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46页PPT
环境保护专题之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共46张PPT)
工农生活污染
原因:工业污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及垃圾 表现:重金属污染、水体变色、垃圾飘浮、恶臭 危害:鱼虾灭绝、水资源短缺、危害人畜健康
(2)风和洋流:
赤潮的形成、分布、集聚和分散直接受到水体运动的影响,赤潮容 易产生于一些港湾就是这个原因。(风小,洋流弱易于赤潮的形成)
(3)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不断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田废水等排人海洋,过度 的海产养殖,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海洋石油污染
原因:石油泄露 危害:1.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
物理净化
混合\稀释 挥发\扩散
沉淀
化学净化
氧化还原 酸碱反应 分解\凝聚
生物净化
生物同化 氧化 分解
(污染速度 > 自净能力) 水污染
水体更新速度越快,溶解氧越多,自净能力越强
> > 河流水
自净能力
湖泊水
自净能力
流速、流量
面积、封闭性
地下水
自净能力
生物食物链具有富集放大作用
+100 +100
+100
水生生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 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 地区; 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 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_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答案:(1)A C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 (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 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入 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探究一
探究二
(3)危害。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环境自身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 响。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的生 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4)解决措施。 联系实际,针对成因、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2.框图分析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探究一
探究二
3.湿地减少的原因分析 造成湿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 湖泊、沼泽消亡的过程。湿地减少的原因用框图表示如下:
12345
答案:(1)东北 黑土流失 (2)a b d c(自左向右,自上而下)
(3)
地 主要环境问题
区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森林资源 ① 的破坏
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 等
② 土地荒漠化
牧区生产力低,不合理放牧(超载、过载等),滥垦草原, 使草场破坏严重
12345 乙 ①②两地土地退化过程示意图
12345
(1)按地形区来说,甲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位于
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平原,该区北部
(2)将下列代号填入乙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
a.以风力作用为主 b.以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 d.年降水量小且 不稳定
(3)读图,完成下表。
地区 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2、防护实施措施
在“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难题的研究及其有关新技术大面积推广。
生态环保的措施案例
3、防护成果
逆转土地沙漠化减少水土流失利于农田增产增收森林资源快速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的问题
原因
人为原因:①巨大的人口压力②不合理的开发
2、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
地区名称
自然背景
主要生态问题
黄淮海平原区
半干旱草原区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风蚀)、草地退化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
草地退化,土壤侵蚀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
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风蚀,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南方亚热带丘陵区西南横断山区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减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土壤侵蚀,草地退化
生态环境的问题
生态环保措施
第三部分
①植树造林,水土保持 ②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 ③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④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⑤生态示范区建设 ⑥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1、生态系统
山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相关介绍
2、生态环境
高中地理课件-3.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解析 不同时段是指表格中的1976~1986年和1986~2005年,湿地变化特点要从 表格中的湿地斑块数目、湿地总面积进行说明。湿地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水源、 气候、植被、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相应的对策应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 退耕、严禁围垦。
答案 (1)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 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 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 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2)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等。
沼泽
珊瑚礁
水稻田
滩涂好放鸭
滩涂
2、湿地功能
1)湿地的生态价值 ——“地球之肾”
调节气候 调蓄水量 净化水体 释放氧气 美化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湿地、海洋
2)经济价值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
鱼塘
提供水资源
提供矿物资源
提供能源和பைடு நூலகம்运
水
运
3)社会效益
观光与旅游
教育与科研价值
3、中国湿地现状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
(赣、闽、台)
缺林地区:
广大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
思考
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的原因
被誉为“地球之肺”的 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的原 因主要是烧荒耕作、过度 采伐、、过度放牧、修建 道路和森林火灾等造成, 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 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 的45%。在垦荒过程中, 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 马孙森林,把树木砍倒, 再放火烧。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PPT
例1: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① 苏州河附近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太大。② 苏州河流量较小,自净能力 差。
例2:如何使太湖水域污染情况改善,使湖水变清、变美,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 建设水循环工程。生态清淤,截污、挡污; ② 在环太湖地区建设生态防护林带; ③ 减少农业、工业、城市污染的排放量; ④ 严格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 ⑤ 退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b.快行冷锋天气影响, 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平地覆盖着深厚的 疏松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放牧、挖
药材等破坏植被,致使北方大面积的地表裸露。 ③ 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课件
11 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② 处于内
陆地区,降水少;③ 鼠害,蝗害。 人为原因:① 过度樵采; ② 过度放牧; ③ 过度
开垦; ④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 交通线等工程建设 保护不当。
采取措施: ① 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 防风沙措施相结合 ②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 林体系
a.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b. 严禁乱砍滥伐、滥挖、滥牧、滥垦; c. 开展防风固沙,改造沙漠的行动,大力植树造林,种 草,营造“三北防护林; d. 退耕还林、还牧; e.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 f. 禁止采伐发菜等
13 农业污染 A. 主要内容: ①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造成的农作物及土 壤污染;② 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对水体的污染; ③ 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 ④ 农业机械作业产生的粉尘、焚烧农作物秸杆产生的烟 尘造成的大气污染等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①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 不仅改变土壤物理状况,使土壤失去肥力,而且还会污 染土壤,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② 正确施用化肥: 施用化肥要把握施用时间、控制施用 量、严格执行使用规程,力求做到科学合理。 ③ 大量施用农药的危害: a. 增加了害虫抗药性,提高了 农业成本;b. 污染了土壤和水源;c. 杀灭害虫天敌,也 破坏了原有的生物种群平衡。
《生态环境保护》PPT课件
标。
八、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 1、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 2、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
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 3、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
经济 • 4、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
九、“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
• 遵义市在2007年与贵阳市一起提出申请创 模。
• 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 遵义市“创模”主题是:“呼吸更清新、
九、“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
• 5、习水县“三创一推”: •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省文明县
城”、“全国双拥模范县”,推进遵义市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十、生态环境保护与习水经济的发展
• “四色经济”: “红、绿、白、黑”,即: 红色——旅游(四渡赤水演绎经典)、绿色— —生态(旅游活县、绿色生态筑巢引凤)、黑 色——煤炭(黔北煤海助推腾飞)、白色—— 白酒(酒乡佳酿香飘四海)。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保护生物多样性?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土地退化?4废物质?5森林面积减少?6生物多样性减少?7水资源枯竭?8污染1核污染2海洋污染3噪音污染?9人口爆炸四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 参与创模就是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 用电、爱护园林绿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积极劝 阻污染环境行为,积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参与宣传 教育活动,把创模知识告诉身边的人等等。
九、“创模”与生态环境保护:
• 3、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必须具备哪 些基本条件?
