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一)文言文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一定的特点。
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词汇: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例如“父亲”对应的是“父”,“研究”对应的是“读书”等。
2. 文言文的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吾爱吾师”对应的是“我爱我的老师”。
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例如夸张、比喻、反问等。
我们需要学会识别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提高阅读效果:1. 理解上下文: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典故、古代人物等,我们需要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来理解意思。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背景知识,帮助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 划分句子成分: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各个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来理清句子结构,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 注意标点符号:文言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作用,帮助理解句子的含义。
4. 多读多练:文言文阅读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练,多读多练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三、文言文阅读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文言文阅读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上下文的关系: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上下文的关系来表达意思,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上下文,避免断章取义。
2. 不生造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应尽量避免生造词语,而要根据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常用词汇进行理解和表达。
3. 多角度思考:文言文中的句子可能有多种理解方式,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理解,避免片面理解。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一)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整理1.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1.1 文言文的概述- 文言文是汉语的古代文体,主要流传于先秦、汉朝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 文言文注重形式,重视平仄押韵,辞藻优美,语言简练,多用典故。
1.2 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研究文言文需要通过积累词汇、多阅读、注重理解上下文等方法,且需要有一定耐心和毅力。
- 阅读文言文时先要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再逐字逐句分析词语含义和句子结构。
1.3 文言文的语法基础- 文言文中有较多虚词,需要正确理解其用法和意义。
- 文言文中的主谓宾等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需要仔细研究。
2. 文言文重点句式2.1 并列句-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句子,有逗号相隔。
-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2.2 对偶句- 表示对比、呼应的两个平行句子,常见于典故。
-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3 折中句- 表示对两个不同事物的中和或平衡,有“非此即彼”的感觉。
- 如:虽则有悔,无益于事,行则将过,转增后悔。
3. 文言文经典篇目3.1 《史记》- 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陈涉世家》)3.2 《诗经》- 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民歌总集,被誉为“中华诗经之祖”。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3.3 《论语》- 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举止。
例如:“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而》)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的复习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原文解释及练习【有答案】预习复习必备01.《世说新语》两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体)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乘,趁)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注音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 翻译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3. 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谢道韫和胡儿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4. 你能不能说出一句用比喻来描写雪的诗呢?5.《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案1.xù nǐ fǒu zhòu2.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谢道韫,因为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形象地描绘出了雪花随风飘舞的样子,除了形似更兼神似。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嬉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同“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牵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一、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二、理解与思考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尊君:家君: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答案一、(1)约定(2)才(3)丢下、舍弃(4)拉二、1.君:对对方的敬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最新人教部编版7-9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及文言文背诵原文及翻译(中考总复习专用)
新人教部编版七-九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及文言文背诵篇目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课内外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好用
