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4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计算机网络(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中文版)
第 1章概述1. 答:狗能携带21千兆字节或者168千兆位的数据。
18 公里 / 小时的速度等于0.005公里/ 秒,走过x 公里的时间为x / 0.005 = 200x 秒,产生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68/200x Gbps 或者840 /x Mbps。
因此,与通信线路相比较,若x<5.6公里,狗有更高的速度。
2. 使用局域网模型可以容易地增加节点。
如果局域网只是一条长的电缆,且不会因个别的失效而崩溃 ( 例如采用镜像服务器 ) 的情况下,使用局域网模型会更便宜。
使用局域网可提供更多的计算能力和更好交互式接口。
3. 答:横贯大陆的光纤连接可以有很多千兆位/ 秒带宽,但是由于光速度传送要越过数千公里,时延将也高。
相反,使用 56 kbps 调制解调器呼叫在同一大楼内的计算机则有低带宽和较低的时延。
4. 声音的传输需要相应的固定时间,因此网络时隙数量是很重要的。
传输时间可以用标准偏差方式表示。
实际上,短延迟但是大变化性比更长的延迟和低变化性更糟。
5.答:不,传送 .速度为 200, 000 公里 / 秒或 200米 / 微秒。
信号在 10微秒中传送了 2千米,每个交换机相当于增加额外的 2 公里电缆。
如果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为 5000 公里,平均通过50个交换机给那些总道路只增加 100 公里,只是 2%。
因此,交换延迟不是这些情形中的主要因素。
6. 答:由于请求和应答都必须通过卫星,因此传输总路径长度为160, 000千米。
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速为 300,000 公里 / 秒,因此最佳的传播延迟为 160, 000/300,000秒,约 533msec。
7.显而易见,在这里没有正确的独立的答案。
但下列问题好像相关:目前的系统有它的很多惯性 ( 检测和平衡 )。
当新的团体掌握权力的时候,这惯性可保持法律、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稳定。
此外,很多人对社会问题没有真的知道事情的真相,但却具有很强烈的、引起争论的意见。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2.现代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1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1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1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1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1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1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1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1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1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用声音信号调制载波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2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
21.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
22.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传输的多路信号一定是模拟信号。
23.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均通过光纤传输信息。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测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2题,每题1分,共82分)1.采用消息缓冲方式可以完成进程间通信,该通信机制包含下列哪些内容( )。
A、消息队列、同步互斥信号量、消息发送者和收发消息原语B、消息队列、消息正文、消息计数指针和消息收发者C、消息缓冲区、消息正文、消息队列和消息收发者D、消息缓冲区、消息队列、同步互斥信号量和收发消息原语正确答案:D2.某4 核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共有50个进程,那么,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最多有几个( )。
A、49B、0C、4D、46正确答案:A3.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允许动态扩充内存容量的方案是( )。
A、可变分区B、固定分区C、页式D、虚拟页式正确答案:D4.为了使电子邮件能够传输多媒体等二进制信息,Internet对RFC822进行了扩充,扩充后的协议为( )。
A、RFC823B、SNMPC、MIMED、CERT正确答案:C5.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 143 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 37,87,149,188,134,58,121,160,155,193,137,153,采用 SCAN 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37,87,149,188,134,58,121,160,155,193,137,153B、149,153,155,160,188,193,137,134,121,87,58,37C、137,134,121,87,58,37,149,153,155,160,188,193D、149,153,155,160,137,134,121,87,58,37,188,193正确答案:B6.键盘的读写是以字符为单位的,通常键盘的 I/O 控制主要采用()。
A、DMA 方式B、程序访问方式C、中断方式D、SPOOLing 方式正确答案:C7.关于IEEE802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对应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B、对应OSI参考模型的表示层C、主要关注局域网的标准化D、应用层是其中的重要层次正确答案:C8.在虚拟页式系统中,当需要进行页面置换时,选择将驻留在内存中时间最长的一页调出的策略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1-4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1-4章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课后习题是提高理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后习题1-4章进行讨论。
