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合集下载

青岛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上册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青岛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上册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自主探究3 1、 例1、例2的两个命题,你发现它们的
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 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 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 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 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自主探究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还是假命题? (1)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互补。 (2)对顶角相等。
温馨提示:请 根据上节课所 学习的几何证 明的步骤说说 你的思路.
3
1 2
4
a b
∴∠3=∠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3=∠1 (对顶角相等) ∴∠1=∠2 (等量代换)
自主探究2:
例2:证明平行线的判定 定理1 :两条直线 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 么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 截出的内错角,且∠1=∠2. 求证:a∥b. 证明:∵ ∠1=∠2 (已知), ∠2=∠3 (对顶角相等),
3
c
a
2 1
b
∴∠1=∠3(等量代换).
∵ ∠1=∠3 (已证),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1和∠2是直 c 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 a 1 角,且∠1与∠2互补. 2 求证:a∥b. b 3 证明:∵ ∠1与∠2互补 (已知), ∴∠1+∠2=1800(互补的定义). 平行线的判定定 0 ∴∠1= 180 -∠2(等式的性质). 理2:同旁内角互 又∵∠3+∠2=1800 (平角的定义), 补两直线平行 0 ∴∠3= 180 -∠2(等式的性质). ∴∠1=∠3(等量代换). ∴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二十四章第3-5节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第二十四章第3-5节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推理的过程要步步有据.
(3)在推理的过程中,已经推出的结论可以作为后面继续推证的依据.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有()
又∵EF∥AB(已知),
∴∠EF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E=∠EFC(等量代换).
评析:本题关键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角度相等,要注意角的位置.
例4.如图所示,直线MN分别和直线AB、CD、EF相交于G、H、P,∠1=∠2,∠2+∠3=180°,求证:AB∥EF.
分析:要证AB∥EF,可先证AB∥CD和EF∥CD.根据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可得AB∥EF.
(1)∵CE∥AB(已知),
∴∠1=∠B()
(2)∵CE∥AB(已知),
∴∠2=∠A()
(3)∵∠1=∠B,∠2=∠A(已证),
∴∠1+∠2=∠B+∠A()
即∠ACD=∠B+∠A()
(4)∵BCD是一直线(已知),
∴∠1+∠2+∠ACB=180°(),
∴∠A+∠B+∠ACB=180°().
*2.如图所示,已知AD⊥BC,EF⊥BC,∠1=∠2,求证:DG∥BA.
5.提示:因为∠BAC是△ACD的一个外角,所以∠BAC>∠1.因为∠1=∠2,所以∠BAC>∠2.因为∠2是△BCD的一个外角,所以∠2>∠B.所以∠BAC>∠B.
3.提示:因为AB∥CD,所以∠EMB=∠END,即∠1+∠3=∠2+∠4.因为MG∥NH,所以∠3=∠4.所以∠1=∠2.
4.提示:过点E作EF∥AB,所以∠B+∠BEF=180°,因为AB∥CD,所以EF∥C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所以∠D+∠DEF=180°,所以∠B+∠BEF+∠DEF+∠D=360°,即∠B+∠BED+∠D=360°.

初中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哪些

初中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哪些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哪些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包括定义、相关定理以及实际应用。

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示例和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1.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即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直线n所切,且∠A=∠B,则l||m。

2. 平行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直线l和m都与第三条直线n平行,那么l和m也是平行线。

即如果l||n且m||n,则l||m。

3. 垂直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在同一个平面内,且l和m的任意一条垂线相互垂直,则l||m。

即如果l∠n且m∠n,则l||m。

4. 对顶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横截线所切,且对顶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即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一条直线n所切,且∠A=∠C,则l||m。

5. 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直线l||m,且直线m||n,那么直线l||n。

即如果l||m且m||n,则l||n。

6. 锐角等于直角的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在同一个平面内,且l和m的任意一条垂线与另一条直线的某一角度相等,则l||m。

即如果l∠n且∠A=90°,则l||m。

7. 平行线的平行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其中一条直线与n 的某一角度为锐角,另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钝角,则l||m。

8. 平行线的交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其中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锐角,另一条直线与n的某一角度为钝角,则l与m不平行。

