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2组织行为学各章提纲汇总.docx
00152组织行为学(考纲)
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绪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把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组织行业学的研究过程,熟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课程内容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的内容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内容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行为及管理、组织行为、领导行为四个部分。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行为科学,它在管理学特别是在组织管理学和人事管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组织行业学的学科基础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不同的学者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的划分是不同的,但都遵循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要将依据经验和逻辑思辨的方法及类似自然科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识记:(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领会: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识记:(1)组织行为学的产生;(2)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领会: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识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领会:组织行为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简单应用:组织行为学研究过程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
综合应用:组织行为学的各种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和内容,了解关于个体行为的不同解释,了解影响人的行业的心理因素。
组织行为学--课程代码:00152-2016新版--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重点考点)课程代码:00152 版本:2016年新版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人性假设。
识记:(1)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2)X理论;X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一,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第二,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的指挥和领导;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第四,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所以只有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以上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进而成为管理者。
(3)Y理论。
麦格雷戈在总结并归纳马斯洛、阿吉里斯及其他人类似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中的管理,提出了著名的Y理论,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第二,外部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第三,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第五,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第六,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领会:人性假设的发展脉络。
“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1“经济人”也叫“唯利人”或“实利人”。
这种假设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这一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2“社会人’’假设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的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完整版00152组织行为学各章提纲汇总
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看法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样知识,采纳系统剖析的方法,研究必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进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展望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集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初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意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三个基本步骤:概括综合、演绎推论,查验西拉季和华莱士的六个步骤:①弄清要研究的问题②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③形成假定④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展开研究工作⑤实质察看、测试和实验⑥解说研究结论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察见解、检查法、个案剖析法、实验法、心理测试法、情形模拟法。
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优弊端察见解长处:简易易行,所获取的资料真切,能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工作要求弊端:花销时间多,得所资料难以量化,被察看者难以接受和讨厌检查法长处:弊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剖析1、人性假定的 4种基本看法“经济人”假定,“社会人”假定,“自我实现人”假定,“复杂人”假定,2、 X 理论①多半人天生懒散,躲避工作②多半人胸无弘愿,不负责任,宁愿受人指挥和领导③多半人无目标,需强迫、处罚迫使努力工作④多半人工作是知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要金钱奖赏⑤人可分为两类,被管理和管理者3、Y 理论①憎恶工作不是一般人的天性②外面控制和处罚不可以促进人们努力工作③一般人能够肩负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④人群中有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建力⑤职工会自觉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合一同⑥人的智力不过获取了部散发挥4、人性假定的发展脉络5、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①学习是成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②心理学研究的是能够丈量的刺激和反响③行为源于后天学习④刺激影响行为6、个体行为的基本特色①目的性②自主性③社会性④连续性⑤长久性⑥可塑性7、卢因的集体动力论研究集体中各样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8、个体行为规律9、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经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想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的综合反应过程。
00152《组织行为学》第二章大纲
知识框架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又是由需要支配的。
行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对象,是行为的诱因。
目标并不是采取一次性行动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
行为科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1)目标导向行为是寻找目标的过程;且过程不能太长,目标定的不能太低;(2)目标行为时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为;个体行为规律的循环过程只有了解人的需要,才能预测人的动机与行为。
