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测前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测前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测前注意事项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诊断某些疾病。

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采集血液前的适当准备:在进行血常规检测之前,应遵循适当的准备。

首先,您需要空腹采集血液,通常是早上进行检测,至少在最后一次进食后8小时内空腹。

然而,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糖尿病患者或儿童,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其次,您应在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2. 避免应激情况:应激情况可能会导致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异常变化。

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应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素和其他应激激素的释放,从而影响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3.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

在采集血液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误差。

通常建议在检测前至少休息15分钟。

4. 遵循医生或医务人员的指导:进行血常规检测前,应仔细阅读和遵循医生或医务人员的指导。

他们将告知您需要采集的血液量、采集顺序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请务必遵守这些指示,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尽量保持放松: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尽量保持放松和稳定的状态。

应选择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采集,避免嘈杂和干扰。

建议采集血液时静坐或躺下,以便更好地放松肌肉,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6. 血常规检测前的禁忌事项: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前,有一些禁忌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应避免酗酒和吸烟,这些物质可能会干扰血细胞的正常功能。

其次,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其他刺激性物质,以免对血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如果您正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如抗凝剂或免疫抑制剂,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检测方案。

总之,进行血常规检测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采集血液前的适当准备、避免应激情况和剧烈运动、遵循医生或医务人员的指导、保持放松等。

血常规检查的名词解释

血常规检查的名词解释

血常规检查的名词解释简介:血常规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检查方法。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血液的成分、数量、功能、形态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医生判断和诊断疾病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查中涉及的一些常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方法。

一、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为丰富的细胞成分,主要负责输送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存在的红细胞数量,以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个数来衡量。

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在4.0-5.5×10^12/L之间,此数值的增加或减少可能反映出身体健康问题,如贫血或血液黏稠度异常。

二、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与二氧化碳输送到全身。

血红蛋白浓度表示单位体积血液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正常范围在男性130-200g/L,女性为120-150g/L。

血红蛋白浓度的异常变化可能意味着贫血或血液稀释。

三、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重要细胞成分,主要参与免疫反应、抵御细菌、病毒感染和消除异常细胞等功能。

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样本中存在的白细胞数量。

男性和女性的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略有差异,通常在 4.0-10.0×10^9/L之间。

白细胞计数异常变化可能反映出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或外界感染的存在。

四、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具有止血功能。

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能够迅速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堵塞血管,并防止出血。

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存在的血小板数量。

正常范围一般为125-350×10^9/L。

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

五、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测量在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中,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红细胞平均体积,可以帮助确定贫血的类型。

正常范围一般在80-100fL之间。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血液成分、细胞数量及功能状态。

其原理基于血液的组成和特性。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无细胞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溶解物质(如蛋白质、荷尔蒙、电解质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组成。

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最常见的血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组织和器官,并带走二氧化碳。

红细胞数量和形态异常可以提示贫血、炎症或其他疾病。

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维持免疫功能。

白细胞的总数和不同种类的比例可以反映身体的免疫状态以及某些疾病的存在。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止血和止血的功能。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可以导致出血或血栓形成。

血常规检验通常通过自动化仪器进行,其中核心部分是血细胞计数和分类技术。

这些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并生成相应的血常规报告。

总结而言,血常规是通过计算和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及比例,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的一种常用方法。

血常规范围

血常规范围

血常规范围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CBC)是一种常用的临床常规检查,用于评估和诊断各种疾病的指标之一。

下面是关于血常规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和意义。

1.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正常成人男性的血红蛋白范围一般为130-175g/L,女性为115-15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

2.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为男性4.3-5.8×1012/L,女性为3.8-5.1×1012/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浓缩。

3. 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的浓度。

正常范围为320-360g/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红细胞液体过少,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红细胞液体过多。

4.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一般为4-10×109/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

5.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

正常范围一般为125-350×109/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出血倾向,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血液凝结功能异常。

以上是血常规中常见指标的正常范围和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值的范围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和仪器而有所差异,请根据具体情况参考。

此外,血常规结果的分析需要综合其他临床指标,配合病史、体征等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血常规指标异常,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

血常规名词解释

血常规名词解释

血常规名词解释
血常规是指对血液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和分析,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诊断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

常规血液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红细胞计数:指单位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

正常值在4.0-5.5×10¹²/L之间。

2.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正常值在120-160g/L 之间。

3.红细胞压积:是指单位体积内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正常值在37-47%之间。

4.白细胞计数:指单位体积内白细胞数量,白细胞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

正常值在4.0-10.0×10⁹/L之间。

5.中性粒细胞比例: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细胞类型,主要负责消化和吞噬细菌和病毒。

