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及变化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共23张PPT)
补充:判断太阳方位
判断太阳方位,不外乎从三个角度:①日出日落;②正午;③任意时刻。
2.正午太阳方位(取决于直射点和当地地点的位置关系,即纬 度南北)
直射点在当地地点的南面,太阳位于当地地点的正南; 直射点在当地地点的北面,太阳位于当地地点的正北; 直射点就是当地地点的纬度,太阳位于头顶。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
如靠近正午,就以当地地点和直射点的位置关系来 判断;
以地方时12:00为思考,12:00以前太阳一定偏东, 12:00以后太阳一定偏西,然后根据位置的南北来思 考即可。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应用3:计算楼房间距或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
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图7,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要使北楼所有朝南的房屋在正午时全年都
能被太阳照射,则最小楼间距为L=h×cotH。同样,在楼间距
一定的情况下,要保证北楼正午时全年能被阳光照到,则南楼的
最大高度为h=L×tanH。
冬至日正午太阳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的地区楼距越
南 楼
h
北 楼
小,纬度越高的地区楼距越大,解
H
题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太阳
L
高度,并计算影长L=h×cotH
图7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应用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 倾斜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如图8 所示,a=90°-H(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倾角就等于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
太阳高度角是我们观察太阳时的仰角,也就是太阳光线与当地 地平面之间的倾角(如图1所示)。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四季五带划分
练习:
1、对于我国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C ) A、元旦 B、春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2、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 A ) A.国庆节 B.八一节 C.五一节 D.春节 3、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B
)
(2010·烟台高一检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A>G>D=E>C>F>B。
三、季节更替和五带
产生的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
射的时空变化
自转 黄赤交角
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一)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3、不同半球但纬度同的地区一地昼长会等于另一地
的夜长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
线条分别表示出春秋分、夏至和冬至全球冬至日
1、北半球冬至日,下列城市白昼由长到短排 序正确的是( )
C
A.广州、北京、哈尔滨、杭州 B.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 C.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 D.哈尔滨、广州、北京、杭州
北半球: 1、昼长夜短 (昼最长) 2、纬度越高昼越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 现极昼 南半球:
夏至日
1、昼短夜长(夜最长) 2、纬度越高夜越长 3、南极圈及其以南出 现极夜
夏至日
B A C D A
侧视 图
S
北极上空俯视图
南极上空俯视图
下图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光照图
昼夜长短及变化
① 我国现在的昼夜情况有怎样的变化? ② 由A点到B点,伦敦的昼夜情况有怎样的变化?
秋分
春分
春分
冬至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D
A
C移动? 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南移) (2)由A到B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昼渐短夜渐长
四、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弧的经度差÷15 =24—夜长 =(日落时间—12)×2 =(12—日出时间)×2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差最小的是( B ) A.9.10 B.10.1 C.6.1 D.1.1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D ) A.海口 B.北京 C.杭州 D.哈尔滨
思考1:如果某地昼长为16小时,则该地何时日 出?何时日落?
4:00 20:00
思考2:如果某地早晨7:30日出,则该地的昼 长为?何时日落? 9小时 16:30 思考3:如果某地15时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 昼长为多长? 9:00 6小时
例2.读下图,求A点 所在地的日落时间及 昼长。 A点的日出时间为:4时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
节气时间 昼夜长短及变化情 况 段
春分至夏 至 夏至至秋 分 秋分至冬 至 冬至至春 分
极昼极夜范围变 化情况
夏 昼 北极圈内极昼范 白昼逐渐变长 围逐渐扩大 半 长 年 夜 白昼逐渐变短 北极圈内极昼范 短 围逐渐缩小
冬 昼 北极圈内极夜范 白昼逐渐变短 围逐渐扩大 半 短 年 夜 白昼逐渐变长 北极圈内极夜范 围逐渐缩小 长
昼(夜)
长 夜(昼)长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移动 晨昏线的摆动
昼弧、夜弧的长短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三.昼夜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地球运动包括地球自传和地极移动。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现象;(2)产生地方时间差异,不同经度的地点有不同的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4)地球的形状形成椭球体;(5)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变化;(6)形成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
地球公转1543年著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6',称为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针运动,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与春分点相隔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太阳分别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通过春分点和秋分点。
对居住的北半球的人来说,当太阳分别经过春分点和秋分点时,就意味着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时节。
太阳通过春分点到达最北的那一点称为夏至点,与之相差180°的另一点称为冬至点,太阳分别于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和12月22日前后通过夏至点和冬至点。
同样,对居住在北半球的人,当太阳在夏至点和冬至点附近,从天文学意义上,已进入夏季和冬季时节。
上述情况,对于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则正好相反。
地球自转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季节变换知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季节变换知我们生活的地球,始终处于不停歇的运动之中。
