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4: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 存在的严重弊端。
列
斯
宁
大 林
说一说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 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6.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18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最早在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 ( C )
A.戈尔巴乔夫时期 B.列宁时期
C.斯大林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8年—1937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新宪法: 1936年,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新宪法的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快速浏览找一找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 “苏联”?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 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
快速思考比一比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
7、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的 是( C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 2010•湖南岳阳) 10、(2010•湖南岳阳)三大改造的 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 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D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 1954年 代表, 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 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D ) A.听取毛泽东作 论联合政府》 听取毛泽东作《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 告 B.决定 义勇军进行曲》 决定《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制定《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2010•广东东莞) 16、(2010•广东东莞)在“文化大 革命”期间, 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 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C ) 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度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
国
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保
证,
(1)
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
(2)
(3)
3、三大改造 1953——1956底
对象
背景(必要性) 形式
目的
(途径)
意义
问题
农业 手工业
农民缺乏工 具、资金、牲畜, 一家一户难以解决 水利问题,难以抵 御自然灾害,不能 合理使用耕地,也 不能使用机械化工 具,影响生产发展 和工业化的需要。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
重点发展重工业; 相应地培养人才; 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 (3)成就 ①工业方面: A、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
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B、形成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工业基地、在华北和西
参加农 业生产 合作社
参加手 工业生 产合作 社
走集体 化和共 同富裕 的社会 主义道 路。
三大改造
的完成,实现
了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
制,标志着我
要求过急,
国初步建立了 工作过粗,改
社会主义制度。变过快
我国开始进入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资本主义 工商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私合 营
备注
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 改造的创举。
(4)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②(消极)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 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错误思想指导发动了“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教学难点 1954年宪法的性质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第一个五年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习主题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知识点素材 川
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标准】
(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基础知识】
一、“大跃进”运动
1、总路线的提出
年,中共提出了“”的总路线。
2、“大跃进”运动
由于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了,片面强调、,导致全国出现“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的主要表现:农业大跃进中的和工业大跃进中的。
消极影响:
“大跃进”运动打乱了,大批农村劳动力,造成一些地区,生产衰退;片面强调发展,使减产,市场供应十分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
2、消极影响
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过了,超越了,违背了,挫伤了,极大地妨碍了。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主题特征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复习本单元时注意以下而二条历史线索。
1、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足,自1958年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借鉴和教训。
2、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
在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中,涌现出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一大批先进人物,他们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历程中的宝贵财富。
复习本单元应注意以下内容:1、三项探索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三位创业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二.体系梳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背景:国内○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成。
○2、一五计划正在进行,全国人民正热情洋溢地投身于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作用: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存在阶级矛盾。
)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落实情况:中共八大的奋斗目标未能真正实行,但历史的发展证明了他的正确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国内战争 物资缺乏
战
时
共
产
战胜敌人
主 经济发展受影响
义
政
策
新
斯
经
济
大
政 国民经济 林
策 政
恢复发展
模
策
式
列宁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国内战争 物资缺乏
战
时
共
产
战胜敌人
主 经济发展受影响
义
政
策
新
斯
经
济
大
政 国民经济 林 高度集中的
策 政
恢复发展
模
经济政治体制
策
式
列宁
斯大林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6.列宁在什么时间逝世,此后苏联的领导人是谁?这 时苏联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阅读教材第8页回答:苏联在什么时间完成第一、 二个五年计划?重点? 8.结合教材第8页蓝色部分及第9页“第聂伯河上的大 坝”回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9.结合教材第9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 庄庄园在田间用餐”回答:这是什么现象? 10.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11.结合教材第9页“邓小平论述”阅读“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
检测反思
让我们巩固一下本课的学习吧!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 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 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八下第二单元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目标
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年颁布了第一部《 (2)知道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年颁布了第一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农业、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知道对农业 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 (4)了解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 )了解"大跃进 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王进喜、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 )讲述王进喜 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 (6)简述 文化大革命 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 )简述"文化大革命 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 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 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 严重灾难。 严重灾难。
