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W刘海燕2P—浅谈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

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

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作者:洪宇澄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3期摘要因我国《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刑点是14周岁,但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在这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年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也越来越多,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以及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规定对于在现实社会中犯罪的未成年人起不到震慑的作用,所以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从另一方面考虑对于规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出现需要从很多方面一起入手,不仅需要来自法律法规的约束还需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作者简介:洪宇澄,国际关系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5.118我国《刑法》目前的规定是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八种罪的时候才会负刑事责任。

这样的规定虽然说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但是随着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所以并没有起到法律该有的震慑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坚持的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而且在讯问未成年人时必须需要监护人在场,但是随之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变化,很多人对于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产生了质疑,很多人提出要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界限的主张以达到降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

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单单用加大刑法的打击范围来解决出现的社会问题,还需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此等社会现象。

如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多发且越来越呈现低龄趋势的现象,要法律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管理,不能仅仅依靠刑法加大打击犯罪的力度。

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作者:张继宝来源:《法制与社会》2012年第23期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水平提高,我国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成熟期较1979年至少提前2-3年。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交织,现阶段社会犯罪低龄化、成人化、恶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刑事责任年龄确定所依据的心理和生理的实际状态已发生巨大变化。

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预防和抑制未成年人犯罪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作者简介:张继宝,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247-02我国早在奴隶社会刑法中就有了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如《周礼》在盗窃罪中规定“凡有爵位者,与七十者,与为瓮者,皆不为奴”,同时,《周礼》中的“三赦”制度,就有两赦是因年龄而设。

《唐律》对刑事责任年龄做了较为详细和科学的规定,并规定不满七岁和已满九十岁,是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均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

但就目前的情势而言,未成年人犯罪“十三岁”现象十分严重,这对目前刑事责任年龄确定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本文试对此予以分析,并尝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十三岁”现象突出某省高级法院的一次统计显示,青少年恶性刑事案件中,严重危害行为的始发年龄最小为十岁左右,多集中于十三岁。

该年龄段的恶性案件比率正在不断上升,并趋向暴力化、残忍化。

未成年人犯罪已呈低龄化、恶性化的发展趋势,但长期以来,在被误读的青少年保护精神的影响下,部分学者以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名义,对未成年人恶性暴力案件一味宽恕甚至放纵,有违刑事立法目的。

“十四岁前杀人放火都没事”的观念在未满十四周岁的少年人中泛滥成灾,使得未成年人对恶性暴力杀人案件有恃无恐,并难以受到应有的惩处和教育,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法律顽疾。

试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必要性刑法论文

试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必要性刑法论文

试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必要性刑法‎论文试论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必要‎性刑法论文刑‎事责任是指组织和‎个人触犯刑律,实‎施了刑法禁止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责任。

‎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而这‎种意志又取决于后‎天培养的个人辨认‎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由个人的年龄,‎受教育的程度,生‎理精神状态决定的‎,其中年龄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显‎著的。

因此,刑法‎中刑事责任的承担‎就与年龄有了联系‎。

这便引导了各国‎在刑法理论中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进‎行研究,而每个国‎家的刑事责任年龄‎是由该国的社会状‎态以及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特点而定的,‎这个年龄的法定必‎须符合该国家的实‎际情况。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历史发展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发展不同,‎未成年人的成长状‎态也会各异,所以‎各国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发展‎也会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印度,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或者‎这些国家本身在自‎国的不同时代都各‎有各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而在我国‎,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古来就有‎。

在《周礼》、《‎汉书﹒刑法志》、‎《唐律》的《名例‎律》、《大清新刑‎律》中也都有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79年的刑‎法中规定14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这个规定在19‎97年刑法修改时‎没有改革,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我国现‎行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制定时的国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几年间,‎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一直很低。

当‎时14岁以下的少‎年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身心发育很不‎成熟,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而且,‎这些少年受到不良‎影响的机会不多,‎不容易犯罪。

