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初高中衔接教材 第11课时 集合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新导学案】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11《集合(复习)》(2).doc
1.1《集合(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承植橐合6勺交、并、补集三种运算及有关性质,能运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2.能使用数轴分析、仏/加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知识链接】(复习教材/广凡,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什么叫交集、并集、补集?符号语言如何表示?图形语言?AH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U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A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2:交、并、补有如下性质.AC\A= ________ ;AH 0 = _________ ;AUA= __________ ;AU 0=. ;人门((7异)= __ ; AU(C u A)= _________5 (Q, A) = ______ .你还能写出一些吗?【学习过程】探典型例题例1 设庐R, A = {x\-5<x<5}, ^ = {x|0<x<7}.求AC B、AU B、C(j A、久B、(%) Q Q、(CuA)U(Cu®、5 (AU 3、GUM.小结:(1)不等式的交、并、补集的运算,可以借助数轴进行分析,注意端点;(2)由以上结果,你能得岀什么结论吗?例 2 已知全集1/ = {1,2,3,4,5},若AU3二",ARBH0, A (1(0 = {1,2},求集合力、B.小结:列举法表示的数集问题用仏/加图示法、观察法.例 3 -4x+3 = 0j,Z?=|x|x2 -ar+ty-l = oj, C = |x x2 -nu4-1 = oj .fi.A\J B = A,AC}C = C ,求实数臼、刃的值或取值范围.变式:设y4 = {x|r-8x+15 = 0}, B = {x\ax-\ = 0},若BJ,求实数日组成的集合、.探动手试试练 1.设A = {x\x2-ax + 6 = 0}, B = {x\^-x+c = 0}f且〃门〃={2},求AU B.练2.已知用{刘攻-2或兀>3},伊{刘仆+/水0},当A^B时,求实数刃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_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互动课堂学案苏教版必修11
1.1 会合的含义及其表示互动讲堂劝导指引1.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把一些元素构成的整体叫做会合 .疑难疏引 ( 1)会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观点之一,没法给出它的定义,只好作描绘性说明.( 2)会合中元素的特点 . 确立性是指会合中的元素是确立的, 即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它是或不是某个会合的元素, 二者必具其一, 它是判断一组对象能否形成会合的标准; 互异性是指给定一个会合, 此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一样的, 即在同一个会合中, 不可以重复出现同一元素,这一点常被我们所忽视 ; 无序性是指在一个会合中,元素之间都是同等的,它们 都充任会合中的一员,无先后序次之分.●事例 1 当 x 为什么值时,{ 0, x ,x 2- x【研究】 此题考察会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即同一会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互不同样的. 0,x ,x 2-x. 在这里,只需看它能否知足互异性 , 要使{ 0,, 2 - }不表示一个数集,只需x =0 或 x 2- x =0 或 x 2- = ,即xxxx xx =0 或 x =1x =2.【溯源】判断一组对象可否构成一个会合,要点是看这组对象能否同时具备会合元素的三个特点 . 考察该知识点的问题分正向和逆向思想两个角度,其解决问题的基础仍是正确理解三个特点要求 .2.疑难疏引. 会合拥有双方面.●事例 2 已知会合 A ={ x |x =m + n 2 , m 、n ∈ Z },判断以下元素 x 与会合 A 的关系:( 1) x = 1 ;( 2) x =a , a ∈ Z ;( 3) x =x 1+ x 2(此中 x 1∈ A , x 2∈A ) .32【研究】 此题考察元素与会合的关系. 判断某对象能否为某会合的元素,要点在于判断它们能否具备该会合元素公有的属性, 马上 x 值试着写成+2的形式,若 、 是整数,m n m n即可达成判断,若没法表示成上式或m 、n 不为整数,则 x 不为会合中的元素 .( 1) x =13 + 2 ,即 m =3 , n =1,此中 3 Z=32∴1 A .32( 2) x =a =a + 0× 2 (a ∈ Z , 0∈ Z ),∴ a ∈ A .(3) ∵ x 1∈A ,∴可设 x 1=m 1+n 12, 同理可设 x 2=m 2+n 2 2 .于是 x =x +x =( m +m )+( n +n ) 2 .∵ m 1、 , m 2、, n 1、 , n 2∈ Z ,∴ ( m 1+m 2) ∈Z ,( n 1+n 2) ∈Z .∴ x ∈ A . 【溯源】 理解一个会合意 的要点在于抓住代表元素及公共属性,而判断元素与会合的关系,依照就是元素的公共属性,解 需做必需的恒等 形.3.全体非 整数 成的会合称 非 整数集, 作 N .全部正整数 成的会合称 正整数集, 作 N *或 N +.全体整数 成的会合称 整数集, 作 Z .全体有理数 成的会合称 有理数集, 作 Q .全体 数 成的会合称 数集, 作.R4.疑 疏引 (1重复; ③不考 元素 序; ④ 于含元素 多的会合, 假如构成 会合的元素拥有明 的 律, 可用列 法表示,可是必 把元素 的 律呈 出来后,才能用省略号表示,如 {1, 2, 3,⋯, n },{ 1, 3,5, 7, 9,⋯} .(2 )描绘法:在使用描绘法 注意以下几点:①写清元素代号;② 清会合中元素的特征;③文字表述多 次 , 当正确使用“且” “或”;④全部描绘的内容都写在会合括号内;⑤ 句力争 明、切实,字句逐个 明.(3 ) 示法: Ve nn 法,采纳平面上一条封 曲 的内部表示会合.●事例 3 判断以下命 能否正确 .