通过解答这些习题,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知识。
第一章习题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习题1-4章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网络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对部分习题的解答: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请解释其基本概念及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链路和交换设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通信链路、交换设备和协议等。
其中,通信链路是指实现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的物理通道;交换设备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信息交换和路由选择的设备;协议是指计算机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时所遵守的一套规则和约定。
2. 请解释OSI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并列举每层的功能和协议。
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分层并分别进行功能描述的模型。
它包括以下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发送到物理介质上,并负责物理接口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
-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原始的比特数据组合成帧,并负责帧的传输和错误检测。
-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以及网络地址的分配和寻址。
- 传输层:负责在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
-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维护数据传输的会话,并提供会话的控制和同步。
-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编解码,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兼容性。
- 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作服务。
3. 解释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原理和特点。
分组交换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它将数据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7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7章运输层6.UDP较之TCP的优势何在?在什么情况下,UDP更能满足应用的需要?答案:UDP虽然不可靠,但在很多情况下,UDP较之TCP有其优势。
由于UDP是无连接的,带来的延迟,就小,也不必为保持连接的状态而监测一些参数,这就减轻了CPU的负担。
UDP 首部仅8字节,开销小。
特别是因为UDP不用进行流控和拥塞控制,因而响应快,更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传输能力。
因而UDP对远程文件服务(NFS)、流式多媒体、IP电话、SNMP、RIP、DNS等应用更适合,即更能满足其应用的需要。
11.考虑一个建立在UDP基础上的简单应用层协议,它允许客户从一个远程服务器获取文件,而且该服务器位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上。
客户首先发送一个请求,该请求中包含了文件名,然后服务器以一个数据分组序列作为响应,这些数据分组包含了客户所请求的文件的不同部分。
为了确保可靠性和顺序递交,客户和服务器使用了停-等协议。
忽略显然存在的性能问题,你还看得到这个协议的另一个问题吗?请仔细想一想进程崩溃的可能性。
答案:客户完全有可能得到错误文件。
假设客户A为获取文件f1发送一个请求,随后客户A就崩溃了。
稍后,另一个客户B使用相同的协议为获取另一个文件f2发送请求。
假设客户B和A运行在同一机器上(同一IP地址),将它的UDP套接字或插口(socket)绑在同一端口(A早先使用过的)。
此外,假设B的请求丢失了。
当服务器的回答(对A的请求)到达时,客户B将接收它并假设(错误地)是对它自己请求的回复。
13.为什么要使用UDP?让用户进程直接发送原始的IP分组不就足够了吗?答案:仅仅使用IP分组还不够。
IP分组包含IP址,该地址指定一个目的地机器。
一旦这样的分组到达了目的地机器,网络控制程序如何知道该把它交给哪个进程呢?UDP分组包含一个目的地端口,这一信息是必需的,因为有了它,分组才能被投递给正确的进程。
14.在主机1上的一个进程被分配端口P,在主机2上的一个进程被分配端口Q。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4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4章数据链路层2.一个上层报文被分成 10帧,每帧无损坏地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是80%。
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请问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多少次答案:由于每一帧以 0.8 的概率到达,整个信息到达的概率是 p = 1 0 ≈。
一次发送成功的概率是P,二次成功的概率是(l-P)P,三次成功的概率是(l-P)2 P, i次成功的概率是(l-P)i -1 P。
因此,为使信息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发送次数等于:E= l × p + 2(l- p)p + 3(l- p)2 p+…+ i(1- p)i -1 p+…=∑∞=1i [ i(1- p)i –1 p ] =p ∑∞=1ii(1- p)i -1为化简这个式子,利用公式:S=∑∞=1ia i =a /(1-a) ( a<1)S’=∑∞=1ii a i -1=1/(1-a) 2令(l-P)=aE= P∑∞=1ii a i -1=P/(1-a) 2=P/[1-(l-P)]2=P/P2=1/P代入 p = 1 0 ≈E=1/P ≈1/≈因此,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次。
3.一个报文被分成多块传输,需在每一块上附加诸如同步、差错控制及地址字段比特,假设每个块包含N比特(其中有H个附加比特),出错的块必须重发。