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四 ,降低 未成年人 刑事责 任年龄 是保护 未成年人 的需要 。 刑法 的威 慑作用 极强 ,因此 通过刑 法的 威慑作 用来 遏制及 预防 未 成年 人犯 罪率的 上升 ,这是 当前一 个明 智的选 择。 诸多成 年人 犯 罪,其共 犯、对象等多为 未满14周岁的未成 年人,成年罪犯 利用未 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以事后逃避责任,教唆不满14周岁的 未成 年人 犯罪, 并告 诉他们 “你们 即使 被抓也 没事 ,判不 了你 们 的,就放, I, II 干吧”。因此,我国在通过对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 子加 大惩 罚力度 ,以 威慑周 围其他 人不 再犯罪 的同 时,应 降低 刑 事责 任年 龄遏制 成年 人利用 未成年 人犯 罪。贝 卡利 亚认为 :“ 刑 罚的 目的 既不是 要摧 残折磨 一个感 知者 ,也不 是要 消除业 已犯 下 的罪 行。 刑罚的 目的 仅仅在 于:阻 止罪 犯再重 新侵 害公民 ,并 规 减其他人不 要重蹈覆辙”。④未成 年人有很强的可塑性, 降低刑事 责任 年龄 对未成 年人 来说是 一种无 形的 压力。 这利 ,压力 将使 未 成年 人更 加敬畏 法律 ,从而 去了解 法律 ,遵守 法律 ,达到 知法 守 法。 因此 ,降低 刑事 责任年 龄是为 了更 好的保 护未 成年人 的合 法 权益,并非对刑罚的崇拜。
第五 ,我国 法律中 有关未 成年 人刑事 责任年 龄的规 定相较 于 很多 国家 偏高, 而且 降低刑 事责任 年龄 在其他 国家 也有先 例。 例 如,英国内政部曾研究将问题少年的平均年龄由当时的13岁降 低至8岁的方案。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各9、H也大都降低 了刑 事责 任的 年龄 并且对 未成 年人 犯罪的 行为 进行 严惩 。
■ ● 囵蠲 圈 — ▲ i耋 mAnd Soci e t y

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论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摘要: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法律上往往予以特殊保护。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有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是犯罪。

近年来,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屡有发生。

为此,本文从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心理学研究,以及法律的现实效果等几个方面阐述应将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13周岁的必要性,以期达到更好的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

同时还引入了“前科消灭”、“社会服务令”制度等,即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正确引导失足的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前科消灭;社会服务令所谓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又称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即对刑法规定的任何犯罪绝对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不满14周岁为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近年来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屡有发生,社会危害性大,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系列的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否可以适当的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若可以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降低到多少最为合适?在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是否还需设置其他的配套制度?显然,以上都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据此,笔者认为将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降低至13周岁是有必要的,同时也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

一、降低未成年人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和新观念,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年龄也大大提前。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的相关调研报告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较低、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所犯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共同犯罪居多等六大特点。

①有的未成年人是知法犯法,并且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手段残忍。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1. 引言1.1 社会问题引起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青少年犯罪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涉及的犯罪行为也呈现出日益复杂和严重的趋势。

青少年犯罪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也给社会稳定和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个体行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和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导致了不少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并不能很好地保护青少年的权益,也无法有效地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治理和预防。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刑事责任年龄这一制度,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通过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发展。

部分到此结束。

1.2 需重新审视刑事责任年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政策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需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

目前我国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岁,这意味着在十四周岁之前的青少年即使犯下了重大的刑事犯罪行为,也不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而一些案例表明,部分未成年人已经具有较高的心智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因此十四岁的刑事责任年龄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泛滥,青少年们接触到的暴力和不良信息也日益增加,这对其身心健康和道德观念的培养都构成了挑战。

重新审视刑事责任年龄,适当降低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迫切需求。

只有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提高其对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意识,才能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政策,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2. 正文2.1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要性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要性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降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对降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对降低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摘要:在我国现行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下,低龄和宽容的“从宽”量刑制度造成许多未成年人有罪不归。

一方面,这种归责体系不利于未成年人对自身不法行为的认知,会衍生后续更多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另一方面,会促使受害人因法律失衡的处置方式而丧失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产生“报复”心理。

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上升使得民众对重构未成年人刑事处罚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也使得更多人对未成年人非刑罚化制度的反思。

重构未成年人刑事处罚制度不仅是为了规范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亦是为了更好地推行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刑事处罚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生理发展较为提前。

甚至因为新兴媒体的应用发展,未成年人不断汲取各种知识,而在他们所接触的各种知识中,许多未成年人不断被色情文化、暴力文化所侵蚀,出现了不符合现阶段年龄的欲求,这也激发了许多未成年人进行犯罪。