二、需要与动机1.需要需要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需要具有以下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2.动机(1)动机的定义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和动机既相似,又有严格的区分。
①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②当一个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这种需要才会转化为动机。
③动机是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
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①需要对象的确定;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1.动机的三种机能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因此具有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1)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于不同的动机;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00152-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1组织是指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
(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做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
(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
(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是边缘性(其中组织行为学的多层次相交切性表现:基础和出发点是个体,第二层次是群体,第三层次是组织):、两重性(应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是(社会心理学)、应用性:(属于应用性科学)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中的工业心理学分为工业个体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工业消费心理学5.试述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组织行为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准备和实际应用的演变过程,它是在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下:(1)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是内隐的,而行为则表现在外面,所以必须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来研究外显行为的规律性。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研究组织行为学就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人类学与组织行为学。
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
它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
(完整word版)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样本,完整版16页余多半列)孙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第—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第二节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三节研究的主要方法第四节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第二篇个体行为与管理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第一节认知差异与管理第二节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第三节个性差异与管理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第二节创造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第一节事业生涯及其设计与开发的概念第二节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第三节事业生涯的管理第四节事业生涯的选择第五节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与发展阶段第六节实施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篇群体行为与管理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第一节群体的定义与类型第二节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第三节群体规范与角色第四节群体凝聚力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第一节协同效应第二节群体压力与从众第三节群体沟通第四节群体决策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性质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第四节竞争与合作第九章群体间互动行为第一节群体间行为的特性第二节群体间冲突第三节冲突的管理第四篇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第十章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第一节领导的概念与功能第二节领导的过程模式第十一章领导理论第一节领导素质理论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第三节领导权变论第十二章领导的决策行为第一节领导与决策第二节领导决策的原则第三节领导决策的客观依据第四节领导决策的程序第五节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化第五篇激励理论与应用第十三章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第一节行为第二节动机第三节需要和目标第四节激励第十四章激励理论研究第一节激励理论的发展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第十五章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第一节激励过程模式与建立激励机制第二节激励机制与激励理论第六篇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第十六章组织结构第一节组织结构概论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第三节组织行为科学化第十七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第一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与特点第二节组织变革的压力与阻力第三节组织变革的对策第四节我国企业的组织变革第十八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发展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建立是(B)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49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1.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的规律性B.人的行为的规律性C.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D.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1.3.一般认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A)A.个体的人B.群体C.领导D.组织1.4.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B)A.30-40年代B.50-60年代C.60-70年代D.70一80年代1.5.组织行为学具有多层次相交切的特点。
组织行为学各章复习提纲知识点重点
组织行为学各章复习提纲知识点重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②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看待人以及组织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
二霍桑实验对组织行为学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关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概念:1企业组织不仅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系统。