9. 平行线的平行截线定理:如果两条直线l和m被同一条直线n所切,且直线l与n的交点A与直线m与n的交点B之间的线段AB与直线n的某一条垂线相交于点C,则直线l和直线m平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2)运用判定定理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3)综合应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几何问题。
2.根据课堂学习,同学们尝试自己设计一道关于平行线的性质或判定的几何题目,并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3.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举例说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简述其原理。
4.撰写一篇关于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学习心得,内容包括:
(4)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几何知识的应用价值。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思维活跃度等,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形成性评价:通过作业、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掌握程度。
(3)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
4.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几何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十章第2节后的练习题,重点掌握以下题型:
(1)运用性质定理解决角度问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2.学会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平行线,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3.能够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几何图形中的相关问题,如求角度、证明线段平行等。
(1)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2)对平行线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理解。

平行线的性质(八年级数学课件)

平行线的性质(八年级数学课件)

解:∵梯形上、下底互相平行,
D
C
∴ ∠A与∠D互补, ∠B与∠C互补.
于是∠D=180 °-∠A=180°-100°=80A°, B
∠C= 180 °-∠B=180°-115°=65°.
∴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如图所示,直线a∥b,直线l与a,b分别相交于A、B两点,
∠1=20°,则∠2= 70 °.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有这样一道题:如图,若AB∥DE , AC∥DF,试说明
∠A+∠D=180o.请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括号内填写依据. F
解: ∵ AB∥DE( 已知 ),
C
∴∠A= _∠__C_P_D_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D
E P
∵AC∥DF( 已知 ) ,
1 4
∵ 1+ 4=180°(邻补角的性
b
2
质∴)2,+ 4=180°(等量代换).
c
探究新知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语言:
a
∵a∥b(已知)
b
∴∠2+∠4=180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 4 2
c
探究新知
平行线的性质
过点A作直线l的垂线交直线b于点C,若∠1=58°,则∠2
的度数为( C )
A. 58°
B. 42°
C. 32°
D. 28°
探究新知
定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直线a∥b,a∥c,∠1,∠2和∠3是直线 a,b,c被直 线d截出的同位角.求证:b∥c. 证明:∵a∥b (已知),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初中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知识点: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 .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平行线的传递性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视频教学:练习:1.如图,AB∥CD,射线AE交CD于点F,若∠1=115°,则∠2的度数是( )A.55°B.65°C.75°D.85°2.如图,∠1=∠2,∠3=40°,则∠4等于( )A.120°B.130°C.140°D .40°3.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3°,则∠BED的度数是( )A.16°B.33°C.49°D.66°4.如图,已知∠1=∠2,若要∠3=∠4,则须( )A.∠1=∠3B.∠2=∠3C.∠1=∠4D.AB∥CD5.如图,AB∥CD∥EF,∠ABE=38°,∠ECD=110°,则∠BEC的度数为( )A.42°B.32°C.62°D.38°6.如图,直线l1∥l2,CD⊥AB于点D,∠1=50°,则∠BCD的度数为( )A.50°B.45°C.40°D.30°7.如图,∠BAC=40°,DE∥AB,交AC于点F,∠AFE的平分线FG交AB于点H,则正确的是( )A.∠AFG=70°B.∠AFG>∠AHFC.∠FHB=100° D.∠CFH =2∠EFG8.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AC边上,DE∥AB,如果∠ADE=46°,那么∠B等于( )A.34°B.54°C. 46°D.44°9.将一直角三角板与两边平行的纸条如图所示放置.有下列结论:(1)∠1=∠2;(2)∠3=∠4;(3)∠2+∠4=90°;(4)∠4+∠5=180°.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B.2C.3D.410.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那么这两个角是( )A.42°,138°B.都是10°C.42°,138°或42°,10° D.以上都不对课件:教案:在证明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证明的步骤,格式和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三个性质的探究及运用.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及综合运用.教学活动设计课堂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也就是说知道角的关系能够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可是老师从一张轻轨的图片和伸缩门的情景看到的却恰好是另一种有意思的情况,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意义吗?自学指导续表探索新知合作探究已知:如图,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求证:∠1和∠2互补.证明:因为a∥b,所以∠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因为∠1+∠3=180°(平角的定义),所以∠1+∠2=180°(等量代换).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几何语言:因为a∥b,所以∠1+∠2=180°.教师指导(1)归纳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与性质两直线平行(2)总结证明的一般思路及步骤当堂训练1. 如图所示,EL∥FK,PG∥QH.找出图中与∠1相等的角.2. 已知∠3=∠4,∠1=47°,求∠2的度数.3.如图,AB∥EF,∠ECD=∠E,试说明CD∥AB.板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教学反思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要学好证明,必须学会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初学几何证明题时,学生对于几何语言不很清楚,几何语言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老师有必要强调:将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是学好证明的基本功,画图时按要求将符合题意的图形画出来.但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所画图形的多种情况.(2)能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掌握“题”与“图”的对应关系,一般图形不要画成特殊图形,否则就意味着人为增加了已知条件,反之,特殊图形也不要画成一般图形,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真实的表达题意.(3)图形力求准确,便于观察,有利于解题.。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
该公式可用于计算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其中法向量和常数项可 通过平行线的方程求得。
02
平行线与相交线关系
平行线与相交线判定定理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 平行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 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 相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
平行线与相交角关系
02
01
03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公式、平行线间的角关系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平行
线的性质和应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通过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 线是否平行。
平行线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平行线在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图形中有广泛应用,如平 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底边平行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掌握 了平行线的定义、性质以及判 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问题。
坐标系中平行线间距离计算
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线 $Ax + By + C1 = 0$ 和 $Ax + By + C2 = 0$ 之间 的距离 $d$ 可以用公式 $d = frac{|C1 - C2|}{sqrt{A^2 + B^2}}$ 来计算。
特殊情况
当平行线垂直于x轴时,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纵截距之差的绝对值 。
坐标系中平行线与方程关系
平行于x轴
当一条直线平行于x轴时,它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y = k$,其中 $k$ 是常数。
平行于y轴
当一条直线平行于y轴时,它的方程可以表示为 $x = k$,其中 $k$ 是常数。