而地球的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昼夜长短和季节变换就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这就导致了地球表面有的地方处于白昼,有的地方处于黑夜。
而随着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也会发生改变。
在北半球,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也就是说,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
而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
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黑夜最短。
相反,此时南半球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到了秋分日,又回到昼夜等长的状态。
接着,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继续变短,黑夜继续变长。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黑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诸多影响。
比如,在白昼较长的季节,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和工作。
而在黑夜较长的季节,我们需要更多的照明来保证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至关重要。
在某些农作物的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光照时间来促进生长和发育。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季节的变换。
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而产生的。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 月划分为春季,6、7、8 月划分为夏季,9、10、11 月划分为秋季,12、1、2 月划分为冬季。
当然,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季节的变换带来了气温的变化。
在夏季,气温较高,天气炎热,人们往往穿着轻薄的衣物,喜欢进行游泳、避暑等活动。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我们生活的地球,一直在不停地运动着,而这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其中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的变化就是非常显著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时间的不同。
先来说说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一年当中,由于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一个约 665 度的夹角,这就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会有规律地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大约在 3 月 21 日前后)和秋分日(大约在 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大约在 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渐长,夜渐短。
到了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而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大约在 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渐短,夜渐长。
到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从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南半球的情况则与北半球相反。
昼夜长短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来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间。
比如在夏季昼长夜短的时候,农作物能够接受更长时间的光照,生长速度可能会加快,而在冬季昼短夜长时,一些作物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暖措施来保证生长。
对于动物来说,昼夜长短的变化也会影响它们的活动和习性。
比如候鸟会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决定迁徙的时间,一些动物会在冬季昼短夜长时进入冬眠状态以节省能量。
再来说说日出日落的时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变化作息规律依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变化作息规律依我们生活的地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诸多重要的地理意义,其中昼夜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作息规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大球体,当它自转时,总有一半会朝向太阳,而另一半则背向太阳。
朝向太阳的那一半,就是白天;背向太阳的那一半,就是黑夜。
随着地球的持续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这种昼夜交替的周期大约是 24 小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天。
由于昼夜的存在,我们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规律。
白天,阳光普照,气温相对较高,环境明亮,这为我们的各种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多数人在白天工作、学习、进行户外活动,因为良好的光线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提高效率和保持活力。
比如农民们在白天到田间劳作,他们利用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来种植庄稼、照料农作物。
建筑工人在白天施工,能够清晰地看到工作现场,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学生们在白天上学,教室里明亮的光线有助于他们看清书本、黑板,更好地吸收知识。
而到了夜晚,太阳落山,气温逐渐降低,环境变得黑暗。
这时候,人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会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
我们会感到疲倦,需要休息和睡眠来恢复体力和精力。
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夜晚也是它们活动的时间,比如猫头鹰、蝙蝠等夜行性动物。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昼夜变化的生物钟。
生物钟就像是我们身体内部的一个“时钟”,它调节着我们的生理机能和行为。
比如,我们的睡眠和觉醒周期、新陈代谢、激素分泌等,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
如果我们的作息规律与昼夜变化不协调,就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比如长期熬夜、昼夜颠倒,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所以,遵循昼夜变化的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时候人们会因为工作、娱乐等原因而打乱正常的作息规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02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五带划分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 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即76°22′E地方时为12点(东五区区时接近12点),天津的地方时(按东八区计算)应为15点左右,故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应位于观测者西南方向。
根据极夜开始、持续时间关于冬至日对称规律,中山站出现极夜的时间应该为5月27日→6月22日→7月17日,故为50天左右。
A
B
考查关于夏至日对称原理
1
(高考真题)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回答1~2题。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
