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1)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最为关键?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2. 政策分析中,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的合法性B. 评估政策的经济效益C. 预测政策的社会影响D. 比较政策的实施成本与收益答案:D3. 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A. 政策目标B. 政策资源C. 政策环境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4. 政策执行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效果影响最大?A. 政策设计B. 执行力度C. 政策监督D. 政策反馈答案:A5. 公共政策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政策效果评估B. 政策成本评估C. 政策影响评估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6.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社会需求B. 政治环境C. 经济状况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7. 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主要用于什么?A. 识别政策的优势和劣势B. 识别政策的机会和威胁C. 识别政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8. 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政策的成功至关重要?A. 政策的合法性B. 政策的可操作性C. 政策的透明度D. 政策的适应性答案:B9. 政策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 确定政策是否有效B. 确定政策是否符合预期目标C. 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10.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哪个环节最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C结束语:以上是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共政策的相关知识。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D2.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什么?A. 政府的决策B. 政府的行动C. 政府的规范D. 政府的承诺答案:A3. 公共政策的制定者通常是以下哪个机构?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所有上述机构答案:B4.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政策效率B. 提高政策公平性C. 提高政策透明度D. 所有上述目的答案:D5.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A. 政策的明确性B. 执行者的意愿C. 政策的合法性D. 政策的复杂性答案:C6.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成本效益分析B. 成本效果分析C. 成本效用分析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7. 政策分析中,SWOT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什么?A. 政策的内部优势和劣势B. 政策的外部机会和威胁C. 政策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D. 政策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政策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B. 效率性C. 合法性D. 灵活性答案:D9.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哪个阶段是政策分析的关键阶段?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10. 公共政策的执行者通常是以下哪个机构?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所有上述机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系统分析B. 比较分析C. 案例研究D. 统计分析答案:ABCD2.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政策的制定?A. 社会环境B. 政治环境C. 经济环境D. 法律环境答案:ABCD3. 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A. 执行者的能力和资源B. 政策的明确性C. 政策的合法性D. 政策的复杂性答案:ABCD4. 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B. 确定政策的效率C. 确定政策的公平性D. 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答案:ABCD5. 公共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政策的目标群体B. 政策的成本和收益C. 政策的可行性D. 政策的合法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测验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规划D. 政策方案抉择正确答案:C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A. 元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实质性政策正确答案:D3.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大卫?伊斯顿B. 戴伊C. 汤姆逊D. 林布隆正确答案:D4. 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A. 目标确立B. 政策方案设计C. 后果预评估D. 方案抉择正确答案:B5.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AC. 勒纳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D6.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A. 决策体制B. 决策权力C. 精英人物D. 全国人大正确答案:B7.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A. 政策问题的确认B. 政策议程的建立C. 政策方案的择定D. 政策目标的确立正确答案:B8.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D9.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C1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A. 利益集团B. 公民C. 大众传播媒介D. 思想库正确答案:C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B12.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
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B13. 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A. 亚当?斯密B. 杜威C. 塞缪尔森D. 布坎南正确答案:C14.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A15.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B16. “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A. 基本政策B. 具体政策C. 经济政策D. 元政策正确答案:D17.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A. 贝塔朗菲B. 拉斯韦尔C. 西蒙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A18. 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A19.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A. 拉斯韦尔B. 托马斯?戴伊C. 伍启元D. 德洛尔正确答案:A20.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C21.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A. 中国共产党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D22.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A. 功能的终结B. 组织的终结C. 政策本身的终结D. 计划的终结正确答案:A23.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的参考答案仅为答案要点,需自己补充完善!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B3. C4.A5. C6. C7. B8.A9. D10.D11.D12.C13. B14. A15. B16.A17. D18.D19. B20.A21. C22.A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D3.ABC4. ABCD5. ABCD6. ABD7. ABCD8.ABCD9.ABCD10. BCD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 A2.A3. A4. D5. B6. B7. D8. A9. B10. D11. A12. A13. D14. C15. B16. A17. A18. D20. C21.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BC4. ABCD5、 BD6. ABC7. ACD8. ABCD三、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3.政策客体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4.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四、论述题1.试述某一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2017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
2017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
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
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
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
2.渐进思维和剧烈思维是矛盾的吗?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不矛盾。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当今绝大多数公共组织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它较为符合客观限定性条件。
但渐进思维不等于优柔寡断,有的时候同样需要“当断则断”。
同时,渐进思维具有条件性。
当社会需要根本性变革时,渐进缓行似乎就不太适用了。
因为这样会丧失许多机遇和造成更大的变革阻力。
这时,剧烈的变革思维或称革命性思维就更加符合实际。
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有利于对问题的迅速解决。
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测试
试题1: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正确答案是:社会问题试题2: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正确答案是:西奥多·罗威试题3: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正确答案是:多样性试题4: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正确答案是:目标群体试题5: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正确答案是:社会问题试题6: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正确答案是:目标群体试题7:()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制定试题8: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正确答案是:阿尔蒙德试题9: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正确答案是:分配性问题, 调节性问题, 再分配问题试题10: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正确答案是:结构优良性问题, 结构适中问题, 结构不良问题试题11: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
正确答案是:全球性, 突发性, 结构不良性, 复杂动态性试题12: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的要求。
正确答案是:政策环境, 政策资源, 政策问题试题13: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正确答案是: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环境因素试题14: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
