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MD患儿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检测

合集下载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一、降钙素原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主要用于调节钙离子在血液和组织中的平衡。

在炎症和感染等疾病状态下,降钙素原的水平往往会升高,因此可以作为炎症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在川崎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些学者发现,川崎病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常常显著升高,且其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临床实践中,测定降钙素原的水平对于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D-二聚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应用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通常用于评估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

在炎症和血管内皮损伤的情况下,D-二聚体的水平会显著升高。

测定D-二聚体的水平在判断血管炎性疾病和凝血功能异常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川崎病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发现,患儿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发病初期往往显著升高,并且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测定D-二聚体的水平对于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川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三、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一些研究发现,与单独检测降钙素原或D-二聚体相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川崎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特别是在川崎病的早期阶段,联合检测常常能够发现一些临床未明显的轻微病例,从而有助于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

联合检测还能够更好地反映疾病的炎症和凝血异常的程度,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四、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和展望尽管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对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的最佳临床阈值尚不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临床评估标准。

在实际检测中,如何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的联合检测结果,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紊乱性疾病,它与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密切相关。

在脓毒症患儿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两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本文旨在介绍这两种检验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主要由纤维蛋白原在体内被激活后生成。

在正常情况下,D-二聚体的水平很低。

但是,在脓毒症患儿中,D-二聚体的水平通常会升高。

这是因为脓毒症促进了纤维蛋白原的凝聚和降解,从而使得D-二聚体的产生增加。

因此,测定D-二聚体水平可以用于衡量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降钙素原是一种内源性多肽激素,它主要由心脏和肺部分泌。

在正常情况下,降钙素原的水平很低。

但是,在脓毒症患儿中,降钙素原的水平经常升高。

这是因为脓毒症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刺激降钙素原的分泌。

因此,测定降钙素原水平可以用于检测脓毒症的早期状态。

在临床实践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通常会同时测定。

这是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印证,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如果患儿同时出现D-二聚体的升高和降钙素原的升高,那么很可能表明这个患儿存在脓毒症。

此外,总体来说,D-二聚体的水平对于重症脓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而降钙素原的水平则对于轻度脓毒症的诊断更为敏感。

总之,脓毒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两个常用的检验指标,它们可以协助医生诊断和评估脓毒症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内毒素_D_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检测的意义_麻晓军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内毒素_D_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检测的意义_麻晓军

作者简介:麻晓军,男,本科,主管技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Email:jinyunmaxj@通讯作者:麻晓军·临床研究·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前降钙素水平检测的意义麻晓军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缙云321400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前降钙素(PCT)水平检测的意义。

方法选取HFMD患儿60例(观察组),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组(n=32例)和重症组(n=28例)。

观察组患儿均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小儿退热栓退热及营养支持等常规基础治疗,连用5d。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d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的变化。

另选择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对照(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轻症组患儿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明显低于重症组(P<0.01)。

治疗5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

结论HFMD患儿存在血清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的异常上升,可见HFMD患儿发病早期就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内毒素、D-乳酸和PCT水平变化可作为HFMD患儿病情程度和疗效随访的敏感血清学指标。

关键词:手足口病;内毒素;D-乳酸;前降钙素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376X(2014)12-1428-03DOI编码:10.13381/ki.cjm.201412018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rocalcitonin level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MA Xiao-ju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nyun County,Jinyun3214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MA Xiao-jun,Email:jinyunmaxj@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rocalcitonin (PCT)levels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Methods60children with HFMD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further divided into mild symptom group(n=32cases)or severe symptomgroup(n=28cases).The children were given routine medical treatment such as ribavirin,Paracetamol Supposito-rie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etc for5days.The changes of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CT levels of the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30healthy children who were accept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atthe same tim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s(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CT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1).The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CT levels in mild symptom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severe symptom group(P<0.01).After5days’treatment,the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CT levels in observation group obviously declined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The abnormal rising of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PCT levels of children with HFMD indicates the damage of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The changes of ser-um endotoxin,D-lactate and PCT levels can be used as the serological indexes of the condition progress and effica-cy follow-up of children with HFMD.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Eendotoxin;D-lactate;Procalcitonin手足口病(HFMD)是儿科常见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手、足和口腔等部疱疹为主要表现[1,2]。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监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运用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监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运用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监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运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种常见但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它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中,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

