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兽》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炮兽》教案

《炮兽》教案

铁血的浪漫

——《炮兽》教案

一、教学焦点分析: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2. 能力目标: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3.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小说人物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智勇双全以及坚毅果敢的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结合本单元课文重点,有深入地分析文本,挖掘场景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体会雨果的对照法和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中国的杜甫与李白

大肆铺陈与冰山一角:雨果(浪漫主义作家)与海明威(偏现实主义作家)诗意的浪漫:

暴风可以停止,

台风可以吹过,

漏洞可以堵上,

火灾可以扑灭,

可是我对你的思念呢?

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它?

(学生朗诵)

如果把“我对你的思念”换成“一尊滑脱的大炮”呢?我们能够制止吗?

场景聚焦:

场景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

场景三要素:事件、人物、环境;

人物是中心;

场景和环境的区别?

(一)小场景里的大震撼

1.这篇节选自《九三年》的小说片段发生的场景(人物活动的场所,故

事发生的区域)是什么?

2.哪些画面令你感到震撼?为什么?(学生可随意发挥,言之成理即

可,顺便可以分析学生所找句子或段落的语言特色)

景中之景:

1.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会小说的内容和主旨

2、把握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4、了解场景描写的方法和场景效果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美丑对照原则把握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理解雨果在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让学生了解雨果及浪漫主义文学的资料,可以让学生复述《九三年》内容。

二、词语卡片

槌垛禀赋褥子桅杆驯服颠覆锚索胳膊肘摇曳剐铁锤瞥见飓风合拢

三、初步体验,切分场景。

(一)阅读小说,《炮兽》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场景(阅读,交流)

(提示:我们在讲解“场景”话题时说,从传统小说概念的角度小说以人物塑造为中心,从场景的角度说,场景同样以人物为中心,但同时还包括事件和环境,小说是由一个一个的场景构成,虽然每一个场景不一定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在每一个场景中,人物、事件都相对集中,环境发生转换的可能不大)

提示:三个场景

第一场景(从开头到“仿佛两只铁锤轮流在敲打”),炮兽肆虐,惊心动魄。

第二场景(从“突然间”到“把舵索的……青铜脖子上)人兽大战,紧张激烈。

第三场景(从“斗争结束了”到结尾)赏功罚罪,跌拓起伏。

(二)对照名句,探究场景(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的功能)【雨果名言】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共存,光明与黑暗与共。”“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最喜欢使用的创作方法。在这篇小说中,他是如何运用的?

场景一中蕴含着哪些对照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导学案 (无答案)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导学案 (无答案)

《炮兽》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把握场景设置对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

【学习方法】自主阅读、问题探究、小组展示、点拨归纳。

【学习过程】

一、背景链接

1、雨果生平: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15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岁获图卢兹学士院“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他的诗歌、小说还是戏剧,雨果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

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他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1885年5月26

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炮兽》主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炮兽》,使学生了解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简介

《炮兽》是一篇讲述自然界中动物生存法则的散文,通过描绘炮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展现了炮兽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2.2 生字词解析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朗读。

2.3 课文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炮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互动等内容,深入领会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界生存法则。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炮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独特生物,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字典,理解生字词,掌握课文基本内容。

3.3 合作探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揭示的自然界生存法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4 课堂小结

第四章:教学评价

4.1 课堂问答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2 课后作业

布置有关《炮兽》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4.3 学生互评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

5.1 教材

《炮兽》课文文本。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课文《炮兽》,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课文《炮兽》的阅读与理解: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点,如比喻、拟人等。

2.2 课文《炮兽》的主题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和支持主题的论据。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分享对课文《炮兽》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主题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的主题,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和支持主题的论据。

3.4 写作练习: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

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

通过课文阅读测试或问题回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炮兽》导学案(教师版) -

《炮兽》导学案(教师版) -

《炮兽》导学案【导学案】

编写:戴朝松审定:高二语文组班级()班姓名: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过程与方法】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二、重点难点预测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

学习这篇小说,首先,应该反复朗读,读准字音,借助资料,分析人物性格,

了解场景描写的意义和作用。

四、雨果名言:

0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0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0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0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05.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06.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07.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0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09.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10.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11.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12.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1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