正确答案是: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程度,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知程度, 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试题15: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正确答案是:政策环境因素, 文化环境因素。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1)
案例: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
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
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
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
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
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
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
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
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
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
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
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
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
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三)(1)
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B.评估实施C.评估执行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B.价值判断C.经济效益判断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B.社会公平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
A. 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2020年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目和答案)
2020年最新电大《公共政策概论》考试(题目和答案)(管理学-行政管理)1.[单选题]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分)A.个人B.政府C.企业D.社会组织2.[单选题]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2分)A.德罗尔B.史密斯C.西奥多罗威D.威廉邓恩3.[单选题]福利经济学之父是()(2分)A.杜鲁门B.庇古C.拉斯韦尔D.德罗尔4.[单选题]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2分)A.公共政策评估标准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报告D.公共政策评估计划5.[单选题]()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A.价值B.价值观C.政策价值观D.伦理学6.[单选题]福利经济学之父是()(2分)A.庇古B.德罗尔C.拉斯韦尔D.杜鲁门7.[单选题]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2分)A.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8.[单选题]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完成9.[单选题]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为出发点。
(2分)A.组织中的个人B.组织C.政府D.领导者10.[单选题]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2分)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11.[多选题]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4分)A.公共利益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12.[多选题]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4分)A.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B.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C.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D.分配的内容是价值13.[多选题]查尔斯琼斯指出在行政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最为重要。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作业三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政府采购适用政府采购法,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政府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政府采购主体又称政府采购人,政府采购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范围比通常意义上的政府要大。
(2)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定性并非所有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政府采购所使用的必须是财政性资金。
(3)政府采购项目范围的特定性并非所有适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都要适用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法的适用对象是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
公共选择理论将人类在市场领域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统一起来,把人类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
通过进行政府采购行为,能减低政府支出,遏制腐败、加强政府在民间的公信力。
公共政策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必须履行特定的职能,处理市场不能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政府必须弥补“市场失灵”。
第一,政府必须提供公共物品,也就是一旦向某个人提供,就必须向其他所有人提供物品和服务。
市场不能提供公共物品,因为对于单个的购买者而言,这种物品的成本超过了他的收益,而且单个购买者也不能阻止其他购买者享用这种服务。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参考答案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限制性D 利益性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公共权力B 社会需求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3.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 思想库B 幕僚C 官方决策主体D 非官方决策主体4.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A 思想库B 幕僚C 官方决策主体D 非官方决策主体5.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A 社会问题B 目标群体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6.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B 突发性C 多样性D 复杂动态性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A 古德诺B 德罗尔C 托马斯•戴伊D 阿尔蒙德8.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A 国际政策环境B 国内政策环境C 经济社会环境D 政治法律环境9.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 公共政策B 公共政策主体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10.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A 欧文•E•休斯B 萨拉蒙C 亚瑟•林格林D 林布隆(林德布洛姆)11.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B 强制C 管制D 限制12.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3.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14.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含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含答案)题目:成本效益分析以( )为测量标准A: 货币价值B: 公众的满意度C: 领导的满意度D: 环境影响度答案:A题目:()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A: 公共政策主体B: 政策环境C: 公共政策客体D: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答案:B题目: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A: 政策目标B: 政策效果C: 政策效率D: 政策工具答案:D题目: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答案:D题目: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A: 经济学分析法B: 利益主体分析法C: 伦理学分析法D: 政治学分析法答案:B题目: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 药师寺泰藏B: 罗伯特达尔C: 米歇尔哈蒙D: 伍德罗威尔逊答案:A题目: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 强制性B: 权威性C: 限制性D: 利益性答案:B题目:()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评估D: 政策问题的构建答案:A题目:所有的政策问题都源于()A: 个人问题B: 突发事件C: 领导者的需求D: 大众传媒的传播答案:A题目: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 公共权力B: 社会需求C: 集体利益D: 社会利益答案:D题目:()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答案:B题目: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A: 财产B: 工具C: 权威D: 手段答案:A题目:()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A: 政策执行B: 政策终止C: 政策评估D: 政策制定答案:B题目: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A: 重视感性B: 重视理性C: 领导者的能力D: 正确的政策问题答案:B题目: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A: 国际政策环境B: 国内政策环境C: 经济社会环境D: 政治法律环境答案:B题目: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A: 功能论证B: 小论证C: 二级论证D: 一级论证答案:A题目:美国学者E.巴德克用()来解释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概论》习题练习3
第七章公共决策的思维方法一、名词解释1.完全理性思维: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
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2.经济合理性思维: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3.渐进思维: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看一步。
渐进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的又一种修正。
4.顺序决策思维: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5.剧烈变革思维: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6.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公共政策导论课程作业及答案3
公共政策导论作业3单项选择题第1题在美国学者罗杰·科布提出的政策议程的类型中,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袖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这是()。
A、政府议程B、外在创始型C、内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答案:D第2题不属于官方决策者的政策主体是()。
A、立法机关B、政党C、行政执行机关D、法院答案:B第3题“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和“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