二、基础回顾(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照搬苏联模式、 基础回顾(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照搬苏联模式、 任务: 任务: 1928开始五年计划)。 开始五年计划)。 开始五年计划 社 年底开始, 时间: 年底开始 年超额完成 时间: 1953年底开始,1957年超额完成 会 一五计划 成果: 三个“一”、一桥、三路 一桥、 成果: 三个“ 主 意义: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意义: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 义工业化迈进 的 第一部宪法: 第一部宪法: 1954、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 过 时间: 时间:1953-1956 渡 改造形式: 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主要以生产合作社形 时 三大 改造形式: 式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则采取公私合 式进行; 期 营和赎买的形式进行 改造 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 成果及意义: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成果及意义: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设计课题: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标1.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熟悉课本。
2.通过课标导读使学生明确复习重点3.中考零距离使学生直接感受中考教学过程一、生齐读课文,导入新课二、课标导读:1.翻开《三年中考三年模拟》P50,指定生甲读“考点直击”)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2.知识串讲(教师)第4课工业化起步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重工业成就: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2课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2、了解苏联的建设成就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严重弊端【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我的自学】学生自学教材,标划课本内容列宁时期------(一)实施新经济政策(背景、时间、内容、意义)(二)成立苏联(时间、成员国)斯大林时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时间、目的、重点、计划)(二)农业集体化(时间目的)(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评价)【我的自查】学生自测学习成果(运用比较法填写空白处,请在填写过程中体会比较法的功效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合作探究】(1)假如可以在时间隧道任意穿梭,你想在1861年、1918年、1923年、1992年给俄国的朋友写信,你如何书写这个国家的名称呢?(2)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拓展延伸】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拐杖和思路是指哪一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材料二所说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邓小平借鉴列宁的思路,对我们僵化的经济政策做出了什么重大调整?(5)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达标测试】1、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下列史实和他有关的是①十月革命②新经济政策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农民伊凡将自己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2 (共27张PPT)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锋
王进喜 铁人,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甩掉了中国贫油帽
邓稼先 两弹元勋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焦裕禄 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带领兰考县 人民治理流沙。 雷 锋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 学习。
当堂训练(12分钟) 1、“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 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的( )。
CCA
8、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 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开始意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是建国后,“左”倾错误登峰造极的一个阶段 C.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但仍取得巨大成就
因为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当前党和人民 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八大”以后,我国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出现 严重挫折的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
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缺少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又急于求成;违 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
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探索新知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但是,这当中好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查到?
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模式”。
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
中考 八下单元二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
初三第二学期教学设计方案19授课教师:李占营时间2013年04月15日第8周星期一授课班级3、4班第1课时课题八下单元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型复习课教法与学法自主复习、导学与讲解结合教具与学具课件教学目标 1.一五计划的任务与成就、1954年宪法、三大改造的完成和意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成就与失误及教训等知识的梳理、复习和巩固,查补不足;联系: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及东欧经济。
2.学生综合分析、理解、概括、归纳与联系、认识问题能力的提高;复习方法的掌握与提高。
3.认识:(1)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艰难曲折,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有成就,也有失误;(2)三大改造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要遵行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照搬某种模式;经济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关注民生,维护人民利益,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要注重法治建设,要发扬民主,要依法治国。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板书设计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复习一、组织上课后,(一)复习提问,引导回答:1949.10——195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巩固政权,做了结合老师提问要点,复习、回答问组织教学。
知识联系、复习与巩固。
3ˊ探索1953--1956底一五计划的完成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教训及认识:良好开端抗美援朝典型成就: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共八大(1956)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953——1956——1966——1976导入知识复习与巩固哪些事?(二)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工业化,党和政府领导下,又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和努力。
今天,我们一同复习单元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复习、巩固。
背景(原因及目的任务:成就:作用:2.民主法制建设:1954年宪法及性质复习中,重点点拨:(1)一五计划的任务特点、成就及意义等,联系:苏联工业化建设的特点及东欧建设特点;(2)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及制定机构等,1954年宪法的性质及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_27
教学环节
教师和学生活动安排
设பைடு நூலகம்意图
一、课前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MTV《社会主义好》。
这是一首上世纪60年代的流行歌(曲作者李焕之是双十校友,双十的经历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首歌创作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1957年,它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既写出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解放的喜悦之情,也体现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要把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的强烈愿望。俗话说,形势比人强,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犹豫,从国内看,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的各项建设正顺利进行,超额完成指标已无悬念;从国际看,此时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迅速,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生物等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蓬勃开展,前2次工业革命中国都在沉睡中度过,所以落后挨打,如果我们再搭不上这班车的话,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越拉越大。正因如此,在完成三大改造后,党又领导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征程,为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同学们说得不错,八大对当前国内矛盾的分析是很准确的,对主要任务的确定也是对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决策是英明的,此时的党中央头脑非常冷静。因而它被称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板书)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八大以后,全国人民斗志昂扬,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显著,形势一片大好。这时党中央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速度还可以更快一些,于是在1958年提出了新口号:(投影“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