(2)昼夜长短状况
思考: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冬至日(12月22日)—北半球
冬至日(12月22日)
昼半球
夜半球
冬至日,太阳直射23° 26’S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赤道上昼夜等长
1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如:右图中B地昼弧120°÷15°=8, 昼长为8小时 夜长为16小时
习题训练
1:计算出各(字母)纬度白昼时间
A.____小时B.____小时C.____小时D.____小时E.____小时
24
16
12
8
0
2:计算各(字母)纬度白昼时间
A.____小时B.____小时C.____小时D.____小时E.____小时
6:02
7:32
为什么一年中不同日子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不相同?升旗时刻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
B 0° C
C: 6点
D: 8点 E: 12点
D
此时,北京的日期
E 时间是
。
S
题目3:计算出各(字母)纬度白昼时间
A
B 0°
A: 24小时
B: 6小时
C
C: 12小时
D: 8小时 E: 0小时
D
E
S
题目1:太阳直射的经纬度
B
45°
C 南极 23 °26′S,135 °E
90°
A
题目2:A地夜长?C地的昼长?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活动2、画出二分二至日侧视光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3、画出冬至日与夏至日的北极俯视光 照图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
____2_3__.5__°__N______, 为 6月22日 日, (D_2_0)__._地、方E_时_1_2C___、_6___、 F__2___,
昼夜长短的变化
2、计算昼夜长短 (3)有关昼长的计算
昼长
日出
12时
日落
①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②昼长= (12-日出时刻)×2
昼长= (日落时刻-12)×2 ③赤道上永远6时日出,18时日落。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
题目2:读出各(字母)点的日出时间
N
A
A: 0点 B: 4点
(3).C地日出地方时
_6______、日落地方时 __1__8__
活动4:回答下列问题:
(4).C地昼长
____1_2___、
( )
4.
F地日出地方时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变化运动规律探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变化运动规律探我们生活的地球,始终处于不停歇的运动之中。
而地球的运动所带来的地理意义,对我们的生活和整个自然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中,昼夜变化运动规律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地球的昼夜变化,简单来说,就是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
这一现象的产生,源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先来说说地球的自转。
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陀螺,不停地围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自西向东转动。
这根轴被称为地轴,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存在着一个夹角,约为 665 度。
正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了昼夜的交替。
想象一下,当太阳照亮地球的一侧时,这一侧就处于白天;而另一侧没有被太阳光照到,就处于黑夜。
随着地球的自转,被照亮的部分和未被照亮的部分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了昼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 24 小时,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不同,它们迎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产生了时差。
比如,当北京是白天的时候,纽约可能还是黑夜。
再谈谈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365 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角度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这就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收到的太阳热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我们迎来了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是冬至,白昼最短,黑夜最长;而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分别是春分和秋分,昼夜等长。
昼夜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昼夜的交替决定了我们的作息规律。
大多数人在白天工作、学习和活动,晚上休息。
这种生物钟的形成与昼夜变化息息相关。
如果长期打乱这种规律,就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对于动植物来说,昼夜变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以稳定的方式公转自转,使得人们能够享受到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以及相关的科学原理。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道运动。
自转则是指地球自身绕着地轴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自转的周期为一天。
二、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变化当地球公转时,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因为太阳高度角的不同而产生昼夜的变化。
当某个地区的太阳正好位于当地观测点的正上方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正午,此时太阳在天顶直射,太阳光最强烈,这时候是白天。
而当地区的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下时,这个地区将会经历夜晚。
实际上,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会经历昼夜变化,只是时间长度的不同。
三、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引起了昼夜时间长度的变化。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重要点是:夏至点和冬至点。
夏至点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夏至,此时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白天和最短的夜晚。
冬至点则是指太阳直射点达到北纬23.5度的时刻,这一天称为冬至,此时北半球将迎来最长的夜晚和最短的白天。
对于赤道附近的地区来说,地球公转不会带来明显的昼夜时长变化,因为阳光垂直照射,使得昼长夜短相对平衡。
而对于极地地区来说,在冬至时,这些地区会经历极长的极夜,即连续的黑暗,而在夏至时,则是极长的极昼,即连续的白天。
四、科学原理地球公转和昼夜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轴倾斜的原因。
地球的轴与公转平面之间的倾角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光线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地球的不同地区,从而产生了昼夜的变化。
当地球上某个地区的太阳照射角度较大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更广,产生了白天;而当太阳照射角度较小时,太阳光的照射范围较小,产生了夜晚。
五、地球公转昼夜变化的影响地球公转昼夜变化对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和行为往往受到昼夜变化的调节。
