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9蝉》优质课教学设计】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9课《蝉》教案
蝉,古称蜩(tiáo)、蚱蝉等,俗名“知了”、爬树猴。蝉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种有3000余种之多。蝉的一生有四个阶段,即卵、幼虫、拟蛹和成虫。雌蝉通常于7~8月份产卵于孔,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细丝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很长,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过4~5年,长的要经过12~13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古人按蝉的出现时间把蝉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
教师点拨:采用哪种说明顺序更好,关键是看哪种顺序更符合认知规律,更便于让读者明白并接受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或者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立意等。
2、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
答案示例:《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一位“可怜的母亲”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从而对作者的“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的议论和抒情产生共鸣。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过文章,你知道蝉从产卵到成虫,其生长要经历哪些过程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唐虞世南说课稿第1篇】《蝉》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
说课的主题是“为你打开《昆虫记》的大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秉承这些指导思想,本课设计将《蝉》与《蟋蟀的住宅》整合学习,注重学法的迁移和语言的鉴赏,激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的方法。
教材分析《蝉》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文体上来讲,为说明文或科普散文。
细读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相比,《蝉》在语言表达上有突出的特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继而,我又翻阅了《昆虫记》中的其他一些文章,观看了《读书》节目对这部著作的介绍,发现这种特点贯穿整部《昆虫记》,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这部著作在文学著作中同样有很高的地位。
走进法布尔其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被誉为“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作为语文课,我们要带学生鉴赏的正是这“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进而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
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这篇课文,对法布尔并不陌生,但是并没有接触过法布尔笔下的文章,即使有一些学生读过《昆虫记》,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得到一些知识的层面上。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蝉》的说明内容和方法。
2、学法基础:通过日常课堂训练,学生每课前做预习,熟练掌握标画重点词句和批注的学法,能够小组交流讨论,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方面稍弱。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案
19 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蝉的鲜为人知的科学知识。
2.体会作者所说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月阳光下的享乐”所包含的感情。
3.学习本文生动活泼、轻松诙谐、充满情趣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对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认识生存和进化的规律,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与自然相和谐的新文明是我们的使命。
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试着对蝉这种昆虫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作者介绍:法布尔(1823-1915),法国生物学家、昆虫学家、文学家。
身为现在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的先驱,法布尔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闻名,雨果称他为“昆虫界的荷马”。
作品有《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法布尔买下了塞里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
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的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的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
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四)字词积累:1.语音金蜣巷道臃肿涂墁徘徊皮鞘纤维喧嚣媲美2.语义臃肿:形容身体或衣着过分肥大,转动不灵。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小心,留心。
庞然大物:指高达笨重的东西。
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实际上很虚荣的事物。
庞然,高达的样子。
灭顶之灾:指被水淹死。
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顶,水漫过头顶。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9蝉》优质课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9蝉》优质课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19蝉》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
中,使头部,折皱的翼向外,竭力。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上来,并用前爪它的空皮。
作用:
一、情境导入
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开启一段神秘的昆虫之旅,那里有一位具有天籁之音的歌唱家,它历经四年黑暗苦工,却只能换来一个月的枝头高歌,这种用生命奏响的歌曲,怎样不让人为之动容,又怎能不让人心生敬畏?同学们猜到它是谁了吗?(生:蝉)
卵
↓
幼虫
分层次作业
1、掌握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准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
2、赏析文中富有情趣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昆虫的独特情感。
3、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习他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质量评价
由于学生课前预习充分,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非常充实,切实地做到了独立思考在先,深入组内研讨。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收获了课堂带给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1、蝉的正常生长过程为“卵—幼虫—成虫”,本文却先写“幼虫—成虫“,然后“卵—幼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明确:
幼虫建穴比成虫产卵更生动、丰富、有趣得多,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同作者一起探究蝉世界的奥妙;使行文摇曳多资,不落俗套;重要的是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
2、法布尔为什么能将看似寻常的弱小生灵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耐人寻味呢?这对我们有何启发?
2、为加点字注音
轧纤维黏土
喧嚣暴晒车辙
不怀好意:
无动于衷:
1、本文重点介绍了有关蝉的哪些内容?
