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
的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滁政[2010]56号
【发布部门】滁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5.07
【实施日期】2010.05.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意见
(滁政〔2010〕5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委省政府1997年作出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重大决策以来,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岭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目前,岭区治理开发在强基固本的同时,加快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加速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成为岭区治理开发的主题。

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进岭区综合治理开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岭区综合治理开发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文明为目标,延伸实施“四大工程”,着力提升“三大行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全面推进岭区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岭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岭区综合治理开发总体目标为,到2012年,全市江淮分水岭治理区乡镇粮食产量达到22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20万吨,肉类总产量达到2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359元提升到7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由2008年的18%提高到28%;森林覆盖率提高3个百分点,由2008年的22.7%提高到25.7%。

进一步促进岭区农村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加快城乡统筹进程,推进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重点工作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江淮分水岭区域横贯我市全境,涉及到55个乡镇、227万人口、344.7万亩耕地,分别占全市的60%、51%和59%。

岭区的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岭区的各项事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市的发展进程,抓住了岭区的发展主题,就是抓住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

岭区是全市生产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也是自然环境最为完善的地区。

治理开发工作既十分艰巨,又蕴含着潜力;既有着挑战,又具有机遇。

虽然基础尚需要加强,产业尚需要做大做强,面貌尚需要进一步改变,整体实力尚需要提升,但是十三年的治理开发,岭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经验;领导重视和部门配合,岭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保障;丰富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岭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内涵;“大滁城”建设和“三大战略”的实施,岭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尤其是岭区人民迫切发展的期盼,岭区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强动力。

因此,各级各地要把分水岭工作放在一个
政治的、经济的和战略的高度加以认识,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定信心,坚持发展,采取一切行之有效措施,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全力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基固本,进一步改善岭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基础建设,突出抓好“四大工程”:抓好以挖塘筑坝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

新建和改扩建大中塘坝2000面以上,改造中低产田56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万亩,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万亩。

抓好以打井为重点的“人饮工程”。

在饮水困难区,打深井500眼,兴建适度规模水厂10座,建设集中供水点100个,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35万人,基本解决一般年景里的人畜饮水问题。

抓好以小流域治理为重点“生态工程”。

发展经果林、用材林等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结合土地置换工作,加快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3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林业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