正常值在50-70%之间。

6.淋巴细胞比例:是白细胞中的一种细胞类型,主要负责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正常值在20-40%之间。

7.血小板计数: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类型,主要负责止血和凝血。

正常值在
100-300×10⁹/L之间。

血常规测试是一项简单、快速、非常常见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并提供诊断依据。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原理
血常规是临床上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反映出人体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

血常规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计数。

在进行血常规检测时,首先需要抽取一定量的静脉全血样本,然后将样本注入到血细胞分析仪器中。

血细胞分析仪器会通过光学原理、电阻原理、流式细胞术等技术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分析和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它可以反映出人体贫血和多血症的情况。

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血红蛋白的质量,它可以反映出人体贫血和多血症的程度。

红细胞压积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红细胞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人体贫血和多血症的情况。

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白细胞的数量,它可以反映出人体感染和炎症的情况。

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全血中所含血小板的数量,它可以反映出人体出血和凝血功能的情况。

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指标,对于诊断贫血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血常规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它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而血常规的原理则是通过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行检测和计数,从而反映出人体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数量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血常规检验的科普小常识

血常规检验的科普小常识

血常规检验的科普小常识在医院接受体检或者治疗时,拿到一张血液检验报告单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份报告单上的各种指标和数字却让人一头雾水。

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就是血常规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小常识以及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血常规血液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身各组织和细胞与血液的流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血液检查可以反映出身体多方面的信息。

其中,血常规检查是一种较为普遍常见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观察血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血液情况以及疾病的诊断。

首先是红细胞计数,该指标反映了人体内红细胞数量是否正常。

如果红细胞数量过低,则可能会导致贫血等问题;而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会存在某些心脏或肺部疾病问题。

其次是白细胞计数,该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机体免疫功能或感染程度。

如果白细胞计数异常偏高,则通常说明机体正在经受某种感染;而如果过低,则意味着机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血小板计数,它能够反映人体止血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则可能会导致出血问题,而过高则可能会引起血栓形成等疾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指标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测来获得,如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这些指标都能够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于疾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观察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血液检查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前置准备流程。

例如在检查前应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饮酒以及大量喝水等操作。

这样才能够保证血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

二、怎么查看血常规检验报告血常规检验是一种常见的体检项目,也有时候会在医院进行疾病筛查。

当我们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看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后带有箭头,很多人容易感到紧张和担忧。

然而,在正确理解这些数据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正常范围。

不同的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会影响血液中细胞数量及比例的变化。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血常规是医院最基础的检查项目,也是门诊常见的检查项目。

如果有发热,咳嗽,头晕,恶心等症状,则需做血常规。

药物治疗前,首先要对患者的感染指标进行观察,即通过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多项指标来判断患者的情况,这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血常规可以检测出什么,以及血常规的意义。

1.血常规概述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血常规的检测主要是对患者血液中的血细胞进行定量和分类,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疾病,从而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如果患者有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发热等疾病,则需要进行血常规。

如果病人有感染症状,做了血液常规,病人的白血球明显增多,同时嗜中性白细胞比例也明显增多。

如果病人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的,那么他的血常规结果就是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或者是低于正常范围内,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则会有轻微的增加。

患有白血病的人,白细胞会比正常的人要高很多。

如有贫血,则可显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降低。

在临床上,血液常规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检查方法,许多人在进行第一次体检时,医生就会告诉他们,这种检查是必须要做的,而且在临床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患者对自己可能患有的疾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从而确定自己的诊断,这样才不会对以后的有关治疗产生影响。

2.血常规采集方法血常规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静脉抽血和毛细血管采血。

从医学上来说,现在最好的检查方法就是抽血。

有关数据表明,用针刺法采集指端血液的方法,其可重复性及精确性都略逊于用静脉血液采集。

由于在用针刺法提取指端血时,血液会受到一定的污染。

因此,从以上几个角度考虑,扎手指取指端血,其检测结果是血小板计数偏低,而白细胞计数偏高。

所以,在做血常规的时候,最好是选择静脉采血。

3.白细胞数据所能显示出的病症白细胞是人体抵抗入侵的先锋,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三大类,白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总数,正常成人的白细胞计数在(4-10)x109/L,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在(5-12)x109/L,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在(15-20)x109/L,生理性的白细胞增多与剧烈运动、饮酒、进食、情绪激动等相关,病理性的白细胞增多与细菌感染、尿毒症、化学药物中毒、恶性肿瘤、严重组织损伤、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等相关。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设定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设定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的设定
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

血常规的参考范围是根据性别、年龄和种族等因素来设定的。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血常规参考范围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血常规参考范围:
1. 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约为4.3-5.7×10^12/L,成年女性约为3.8-5.1×10^12/L。

