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福建省》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通用14篇〕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的
①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别离的假设干证据的分析
^p ,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p 、归纳、表达等认知才能;
②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进步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③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进步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
难点:寻找大陆移的证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海陆是变迁的
导入:歌曲<东方之珠>引出“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师:其实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其实古人早就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因此在我国就有了“沧海桑田”的成语。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课件。〔可以出示喜马拉雅山、我国东部海底、荷兰围海造田图片。〕活动:〔观察、分析^p 、讨论〕
提示: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总结〕生:变迁方式有三种:
1.地壳变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师:海陆是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时机总是垂青擅长观察、考虑的人。正像牛顿坐在树下看到苹果落下建立了
自由落体运动定律一样,这一次是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台湾教案初中地理
台湾教案初中地理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能够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台湾的位置。
2.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类型,分析其对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
2. 台湾的自然环境: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3. 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重点发展电子、家电、纺织、服装等产业。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台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台湾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引导学生阅读地图,讲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类型,以及其对台湾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台湾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
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台湾的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
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台湾地图,标注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和绘制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地图阅读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学生讨论:发展油棕种植与保护红猩猩的生存环境之间有何矛盾。
归纳:方便面是油炸的,为了节省成本,厂家一般不会用花生油或者大豆油而是选择比较便宜的棕榈油来油炸方便面面饼。棕榈油是从油棕树的果实中炸取出来的,因其出油量大且价格便宜,颇受方便面生产厂商的偏爱。目前,全世界油棕的种植园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地区,而每开发一片油棕园就要砍掉一片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是濒临灭绝的红猩猩的栖息地,这样方便面生产的越多,热带雨林的面积就越少,红猩猩就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
2.东南亚地处____洲与_____洲,______洋与___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________与________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______带,主要是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5.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扼守这一“十字路口”的“咽喉”要道是D_______海峡。
6.图中甲处拟修建一运河,能产生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1.中南 马来 湄公 2.太平 印度 南 3.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4.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水稻 稠密 5.马六甲 6.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减轻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压力,缩短了东亚地区到中东的距离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2)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活动课
【课标及解读】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是课程标准修订版新增的内容,这在新课程标准总体上做“减法”的思路下,足见其重要性。其一,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常常打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重大的损失。其二,学生经常能通过媒体得到我国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信息,有时自然灾害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有的学生甚至亲身经历自然灾害,青少年面对自然灾害时往往感到困惑恐惧。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自然灾害知识及应对措施方面的普及教育,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我国的哪些地区常发生哪些种类的自然灾害,灾害来临时如何应对等等,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初步的防护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等国情特征。
(基础目标,重点是了解的途径和方法,其中“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是难点)2.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
(教育的终极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灾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材料归纳法、资料收集、讨论交流、模拟演练、综合调查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3)演练活动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活起来,提高学习的兴趣,本课以四个问题探究为主线,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视频导入引起兴趣,课前收集资料展示暖暖场,材料分析归纳总结学习会用材料说话。教学过程中又采用了视频、角色扮演,合作探究、地震演练等方式,学生可以积极投入课堂,有所学,有所获。对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了科学的认识,学习了一些应对灾害、逃生的技能,消除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心理,真正学习了我们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教案大陆漂移说
7.课堂练习
我们再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学习成果。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
1)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B )
A、赫茨
B、魏格纳
C、李四光
D、迪茨
2、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变化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C )
①②③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中图初中地理八上《4第1节 国家和地区》word教案 (5)[精选]
第四章开展与合作
第一节国家跟地区
第一课时天下上的国家跟地区
教养目标
1、通过浏览《天下政治地区》,见解天下上要紧的国家跟地区
2、应用数据跟实例,分析开展中国家跟兴旺国家开展程度的差异
3、清楚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的地区分布特色
4、理解“南南对话〞跟“南北对话〞的含意
教养重点与难点
教养重点:开展中国家与兴旺国家的差异跟分布
教养难点:国家与地区的区不;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发作差异的缘故。
教养方法
这节内容与老师的生涯理论比较远,内容比较抽象,枯燥。然而,国家的观点,当前国际上经济开展程度的差异,这是中老师应当清楚跟控制的。在教养过程中,为凸起重点,攻破难点,使老师既学到常识,又控制方法从而形成才能,较好的到达课前预设的教养目标,本课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法,领导老师充分使用手中的舆图、笔墨资料,在运动中去见解天下的国家跟地区,应用数据分析开展中国家跟兴旺国家的差异。在教养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其余的方法,比方探讨法,报告法,读图法,探究式进修法,游戏法,以此丰富讲堂教养,进步老师的兴趣。
教养准备
1、课前将老师分组。
2、准备天下政治舆图挂图
教养过程
1、激趣导入:
通过前面的进修,咱们清楚地球上有七年夜洲,还记得是哪七年夜洲吗?这七年夜洲除南极洲无人假寓外,其余的六年夜洲有哪些国家跟地区呢?这些国家跟地区的面积巨细怎样,生齿数目几多,在国际上的地位怎样样,让咱们走进第四章的第一节,一起去理解国家跟地区吧!