( 1)全部靠近于 π ( 2)方程 x 2+x +1=0( 3)会合 { y | y =x +1} 与会合 {( x , y )| y =x +1} ( 4) 1, 0, 1,(2), 0.25 些数 成的会合是一个五元集.4【研究】 本 主要考 会合的含 及特征,确立性要求构成会合的元素必 是确立的,不可以用“靠近”等模糊的2. 当且 当两. 方程 x +x +1=0 然没有 数根,但能够构成空集 会合的元素完整同样 ,两会合相等. .(1) ; ( 2)正确 ; ( 3) ; ( 4) .【溯源】 数学 言比生活 言更 密、精 ,表达的含 更深刻. 学 , 假如注意到一点会使我 在理解上更清楚 .●事例 4( 1)由全部被 4( 2)抛物 y =x 2-2 x(3){1,3,5,7,9}.2 46 8 10【研究】将会合中全部元素的共同性 表示出来,写成{ x | p ( x )} 的形式就是描绘法.此中 x 是代表元素,它取到的 就是会合的元素. p ( x ) 指元素的共同属性 .( 1) { x | x =4n , n ∈ N };( 2) {( x , y )| y =x 2-2 x };( 3) { x | x =2n1,n =1,2,3,4,5}.2n【溯源】会合依据元素的性 可把会合分 数集(数构成的会合) 、点集(点构成的集合)或其余会合(除掉数集、点集,元素能够是世界万物).活学巧用1. 以下所象不可以构成会合的是()A.B.C.某校高一( 4D.【思路分析】由会合观点可知,成会合的元素必是明确的,而不可以是含糊其词的. 在 A 中于任何一个点要么在个平面内,要么不在个平面内,因此它能够成一个会合. 在B 中因为小于零的正数不存在,所以 B 也能成一个会合,即空集 .C 中因为“高个子”没有一个确立的准,因此不可以判断一个学生究竟能否是高个子,故它不可以成会合.而D中于任何一个客在一天能否到某商,以及能否物是确立的,所以它也能成一个会合 .【答案】 C2. 以下象不可以构成会合的是 ()①方程 x2-9=0的数根③ 合国常任理事国④空气中密A. ①②B. ①④C.①②④D.【思路分析】研究象可否构成会合的一般主要考会合元素确实定性. ①③中的研究象然切合确立性;②中“有名”没有明确的界线;④中“密度大”的程度没有明确的界限.【答案】 D3.0,x,x2-x【思路分析】{ 0,x,x2-x}可否表示一个数集,关在于它能否具会合的性,在里就只需看它能否足互异性即可,故有x ≠ 0 且2-≠ 0 且2-≠,即≠0且x≠1 且x x x x x xx≠2.【答案】x≠0且 x≠1且 x≠2.4.以下各象:① 明的学生 ; ②全部的角三角形 ; ③数学中的 ; ④被 3 除余数是 2的全部整数 ; ⑤大于 1 且小于 2的全部无理数 . 此中能构成会合的象有 . ⋯⋯ ()A.1B.2C.3D.4【思路分析】由会合观点可知,成会合的元素必是明确的,而不可以是含糊其词的. ①、③不是 .【答案】 C5. 若A={-1,2},B={ x| x2+ax+b=0},且 A=B,有()A.=1,=2B.=1,b=-2a b aC.a=-1, b=2D.a=-1, b=-2【答案】D6.用“∈”或“”填空:(1) 0_________ N* ;(2) -1_________ R;(3) 0_________ ;(4) 2_________ Q;(5)π _________ R;(6) -3_________ Z.【思路分析】注意区两个符号的含 .【答案】 (1)(2) ∈(3)(4)(5)(6) 7. 用适合的方法表示以下会合:(1)全部奇数成(2)全部小于 20(3y x1,的解集 .(4)方程x2xy3【答案】( 1) { x| x=2n-1,n∈ Z}(2) {2 , 3, 5, 7,11, 13,17, 19}(3) {( x, y)| xy>0}(4) {(2,3),(-2,-1)}.8. 以下各会合中,表示同一会合的是⋯()A. M={(3,2)},N={(2,3)}B. M={3,2},N={2,3}C.M={( x, y)| x+y=1}, N={ y| x+y=1}D.M={(3,2)},N={2,3}【答案】B9. 当 { a,0,-1}={4,b,0},a=__________,b=___________.【答案】4-110.(1)“ i n terse c tio n(2) {t|0<t≤ 17,t=5k,k∈ Z}(3)方程2x y0,x y 3的解集 . 0【思路分析】将会合的元素一一列出来就是列法,方程的解是成出的,所以用点的坐的形式表示 .【解答】( 1) {i,, t , e, r , s,,o} ;n c(2) {5 , 10, 15};(3){ (1, 2)}.11.会合 A={ x| x=2k,k∈ Z},B={ x| x=2k+1,k∈ Z},若 a∈ A , b∈ B,判断 a+b 与 A、B的关系 .【思路分析】第一看到 a+b 是元素, A、B 是会合,所以 a+b 与 A、B 的关系是∈、的关系 .【解答】∵ a∈ A,∴ a=2k1(k1∈Z).又∵ b∈ B∴b=2k2+1(k2∈Z).∴a+b=2(k1+k2)+1.∵k1+k2∈Z,∴a+b∈ B,a+b A.。
[配套K12]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初高中衔接教材 第11课时 集合复习学案(无答案)苏教
集合复习一、复习引入1、基础知识框图表解2、注意要点(1)集合元素的互异性(2)掌握证明,判断两集合关系的方法(3)空集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4)数形结合求解集问题(5)交集思想、并集思想、补集思想的运用(6)分类讨论的思想3、课前练习(1)己知全集32{1,3,32}S x x x =++,集合{1,|21|}A 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例题分析例1、、已知集合2{|210,,}A x ax x a R x R =++=∈∈。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 (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例2、设全集{|21,,7}U x x n n N n ==-∈≤,{}3,7U A C B ⋂=,{}1,11U U C A C B ⋂=,{}()9,13U C A B ⋂=,求集合,A B 。
例3、设集合2{|430}A x x x =-+=,2{|10}B x x ax a =-+-=,2{|10}C x x mx =-+=且A B ⋃=A ,A B ⋂C =,求a 、m 的值。
例4、为完成一项实地测量任务,夏令营的同学成立了一支测绘队,需要24人参加测量,20人参加计算,16人参加绘图,测绘队的成员中很多同学是多面手,有8人既参加了测量又参加了计算,有6人既参加了测量又参加了给图,有4人既参加了计算又参加了绘图,另有一些人三项工作都参加了,请问这个测绘队至少有多少人?三、随堂练习1、已知集合}3,2,1{=A ,若A B A =⋃,求集合B 。
2、若集合A 满足{1,3}{1,3,5}A ⋃=,求集合A 。
四、回顾小结1、对集合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运用。
