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 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千里跃进大别山》语文教案

《千里跃进大别山》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千里跃进大别山》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丰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讨论等方式,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3)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通过课文学习,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7、千里跃进大别山

7、千里跃进大别山
上一页
结束
阅读第9自然段思考
• 第三次出现“狭路相逢勇者胜”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 进一步说明刘邓大军个个都是勇者,同时刘邓大军的胜利 再次证明这句的正确性。 • 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比喻 • 更形象地说明了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对后来解放全中 国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用,它为这三大战役 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结束
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 本文主要讲了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最激烈的 个场战斗------强渡汝河,表现了刘邓首长 的英明果断和解放军战士勇猛烈顽强的精 神
结束
上一页
阅读第5自然段思考
• “不约而同”说明了什么? • 说明在紧急的战斗形势下,大家都在等待刘邓两位首长的 决策,从中也可以看出,刘邓两们首长在大家心中威望之 高,分量之重。
上一页
结束
阅读第6自然段思考
我军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1、进攻 2、迅速 3、勇猛 其实,刘邓首长就是勇者,那么他们的勇体现在 哪?找出体现他们勇敢的句子或词语。 • 体现在“不管……一定……一定”的决心上,体 现在英明果断的决策上,体现在愿为勇者的精神 上。 • • • • •
上一页
结束
阅读第7自然段思考
1、“狭路相逢勇者胜”第二次出现在这里有说明了 什么? • 说明首长的叮嘱与已深入战士们的心里,变成了 决心和行动。 2、“每……都……,每……都……,绝不……绝 不……”说明了什么? • 说明战士斗志饱满,信心百倍,已充分做好了战 斗的准备。这是一群“勇者”,胜利必属于他们。
上一页
结束
在整个战斗中,对我军能突破汝河防线,胜利挺进 大别山有一句话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自 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找出这句话并用” •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如何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 • 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对手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无地 可让,此时谁勇敢谁就能取得胜利。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同步练习(原卷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

下图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驱除驱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2.某班办一期以“侵略与反抗”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哪项不属于选择范围?()A.鸦片战争形式示意图B.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C.三大战役示意图D.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3.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

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A B.B C.C D.D4.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

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是控制中原的战略要隘。

在此地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国统区展开战略反攻的军事行动是()A.挺进大别山B.进军井冈山C.占领狼牙山D.控制太行山6.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7.电影《建国大业》围绕抗战胜利后初期社会各界就和平民主建国、军队国家化等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辩论的历史进行拍摄。

将该片剧情推向高潮的历史事件是()A.西安谈判B.庐山谈判C.北平谈判D.重庆谈判8.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A.华北全境解放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C.解放南京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9.“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下列史实能够论证毛泽东所说的这句话的是()A.洋务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解放战争的胜利D.辛亥革命的爆发10.下列表格所反映的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对这一战役认识正确的是()A.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解放东北全境C.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使华北全境解放11.下列描述与军事行动的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挺进大别山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辽沈战役C.分割包围,瓮中提鳖﹣﹣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渡江战役12.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理,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又在电报中指出:战役的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徐州)蚌(埠)两处之故,夺取徐蚌”,该电文所反映的这次战役()A.解放了东北全境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D.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13.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许多惊心动魄的战役在这里展开,下列在解放战争中发生的事件与中原地区有关的是()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14.标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历史事件是()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抗日战争胜利C.三大战役胜利D.孟良崮战役胜利15.下列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重庆谈判②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16.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致信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国终于会摆脱外国的羁绊,对于中国目前和将来一切朝着这个目标的发展。

千里跃进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
2.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准确的词语总结概 括出十八旅遇到了那些困难。
一.
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跟在后面紧紧追赶, 还在汝河南岸布置了一条几十里长的防线。 当十八旅到达汝河北岸的时候,敌人早已把 渡口两岸的船只统统拖走、砸毁了。河水有 一丈多深,人马蹚不过去。前有强敌,后有 追兵,情冴十分紧急。
1.自由读课文第8自然段画出相关语段,写

体会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 同
1.刘邓大军跃迚大别山,给了敌人致命的打
击。 2.刘邓大军跃迚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迚了 敌人的心脏。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
顾身、奋勇当先、无所畏惧、 顶天立地、昂首挺胸、不畏 牺牲、勇往直前、英明果断、 英勇无畏
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我们要采取迚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 条通路。 ②.不管敌人有多少飞机大炮,我们一定要 迅速前迚,一定要实现跃迚大别山的战略计 划。 ③.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 要猛。 (3)这三句话明确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
①.我们要采取迚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 条通路。 ②.不管敌人有多少飞机大炮,我们一定 要迅速前迚,一定要实现跃迚大别山的战略 计划。 ③.要记住,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 勇,要猛。