2. 白细胞计数(WBC),大约为4-10×10^9/L。

3. 血红蛋白浓度(HGB),成年男性约为130-175 g/L,成年女性约为120-160 g/L。

4. 血小板计数(PLT),大约为125-350×10^9/L。

5. 红细胞压积(HCT),成年男性约为0.39-0.50,成年女性
约为0.35-0.47。

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约为82-100 fL。

7.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大约为27-31 pg。

8.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大约为32-36 g/dL。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范围,因
此在解读血常规结果时,应该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

另外,个体差异、生理状态和疾病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
果来综合分析血常规结果。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体检和诊断检查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其中,血常规检验无疑是最常见的一项。

它简单、快捷,却能为我们提供关于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那么,这项检查到底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在医学诊断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为您介绍血常规检验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与重要性1.什么是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通常简称为“血常规”,是通过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来评估我们体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主要血细胞的数量和功能。

此外,这项检验还涵盖了血红蛋白的浓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其他与血液相关的指标。

它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使其能快速评估一个人的整体健康状态以及某些疾病的风险。

2.为什么要进行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诊断的基石。

首先,它是许多常见疾病,如贫血、感染或凝血障碍的早期筛查工具。

例如,低的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浓度可能提示贫血的存在;而白细胞计数的增加可能意味着体内存在感染。

其次,对于已经确诊的疾病患者,血常规检验是评估疾病活动度、监测治疗效果及检测潜在并发症的重要工具。

此外,它也可以在手术前进行健康评估或评估患者对某些治疗的耐受性。

总之,无论是健康人的常规体检,还是疾病患者的评估和监测,血常规检验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主要项目与解读·红细胞计数(RBC):RBC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是评估输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的RBC范围是4~5.5×1012/L,成年女性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

·血红蛋白(Hb):Hb是红细胞中的一个蛋白质,负责携带氧气。

血红蛋白含量能够反映身体的输氧效能。

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贫血。

·白细胞计数(WBC):WBC涉及免疫反应和抵抗感染。

白细胞的增多可能提示感染、白血病或其他疾病;白细胞减少则可能意味着骨髓功能低下或某些病毒感染。

什么是血常规检验

什么是血常规检验

视点锦囊·妙计Family life guide -25-田亮(四川宝石花医院)血常规属于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中的一种,在实施临床基础检验工作中比较常见,通过运用该方式,可以对各类疾病进行临床诊断。

血液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血管内有形细胞以及体液,在实施血常规检验时,其主要检验对象为血液中的细胞部分,例如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不同细胞在机体中发挥的作用存在一定差别,因此通过对其形态分布变化以及数量变化进行观察,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诊断。

但是目前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血常规检验的知识不够了解,因而会缺乏对此检验的重视程度。

初识血常规检验血常规在临床中又被称为“血象”,通常情况下其检查内容涵盖16-18项,例如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虽然此检验方式并不属于特异性检查,但是当人们机体状态出现异常时,通过利用该方式可以传递出一些机体指标变化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主要内容第一,通过运用血常规检验的方式,可以对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进行良好诊断,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地中海性贫血、白血病等。

通常情况下血液疾病在患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为食欲不佳、浑身乏力、流鼻血、胸闷气短、心慌等症状,甚至很多患者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淆,最终导致治疗时机延误。

因此在采取血常规检查后,可以对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下一步的临床诊断打下基础。

第二,运用该方式,能够对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进行进一步诊断,类型主要包括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判断依据主要为血液中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其中成年女性正常指标范围在110-150g/L 之间,成年男性的正常指标范围在120-160g/L 之间,新生儿正常指标范围在170-200g/L 之间,儿童正常指标范围在120-140g/L 之间。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机体骨髓造血能力不断下降,因此在血常规检验结果中通常会表现出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减少。

血常规基本知识

血常规基本知识

血常规基本知识血常规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对患者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患者身体的健康状况。

血常规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检测。

下面是关于血常规基本知识的介绍。

一、白细胞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识别和消灭外来病原体。

白细胞数量增多可以说明免疫系统在抵抗病原体方面正常发挥着作用,但是白细胞数量过多也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如造成炎症或免疫系统失调等。

白细胞数量的正常范围在4.0-10.0×109/L之间。

二、红细胞红细胞在身体内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

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与血氧压力降低、氧气供应不足、或者肺功能异常有关。

红细胞数量正常范围在4.5-5.5×1012/L之间。

三、血色素血色素是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血色素的含量如果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出现贫血的情况。

血色素正常范围在120-160g/L之间。

四、血小板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的凝固作用。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少,可能会导致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口腔出血等等。

血小板数量正常范围在100-300×109/L之间。

总之,血常规检查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态和诊断疾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些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血液指标也十分重要,如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分布宽度等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指标的结果来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饮食正常、睡眠充足和避免引起身体疼痛、情绪波动等情况,以减少假性异常结果的发生。