七上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复习清单:《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庸人自扰》(A)要点梳理一、要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齐集在一同)..2.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 (快乐的样子)..4.白雪纷繁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概;拟,对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 (商定)7.太丘舍去 (丢掉(他)而走开)..8.门外戏 (嬉戏).9.相委而去 (委,舍弃;去,走开)..10.下车引之 (拉,牵拉 ).11.元方入门不管.(回头看)12.学而时习之 (准时).13.不亦说乎 (同“悦”,快乐).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愤怒)15.吾日三省吾身 ( 日,每日;省,自我检查、反思)..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诚信 )17.传不习乎 (教授,指老师教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 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21.静以修身 (个人的道德涵养)..22.俭以养德 (培育道德)..23.非宁静无致使远 (寂静,这里指寂静,集中精神,不分别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加才华)..25.非志无以成.学 (完成,成就)26.淫慢则不可以励精 (放纵懒惰)..27.意与日去.(消逝,逝去)28.险躁则不可以治性 (轻浮烦躁)..29.多不接世 (接触社会)..30.将复何及.( 来得及 )31.一狼径去 (径直).32.屠暴起 (忽然 ).33.缀行甚远 (连结、紧跟).34.屠自后断其股.( 大腿 )35.苫蔽成丘 (覆盖、掩盖)..36.目似瞑 (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 (狡猾).38.眈眈相向 (凝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 随从 )40.屠大窘 (处境困迫,犯难).41.顾野有麦场 (看,视 ).42.积薪此中 (柴草).43.又数刀毙之 (杀死).44.一狼洞此中 (洞窟,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45.止露尻尾 (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 (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同;故,本来的)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 (弛,排除,卸掉;持,拿起)..51.有人忧天地崩坠 (坍毁坠落)..52.天果积气 (果然、果然).53.只使坠 (纵使,即便)..54.充塞四虚 (四方)..人不堪其忧(.仁在其中矣(.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4.其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代词,这类)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指狼)指麦场)指柴草堆)指柴草堆)55.及其家穿井 (待,等到).56.国人道之 (叙述 ).二、要点虚词: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之行(助词,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1.之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久之(助词,调整音节,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撤消句子独立性)复投之(代词,代骨头).相委而去(表承接,不译).2.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3.盖:盖以诱敌 (表示推断,大概,本来是).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狼)静以修身(介词,用).非志无以成学(介词,来).投以骨(介词,把)5.以.以刀劈狼首(介词,用).意将遂入以.攻以后也(介词,来)盖以诱敌(介词,用来).去后乃至(才).6.乃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才).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 同“否”,读 f ǒu,相当于“吗”)2.不亦说乎 ( 同“悦”,快乐).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其人舍然大喜 ( 同“释”,排除、除去).5.亡处亡气(亡同“无”,没有)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觉愧疚)2.学而 之 (名 作状 ,按)意暇甚( 神态、 度)..3.吾日 三省吾身 ( 名 作状 ,每日 )6.意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 意)..4.温故 而知新 ( 形容 用作名 ,故,学 的知 ;新,新的理解和领会)恐前后受其 ( 攻 ). .7.盖以 (.5. 不 乎 ( 作名 ,老 授的知 )人 ) ..6. 疏食 ( 名 作 ,吃 )恐前 后受其 ( 前方 ).8.前 .7.好之者不如 之者 ( 名 的意 用法,以⋯⋯ 快 )狼不敢前 ( 上前 )..8.非学无以广 才 ( 形容 作 ,增 )主 薪 此中( 堆 柴草 ).9. 薪..9.狼不敢前 ( 名 作 ,上前)堆 在那边的柴草 )薪 后(...10.恐前后受其 .( 名 作 ,攻 ) 六、古今异11.一狼洞 此中 ( 名 作 ,挖洞 )1.与子女 文...12.意将隧 入以攻以后也 ( 名 作状 ,“从通道”的意思)古 : __泛指小 ,包含侄儿侄女__.13.其一犬 坐于前 ( 名 作状 ,像狗似的)今 : __指子女 __ .2.与子女 文14.苫 蔽成丘 ( 名 作状 ,盖上 )...古 : __文章的 理 __ 今 : __文章的意思 __15.一屠 晚 ( 作名 ,屠).3.去 后以致16.一屠晚 ( 名 作状 ,夜晚 )..古 : __走开 __ 今 : __到、往 __17.弛 担持刀 ( 形容 作 ,排除,卸掉)4.相委 而去.五、一 多.古 : __舍弃 __今 : __委屈、拜托 __日中不至( 太阳 )1.日 .5.元方入 不 .寒雪日 内集( 天 ).古 : __回 看 __ 今 : __照 __能够 矣(当、做) 6.与人期 行.2.人 而不忠乎(替).古 : __ 定 __ 今 : __日期 __.人不知 而不愠(认识)7.下 引 之..3.知温故而知 新(懂得)古 : __拉, 拉 __ 今 : __引用 __.非学 无以广才(学)8.不亦君子 乎..4.学.古 : __有才德的人 __非志无以成学.( 学 、成就 )今 : __泛指道德崇高的人 __止有剩骨( ,只 )9.能够 矣.5.止一狼得骨止 ( 停止 ).. 今 : __可能、 可 __.古 : __能够依靠 __10.饭疏食,饮水.古义: __粗劣 __今义:__疏导、分散__11.饭疏食,饮水.古义: __冷水 __今义: __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__12.匹夫不行夺志也..古义: __老百姓中的男子,泛指老百姓百姓__今义: __无学问、无智谋的人__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__多次 __今义:__数词,三__14.非寂静无致使远..古义: __精力集中 __ 今义: __寂静、不喧闹 __15.险躁则不可以治性.古义: __轻浮 __今义: __危险、不安全 __16.淫慢则不可以励精.古义: __懒惰 __今义: __速度迟缓 __17.少时.古义: __略微 __今义: __数目小 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__多少 __今义: __几何学的简称 __19.止增笑耳.古义: __古文言文出此刻句尾时,往常解说为“罢了”__今义: __耳朵 __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__大腿 __今义:__屁股__21.身亡所寄.古义: __依赖,依靠 __今义: __寄望 __22.因往晓之.古义: __见告,开导 __今义: __知道 __七、文言句式1.省略句。
(完整版)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复习
《世说新语》二则一、实词1.内集:2.儿女:3.文义:4.俄而:5.骤:6.何所似:7.差可拟:8.未若:9.因风:10.期行:11.日中:12.舍去:13.乃:14.尊君在不:15.相委而去:16.家君:17.引:18.顾:二、虚词1.相委而去:2.则是无信:3.下车引之:《寓言四则》一、实词1.溉汲:2.及其家穿井:3.国人道之:4.闻之于宋君:5.对曰:6.身亡所寄:7.因往晓之:8.积气:9.若屈伸呼吸:10.行止:11.奈何:12.只使:13.中伤:14.积块:15.四虚:16.躇步跐蹈:17.舍然:二、虚词1.宋之丁氏:2.家无井而出溉汲:3.有闻而传之者:4.国人道之:5.闻之于宋君:6.得一人之使:7.非得一人于井中:8.因往晓之:9.晓之者曰:10.其人曰:《论语》十二章一、实词(1)时习:(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乎:(5)日:(6)三省..:(7)为人谋:(8)忠:(9)不信.乎:(10)传.不习.乎?:(11)十有.五:(12)三十而立.:(13)四十而不惑..:(14)不逾矩..:(15)温故.:(16)可以为...师矣:(17)罔.:(18)殆:(19)人不堪.:(20)好.之者:(21)乐.之者:(22)者.:(23)饭.疏.食:(24)饮水.:(25)曲肱.:(26)善者:...(27)而从.之:(28)子在川.上曰:(29)逝.者:(30)不舍昼夜..:(31)夺.帅:(32)匹.夫.:(33)笃志..:(34)切问..:(35)仁.在其中:二、虚词:(1)而: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为人谋而不信乎:博学而笃志:择其善者而从之:(2)其:人不堪其忧:择其善者而从之;(3)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必有我师焉:(5)夫:如斯夫:夫君子之行:(6)于:于我如浮云: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乐亦在其中矣:《诫子书》一、实词1、诫子书()()2、静以修身()3、非淡泊()无以()明志()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5、非学无以广才()6、淫()慢()则不能励精()励()7、险躁()险()8、治性()治()8、年与时驰()驰()9、意与日去()10、枯落()11、多不接世()12、将复何及()13、夫君子之行()二、虚词1、之:夫君子之行()2、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则: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三、一词多义意:意与日去()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一、实词(1)缀.行甚远:(2)...并驱..:(3)屠大窘.:(4)苫蔽..:(5)弛.担持刀:(6)眈眈..相向:(7)少时..:(8)径去..:(9)目似暝.:(10)意暇.甚:(11)暴.起:(12)一狼洞.其中:(13)意将隧.入:(14)只露尻.尾:(15)断其股.:(16)前狼假寐.:(17)盖.以诱敌:(18)狼亦黠.矣:(19)顷刻:(20)几何:二、虚词(1)之:复投之:两狼之并驱:久之:亦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乃: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3)以:投以骨:盖以诱敌:以攻其后:以刀劈狼首:(4)其:积新其中:奔倚其下:三、一词多义(1)止:止有剩骨:后狼止:止增笑耳:(2)敌: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3)前:狼不敢前:犬坐于前:。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考点知识归类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考点知识归类复习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过程中,部编版的课内文言文内容涉及了许多重要的考点和知识点。