数学八年级上册7.4《平行线的性质》(共27张PPT)

数学八年级上册7.4《平行线的性质》(共27张PPT)

证明:
∵ b∥a(
已知
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2(
∵c∥a(
已知
) a
1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等量代换
b
)
)
2
∴ ∠1=∠3(
∴ ∠2=∠3(
c
)
3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学习收获:
定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已知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基本事实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与这条直线平行.
A

M D D
C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符号语言:
c
∵ a∥b
a b
2
1
∴ ∠1=∠2
学习新知: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证明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根据“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 相等”,你能作出相关的图形吗? c
判定
性质
结论 两直线平行
结论
已知
3、如图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量得∠A=115°, ∠D=100°,梯形另外两个角各是多少度? 解:∵AD∥BC ∴∠ A+∠B=180°∠D+∠C=180° A D
∵ ∠A=115°,∠D=100°
B 答:梯形另外两个角是65°,80° ∴∠B=65°, ∠C=80° C
学以致用
4.如图,已知AB//CD,∠A=∠C,求证:∠E=∠F
解:∵AB//CD ( 已知 ) ∴ ∠ABF = ∠C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 ∵∠A=∠C( 已知 ) ∴∠A= ∠ABF ( 等量代换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证明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证明

,
∴AD∥BE(
).
,即∠
栏目索引
=∠
,
答案 BA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E;等量代换;∠1;∠2;BAE; DAC;D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平行线的性质
栏目索引
6.如图7-4-6,已知∠1+∠2=180° ,∠A=∠C,DA平分∠FDB,试证明∠3= ∠4.
图7-4-6
4 平行线的性质
栏目索引
解析 (1)∵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AD∥BC, ∴∠1+∠2=180° , ∵∠1=110° ,∴∠2=70° . (2)由折叠的性质得∠D'=90° , 若D'C'∥BC,则有∠EGF=∠D'=90° , ∵AD∥BC, ∴∠2=∠EGF=90° , 则当∠2等于90度时,D'C'∥BC.
图7-4-8
4 平行线的性质
证明 ∵AD⊥BC,EF⊥BC(已知), ∴∠ADC=∠EFD=90° (垂直的定义), ∴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B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D平分∠BAC(已知), ∴∠BAD=∠DAC(角平分线的定义), ∴∠E=∠3(等量代换).
4 平行线的性质
栏目索引
3.(2016四川资阳安岳期末) 是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其中蕴涵着许多 几何知识.如图,已知BC∥AD,BE∥AF.
(1)∠A与∠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DOB=135° ,求∠A的度数.
4 平行线的性质
栏目索引
解析 (1)相等.理由:因为BC∥AD(已知),所以∠B=∠DOE(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因为BE∥AF(已知),所以∠A=∠DO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所以∠A=∠B(等量代换). (2)因为BC∥AD(已知),所以∠B+∠DOB=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又因为∠DOB=135° ,所以∠B=180° -135° =45° ,又∠A=∠B,所以 ∠A=45° .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 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
如果 两个角相等 ,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A
D
B
C
练 习
如图,已知两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1)从∠1=110 °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为什么? (2)从∠1=110 °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为什么? (3)从∠1=110 °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3 2 =110 110 ° A 4= 70° 解:∠ ° 2 请同学们注意:解题中可 ∵AB AB∥ ∥CD CD(已知) (已知) 1 4 3 ∵ E 别把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搞混 ∴∠1 1=∠ =∠ 2 (两直线平行,内错 +∠3 4(两直线平行,同位 =180°(两直线平 ∴∠ 了.由角的已知条件推出两线 角相等) 行,同旁内角互补) 角相等) B D 又∵ ∠ 1 = 110 °(已知) 平行的结论是平行线的判定; 又∵ ∠1=110°(已知) ∴∠3 2 =110 110 °(等量代换) 4= 70° 而由两线的平行条件推出角的 ∴∠ °(等量代换)