当发送一个1352比特的报文时,若在每一块上附加的比特数H为168比特,线路的比特错误率e = 10-4,试确定能使平均传送的比特数(包括重传比特)最小的块长度N。
当e = 10-3时,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答案:传送一块的出错概率是p = l-(1-e)N每块需要传送的平均次数是:T=1+∑∞=1ii p i(1- p)=1+ p /(1- p)=1 /(1- p)(注:1代表成功的那一次,重传的平均次数∑∞=1i i p i(1- p)= p(1- p)∑∞=1ii p i-1=p(1- p)/(1-p) 2 = p / (1-p) ;计算中利用了公式:S=∑∞=1i a i =a /(1-a)( a<1), S’=∑∞=1ii a i -1=1/(1-a) 2)由于报文长度等于1352比特,则该报文将分成 [ 1352/(N-168)]块。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第一章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哦死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网络称为WSN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由器组成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第二章选择题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B.0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C.0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D.0SI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5.以下关于0SI参考模型7个层次划分原_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A.网中各主机可以有不同的层次B.不同主机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C.同一主机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D.不同主机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6.以下关于物理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0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B.为通信的主机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C.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D.数据传输单元是字节7.以下是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BA.相邻高层是网络层B.可以在释放物理连接后建立数据链路C.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物理链路D,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帧8.以下是关于网络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A.相邻高层是网络层B.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传输链路C,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安全的功能D.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分组9.以下是关于传输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相邻的低层是网络层B.相邻的尚层是表层C.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进程提供可靠的端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D.向高层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10.以下关于OSI环境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0SI环境虚线所示对的主机中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以及通信子网B.连接主机的物理传输介质包括在0SI环境中C.主机不连入计算机网络中可以不需要有实现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功能的硬件与软件D.主机的进程分别处于本地操作系统控制,不属于0SI环境11.以下关于0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A.源主机应用进程产生的数据从应用层向下纵向逐层传送B.表示层只进行数据的格式交换,不増加协议头C.目的主机逐层按照各层的协议读取报头,执行协议规定的动作D.整个过程不需要用户介入12.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A.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B.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传输层协议C.UDP的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D.协议数据单元是分组12.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8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8章 局域网1.假设把时间分为离散的时间片,n 台主机中,每一台主机在每个时间片内试图占用信道 的概率为P 。
求由于冲突而被浪费的时间片的比例。
答案:在每个时间片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共有n + 2种,它们是互斥的:从事件1直到事件n 都是由对应的主机试图使用通道而不发生冲突的情况,这些事件中的每一个的概率都是P (1一P )n - 1;事件n + 1对应通道空闲,其概率是(1一P )n ;事件n + 2是一次冲突(参与冲突的是n 台主机中的任意2至n 台主机)。
因为这n + 2种事件是互斥的,其概率和必为1。
因此,在每个时间片中发生冲突的概率(即由于冲突而被浪费的时间片的比例)为:1一n p (1一P )n - 1 一(1一P )n2. 两个CSMA /CD 站点都在试图发送长(多帧)文件。
在成功发出每一帧后,它们均采用二进制后退算法再次竞争信道(假设每个竞争周期的第i 次尝试均匀分布在2 i -1个时间片中)。
正好竞争k 次便成功的概率是多少?每个竞争周期的平均竞争次数是多少?答案:把竞争周期中为获得通道的尝试从1开始编号,第i 次尝试均匀分布在2 i - 1个时间片中。