课后作业班级 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一、基础题1、若集合C B A ,,满足关系C C B A B A =⋃=⋂,,则C A 与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 集合》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 集合》复习课学案 苏教版必修1[自学目标]1.加深对集合关系运算的认识2.对含字母的集合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识要点]1.数轴在解集合题中应用 2.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预习自测]1.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a b a ,也可表示为{}0,,2b a a +,求20042003b a +2.已知集合A={}21|>-<x x x 或,集合B={}04|<+p x x ,当B A ⊇时,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3.已知全集U={1,3,x x x 2323++},A={1,|2x —1|},若C U A={0},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课内练习]1.已知A={x|x<3},B={x|x<a}(1)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求a 的取值范围(3)若C R A C R B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P={y|y=x 2,x ∈R},Q={y| y=x 2+1,x ∈R },则P ∩Q = ⊂ ≠3.若P={y|y=x 2,x ∈R},Q={(x ,y )| y=x 2,x ∈R },则P ∩Q =4.满足{a ,b} A {a ,b ,c ,d ,e}的集合A 的个数是[归纳反思]1.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含义,即元素是什么?2.含参数问题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要求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巩固提高]1.已知集合M={x|x 3—2x 2—x+2=0},则下列各数中不属于M 的一个是 ( )A .—1B .1C .2D .—22.设集合A= {x|—1≤x <2},B={ x|x<a },若A ∩B ≠φ,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B .a >—2C .a >—1D .—1≤a ≤23.集合A 、B 各有12个元素,A ∩B 中有4个元素,则A ∪B 中元素个数为4.数集M={x|N k k x ∈+=,41},N={ x|N k k x ∈-=,412},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5.已知集合M={(x,y )|x+y=2 },N={(x,y )|x —y=4},那么集合M ∩N=6.设集合A={x|x 2—px+15=0},B={x|x 2—5x+q=0},若A ∪B={2,3,5},则A= B=7.已知全集U=R ,A={x|x ≤3},B={ x|0≤x ≤5},求(C U A )∩B8.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mx+(m —1)=0},且B A ,求实数m 的值9.已知A={x|x 2+x —6=0},B={x|mx+1=0},且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 ≠10.已知集合A={x|—2<x<—1或x>0},集合B={ x|a≤x≤b},满足A∩B={x|0<x≤2},A∪B={x|x>—2},求a、b的值。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初高中衔接教材、必修一导学案:第09课时(交集、并集(1))
总课题会合分课时第4课时总课时总第 9课时分课题交集、并集(1)课型新授课教课目的理解交集与并集的观点;会求两个已知会合交集、并集。
重点交集、并集的观点,数形联合的应用。
难点交集与并集符号的差别与联系。
一、复习引入1、复习子集、补集、全集的观点,并建构出会合运算的观点。
2、发问由 P11的引例察看A、 B、 C 之间都拥有如何的关系。
3、引入(1)交集的观点及符号表示(2)并集的观点及符号表示(3)列表、交、并、补的符号表示,文恩图表法4、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二、例题剖析例 1、设A1,0,1 , B 0,1,2,3 ,求A B和 A B 。
例 2、学校举办排球赛,某班45 名同学中 12 名同学参赛,以后又举办了田经赛,这个班有20 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 6 名同学,两项竞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竞赛?例 3、设会合M { a2 , 2a 1, 4} ,会合P {1a, a 5,9} ,并且M P {9} ,求a 的值。
例 4、已知会合A { x | x2 3x 2 0}, B { x | x2 ax 1 0} ,若A B A ,求a的值。
三、随堂练习1、P13练习2、3、 4。
2、A { 3,6,9,12,15,18,21,24 } , B { 6,12,18,24 } 。
(1)B A 建立吗? A B 建立吗?(2)求AB和AB 。
四、回首小结1、理解两个会合的交集、并集的观点;2、求交集、并集常用数形联合。
课后作业班级高一()班姓名__________一、基础题1、已知会合U {1,2,3,4,5} ,M {2,3,4} , N {1,3,5} 则 C U ( M N ) 是()A. {1, 2, 4, 5} B. {1, 2,3, 4, 5} C. {3} D.2、知足{1,2} A {1,2,3,4} 的全部会合A有()A.1 个B.2 个C.3 个D.4 个3、设A {小于 7的正偶数},B { 2,0,2,4} ,求 A B 和 A B 。
2020学年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_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
子集、全集、补集总课题集合分课时第2课时总课时总第7课时分课题子集、全集、补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意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
重点子集的意义。
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的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一、复习引入1、集合的概念、表示法,特性,分类。