1
D
已知:如图,直线AB∥CD,AB,CD被直线 EF所截,∠1和∠2是同旁内角. E 求证: ∠1 +∠2 =180°. A 3
2
B
C
1
D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二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 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量得 ∠A=115°,∠D=100°,你能求出∠B、∠C的 度数吗?如果能,请求出.如果不能,请说明理 由.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7.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综合应用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7.3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综合应用
∠A+∠B=180°
B
C
∴AB∥CD(同旁内角互 补,两直线平行) 你能说明AD∥BC吗?
如图甲所示
∵ ∠ADE= ∠DEF(已知)
∴ AD ∥ 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又∵ ∠EFC+ ∠C= 180 ° ∴ EF ∥ BC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AD ∥
B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练习
1、观察右图并填空: (1)∠1 与 ∠4 是同位角; (2) ∠5 与 ∠3 是同旁内角; (3) ∠1 与 ∠2 是内错角;
m
2
n
3 5
a b
1
4
2、当图中各角满足下列 条件时,你能指出哪两条直线 平行? n (1) ∠1 = ∠4; a∥b. (2) ∠2 = ∠4; l∥m. (3) ∠1 + ∠3 = 180; l∥n .
m
l
4
a
2
1 3
b
看图填空:
C D
1
A 2
(1)如右图,∵∠1=∠2
∴ AC∥ DE ,
3
E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2= ∠4 或 ∵∠3+∠4=180° ∴DE∥ FG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C∥FG.
4 F
∴DE∥ FG(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G
看图填空:
(2)如右图,∵ ∠2=( ∠4 ) A
C
A
B
(变式训练二)如果 AB∥CD ,且 ∠ B=∠D , 你能推理得出AD∥BC吗?
题组训练(5) 1 B E G 3 4D C2 F H
A
如图,∠1= ∠2=45 °,∠3=70 °, 则∠4等于 ( B ) (A)70 ° (B)110 ° (C)45 ° (D)35°

八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线的性质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平行线的性质   人教版
成立,所以∠1 =∠2.
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直线平行,反过来, 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是 相等的,那么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有什么关 系呢?
已知,如图,直线a∥b,∠1和∠2是直线a、 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1=∠2. 证明:
2.如图所示,∠4=∠C,∠1=∠2,求证BD
平分∠ABC.
证明:∵∠4=∠C,
∴AD∥BC,∴∠2=∠3.
又∵∠1=∠2,
∴∠1=∠3,即BD平分
∠ABC.
3.如图所示,CD∥OB,EF∥AO,求证 ∠1=∠O.
证明:∵CD∥OB, ∴∠1=∠2, 又∵EF∥AO, ∴∠2=∠O, ∴∠1=∠O.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a,b,c被直线d所
截,且a∥b,c∥b,
求证:a∥c.
d a
b
c
(1)证明的一般步骤: ①理解题意;
完成一个定理的 证明,需要哪些
环节?
②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
③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源自④分析题意,探索证明的思路;
E
A
1
B
M2
C
N
D
F
证明:假设∠1 ≠ ∠2,过点M作直线GH,使
∠EMH= ∠2,如图所示.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GH
∥ CD.
又因为AB ∥ CD,这样经过点M存在两条直
线AB和GH都与直线CD平行.
G A
E M1
N2 C
F
这与基本事实“过直
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 B 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相矛 H 盾. D 这说明∠1 ≠ ∠2的假设不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证明了吧,证明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应用文体。

