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教学设计 优质文档 下载可修改
《示儿》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
理解《示儿》的诗意和主题。
分析并欣赏陆游的诗歌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示儿》的内容和背景。
学会如何分析和欣赏古典诗歌的基本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学会欣赏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简介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示儿》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意义。
2.2 课文解读:分析《示儿》的诗意和主题。
讲解诗中的关键词汇和意象。
2.3 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陆游的诗歌风格,如豪放、真挚等。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体验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陆游诗歌,激发学生对陆游诗歌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陆游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示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主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3.3 诗歌分析与欣赏:讲解诗中的关键词汇和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引导学生欣赏陆游的诗歌风格,如豪放、真挚等。
四、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让学生背诵《示儿》,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和平时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示儿》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生的背诵情况,评价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示儿》全文。
关于陆游的生平介绍资料。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和讲解。
朗读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读。
六、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示儿》的内涵。
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6.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分析和欣赏诗歌。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示儿》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示儿》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PPT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示儿》诗歌,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PPT,展示陆游的生平事迹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1.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
1.3 教师简介《示儿》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示儿》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的主题。
3. 合作探讨3.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品味鉴赏4.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2 学生分享鉴赏心得,感受诗歌的美。
5. 拓展延伸5.1 教师出示相关诗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5.2 学生发表见解,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
6. 总结反馈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2 学生谈收获,反思学习过程。
7. 布置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2 学生领取作业,准备课后完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合作探讨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示儿》语文教案8篇
《示儿》语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示儿》一首。
该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
详细内容包括:1. 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2.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掌握绝句的基本知识。
3. 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中所传达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
2. 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3. 学会分析绝句的结构和韵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分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背诵,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学习绝句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示儿》,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绝句的基本知识,解读诗中的关键字词。
4.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教育观念。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七言绝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示儿》2. 诗人:陆游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4. 教学重点:朗读与背诵,理解诗歌,学习绝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示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读后感。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韵律分析2. 体会诗人的情感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读后感写作一、诗歌的韵律分析1. 押韵:绝句的押韵规律是第二、四句押同韵,第一、三句可押可不押。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示儿》两首诗。
1.2理解并掌握诗句的意思。
1.3学会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2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2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并背诵《示儿》两首诗。
1.2理解并掌握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示儿》两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1.2学生分享对诗人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示儿》两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意。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示儿》两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1.1学生举例说明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1.2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诗歌鉴赏4.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鉴赏。
4.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5.课堂小结5.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6.作业布置6.1学生背诵《示儿》两首诗。
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陆游和《示儿》两首诗的背景。
(2)学生分享对陆游的了解,如他的生平、诗歌创作等。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示儿》两首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意。
3.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示儿》两首诗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a.学生举例说明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b.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诗歌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境、情感、修辞等方面进行鉴赏。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课教案设计
《古诗教学课堂<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示儿》。
(2)理解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了解诗人陆游的背景及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古诗《示儿》。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古诗《示儿》。
(2)理解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的深刻领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对古诗《示儿》的深入研究,掌握诗文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如PPT、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示儿》,了解诗文大意。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谈论对家庭、亲情的看法,为学习《示儿》做铺垫。
2. 教学古诗《示儿》(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教师逐句讲解诗文,解释生僻字词,分析诗文意境。
(3)引导学生讨论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 欣赏与拓展(1)教师展示与《示儿》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2)引导学生欣赏其他陆游的诗作,对比分析其创作风格。
五、课堂小结与布置作业1.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示儿》的主题和意境。