•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名列全国 或全省前列
臭氧层被破坏
第3章 第1节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3章第1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重点)2.读图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重点)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生物物种减少(1)生物物种减少现状:目前,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森林。
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①人们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改变。
②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和非法贸易,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③环境污染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④大量引入的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竞争栖息地和食物,有的甚至以土生生物为食,或者带来某些土生物种无法抵御的疾病,也使土生物种濒临灭绝。
2.森林资源破坏(1)森林资源破坏状况: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损失尤其严重。
(2)森林资源减少原因:林木砍伐、林地开荒和开矿、薪柴采集和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是造成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
3.湿地减少(1)湿地概念:湿地指不论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还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的、半咸或咸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湿地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因而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3)湿地破坏现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
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巴西中南部的潘塔尔沼泽地也在不断退化。
在我国,长江中游河湖的快速淤积与天然湿地的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大为减少,为调蓄防洪问题3问题4学生分组探究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试分析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提示】自然原因:在生物竞争中自然淘汰;人为原因:人类破坏森林、草地等生物生存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生物物种减少
1、现状
速度上: 大大加快
பைடு நூலகம்
区域上: 热带森林及岛屿
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使得它们的栖息地逐年 减少;加之犀角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极高,使它们从远古便 受到人类猎杀,且捕杀数量越来越大,20世纪初在中国几 乎踪迹全无,并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 中国的三种犀牛 (印度犀、苏门犀、 爪哇犀)的种群统 称,一般体长在 2.1-2.8米,高1.11.5米,重1吨。
(三)湿地减少
1、湿地破坏现状
面积在急剧减 少
潘塔尔沼泽地
2、湿地减少的原因
(1)水土流失,河湖淤积。
(2)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截流改 道。
(3)围湖、围海造田
(4)环境污染
(5)人类不合理的活 动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长江中上游森林破坏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3、华北平原土地盐渍化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在 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目前 几乎在野外灭绝,仅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 着100余只。
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动物活动空间压缩 森林的乱砍滥伐 食物来源减少
植物种类减少
一个狮群约有20-30名成员, 每一个狮群的领地区域相当明确,
在猎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
方千米;而在猎物稀疏的地域中它 们也许不得不建立大到400平方
千米的领地。
过度捕猎及非法贸易
非洲非法捕象
加拿大人捕杀海豹
日本人捕鲸
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50年内, 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 过度渔猎以及海洋酸化 等因素所致,全球珊瑚 礁覆盖面积减少了四分 之一。此外,全球近三 分之一的珊瑚种类已濒 临灭绝。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_课件
【解析】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酸雨污染 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南半球的巴西东南部也是世界酸雨主 要分布地区之一。
【答案】 B
教材思考 【答案】 1.由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图可以看出,人 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果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或能量 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再生供给能力,就会导致资源相对短缺、 生态破坏;如果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 能力,就会导致环境污染。可见,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 发展中产生的。
(2)酸雨污染 ①概念:pH 值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 ②三大酸雨区:欧洲、 北美 、中国。 ③危害:使水体 酸化 ,威胁鱼类和其他 水生生物 的生 存,导致 森林 生产力下降,土壤酸度 增加,腐蚀 建筑物 等。
(3)臭氧层破坏 ①概念: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 氟氯烃 ,可以 通过 光化学 作用耗损大气层中的臭氧。 ②危害:会使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 危害 人 体健康,增加患皮肤癌和 白内障 的危险,使野生生物、海 洋 浮游生物 受到伤害,使部分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难
措施:加固尾矿矿渣库;兴修必要的行洪通道,防止洪 水等将矿渣冲入江中。
[图表展示] 教材图 1-2-10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
[解图精要] 1.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国东南沿海、北 美东部和巴西东南部。形成酸雨的物质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 氧化物。 2.上述地区酸雨盛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发达,酸性 物质排放多,并且降水量比较大,容易形成酸雨。
使山区成为荒漠, 高原表面沟壑纵 横,淤积湖泊、 河床,加剧洪涝 灾害
全球气 森林大量减少,大量 候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
全球
全球变暖,极冰融 种锐减
生态环境破坏、资源 的过度开发、环境污 染和外来物种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