写证明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 11、平行线的性质一般地,如果两条线互相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也可以简单的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判定平行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也可以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其他两条可以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初中数学常见公式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6.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7.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初中5种数学提分方法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2.总结相似类型的题目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5.注重实践(考试)经验的培养初中数学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7.4 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7.4 平行线的性质  八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8°,则∠2的度数为 ( B )
A. 38° B. 52°
C. 76°
D. 142°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如图所示,AB∥CD,∠E=40°,∠A=110°,则∠C的
度数为( D )
A. 60°
B. 80°
C. 75°
D. 70°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5. 如图所示,直线a∥b,Rt△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b上,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几何语言:
∵a∥b(已知),
a
1
b
2
∴∠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角的度数
例 如图,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60°,
∠AED=40°.
(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2)∠C是多少度?为什么?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2 CN
AB∥CD,∠1和∠2
D 是直线AB,CD被 直线EF截出的同
符号 语言
F
位角.
求证:∠1=∠2.
探究新知
思考3 你能说说证明的思路吗?
G
E 1
A
M 2
HB
CN
D
F
如果∠1 ≠ ∠2,AB与 CD的位置关 系会怎样呢?
证明:假设∠1 ≠ ∠2,那么我们可 以过点M作直线GH,使∠EMH= ∠2,如图所示.
∠1=20°,则∠2= 70 °.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有这样一道题:如图,若AB∥DE , AC∥DF,试说明
∠A+∠D=180o.请补全下面的解答过程,括号内填写依据. F

初中数学几何性质定理

初中数学几何性质定理

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线平行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直线。

有关平行线: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 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的传递性):4. 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c,c ∥b ∴a∥b平行线的判定: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 .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基本规律1.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中的条件和结论恰好相反。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是指垂直线段的长度,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作出判断。

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是角的平分线,是线段。

角的平分线是射线。

■拓展: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即内心)。

■定理1:在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定理2: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分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邻边对应成比例判定公理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边边”),这一条也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原因。

新八年级数学上册(青岛专用)课件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共18张PPT)

新八年级数学上册(青岛专用)课件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共18张PPT)
教学课件
数学 八年级上册 青岛版
第5章 几何证明初步
5.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第一次拐的 角∠B是130°,第二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
C
B
议一议
画出直线AB的平行线CD,结合画图过程思考画出的平行线, 已有一对同位角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每一对同位角 都具有这样的关系呢?
练一练
1、已知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从∠1=110°,可以知道 ∠2是多少度,为什么? A 从∠1=110°,可以知道 ∠3是多少度,为什么? 从∠1=110°,可以知道 ∠4是多少度,为什么? B C
1
D
2 4 3
E
练一
练 2、如图是梯形有上底的一部分,量得
∠A=115°,∠D=100°,梯形另外两 个角各是多少度?
A D
B
C
练一练
3、如图,A、B、C、D在同一直线上,AD∥EF.
∠E=78°时,∠1、∠2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F=58°时,∠3、∠4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 A
B
C
D
E
F
平行的的判定与性质: 同位角相等 两定 同旁内角互补
证明的一般步骤
前面我们探索过直线平行的条件.大家来想一想:两条直 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平行呢? ——— 公理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做平行线.
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 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分析:这是一个文字证明题,需要先把命题的文 字语言转化成几何图形和符号语言。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4《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何图形性质、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进一步激发,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证明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及运用。

2.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实例和图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以练习题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练习题及答案。

4.几何画板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道路规划、建筑设计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行线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知道平行线有哪些性质和判定方法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定理的内容。

同时,给出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初步感受证明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给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其中是否包含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解读“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素材 青岛