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
一、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古典、严肃、庄重、精练的特点。
它跟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的不同:文言文中有许多古词汇,如“言”指说话,“良”指好,等等。
2.语法的不同:文言文的语法较为复杂,往往使用虚词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之”、“乎”、“者”等。
3.句式的不同:文言文中的句式结构比较规范,常使用主谓宾结构,句子层次清晰,修辞手法丰富。
二、文言文课内考点在七年级上册的课内文言文中,有一些重要的考点需要掌握。
1.文言文的翻译:要求学生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2.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意思,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文言文的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艺术魅力。
4.文言文的句式分析: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文言文中的句法结构,通过解析句子,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5.文言文的背诵:要求学生通过背诵文言文的经典篇章,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并提高语感。
三、文言文考点知识归类下面将文言文的考点知识进行归类,方便学生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1.基础词汇复习通过复习常用的文言文基础词汇,拓宽词汇量,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君子”、“不”、“何”等常见词汇。
2.句法结构复习通过复习文言文常见的句式结构,如主谓宾、并列句、状语从句等,加深对文言文句法的理解。
3.修辞手法复习通过复习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加深对文言文修辞艺术的理解。
4.名句背诵通过背诵文言文中的名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复习文言文,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技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课件全册
2020/12/29
2020/12/29
【字词解释】 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 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能忍受。
【评析】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赞许了这种君子应有的美德。
2020/12/29
2020/12/29
2020/12/29
2020/12/29
【字词解释】 温:温习。 为(wéi):当作,作为,成为。 矣:语气词。
【评析】这一则讲述了学习的方法: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学过的东西, 要重新温习,不断思考,这样能够有新的收获。
2020/12/29
2020/12/29
【字词解释】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疑惑。
2020/12/29
2020/12/29
【字词解释】 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弟子。 吾:人称代词,我。 日:每天。 三省(xǐn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 为(wèi):替。 信:诚信。 传(chuán):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评析】这一则讲道德修养问题。曾子说,要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反复地自 我反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
பைடு நூலகம்
续表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2020/12/29
续表
①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 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 理 子填写) 解 ②《论语》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 默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写 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完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文复习资料
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唐以前的诗歌)包括四古、五古、七古、楚辞、乐府诗等;②近体诗(唐以后的诗歌)包括律诗(五言侓诗、七言律诗)和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其中,律诗从上往下又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诗歌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诗歌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
一、《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3.中心思想:这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开阔的胸怀,抒发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极力渲染大海苍茫雄浑的气势。
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两句表现草木欣欣向荣,生机无限。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秋风萧瑟,波浪滔天的雄伟壮观的情景。
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四句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是互文见义,作者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这是千古名句。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背景: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复习)及答案《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四)狼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重点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文章里的狼有什么性格特征?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6、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7、下列对本文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不应作让步,而是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 和“复投之”表现了刚开始屠户对狼的让步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明了狼人狡猾。
8、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课内复习
部编七年级语文 (上)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两则一、生字读音。
陈寔 (sh í)在不 (f ǒu). .二、句读停留:谢道韫 (y ùn) 无奕女(y ì). .王凝之(n íng).①与子女/讲论文义 ②白雪纷繁/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 /柳絮因风起 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管 三、特别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 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 ,相当于 , 吗 ?(二)古今异义 1.与子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商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走开今义:前去。