明确:
介绍了蝉窠的特点,坚固的隧道的成因,幼虫脱壳及如何变成虫过程,蝉产卵的地点、方式、数量,蚋如何破坏蝉卵,蝉卵如何变成幼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蝉》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蝉的地穴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
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每年蝉的初次出现是在夏至。
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于地面相平。
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
蝉喜欢顶干燥、阳光顶多的地方。
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这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一点土都没有。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
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
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
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
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为的可以从根须取得汁液。
能够很随便地在穴道内爬上爬下,这是很重要的。
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气侯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去晒太阳的日子来到没有。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恶劣气侯,直到最后一刹那。
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消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察气侯的情况。
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教学课件】《蝉》
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蝉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 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 ——法布尔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
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重点探究
3、再读课文7-9节,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 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爪、翅 膀和后爪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昆虫记》)。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
蜣 墁 蚋
qiāng
窠 kē 纤 xiān 鳍 qí 曝 pù
màn
ruì
词语补释: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 (qǐ)对等,相称。 罅隙: 缝隙。 腾跃: 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倒楣: 遭遇不好。(也作倒霉)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教育部组织编写 八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4、文章第二部分分为几个层次来介绍蝉的卵的?
第一层次(第11-13自然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方式和数量等。 第二层次(第14-17自然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 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次(第18-24自然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这一层次详细记述了蝉的 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经过。 第四层次(第25-26自然段),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
部编(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优质教学课件 第5单元 20《蝉》(共2个课时 51张PPT)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生长(18-24)
仔细读该部分,说一说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活动情况及其所经历的 时间,画一画示意图。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成虫 产卵
寻觅藏 身处
寻找蜕 皮地点
成虫离 枝飞去
蝉卵 孵化
幼虫挂 树枝
幼虫落 立刻 地上
几分
钟后 幼虫钻 四年后 幼虫爬
地下
出地面
约3个
爬上树 枝等处
地点:干的细枝上 方式: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在细树枝上刺成一排小孔,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 数量: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精读课文
分析讨论
蝉卵遇到的的危险(14-17)
蝉的敌人是什么?蝉是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家族的?
敌人:蚋。 文章说蝉有个“本能”是指它只会产卵却不懂得保护这些卵。蝉拯救自己 家族的方式就是要产大量的卵,这样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它产 这么多卵,是为了防御这种特别的危险。
助学资料
文体知识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 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是: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地穴· (xu0)
暴晒(
·
b4o
)
开辟(
·
pì)
隧道(
·
su$ )
蚋( ru$) ·
钹( b6) ·
金蜣·(qi1ng) 涂墁( m4n )
学情回顾
回顾练习
你知道蝉从产卵到成虫,其生长要经历哪些过程吗?请填写出来。 成虫产卵——孵化幼虫——入土隐藏——出穴蜕皮
学情回顾
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主 要内容,蝉又是如何脱壳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章的语言 特色。
【整合】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9课《蝉》课件 (共49张PPT)
作者简介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 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 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的传世 杰作《昆虫记》(又译作《昆虫的故 事》)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 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 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 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期的 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 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是在与大 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 昆虫研究这一行。
作品介绍