DKA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有效性降低而导致的高血糖、代谢紊乱和酮体生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DKA可能会合并感染,这会使临床症状更加恶化。

及时的监测和干预变得至关重要。

在DKA患者中,降钙素原(PCT)与乳酸水平是两个常见的生化指标。

PCT是一种前体蛋白质,它通常在感染或严重感染状态下会显著增加。

而乳酸水平则是反映组织缺氧或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而在感染状态下也会出现升高。

对于DKA合并感染的患者来说,监测PCT与乳酸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PCT与乳酸水平在DKA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监测及其临床应用。

PCT与乳酸水平的监测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DKA合并感染的患者中,PCT 与乳酸水平的监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判断感染的程度、炎症的活跃程度以及代谢紊乱的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当PCT水平明显升高时,可能提示患者感染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

而当乳酸水平升高时,可能表明患者的代谢紊乱比较严重,需要积极纠正酸中毒,并及时调整液体、胰岛素和其他治疗措施。

PCT与乳酸水平的监测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测预后。

在DKA合并感染患者中,PCT 与乳酸水平的监测不仅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还可以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测预后。

治疗后PCT水平的下降可以提示患者感染情况得到了控制,预后可能较好;而乳酸水平的下降则可以提示患者代谢紊乱得到了改善,预后也可能较好。

通过监测PCT与乳酸水平,可以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PCT与乳酸水平的监测在DKA合并感染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评估治疗的疗效和预测预后。

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余清源;刘捷【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7(014)035【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足口病(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检测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HFMD初诊患儿100例,根据其有无细菌感染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HFMD未并发感染组,研究组为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对比分析检测两组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研究组患儿的hs-CRP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CT、hs-CRP和IL-6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研究组PCT、hs-CRP和IL-6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764和0.833,临界值为0.062 ng/mL、10.490 mg/L和15.870 pg/mL,诊断的特异度为95.5%、79.9%和72.1%,灵敏度为82.1%、73.9%和85.1%.PCT的特异度最高,诊断价值最大,IL-6的灵敏度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的诊断中,HFMD继发细菌感染患儿PCT、hs-CRP和IL-6水平均增高,根据ROC曲线显示PCT的特异度最高,诊断价值最大,IL-6的灵敏度最高,三个指标均可以作为诊断标准,值得推广和应用.【总页数】5页(P9-13)【作者】余清源;刘捷【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意义 [J], 黄红华;丁凯宏;班副植;黄承乐;黎荣能2.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用于手足口病继发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临床评价 [J], 刘婉文3.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检测的临床意义 [J], 李瑾;张秀丽4.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的变化及诊断的临床价值 [J], 陈建华;夏志群;甘云;杨容5.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冼肖英; 丁仁彬; 蒙青青; 韦金伶; 程相信; 吕晓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儿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儿童疾病中,川崎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儿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川崎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早期的诊断对于儿童川崎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对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我们来了解一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的概念。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前体,通过肝脏合成代谢后转变为降钙素,是一种早期感染、炎症和创伤反应的指标。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水平上升与血液凝固和纤溶活动的增加有关,是一种凝血功能指标。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之一,一旦诊断得当,可以避免或减轻川崎病对心脏造成的不可逆损害。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川崎病的早期症状并不特异,易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混淆,而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可以通过对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的检测,提高川崎病的诊断准确性。

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可达到80%以上,远高于单独检测的准确率。

第二,联合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并干预川崎病的危险因素。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机体内存在炎症和凝血功能异常,这些异常是川崎病进展和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通过联合检测可以提前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及时干预治疗,减少心脏损害的发生和进展。

联合检测可以指导川崎病的治疗方案选择。

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抗凝和抗血小板三大方面,根据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的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均升高的患儿,可以采用联合抗炎和抗凝治疗,以阻断炎症和凝血的进一步发展。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引言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发热、皮疹、结膜炎、唇舌炎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特征。

这种疾病通常在儿童期发病,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脏瓣膜病变等严重后果。

早期诊断对于川崎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诊断川崎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但这些方法在早期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在川崎病中的变化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

降钙素原在川崎病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其水平升高,这一特点在川崎病早期发病时尤为明显。