小说欣赏)共3篇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1

《炮兽》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炮兽》是一部由美国作家埃尔弗雷德·比斯特所著的小说,本文将结合该小说内容,撰写一份《炮兽》教案,旨在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经典小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炮兽》,学生将会了解到美国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和文化现象;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于人性、战争和生命等话题的探讨和思考。

2.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等。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于《炮兽》的深入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视和平、热爱国家等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1.教学内容:引子、主体和收尾三部分。

引子:老师可以通过介绍《炮兽》的作者介绍、小说背景、主题和阅读方法等,唤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欲望来阅读。

主体:老师可以分别以小说的几个部分、章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此次教学可以结合各种形式,如口语、朗读、课堂讨论、文件展示等等,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对《炮兽》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收尾:本节课结束了,如何让学生对学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总结呢?可以通过小结、思考题、观影等等一系列上课要求来鞭策学生,在回家之前,让学生对于本次教学有所印象和领悟。

2.教学步骤:

引子部分:

a.简要介绍小说作者和其作品的主题,揭示小说内容的重要价值。

b.通过刺激学生,引导他们生起阅读欲望,降低文化隔阂的顺势

c.激活学生的预备知识,让他们对二战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基本了解,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 炮兽 教案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 炮兽 教案

《炮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揣摩和体会: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情感目标

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雨果知多少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4、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5、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6、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二、内容主旨和人物。

1、问题引入。

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是炮队队长?还是那个神秘的老头(将军)?或者是炮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2、相关内容介绍。

炮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炮兽(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

2、领会作品的内容和题旨

3、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4、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小说中场景的设计和作用

教学难点

雨果小说中的对照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雨果及浪漫主义简介

1、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浪漫主义

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

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以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以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写有大量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教育学习文章】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教育学习文章】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高二语文《炮兽》教案

炮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4、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切实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三、教学时间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

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2、文学知识:《九三年》简介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出版于1874年,以共和国军队平息旺代叛乱为中心事件,通过对三个主要人物的塑造,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1793年是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代,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极为激烈。法国封建王朝被推翻后,保王党在法国的布列塔尼地区和旺代地区率领十万农民发动叛乱,前侯爵朗特纳克成为叛乱的首领,企图占据一个海边据点引英国军队登岸。国民公会派遣教士出身的西姆尔丹作为共和国政府代表前往旺代的一支平叛部队督战。这支共和国军队的年轻司令郭文是被作者赋予美好理想的人道主义者,他是朗特纳克的侄孙。共和国军队与叛乱的农民军发生数次激战,后来,朗特纳克被围困,他以被他劫走的三个小孩做人质,要求换取自由,被郭文断然拒绝。由于偶然原因,朗特纳克得以逃脱,共和国军为搜捕他而放火烧了一座城堡,城堡有很厚的铁门,钥匙拿在朗特纳克手中。当看到三个小孩困于火海中的惨况时,人性使他回来解救孩子而自愿落入共和国军队手中。郭文震惊于朗特纳克的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找出相关的句子:
炮兽——这尊挣断了铁链的大炮,突然变成了一头形容不出的怪兽。
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它重一万磅,却像小孩儿的皮球似的跳弹起来。
这尊可怕的大炮乱滚乱动,前进,后退,撞到右边,撞到左边,逃避,冲过,使人无法捉摸,粉碎障碍物,把人当作苍蝇似的压死。
老人——有一个人用胳膊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走到中甲板里来的那个年老的乘客在楼梯底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年老乘客的反应:神情自若、坚定。
总结:面对“炮兽”巨大的破坏能力,大家内心似乎都充满了恐怖,连“勇士”都犹豫不决,只有老人沉着冷静。这一对照暗示了老人作为一位领导人物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优秀品格。
可从动作上分解为四个方面
——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而后按先后顺序一一进行描写。
(三)
挤 车
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阅读 炮兽》优质课教案_11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阅读  炮兽》优质课教案_11

《炮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对刻画人物而言)。

2.过程与方法: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

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服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学情分析】

从学生入学基础来看,由于生源素质的总体下降,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没能打下扎文的学习基础也没有能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但在总体情况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