在每个时间片中两个站点冲突的概率是2一2(i 一1),因此,第i 次尝试碰撞的概率是:(2一2(i 一1))(2(i 一1)) = 2一(i 一1)竞争周期开头(k-1)次尝试失败,紧接着第k 次尝试成功(即正好竞争k 次便成功)的概率是:P k =[ 1 - 2一(k 一 1)] ∏-=11k i 2一(i 一1)该式可化简为P k =[ 1 - 2一(k 一 1)] [2一0 . 2一1. 2一2. . . . 2一(k 一 2)]=[ 1 - 2一(k 一 1)] 2一(k 一 1)(k 一 2)/ 2 每个竞争周期的平均竞争次数是∑∞=1k k P k3.考虑建立一个CSMA/CD 局域网,电缆长lkm ,不使用重发器(REPEATER),运行速率为1Gb/s ,电缆中的信号速度是200 000 km /s 。
计算机网络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教材: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作者:谢希仁最后更新时间:2007-6-19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匡桂平整理)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用所给定义解释以下术语(请在每个术语前的划线上标出正确的定义)。
1.广域网:A2.城域网:D3.局域网: C4.无线传感器网络:B5.计算机网络:G6.网络拓扑:H7.ARPANET :E8.点对点线路:F9.Ad hOC网络:I10.P2P:JA.覆盖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一种将Ad hOC网络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网络。
C.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的网络。
D.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连接一对计算机或路由器结点的线路。
G.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H.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来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I.一种特殊的自组织、对等式、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J.所有的成员计算机在不同的时间中,可以充当客户与服务器两个不同的角色,区别于固定服务器的网络结构形式。
二、选择题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通过什么设备来实现。
BA.通信子网B.路由器C.城域网D.电话交换网2.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什么技术高度发展、密切结合的产物。
CA.交换机B.软件C.通信D.自动控制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CA.10MbpsB.100MbpsC.2GbpsD.10Gbps4.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与网络________有很大的影响。
A.造价B.主从关系C.结构D.控制关系A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什么技术。
BA.InternetB.接入网C.局域网D.分组交换6.当通信子网采用什么方式时,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4章习题答案要点-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基本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四章练习题答案详解4.1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个组成部分?简述每个部分的功能作用答:计算机网络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包括服务器,网络适配器,网络工作站,网络互连设备,网络软件系统。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控制计算机:主要作用是管理网络资源并协助处理其他设别提交的任务,它拥有可供共享的数据和文件,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
网络适配器也称网卡,作用是将通信介质和数据处理设备之间用网络接口设备进行物理连接。
网络工作站是网络用户的工作终端,一般是指用户的计算机。
网络互连设备连接成网络。
网络软件系统包括网络协议软件,通信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
4.2构成计算机网络的3个要素是什么?答:3要素是计算机,通信线路和通信协议。
4.3分析描述信息在OSI模型的各个层次之间是如何流动的。
答:如图,信息由发送端应用层经过层层封装到达物理层,然后到接受端从物理层接受,然后到应用层。
4.4如何区别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答:局域网是指范围在几百米到十几公里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一般覆盖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广域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几个大洲。
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定义,根据它们的作用范围大小而定。
4.5在网络互连中,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作用有何区别。
答:中继器用于连接拓扑结构相同的两个局域网或延伸一个局域网,所起作用只是信号的放大和再生。
网桥工作再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用于连接两个是用相同协议的局域网,网桥具有“帧过滤”功能。
它能够解析由它收发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来判断该数据包是否要转发到另一个网段。
路由器工作再OSI模型的网络层,它的作用包括连通不同的网络,选择信息传输的线路,同时完成数据帧的格式转换从而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网络。
网关用于连接使用不同协议或物理结构的网络,使数据可以在这些网络之间传输。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6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6章网际互连1.互连网指什么? Internet指什么?答案:互连网泛指由各个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Internet: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并且运行TCP/IP协议集。