2个体不仅受经济奖励的激励也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的影响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4强调民主而不是独裁的领导模式5强调参与管理,重视在组织等级中各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6管理者不仅需要有效的技术才能也需要有效的社会才能7组织成员都可以通过满足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三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四组织行为学在中国的发展: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里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组织行为学的起步。
五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1.传统取向的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表现:①组织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②组织行为学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③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目标④组织行为学研究秉承强调生产效率的传统之外更加关注工作生活质量)2.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二多年来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三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p9)联系:组织行为学可以看作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两者在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和理论来源方面是一致的。
五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的研究层面:①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性特征、知觉、价值观和态度以及能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②群体层面:主要研究沟通模式、领导方式、权利和政治群体间关系和冲突水平如何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③组织层面:主要研究正式组织的设计、技术和工作过程、组织文化、工作压力水平等对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
00152组织行为学--各章提纲汇总
本章一般会出选择题、简答题,分值在占分左右.本章的重难点和常曲知点-组织行为宁的概念(常琴简答题)須职行为沖的学科性庚笛硏究內容(帛考送趣)-兰脚行为学的学科星础(常号选挥题)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⑴第—阶敦必)世纪初刑20世忆30年代*以畚勒、丰伯和庭约宋等■为代社扯纽帆看就走—个封闭的理性模式"⑵罠二株段:切世範輿年牝至20趙忆G{J年代•以悔臬、爱洛雷丸辛为代表•把组级瘩此是一牛封闭的社会性棋戒*(3)-S阶箕’恥爭纪仙年代电20世纪刊卑代*以费他弱等人为代最d巴如织看血是幵菽的權式•从嫌泉的封闻现念特向评歳規念是一丸进步“(心第四阶段:加世纪血年代至令,综合门三伞阶只之所喪•把担抚病腹是一金开就的社金性義式・底求把组預看为学的研楚转变列赴会丈化这一楚深的辰欢上*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三个基本步骤: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西拉季和华莱士的六个步骤:①弄清要研究的问题②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③形成假设④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⑤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⑥解释研究结论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观察法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真实,能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缺点:花费时间多,得所材料难以量化,被观察者难以接受和反感调查法优点:缺点: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1、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2、X理论①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②多数人胸无大志,不负责任,甘愿受人指挥和领导③多数人无目标,需强制、惩罚迫使努力工作④多数人工作是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要金钱奖励⑤人可分为两类,被管理和管理者3、Y理论①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②外部控制和惩罚不能促使人们努力工作③一般人能够承担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④人群中有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⑤员工会自愿将自身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一起⑥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4、人性假设的发展脉络5、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①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②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③行为源于后天学习④刺激影响行为6、 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①目的性 ②自主性 ③社会性 ④连续性⑤持久性 ⑥可塑性7、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 8个体行为规律① 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 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③ 一系列随意活动 12、 意志的表现 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13、 个性心理的含义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4、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 情绪:是一般由当时的特定情况所引起,并随着条件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 情感:是指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的内容 心体验15、 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① 认识过程 (认知阶段、知识阶段) ② 情感过程③ 意志过程9、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 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的综 合反映过程。
00152组织行为学(2016版)第3-5章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二、有效沟通
(一)含义:沟通的准确性、实时性和效率。 (二)有效沟通的特征 • 1.信息的准确性 • 2.信息的完整性 • 3.信息沟通的及时性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二、有效沟通
(三)有效沟通的技能 • 1.改善沟通环境:包括组织整体状况、组织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组织文化氛围和民主氛围、领导者
第二节 群体行为解释
四、群体决策
(一)群体决策的方法
• 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法;3.德尔菲法;4.电子会议法
(二)群体决策的优点
• 1.可以集思广益,信息和知识更全面; • 2.决策更加民主化,容易被组织接受。
(三)群体决策的弊端及防止措施 • 1.弊端:成员受到群体压力,不敢提出不同意见;领导有可能压制讨论;消耗时间太多;掩
第一节 群体概述
四、群体发展阶段
(一)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 1.形成阶段 • 2.震荡阶段 • 3.规范化阶段 • 4.执行阶段 • 5.中止阶段
(二)间断——平衡模型(鲍姆加特纳、琼斯提出) • 群体发展中第一次聚会很重要,能营造出群体氛围,也能确定群体的领导; • 随后进入均衡期,群体投入正常运作; • 然后变化突然发生,称之为群体发展阶段的中点; • 之后意识任务必须尽快完成,平衡状态打破,群体各项安排上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 适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不适用于长期的工作群体和非任务性的群体。