比较认真,勤奋刻苦。高二年级面临学业水平考试的压力,学生们对语文课的

学习兴趣还是很高的。

【教学重点】

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能对场景进行鉴赏,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拓展延伸法相结合。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

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与单纯的

环境描写不同,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

成为作家表情达意的一种手法,前后连缀,一个接一个的场景展开了小说的内容。比如晚餐、宴会、战斗等。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景所组成的,在学习这篇课文

之前,我们先简略地了解下作者——雨果。

二、结合导学案,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把握场景设置对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问题探究、小组展示、点拨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雨果生平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贝尚松平民家庭,父母因政见不和而离异。雨果跟随母亲长大。15 岁获法兰西学士院征文奖,18 岁获图卢兹学士院“ 文艺竞赛硕士”荣誉称号。在理论上,《〈克伦威尔〉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在创作实践上,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彻底击败了古典主义戏剧。雨果少年时代狂热崇拜拿破仑,王政复辟时期倾向保皇党,1830年支持共和党,1845年成为贵族议员,1848年又成为共和主义者,1851 年,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19年。1870年回国参加普法战争,1871年又反对巴黎公社,但同情被镇压的工人。雨果的政治态度表面上反复动摇于共和党与保皇党之间,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 即他的人道主义立场。所以,人民爱戴他。无论他身处流亡逆境,还是鲜花包围的顺境,无论诗歌、小说还是戏剧,他的作品都突出一个主题,对专制暴虐的无比痛恨,对人间苦难的悲悯同情。对人的关怀,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成就了他一个圣者的情怀。1881年2月26日,雨果80岁寿辰时,在他的寓所外,5万儿童载歌载舞为他祝寿,50万工人高歌雨果最喜爱的马赛曲游行庆祝。1885年5月26日雨果患肺病去世,法兰西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200万人参加了葬礼。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炮兽》教学设计

一、文本分析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段进行的教学内容,鉴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小说文体的学习任务,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要求,《炮兽》在教学设计上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场景”概念,把握“场景”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2.能力目标:锻炼较长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并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体会“美丑对照”的创作艺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小说“场景”概念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

2.细读文本,全面客观地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雨果“美丑对照”艺术原则的文本品评和鉴赏能力的阅读实践。

四、教学方法

浏览阅读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时数

1个课时

六、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新课导入——(图片欣赏)电影画报

电影是画面的艺术,是视觉的盛宴,是文字的直观展现,优秀的电影作品总能给观众留下一副或多副深刻的画面,比如:

图片1——《泰坦尼克号》中巨轮沉没的画面,可怕悲壮,胆战心惊;

图片2——《特洛伊》中木马进城的画面,雄壮阔大,暗藏玄机;

图片3——《满城尽带黄金甲》中节前大典的画面,隆重肃穆,急促忙碌。

电影将小说中繁复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画面来讲述故事,一部优秀的电影背后一定有一部优秀的小说文本做支撑,而一部优秀的小说总会让人在捧起前和放下后判若两人。今天,我们要捧起的这部小说是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的作品《炮兽》。(板书题目、作者)(二)阅读文本、内容感知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炮兽》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理解课文《炮兽》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1.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2.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教学文本

课文《炮兽》节选自某作家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小男孩阿泰与一只受伤的炮兽结识,并决定帮助它治疗伤口,最终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

2.2.1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人物描绘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2.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中得到启示。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2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3 讨论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

4.1 导入

教师通过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2 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炮兽导学案

炮兽导学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导学案

审订:高二语文备课组

主备人:石玉新

学习目标

1掌握本篇小说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熟悉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把握小说的内容与题旨。

3、学习场景描写的手法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即通过三幕连续的特定场景的描写,烘托主人公郎德纳克侯

爵的刚毅性格,为塑造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服务;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了解场景描写在本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4、了解雨果对革命和人道主义所做的思考

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问题探究,小组展示,点拨归纳。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二周第课时,星期)

学习要点:

1 了解作家作品,熟悉课文内容。

2、了解关于场景的知识,初步欣赏文中三大场景。

3、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课前自主探究:

(一卜作者简介:雨果其人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行为的西方作家。他死时, 法国致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

2、9岁开始写诗;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

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

3、一生经历坎坷,饱受屈辱,但不向强权屈服,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阅历。贯穿他一生活