一些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儿在发病早期,降钙素原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升高,降钙素原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产物,在体内主要由纤维蛋白降解而来。

其水平在体内纤溶系统活化时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在发病早期,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D-二聚体也被认为是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之一。

由于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仍然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其早期诊断。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

一方面,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可以互补不足。

降钙素原在川崎病的早期发病时升高明显,而D-二聚体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方面更具有优势。

将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可以帮助鉴别川崎病与其他类似疾病。

由于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一些感染性疾病相似,因此有时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

而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可以帮助鉴别出川崎病,从而减少误诊率。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于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的存在。

脓毒症时,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激活,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D-二聚
体和降钙素原是脓毒症患儿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在血液中的浓度受到凝血功能和纤维蛋白溶解
功能的影响。

在脓毒症时,炎症介质的大量释放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液中易
发生血栓形成。

而D-二聚体的升高则是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表现,提示机体的凝血和溶栓功能紊乱。

D-二聚体的升高可以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一些研究显示,
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D-二聚体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死亡率也
越高。

降钙素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常用于评估炎症反应在脓毒症中的严重程度。

在脓毒症时,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恶化相关。

降钙素原的升
高提示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的一个指标。

一些研究还发现,降钙素原水平在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作为脓毒症的
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及早发现和干预脓毒症患儿。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还可
以用于评估脓毒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
的是,这两个指标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和缺乏特异性,因
此应结合其他临床指标综合评估。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脓毒症是人体因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严重炎症反应,具有高危性、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征。

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脓毒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但脓毒症仍然是危重病患者的头号杀手。

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脓毒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在脓毒症的检验指标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作为常见的检测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

D-二聚体是由纤维蛋白原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加工分解后生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纤维蛋白聚合物。

在人体内,D-二聚体的生成量和分解量是相等的,当血管损伤、感染、癌症等因素导致纤维蛋白溶解产生增多时,D-二聚体的生成量也会增加。

因此,D-二聚体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内凝血的敏感指标,对于诊断心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降钙素原在人体内由甲状腺C细胞合成,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多肽激素。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在于其对石灰化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降钙素原的检测主要用于评估甲状腺C细胞功能,检测噬菌体和细胞炎症反应等。

同时,降钙素原还可以作为急性脓毒症的一种检测指标,因为脓毒症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会使得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在对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这两个检测指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诊断脓毒症,以便及时处理。

其次,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稳定性,为整个治疗过程提供指导依据。

最后,这两个指标还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可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作为脓毒症患儿的常规检测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临床医生应该结合患儿具体的疾病情况和血液检查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儿治疗的成功率和病情预后。

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

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

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
高晓杰;郭芳;刘琮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1(024)006
【摘要】目的:评价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重症HFMD患儿行入院血糖检测.结果:59例重症患儿平均血糖
(6.37±2.73)mmol/L,6例死亡病例平均血糖(11.00±6.72)mmol/L,两组血糖比较有差异性(p<0.01).重症组高血糖发生率33.9%,死亡组为66.7%,二者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糖水平与预后相关,血糖检测可作为早期筛查重症HFMD病例的指标之一.临床上可将检测血糖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以便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减少病死率.
【总页数】2页(P2293-2294)
【作者】高晓杰;郭芳;刘琮
【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电图室,广东,深圳,518026;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电图室,广东,深圳,518026;深圳市儿童医院心电图室,广东,深圳,51802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及血糖检测分析 [J], 孙志玲
2.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与血糖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J], 钟修涛
3.S-100β蛋白、NSE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穆
宏地;符莹;张曦;何建业;郝建华;李玉萍
4.6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血糖检测及意义 [J], 高晓杰; 郭芳; 刘琮
5.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血糖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J], 钟修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脓毒症是一种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会伴随着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儿童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可能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而脓毒症是SIRS的一种严重形式。

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儿,临床医生需要利用一些血液指标进行检验。

其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常用的指标之一,对于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一种前体蛋白,它在正常情况下在甲状腺C细胞中合成,然后转化为钙素原和最终的降钙素。

降钙素原的水平在感染和炎症状态下会显著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在脓毒症患儿中,降钙素原的水平通常会随着炎症反应的加重而显著升高,特别是在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下。