【板书】第一节国家跟地区
一、天下上的国家跟地区
2、请同学们翻到舆图册28页《天下政治舆图》。到2007年,天下上有190多个国家,另有一些不独破的地区。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5篇)
初中地理教案(精选5篇)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难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视频内容为多民族舞蹈《大地春晖》),请大家看一段录。
(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的特点,刚才大家也看了视频,我们知道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不仅生活着汉族同胞,还有不少兄弟民族和我们汉族一起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二、民族构成与数量
【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生(56个)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内容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请生回答。出示答案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3人口超过四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哪些?4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出示图片归纳知识。
三、民族文化
【承转】师:同学们请你观察一下手上的人民币,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对照一下屏幕上的各族文字,看看人民币上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等奖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等奖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等奖
新课程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我就《海陆分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当作案例来进行分析一下。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被接受,但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他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叫做水球。”那么到底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学生活动
1、观察地球仪和火箭升空的动画演示,觉得新奇
2、学习小组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
3、由学生讨论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观察思考,深入自学
1、师: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任何半球是陆地大还是海洋大?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多数处于13—15周岁,处于青少年时期,易冲动和暴躁,同时,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期,故在教学上应有足够的耐心,但是他们好奇心旺盛期,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初中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及相关的学习能力。但有些地理内容的问题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并总结知识点。
3、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学生既有重点班的学生也有普通班的学生,重点班的基础比较扎实,可以采用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学习。普通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和教授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4、学生学习风格分析
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依赖性比较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
1、教材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四节第一课时,本节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为学生学习其它省份奠定基础,加上台湾省特殊的位置特点及政治特征,更加突出了本节学习的必要性。本节课主要包括“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两方面的内容,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又注重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区域特征》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及黄海、东海和南海;说出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说出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主要矿产和工业分布,南方地区不同地形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征。
2.能力目标:能学会运用各种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南方地区才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南方地区更加的热爱之情,也对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有个比较,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学情分析
1、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你喜爱南方还是北方的生活。”及问卷调查。由于学生生活区域的局限性,或者是好奇心,难以从地理层面说南方地理差异。学习知识的过程是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象。
2、地理差异的学习是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知识,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了南方的地理差异。包括生活和生产的差异。
3、学生认知障碍点:区域特征的差异
3重点难点
1.南方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区位优势
2.南方地区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南方地区不同地形区主要地理差异与区域发展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
福建地理会考知识点整理必修
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
环境。福建的地理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
方面。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整理。
1.地理位置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东北部,北临浙江,西濒江西,东南隔台湾
海峡与台湾相望,总面积121,400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
福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其中,闽江、乌溪、建阳江等河流穿行其中。福建境内山峦叠嶂,主要山脉有武夷山、五虎岭
和南岭。自然灾害方面,福建常年受台风和暴雨灾害影响。
3.地理特点
(1)气候特点: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
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2)植被资源:福建境内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2.68%,主要植被
类型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杂交林和灌木丛等。
(3)动植物资源:福建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福建金丝猴、可爱多䳍、长尾鲈鱼等是福建的特
有动物种类。
4.人文地理
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特点。
(1)文化遗产:福建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土楼、南靖土楼等,被誉为"福建文化三宝"。
(2)传统习俗:福建地区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元宵节放
灯笼、五谷丰登节吃五谷杂粮饭等。
(3)经济发展:福建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经济发达。
福建沿海地区拥有多个国际知名港口,如厦门港、福州港等。
(4)旅游资源:福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武夷山、鼓浪屿、土楼
初中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1《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限。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比照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板书:第一节位置、范围和自然条件
[讲授新课]
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答复)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同学答复)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单元概述
本单元分为三节: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呈现了以下结构特点: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本单元的特点有:
1.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2.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3.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过程与方法: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初中《东西南北》教案设计思路
初中《东西南北》教案设计思路
《东西南北》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一章,它主要介绍地球表面的方向、地形、气候等基本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有助于他们掌握地图阅读、方向感等实用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学习地球表面的方向,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学习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各种地形,认识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和河流、
湖泊、海洋等。
3.学习了解气候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等。
4.学习了解如何看地图,了解地图的制作、使用和阅读方法。
教学内容:
1.地球的方向
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使用群山、河流、大海等进行判断。
2.地球的外形
了解地球是一个地球体,有赤道南北两极和经线、纬线。
3.地球的地形
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4.地球的气候
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5.地图的使用
了解如何制作和使用地图,如何使用等高线图等。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让学生听讲老师的讲解,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来展示。
2.实验法
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和探究,如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进行学习,通过用石头、泥土等模拟地貌的形成。
3.交互式教学法
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比如使用虚拟地球软件进行讲解和演示,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创设游戏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人教初中地理八上《2第1节 地形和地势》word教案 (7)
课题:地势和地形(1)
教学目的: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
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
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1、中国的地势特征
2、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施教策略:利用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归
纳总结。
教学难点
难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
克服方法:利用“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通过找图、读图,教
师点拨、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设计思路: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
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解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
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我国人民生
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
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教学资源中国地形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剖面图
教学设计
教
学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利用中国
导入
新授
复习上一章所学的有关中国的
人口、民族等知识,进行过度:我们
生活在怎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中呢?