在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项处罚方式中,刑事处罚被定义为最严厉、最苛责的一种。

面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我国一直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但是这种非刑罚化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下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处罚状况(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2017年4月,中国法院的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率每年年均增长13%;2016年1至11月,全国检察院总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约2.67万人,不批准逮捕人数为12377人,不批准逮捕人数占比超过30%。

以上的数据仅为冰山一角,尚不能完全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的全部问题,但已能体现出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尽管有地方数据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下降,但从总体来讲,不能否定其居高不下的状况。

施暴者作为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系统的健康心理建设,但这不能成为他们逃脱刑事处罚的借口和庇护。

(二)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实际处罚情况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中心理念,坚持执行“感化、教育、拯救”的方针。

从刑法的目的论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

从刑法的目的论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

从刑法的目的论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从刑法的目的出发进行深入论证。

刑事责任年龄,即法律规定的个体因其犯罪行为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一直是法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成年人犯罪形态的变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广泛讨论。

本文将首先回顾现有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分析其与社会现实的适应性。

接着,从刑法的预防目的、保护目的和公正目的三个方面,阐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

预防目的关注如何通过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保护目的则强调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公正目的则要求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应体现法律的公正性,确保未成年人犯罪得到适当的法律制裁。

在论证过程中,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还将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生理特点和社会背景,以期更全面、深入地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

本文将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建议,包括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具体标准、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以期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论证,我们期望能够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社会认知的进步。

二、刑法的目的及其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关系刑法的目的,通常被理解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实现社会公正。

这一核心目标决定了刑法在设定时,必须权衡个体权利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法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刑法体系中,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关键要素,它直接关联到个体在何种年龄阶段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实际上是对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法律认定。

在大多数法域中,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享有免受刑事追究的特权。

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重要意义

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重要意义

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高发态势。

国内诸多学者,已经从多维度多方面对其产生原因展开了论述。

笔者认为,想解决未成年人犯罪,不可仅停留在对其成因的分析上。

但基于我国现行的刑事制度,我们并无法跨出有实际成效的改革步伐。

溯其本源,现行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阻碍制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因素。

笔者将围绕该制度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入手,以期阐释修改该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标签:未成年犯罪;刑事责任年龄;社会价值;改革措施我国学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为了着重在本文中突出体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之重要意义,笔者在此不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做过多阐释。

实际上,在广泛的理论指导下,未成年人犯罪率仍然居高不下,于是正确认识刑事责任年龄设置的缺陷,具有深刻意义。

笔者也将围绕刑法目的与社会价值对此展开论述。

1 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不再具有现实意义1.1无法实现刑法之基本目的。

笔者主张,刑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打击犯罪。

根据费尔巴哈的著名心理强制体系(psychologische Zwangstherie)导出一个结论,只有在行为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法律处罚规定,才能够解除导向犯罪的驱力,亦即产生预防犯罪之效用。

显而易见,为实现刑法预防之目的,将这部分具有相应犯罪能力的人所能够作出的行为加以规制,才能针对这部分人实现预防效果,而过去的刑事责任年龄直接将这一部分具有犯罪可能性的人排除在外,对其行为的预防作用从根源上消灭,其打击犯罪之效用,更是无从谈起。

1.2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社会价值。

我国现行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已有40余年的历史,基于40年前的物质认知水平建立的该制度,是否还保留其最初的立法本意?又抑或是其社会价值在如今是否还能得以实现?根据调查显示,54%的民众支持下调年龄限制,仅有26%的民众认为不应该下调年龄限制。

显然,这项制度的社会认可度堪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取知識方式的多元化、简易化,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无论是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较四十年前的未成年人大不相同。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刑事责任年龄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对于未满18岁的人,适用的法定责任年龄。

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刑事责任年龄设为18岁,以此确保未满18岁的青少年不会因其行为而被判刑或者受到刑罚。

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国家存在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情况。

那么,究竟是否需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呢?下文将探讨这一问题。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难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的后果。

因此,未成年人在行为上也很容易受到现实情况、家庭环境、社会氛围、自身性格等多方面的影响。

如果这些行为被定为犯罪并加以惩罚,很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承受心理上的创伤或者生理上的伤害。

因此,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出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做“犯罪分子”加以惩罚。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的预防效果。

社会上一些行为不良的年轻人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犯罪、吸毒、暴力等,这些行为往往还会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如果能够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预防,就可以有效地提高社会的安全性。