检测患儿血液中的降钙素原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早判断脓毒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除了单独检测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水平,还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更准确地评估脓毒症患儿的情况。

结合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和器官功能评估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在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但也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于特定情况下的疑难病例,也可以结合其他血液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CRP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判断的可靠性。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脓毒症患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在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及时、准确地检测这两种指标,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早诊断脓毒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指标只是辅助诊断和评估的手段,还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联合测定是诊断脓毒症患儿的关键检验项目。

要正确评估病情,
有必要认识这两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又称为乙状链抗体,是一种由血清特定类抗体加工而成的抗原,可以准确
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大小和脓毒症的程度。

在脓毒症的诊断和评估中,D-二聚酶的测定是决定脓毒症患者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影响临床治疗的判断和疗效监测。

早期临床症状可能较轻,但血中D-二聚酶可以提前发现。

此外,D-二聚酶含量还可以用于监测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当症状及抗生素治疗情况变化时,D-酶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可作为提醒医生给患者以及早期介入干预的指标。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胞内脱氢酶,它能够产生重新组装的肽,这种肽是一种新的
物质,能够促进肿瘤和感染的发展。

因此,PCT在脓毒症中的测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
以直接反映脓毒症患者的炎症状况,并对脓毒症患者的干预和准备采取行动提供线索,PCT也可用于监测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D-二聚酶和PCT的测定对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诊断
炎症的强度和治疗的效果,这两项检查都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将有助于为脓毒症患者提
供最佳的管理。

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

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

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酶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将120例患儿分为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心肌酶谱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型患儿心肌酶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型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RP、WBC、心肌酶谱和是检测患儿HFMD的主要临床指标,为HFMD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手足口病;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白细胞【中图分类号】R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68-01HFMD病史儿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发热、手足疱疹等症状,甚至会引发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2]。

此病在小儿中发病率比较高,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3岁以下儿童HFMD患病率高达40%[3]。

临床上对手足口病的治疗采取的措施是早发现、早治疗,所以说此病的诊断比较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CRP、WBC、心肌酶谱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检测特点和价值。

1 资料和防范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同时期120例健康体检小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

观察组患儿中男孩65例,女孩55例,年龄8个月-8岁,平均年龄(3.25±1.30)岁;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腔疱疹、发热、皮疹等症状;对照组小儿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3.36±0.87)岁。

HFMD 患儿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检测

HFMD 患儿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检测

HFMD 患儿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检测杜潘艳;高翠红;王宝林;王晓波;张双【摘要】目的:检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手足口病例385例,分为轻度组、重度组、危重组,另选同期健康儿童54例为对照组。

检测血清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

结果重度组外周血中胰岛素、血糖、乳酸、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 <0.05)。

危重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重度组(P <0.05);胰岛素、血糖、乳酸和 D-二聚体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P <0.01),重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r=0.589,P <0.05);血清胰岛素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 =0.877,P <0.01);胰岛素与乳酸水平呈正相关(r=0.932, P <0.01)。

结论重症患儿血清胰岛素、血糖、乳酸和血浆 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对准确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有重要价值,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例的辅助指标。

【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5(000)023【总页数】3页(P3266-3268)【关键词】手足口病;胰岛素;乳酸;D-二聚体;重症【作者】杜潘艳;高翠红;王宝林;王晓波;张双【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063000;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1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全球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以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

学龄前儿童易感染。

轻者预后良好,重者可合并严重并发症[1],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是控制重症病例发生、发展的关键。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重、进展快,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

在临床上,对脓毒症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十分关键。

D-二
聚体和降钙素原是脓毒症常用的检验指标,在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一种血浆特异性标志物,可在凝血过程中释放,特别是在纤溶系统活化时
会有显著升高。

脓毒症患儿往往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内源性抗凝机制和纤溶机制失衡,使得D-二聚体水平升高。

通过测定患儿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发现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D-二聚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评估治
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降钙素原是一种抗凝血酶的前体蛋白,是一种凝血功能的指标。

在感染性疾病中,机
体内的降钙素原会因全身性炎症反应而受到激活,导致其水平的显著增加。

降钙素原水平
的变化可以被用于监测机体的炎症状态。

脓毒症患儿中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的情况比较普遍,且升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检测降钙素原水平可以作为脓毒症患儿炎症程度
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作为脓毒症患儿检验指标,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具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监测这两种指标的水平,临床医生可以及时了解到患儿的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及时
监测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复杂,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和危及生命。