范俯首帖耳,这时群体规范压力起到来阻碍作用。 5.群体规范的作用 • (1)能起到群体的支柱作用 • (2)能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 (3)能起到群体动力的作用 • (4)具有行为导向和矫正作用
第二节 群体行为解释
二、群体结构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
组织行为学复习大纲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第1 章导论管理者的角色人性假设管理理论的演变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特点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认知的特性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第3 章个性差异与管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对组织行为有重要作用的个性特征个性管理的意义第4 章激励概述激励、需要、动机的概念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第5 章工作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引发动机因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形成过程)佛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调整型激励理论):(达到激励的目的)强化理论,挫折理论,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理论在管理中应用第 6 章激励的综合研究员工组织承诺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第7章群体群体的含义与功能群体的分类群体动态特性群体凝聚力团队及其管理第8 章沟通沟通含义与特性组织沟通的方式组织沟通网络有效沟通的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对策第9 章冲突冲突的根源冲突过程分析托马斯的二维冲突处理模式第10 章领导领导与权威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领导理论的发展第11 章组织结构与设计泰勒、韦伯的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第12 章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原因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组织的发展趋势和新型组织第13 章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的作用如何建设组织文化创立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组织行为此次改为上机考试,此次只涉及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判断),请大家多看书,题目多出自教材。
以下为练习题[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这种需要是()。
[选项]A. 外在性需要B. 物质性需要C. 社会感情性需要D. 内在性需要[答案]D[题干]不能靠外界组织所掌握和分配的资源来直接满足的,它的激励源泉来自所从事的工作本身,依靠工作活动本身或工作任务完成时所提供的某些因素来满足。
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绪论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重点第三章 群体行为基础 重点第四章 沟通 重点 难点第五章 团队第六章 冲突与冲突管理 重点第七章 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 重点第八章 组织文化 重点第九章 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第十章 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 难点第十一章 激励 难点 重点题量分值25×1F25 5×2F10 5×3F15 5×6F30 2×10F20本章重难点分析本章目录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名解)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包括: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提升员工绩效及员工满意度。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选择)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1)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选择/简答)(2)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研究(4)领导行为研究【答案:ABCE】【答案:ABCD】一、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选择)1.心理学:测量、解释、引导及改变人的行为的一门学科。
2.社会学: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3.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是心4.人类学: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
5.政治学:研究在政治环境中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包括冲突的结构、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闵斯特伯格,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心理学创始人,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发“人际关系学说”。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莱维特,1958年,《管理心理学》,如何引导、莱维特在其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一篇文章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选择)20世纪60年代起,从各大学的心理学系转入管理学院、系,又吸命名为“组织行为学”。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选择)四个阶段:泰勒、韦伯和法约尔等为代封闭的理性模式。
00152《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大纲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识框架第一节需要、动机与行为一、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行为发生的基本模式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又是由需要支配的。
行为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也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对象,是行为的诱因。
目标并不是采取一次性行动就能够实现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行动。
行为科学家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
(1)目标导向行为是寻找目标的过程;且过程不能太长,目标定的不能太低;(2)目标行为时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为;个体行为规律的循环过程只有了解人的需要,才能预测人的动机与行为。
二、需要与动机1.需要需要是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
需要具有以下特点:(1)指向性(2)多样性(3)层次性(4)潜在性(5)可变性(6)社会制约性2.动机(1)动机的定义动机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
(2)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和动机既相似,又有严格的区分。
①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所在,动机则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②当一个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这种需要才会转化为动机。
③动机是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会导致动机的产生。
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①需要对象的确定;②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当需要的强度在某种水平上时,才能变成动机并引发行为。