昼夜的交替也影响人类的作息规律和生活习惯,人类往往根据昼夜的变化来决定工作、休息和社交的时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及变化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及变化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是地球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的昼夜交替不断变化,这对于地理环境、气候分布和生物活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展开讨论。
一、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因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每隔24小时都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当地球自转时,处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所处的一侧会被阳光照射到,这一侧将经历白天;而另一侧则被夜晚所覆盖,经历黑夜。
昼夜交替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对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昼夜交替使得人类能够在白天进行各种活动,如工作、学习、交流等,而在夜晚则提供了恢复和休息的时间。
同时,昼夜交替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物种的适应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并且地球轨道与太阳赤道的夹角是相对稳定的。
这就导致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太阳入射角度和日照时间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日照时间和太阳高度角。
首先,日照时间是指太阳光在一天中照射地球表面的时间长度。
地球公转过程中,不同日子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不同,因此日照时间也会随之变化。
在赤道附近,因为地球轨道与太阳赤道相交,所以一年四季的昼夜长短相对稳定;而在极地地区,则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极昼时太阳整天不落山,极夜则整天不升起。
其次,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直射点与地球表面某一点之间的夹角。
根据地球公转的轨道特点,太阳高度角会随一天之中的时间而变化。
当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太阳光的入射强度较弱,形成了黎明和黄昏时分的晨昏光;而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太阳光的入射强度较强,形成了正午时分的烈日。
昼夜长短及其变化对于地理环境、气候分布和生物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及变化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北端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南端是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南极圈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下列几个日期中与5月22日彭水的昼长 最接近的是: A、5月10日 B、6月10日 C、6月22日 D、7月22日
※某地不同日期昼夜长短的变化 关键看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
(三)、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夜弧 昼弧
昼夜长短的确定
昼长
太 阳 光 线
=昼弧的 经度差/15 夜长 =夜弧的 经度差/15
注意:同度数、不同半球的 两条纬线的昼长与夜长正好相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夜弧 昼弧
昼夜长短的确定
昼长
太 阳 光 线
=昼弧的 经度差/15 夜长 =夜弧的 经度差/15
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
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
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状况与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d
60°
a
30°
b
0°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 为12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 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的地方时。
【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练一练
右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
⑴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B
A.21 时 30 分
B.2 时 30 分
C.8 时 00 分
D.3 时 30 分
⑵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A
0°上的昼长最长12小时
75o
(昼长或夜长数值越接近12h)
练一练 如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
昼 长 6h 12h 15h 17h
昼昼 昼 昼 昼 夜短 夜 长 长 情夜 等 夜 夜 况长 长 短 短
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
四个地点中
D
A.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B.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C.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 昼弧、夜弧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二分日——春秋分
夜弧
昼弧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圈内为极昼。
冬至日
问题:北半球冬至日 全球昼夜状况如何?
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极圈内为极夜。
以北半球为例
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哪一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往哪一方向移动,哪一半球昼变长。
六、昼夜长短的变化
3.计算 ②日出日落法 • 昼长时数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 (12-日出时间)×2 = (日落时间-12)×2
N
夏至日地球光照北半球俯视图
练一练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1)用D点日出地方时计算D点的昼长。
D点日出:4时(位于晨线)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选择性必修1
2、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1)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 且越往北昼越长, 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2)赤道昼夜等长
(3)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 且越往南夜越长, 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3、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1)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 且越往北昼越短, 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赤道昼夜等长
(3)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 且越往南昼越长, 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12h)
冬至日(12.22左右)
以北半球为例
观看发现:北半球各纬度昼什么时候最长?
什么时候最短?
(最长)
夏至日(6.22左右)
春分日 (3.21左右)
昼>夜 夏半年
秋分日 (9.23左右)
(12h)
(12h) 冬半年
昼<夜
次年春分日 (3.21左右)
(12h)
冬至日(12.22左右)
(最短)
以北半球为例
合作探究一: 哪段时间北半球的昼长在变长? 哪段时间,北半球的昼长又在变短?