不管敌人的飞机、大炮多么厉害,一定要杀
出一条血路,跃迚大别山。每支步枪都插好 刺刀,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人就 打,绝不留下敌人的一个据点,绝不留下一 个顽抗的敌人。
下自己的感受。 ①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 ②大军像决堤的红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③冒着、搭起、杀向、攻占、扑向、拿下、 迚攻、打开、冲。 2.齐读第八自然段,读出战士们勇猛无 比的气势。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临泉千里跃进大别山队活动课

临泉千里跃进大别山队活动课

临泉千里跃进大别山队活动课临泉千里跃进大别山队活动课,听着这名字就让人心生一种豪情万丈的感觉,是吧?这可不是随便一场活动,而是带着历史的重量,肩负着那段激动人心的岁月。

当你站在大别山脚下,看着群山连绵起伏,心里不禁会想,曾经那些英勇的革命先辈们就是从这儿出发,闯进了历史的洪流。

说起这个,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没啥关系,可要是你稍微了解一点,就会发现,这段历史,不光是过去的事,它其实跟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的奋斗精神、甚至是我们的责任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到这次活动,大家是不是都有点好奇?“千里跃进大别山队”,乍一听这名字,简直就像是某种军事行动,充满了壮丽的气势。

其实呢,这个活动的背后,有着一群孩子、老师,甚至是一些社区的热心人士,他们一起走进大别山,去回顾、去缅怀,那些从大别山起步,勇敢闯荡的革命队伍。

说实话,刚开始听说这个活动时,自己也有点懵,心想着“这玩意儿跟我有什么关系?”。

可走进大别山,听着那些革命故事,走过那些曾经的红色路线,哎呀,心里就完全不一样了,仿佛自己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大别山这地方啊,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怕的地方。

山不高,但山势陡,风也特大,没几步就得喘气。

站在山顶,看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

可是,别忘了,曾经革命队伍为了理想,为了民族的未来,踏着血迹、泥泞,一步步走过这里,跋山涉水,走出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程。

当时的他们,哪有今天我们这么轻松?我们在这儿走一走,拍拍照,顺便呼吸点新鲜空气,那些先烈们却是冒着枪林弹雨,忍受着饥饿与困苦。

想想就觉得,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活得滋润,都该感恩。

而活动的内容呢,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多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种回顾历史的活动是不是很枯燥,唉呀,历史课上那些长篇大论都让人打瞌睡。

可你一旦亲自走到这里,跟着那些历史的脚步走,情感就不一样了。

老师们说起那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眼里那种火热的光芒,完全感染了我们。

你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就能感受到那股热血沸腾的力量,仿佛自己也在那片广袤的大地上,成为了一份子。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两例 教案教学设计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两例 教案教学设计

《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学两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2)掌握相关历史术语和人物;(3)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和过程;(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3)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历史体验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革命历史的尊重和敬仰;(2)引导学生认识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和伟大牺牲精神;(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介绍: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决定实施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2.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过程描述: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下,发起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役,历经艰苦斗争,最终成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

3.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此次战役的胜利,使我国解放区连成一片,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人民解放军面临的困境和英勇斗争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课堂上分享学习心得;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和启示,促进学生思考;3. 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历史场景;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历史事件;5. 口头报告: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分享学习成果。

五、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2)自主学习:让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意义和启示;(4)多媒体教学:展示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图片和视频;(5)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历史事件。

《千里跃进大别山》课件(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千里跃进大别山》课件(语文A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管敌人的飞机大炮多么厉害,一定要杀出一
条血路,跃进大别山。每条步枪都插好刺刀,
每颗手榴弹都揭开后盖,遇见敌人就打,绝
不留下敌人的一个据点,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 人。
• 2.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 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作者正是运用了恰当的比喻使句子的意 思更加生动具体,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 应该多练习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在地图上一画,接着说,“不管敌人有多少 计 划
飞机大炮,我们一定要迅速前进,一定要实 dīng zhǔ
现跃进大别山计的划战略计划叮!嘱”他叮嘱肖旅长 叮 嘱
说:“要记住,狭现在是逢‘狭路相逢勇者胜’,xiá
要勇,要猛!”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很快在部 féng
队中传开了。任务一级一级地往下传达:不 逢
了。河水有一丈多深,人马趟不过去。前有
强敌,后有追兵,情况十分紧急。
国民党反动派集中兵力跟在后面紧 紧追赶,这在汝河南岸布置了一条 几十里长的防线。当18旅到达汝河 北岸和时候,敌人早已把渡口的船 只统统拖走,砸毁了。河水有一丈 多深,人马趟不过去。
肖旅长和李政委正站在河边商量
着进军的办法,一个参谋跑来报告: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胜 利了!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像一 钢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脏。
gāng