4.通过一个连锁虚电路子网的隧道过程非常简单、直接:一端的多协议路由器只要建立一条通向另一端的虚电路,然后将分组通过虚电路传送过去即可。
在数据报子网中也可以使用隧道技术吗?如果可以的话,请问该怎么做?答案:在数据报子网中也可以使用隧道技术。
只要将分组封装进数据报的有效载荷域就可以了。
这个数据报属于传输该分组的子网。
6.TCP/IP协议族各层数据单元如何命名?答案:在应用层产生的数据单元叫消息。
在运输层由TCP或UDP产生的数据单元叫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在网络层产生的数据单元称为数据报。
8.ARP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答案:ARP将IP地址和物理地址(例如MAC地址)联系在一起。
如果IP地址已知,用ARP就可找到该设备的物理地址。
10.RARP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答案: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可根据主机的物理地址找到它的IP地址。
11.ARP和RARP都将地址从一个空间映像到另一个空间。
从这个角度而言,它们是相似的。
然而,它们的实现却完全不同。
它们最主要的差别在哪里?答案:RARP由一个RARP服务器来回答请求。
ARP没有这样的服务器,要由主机自己来回答ARP 询问。
12.ICMP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答案: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是一种由主机和路由器用来把与它正处理的数据报有关的错误反馈给发送者的机制。
ICMP在网际层中处理控制和差错消息。
13.IGMP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答案: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用来让多播路由器识别局域网中的主机,这些主机是多播组的成员。
IGMP是与IP配合工作的。
14.在IPv4中,使用“严格源路由选择”选项的IP数据报必需被分割传送时,是要把该选项拷贝到每一个分割成的片段,还是只需拷贝到分割后的第一个片段就可以了?说明理由。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4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4章 数据链路层2.一个上层报文被分成 10帧,每帧无损坏地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是80%。
假设数据链 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请问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多少次? 答案:由于每一帧以 0.8 的概率到达 ,整个信息到达的概率是 p = 0.8 1 0 ≈0.107。
一次发送成功的概率是P ,二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P ,三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2 P , i 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i -1 P 。
因此,为使信息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发送次数等于: E = l × p + 2(l - p )p + 3(l - p )2 p +…+ i (1- p )i -1 p +… =∑∞=1i [ i (1- p )i –1 p ] =p ∑∞=1i i (1- p )i -1为化简这个式子,利用公式:S =∑∞=1i a i =a /(1-a) ( a<1)S ’ =∑∞=1i i a i -1 =1/(1-a) 2令(l -P )=aE = P ∑∞=1i i a i -1 =P/(1-a) 2 =P/[1-(l -P )]2=P/P 2=1/P代入 p = 0.8 1 0 ≈0.107E =1/P ≈1/0.107≈9.3因此,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9.3 次。
3.一个报文被分成多块传输,需在每一块上附加诸如同步、差错控制及地址字段比特, 假设每个块包含N 比特(其中有H 个附加比特),出错的块必须重发。
当发送一个1352比特的报文时,若在每一块上附加的比特数H 为168比特,线路的比特错误率e = 10-4,试确定能使平均传送的比特数(包括重传比特)最小的块长度N 。
当e = 10-3时,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答案:传送一块的出错概率是p = l -(1-e )N每块需要传送的平均次数是:T =1+∑∞=1i i p i (1- p )=1+ p /(1- p )=1 /(1- p )(注:1代表成功的那一次,重传的平均次数 ∑∞=1i i p i (1- p )= p (1- p )∑∞=1i i p i-1=p(1-p)/(1-p) 2 =p / (1-p) ;计算中利用了公式:S=∑∞=1i a i =a /(1-a)( a<1),S’=∑∞=1ii a i -1=1/(1-a) 2)由于报文长度等于1352比特,则该报文将分成[ 1352/(N-168)]块。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_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解答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1.2 试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工作,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集成应用环境。
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软件系统。
1.3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答:网络的拓扑(Topology)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方式。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络形,如图1.1 所示。
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
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
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
网络型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
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
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