(2)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学会尊敬父母。
2.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示儿》。
(2)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读后感,谈谈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3)选择一首陆游的其他诗作进行鉴赏,简要分析其创作风格。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示儿》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
《示儿》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教案设计(优化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6课《示儿》。
本文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子女的期望。
教学时,要求学生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子女的期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陆游的画像,引导学生观察并简要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
进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示儿》。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是谁写的?写的是什么内容?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对课文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5.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语气、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将《示儿》背诵给家长,并请家长签字。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解分析等环节,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在课堂朗读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充分,下次教学时,应适当延长朗读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
2024年《示儿》优秀教案(精选
2024年《示儿》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示儿》。
全文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示儿》的背景及意义,学习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分析诗句的意象和寓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示儿》,理解诗句的意义,掌握古诗词的基本朗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示儿》,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家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示儿》的背景、意义,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象和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陆游生平,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学生齐读《示儿》,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注意停顿、重音等。
3. 讲解:分析诗句的意象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4. 情感体验:讨论作者为何“悲”,家国情怀体现在哪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背诵《示儿》,并进行诗句解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示儿》2. 作者:陆游3. 重点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 朗读技巧:停顿、重音等5. 情感:家国情怀、爱国热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示儿》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了解宋代历史,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的意象和寓意的理解。
2. 朗读技巧的掌握。
3. 爱国情感的培养。
一、诗句的意象和寓意的理解1. “死去元知万事空”: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看法,认为死后一切皆空。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
古诗《示儿》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示儿》。
课文详细内容为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通过学习这首诗,让学生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感受古诗的韵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示儿》,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示儿》,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示儿》打印稿、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诗《示儿》。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古诗《示儿》,注意字音、停顿、节奏等。
3. 理解诗句:逐句讲解诗句含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以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例,分析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表达自己爱国情感的小诗。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学习、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示儿》2. 板书内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古诗《示儿》,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示儿》,我深感陆游的爱国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陆游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陆游的文学成就和爱国情怀。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国家大事,培养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示儿》这首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将诗人的爱国情感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战争或爱国英雄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在这段视频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表现和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古诗《示儿》。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重点强调他的爱国情怀和创作风格。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即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嘱托,让学生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
(三)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重点理解以下词句:“示儿”:给儿子看。
“元知”:原本知道。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只是悲伤。
“九州同”:全国统一。
“王师”: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平定北方。
“家祭”:祭祀祖先。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
(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临终前最牵挂的是什么?(诗人最牵挂的是国家的统一,希望自己在九泉之下能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
)2、提问: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怀着悲愤、遗憾和对国家的深切期望,心情沉重而又坚定。
)3、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六)拓展延伸1、介绍陆游的其他爱国诗作,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示儿》教案优秀
《示儿》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示儿》。
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词语:元知、九州、同、家祭、无忘。
2. 分析课文:了解陆游的生平,理解陆游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朗读与感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家国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分析课文、朗读感悟。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4. 朗读感悟: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如词语用法、句子结构等。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示儿》2. 内容:生字词、课文分析、家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含义。
(2)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阐述其表达的意义。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家国情怀的理解。
2. 答案:(1)生字词解释略。
(2)示例:元知,即预先知道。
在诗中,作者希望儿子们预先知道国家的兴衰,以此教育他们要热爱国家。
(3)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了解其生平事迹,深入体会其家国情怀。
《示儿》课教案设计
《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背景及创作风格。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示儿》,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陆游生平背景,分析其创作风格,为学生理解诗文内容打下基础。