2、师生活动观察下列各组集合,A与B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关系?(1){}{}1,1,1,0,1,2A B=-=-(2),A NB R==(3){}{}A x xB x x==为北京人为中国人3、新课引入(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A⊆B(或B⊇A),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BA⊆,并且BA≠,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这应理解为:若A⊆B,且存在b∈B,但b∉A,称A是B的真子集.(3)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4)说明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②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A。
若A≠Φ,则ΦA③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5)易混符号“∈”与“⊆”: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6)全集、补集的概念二、例题分析例1、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
例2、下列各组的三个集合中,哪两个集合之间具有包含关系?(1){}{}{}2,1,1,2,1,1,2,2S A B =--=-=-(2){}{},0,,0,S R A x x x R B x x x R ==≤∈=>∈(3)S ={|x x 为地球人},A ={|x x 为中国人},B ={|x x 为外国人} 例3、不等式组210360x x ->⎧⎨-≤⎩的解集为A ,U R =,试求A 及U C A ,并把它们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定义:一个无序的、不重复元素的全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区间表示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的元素,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并且两个集合不相等,这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
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与运算。
第二章:集合的运算2.1 集合的并集并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全体。
并集的运算规则:A ∪B = {x | x ∈A 或x ∈B}。
2.2 集合的交集交集的定义:两个集合中共有元素的全体。
交集的运算规则:A ∩B = {x | x ∈A 且x ∈B}。
2.3 集合的补集补集的定义:一个集合在另一个集合中的补集是指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全体。
补集的运算规则:A 的补集= U A,其中U 是全集。
第三章:集合的属性3.1 集合的无限性无限集合的定义:包含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
无穷集合的例子:自然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3.2 集合的序性序集合的定义:具有顺序关系的集合。
线性序集合与树状序集合的概念。
3.3 集合的分类集合的分类:有限集合、无限集合、可数集合、不可数集合等。
第四章:集合的应用4.1 集合在数学中的应用集合在几何、代数、概率等数学分支中的应用。
4.2 集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集合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应用。
4.3 集合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集合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中的应用。
第五章:集合的练习与拓展5.1 集合的基本概念练习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
5.2 集合的运算练习给出具体的集合,进行并集、交集、补集的运算练习。
5.3 集合的应用练习结合实际例子,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第六章:集合的属性(续)6.1 集合的基数与势集合的基数: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集合的势:集合中元素的多少。
2018学年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_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
子集、全集、补集一、复习引入1、集合的概念、表示法,特性,分类。
2、师生活动观察下列各组集合,A 与B 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关系?(1){}{}1,1,1,0,1,2A B =-=- (2),A N B R == (3){}{}A x x Bxx ==为北京人为中国人3、新课引入(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记作A ⊆B (或B ⊇A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B A ⊆,并且B A ≠,我们就说集合A 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这应理解为:若A ⊆B ,且存在b ∈B ,但b ∉A ,称A 是B 的真子集.(3)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 时,则记作A B (或B A ).(4)说明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Φ⊆A ②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ΦA 。
若A ≠Φ,则ΦA ③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5)易混符号“∈”与“⊆”: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6)全集、补集的概念二、例题分析例1、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