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5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5章网络层1.给出两个适合于使用面向连接服务的示例应用,再给出两个最好使用无连接服务的例子。
答案:文件传送、远程登录和视频点播需要面向连接的服务,在另一方面,信用卡验证和其他的销售点终端、电子资金转移,以及许多形式的远程数据库访问最好使用无连接服务。
3.数据报网络把每个分组都作为独立的单元进行路由选择,虚电路网络则不必这样做,每个数据分组都遵循一个事先确定好的路由。
这个事实是否意味着虚电路网络不需要从任意源到任意目的地为分组进行路由选择的能力?答案:不对。
虚电路网络需要从任意源到任意目的地为连接建立分组选择路由的能力。
5.给出连接建立时可能要协商的协议参数的3个例子。
答案:在连接建立时可能要协商窗口大小、最大分组尺寸和超时值。
6.考虑下列关于实现虚电路服务的设计问题。
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虚电路,每个数据分组必须有一个3字节的分组头,每个分组交换机必须固定分配8B的存储容量用于电路标识。
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数据报,需要用15B的分组头,但不需要分组交换机的表空间。
每10 6 B 传过一跳段的代价是1分钱。
分组交换机的存储器的购价是每字节1分钱,使用期限为2年的工作日。
平均会话运行1 000秒,在此期间传送200个分组、平均1个分组需要传输4个跳段。
哪一种实现要便宜一些?便宜多少?答案:4个跳段意味着涉及5个分组交换机,虚电路实现需要在1 000秒内固定分配5×8=40B的存储器,数据报实现需要比虚电路实现多传送的头信息的容量等于(15一3)×4×200=9600 B-跳段。
现在的问题就成了40 000 B-秒的存储器对比9 600 B-跳段的电路容量。
如果存储器的使用期是两年,即3 600×8×5×52×2≈1.5×10 7 秒,l个B-秒的代价为1÷(1.5×10 7)=6.7×10 一8分,那么40 000 B-秒的代价约等于2.7毫分,另一方面,1个B-跳段代价是10一6分,9600个B-跳段的代价为10一6×9600=9.6 ×10一3分,即9.6毫分。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局域网(P135)1、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答:局域网LAN是指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将有限的通信设备互联起来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共享传输信道。
在局域网中,多个系统连接到一个共享的通信媒体上。
②地理范围有限,用户个数有限。
通常局域网仅为一个单位服务,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连网,如一座楼或集中的建筑群内。
一般来说,局域网的覆盖范围约为10m~10km内或更大一些。
③传输速率高。
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100Mbps,能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所以时延较低。
④误码率低。
因近距离传输,所以误码率很低,一般在10-8~10-11之间。
⑤多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
在局域网中各站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可以进行广播或组播。
从网络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控制规程来看,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特点:①低层协议简单。
在局域网中,由于距离短、时延小、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因此信道利用率已不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所以低层协议较简单。
②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多采用总线型、环型和星型等共享信道,网内一般不需要中间转接,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大为简化,通常在局域网不单独设立网络层。
因此,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仅相当与OSI/RM的最低两层。
③采用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由于采用共享广播信道,而信道又可用不同的传输媒体,所以局域网面对的问题是多源、多目的的链路管理。
由此引发出多种媒体访问控制技术。
在OSI的体系结构中,一个通信子网只有最低的三层。
而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也只有OSI的下三层,没有第四层以上的层次。
所以说局域网只是一种通信网。
3、一个7层楼,每层有一排共15间办公室。
每个办公室的楼上设有一个插座,所有的插座在一个垂直面上构成一个正方形栅格组成的网的结点。
设任意两个插座之间都允许连上电缆(垂直、水平、斜线……均可)。
现要用电缆将它们连成(1)集线器在中央的星形网;(2)总线式以太网。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4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4章4-9 答:(1)可以代表C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也能表示A 类和B 类地址的掩码,前24位确定网络号和子网号,后8位确定主机号。
(用24bit 表示网络部分地址,包括网络号和子网号)(2)255.255.255.248 化成二进制序列为: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000,根据掩码的定义,后三位是主机号,一共可以表示8 个主机号,除掉全0 和全1 的两个,该网络能够接6 个主机。
(3)子网掩码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255.255.255.0;但是子网的数目不一样,前者为65534,后者为254。
(4)255.255.240.0(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是B 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主机地址域为12 比特,所以每个子网的主机数最多为:212-2=4094。
(5)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 和一连串的0 组成,1 代表网络号和子网号,0 对应主机号。
255.255.0.255 变成二进制形式是: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11111111.可见,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但是不是一个方便使用的解决办法。