2.2 诗文解析对《示儿》进行逐句解析,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3 诗文鉴赏引导学生从韵律、意境、情感等方面对《示儿》进行鉴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示儿》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示儿》,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3.4 诗文解析教师对诗文进行逐句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3.5 诗文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诗文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6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诗文鉴赏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示儿》原文、陆游生平介绍、相关评论文章等。
5.2 多媒体资源相关视频、音频资料,图片等。
5.3 网络资源相关诗词网站、论坛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感悟诗文情感的氛围。
6.2 问题驱动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6.3 案例分析选取与《示儿》相关的其他诗作,进行比较分析,拓宽学生视野。
6.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朗诵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课前活动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诗文背景,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7.2 课中活动按照教学过程进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率。
《示儿》教学设计
《示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示儿》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一首特别的古诗,它的作者在临终前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诗。
大家猜猜这位诗人是谁呢?(稍作停顿)对啦,就是陆游!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他的《示儿》。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出不足之处。
(三)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内讨论诗句的意思。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四)深入探究1、诗人临终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但悲不见九州同”,体会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2、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五)情感升华1、介绍陆游的生平以及他一生为国家统一而奋斗的事迹。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以及对爱国情感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知道的其他爱国诗人和他们的作品。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国的短文。
(七)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陆游的《示儿》,感受到了他深深的爱国之情。
其实,爱国不仅仅是诗人的情怀,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也在默默地为国家做着贡献。
我记得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穿着军装的叔叔。
他看起来很疲惫,但一上车就主动给一位老奶奶让座。
周围的人都对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叔叔刚刚完成了一项紧急的救援任务,连休息都没顾上就又要赶回部队。
陆游《示儿》优秀教案(精选
陆游《示儿》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示儿》,通过对陆游生平的了解,学习其传世之作《示儿》,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示儿》,理解诗的字面意义,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体会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朗读等方式,使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其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陆游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陆游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示儿》。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示儿》,了解诗的字面意义。
(2)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3)分析诗的韵律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的音乐美。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诗句,谈谈自己对爱国情怀的理解。
5. 朗读与感悟(5分钟)全班齐读《示儿》,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6.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课题:《示儿》2. 作者:陆游3. 生字词:王师、北定、中原、家祭、乃翁4. 主要内容: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示儿》的诗意,写一篇关于“爱国情怀”的短文。
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陆游的《示儿》正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热爱。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作业题目:背诵《示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爱国情怀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国精神。
《示儿》优秀教案(精选
《示儿》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0课《示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的朗读与解析、重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诗中重点词汇,理解诗句的含义,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汇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入诗人陆游,简介其生平及创作背景。
2. 朗读课文(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 精讲课文(15分钟)(1)解析诗句,理解重点词汇。
(2)通过例句,让学生学会运用重点词汇。
(3)分析诗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思。
(2)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示儿》2. 板书内容:(1)诗人:陆游(2)诗句解析(3)重点词汇(4)诗人的思乡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用自己的话写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思考:诗人的思乡之情给你什么启示?2. 答案:(1)课文朗读录音(2)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纷飞,江水悠悠。
(3)示例:诗人的思乡之情让我明白,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要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深入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示儿》语文教案8篇
《示儿》语文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示儿》。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全文共四句,通过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默写《示儿》,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默写《示儿》,掌握诗中的生字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诗人及本诗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3. 熟读: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字音、节奏。
4. 理解诗意: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诗的大意,教师讲解生字词。
5. 赏析:分析诗中的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示儿》2. 板书内容:a. 诗人:陆游b. 诗的写作背景c. 生字词d. 对比、设问、呼告等手法e. 诗人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朗读《示儿》,并默写全文。
b. 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陆游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c. 说说你对“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话的理解。
2. 答案:a. 朗读、默写见课本。
b. 陆游:南宋诗人,忧国忧民。
《示儿》是他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c.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示儿》语文教案
《示儿》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
(2)理解《示儿》的诗意,领会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示儿》的深层含义。
(2)学会通过诗句分析,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2. 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层含义。
2. 学会通过诗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示儿》的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示儿》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齐声朗读《示儿》。
2. 解析诗句(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语。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2)学生讨论如何将诗人的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 诗歌背诵(1)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示儿》。
(2)学生互相检查,确保正确背诵。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6. 作业布置(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示儿》的主题思想。
(2)选择一首古代诗人的爱国诗作,进行鉴赏和分析。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对诗句理解和情感体验的深度。