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采取些针对未成年人的预防措施,比如教育、心理辅导等,就可以更好地预防那些因生活压力引发的不良行为。

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预防机制。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可以更好地促进人道主义的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府会对未成年人采取无情的打压措施,对其进行残酷惩罚,甚至包括拘禁、枪杀等。

这种打压往往会破坏社会的公信力,并导致人权的践踏。

相反,如果我们可以采取更加人道的方式来处理未成年人的问题,比如指导、团体辅导、康复治疗等,就可以让这些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并给予这些未成年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也是保护人权和提高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法律上被认定有刑事责任的年龄。

不同的国家法律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国家规定刑事责任年龄为18岁,有些国家则为16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本文将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是指尚未达到成年法定年龄的人。

由于他们的心智和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误导。

如果一个未成年人犯了罪,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帮助,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预防再次犯罪。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许多青少年犯罪是由于家庭环境不利、教育缺失等原因造成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使法律更早地介入,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避免进一步堕落。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可以减轻对社会秩序的危害,提供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之才。

如果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和矫正他们的错误行为,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帮助,他们将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重新选择人生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机构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我们需要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困惑和压力。

我们需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有必要的。

它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们也需要注意解决该问题带来的一些挑战和困难。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探析 法学专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探析  法学专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探析内容摘要近年来,面对我国刑事犯罪年龄的逐渐下移,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量也逐渐增加,不仅仅是数量上,在犯罪手法和暴力程度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也逐渐呈现不容乐观的态势,由此频繁引发是否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激烈探论。

通过比照域外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引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设置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且从适应社会现实需要、刑法满足正义需求、增加刑法威慑力和维护社会稳定四个方面说明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存在很大必要性,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未成年人,社会以及司法有着丰富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必要性On the Necessity of Reducing the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juvenile crimes in China not only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but also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olent means and younger age, which frequently leads to the fierce discussion on whether the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lower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extraterritorial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ge set leads to defects and problems of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ge set in China, and meet the need of social reality, criminal justice needs, increase the deterrence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need to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four aspects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reduce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ge there is a big reduc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ge for minors, The society and judicature have rich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Key Words: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Juvenile delinquency;necessity目录一、刑事责任年龄设置及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愈演愈烈。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更在于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合理且有效的社会刑事责任体系。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是社会中最为脆弱的群体之一,他们因为年龄尚未成年,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而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便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在争议案件中的权益,避免他们受到不必要的刑事追诉和惩罚。

因为一旦未成年人因犯罪行为被制裁,他们的前途和发展都将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切身利益,也会对未来的社会秩序造成重大的危害。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提高社会刑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现实情况下,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常常受到多种限制和变数的影响,如法律知识的匮乏、司法资源的缺乏、规范的缺陷等等。

这一点体现在,一些未成年人被迫承担不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不仅对他们的人生前途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此,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建立更加合理、公正和稳定的刑事责任体系。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纵然法律规定了刑事责任年龄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但实际效果却有限。

因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设置并不是有效限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对于那些至关重要的罪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制裁。

因此,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更好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并切实增加长效的预防性措施。

综上所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不仅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也在于增强社会刑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更在于切实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因此,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防范和教育,并借鉴国际先进做法,适时修改和完善我国刑事案件责任年龄的相关法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在一定国家或地区规定的,预设未成年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限制,这一年龄通常在18岁以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变化,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并从多个角度给出支持此观点的论据。

首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往往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缺乏充分的认知,特别是在沉迷不良行为或犯罪行为时更易受到胁迫和影响。

面对刑事责任,这些未成年人难以承受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压力,他们可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虐待和剥夺自由的惩罚。

而对于那些可能受到虐待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法律的惩罚往往会使他们更加丧失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让他们得到更为人道的对待。

其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能够帮助改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包括贫困、种族歧视、家庭暴力和孤儿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根源。

如果我们想彻底解决青少年犯罪,就必须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帮助我们在更早的阶段发现这些问题,并且通过更为个性化的培训和教育来解决。

涉及到犯罪的因素还可以在留在家庭和社区方面得到更好的提高。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小刑罚对年轻人的使用,更可以帮助减轻社会的负担和缓解犯罪率上升的趋势。

再次,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有助于建立更为公正和可持续的社会体系。

之前提到了未成年人可能因为不成熟和缺乏经验而导致犯罪。

但是,在刑事责任方面,我们需要考虑未成年人的特殊状况和传统惩罚的适用效果。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建立一个更为合理和正义的体系,就有必要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重新考虑。