《昆虫的故事》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 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 《蝉》就是其中的一篇,课文选了文章中的两部分。 《昆虫的故事》问世以后,法布尔就成为蜚声世界的科 普读物作家,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热爱。他的故居和实验 室现已建成法布尔纪念馆。 法布尔有一句名言:“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 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没有觉悟。”这话是他成功的秘 诀,也会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昆虫记·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 “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蝉和蚁”为《伊 索寓言》里的蝉证名:蚂蚁霸占蝉在树枝上凿的“井”, 还吃蝉尸甚至奄奄一息的蝉。“蝉的音乐”说明蝉鸣不 是呼唤同伴,因为同伴在近旁,点燃装满火药的土铳说 明蝉是聋子。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 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 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悬挂 落地
蝉的一生
交配 产卵 死亡
约三个 多小时
藏身 地穴
爬出 地穴 幼虫 蜕皮
夏至 前后 爬出
离枝 飞去
整体把握 3、划分结构
一( 1 ) 介绍自己有很好的环境研究蝉 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 二( 2-7 ) 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三(8-11 ) 一( 12-13) 介绍蝉产卵的地点、方式、数量 二( 14-17) 写蝉卵遇到的危险 三( 18-24) 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四( 25-26) 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五单元第19课《蝉》教学设计
《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这篇文章的说明内容。
2. 学着为自读课文做赏析式批注和质疑式批注。
3. 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学着为自读课文做赏析式批注和质疑式批注。
【教学难点】学着为自读课文做赏析式批注和质疑式批注。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小时候有没有为了观察昆虫做过一些傻事啊?你现在还会做吗?请两位同学说说看。
有一个人小时候也做过一些傻事,有一次他不顾形象地趴在地上,用放大镜看屎壳郎运粪球,毫不顾及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还把这样的“傻事”做了一辈子。
同学们知道这个“怪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法布尔(板书)。
今天,我们跟着他去观察一种昆虫,就是蝉(板书),俗称知了。
说到蝉,同学们对它印象怎么样?我们方言里对它也有一个非常生动准确的称呼“加加里”。
我们对蝉的印象似乎都不怎么好,那么法布尔笔下的蝉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我们来一探究竟。
二、了解说明内容我们大多数同学看到的只是蝉在树上高鸣的生命阶段,而课文则记录了蝉的整个生命历程,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有些同学对蝉的生命历程是这样概括的(出示照片)幼虫入土——幼虫出穴——蜕皮成长——成虫产卵——幼虫孵化——幼虫入土蝉的幼虫要从地穴里钻出来需要多长时间呢?4年,四年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为了最后的破土而出,为了最后的生命延续,它们不懈地努力着。
那么它们艰苦的四年换来的又是什么呢?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
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齐读)三、赏析式批注1.这种四年就能出来的蝉还算幸运的,还有十三年蝉,十七年蝉,它们阳光下的享乐也就只有一个月。
如果你是这只蝉,你会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什么呢?我们大人有大量,还是原谅蝉的吵闹,原谅它在夏天喧闹的“统治”吧!文章第一段说:出示: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屋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课文上的批注是:“统治”的说法是不是很有趣?”你们觉得有趣吗?有趣在哪里?(学生说)2. 这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比一般说明文更多了一份趣味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蝉》教学优秀PPT课件
6.臃肿: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 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7.罅隙: 缝隙。 8.不怀好意: 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9.坚韧: 坚固有韧性。
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多角度
导思1.文章抓住了
“蝉”的哪几个方 面来介绍?各用一 句话加以概括。
关键词: 生存不易
拓展延伸
关于描写蝉的诗句 1、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五代楚•刘昭禹《闻蝉》 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
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 3、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
先。 ——《早蝉》 4、蝉发一声时,槐花带两枝。只应催我老,兼遣报君
女儿还不到两岁,表达心情最直观的就是面部的微笑以及不那么娴熟的小跑。尽管小跑起来有些歪歪扭扭,还是可以看出非常激动。 这时候老婆也出来了,最近老婆在准备一项考试,所以应该是早上很早就起来在房间里看书。现在老婆看到女儿出来,自己拿着书到客厅里看。 女儿跑到我跟前,好奇的看着电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双管齐下,拍打键盘的声音噼里啪啦,非常清脆,也非常高兴。我写文刚好一半,被女儿打断了,就希望她先去客厅自己玩会,我写完再陪她玩。 于是我没有过多和女儿互动,只是机械性的把女儿的小手从键盘上拿开,随便从角落里捡到一个小玩具递给她,把她抱到客厅,然后我就继续坐下来,写文。 期间我发现她可能发现我的冷淡反应,就干脆拿着我刚才递给她的玩具,围到老婆身边,嘴里不那么连贯地说着:“妈妈,看”。时而又自己笑起来,时而把玩具在地上弄出声音,想引起老婆的注意。 当时老婆一边在看书,一遍象征性的回应一下。女儿干脆起来,把双手放在脸上,舌头伸出来收回去。之前女儿看动画片自己学会的这个调皮的动作,每当她做出这个动作,我和老婆都会立刻也做出这个动作回应她,逗她。 但今天,老婆只简单点点头,眼睛还没离开书本。我看到女儿一个人原地走了一圈,然后停在客厅中央,突然间大哭起来。我立刻跑到女儿身边,抱起她,刚才还挂着微笑的脸蛋此刻由于委屈变得扭曲通红。刚才还有一点激情的双眼此刻不断涌出泪水。 老婆也过来了,我们俩不断的安慰着她,和她说话,为刚才我们俩的态度向她道歉。然后女儿转向老婆,喊了一句妈妈,又转向我喊了一句爸爸,立刻开心的笑起来。 孩子们的幸福开心,远比我们想象中要简单的多。幸福的含义或许每个人理解不同,给出的定义不同。我们总觉得,要拼命的赚钱,赚更多的钱,给孩子更多的玩具,更一流的居住环境,更好的营养,这样才是给孩子创造幸福。
【人教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趣味盎然感情浓烈课文同步讲解32
趣味盎然感情浓烈——《蝉》的语言艺术赏析法布尔的《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学性比较强的说明文),为了把说明对象蝉的生活习性及其成长过程说得形象生动,让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蝉,同时也让文章耐读有味,作者在语言上做到了趣味盎然、感情浓烈。
趣味盎然【课文在线】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
有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含英咀华】这句话既说明作者有研究蝉的习性的良好环境,同时也说明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一个“占据”生动说明了蝉就像一个已养成习惯的不请自到的客人一样,虽然主人不想理它,它还是那么一如既往地热情地和主人打招呼。
【课文在线】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含英咀华】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估量”将蝉人格化,“溜”则生动地再现了幼蝉的活泼可爱,情趣盎然。