八年级数学上册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解读“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素材 青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解读“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一、弄清互逆命题的概念观察下面两个命题:(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不难看出,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二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我们把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由互逆命题的定义可知,凡是命题,都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也就是说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如原命题“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却是假命题.同样,原命题是假命题,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假命题.如“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假命题,它的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却是真命题.互逆命题是说明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可以互换,它们之中可以确定其中任何一个为原命题,但是一旦确定,另一个就是它的逆命题了。

二、弄搞清互逆定理的概念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定理。

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都是互逆定理.所有定理不一定都有逆定理,因为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也是真命题,如“对顶角相等”这个定理就没有逆定理.三、准确叙述一个命题的逆命题(1)对于一些简单的命题可直接交换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直接交换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就得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

(2)为了准确叙述,可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然后再把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如“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把它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然后再写出它的逆命题:“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特别注意,在交换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时,语言表述要准确,防止用词不当而造成错误.例如:“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逆命题写成“互余的两个锐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就不恰当,而应写成“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并能总结归纳出证明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命题、分清其条件和结论.正确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三、教具准备
投影片六张
第一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A)
第二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B)
第三张:符号语言(记作投影片C)
第四张:命题(记作投影片D)
第五张:证明的一般步骤(记作投影片E)
第六张:练习(记作投影片F)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推理得证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道它们的条件是角的大小关系.其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如果我们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之后得到的命题是真命题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2.讲授新课
[师]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个真命题是公理,这一公理可以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面大家来分组讨论(出示投影片A)
[生甲]利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生乙]还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很好.下面大家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B)
[生甲]根据上述命题的文字叙述,可以作出相关的图形.如图6-23.
[生乙]因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它的结论是:内错角相等.所以我根据所作的图形.如图6-23,把这个文字命题改写为符号语言.即:
已知,如图6-23,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1=∠2.
[师]乙同学叙述得很好.(出示投影片C)
[生丙]要证明内错角∠1=∠2,从图中知道∠1与∠3是对顶角.所以∠1=∠3,由此可知:只需证明∠2=∠3即可.而∠2与∠3是同位角.这样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得证.
[师]丙同学的思路清楚.我们来根据他的思路书写证明过程.哪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呢?
(学生举手,请一位同学来)
[生丁]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通过证明证实了这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定理.即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这样就可以把它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
注意:(1)在课本P191中曾指出:随堂练习和习题中用黑体字给出的结论也可以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所以像“对顶角相等”就可以直接应用.
(2)这个性质定理的条件是:直线平行.结论是:角的关系.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由判定公理可以证明的另一命题(出示投影片D)
[师]来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给大家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图6-24
[生甲]已知,如图6-24,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
求证:∠1+∠2=180°.
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180°(1平角=180°)
∴∠1+∠2=180°(等量代换)
[生乙]老师,我写的已知、求证与甲同学的一样,但证明过程有一点不一样,他应用了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我应用了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如下)
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3=180°(1平角=180°)
∴∠1+∠2=180°(等量代换)
[师]同学们证得很好,都能学以致用.通过推理的过程得证这个命题“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我们把它称为定理,即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后可以直接应用它来证明其他的结论.
到现在为止,我们通过推理得证了两个判定定理和两个性质定理,那么你能说说证明的一般步骤吗?大家分组讨论、归纳.
[师生共析]好,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出示投影片E)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练习,以进一步巩固证明的过程.
3.课堂练习
(一)练习(出示投影片F)
(二)已知,如图6-27,AB∥CD,∠B=∠D,求证:AD∥B C.
[过程]让学生在证明这个题时,可从多方面考虑,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要证:AD∥BC,可根据平行线的五种判定方法,结合图形,可证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结果]证法一:∵AB∥DC(已知)
∴∠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D(已知)
∴∠D+∠C=180°(等量代换)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证法二:如图6-28,延长BA(构造一组同位角)
∵AB∥CD(已知)
∴∠1=∠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已知)
∴∠1=∠B(等量代换)
∴AD∥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证法三:如图6-29,连接BD(构造一组内错角)
∵AB∥CD(已知)
∴∠1=∠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已知)
∴∠B-∠1=∠D-∠4(等式的性质)
∴∠2=∠3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总结归纳了证明的一般步骤.
1.平行线的性质:
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定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证明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5.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课本习题3.5 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