三、动机与行为1.动机的三种机能动机具有原始性、内隐性及实践活动性的特征,因此具有三种机能:(1)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生的直接动因;(2)选择机能:动机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使得行为朝着既定方向、预期目标前进;(3)强化机能:行为结果的好坏,会驱使动机重复出现或不再出现;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动力,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1)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关系具体表现在:第一,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第二,同一行为可以源于不同的动机;第三,一种行为可能由多种动机所引发;第四,合理的动机可能会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第五,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
《组织行为学》提纲(天)
《组织行为学》提纲第一讲导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讲心理分析
第一节心理及其特征
第二节心理现象
第三节心理的认知
第四节影响心理的方法
案例一
第三讲个体行为
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
第二节需要的动机
第三节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节知觉的行为
案例二
第四讲群体行为
第一节群体
第二节群体的要素
第三节群体间的行为
案例三
第五讲激励
第一节激励及其机制
第二节激励理论
案例四
第六讲团队管理
第一节团队概述
第二节塑造高绩效团队
第三节团队建设
第四节团队管理
案例五
第七讲组织文化与组织设计
第一节组织文化
第二节组织CIS战略
第三节组织设计
案例六
第八讲沟通
第一节沟通及其价值
第二节沟通的过程
案例七
第九讲外部情境:信息技术、全球化、多样性和道德规范
一、信息技术的角色
二、工作场所中的多样性
三、伦理和组织中的伦理
案例八
第十讲组织情境:设计和文化
一、组织理论
二、现代组织设计
三、组织的文化背景
四、建立并维持一种文化
案例九
第十一讲组织情境:报酬系统
一、薪酬
二、表彰作为一种组织薪酬
三、作为组织报酬的福利
案例十
第十二讲行为绩效管理
一、学习的原则:强化和惩罚
二、组织报酬系统的作用
三、行为绩效管理或组织行为矫正
案例十一
时长:1天
编制与讲解:屠建清。
00152组织行为学
第一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2第一节组织行为学与管理人员2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9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2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15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24第一节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24第二节研究的基本过程26第三节研究的主要方法28第四节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法34第二篇个体行为与管理第三章个体差异与管理40第一节认知差异与管理40第二节价值观、态度差异与管理49第三节个性差异与管理58第四章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78第一节创造性行为的特点和类型78第二节创造性行为应成为新世纪组织行为的主旋律80第三节创造性行为人员主观特征的自我培养和测定82第四节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85第五章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95 第一节事业生涯及其设计与开发的概念95 第二节研究事业生涯设计与开发的意义99 第三节事业生涯的管理101第四节事业生涯的选择104第五节事业生涯的变动方向与发展阶段111第六节实施事业生涯设计、开发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16第三篇群体行为与管理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120第一节群体的定义与类型120第二节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127第三节群体规范与角色135第四节群体凝聚力143第七章群体内部互动行为148第一节协同效应148第二节群体压力与从众151第三节群体沟通154第四节群体策略166第八章群体的人际关系175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性质175第二节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80第三节人际关系的测量186第四节竞争与合作190第九章群体间互动行动196第一节群体间行为的特性196第二节群体间冲突203第三节冲突的管理214第四篇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第十章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222第一节领导的概念与功能222第二节领导的过程模式229第十一章领导理论244第一节领导素质理论244第二节领导行为理论257第三节领导权变论265第十二章领导的决策行为276第一节领导与决策276第二节领导决策的原则279第三节领导决策的客观依据282第四节领导决策的程序286第五节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化292第五篇激励理论与应用第十三章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300第一节行为300第二节动机301第三节需要和目标303第四节激励308第十四章激励理论研究314第一节激励理论的发展314第二节内容型激励理论315第三节过程型激励理论326第四节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344第十五章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348 第一节激励过程模式与建立激励机制348 第二节激励机制与激励理论352第六篇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第十六章组织结构364第一节组织结构概论364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370第三节组织行为科学化383第十七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392第一节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与特点393 第二节组织变革的压力与阻力395第三节组织变革的对策404第四节我国企业的组织变革416第十八章组织文化425 第一节组织文化的发展425第二节组织文化的建立436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考核知识点:一、组织二、行为三、组织行为学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五、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六、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七、行为规律的理论模式八、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关系九、21世纪管理者工作行为的变化一、三个概念1、组织的概念:P3从静态上看,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从动态的角度看,组织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00152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13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14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精品学习资源复习备考宝典
——考前迅速提升——
(辅导资料、习题资源、知识点训练等)
第 1 页,共 15 页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2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3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4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5 页,共 15 页
12/13
——实用的辅导资料:资源库/知识清单/划重点/学霸笔记—— 00152 组织行为学(重点+难点)考试必备
第 6 页,共 15 页
00152组织行为学自考知识点汇总
00152组织行为学-目录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和性质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及优缺点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9.人性假设的4种基本观点10.X理论11.Y理论12.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13.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14.卢因的群体动力论15.认识过程16.情感过程17.意志活动的特点18.意志的表现19.个性心理的含义2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21.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