一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

一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

一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人体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可以获得有关血细胞和血液成分的信息。

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血常规的指标解读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带氧气的蛋白质,是评估机体供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正常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30-175g/L,女性为120-160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贫血或其他异常。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成分,用于对抗病原体。

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评估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范围是4-10×10^9/L。

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有炎症或感染存在。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主要参与止血过程。

正常成人的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50-400×10^9/L。

如果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成分,红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血液供氧能力。

正常成人的红细胞计数范围是4-5.5×1012/L(男性)和3.5-5×1012/L(女性)。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贫血的表现。

血常规的意义血常规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工具。

通过血常规检测,医生可以了解到患者的血液状态、免疫功能和贫血情况,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

如何准备血常规检查进行血常规检查前,需要空腹4-6小时,最好在早上进行。

另外,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正在服用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

总结血常规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项目,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可以得到有关血细胞和血液成分的信息。

血常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解读,可以评估人体的供氧能力、免疫功能和贫血情况。

血常规的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需要空腹并告知医生是否正在服用药物。

血常规主要指标及解读

血常规主要指标及解读

淋巴细胞
病理性变化 增多: ①某些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 ②淋巴细胞白血 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 ③组织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④再生障 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 相对增多。 减少: 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长期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陷症等。
中性粒细胞
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 一半随血液循环, 称为循 环池, 通常白细胞计数即 反映这部分数量;另一半 则滚动在小血管的内皮细 胞上, 称为边缘池。这两 部分细胞可以相互交换, 保持动态平衡。
中性粒细胞
2.病理性增高(大于7*109个/L)
急性感染或炎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 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常见疾病有中耳炎、脓肿、疖 痈、阑尾炎、肺炎、扁桃体炎等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80
﹤27 ﹤320
慢性失血性贫血、缺 铁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A MCV减小, RDW正常, 如轻型地中海性贫血 B MCV减小, RDW增大, 如缺铁性贫血 C MCV正常、RDW正常,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 D MCV正常、RDW增大, 如早期缺铁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 E MCV增大、RDW正常, 如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F MCV增大、RDW增大, 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发热: 口腔温度单次测定 ≥38.3℃(腋温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过氧化物酶和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 胞阳离子蛋白等带大量正电荷的蛋白质而呈嗜酸性。其主要存在于组织中, 约为血液中的100倍。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具有明显昼夜周期波动 性, 清晨时减少, 午夜时增多, 两者相差可大于40%, 这种波动可能和血液中 糖皮质激素含量的昼夜波动有关。

读懂血常规检查3指标

读懂血常规检查3指标

读懂血常规检查3指标⊙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检验中心 李文静血常规是临床最基本的血液检验项目,具有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点。

血常规主要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等血液中有形细胞的质和量以及形态变化,是临床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白细胞白细胞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的数量,如果存在明显的增多或者是减少的情况,代表有可能出现了一些疾病。

白细胞增多(W B C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白血病等;也有生理性的白细胞升高,常见于月经前、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饮酒、餐后等。

白细胞减少(WBC项出现“L”或者“↓”),常见于病毒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脏功能亢进等。

建议患者出现以上异常时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红细胞红细胞检查主要是对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的体积以及含量进行检查。

临床上,红细胞增多(RBC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气肿、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减少(RBC项出现“L”或者“↓”)常见于各种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失血(如产后,手术后),以及合成障碍(如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如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状况进行调理。

血小板 其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

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

血管创伤而失血时,其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伤而出血的部位进行反应,进而形成凝血。

临床上,血小板增多(PLT项出现“H”或者“↑”)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脏切除术后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P L T项“L”或者“↓”)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血常规33项详细解释

血常规33项详细解释

血常规33项详细解释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整体健康状况。

它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进展情况。

血常规通常由多个指标组成,其中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

血常规33项包括哪些指标?1.白细胞计数(WBC):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和感染情况。

2.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类型,其计数可用于判断感染和炎症程度。

3.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计数可用于评估免疫功能。

4.单核细胞计数(MONO):单核细胞是一种白细胞类型,其增高可能与感染或某些肿瘤有关。

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类型,其增高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6.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类型,其增高可能与过敏反应或慢性炎症有关。

7.红细胞计数(RBC):用于评估贫血和其他红细胞相关疾病。

8.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可用于评估贫血程度。

9.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衡量了红细胞所占的体积比例,可以用于诊断贫血和其他相关疾病。

10.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反映了红细胞的大小,可以用于诊断不同类型的贫血。

1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反映了单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可以用于诊断贫血类型。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反映了单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可以用于评估贫血类型。