感情浓烈【课文在线】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脚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含英咀华】这里作者把蝉挖掘隧道的工作同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和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坚固的工作相媲美,赞美了蝉的聪明智慧,饱含着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课文在线】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含英咀华】面对蚋的野蛮入侵,蝉只是依着自己善良的本能生存,宁愿牺牲自己的家庭,也不愿用自己锐利的爪子把入侵者的卵轧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这小小生命的悲悯。
【课文在线】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含英咀华】蝉在地下的时间是如此之长,而它在阳光中歌唱的时间却只有五个星期,“大概”和“只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消亡的无限惋惜之情。
28.2.2 应用举例第1课时与视角有关的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1.能将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与圆的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2.进一步理解仰角、俯角等概念,并会把类似于测量建筑物高度的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3.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其他非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阅读教材P74-75页,自学“例3”与“例4”,复习与圆的切线相关的知识,弄清仰角与俯角的概念.自学反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展示学习成果①某人从A看B的仰角为15°,则从B看A的俯角为 .②什么叫圆的切线?它有什么性质?③弧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④P89练习题1-2题.把求线段的长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构造直角三角形,把相应的元素放到相应的直角三角形中去.活动1 小组讨论例1 如图,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 m,∠A=26°,求中柱BC(C为底边中点)和上弦AB的长.(精确到0.01 m)解:∵tanA=BC AC,∴BC=AC·tanA=5×tan26°≈2.44(m).∵cosA=AC AB,∴AB=ACcosA=526cos≈5.56(m).答:中柱BC约长2.44 m,上弦AB约长5.56 m.这类问题往往是将等腰三角形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关系式来解.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如图,某飞机于空中处探测到目标C,此时飞行高度AC=1 200 m,从飞机上看地平面指挥台B的俯角a=16°31′,求飞机A到指挥台B的距离.(精确到1 m)2.在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是5.5 m,测得斜坡的倾斜角是24°,求斜坡上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是多少m.(精确到0.1 m)这类求距离的问题往往转化成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另外,要注意理解有关的名词术语.第2小题要抽象成几何图形再来解决实际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例2 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为32.6 m,从点A测得点D的俯角α为35°12′,测得点C俯角β为43°24′,求这两个建筑物的高.(精确到0.1 m)解:过点D作DE⊥AB于点E,则∠ACB=β=43°24′,∠ADE=α=35°12′,DE=BC=32.6 m.在Rt△ABC中,∵tan∠ACB=AB BC,∴AB=BC·tan∠ACB=32.6×tan43°24′≈30.83(m).在Rt△ADE中,∵tan∠ADE=AE DE,∴AE=DE·tan∠ADE=32.6×tan35°12′≈23.00(m).∴DC=BE=AB-AE=30.83-23.00≈7.8(m).答:两个建筑物的高分别约为30.8 m,7.8 m.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分清楚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几何问题解决.活动2 跟踪训练(小组讨论完成并展示学习成果)如图,一只运载火箭从地面L处发射,当卫星到达A点时,从位于地面R处的雷达站测得AR的距离是6 km,仰角为43°,1s后,火箭到达B点,此时测得BR的距离是6.13 km,仰角为45.54°,这个火箭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精确到0.01 km/s)?速度=路程÷时间,本题中只需求出路程AB ,即可求出速度.无论是高度还是速度,都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活动3 课堂小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预习导学】自学反馈①15°②略 ③360n ︒︒·2πr ④7.7 m 334.2 m【合作探究1】活动2 跟踪训练1.4 221 m2.6.0 m【合作探究2】活动2 跟踪训练0.28 km/s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学案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2.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常见事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蝉说课【第1篇】19《蝉》说课稿《蝉》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课文《蝉》是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客观的记录了蝉的习性和生活规律。
1、了解蝉的特点,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难点)3.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细致严谨的科学方法。
同学们,谜语:“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是什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宋柳永《雨霖铃》)虽然大家都见过蝉,但是我们对蝉知识的了解有多少呢?要想知道更多有关蝉的知识,请看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写的《蝉》。
我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首先,我会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并进行适当地补充。
接着,我会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重点字词,进行正音正形。
并请学生回忆学习说明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从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出发,使学生对学习说明文的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蝉的哪几个方面?我会引导学生通过默读、跳读等方式,概括出文章内容,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一方面,我将从文章内容出发,帮助学生细致学习本课。
让学生思考问题:蝉的统治为何那么喧闹?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重点段落,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从蝉的四年黑暗和五星期的喧闹作对比,体会作者对蝉的由衷赞叹和同情之情。
另一方面,本文语言富有趣味性。
让学生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我将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拟人化的语言,通过句子的分析,如:“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蝉》教学课件(完美版)