22.意志活动的特点23.意志的表现24.个性心理的构成25.亚当·斯密对管理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6.梅奥“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27.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28.“复杂人”假设的基本含义29.基于“复杂人”假设的管理第二章个体心理与行为30.需要与动机的概念31.需要的特点3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33.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34.价值观的含义35.价值观的作用36.态度的概念37.态度的构成38.态度的功能39.态度对行为的影响40.工作满意度概述41.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42.知觉的内涵与特征;43.知觉的分类44.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45.知觉过程46.知觉的影响因素47.知觉偏差48.归因理论、“晕轮效应”、“刻板效应”49.个性的概念50.个性的特征51.气质定义52.气质类型53.能力的概念54.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55.能力的类型56.性格的定义57.性格的类型58.性格的培养需要注重什么59.情绪的概念60.情绪的特征61.情绪的的维度分类62.工作中的情绪管理63.情绪在组织行为中的应用64.组织承诺65.组织承诺的三因素66.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67.组织行为的特点68.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69.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70.群体的概念71.群体的类型72.群体的作用73.群体发展阶段74.群体外部环境75.群体结构变量的内容76.群体凝聚力77.群体凝聚力的表现形式78.群体决策方法79.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80.名义小组法在具体操作时的步骤81.德尔菲法的操作步骤及缺点82.电子会议法的操作步骤是83.群体决策的优缺点84.防止群体决策弊端的方法85.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86.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和作用87.群体规范的作用88.从众行为89.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有90.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表面和内心的2个维度)91.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92.如何提升群体凝聚力93.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第四章沟通94.沟通的含义95.沟通的功能96.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沟通可分为97.正式沟通按沟通网络分类98.沟通过程99.正式沟通优缺点100.非正式沟通的特点101.非正式沟通网络类型102.按信息传递方式分类沟通可分为103.单向沟通104.双向沟通105.按信息沟通媒介分类106.有效沟通的含义及特征107.沟通障碍108.有效沟通的技能109.跨文化沟通中的障碍及改进110.跨文化的原则111.跨文化的策略112.跨文化沟通的技能113.网络对沟通的影响114.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115.跨文化沟通第五章团队116.团队的概念117.团队的特征118.团队建设的发展阶段119.团队建设的心理机制120.虚拟团队及其特征121.虚拟团队的作用第六章冲突与冲突管理122.冲突的定义123.冲突的不同观念124.冲突性的特征125.冲突的类型126.冲突产生的根源127.冲突的过程128.冲突管理的原则129.冲突管理的策略130.群体间冲突的预防第七章组织结构与组织变革131.组织的含义132.传统的组织概念133.现代的组织概念134.组织的分类135.组织的功用136.古典组织理论分析137.近代组织理论分析——霍桑实验138.现代组织理论分析——巴纳德139.组织理论的发展140.构成组织结构的三要素14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42.组织结构类型143.机械式结构及其缺点144.有机式结构及其特点145.组织变革146.组织变革的原因147.华尔顿认为成员的期望与组织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的六点差异148.雪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循环”的方式149.组织变革的变量150.组织变革方式151.组织变革过程的观点152.组织变革的阻力15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策略154.什么是压力155.压力的症状156.减少压力的管理对策第八章组织文化157.组织文化的概念158.组织文化的特征159.组织文化的功能160.霍夫斯坦德的文化差异理论161.迪尔和肯尼迪的组织文化因素理论162.把文化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63.帕斯卡和阿索斯的7S管理框架164.彼得斯和沃特曼的革新性文化理论165.组织文化创建的影响因素166.组织文化创建的原则167.组织文化创建的具体程序168.创建组织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69.社会化过程的三个阶段170.组织文化创新171.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172.甄选过程、高层管理人员和社会化对组织文化维系的作用第九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173.组织学习的定义174.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关系175.组织学习的作用176.组织学习的类型177.组织学习过程178.学习型组织的概念179.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80.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81.学习型组织的构建182.影响组织成员自主学习的主要因素第十章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184.领导的含义及特点185.领导的特点186.领导的作用187.领导权力的来源188.领导与领导者的区别189.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90.现代领导者应具备哪些必要的心理素质191.费德勒权变模型主要内容192.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193.路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原理194.路径-目标理论的四种领导方式19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四种领导方式30196.领导艺术的概念197.领导艺术的特征198.把握领导艺术的原则199.领导的用人艺术200.领导的时间艺术201.领导的授权艺术202.授权的必要性203.授权艺术的要点204.领导的决策艺术第十一章激励205.激励的概念206.激励三要素207.激励的作用208.激励的影响因素209.内容型激励理论2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2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212.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ERG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13.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14.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215.期望理论216.公平理论217.强化理论218.强化理论的四种强化类型219.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20.强化方式221.管理者实施强化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222.归因理论223.归因理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224.一般人行为的成功或者失败常做四种归因225.激励的类型226.激励的原则227.激励的方法。
组织行为学复习总结提纲.doc
组织行为学复习提纲1、考试方式:案例分析,其中一篇以富士施乐收购为背景,企业文化为考试范畴。
2、写作要求•理论分析•决策分•解决方案•行动建议3、篇幅要求:每篇不少于400字。
4、考试范围:组织沟通、组织冲突、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组织沟通1、沟通的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和信息)2、沟通的过程(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解码、接受者、噪声、反馈)3、沟通的方向(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4、组织沟通(链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5、沟通模式口头:会议、视频会议、电话。