13.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反映了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程度,可以用于评估贫血类型。

14.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其计数可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出血倾向。

1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反映了血小板的大小,可以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出血倾向。

血常规标准范围

血常规标准范围

血常规标准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常规是一项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各种疾病的诊断。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

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是根据大量的健康人群的测量结果,确定出的参考值范围,这些范围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氧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即是指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

成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一般为4.3-5.7×10^12/L,而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8-5.1×10^12/L。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成分,是对抗病原体的主要细胞。

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一般在4.0-10.0×10^9/L。

4.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了红细胞的大小分布情况。

正常成人的RDW范围通常在11.5%-14.5%之间。

5.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参与凝血作用的关键细胞,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一般在100-300×10^9/L。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医生会将患者的检测结果与上述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出血、骨髓抑制等情况。

如果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参考值,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了解血常规的标准范围有所帮助。

【字数已达要求,请点击提交获取结果。

】第二篇示例:血常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血液中各种指标的测定,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诊断疾病。

而血常规标准范围则是指健康人群的血液指标正常范围,医生在分析结果时会将患者的检测值与此标准范围进行比对,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实验报告血常规

实验报告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blood routineexamination)是临床上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采集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

医院通常采用针刺采血(针扎手指末梢),目前还有激光采血。

使用激光采血属于非接触式的采血方法,它可以避免病人紧张、疼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由于采血引起的交叉感染。

防止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

激光采血一般无痛。

适合婴幼儿采血。

但也有极少数激光刚好打在手指末梢神经时,疼痛感则效强。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身体是否有感染,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

孕期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常规检查孕妈妈可以了解你的血色素数值、白血球数量、有无潜在感染,以及你是否患有贫血。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贫血,那么孕期很有可能会出现铁的供给量不足,影响胎儿发育,而且不利于产后恢复。

2、通过血小板的数值,可以了解你的凝血机能,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或免疫系统疾病。

3、红血球的体积(mcv)及脆性检查,有助于发现地中海贫血携带者(这在中国南方比较常见)。

4、同时还包括血型的检测,如果妻子是o血型(rh阴性),丈夫是a、b或ab血型(rh 阳性),则有出现胎儿新生儿溶血的可能性。

宝宝发烧血常规查什么1、通过血红蛋白,来看宝宝是否存在贫血;2、通过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来大致区分是否感染,是什么感染;3、通过血小板,来看宝宝的凝血功能。

4、通过c反应蛋白(crp),来看宝宝的体内有无感染等疾病的活动性指标。

怎样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

血常规检验科普知识日常生活中,人们无论是因为忽然地头疼脑热前往医院就诊,还是健康体检,在医生开具化验单的项目中,一定会有血常规检查。

由于抽血化验医疗成本较低,又能最直观地表现出人们的健康状况,所以面对很多疾病时医生都会开具血常规化验单。

那么,下文将针对什么是血常规检查?为什么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怎么看?血常规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人们感兴趣的这些问题进行科普,以此为参考。

一、什么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一般指全细胞计数,即CBC。

是血液检查中最基本的一项,也是医生在诊断疾病时最常用的一种参考依据。

血常规检查通常是指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等细胞的数量以及某些生物特征在与正常值进行比较,进而来判断身体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通过血常规检查,除了可以了解患者血细胞是否出现异常,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是否患有血液病等情况,如贫血、肺炎支原体等的同时,血常规检查也是很多疾病的辅助检查项目,如女性妊娠反应、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青少年营养不良、脱水、痛风、内分泌失调、糖尿病、心肺功能疾病、白血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

另外,患者在手术之前也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需要通过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条件。

部分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也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以便于了解患者恢复情况、是否具备出院条件等。

二、为什么要进行血常规检查?由于血液是人体内循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内物质代谢最重要的途径,人体大多数疾病都会引起血液内成分的变化。

所以对于血常规的检查,首先可以为医生筛查疾病提供有效依据,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明确方向,有些常见疾病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结果直接确诊。

既提高了治疗效率,也避免了出现误诊或延误患者病情的情况发生。

其次,血常规检查没有绝对的禁忌。

一般来讲,所有人都可以进行该项目检查,再加上血常规检查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也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更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超全解读告诉你,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超全解读告诉你,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

超全解读告诉你,血常规能检查出什么?在人们前往医院检查身体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会被医生要求做一个血常规,但人们往往在拿到血常规报告之后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项目与数据头晕眼花,看不出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常规到底能查出什么吧!什么是血常规?血常规是医院在对人们的身体进行检查的过程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措施,通过对人们血液内的成分分析来确定人们的身体状况。