”这两句话的思想均体现了下列哪一理论模型?()A、渐进模型B、有限理性模型C、传统理性模型D、过程模型答案:C第4题博弈的理念源于()。
A、组织理论B、制度理论C、因果理论D、系统理论答案:C第5题在社会问题的类型中,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这类社会问题是()。
A、结构性社会问题B、教育问题C、犯罪问题D、过失性社会问题答案:D第6题()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A、问题察觉B、政策问题的确认C、问题界定D、问题描述答案:A第7题()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他们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一种政策议程。
A、政策议程B、政府议程C、公众议程D、外在创始型议程答案:C多项选择题第8题关于精英理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B、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C、在非精英阶层中,那些不接受精英阶层共同观念的人也可以被允许进入统治精英的行列D、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答案:B|C第9题官方决策者包括下列哪些政策主体?A、立法机关B、公民个人C、行政执行机关D、法院E、利益集团答案:A|C|D第10题大众传媒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中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A、传媒是传播政府政策意图的有效工具B、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C、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舵D、传媒是社会信息分配的中枢答案:A|B|C|D第11题政策执行中,心理因素的障碍包括:A、知觉的选择性B、个性冲突C、情绪影响D、否定逆言的心理答案:A|B|C|D第12题规范最佳政策模型认为,现代政府实际上同时面对两种交叉的政策诉求,即:A、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B、要求利益的政策诉求C、要求公正的政策诉求D、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答案:A|D第13题关于有限理性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限理性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罗姆提出的B、有限理性模型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C、有限理性模型是以"行政人"的假设为前提的D、有限理性模型中,决策追求满意解答案:A|B第14题下列对渐进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B、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C、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D、渐进模型适用于改革与创新的社会环境E、渐进模型没有任何局限性答案:D|E判断题第15题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在政府决策者看来,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需要政府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三)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B.评估实施C.评估执行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B.价值判断C.经济效益判断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B.社会公平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
A. 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4、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6、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第十章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B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2.A.经济学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C.伦理学分析法D.政治学分析法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
A.利益B.金钱C.社会地位D.名誉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 A )。
A.资源B.土地C.利益纠纷D.权力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 )A.伟大人物的推动B.生产关系C.战争D.生产力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詹姆斯·布坎南B.图洛克C.诺斯D.霍布斯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A )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A.《政府过程》B.《自由、市场和国家》C.《公共选择》D.《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C )A.政治学分析法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D.伦理学分析法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BC )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D.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3.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D.领导的个人利益4.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 )A.公共利益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 D. 失常利益5.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 )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三、判断题1、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2、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3、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4、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实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5、“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6、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两个基本的支柱,并由此说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根源。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 )A.经济学B.政治学 C.历史学D.社会学2.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 C )A.拉斯韦尔B.托马斯·戴伊 C.戴维·伊斯顿D.莱瑟姆3.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A.拉斯韦尔B.托马斯·戴伊 C. 戴维·伊斯顿D.莱瑟姆二、多项选择题1.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 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2.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 )A. 多源流分析模型B.精英分析模型C. 集团分析模型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3.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CD)A. 拉斯韦尔B.杜鲁门 C. 本特利D.莱瑟姆三、判断题1、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2、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3、政治精英模型认为,政治精英是政治系统的决定因素,他们决定政治系统的性质、政治过程和政治系统的变迁。
(√)4、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 A )A.经济学B.政治学 C.历史学D.社会学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 C )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A.法律B.权力 C.制度D.经济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B )A.福利B.个人福利 C. 社会福利D.集体福利4. 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B )A.杜鲁门B.庇古 C. 拉斯韦尔D.德罗尔二、多项选择题1. 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BC )A. 量化分析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C.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D.伦理学分析2.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BCD )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D )A. 社会政策的合理性B.制度法律的完善性C. 国民收入的大小D.国民收入的分配4.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AD )A. 集体性B.个人性 C. 合法性D.规则性5.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C. 政府失灵D.公共利益表达的康多塞悖论6.政府失灵的原因是(ABCD )A. 公共决策的失误B.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C.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D.寻租7、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 )A.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B.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
C.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D.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假设被看做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8、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 交易费用理论B.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C. 企业理论D. 政府职能三、判断题1、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2、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
(×)3、福利经济学不关注单个人的效用,只关注一个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会福利。
(×)4、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
(√)第十三章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A. 价值B.价值观 C. 政策价值观D.伦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BC )A. 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 C. 批判性理论D.事实性理论2.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含(BC )A. 主观因素B.事实因素 C. 价值因素D.客观因素3.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BCD )A. 义务论标准B.目的论标准 C. 本质论标准D.品德论标准4.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 ABCD )A.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 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第十四章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A )A. 实证主义哲学B.经济学C. 数学D.伦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BCD )A. 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
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
C. 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