书面:信件、ppt、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本通讯、社交媒体、博客、其他。
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6、沟通渠道的选择信息丰富度(口头〉书面>非语言)信息安全性7、说服性沟通自动处理和控制处理、兴趣水平、先验知识、人格、信息的特点8、有效沟通的障碍过滤、选择性知觉、信息超载、情绪、语言、沉默、沟通恐惧、撒谎。
9、全球化层面的意义(文化障碍、文化情景、文化指南)10、小结沟通与员工满意度之间的联系;信息不确定性越低,工作满意度越高。
信息的失真和模棱两可,言语信息与非信息之间的不一致,都会提高不确定性,进而降低员工满意度。
11、对管理者的启示•沟通方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沟通的有效性•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沟通,都要从员工那里获得反馈,以确保信息被正确理解。
•书面沟通产生的误解比口头沟通多;尽量以面对面会议的方式^员工进行沟通。
•确保所采用的沟通策略适合接受者以及信息类型。
•留意沟通中的障碍,比如性和文化。
二、组织冲突1、冲突的定义当一方感觉对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产生或将要产生不利影响时随之产生的一个过程2、冲突的类型和范围类型M壬务冲突、关系冲突、程序冲突;范围:二元冲突、群内冲突、群际冲突;3、冲突过程((潜在的对立或失调、认知和人格化、行为意向、行为、结果)4、谈判谈判策略(分配式谈判、整合式谈判)谈判过程准备与计划、确走基本规则、阐述与辩论、讨价还价与问题解决、结束与实施第三方谈判(调停人、仲裁人、和解人)5、本章小结冲突对群体或组织单元的作用具有建设性或破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研究、组织行为研究、领导行为研究3、组织行为学研究内容的四个模块之间的关系4、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工业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5、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6、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7、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步骤三个基本步骤: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西拉季和华莱士的六个步骤:①弄清要研究的问题②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③形成假设④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⑤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⑥解释研究结论8、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情景模拟法。
9、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观察法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真实,能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缺点:花费时间多,得所材料难以量化,被观察者难以接受和反感调查法优点:缺点:第一章 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1、人性假设的 4 种基本观点“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2、X 理论①多数人天生懒惰,逃避工作②多数人胸无大志,不负责任,甘愿受人指挥和领导 ③多数人无目标,需强制、惩罚迫使努力工作④多数人工作是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要金钱奖励 ⑤人可分为两类,被管理和管理者 3、Y 理论①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②外部控制和惩罚不能促使人们努力工作 ③一般人能够承担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④人群中有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⑤员工会自愿将自身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一起 ⑥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4、人性假设的发展脉络 5、新华生主义的主要理论 ①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②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③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④刺激影响行为6、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①目的性 ②自主性 ③社会性 ④连续性 ⑤持久性 ⑥可塑性 7、卢因的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中各种力量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过程的理论 8、个体行为规律9、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的综合反映过程。
10、情感过程是个体通过情感过程对客观事物在感性上的反映, 通过神态、表情、语言、动作等展示出来 11、意志活动的特点①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自觉克服困难的活动 ③一系列随意活动12、意志的表现坚毅性、果断性、自制性 13、个性心理的含义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情绪与情感的区别①情绪:是一般由当时的特定情况所引起,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情感:是指与个体的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相联系的内容心体验15、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①认识过程 (认知阶段、知识阶段)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第 2 章个体心理与行为1、需要与动机的概念需要:人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动机: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因2、需要的特点:指向性,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社会制约性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4、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需要与动机的关系:①需要和动机既相似,又有着严格的区分。
②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类进行活动的直接原因。
③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必然导致动机的产生。
④需要转化为动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需要对象的确认和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①同一动机可以引发多种不同的行为②同一行为可以源自不同的动机③一种行为可以由多种动机引发④合理的动机可能引发不合理的或错误的行为⑤错误的动机有时会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饰⑥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5、价值观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6、价值观的作用①价值观是研究各个成员对组织认同程度的指标。
②价值观是了解组织成员的态度及动机的基础,管理者可对成员进行行为分析。
③价值观可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感和自我效能感。