(6)用点分十进制表示,该IP 地址是194.47.20.129,为C 类地址。
(7)有,可以提高网络利用率。
实际环境中可能存在将C 类网络地址进一步划分为子网的情况,需要掩码说明子网号的划分。
C 类网参加互连网的路由,也应该使用子网掩码进行统一的IP 路由运算。
C类网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
4-10 答:(1) 128.36.199.3 B 类网(2) 21.12.240.17 A 类网(3) 183.194.76.253 B 类网(4) 192.12.69.248 C 类网(5) 89.3.0.1 A 类网(6) 200.3.6.2 C 类网4-17 答:假设当前主机和路由器ARP表中都没有下一跳路由器MAC,则需要使用ARP协议6次。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 9章作业和自测题及参考答案(20120807)
第9章高层1.在客户一服务器模型中,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客户端程序向服务器主动发出连接请求或服务请求,服务端程序则等待接收请求并给予应答。
4.SNMP中为什么要使用“委托代理”这一概念?答案:委托代理proxy agent代表那些不能用SNMP与manager通信的网络资源的实体,委托代理在SNMP与别的网络管理协议间进行转换。
6.为什么SNMP的管理进程使用轮询掌握全网的正常情况,而代理进程用trap向管理进程报告属于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答案:SNMP是一个应用层协议,采用它,少量的管理工作站(管理者)就可以控制一系列代理。
即,一个管理者,通常是一台主机,控制和监视一系列如同路由器这样的网络设备中的代理。
它可以用于由不同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经由不同制造商所制造的路由器或网关连接起来的互连网络。
基于SNMP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思想:①一个管理者可以请求影响代理特性的信息。
②一个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代理数据库中的信息来强制代理执行一个任务。
③一个代理可以在非正常情况下发送警告消息到管理者来影响管理过程。
显然,面对一个管理者和多个代理的实际情况,前2项适于使用轮询方式实现。
而代理进程为及时报告属于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显然发送警告消息为宜。
7.Internet上的一个计算机应该有什么样的配置信息?答案:每个计算机要连接到Internet上,必须知道以下配置信息:它的IP地址,它的子网掩码,路由器的IP地址,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等。
10.域名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域名系统允许使用名字(域名)代替IP地址,并能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
14.DNS使用UDP协议而不是TCP协议。
如果一个DNS分组丢失了,也没有自动恢复的机制。
这会产生问题吗?如果会的话,它是如何被解决的?答案:当一个进程发出一个DNS请求时,就启动了定时器。
如果超时,该进程会再次发送一个DNS 请求,不会发生损害。
15.除了可能会丢失,UDP分组还有最大长度限制,甚至可能少到只有576个字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2.一个上层报文被分成 10帧,每帧无损坏地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是80%。
假设数据链 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请问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多少次? 答案:由于每一帧以 0.8 的概率到达 ,整个信息到达的概率是 p = 0.8 1 0 ≈0.107。
一次发送成功的概率是P ,二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P ,三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2 P , i 次成功的概率是(l -P )i -1 P 。
因此,为使信息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发送次数等于: E = l × p + 2(l - p )p + 3(l - p )2 p +…+ i (1- p )i -1 p +… =∑∞=1i [ i (1- p )i –1 p ] =p ∑∞=1i i (1- p )i -1为化简这个式子,利用公式:S =∑∞=1i a i =a /(1-a) ( a<1)S ’ =∑∞=1i i a i -1 =1/(1-a) 2令(l -P )=aE = P ∑∞=1i i a i -1 =P/(1-a) 2 =P/[1-(l -P )]2=P/P 2=1/P代入 p = 0.8 1 0 ≈0.107E =1/P ≈1/0.107≈9.3因此,假设数据链路协议不进行差错控制,该报文要完整地到达接收方平均要发送9.3 次。
3.一个报文被分成多块传输,需在每一块上附加诸如同步、差错控制及地址字段比特, 假设每个块包含N 比特(其中有H 个附加比特),出错的块必须重发。
当发送一个1352比特的报文时,若在每一块上附加的比特数H 为168比特,线路的比特错误率e = 10-4,试确定能使平均传送的比特数(包括重传比特)最小的块长度N 。
当e = 10-3时,结果会有什么不同?答案:传送一块的出错概率是p = l -(1-e )N每块需要传送的平均次数是:T =1+∑∞=1i i p i (1- p )=1+ p /(1- p )=1 /(1- p )(注:1代表成功的那一次,重传的平均次数 ∑∞=1i i p i (1- p )= p (1- p )∑∞=1i i p i-1=p(1-p)/(1-p) 2 =p / (1-p) ;计算中利用了公式:S=∑∞=1i a i =a /(1-a)( a<1),S’=∑∞=1ii a i -1=1/(1-a) 2)由于报文长度等于1352比特,则该报文将分成[ 1352/(N-168)]块。
则平均该报文传送的总次数是[1352/(N一168)]×[1/( l-P)]所以总共传送的比特数是:G=[1352/(N一168)]×[1/( l-P)]×N 用p =l-(1-e)N代人,得到G=[1352/(N一168)]×[1/( l-P)]×N=[1352/(N一168)]×[1/(1-e)N ]×N=[1352/(1-e)N]×[1/(N一168)]×N 当e<< 1 时,(1-e)N ≈1-e N,所以G=[1352/(1-e N)]×[1/(N一168)]×N 令dG/dN=0得到e N2 =168所以N=e/168当e=10 -4,N ≈ 1296;当e=10 -3,N ≈ 410。
4.一个报文由100个8比特字符组成,使用下列方案在一条数据链路上传输,需要多少附加的比特?(1).异步方式,每个字符使用一个起始位和两个停止位,每个报文使用一个帧起始字符和一个帧结束字符;(2).同步方式,每个报文使用两个同步字符(一个帧起始字符和一个帧结束字符)。