zàng
(脏)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胜利了,实 现了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计划,为后来 解放全中国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 战役奠定了基础。让我们再一次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千里跃进大别山,让那 些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英勇作 战的革命先辈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语文A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单元
千里跃进大别山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解析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测试题含解析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A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B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2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A 锦州解放B 徐州解放C 南京解放D 北平解放3 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是下列哪次战役()A 渡江战役B 辽沈战役C 淮海战役D 平津战役4 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

这座城市是()A 北平B 南京C 武汉D 上海5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打土豪,分田地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 要和平,争民主6 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A 北伐战争B 十年内战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7 毛泽东的诗篇中,反映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实施渡江战役的历史事件是()A 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岿然不动B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8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战争”是指()A 护国战争B 北伐战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9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别山B 辽沈战役C 百万雄狮过长江D 横扫大西南10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淮海战役B 台儿庄战役C 平型关大捷D 渡江战役11 《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后同步练习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后同步练习

部编版(2017)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后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千里跃进大别山B. 百万雄师过大江C. 挺进大西南D. 会师大西北2.图文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右图所反映的战役直接导致了()A.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B.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 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D. 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3.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傅作义作出贡献的是和平解放()A. 徐州B. 沈阳C. 北平D. 南京4.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A. 平型关大捷B. 辽沈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5.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A. 革命根据地的壮大B. 人民政权不断巩固C. 国共合作,抗击日本D.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C. 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8.国民党政权被推翻后,其残余势力败退()A. 台湾B. 西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东北地区9.毛泽东的诗中写到:“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附答案)·长征同步练习(附答案)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生字区。

丸崖岷基础区。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ēi yípánɡbódàdùqiáoqiān lǐxuětiěsuǒhán zǒu níwán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红军不怕远征难( nán nàn ),万水千山只等闲( xié xián )。

2、更喜岷( mínɡ mín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jìnɡ jìn )开颜。

三、组词。

岷()崖()博()傍()度()眠()涯()礴()磅()渡()四、给多音字组词。

hénɡ() bànɡ()横磅hènɡ() pánɡ()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尽:A完;B达到极端;C全部用上;D用力完成;E全、所有的。

1、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3、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闲:A平平常常; B不在使用中;C闲空儿;D与正事无关的。

4、万水千山只等闲。

()5、爸爸忙里偷闲,为我编了蝈蝈笼子。

()6、老师们在办公室里闲谈着,正巧,校长进来了。

()7、家搬了以后,有了一间闲房,正巧给我做书房。

()六、判断下列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判断下列诗句是属于什么季节。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千里跃进大别山

千里跃进大别山
3方法:通过微信发语音。
学习效果分析单
1.量化分析:“你读得真流利!”“相信你能行!”等激励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味性活动。
2.定性分析:教师要遵循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让学生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3.反馈分析:可以极大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4.得失分析:恰当的评价可以成为学生追求上进的助推器,可以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否则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有效的评价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有的放矢,“以评价促发展”,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跟进性练习设计与效果分析单
课后作业设计
纸笔测试
1.目标:认识3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类型:趣味比赛。
3.方法:分组进行练习。
表现性评价
1.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中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每次出现的含义。体会并学习比喻的修辞在文中的作用。
2.类型:多形式朗读、教师范读、引读、