例2、下列各组的三个集合中,哪两个集合之间具有包含关系?(1){}{}{}2,1,1,2,1,1,2,2S A B =--=-=-(2){}{},0,,0,S R A x x x R B x x x R ==≤∈=>∈(3)S ={|x x 为地球人},A ={|x x 为中国人},B ={|x x 为外国人} 例3、不等式组210360x x ->⎧⎨-≤⎩的解集为A ,U R =,试求A 及U C A ,并把它们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三、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10}x x ⊆≤ (2)2{|10}x x ∈≤ (3){2}{|10}x x ≤(4)∅{|10}x x ∈≤ (5)∅{{|10}x x ≤ (6) ∅{|10}x x ≤(7){4,5,6,7}{2,3,5,7,11} (8){4,5,6,7}{2,3,5,7,11}2、如图,试说明集合A 、B 、C 之间有什么包含关系.3、设集合A ={四边形},B ={平行四边形},C={矩形} D={正方形},试用Venn 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 掌握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补集)。
3. 理解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
4. 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 集合之间的关系:包含、相等、子集、真子集、补集。
3.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对称差集。
4.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关系、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关系的理解、集合运算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集合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集合的图示法,帮助学生形象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3. 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关系和基本运算,结合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在练习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拓展1. 探讨集合的其他表示方法,如区间表示法、维恩图等。
2. 介绍集合论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如势、无限集合等。
3. 结合数学史,讲述集合论的起源和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本章复习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一章集合学习要点1. 内容概要2. 方法点拨(1)处理集合间的运算时,数轴和Venn图是极好的工具;(2)善于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换.典型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例1】 (1)已知A={a+2,(a+1)2,a2+3a+3}且1∈A,求实数a的值;(2)已知集合6N,Z3A x xx⎧⎫=∈∈⎨⎬-⎩⎭,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1)若集合P={x|x2+x-6=0},S={x|ax+1=0},且S⊆P,求由a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2)若集合A={x|-2≤x≤5},B={x|m+1≤x≤2m-1},且B⊆A,求由m的所有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三、集合间的运算【例3】已知集合A={x|-1≤x≤1},B={x|-3<x≤-1},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集合C:①C⊆(A∪B)∩Z;②C中恰有2个元素;③C∩B≠.变式:若集合A={x|x2-2x-8<0},B={x|x-m<0}.(1)若m=3,全集U=A∪B,试求A∩(ðU B);(2)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3)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巩固练习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2,4},则(∁U A)∪B=________.2.集合A={3,2a},B={a,b},且A∩B={2},则A∪B=__________.3.集合A={x|x<-2或x>2},B={x|x<1或x>4},则A∩B=________;A∪B=________.4.下列四个命题:①Φ={0};②空集没有子集;③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集;④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个.5.已知全集U=R,集合A={x∈Z|-x2+5x≤0},B={x|x-4<0}则(∁U A)∩B=________.6.已知集合P={(x,y)|x+y=0},Q={(x,y)|x-y=2},则Q∩P=__________.7.定义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_.8.已知集合A={x∈R||x+2|<3},集合B={x∈R|(x-m)(x-2)<0},且A∩B=(-1,n),则m=__________,n=__________.9. 已知A ,B 均为集合U ={1,2,3,4,5,6}的子集,且A ∩B ={3},(∁U B )∩A ={1},(∁U A )∩(∁U B )={2,4},则B ∩(∁U A )=________.10. 设集合M =⎩⎨⎧ x ⎪⎪⎪⎭⎬⎫x =k 2+14,k ∈Z ,N =⎩⎨⎧ x ⎪⎪⎪⎭⎬⎫x =k 4+12,k ∈Z ,则集合M 与N 的关系是__________.11. 设集合M ={1,2,3,4,5,6},A ⊆M ,A 不是空集,且满足:a ∈A ,则6-a ∈A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共有_____________个.12. 已知A =⎩⎨⎧⎭⎬⎫x ⎪⎪⎪1x ≥1,B ={y |y =x 2+x +1,x ∈R }. (1)求A ,B ;(2)求A ∪B ,A ∩∁R B .13. 已知A ={x ||x +a |≥a },B ={x |x 2+mx +n <0}.(1)若a =2,m =4,n =-5,求A ∩B ,A ∪B ;(2)若a >0,A ∩B ={x |-3<x ≤-1},A ∪B =R ,求a ,m ,n 的值.14. 已知集合A ={x |x 2+ax +b =0},B ={x |x 2+cx +10=0},若A ⊆B 且A ∩B ={5},求a ,b ,c .15.已知集合A={x|x2-2x-8≤0},B={x|x2-(2m-3)x+m2-3m≤0,m∈R}.(1)若{}=≤≤,求实数m的值;A B x x24(2)设全集为R,若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 初高中衔接教材 第09课时 交集、并集(1)学案