答案:(1).异步方式,每个字符中的附加位数等于1+2=3,(3×100)+2×(3+8)=322,所以,传输一个报文需要322个附加的比特。
(2).同步方式,每个报文附加两个同步字符(一个帧起始字符和一个帧结束字符)。
2×8=16,所以,传输一个报文需要 16个附加的比特。
5.报文片断(A B ESC C ESC FLAG FLAG D)出现在一个数据流的中间,而成帧方法采用的是字节填充法,请问经过填充之后的输出是什么?答案:经过填充后,得到A B ESC ESC C ESC ESC ESC FLAG ESC FLAG D。
8.在面向比特同步协议(HDLC)的帧数据段中,为了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采用“0”比特插入技术。
假定在数据流中包含:5F、9E、71、7F、E1,请给出其原始比特序列和“0”比特插入后的比特序列。
原始比特序列为:“0”比特插入后的比特序列为:答案:11.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 校验方式,并且生成多项式G (x )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01,目的结点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含CRC 校验码)。
请判断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差错?答案:由于接收到的二进制比特序列为“110111001”不能被生成多项式对应的二进制比特序列“11001”整除,故断定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差错。
14.利用CRC 方法来传输位流10011101。
生成多项式为13 x 。
请给出实际被传输的位串。
假设在传输过程中左边第三位变反了。
请证明,这个错误可以在接受端被检测出来。
答案:该帧是10011101。
生成多项式是1001。
经过添加3个0后信息为10011101000。
100111011000被1001除得余数100。
所以,实际比特串传输的是10011101100。
接收到的带一个错误(在左边第三个比特)的比特流从左至右为10111101100。
此数被1001除产生的余数为100,这与0不同。
因此,接收方检测到这个错误,并要求重传。
15.数据链路协议几乎总是将CRC 放在尾部,而不是头部,请问这是为什么?答案:CRC 在传输期间被计算,一旦把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出去,CRC 就被计算出来了,并可添加到输出流尾部。
如果CRC 在头部,在传输前为了计算CRC ,必须将该帧扫描一次。
这就要求每个字节要处理两次:一次进行校验和计算,一次进行传输,使工作量加班加点,不合理。
18.在一个1Mb /s 的卫星信道上发送1 000 b 长的帧。
确认总是捎带在数据帧中。
帧头很短,使用 3位的序列号。
对以下协议而言,可以取得的最大信道利用率是多少?(1).停一等协议(2).回退N 滑动窗口协议(3).选择重传滑动窗口协议答案:对应三种协议的窗口大小值分别是1、7和4。
使用卫星信道端到端的传输延迟是270ms ,以1Mb /s 发送,1 000 b 长的帧的发送时间是1ms 。
用t =0表示传输开始时间,那么在t =1ms 时,第一帧发送完毕。
t =27lms ,第一帧完全到达接收方。
t =272ms 时,对第一个帧的确认帧发送完毕。
t =542ms 时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
因此周期是542ms 。
如果在542ms 内可以发送k 个帧(每个帧发送用1ms 时间),则信道利用率是k /542,因此,(1). k =1,最大信道利用率=1/542=0.18 %(2). k =7,最大信道利用率=7/542=1.29 %(3). k=4,最大信道利用率=4/542=0.74 %19.图4-11给出了停止等待协议的模型,停止等待协议算法的流程图如图4-12所示。
在接收结点,算法的几个步骤是:…(2)等待。
…(4)若N(S)=V(R),则…,否则丢弃此数据帧,然后转到(7)。
…(7)发送确认帧ACK,并转到(2)。
(8)发送否认帧NAK,并转到(2)。
对上述停止等待协议算法,在接收方,当执行步骤(4)时,若将“否则…转到(7)”改为“否则…转到(8)”,将产生什么结果?答案:“否则”是指发送方发送的帧的N(S)与接收方的状态变量V(R)不同。
这表明发送方没有收到接收方发出的ACK,于是重传上次的帧。
接收方丢弃此数据帧,然后转到(7)发送确认帧ACK,将使发送方回到正常状态(发下一帧)。
若“转到(8)”,接收方就要发送NAK。
发送方收到NAK,将以为检查结果有误,则将继续重传上次的帧,并一直这样下去。
20.信道速率为4 kb/s。
采用停止等待协议。
传播时延 t p = 20 ms。
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
问帧长为多少才能使信道利用率达到至少50%?答案:假定信道传输无差错。
信道利用率为50%,相当于帧的发送时间等于往返时延。
得出帧长为160 bit。
21.举例说明:当用n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W T≤ 2n - 1 时,连续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现在W R = 1,考虑最坏情况③,显然,发送窗口的最大值W T≤ 2– 1。
22.举例说明:对于选择重传ARQ协议,若用n比特进行编号,则接收窗口的最大值受公式W R ≤ 2 n / 2的约束。
答案:因W T +W R ≤ 2n,而W R的最大值不能超过W T(否则无意义),故得出W R ≤ 2 n / 2式。
26.卫星信道的容量为1Mb/s,数据帧长为2 000 b,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
计算以下情况的信道利用率:(1) 停止等待协议。
(2) 连续ARQ 协议,W T = 7。
(3) 连续ARQ 协议,W T = 127。
(4) 连续ARQ协议,W T = 255。
答案:题目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也忽略误码。
对应4种协议的窗口大小值分别是1、7、127和255。
设使用卫星信道端到端的传输延迟是270ms,以1Mb/s发送,2 000 b长的帧的发送时间是2ms。
用t=0表示传输开始时间,则在t = 2ms 时,第一帧发送完毕。
t=272ms,第一帧完全到达接收方。
t=272ms时,对第一个帧的确认帧发送完毕(忽略确认帧长和处理时间)。
t=542ms时带有确认的帧完全到达发送方。
因此周期是542ms。
如果在542ms内可以发送k个帧(k=W T),每个帧发送用2ms时间,则信道利用率U = 2k /542=k /271,因此各情况下的信道利用率为:(1) 停止等待协议:U = 1/271=0.36 %。
(2) 连续ARQ 协议,W T = 7:U =7/271=2.52 %。
(3) 连续ARQ 协议,W T =12 7:U = 127/271=45.72 %。
(1)连续ARQ 协议,W T =255:U =255/271=91.8 %。
27.一条3000km的T1线路被用来传输64字节的帧,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使用回退N帧技术的滑动窗口协议。
如果传输速度为6μs/km,则序列号应该有多少位?答案:信号跨越3000km的传播的时间是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