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未成年人面临的特殊问题,也可以减轻法律系统的负担。

最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为开放和包容的社会体系。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充满多元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时代。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青少年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也日益引起了关注。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法律一直规定未成年人在未满18岁之前不承担刑事责任。

随着社会的改变和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本文将探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观点和建议。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在于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根据心理学研究,未成年人的大脑前额叶功能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责任心都远不如成年人成熟。

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往往很难全盘承担其行为的后果,因此对其实施成年人一样的刑事责任难免显得不够合理。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符合未成年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地保护他们的权益。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也在于更好地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和背景。

很多未成年人参与犯罪往往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如家庭环境、社会压力、心理问题等。

对于这些问题,单纯依靠刑事责任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重未成年人的伤害。

如果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相关部门可以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和背景,采取更合适的辅导和帮助措施,从而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还在于更好地促进社会正义和公平。

在现行规定下,未成年人犯罪了,可能面临的是与成年人同样严厉的刑事责任,这显然与未成年人的身份和认知特点不符。

如果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和脆弱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意味着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放任不管。

相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意味着更多地采取教育和帮助措施,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针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我们也可以提出以下一些建议:应更加完善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相关法律和政策应更加充分地考虑未成年人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更加合理地制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程序,从而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一直以来,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如何进行处理,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观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刑事责任年龄的设定。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对于未成年人所能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年龄界限。

目前,普遍的刑事责任年龄都在18岁左右,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那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到底有没有必要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体现在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不足上。

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认知和行为控制方面的发育一直持续到20岁甚至更长时间。

对于那些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还不够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

在特定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而犯下错误的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成年人一样的心智能力和责任意识。

在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应该考虑他们的认知和控制能力的不足,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很有必要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对于未成年人进行更有效的教育和帮助上。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和家庭问题。

对于那些犯罪的未成年人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对于社会规则的认同,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帮助来引导他们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如果将未成年人过早地纳入刑事责任体系,可能会使得他们陷入泥沼之中,失去重新振作的机会。

相反,如果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或许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帮助机会,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还体现在纠正不公平和偏见的问题上。

目前的刑事责任年龄通常都在18岁左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未成年人在18岁之前就能够做出成熟的判断和决定,而有些已经成年的青少年却依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讨论也日益增多。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一个人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对犯罪行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当前我国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十四周岁以上,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的完善,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问题。

本文将从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诱导和影响。

在面对犯罪行为时,不能仅仅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刑事责任年龄过高,就会忽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让他们在犯错时能够得到更多的教育和改正的机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犯罪行为往往是受到环境、教育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所致,而不是出于自身的恶意和犯罪意图。

及早给予未成年人足够的教育和矫正,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意味着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中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帮助,从而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健康和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给予他们更多的教育和改正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和公民。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让未成年人在犯错时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帮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调整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的教育和帮助,使他们在犯错时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改正的可能。

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也有利于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人能够承担犯罪责任的年龄。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刑事责任年龄是18岁,即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能是必要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心智和意志方面相对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避免未成年人过早承担过重的法律责任,减少对其心理和身体的伤害,更好地保护其权益。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为未成年犯罪者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恢复机会。

作为社会成员,未成年犯罪者也应该受到教育和辅导,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

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使得这些犯罪行为更早地被察觉,进而提供更长的恢复和改造期限,增加他们改造的机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助于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

犯罪是社会问题的反映,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及时揭示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更好地排查问题的根源,为改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通过提早介入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维护社会安定。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国际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到16岁或更低。

这一趋势说明了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保持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如何确保对未成年犯罪者的惩罚恰当且有效,都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但这并不能否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具有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未成年犯罪者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恢复机会、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率以及符合国际趋势等诸多优点。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必要的。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1. 引言1.1 当前刑事责任年龄存在的问题当前刑事责任年龄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未成年人在犯罪领域中的责任和处罚问题。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刑事责任年龄为十四岁,即十四岁以上未满十六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现行刑事责任年龄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较高,导致一些未成年人在犯罪领域中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和惩罚意识。

这使得一些未成年人容易陷入犯罪行为,而且在犯罪后会轻易逃避责任,不接受教育和改正。

这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较高也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将犯罪活动转移到未成年人身上。