交集、并集(1)一、复习引入1、复习子集、补集、全集的概念,并建构出集合运算的概念。
2、提问由P 11的引例观察A 、B 、C 之间都具有怎样的关系。
3、引入(1)交集的概念及符号表示(2)并集的概念及符号表示(3)列表、交、并、补的符号表示,文恩图表法4、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二、例题分析例1、设{}{}1,0,1,0,1,2,3A B =-=,求AB A B 和。
例2、学校举办排球赛,某班45名同学中12名同学参赛,后来又举办了田经赛,这个班有20名同学参赛,已知两项都参赛的有6名同学,两项比赛中,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参加比赛?例3、设集合2{,21,4}M a a =--,集合{1,5,9}P a a =--,而且{9}M P ⋂=,求a 的值。
例4、已知集合22{|320},{|10}A x x x B x x ax =-+==--=,若A B A ⋃=,求a 的值。
三、随堂练习1、13P 练习2、3、4。
2、{A =3,6,9,12,15,18,21,24},{B =6,12,18,24}。
(1)B A ⊆成立吗?A B ⊆成立吗?(2)求A B ⋂和A B ⋃。
四、回顾小结1、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的概念;2、求交集、并集常用数形结合。
课后作业班级 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一、基础题1、已知集合{1,2,3,4,5}U =,{2,3,4}M =,{1,3,5}N =则()U C M N ⋃是 ( )A .{1,2,4,5}B .{1,2,3,4,5}C .{3}D .∅2、满足{1,2}{1,2,3,4}A ⋃=的所有集合A 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设{A =小于7的正偶数},{2,0,2,4}B =-,求A B ⋂和A B ⋃。
二、提高题4、设{|21,}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2,}C x x k k Z ==∈,求A B ⋂,C B ⋃,A C ⋃,A B ⋃。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
高中数学集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 能够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集合的性质,如无序性、确定性、互异性。
4. 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定义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2.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包含所有属于两个集合的元素。
交集:两个集合的交集包含属于两个集合的元素。
补集:一个集合的补集是除去该集合之外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3. 集合的性质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顺序。
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明确的,没有重复。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彼此不同。
4. 集合的应用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运用集合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性质。
2. 难点:集合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采用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讲解集合的基本运算。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集合的知识。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PPT。
2. 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运算和性质。
3.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集合的表示方法?A. {1, 2, 3}B. {1, 2, 3, 4}C. {1, 2, 3} U {4, 5, 6}D. {1, 2, 3} ∩{4, 5, 6}2. 填空题:设A = {1, 2, 3},B = {3, 4, 5},求A ∪B 的结果是______。
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版(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教材第07-08课时子集、全集、补集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子集、全集、补集总课题集合分课时第2课时总课时总第7课时分课题子集、全集、补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了解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的意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
重点子集的意义。
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的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一、复习引入1、集合的概念、表示法,特性,分类。