教师还需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2. 诗句理解:学生对《示儿》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的理解程度。
3. 诗歌背诵: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示儿》。
4.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古代诗人的爱国诗作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语文古诗《示儿》教案
语文古诗《示儿》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第五册,古诗文单元《示儿》一首。
详细内容包括:1. 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2. 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3. 理解《示儿》的全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背诵《示儿》,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陆游的生平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示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3. 讲解课文:逐句分析诗句含义,讲解古诗文知识;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的含义,分享学习心得;8. 背诵课文:学生集体背诵《示儿》,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示儿》2. 板书内容:a. 作者:陆游b. 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 古诗文知识:韵律、对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示儿》中“元知”、“九州”、“王师”、“家祭”等词语的含义;b. 背诵《示儿》,并谈谈你的感受;c. 分析《示儿》的韵律特点,举例说明。
2. 答案:a. “元知”:原本知道;“九州”:全国;“王师”:国家的军队;“家祭”:祭祀祖先。
b. 略c. 《示儿》的韵律特点为:七言绝句,平仄对仗。
例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a. 了解陆游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阅读;b. 探讨古代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部编版《示儿》教案版
部编版《示儿》教案优秀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示儿》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解释《示儿》中的关键信息。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估《示儿》中的观点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课文《示儿》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示儿》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探讨《示儿》中的主题和观点,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活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运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2 教学策略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示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与《示儿》相关的问题,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示儿》,理解其内容和主旨。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难点,进行解释和讨论。
3.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示儿》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示儿》主题和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3.4 写作活动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评价4.1 评估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写作活动和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4.2 评价标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课文《示儿》的文本。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
5.2 教学材料笔记本、笔等写作工具。
讨论小组的安排和分组。
第六章:课文解析与深入探讨6.1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示儿》中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句子结构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示儿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示儿》这首古诗,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3)学生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和对子孙后代的期望。
本课主要围绕诗歌内容、诗人背景和诗歌意象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示儿》这首诗歌的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味;(2)提问:这首诗歌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作者是哪个朝代的?2. 诗歌内容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意象;(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提问: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诗人背景介绍(1)介绍陆游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2)提问:陆游为何会有这样的爱国情怀?4. 诗歌意象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北定中原”、“家祭”等;(2)提问:这些意象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爱国情怀和意象作用;(2)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于爱国情怀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3. 课堂测试: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诗人背景和诗歌意象的掌握程度。
《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
《示儿》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示儿》,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示儿》的内容理解和分析。
2. 掌握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悟作者通过诗文表达的爱国情怀。
2. 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示儿》,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深入学习课文《示儿》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其艺术特色。
2.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陆游与其他唐宋诗人的异同,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结合课文,探讨陆游的生平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针对课文《示儿》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设计相关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2. 通过多媒体展示,对比分析陆游与其他唐宋诗人的作品,让学生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
2、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唯如此,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实现提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
第一循环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700多年前,85岁的诗人陆游重病在床,在即将离开人世之际,给儿子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一首诗《示儿》。
(板书课题)
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轴之作。
2、简介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
3、了解背景:(出示资料)。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
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3分钟后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1、自学质疑:自由读古诗。
2、合作释疑:小组内互读,正音。
3、展示评价:指名读诗句,正音,相机评价引导。
4、巩固深化:齐读诗句。
第二循环
过渡: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古诗呢?(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
)出示自学自导二:
(1)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收获,说说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5分钟后我展示)
1、自学质疑:生读诗,思考。
2、合作释疑: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说诗意。
3、展示评价:
(1)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并小结每句诗的意思。
(2)结合学生体会的感情指导朗读。
(指名朗读,点拨读诗方法,注意指导读出一、二句的“悲”,三、四句的“激昂”。
)
(3)体验感情。
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哪个字?(板书:悲)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渴望“九州同”,那么金兵入侵前“九州同”是怎样的景象呢?(教师描述画面。
)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自从金兵攻破了城门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
陆游在世时看到的九州是与此截然不同的景象。
他看到的九州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话。
小结: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就是陆游看到的——一个被侵略者糟蹋的满目疮痍的九州啊!(多媒体出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