在很多人的眼中,人们的血液只是一种单纯的液体,但在医生的眼中,血液却可以分为血浆与血细胞这两个部分,其中的血细胞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三种类型,而血常规主要检查的就是这三种不同功能的血细胞的含量状况。

只有加强对血细胞以及血常规检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帮助医生排查患者的疾病。

血常规都查什么?代表什么意思?1.红细胞相关在人们的正常生理活动当中,红细胞肩负着为人体的各个部位运送氧气并带走二氧化碳的功能,是维持人体运转最重要的细胞类型。

当人们通过呼吸吸入氧气的时候,位于肺部血液内的红细胞就会将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携带而二氧化碳放出并且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进而随着血液的循环移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提供氧气。

而在人们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当中,对红细胞相关的检查包含红细胞技术以及血红蛋白计数,这两项数值都能够直接反应人们血液的氧气输送能力。

正常情况下,男性与女性的标准红细胞技术与血红蛋白计数有一定的区别,男性的红细胞计数标准在(4~5.5)×1012/L左右,血红蛋白计数在120~160g/L左右,而女性的标准红细胞计数在(3.5~5)×1012/L之间,而血红蛋白计数则约为110~150g/L。

当人们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低于标准数值的时候,就代表人们可能有一定的贫血症状,而具体的贫血类型与贫血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而当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高于标准数值的时候,则可以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情况,其中生理性状况主要见于一些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以及运动员等,属于正常状况;而病理性状况则可能是由于一些疾病导致患者长期缺乏充足氧气供应而引起,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需要患者做进一步的准确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肾功能3项
尿素氮BUN 肾脏滤过代谢之最终产物,当肾功能障碍时,产物无法适当排出,此时血清中之尿素氮数值升高。但此数值极易受药物剂量影响,必须配合其它检查数值一起诊断 肌酐CR 肌酐是肌肉运动的主要能源是肌酸所分解的一种物质,只要肾脏功能正常,肌酐会经由尿液排泄至体外。测定肌酸酐就可得知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酸Ua 体内普林/嘌呤(Purine)的代谢物,以动物的内脏普林/嘌呤含量最多。饮酒过量、糖尿病、痛风、肾炎、铅中毒、副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尿酸会偏高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亢时,T3升高,甲减时降低组织发炎筛检甲状腺素(T4) T4为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析其血中含量,可知甲状腺功能,最好和TSH一起判读。T4升高为甲状腺功能亢进,T4降低为功能低下。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由脑下腺前叶所分泌之荷尔蒙,可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检查TSH可筛检甲状腺功能,通常必须和甲状腺素(T4)一起判读。一般而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下降;功能低下时,TSH上升。
血常规18项
白细胞计数(WBC)主要担任防卫工作,白细胞增加或减少,需配合白细胞分类,来初步办定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或为白血病(俗称血癌) 淋巴细胞(LYN)白细胞分类之值,有助于各种疾病之诊断治疗 粒细胞(GRAN) 红细胞计数(RBC)贫血或失血都会影响红细胞数目。 高值时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或地中海型贫血; 低值时可能为贫血 血红蛋白(HGB)主要用于检查是否贫血 红细胞压积(HCT)指红细胞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能更正确的了解贫血之程度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血球指数,是鉴别各种贫血的参考指标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当红细胞血球大小相差较大时,RDW会上升,可为诊断贫血的参考 血小板计数(PLT)高值时可能与红细胞血球增多症、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脏切除、慢性感染症或急性感染恢复期有关。血小板值过低时可能有出血倾向,凝血情形不良之再生不良性贫血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压积(PCT) 单核细胞(MON) 白细胞分类之值,有助于各种疾病之诊断治疗 淋巴细胞相对百分比(LRR%) 粒细胞相对百分比(RPR%) 单核细胞相对百分比(MPR%)
编辑本段血脂4项