2、师生活动观察下列各组集合,A与B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关系?(1){}{}1,1,1,0,1,2A B=-=- (2),A NB R==(3){} {}A x xB x x==为北京人为中国人3、新课引入(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A⊆B(或B⊇A),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就说集合(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BA⊆,并且BA≠,我们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这应理解为:若A⊆B,且存在b∈B,但b∉A,称A是B的真子集.(3)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复习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教案
教 学 小 结
课题
第一章集合复习与小结1
总课时数
第节
教学目标
1、掌握集合的概念与元素的三个特性,尤其是互异性;
2、掌握集合的包含关系,会应用包含关系求字母的取值X围。体会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的检验
难点:根据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字母的取值X围。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教学参考
教材、教参
5、若集合 ,则实数 的取值X围是。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例题讲解】
例1、已知M= ,N= ,且M=N,求a,b的值。
练习:已知集合 ,某某数 的取值X围。
例2、如果集合 是单元素集合,某某数 的值。 .
例3、(1)已知 , ,若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实数 的值。
(2)设集合 ,若 ,某某数 的取值X围。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1、满足{1,2}∪A={1,2,3,4}的集合A有个。
2、满足{0,1} M {0,1,3,5,6}的集合M的个数为.
3、集合 , ,若 ,则 的值为
4、已知集合M={a,0},N={1,2},且M∩N={1},那么M∪N的真子集有个.
课外作业
1、如果集合 有且只有两个子集,某某数 的值。
授课Hale Waihona Puke 法讲练结合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知识梳理】
本章知识结构:
【课前练习】
1、用适当符号填空:0{0,1};{a,b}{b,a};
2、已知全集U={1,2,3,4,5,6,7,8},M ={1,3,5,7},N ={5,6,7},则∁U(M N)=。
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 1_2 子集、全集、补集 1_2_1 子集课堂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1
1.2.1 子集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正确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准确掌握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关系【例1】 写出满足{a,b}A ⊆{a,b,c,d}的所有集合A.思路分析:由题设的包含关系知,一方面A 是集合{a,b,c,d}的子集,与此同时集合{a,b}又是A 的真子集,故A 中必含有元素a 、b,而c 、d 两个元素至少含有一个.解:满足条件的集合A 有{a,b,c},{a,b,d},{a,b,c,d}.温馨提示正确理解有关符号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本题是利用子集和真子集的定义解题,根据元素个数来进行分类讨论.二、运用集合间的相互关系解题【例2】 如果S={x|x=2n+1,n ∈Z},T={x|x=4k ±1,k ∈Z},那么( )A.S ⊆TB.T ⊆SC.S=TD.S ≠T解法一:由2n+1=⎩⎨⎧-=-=+.12,14,2,14k n k k n k (k ∈Z),所以S=T.解法二:S 为奇数集,而T 中元素是奇数,故T ⊆S ;又任取x ∈S ,则x=2n+1,当n 为偶数2k 时,x=4k+1∈T ,其中k ∈Z,当n 为奇数2k-1时,x=4k-1∈T ,故S ⊆T ,从而S=T. 答案:C温馨提示利用元素的特征来研究集合元素的构成,从而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三、有关子集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 若集合A={x|x 2+x-6=0},B={x|mx+1=0},且B A,求m 的值.思路分析:解带字母参数的问题,若满足题意的情况不唯一,一般都要对参数或主元素进行分类讨论.解:A={x|x 2+x-6=0}={-3,2},∵B A,当B=∅时,m=0适合题意.当B ≠∅时,方程mx+1=0的解为x=-m 1,则-m 1=-3或-m 1=2, ∴m=31或m=-21. 综上可知,所求m 的值为0或31或-21. 温馨提示此题中B A,一定不要忘记B 可以是空集,此种情况决不能丢掉.各个击破类题演练 1满足{1,2}A ⊆{1,2,3,4,5}的集合A 的个数为( )2 A.4个 B.6个 C.7个 D.8个解析:根据题意求集合A 的个数可以转化为求集合{3,4,5}的非空子集的个数,即为23-1=7,故选C.答案:C变式提升 1已知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若在A 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个数将增加_________个. 解析:子集个数应增加2m+1-2m =2m .答案:2m类题演练 2集合M={x|x=2k +41,k∈Z},N={x|x=4k +21,k∈Z},则( ) A.M=N B.M N C.M N D.M∩N=∅解析:M 中,x=2k +41=42k +41;N 中,x=4k +21=41+k +41.只要看42k 与41+k 的关系即可,显然{42k }{41+k }.答案:B变式提升 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0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0};(2)∅_________{x|x 2+1=0,x∈R},{0}_________{x|x 2+1=0,x∈R}.答案:(1)∈ ∉ (2)=类题演练 3集合M={x|x 2+2x-a=0},若∅M ,则实数a 的范围是( )A.a≤-1 B.a ≤1 C.a ≥-1 D.a ≥1解:∅M ,即方程x 2+2x-a=0有至少一实数解,故Δ=22-4(-a)≥0,即a ≥-1.答案:C变式提升 3已知集合S={(x,y)|x-y=1},T={(x,y)|x+y=3},那么M={x|x ∈S,且x ∈T}为( )A.x=2,y=1B.(2,1)C.{2,1}D.{(2,1)}解析:由⎩⎨⎧=+=-,3,1y x y x 得⎩⎨⎧==,1,2y x 故选D.答案:D。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