他们利用未成年人年幼无知的特点,让他们成为犯罪工具,从而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不仅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也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环境。

当前刑事责任年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够充分,对犯罪行为的防范和教育措施不够有效。

有必要考虑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更好地教育未成年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更好地教育未成年人,这是因为未成年人通常缺乏成熟的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促使社会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促使教育机构和家庭更多地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

未成年人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扰,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可以让社会更多地重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2.2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有利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较高,导致一些未成年人因为不明确的法律责任而逃避惩罚,从而频繁参与不良行为。

如果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将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刘海燕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作者:刘海燕,女,1983年生,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科员内容提要: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由一国的经济文化状态,社会风貌等因素决定的。

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最低年龄的规定是对1979年刑法的沿用。

考虑我国社会3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急剧严重,应当适当降低中国现行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

但是未成年人必定不能等同与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强,偶然性犯罪多,所以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我们要采取相关的辅助措施保证降低责任年龄后对少年罪犯的保护。

关键词:刑事责任最低年龄适当降低刑事责任是指组织和个人触犯刑律,实施了刑法禁止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责任。

刑事责任的根据在于意志自由,而这种意志又取决于后天培养的个人辨认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由个人的年龄,生理精神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年龄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最显著的。

每个国家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根据该国的社会状态以及在这样的社会状态下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特点而确定的,这个年龄的应当符合该国家的实际国情。

一、刑事责任年龄发展的历史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发展不同,未成年人的成长状态也会各异,所以各国对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不一样的。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发展也会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印度,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或者这些国家本身在自国的不同时代都各有各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而在我国,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古来就有。

在《周礼》、《汉书﹒刑法志》、《唐律》的《名例律》、《大清新刑律》中也都有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我国1979年颁布的首部刑法中,规定14周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即未满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我国现行刑事责任年龄是符合制定时的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十几年间,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一直很低。

当时14岁以下的少年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身心发育很不成熟,无法真正的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意义。

而且,这些少年受到不良影响的机会不多,不容易犯罪。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社会治安在这段时间里总体趋势良好,各种刑事案件呈急剧下降的趋势。

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社会上发生的未成年人作案的大案,恶性案件极为罕见。

所以确定14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符合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二、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原因及现状我国1979年颁布的首部刑法中,规定14周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符合当时历史及国情的。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基础和物质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变迁,观念的更新,以及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潮也随之介入。

当代的未成年人正是在这样的变化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思想上较之以前的未成年人更为成熟,也更加复杂。

这些未成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即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依据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更为迅速,普遍早熟。

二是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情况持续不断地出现。

三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

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而大多数犯罪的青少年又都处于青春期或者好奇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内心或多或少有些叛逆,追求刺激,所以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很容易接触到黄、毒、赌等等不良事物,久而久之,就有了尝试和模仿的想法,使自己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和社会的冷漠。

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和独身子女的特殊性,使得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家人的关心和照顾,而一些家庭的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问题,造成孩子人格的形成出现错误,养成偏激,冲动等过激的性格。

而有的孩子由于没有条件读书或者过早的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社会的冷漠和竞争的残酷使得这些孩子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是青少年缺乏理想信仰,青少年在人格上的不成熟性和心理上的不稳定性。

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尚未健全,世界观、人生观比较模糊,观察分析问题、甄别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在不健康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冲击和腐蚀下,极易诱发犯罪心理冲动,作出轻率之举。

五是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使得刑法的威慑力弱。

由于以上的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少年杀人、强奸等恶性案件时有耳闻,未成年人犯罪的恶劣程度、社会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均明显加重,其中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也频频发生。

如2012年4月13日晚,湖南省衡阳县西渡镇一名12岁男孩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

2004年,黑龙江一名13岁男孩强奸了同村一名14岁女孩。

由于“未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男孩很快被放了出来,之后竟夜闯女孩家,将女孩的母亲活活捅死。

2004年11月11日,武汉市13岁少年吴某杀害一名13岁少女。

2005年10月,宁夏石嘴山发生了一起9名少年活埋一名中学生的恶性案件。

9名学生均为昼夜不分的网游玩家,他们受到游戏中暴力情节的影响,对杀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为了练习胆量,他们竟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被害对象的“命运”,最后居然将一名网友也是同窗校友活埋。