总胆固醇 体内最具代表性的脂肪 。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中风;含量太低则可能有贫血、肝障碍及营养不良 甘油三脂 甘油三脂之形成,大多来自酦酵类及碳水化合物(米饭、面包等谷类),当中性脂肪数值偏高,则易患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肥胖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lesterol) 这就是俗称〝好的〞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血中含量不可低于40mg/dl (0.91mmol/L),否则易患血管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esterol) 这就是〝坏的〞胆固醇,愈高愈不好。是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及治疗高脂血症重要指针。
编辑本段钙(Ca)
钙(Ca) 血钙升高时,主要见于恶性肿瘤、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维他命D中毒,降低时,主要见于骨软化症、佝偻病、维他命D缺乏和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应与磷(P)同时判读当钙升高时,若磷也升高,要考虑可能有恶性肿瘤;若磷下降,可能为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维他命D过剩症。当钙下降时,若磷也下降,可能为骨软化症、佝偻病或维他命D缺乏;若磷升高,则可能为副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或慢性肾功能不全。
编辑本段肝功能11项
谷丙转氨酶(ALT) sGPT在血清中的数值代表肝细胞受损程度。急性肝炎者的数值可能高达500~1000 IU/L以上。另慢性肝炎、酒精性肝障碍、肝硬化、肝癌等亦会造成值偏高 谷草转氨酶(GOT) 为体内酵素,存在于肝脏、心脏中,也存在于脑部或血球等器官或细胞。sGOT偏高代表这些部位有可能发生病变 谷氨酰转肽酶(GGT) 是一种存在于肝脏、胰脏、脾脏及肾脏的酵素,最常用于筛检肝脏机能障碍及肝硬化,尤其是酒精性肝障碍和药物性肝障碍 总蛋白(TPO) 检查营养状态、肝脏功能、肾脏功能、感染症之用 白蛋白(ALB) 白蛋白是用来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在肝脏制造,故肝脏发生疾病、肚泻、营养失调等情况时,白蛋白会明显减少 球蛋白(GLO) 在感染、肝病、肾病、自体免疫疾病及癌症时均可能发生增减,应由医生配合其它检查结果判读 白蛋白/球蛋白(A/G) 碱性磷酸酶(ALP) 为体内的一种酵素,当细胞受伤时,ALP值即升高,正值发育期间的小孩或少年,其值虽可高达2~3倍,但仍属正常。值高时可能为肝胆方面问题、骨癌或骨转移等 乳酸脱氢酶(LDH) 高值时表示可能患有心肌梗塞、肺栓塞、肝脏损伤、肌肉发育不良、白血病、贫血或癌症,通常需配合其它检查项目一起做判断。超过正常值10%为正常值的极限,故超过50 单位以上时,应加以判断是何种疾病所致 总胆红素(TBS)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问题或溶血性疾病。若皮肤泛黄,即称为黄疸 直接胆红素 高值时可能有肝胆方面的问题
编辑本段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 用于医疗诊断设备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主要包含磁体、梯度系统、射频系统(包括MRI谱仪)、计算机系统、病人系统等。磁体,就是给原子核加上一个外加的磁场,使人体组织中的原子核产生相应的振动频率;射频系统提供频率与进动频率相一致的射频脉冲,使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梯度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再完成成像、处理等。磁共振成像能观测到人体内部任意截面的一种原子核的浓度或状态的像,通过积累的认识和经验,可以对成像组织的结构和生理状态进行判读,了解该组织是否正常?是否有病变? 以上项目均参考西安普惠健康体检中心体检项Fe/SI)
铁(Fe/SI) 血清铁的测定主要在筛检身体是否有缺铁的现象。若血清铁偏低,但血红素仍在正常范围,表示有初期缺铁的现象;若血清铁与血红素,同时偏低,则表示已发生缺铁性贫血。血清铁偏高可见于恶性贫血、地中海型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服食过量铁剂血清铁会升高。
编辑本段甲状腺
编辑本段血糖
空腹血糖 指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筛检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当健检时发现空腹血糖大于110mg/dl(6.1mmol/L)时,为确定有无糖尿病,建议另择一日再测定一次空腹血糖,以确定诊断
编辑本段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H. pylori Ab) 幽门螺旋杆菌是生长在胃粘膜内的一种细菌,医学界已证实此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部分胃癌及部分胃淋巴瘤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健检都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只要抽血即可,较为方便。抗体若为阳性,代表的意义有三种: 1.体内有该菌感染且造成疾病。 2.体内有该菌感染但不造成疾病。 3.该菌已根除,但抗体仍未消失。 因此抗体阳性者应至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由肠胃专科医师判定是否要采取根除疗法(使用抗生素)。 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体检使用试剂采用的均为金标法快速检测试剂。如上海凯创生物公司生产的胃幽门螺旋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几分钟内能出结果。大大降低了被体检者的麻烦的同时,加快了体检医院的效率。同时,金标法快速检测试剂的广泛应用与体检项目中的还有:尿微量白蛋白(快速检测肾的好坏)、毒品吸毒快速检测(为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采用的体检项目)。