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最杰出的代表,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学习时间第周第节年月日教案编号

学习内容炮兽

主笔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方法指津

1、了解雨果的创作经历及其主要作品。

2、把握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3、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

合作探究

用,体会人物性格。

4、能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

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自主预习】

一、导入

电影是由画面来直接讲述故事的,而小说是用文字来讲述故事的;电影中故事的延续靠的是画面的连缀,小说中故事的发展靠的是一个个场景的接续。所以,我们认为,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是场景。场景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比如,晚餐、宴会等。

二、解题

1、作雨果及其创作

维克多•雨果(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一个军人家庭,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上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上得第一名,20岁出版诗集。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他一生饱受宠辱,当过法兰西学院院士、上院议员,也被迫流亡海外长达19年。在艰苦的流亡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始终不向强权屈服。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他是少有的凛然站出来谴责这一野蛮暴行的西方作家。他死时,法国举国志哀,上百万人为他送葬,死后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碑的“先贤祠”。

雨果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在长达60年时间里,他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辉煌的文化遗产。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九三年》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

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情节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雨果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欧那尼》,它的成功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2、背景

《九三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一八六二年雨果还在根西岛流亡时就开始为酝酿中的这部小说搜集材料,他阅读了大量有关书籍,作了充分准备,十年后动笔写作,花了六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于一八七四年二月出版。

1793,是法国革命爆发的第四年,也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当时,共和国诞生未满周岁,国内保王复辟势力和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封建势力互相勾结、里应外合,阴谋策动武装叛乱和进攻,企图将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复辟封建王朝。共和国的心脏——巴黎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革命和反革命两种力量处于生死决战时刻,斗争十分激烈。革命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大力平定旺代叛乱,严厉镇压反革命,造成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恐怖时代”,使共和国转危为安,为法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3.内容与题旨

《九三年》围绕共和国志愿军粉碎旺岱地区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描绘了一个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时代,再现了大革命时期严酷的阶级斗争和革命形势。小说揭露反动贵族勾结外国势力煽动叛乱,烧杀掳掠的罪行,赞扬共和国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肯定法国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小说中三个主人公分属不同营垒,个性立场十分鲜明,以前又相互认识。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与共和国军司令官郭文是亲戚关系,而共和国派来监督郭文的神父西穆尔登又曾是郭文的老师。小说最后在这样一个情节中达到了高潮:在共和国军的围困下,凶狠残暴的叛军头子朗德纳克侯爵看到即将被大火烧死的三个小孩,人性萌发,力救小孩而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当了俘虏,被判死刑。共和国年轻的司令官郭文被他的行为所感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处死他而应当宽恕,便私自放走了他。这样,郭文就触犯了革命的法律。当郭文被送上断头台而人头落地时,判他死刑的公安委员会代表、他的老师西穆尔登也在痛苦中开枪自杀了。通过这一情节,雨果展开了对革命和人道主义的思考,提出“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思想,把人道主义看成是永恒的、最高的原则。

《炮兽》的故事发生在小说的开头,描写叛军头目朗德纳克侯爵带领舰船从英国偷渡到法国旺岱地区,企图勾结当地的反动武装发动反革命叛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一门没有锁好的大炮如一头出笼的猛兽给军舰本身以及武器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叛军出师不利,还没到法国登陆就濒临险境,遇到了极大挫折。然而,朗德纳克侯爵以他赏罚分明、指挥若定的出色能力使叛军暂时度过了难关。

《炮兽》中,那个被船员们称为“乡下人”的“老头”其实就是从英国去法国组织叛乱的叛军最高统帅朗德纳克侯爵。由于肩负重大使命,他的身份只有船长布瓦斯贝特洛伯爵一人知道,作者也埋下伏笔,故意卖足了关子,保持他身份的神秘感。这一节其实就是为烘托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而设置的。它将人物置身于一个混乱的危急时刻,考验他们的意志和能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和性格。在《炮兽》一节里,作者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很好地烘托出了朗德纳克侯爵的刚毅性格,塑造出一个铁腕叛军统帅的形象。

三、知识积累

1.“测评卷”第9页“基础巩固”

2.文学常识填空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