河南郑州青年小威(化名)沉迷网游到几乎疯狂的地步。

2006年10月3日,在“作战”过程中,游戏对家将小威在网游中的“女朋友”“杀死”。

一怒之下,小威竟将那名游戏对家活活打死。

这些案件都曾引发过关于刑法“最低刑责年龄”的争议。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以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显然是不合适的。

对于那些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12、13周岁或者年龄更低的未成年人来说也是一种纵容,不利于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所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司法的角度抑制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已是刻不容缓。

三、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具体设想(一)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此增加对未成年人的威慑力。

我国1979年刑法自颁布至今已近30年,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呈现出明显的“早熟”趋势。

据测算,青少年的发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了2~3年。

加之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率急剧上升,犯罪初始年龄也越来越低且暴力倾向越来越严重。

未满14周岁少年犯下杀人等恶性案件的个案不断增多,继续以14周岁作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显然已不符合现在社会的法律需求。

那么,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可行呢?从纵向上看,在古代中国,秦朝法律以身高作为成年标志,大约低于六尺五寸为未成年人,不负或减轻刑事责任。

唐律规定以7岁、10 岁、15岁为未成年人负刑事责任不同年龄,分别给予不同的减免。

从横向上看,在当代西方各国,英国将未成年人划分为不满10周岁、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和已满14周岁以上三个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的减免处罚,美国一些州也可以在成人法庭审判10周岁的少年犯。

也就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低年龄段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都是存在的,所以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可行的。

在世界范围来看,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在法国为十三周岁,印度、加拿大、希腊、荷兰、丹麦、匈牙利为十二周岁,墨西哥为九周岁,香港和美国纽约州则规定为七周岁。

在当今网络媒体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早熟且身材高大。

12周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他们基本上已经可以理解刑罚的性质、功能以及刑罚制裁的意义与后果,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也具备了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并能够适应刑罚的惩罚和教育。

综合分析我国历史传统、未成年人发育情况、教育状况等因素,笔者认为,在我国现有基础上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1-2周岁,将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应定在10~12岁之间。

这一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已具备一定的作案意识和作案能力,也就具备一定的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这既与发达国家的刑事责任起点年龄相吻合,也与我国其他法律如民法的责任能力规定相吻合。

现在的未成年人犯罪中,12-16周岁的少年犯案几率最高。

同时,根据营养学家的分析,由于儿童的心智成熟程度提高,12周岁是现代儿童向未成年人的转型的时期,所以,笔者主张将刑事最低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

(二)宽严相济,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配套制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扩大打击面,孤立的进行调整修正,而应该是与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罚措施、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等配套一体推行。

对于12-14周岁的引起严重危害后果的未成年犯罪也要更多的适用罚金等非监禁刑及非刑罚处罚措施,建立完善的前科消灭制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为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创造条件,达到“惩戒、教育、挽救、改造”的目的。

有限度分情况地追究部分年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并且已具备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既符合我国当前未成年人日趋早熟的成长现状,也不违背国际刑事责任轻缓化的潮流,同时也符合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刑事政策,更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社会公义与秩序。

但是针对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12岁乃至对12岁以上的未成年罪犯,我们应当采取不同于成年罪犯的措施。

1.从宽处罚,对于一次性犯罪者以教育帮助为主。

因为初次犯罪的未成年人,他们的犯罪意识还没有深化,一般恶习不深,而且作案后一般有具结悔改的心理。

2.刑事惩罚不作为前科。

但是这种前科的消灭必须有严格的考察措施来验收。

前科是否消灭,必须由法院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决定。

3.建立回访考察制度。

4.设立相对不定刑期的刑种。

被判处不定刑期的未成年人如果在接受刑罚时期确有悔改表现,短时期内就可以被释放,否则延长刑期。

5.取消无期徒刑的适用,限定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

6.“以劳代罚”惩治罪犯,让未成年人罪犯以劳动抵经济赔偿。

7.对罪行较轻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暂缓起诉。

但是为了阻止这一制度被滥用的危险,在实践中应当制定有效的制度予以制约,以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暂缓起诉制度得到完善。

同时,为了遏止未成年犯罪的发生,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净化社会风气、做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以降低未成年犯罪率。

(作者: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刘海燕)参考文献1.康树华、郭翔:《青少年法学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曹漫之:《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群众出版社。

3.赵秉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陈兴良:《刑法哲学》,中青年法学文库。

5.侯国晕:《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中国检察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