.4.下车引 之:古义: 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管.: 古义:回头。
今义:照料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 1、而 俄而.雪骤:与“俄”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 ,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而后”等。
.2、之: 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人名).下车引之 (代词,他,代元方). (四)解说以下词语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 : 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陈太丘与友期》 ①相委 而去. 委 :丢掉 去:走开 ②下车引之 引:. ..拉 之 :代词,他 ③ 以致 乃: 才 ④ 则是无信 则 :就 《咏雪》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②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 ③ 公欣然曰:......“白雪纷繁何所似. ?:欣然 :快乐地似:像 ④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差: 差不多 拟 :对比 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 不如 因:依靠 ⑥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 :就五、句子翻译【特别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1、太丘舍去,去后以致。
(省略句)太丘不在等待就走开了,太丘走开后朋友才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总结【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XXX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XXX:指儿子和女儿。
)(2)XXX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掉臂(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商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XXX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缓慢5.怅然:兴奋地模样6.差:大抵、差未几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1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游玩4.舍去:去,分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忸捏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XXX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译文:一个冰冷的雪天,XXX把家人召集在一同,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必背古诗、文言文、课文》汇总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必背古诗、文言文、课文》汇总1.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论语十二章【春秋末期】孔子(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十一)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十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6.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部编版】中考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训练【含参考答案】
.. .. . ...(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公欣然曰其子曰B .兄子胡儿对子骂父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屈伸呼吸 D .与儿女讲论文义君与家君期日中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融洽、欢乐的家庭 气氛。
B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不同,这里的“儿女”犹言子侄辈, 指家中年轻的一代人。
C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写实,描摹出了大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
D .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暗示,表明谢安赞赏谢 道韫的才气。
.. ... . ... . ..参考答案定向训练1.C 【解析】 A .说;B.儿子;C.如/你;D.介词,和。
2.C 【解析】 应是“撒盐”一句较“柳絮”一句更写实。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 .太丘舍去去:离开 C .相委而去委:委托 D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去后乃至乃吾前狼假寐 C .相委而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下车引之臣以王吏之攻宋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一、应试技巧1. 对课文的理解文言文课文通常难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强理解:•熟练掌握生字词汇,并了解其常用义和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
•理解句子结构,特别是长句和倒装句的结构。
•注意分析句中的主谓宾结构,把握句意。
•注意揣摩上下文,读懂语境。
2. 语法题应试技巧文言文语法比较复杂,应注意以下几点:•完整地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的性、数、格变化。
•掌握普通话中对应的语法知识,如主谓一致、定语和状语的用法等。
•练习多项选择题:熟练判断各项语法知识点是否正确,根据选项排除错误选项及进行排除法。
•解答选择题时,要结合上下文考虑,看是否符合句意。
3. 阅读理解应试技巧阅读理解题需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主旨大意和文中细节等,可采用以下方法:•把握文章的段落结构,了解每个段落的大意,然后汇总得出整个文章的主旨。
•根据题干,有重点地阅读文章,找出与问题相关的细节,确定答案。
•注意文言文的惯用表达和修辞手法,如典故、比喻、排比等。
二、课文复习1.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入门级文言诗,对学生培养文言文解读和欣赏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多读、多背。
1)《登高》本篇主旨为资己修身、感悟人生,所以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晦涩部分,主要是语言的古怪。
阅读时要注意诸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理解“儒者”、“清风”等词语的意义。
同时,这首诗节奏优美,有一定的音乐性,背诵时需注意把握节奏。
2)《行行重行行》这篇文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长途行程中的感受,语言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同时也不失文学价值。
主要要理解“逢”、“至”等词语所代表的意义,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把握好了文言诗的语感也更容易。
3)《春晓》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创作的一篇名篇,主要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展现生命力的旺盛,语言简洁生动。