及早发现和诊断脓毒症对患儿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脓毒症患儿检验中常用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就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检验中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下分解形成的产物,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发病早期,脓毒症患儿体内炎症细胞活化,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酶释放增加,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多,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

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脓毒症患儿的炎症反应,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血法和免疫测定法。

凝血法主要是通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来确定D-二聚体水平,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和红细胞凝胶试验。

而免疫测定法则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分析法进行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除了D-二聚体外,降钙素原也是脓毒症患儿检验中的重要指标。

降钙素原是一种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降钙素的前体蛋白,它能够反映出机体的炎症反应和创伤状态。

在脓毒症患儿中,炎症细胞的激活会导致降钙素原的大量释放,其水平会显著升高。

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脓毒症,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在脓毒症患儿的临床实践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可以有助于早期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随着脓毒症患儿治疗的进展,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预测。

合理、准确地应用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帮助提高脓毒症患儿的治疗水平和预后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其检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需要与临床症状、其他检验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综合分析,以最终确定脓毒症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对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价值分析【摘要】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早期诊断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是两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能够帮助早期筛查和诊断川崎病。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未来,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本研究为加强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川崎病、降钙素原、D-二聚体、儿童、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价值分析、临床应用、展望、局限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川崎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首次由日本学者川崎幸义于1967年报告而得名。

川崎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病,尤其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更为多见,且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病原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免疫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川崎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结膜充血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冠状动脉瘤等严重后遗症。

由于川崎病症状多样且早期表现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寻找一种早期诊断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近年来,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生化指标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新方法备受关注。

降钙素原是一种特异性急性期蛋白,在炎症过程中其浓度会显著升高;而D-二聚体则是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凝血活性增高有关。

通过联合检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可以提高对儿童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为及时治疗和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儿童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对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解析,结合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探讨这两个生化指标在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性。

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患儿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全血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我院收治的215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5例为正常对照组。

对所有患儿动态监测PCT、CRP及WBC值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PCT、CRP 及WBC指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治疗3、7d后,PCT、CRP及WBC值明显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监测PCT、hs-CRP及WBC计数对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计数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和口腔部的疱疹,部分病例可出现心肌炎、脑膜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

因此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现对本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进行血清PCT、hs-CRP及WBC计数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探讨PCT、hs-CRP及WBC在手足口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①手足口病组:收集我院2014年1~11月收治的HFMD患儿215例,诊断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1年版)。

男124例,女91例,年龄7月~5.5岁,平均2.76岁。

②对照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近期无特殊疾病史45例,其中男24,女21例,年龄6月~5.9岁,平均年龄2.61岁。

③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手足口病组于入院时、治疗3d和7d时,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EDTA-k2抗凝试管2ml及普通生化管3ml。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脓毒症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急性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脓毒症患儿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患儿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脓毒症的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是两个重要的临床指标,对于脓毒症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溶解产物,是纤溶过程产生的产物。

在脓毒症的发生过程中,由于炎症反应的激活和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异常激活,促进D-二聚体的产生。

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可以反映出机体内纤溶系统的活化程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脓毒症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

D-二聚体的水平较高往往提示着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加重,反映了患儿体内炎症和凝血系统的激活,提示着患儿病情的加重和预后的不良。

在临床上,监测脓毒症患儿的D-二聚体水平对于疾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降钙素原是一种多肽激素,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是一种主要调节钙代谢和抗炎作用的激素。

在炎症反应的过程中,患儿体内的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异常激活会导致降钙素原的释放增加。

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反映出患儿的炎症反应的程度。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脓毒症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与炎症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降钙素原水平较高往往提示着患儿体内炎症反应的加重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在临床上监测脓毒症患儿的降钙素原水平对于疾病的评估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脓毒症患儿的检验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合并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和评估价值。

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作为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激活的两个重要指标,可以相互印证,对脓毒症患儿的疾病状态和预后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