投影材料及示意图,解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然后投影一段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炼观点(“不切实际”),最后投影显示“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共产风”这四大标志。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4 图文
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
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 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三大改造的完成
学习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英模人物
9.“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 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首 小诗表现了石油工人的豪迈胸怀,下列人 物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雷锋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 旧的故 事,试 图找回 曾经的 踪迹, 却渐渐 明白了 流年, 懂得了 时光。 过去的 沟沟坎 坎,风 风雨雨 ,也装 饰了我 的梦, 也算是 一段好 词,一 幅美卷 ,我愿 意去追 忆一些 旧的时 光,有 清风, 有流云 ,有朝 露晚霞 ,我确 定明亮 的东西 始终在 。静静 感念, 不着一 言,百 转千回 后心灵 又被唤 醒,于 一寸笑 意中悄 然绽放 。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 世一生 ,不堪 论,年 华将晚 易失去 ,听几 首歌, 描几次 眉,便 老去。 无论天 空怎样 阴霾, 总会有 几缕阳 光,总 会有几 丝暗香 ,温暖 着身心 ,滋养 着心灵 。就让 旧年花 落深掩 岁月, 把心事 写就在 素笺, 红尘一 梦云烟 过,把 眉间清 愁交付 给流年 散去的 烟山寒 色,当 冰雪消 融,自 然春暖 花开, 拈一朵 花浅笑 嫣然。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 做了母 亲,我 才深深 的知道 ,这样 的爱, 不带任 何附加 条件, 不因万 物毁灭 而更改 。只想 守护血 浓于水 的旧时 光,即 便峥嵘 岁月将 容颜划 伤,相 信一切 都是最 好的安 排。那 时的时 光无限 温柔, 当清水 载着陈 旧的往 事,站 在时光 这头, 看时光 那头, 一切变 得分明 。执笔 书写, 旧时光 的春去 秋来, 欢喜也 好,忧 伤也好 ,时间 窖藏, 流光曼 卷里所 有的宠 爱,疼 惜,活 色生香 的脑海 存在。
2017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五课《艰难探索中的曲折》素材 华东师大版
艰辛探索——1956-197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中央、毛泽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展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的曲折和挫折。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在此前后,党还提出了新形势下对知识分子政策、“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性决策。
八大以后,中央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来调整经济关系取得了初步进展。
在如何对待新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观点。
在邓子恢的主持下,进行了朝向农业生产责任制创造性的尝试。
1956-1960年,初步进行了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方面,中共中央发文对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作出了具体部署。
1957年2月,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
探索的开端是良好的。
但是从1957年起,出现了一系列失误。
首先反右斗争扩大化。
1957年4月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这次整风采取“开门”形式,既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欢迎党外人士参加。
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一些怀疑、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右倾思潮开始冒头和蔓延。
5月中下旬至6月初,国内政治生活的气氛十分紧张,社会上极少数人乘“大鸣”“大放”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地发动进攻。
原创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 奇·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 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 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 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 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 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 的经济体制。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 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 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 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拖
技
拉
术
机
决
生
定
产
一
线
切
T-34。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 共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 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 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 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方面 集到国家手中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
方面
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方面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 国家集中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尽管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失误,但是,由于党和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些成就,成为后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第1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
第一个五年
1953年,我国通过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注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又称三大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采取赎买的方式进行;1956年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又称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
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
3 “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阅读《填图册》第6页: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并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如钢铁工业)。
195 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
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新的工业部门(如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到1956年,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此处的几个第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鞍山大型轧钢厂》、《我国建造的喷气式飞机》等图片,以增强历史的真实感,加深学生的印象。
②交通运输业的巨大成就。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课件一定要有动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一方面复习刚刚学过的工业建设成就,同时学习交通建设主要成就。
A.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大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了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B.“一五”期间,我国共建成30多条铁路,还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同时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2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
)
3、宪法的性质:宪法规定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
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三大改造
1、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
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入社时,把私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统一经营或使用,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
3、“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国家)“私”指什么?(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
4、怎样实行“公私合营”?(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
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
)
5、三大改造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
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6、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大改造也有缺点。
这些缺点是什么?(后期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
练习:(依据学生优劣布置)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
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