在阅读时要注意到诸如“风华正茂”“万物更新”等意象的鲜明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两则一、生字读音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二、句读停顿①与儿女/讲论文义②白雪纷纷/何所似③撒盐空中/差可拟④未若/柳絮因风起⑤陈太丘与友/期行⑥君与家君/期日中⑦元方/入门不顾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二)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古义:离去、离开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1.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四)解释下列词语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陈太丘与友期》①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②下车引之引:拉之:代词,他③乃至乃:才④则是无信则:就《咏雪》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家庭聚会②俄而雪骤:俄而:不久③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高兴地似:像④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不多拟:相比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不如因:凭借⑥即公大兄无奕女即:就五、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句)太丘不在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省略句)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丢下别人自己就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4.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一起谈论诗文。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倒装句)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六、内容理解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答: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答:(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不仅讲究形似更是神似,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3.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
七、人物形象1.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答:聪明有才学。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答: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粗野蛮横,十分无礼,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知错就改的人。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懂礼识义、性格直率、正直不阿。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答:(1)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2)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5.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元方:明事理、懂礼识仪;友人: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6.(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诗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词语: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名言:言必行,行必果金诚所至,金石为开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20篇,世人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政治上主张“仁政”,“以德服人”,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
二、生字注音论(lún)语不亦说(yuâ)乎愠(yùn)三省(xǐng)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矩(jǔ)罔(wăng )殆(dài)哉(zāi)箪(dān)陋巷(xiàng)堪(kān)肱(gōng)笃(dǔ)志陬邑(zōu yì)三、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字词解释:时:按时说:通“悦”,愉快朋:志同道合的人愠:生气,发怒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2.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3. 课文探究:第1句:讲学习方法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第3句:讲个人修养【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字词解释: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
省;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课文探究: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第三章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字词解释:有:通:“又”,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立: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逾:越过、超过矩:规范、规范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3.课文探究: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第四章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字词解释:故:旧的知识知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可以凭借。
以:凭借为:做,成为2.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3.课文探究: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新旧知识相融合)【第五章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字词解释:而:表转折,却。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相结合。
【第六章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字词解释:贤:贤德、高尚箪: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堪:能忍受乐:乐趣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3.课文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
(学习态度)【第七章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字词解释:之:代词,指学问和事业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2.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课文探究: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第八章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字词解释:饭:吃饭名词作动词水:冷水肱:胳膊于:对于2.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课文探究: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第九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字词解释:焉:于此,在其中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2.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课文探究: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
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十章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字词解释:川:河、河流逝:流逝斯:这舍:舍弃2.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呀!3.课文探究: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字词解释: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人,男子汉。
夺;改变2.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3. 课文探究: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志向。
【第十二章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字词解释:博:广泛笃:忠实、坚守切:恳切仁:仁德2.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课文探究: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多学、多思、多问)四、字词积累(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词语1. 三省吾身古义:泛指多今义:表示确数2.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指所有的水3.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