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7 ] 刘洪 , 栗力 , 魏 成 志. 下 肢 动 脉 硬 化 闭 塞 症 治 疗 后 再 闭 塞
t r e a t me n t ( F AS T) 一 r e s u l t s o f a mu l t i e e n t e r s t u d y r J ] .
E 6 3 桂 见军 , 徐武华 , 吴辉 丽 , 等. 早 期 与 进 展 期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危 险 因子 的 比较 研 究 E J ] . 中国脑 血 管 病 杂 志 , 2 0 1 1 , 8
( 4 ) : 1 8 9 — 1 9 4 .
a d - d i t i o n a l PTA/ s t e n t i n g i mp r o v e s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3 ( 1 8 ) : 4 6 2 8 — 4 6 2 9 .
支 架 取 栓 术 治疗 急性 缺血 性 脑 卒 中 的 临 床疗 效 观 察 [ J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 0 1 2 , 2 O ( 1 0 ) : 1 7 0 3 — 1 7 0 4 .
c u t e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E J ] . Ne u r o s u r g e r y , 2 0 1 4 , 7 5 ( 5 ) : 5 8 4 —
58 9 .
[ 4 ] 刘宝琼 , 张乐 , 杨期 东. 脑梗死 的溶栓 治疗进 展[ J ] . 中华 神经科杂志 , 2 0 0 9 , 4 2 ( 9 ) : 6 4 5 — 6 4 8 .
d i me n s i o n a l t i me -r e s o l ve d k- t BLA 汀 c o n t r a s t - e n h a nc e d
[ 1 2 7姜 长 春 , 李月春 , 王宝军 , 等. 动 脉 溶 栓 和 动 静 脉 联 合 溶 栓 及 机 械 取 栓 治 疗 急 性脑 梗死 的 比较 研 究 I - J ] . 中 华 老 年 心
( 2 4): 3 63 5 — 3 63 7 .
[ 3 ] 李慧英 , 蒋初 明 , 缪中荣 , 等. 动 脉 内 溶 栓 联 合 血 管 成 形 术 治 疗 发 病六 小 时 内椎 一 基 底 动 脉 系 统 缺 血 性 卒 中 患 者 的 疗效E J ] . 中 国 脑 血 管 病杂 志 , 2 0 1 2 , 9 ( 4 ) : 1 8 3 — 1 8 8 .
E 5 ] 邹 文卫 , 赵连东 , 杨光, 等. 动脉溶栓联 合 S o l i t a i r e A B 型
E l O ]信 宏 , 史壮宏 , 孙启东 , 等. 脑 血 管 造影 未 发 现 血 管 闭塞 的 急性 脑梗 死 溶 栓 治 疗 与 预 后 的关 系 [ J ] .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c u t e v e r t e b r oba s i l a r o c c l us i o n: c om b i n e d l o c a l f i br i no l y s i s a nd i nt r a ve n ou s a bc i x i ma b i n a c u t e ve r t e b r o ba s i 1 a r s t r ok e
[ 1 1 ]E c k e r t B , Ko c h C, Th o ma l l a G, e t a 1 . Ag g r e s s i v e t h e r a p y
wi t h i nt r a ve no us a bc i x i ma b a n d i nt r a — a r t e r i a l r t PA a n d
S t r o k e , 2 0 0 6, 3 6 ( 6 ) : 1 1 6 0 一 l 1 6 5 .
的处 理 [ J ] . 中华 普 通 外 科 杂 志 , 2 0 1 3 , 2 8 ( 1 ) : 4 2 — 4 4 . [ 8 ] F e r r 6 J C , R a o u l t H, B r e i l S , e t a 1 . S u p r a - a o r t i c a r t e r i e s : t h r e e -
mi c s t r o k e  ̄ J ] . J Ma g n R e s o n I ma g i n g , 2 0 1 4 , 4 0 ( 5 ) : 1 0 5 6 —
1 O 63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0 8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 0 7 — 1 6 )
3 26 6
重庆 医 学 2 0 1 5 年 8月第 4 4卷 第 2 3期
ke t e x pe r i e nc e a f t e r U S Fo o d a n d Dr u g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n a pp r ov a l wi t h t h e Tr e vo d e vi c e f o r t hr om b e c t o my f or a —
脑血管病杂志 , 2 0 1 3 , 1 5 ( 1 ) : 6 0 — 6 3 .
M RA us i ng a n o n de di c a t e d b o dy c o i l a t 3 t e s l a i n a c u t e i s c h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