和运用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

比如浅色能够使空间显得更加宽敞和通透,而深色则能够营造出温馨和舒适的氛围。

冷暖色的搭配和运用也能够调整空间的整体氛围。

在室内设计中,要根据空间的结构和特点,运用适合的色彩来改变空间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3. 引导行为和活动色彩还能够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搭配来引导人的行为和活动。

比如在商业空间中,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引导顾客的注意力和行为,达到提升销售的效果。

在家居空间中,合理的色彩搭配也能够引导家庭成员的活动和行为,使空间更加和谐和舒适。

色彩在室内设计中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引导和影响。

二、色彩搭配原则1. 调配冷暖色在室内设计中,冷暖色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冷色能够使空间显得清凉和宁静,而暖色则能够带来温暖和活力的感受。

在搭配色彩时,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冷暖色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2. 对比明度和饱和度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对空间的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明度高的色彩能够使空间显得更加明亮和开阔,而明度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沉闷和拥挤。

饱和度高的色彩会显得更加鲜艳和充满活力,而饱和度低的色彩则会显得更加柔和和平静。

在搭配色彩时,要根据空间的光照和结构,选择适合的明度和饱和度进行对比,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搭配和协调,使整体色彩产生视觉上的和谐感。

以下是实现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1. 对比原则:相互对比的颜色能够增强亮度和饱和度的感知效果,常见的对比方式包括暖色与冷色、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等。

2. 色彩搭配原则:选择相近色调的颜色进行搭配,能够创造出柔和和谐的效果。

例如,使用相邻的蓝色和绿色或红色和橙色等。

3. 三原色原则:红、黄、蓝被认为是色轮的三原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产生其他所有颜色。

在色彩调和中,合理地使用这三个基本颜色可以使整体效果更加和谐。

4. 色彩明暗原则:通过增加或减小颜色的明暗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

明亮的色彩搭配会给人带来活泼、轻松的感觉,而暗淡的色彩则会产生稳重、沉稳的效果。

5. 色彩饱和度原则:鲜艳的颜色能够吸引眼球,但过于饱和的颜色也可能引起视觉疲劳。

因此在设计中,适度控制颜色的饱和度,平衡整体效果。

6. 色彩的空间分布原则:在设计中合理分布色彩可以创造出层次感和动态效果。

通过将鲜艳的颜色放置在关注点附近,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包括对比、搭配、三原色、明暗、饱和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考虑,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创造出视觉上和谐、舒适的色彩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色彩调和的原理原理(一):和谐来自对比。

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和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上的平衡。

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

正是靠这种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理才包含了补色的规律。

”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互补色的理论为依据的。

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旋转盘上混合)能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

他曾用各种名画做过色彩分析试验来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但从前一节色彩对比中可以看出,如果要有调子的倾向性,就不能产生五级灰。

原理(二):秩序产生和谐。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色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

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

如:光线照射着一个物体,必然会产生高光——亮部——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投影,其变化是有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

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判断色彩艺术的优劣。

因此,色彩的调和是一种色彩的秩序。

色立体的色相、明度、纯度的系列是按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

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圆、椭圆、螺旋形……都是有方向的,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图33)原理(三):和谐产生节律。

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的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

配色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

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

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过分暧昧的配色由于过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颜色的差别,同样也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不满足、乏味、无兴趣。

因此,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

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原理(四):变对比为平衡产生和谐。

配色的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有关。

不同的颜色知觉度也不同,按照歌德的纯色明度比数,用黄与紫两个纯色来构成图案色彩的话,面积比是1∶3。

用红与绿两纯色来构成图案的话,他们的比是1∶1。

但孟塞尔认为,色彩和谐的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

如: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盘上旋转混合不会得到无色相倾向性的正灰(见图19),这显然是红的纯度高,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将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也就是面积对比的公式:这如同一杆秤,只有这样才能平衡。

(图32)这证明红与青绿相配,如果明度相同,红的纯度等于绿的两倍的话,那么绿的面积应是红的两倍。

因此配色中较强的色要缩小它的面积,较弱色要扩大其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

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创造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和谐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色相调子)。

原理(五):卯榫对比是需求与满足的关系,满足需求就是和谐。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

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所处的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教育等)与自然环境不同,从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格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色彩方面则各有偏爱。

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

有时一种新颖时髦的流行色是人们所追求的配色;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

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那么人们将感到色彩和谐的愉快。

因此,色彩设计,必须研究不同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

原理(六):实用即是和谐。

配色必须考虑到实用性和目的性。

用于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突出,因此对比强烈的色彩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柔和明亮的配色,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配色。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等由于实用功能各异,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除上述以外,色彩的调和还与色彩的形状、位置、组合形式、表现内容等因素有关。

总之,色彩的调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2.色彩调和的概念“调”是调整、调理、调停、调配、安顿、安排、搭配、组合等意思。

“和”可做和一、和顺、和谐、和平、融洽、相安、适宜、有秩序、有规矩、有条理、恰当,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等解释。

我们知道,和谐来自对比,和谐就是美。

没有对比就没有刺激神经兴奋的因素,但只有兴奋而没有舒适的休息会造成过分的疲劳,会造成精神的紧张,这样调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此看来,既要有对比来产生和谐的刺激——美的享受,又要有适当的调和来抑制过分的对比——刺激,从而产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对比——和谐——美的享受。