集合复习教案正式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包括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性质和运算,能够运用集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的性质(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2.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对称差。
3. 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运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集合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2. 通过列举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集合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集合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集合的表示方法、性质和运算,重点讲解集合的运算规律和应用。
3. 示例:举出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集合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4. 练习: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集合基本概念的理解,集合运算的熟练程度,以及运用集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复习
一、复习引入
1、基础知识框图表解
2、注意要点
(1)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2)掌握证明,判断两集合关系的方法
(3)空集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
(4)数形结合求解集问题
(5)交集思想、并集思想、补集思想的运用
(6)分类讨论的思想
3、课前练习
(1)己知全集32
{1,3,32}S x x x =++,集合{1,|21|}A 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二、例题分析
例1、、已知集合2
{|210,,}A x ax x a R x R =++=∈∈。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 (2)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例2、设全集{|21,,7}U x x n n N n ==-∈≤,{}3,7U A C B ⋂=,{}1,11U U C A C B ⋂=,{}()9,13U C A B ⋂=,求集合,A B 。
例3、设集合2{|430}A x x x =-+=,2{|10}B x x ax a =-+-=,2{|10}C x x mx =-+=且A B ⋃=A ,A B ⋂C =,求a 、m 的值。
例4、为完成一项实地测量任务,夏令营的同学成立了一支测绘队,需要24人参加测量,20人参加计算,16人参加绘图,测绘队的成员中很多同学是多面手,有8人既参加了测量又参加了计算,有6人既参加了测量又参加了给图,有4人既参加了计算又参加了绘图,另有一些人三项工作都参加了,请问这个测绘队至少有多少人?
三、随堂练习
1、已知集合}3,2,1{=A ,若A B A =⋃,求集合B 。
2、若集合A 满足{1,3}{1,3,5}A ⋃=,求集合A 。
四、回顾小结
1、对集合知识的系统理解和运用。
课后作业
班级 高一( )班 姓名__________
一、基础题
1、若集合C B A ,,满足关系C C B A B A =⋃=⋂,,则C A 与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N M ,都是U 的子集,则右下图中阴影部分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全集)0(≠I I ,子集合C B A ,,,且C C B B C A I I ==,,
则C A 与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集合}20,32|{≤∈-m N m m 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集合}11|{},1|{>-<=>=x x x B x x A 或,有下列4个关系:
(1)B A =; (2)A
B ; (3)
B A ; (4)R B A =⋃则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题
6、设集合2{|60},{|0}P x x x Q x x a =--<=-≥。
(1)设,Q P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30|{<≤=x x Q P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7、已知集合{|30}U x x =取不大于的质数,并且}23135{,,)(=⋂
B C A U , }291911{,,)(=⋂B A C U ,。
,,求,)()(B A B C A C U U }73{=⋂
三、能力题
8、若2{|2135},{|25660}
A x a x a
B x x x =+≤≤-=-+≤,且A
C B C R R ⊆(R 为实数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9、已知},,02|{2R x p x x x A ∈=++=且{|0,}A x x x R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得 分: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