展示:中国地形”图
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展示:我国东西向(北纬32°)地形
剖面
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
中国地形图
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
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共3课时)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图分析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了解台湾的面积与人口及人口分布情况。
能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分析等,了解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台湾的位置、范围。
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
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乡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海峡指的是哪个海峡?(台湾海峡)
海峡两岸的人民有什么共同的愿望呢?(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新课学习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位置
海陆位置
活动:读图认识台湾省的位置
(1)找出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北临东海、东太平洋、南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到福州、高雄到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基隆到福州:265千米、高雄到厦门:295千米)
纬度位置
(3)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
拓展延伸:位置之火山、地震带上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接地带,地壳活跃。
2.范围
视频:台湾省的范围
归纳: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许多小岛
活动:读图认识台湾省的范围
找出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
3.面积、人口
面积:36000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201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福建省》教案
福建省
教学目标:
(一)运用地图,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二)了解其丰富的森林资源、水产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了解福建省作为侨乡的优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四)了解福建省各主要沿海城市的分布,并总结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的能力。(五)培养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或成果,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们,你们喝过铁观音茶吗?去过举世闻名的风景区武夷山吗?看过泉漳木偶戏吗?它们与哪个省区有关?
方案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浙江,继续沿海岸线南行,就进人了福建省。让我们一同走进福建,了解福建。
对福建省自然环境进行讲述时,可运用中国政区图和福建省地形图,提出下列问题:
1.福建省位于我国大陆的什么方向?
2.与福建省相邻的省有哪些?福建省与我国哪个省隔海相望?
3.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4.福建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由于学生前面已学了多个省级行政区划的自然环境,对读图、析图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因此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学,通过问答让学生了解福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陆地上分别与我国的浙江、江西、广东为邻。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讲述福建的森林资源时,指出福建省是我国第四大林区,森林覆盖率高,竹林面积广。其次,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瓜果、茶叶、名贵药材来展开教学,进一步强调其丰富的物产资源。
讲述福建的海洋资源时,教师可略讲,因为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其地理位置,知道福建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省份,因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讲述福建省作为我国著名侨乡的省区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请学生朗读教材P.48正文第二段。
2.提问:福建省的旅外侨胞和华裔大约有多少?(1000多万。)3.讨论:广大侨胞和华裔是如何促进本省社会经济发展的?
4.教师用多媒体保件展示出以下提纲,然后逐条小结:
(1)直接投资,缓解福建发展的资金矛盾;(2)智力支持,加快福建科技兴省进程;(3)贸易合作,扩大福建产品的贸易市场;(4)牵
线搭桥,推动福建对外合作交流;(5)捐款捐物,促进福建公益事业的发展;(6)私人汇款,改善侨眷的生活生产条件。
补充:华人华侨通过直接投资,缓解了福建发展资金的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福建的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跃居全国前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大量外资。在这些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投资占近l/3。华人华侨通过贸易合作,扩大了福建产品的国际市场。如1 99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高达176.45亿美元,福建省的外贸出口额和国际市场份额有1/4强是海外华人华侨帮助实现的。华人华侨通过捐款捐物,促进了福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海外侨
胞素有关心家乡事业建设的传统。如:到1998年,海外华人在福建的捐款物达60多亿元。华人华侨通过智力支持,加快了福建科教兴省的进程。福建籍的华人华侨中有大量各方面人才,特别是科技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福建省就十分重视引进海外科技人才,成立了引进海外华人科技的专门机构,先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约3 000人次,极大地加快了福建的科技兴省进程。华人华侨通过牵线搭桥,推动了福建对外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海外关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桥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在投资贸易会上、在文化上都做了许多有益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福建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华人华侨通过私人汇款,改善了广大侨眷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福建省的侨汇约占全国的1/4左右。
讲述福建省发达的旅游业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请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福建发展旅游业的其他有利条件。
2.运用地图,要学生找出武夷山的位置,教师简要介绍武夷山风景区。
补充:武夷山风景区红岩挺秀,碧水流淌,山水辉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风景区峰峦起伏,沟谷纵横,碧水丹山,环曲回抱,是典型丹霞地貌旅游区。林区野生动物达400多种,有蛇的王国和昆虫世界之称,生物资源丰富乃世界罕见。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目录》,成为我国第四个、世界第22个双重遗产地。
3、要求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3,了解武夷山地理位置,熟悉从北京到武夷山各主要交通路线。
在讲述福建发达的沿海城市时,可放映展示厦门、泉州、漳州的风光片,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然后要学生完成教材P.48活动题l,教师总结。
课外活动:
1.网上搜集资料,了解福建籍的侨乡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及他们对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