概括说来,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调和是手段。

对比是一种刺激,这种在视觉上的对比如同在触觉上的刺激相类似。

触觉的痒痛,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使得细胞破裂,破裂得少,产生痒的感觉,破裂得多则产生痛的感觉。

而痛感与快感实际上也是刺激细胞破裂的多寡所致。

我们所寻求这种美的手段,恰恰就是寻求这种如同触觉中的快感——恰到好处的刺激——痛快。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之后所呈现的和一、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和多样统一的状态(或称多样统一)。

色彩调和这个概念和一般事物的调和概念一样,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指有差别的,对比着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是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组合的“节律”关系。

(在后面第六章中详述)(1)调和是对比的反面,与对比相反相成。

(2)调和就是近似。

(3)调和就是秩序。

(4)调和感觉是视觉生理最能适应的感觉,是视觉生理的平衡。

(5)调和是形象感受的需要,是色彩关系与形象的统一。

(6)调和是色彩布局的完美。

(7)调和是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8)调和是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9)调和是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10)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美感的要素,调和是抑制过分对比的手段。

3.调和的方法(1)孟塞尔色彩调和论:在孟塞尔色立体中,确立一个色或一组色后,也同时能从色立体中求出相应的调和色,其方法是从几何学秩序方向中去选择的(如图33)。

(2)伊登的色彩调和理论:a.二色调和:凡是通过色立体中心的两个相对的颜色(互补色)都是可以组成调和的色组。

b.三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色是调和的色相。

也可将这些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或任意不等边三角形使其三点在图中自由转动,可找到无限个调和色组。

c.四色调和:凡是在色相环中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色是调和的色组,如果采用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也可获得无数个调和色组。

d.五色以上的调和:凡在色相环中构成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的五、六、八个色是调和色组。

伊登认为“理想的色彩和谐就是要用选择正确的对偶的方法来显示其最强效果”。

(3)色彩调和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a、无彩色系最易调和,但明度在11级明度色阶中的间隔中看,近看不需过于对比,可采用小间隔,即弱对比,1、3、5、7、9或1、4、7、10等。

如果远看就不要过于含蓄,需大间隔,即强对比,如1、6、10或1、7等(以图4为准)。

b、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调和最易,不需考虑色相,因为任何有彩色与无彩色都调和,但必须考虑色阶明度对比要大些,不要过于微妙,一般要在5度以外。

c、同色相调和也很容易,但也要考虑色阶明度的对比和纯度对比,间隔不需过大,可用小间隔法1、3、5、7、9或1、4、7、10等,远看需大间隔。

d、邻接色调和一般变化也十分微妙,需要有主次关系,又要变化纯度。

明度上也要用小间隔以外的办法,即弱对比和中对比。

远看需要长对比。

e、类似色调和,因为它们本身在色相上就有一定的弱对比关系,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调和因素,也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只要稍注意纯度,多注意明度即可。

明度处理同前。

f、中差色在色相中是属中等对比关系。

在色相处理上如果需再柔和些,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过渡色,如果不需再柔和,只在明度上用短对比和中对比,如果再需强烈些,可用长对比。

g、对比色的调和是因为它们在色相上属强对比。

调和的方法有:①利用面积调和法,即大面积冷对小面积暖。

②用聚散调和法,即冷聚热散。

③利用中性色作间隔法,如黑、白、灰。

④利用间色序列推移法。

⑤降低双方或一方纯度。

⑥提高一方明度。

h、互补色相调和也属色相中的强对比。

调和方法同前。

(4)色彩调和的主要手段之二:互补色调和的方法,可采用对比色调和之六法,此很重要。

(5)色彩与形象的统一约翰·伊顿教授指出:红暗示正方形,黄暗示三角形,青暗示正圆形,橙是红与黄的折衷,暗示梯形,绿是黄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三角形,紫是红与青的折衷,暗示圆弧方形。

色彩学家碧莲(Faber Birrn)与伊顿教授稍有不同,他认为橙暗示长方形,绿暗示正六边形,紫暗示椭圆形。

他们进一步解释说:正方形的内角都是直角,四边相等,显出稳定感、重量感和确定感(又有力感富于男性——编者),垂直线与水平线相交又有显著的紧张感,而红色性质紧张、充实、有重量、确定,二者吻合。

正三角形的三条边加三个60°角有着尖锐的、激烈的、醒目的效果。

黄色的性质也是明亮、锐利、活跃、缺少重量感,二者相吻合。

正圆形是不可分离的象征,它轻快、柔和、有浮动性,使人感到充满流动感。

而青色也容易使人联想到天空、空气、水,它透明而轻快,有浮动感,与圆形气质相似。

橙、绿、紫属三间色,分别与相应的折衷吻合。

当上述色与相应的形相吻合时,最能发挥色彩明显的特征。

(6)色彩与内容的统一色彩的调子中按色相可分为: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

就色相的倾向性而言,将一幅画通过旋转盘旋转,它的空间混合倾向于什么色就是什么调子;在冷暖上分,可谓:冷调子、热调子、暖调子、中性调子等,这与色相也有关,属哪个区,即哪个区的调子;若在明度上分,可谓:亮调子(其中包括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暗调子(包括低中调、低长调、低短调)和中间调子(中中调、中高短调、中短调、中低短调、中长调);若在内容上分,可谓:欢乐调子、悲哀调子、恐怖调子、庄严调子和富丽堂皇调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