(最长)
夏至日(6.22左右)
以
北
春分日
昼>夜
秋分日
次年春分日
半 球
(3.21左右)
夏半年 (9.23左右) (3.21左右)
为
(12h) (12h) 冬半年 (至日(12.22左右)
(最短)
(最长)
夏至日
以
(6.22左右)
北
半
球 为
(12h)
例
秋分日
(9.23左右)
(最长)
次年夏至日日 (6.22左右)
(12h)
次年春分日 (3.21左右)
冬至日(12.22左右)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优质课件教
导入: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在地平线相平时,为北京天安门的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升旗时间也有所差异。
例如,每年1月11日为7时36分,6月6日为4时36分,在此期间平均每日提前约1分钟。
结合材料探究: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1月11日为7时36分,而6月6日为4时36分?提示 1月11日处于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次年 3月21日前后),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于6时;6月6日处于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昼长夜短,日出时间早于6时。
黄赤交角的影响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的原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思一思:①什么是太阳直射点?②太阳直射点为什么会移动?③太阳直射点怎么移动?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弧和夜弧概念: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昼弧是指纬线位于白昼的部分,夜弧是指纬线位于黑夜的部分。
2.昼夜长短①表示: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的关系来表示。
②昼夜长短的三种情况:◆昼弧长则昼长,昼长夜短,如图30°N上的昼夜情况◆昼弧夜弧相等,昼夜等长,如图赤道上的昼夜情况◆夜弧长则夜长,昼短夜长,如图30°S上的昼夜情况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即昼夜等长③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太阳直射点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a、时间变化(同地不同时)即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b、空间变化(同时不同地)即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a、昼夜长短的时间(季节)变化(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反之)•看“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 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 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 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向 北方。
5.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 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楼距应不小于最低太阳高度时的影长) 以我国为例,见图甲,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 楼间距L为:L=h cotH。
四、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产生的原因、划分及不同 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 (1)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昼夜 长短和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2)划分:一般3、4、5月为春季, 夏、秋、冬依次类推。
(3)不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 季节更替不明显。 ②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 季节更替不明显。 ③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明显。
已知日出和日落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思考1:如果某地昼长为16小时,则该地何时 日出?何时日落? 思考2:如果某地早晨7:30日出,则该地的昼 长为?何时日落? 思考3:如果某地15时日落?则该地何时日出? 昼长为?
日出日落方位判定:
由于日影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反, 因此可以通过日影朝向来判别日出日 落方位。
看看下面几幅日照图 你得出什么结论?
春秋二分日照图
A A
B
B
C
C
春秋二分全球除极点地区 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夏至日日照图
A
A
B
B
C
C
夏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冬至日日照图
A
A
B
B
C
C
冬至日全球除极昼极夜区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北端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北极圈 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各地昼增长,
移到最南端是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南极圈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问题设计上,更多的是利用光照 图切入,因此要熟悉和理解不同时间背景下的日照图。 不同节气的日照图
课堂小结:
(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
(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移向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的半球昼增长
(3)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
由直射点向 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天,以直射点纬线对称的两条纬线上 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该日直射点纬度; 且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发生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北回归线上: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有无太阳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值和最小 值时间?
太 阳 光 线
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
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空间变化 --------在同一时间,
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状况与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增长——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 为12时,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以根据地方时 的计算方法推算出地球上任何一条经线 的地方时。
节气 夏至
侧视图
俯视图
北半球
南半球
S
冬至
S
两分 S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
1、方法一 看图计算法 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C
昼长=ABC昼弧 =(6×30)÷15=12h
A
例1、求A点的昼长 (8×30)÷15=16h 求D点的昼长 0小时
C A
B
D
2、方法二
2.确定地理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 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就可以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 式” ,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在夏至日这天,某地测得当天太阳高度 最大为82°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1:00点, 那么此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3.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 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朝向永远背离 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 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 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同一纬圈上,昼弧+夜弧=24小时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昼弧<夜弧,则昼短夜长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 会南北移动, 引起昼弧、夜 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导致昼 夜长短的变化
夜弧 昼弧
1、北京约在北纬40°,在北半球夏至时,北 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冬至时,北京 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2、A地的纬度南纬23º ,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 太阳高度 3、B地的纬度南纬46º ,求B地春分日、冬至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升落的偏移位置与太阳 直射半球有关: 直射北半球, 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直射南半球, 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直射赤道, 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倾角。
正午太阳高度:当地正午 (地方时12点)的太阳高 度,也是当地一天中最大的 太阳高度。
地平面 H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两地纬度差 | (直射点纬度和所求地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春秋二分:由赤道向 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由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