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1) 1.文章第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 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说明下文的观察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的,使文章 内容具有真实性。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新课·讲解
第四部分(25、26)
5.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 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 样说的理由。
因为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艰难地走出壳外、 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 的黑暗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1.干燥: 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2.隧道: 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3.抵御: 抵挡;抵抗。 4.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纤弱: 纤细而柔弱,这里指蝉幼虫的弱小。
6.臃肿:
形容物体粗大笨重,或过度肥胖,或肥大,转动不灵,这里指蝉形体大。
5、一声初应候,万木已西风。偏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闻蝉》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 蝉 (共30张PPT)
异
还有深入研究的意思,考 察的对象多为重大的客观 事物。
①他们到各地考察水利工程。
例句 ②这位戏剧老师要她的学生们表演前接受考查。
中考变式问 1.(江苏扬州中考,T17)阅读第1段,谈谈你对画线句的
理解。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比作“门外的统 治者”,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和蝉之间平等、亲近的关系。 2.(山东枣庄中考,T17)第3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 什么作用?
6.(浙江湖州中考,T6)结合语境,品味文章第10段的语
句,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蝉“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腾跃”“翻转”“倒悬”“伸直”“张开”“翻 上”“钩住”“脱出”等动词,生动、准确地把蝉从壳中 艰难脱出来的过程具体描绘出来。
7.(山东聊城中考,T11)简要说明第11段加点文字的语
辙(zhé )车辙 撤(chè )撤退 澈(chè )清澈
词语释义 ①暴晒: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②金蜣:一种昆虫,又称“蜣螂”“屎壳郎”。
③涂墁:文中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里的墙壁。
墁,原指用砖、石等铺地面。 ④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 不利或不幸的事情。 ⑤罅隙:缝隙。
9.蝉为什么要产大量的卵?
因为蝉只会产卵而不知道保护这些卵,所以必须有 大量的卵,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有幸存者。
10.(湖南邵阳中考,T20)结合文意,说说第17段中加点词
“一无所知”“无动于衷”的表达效果。 “一无所知”“无动于衷”等词传神地描摹出蝉产卵时 的情态,流露出作者对其家族本能的同情和不解等复杂心情。 11.(浙江舟山中考,T7)结合全文,简析第26段画线句的
⑥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⑦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⑧匹敌:对等;相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9《蝉》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蝉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窠.(kē) 扒掘.(jué) 寻觅.(mì)B.蚋.(nà) 金蜣.(qiāng) 黏.土(nián)C.鳍.(qí) 顾忌.(jì) 钵.声(bó)D.罅.(xì) 喧嚣.(xiāo) 涂墁.(màn)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B.在阳光曝晒的道路上有好些小圆孔,孔口与地面相平。
C.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D.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声音杂乱,不清静)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一动不动)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B.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C.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D.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语文《19蝉》优质课教学设计】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19 蝉
【教材分析】《蝉》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散文集,它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蝉》的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 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写蝉伺机出穴) 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13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17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
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第三层(第18—20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
第四层(第21—23段),写幼虫落地。
第五层(第24段),写幼虫挖穴隐藏。
第六层(第25—26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
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
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说明语言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
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
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
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
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
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
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目标导学三: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
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
推荐阅读:《昆虫记》三、板书设计蝉可取之处本文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关注如下几个方面:划分文章层次,把握说明顺序,从而把握文章内容。
同时,本文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文学性语言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文学性语言在说明文中的融合应用。
最后从作者的研究精神出发,进行突破。
本文的教学点,基本全部覆盖。
不足之处文学色彩极强的说明文,尽管想通过本文的教学让学
生了解说明文的多样性,但要学生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仍然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