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圣经》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说明上指 出: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其实有两套,S.242为早期 创作的《21首匈牙利主题和狂想曲》,作于1839—1847 年间,其中包括《匈牙利民族旋律》4卷共11曲及10首 《匈牙利狂想曲》。当中包括e小调《悲歌型英雄诗》 g小调《罗马尼亚狂想曲》。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 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 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狂想曲”这一词来源于一段古希腊诗rhapsdia,狂想曲通常取 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一些流行于民间的旋律。19世纪以来,狂 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时常用来描写一些具有英雄气概、鲜 明民族特色、史诗般的器乐作品。其中第二号(升c小调)、第 六号(降D大调)、第十一号(a小调)和第十五号(a小调,又 名《拉科奇进行曲》)流传最为广泛。
音乐在变奏中速度逐渐加快,音响也逐渐加强,音乐 进入了表现万众狂欢的群舞场面。飞腾的旋律,急速 的节奏,表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 格。到达高潮以后,舞蹈才逐渐安静下来,似乎动作 也变得缓慢了,跳舞的人们好像已经走远,只是在远 处还可以听到那舞曲的余音而已。后来,这穿着节日 盛装的欢乐人群又从四面八方汇拢而来,音乐再度响 起,恢复了以前的狂热,舞蹈的旋风重又刮起,所有 的人都卷进这舞蹈的热潮,最后在振奋人心的沸腾气 氛高潮声中结束全曲。
1846—1885年间,李斯特在此基础上编定为《19首匈 牙利狂想曲》(S.244)。在李斯特这19首钢琴曲中,第 十六号之后的4首演奏机会极少
wk.baidu.com
一起欣赏匈牙利狂想曲迪六号
在李斯特的作品中,有19首《匈牙利狂想曲》,大多取材于作 者在1839至1847年编选出版的《匈牙利民间曲调集》,还有一首 题为“匈牙利”的交响诗。在浪漫主义艺术世界中,他用自己 的作品表明了自己是一位匈牙利艺术家。如果解析一下《匈牙 利狂想曲》,可以这样认为,他的音乐根植于匈牙利民间音乐 的沃土之中;同时,他的音乐又带有浪漫主义艺术思潮的“狂 想”风格,即热情的幻想、真挚的感受以及奔放的色彩。毫无 疑问的,李斯特其人其作深深的烙上了浪漫主义的印迹。
李斯特19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他的名字分不 开的,正如圆舞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与贝多芬的名字 分不开一样。它的钢琴曲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 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 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 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 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部是以匈 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 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这些乐曲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 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 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 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紧接在引子后出现的便是李斯特狂想曲常有的性格豪 放的“拉苏Lassan”部分,音乐从中音区开始,缓慢 庄严的旋律,唱出充满内在的激情,唱出悲痛的往事。 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 悲痛和愤怒,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 控诉,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这是 第一主题。
(钢琴曲) ——李斯特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 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
他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创作中开拓性 的大胆革新手法和娴熟技巧不但代表他特别的创作风格也 使之在浪漫主义的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 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 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受 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 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 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 性演奏风格,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后一部分是快速度,迅急、热烈的,是双人舞的音乐,叫 做“弗里斯(Friskan)”,他的进行轻快无羁,常用以描绘 民间欢快舞蹈的情景。
这首乐曲的后半段,出现了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 曲,即“Friskan”部分,描绘民间节日越来越热烈的 欢乐场面,这段音乐基本上由舞曲的第一段“拉苏” 经过一系列变奏发展而成。在这些变奏中有时越勇急 速的同音反复以模仿洋琴的音响,有时是主音与属音 的和声交替,这也是匈牙利名族和别的一些民族民间 乐器常见的特征。可以说,所有的变奏都保持着匈牙 利民间舞蹈音乐的音调特征。
作于1847年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无疑是其中最为通俗的 一部,其中题是献给泰勒奇(LaszloTeleky)伯 爵的。作品以匈牙 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 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 喜爱。
乐曲为升C小调,从即兴宣叙式的短引子开始。乐曲的 序奏速度缓慢,节奏自由,为随想曲风格的慢板,这里 曲调上的倚音,是匈牙利民间音乐特有的装饰,而伴奏 中带倚音装饰的和弦,则像是模仿民间弦乐器的拨奏, 这段引子一下子就把听众引入民间生活的丰富多彩的美 丽画面中来。 引子:宣叙性的音调,像是民间说唱者的歌调,果断的 倚音声响,模仿着弹拨乐器的效果。 李斯特创立的狂想曲题材,是两个对比性的段落为基础, 前者慢速度,是独舞的音乐,叫做“拉苏(Lassan)”, 带有傲然的武士气概和浪漫主义式昂扬的特点,有时是 威风凛凛的行列或舞蹈,有时又像即兴式朗诵或叙事史 诗,有很多装饰; 主题旋律:庄严沉重,似在诉说着悲伤的往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