④价值观会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7、态度的概念是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趋向8、态度的构成三种成分:知觉成分,情感成为,行为意向成分9、态度的功能①调整功能,②自我保护功能,③价值表现功能,④知识功能10、工作满意度的概念指人们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或积极的情绪状态11、价值观的作用12、态度对行为的影响①态度影响认知和判断②态度影响行为效果③态度影响忍耐力13、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①挑战性的工作②公平的报酬③支持性的工作环境④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14、知觉的内涵、特征、分类知觉: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知觉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知觉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15、社会知觉的内涵与特征社会知觉:在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16、知觉过程一般划分 5 个阶段: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及反应17、知觉的影响因素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①兴趣和爱好②需要和动机③知识和经验④个性特征18、个性的概念和特征个性: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特征:①差异性②倾向性③稳定性④整体性⑤社会性19、气质的定义和类型气质:是人们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类型: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黏液质④抑郁质20、能力的概念和类型能力:指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主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类型: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1、性格的定义和类型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类型:(1))依据心理活动的优势性划分的性格类型①理智型②情绪型③意志型(2))依据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划分的性格类型①外倾型②内倾型(3))依据个体独立性划分的性格类型①独立型②顺从型(4))五种性格特征①外向与内向②情绪适应性③易相处性④谨慎程度⑤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22、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①自然素质②社会实践③个性因素23、性格的培养①建立正确的个性倾向系统②培养坚强的意志③形成自我教育能力24、组织承诺的概念也叫“组织认同感”“组织归属感”,是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25、组织公民行为的含义组织公民行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或外显地由正式的奖惩体系引发的,包括无私并主动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的任务要求。
26、组织承诺的三因素三因素:感情承诺,持续承诺,规范承诺27、建立组织承诺的意义①建立高情感承诺,会带来更低的缺勤率、更低的离职率及更高的绩效。
①建立财务类的持续承诺,对员工的付出,组织要适时给予肯定,通过公平的报酬和晋升给予回报。
28、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①自愿合作行为,能自觉维护整体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冲突②使组织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投入各种生产活动中③促进普通员工及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④有效协调团队成员和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⑤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组织的吸引力和留住人才⑥可以在无形中影响组织的绩效第三章群体行为基础1、群体的概念指两个以上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达到特别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集合。
2、群体的类型按原则和方式可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按成员关系可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按规模大小可分: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按是不实际存在可分: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按发挥作用可分: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按开放程度可分: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3、群体的发展阶段①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阶段和中止阶段②间断—平衡模型4、群体外部环境的内容整体战略、职权结构、规章制度、资源、员工录用过程、绩效评估和奖励体系、组织文化及工作物业环境5、群体结构变量的内容内容:角色、群体规范、从众行为、群体规模、群体结构、群体凝聚力6、群体凝聚力及表现形式?群体的每个成员都感到彼此互相吸引,并为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豪。
表现行式:①自然凝聚力②工作凝聚力③领导者凝聚力7、群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法、德尔菲法、电子会议法8、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群体决策的优点:①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观点多样,信息和知识更全面② 决策更加民主化,更容易被组织接受。
群体决策的缺点:①成员受到群体压力,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只能随声附和或沉默,导致决策失误。
②领导者可能由于个性强等与决策无关的原因压制讨论,降低成员的创造性。
③消耗时间太多。
④掩盖个人责任。
⑤易于变“是非之争”为“意气之争”。
9、群体规范?群体规范的压力及作用群体规范:指群体成员认同与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准压力:迫使其按群体目标和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作用:支柱作用,评价标准的作用,群体动力的作用,行业导向和矫正作用10、从众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1、群体互动过程对群体行为的影响有两种效应:协同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12、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①价值观②共同的兴趣爱好③类似的经历和社会背景④性格、脾气一致⑤时间、空间相近⑥同年龄、同性别13、非正式群体的作用①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②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③对加强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与管理14、非正式群体的特点①自发形成的②靠兴趣、情感、共同需要等情感因素来维持③领导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④有强有力的群体规范⑤有很强的凝聚力⑥内部信息传递申通、迅速⑦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15、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①弥补正式群体在满足需要上的不足②满足成员对信息沟通的需要③可以成为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的睛雨表消极作用:①容易产生抵触情绪②影响工作效率③容易传播谣言④会产生破坏作用第四章沟通1、沟通的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交换信息、思想及情感的过程2、沟通的功能①传递信息(外部信息、内部信息)②推进了解(了解群体目标、了解群体反映的问题、增进彼此关系、控制行为、协调关系、帮助决策)3、沟通的分类①按信息沟通渠道可分: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水平沟通、斜向沟通)非正式沟通(单串型、饶舌型、集合型、随机型)②按信息传递方式可分:单向沟通、双向沟通③按信息沟通媒介可分: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4、沟通的过程①发讯者,即信息源头②信息,承载着各种信息的逻辑体③编码,信息转变成文字、语言、手势等符号④媒介,即信息传递的载体和通道⑤译码,将接受的信息转变为接受者可以理解的信息号⑥收讯者,是一个人或者是组织的群体⑦反馈,发送者对接受者信息接收情况的一种了解5、沟通障碍的表现①空间结构设计②当事人的可信度③当事人的价值和参照视角④“共同语言”---行话⑤过滤⑥选择性知觉⑦语言和情绪6、有效沟通的特征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7、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8、有效沟通的技能技能:①改善沟通环境②有效反馈③有效授权④有效训导⑤完善沟通网络9、网络时代的沟通特征①扁平化的沟通流程(破除部门障碍、进行直接沟通)②透明化的沟通模式③互动化的沟通活动④沟通对象个性化⑤沟通趋于电子化10、网络对沟通的影响①沟通方向:破除传统的沟通界限(破除组织边界、简化沟通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