千里跃进大别山习题

千里跃进大别山习题
1.词语解释。
跃进:比喻极快地前进。 叮嘱:再三地嘱咐。 不约而同:事前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 动一致。 狭路相逢:指在很狭窄的路上相遇,无地可让。 比喻仇人相见,难以相容。 挺进:军队直向前进。 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搭成的桥。 据点:军队用作战斗行动凭借的地点
2.词语积累。 近义词: 分析——剖析 决定——决议 遵照——依照 紧急——危急 决堤——决口 连续——接连 陪同——陪伴 到达——抵达 严重——严峻 奔流——奔涌 不约而同——不谋而合
布置——安排 跃进——挺进 叮嘱——嘱咐 赶紧——连忙 不管败 胜——败
集中——分散 连续——中断 进攻——防守 深——浅
1.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耳( ) 斤( ) 度( ) 取( ) 析( ) 渡( ) 居( ) 直( ) 尊( ) 据( ) 置( ) 遵( ) 属( ) 丁( ) 夭( ) 嘱( ) 叮( ) 跃( ) 部( ) 焦( ) 喝( ) 陪( ) 集( ) 揭( ) 施( ) 女( ) 血( ) 拖( ) 委( ) 杀( )
2.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1)我们要尊守学校的纪律。( ) (2)汝河北岸度口一只船也没有。( )
3.填空。 (1)先头部队的战士如( ),杀向敌人。 这句话把( )比作( )。 (2)大军像( ),向西南方向奔流。 这句话把( )比作( )。 (3)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 )插进了 敌人的心脏。 这句话把( )比作( )。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秀5篇)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秀5篇)

《千里跃进大别山》(优秀5篇)《千里跃进大别山》篇一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昴扬斗志。

2.着重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抢渡汝河时遇到的紧急情况和先头部队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的。

3.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大别山”:湖北、湖南、安徽三省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跃进”:比喻极快地前进。

2.简介背景:1947年6月,经过一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已大大减少,人民解放军开始了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奉命挺进大别山地区。

(出示简图介绍)从1947年8月7日开始,经过几天的急行军,刘邓大军到达汝河北岸。

部队前有敌军堵截,后有追兵,刘邓大军必须很快地渡过汝河。

于是,激烈的战斗开始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1.本文讲十八旅在刘邓首长指挥下强渡汝河向南挺进的事。

2.提出问题。

师生梳理问题,解决部分常识性问题。

3.指读全文。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刘邓首长提出了一个口号“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什么意思?(狭窄路上两军相遇勇者取得胜利。

)2.默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军将土的“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①刘邓首长的“勇”,表现在他们的英明果断上,重点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上。

怎么读才能读出他们的“勇”?(朗读练习)②战士们的“勇”表现在他们激战时的行动上。

“如猛虎下山”“攻占……又扑向”“拿下……又进攻”等词句。

怎么读才能读出战士们的勇?(可放录像片,激发学生的情感,然后再引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本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学生答)5.战斗结果怎样?读第9自然段。

“像一把钢刀”比喻什么?(勇猛的刘邓大军)“敌人的心脏”比喻什么?(置敌死地的要害之处)五、总结1.用自己的话说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文中的意思。

这表现了解放军战土一种什么精神?(不怕牺牲,顽强拼搏)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课教案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课教案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兴趣。

2. 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内容】1. 简介《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兴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新课内容展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具体情况。

2. 使学生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详细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具体情况。

2. 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介绍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具体情况。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具体情况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历史意义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实例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实例深入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具体实例,深入分析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出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千里跃进大别山历史意义的深入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课堂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理解和看法。

2.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探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跃进大别山
一、看拼音,写词语。

dī àn jiē kāi fēn xī lìng wài
( ) ( ) ( ) ( )
二、辨字组词。

渡( ) 析( ) 揭( )
度( ) 折( ) 渴( )
镀( ) 拆( ) 喝( )
三、词语搭配。

集中形势漆黑的敌人
分析兵力冲天的夜空
情况奔流顽抗的洪水
洪水紧急决堤的炮火
四、改正句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填入括号。

1.刘邓大军尊照党中央的绝定向大别山挺进。

()()
2.大家不约儿同地望着刘邓首长。

()
3.漆黑的夜空被站火照亮了。

()
五、填空。

1.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

这句话把( )比作( )。

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

这句话把( )比作( )。

六、猜一猜。

青缦子,绿棚子,一串串,挂珠子。

打一物( )
七、结合《千里跃进大别山》,填空。

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共出现了(三)次。

其中的“勇者”指的是(刘邓大军)。

八、品析句段,填空。

漆黑的夜空被战火照亮了。

冒着敌人冲天的炮火,我军在汝河上搭起了一座浮桥。

先头部队的战士如猛虎出山,杀向敌人。

他们攻占了一个村庄,又扑向另一个村庄;拿下了一个据点,又进攻另一个据点。

一夜之间,18
旅就攻下了十几个村庄,打开了一条六七里宽的通路。

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像决堤的洪水,向西南方向奔流。

1.这段话中哪两个句子最能表现战士们的英勇?
2.①先头部队的战士杀向敌人。

②主力部队从打开的通路冲了上去,大军向西南方向奔流。

这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