编辑本段乙肝五项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可了解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是否产生对肝炎病毒的抗体,是否应该注射疫苗,以及注射疫苗后的效果 乙肝表面抗体(HbsAb)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 乙肝核心抗体(HbcAb)
编辑本段肿瘤
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肿瘤标记,通常有大肠、直肠癌及胰腺肿瘤时,此项检验数值最高,而其它癌症此值有可能偏高,只是其比例较少。检验结果须配合临床症状及其它参考。 胎甲球(a-FA/AFP) α-FA/ AFP是血液检查中用来筛检肝癌最常用的方法(筛检肝癌时最好配合腹部超声波检查)。若值偏高,有可能为肝癌或慢性肝炎。但胃癌、畸胎瘤、睾丸癌和卵巢癌等增殖性疾病、怀孕或急性肝炎时,值也会偏高,因此必须配合临床症状再做判断 前列腺肿瘤标记(PSA) 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一种肿瘤标记,可用来筛检是否罹患前列腺癌。适用于50岁以上的男性。 乳腺肿瘤标记(CA 15-3) CA 15-3为一种乳癌的辅助检查。CA 15-3检查正常者,绝不可疏忽乳房自我检查。防治乳癌最重要是自我检查,一有怀疑,应立即就医,进一步做乳房X光摄影。CA 15-3的检查由于阳性率最高只达50%左右,用于筛检时应由专业人员小心判读,切勿自行解读。 胰腺肿瘤标记(CA 19-9) CA19-9是癌细胞所含的一种醣蛋白,主要与消化道的癌症有关,以胰脏癌和胆囊癌的阳性率较高。各种癌症CA19-9之阳性率如下:胰脏癌84%、胆囊胆管癌69%、大肠癌39%、卵巢癌35%。有部分的良性疾病也可能出现CA19-9升高的现象:慢性胰炎14%、胆石症11%、肝硬化17%、糖尿病10%、肾功能不全9%。 卵巢肿瘤标记(CA 125) CA 125是癌细胞所含的一种醣蛋白,对卵巢癌之诊断有很高的阳性率(97.1%),故一般视为卵巢癌的标记。另外,在子宫内膜症CA 125也会呈现高值,阳性率为78.8%。CA 125在各种肿瘤的阳性率如下:子宫颈癌20.9%、胰脏癌48.6%、胆道癌38.1%、肝癌42.9%、子宫内膜癌37.5% 、胃癌23.5%、结肠直肠癌10.6%、肺癌6.6%、良性卵巢肿瘤23.1%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71U/L为阳性,初检阳性者,应每隔五周复查,连查三次,如浓度逐渐上升者,应考虑患恶性肿瘤的机会很高。TSGF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普查筛选,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以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
编辑本段尿常规10项
尿比重(SG) 成人任意尿成年人其正常值为1.010~1.030。低比重尿:见于尿崩症、多囊性肾或使用利尿剂及水份摄取过多者。高比重尿:见于糖尿病、充血性心脏衰竭、脱水、呕吐 尿酸碱度(PH) 新鲜尿液正常时呈弱酸性 ,酸度在5至8左右。若酸碱度大于8即表示尿液呈碱性,可能有尿路感染、发炎或肾功能不良等情形。若酸碱度小于5即表示尿液呈酸性,可能正值饥饿状态或酮酸症 白细胞(LEU) 试纸测试尿中有没有白细胞。若尿中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道有发炎现象,可配合尿蛋白及亚硝酸盐做判读。但女性常因阴道分泌物污染检验结果呈阳性,故在收集尿液前应先清洁会阴部 亚硝酸盐(NIT) 定泌尿系统是否有细菌感染 ﹔若有亚硝酸盐反应,需再进一步以显微镜检查,以便了解是何种细菌感染 尿蛋白(PRO) 正常情况下,尿液有微量蛋白质(150mg/天),以试纸测试呈阴性(-);若呈阳性(+), 则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肌肉过度运动、冷水浴过 久、食入蛋白质过多。体位性蛋白尿:有的人站立过久出现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肾脏发炎、肾病症候群 、发高烧、妊娠毒血症等情形 尿糖(GLU) 正常情况下尿中没有糖份为阴性(-),或有微量糖份出现。尿糖为阳性(+)时,则应考虑是否为糖尿病,必须再连续追踪检查 尿酮体(KET) 体内脂肪代谢不完全而形成酮体, 正常尿中没有酮体为阴性(-),若尿中有酮体为阳性(+),经常见于糖尿病患者,但也见于饥饿、发烧、长期腹泻、呕吐等患者。限制淀粉类食物的减肥者,尿中也会出现酮体 尿胆原 (UBG) 若尿中的尿胆原过高,表示可能有溶血性黄疸、急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若尿中没有尿胆原,表示可能有胆道阻 胆红素(U-BiL) 正常尿中没有胆红素,故呈阴性(-)。当尿中有胆红素时呈阳性(+),表示可能有胆道阻塞或肝脏疾病等 尿红细胞(ERY) 测定尿中是否带有血。尿中没有血呈阴性(-);若尿中有血则呈阳性(+),可能是尿路结石、肾脏发炎或泌尿系统癌症等。但若尿液样本放置过久、生理期妇女等情形可能造成假阳性﹔吃大量维他命C时,则会造成假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