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1课 走近机器人教学建议3 浙江摄影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12走近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12走近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让机器人更〝聪明〞教学目的:知识技艺目的:了解纳英特机器人红外避障传感器任务原理,掌握经过红外避障传感器来识别前方阻碍的编程方法;进程目的:掌握应用条件循环语句和条件判别语句来编写顺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过学习、操作,使先生对机器人发生浓重的兴味;2、培育先生擅长观察、勤于思索,勇于尝试教学重点掌握应用条件循环语句和条件判别语句来编写顺序教学难点1、用条件循环语句和条件判别语句来编写顺序。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这是我们上节课编写的一个顺序,能使机器人越过黑线但是又不撞上前方的阻碍物。

〔教员翻开顺序〕教员觉得机器人的速度太慢了,给它减速〔改成80,结果要撞上阻碍物,怎样办?调整时间,调整多少,试试看,我要把速度改成70.30/60,时间就要不时地调整。

〕那么有没有方法让机器人像长了眼睛一样,不论以怎样的速度行进,只需前方有阻碍物就能停下。

方法一定有,明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机器人更聪明〞。

二、学习一星级智能机器人的搭建及顺序编写看到前方有阻碍物就能停下,这只需一星级智能机器人出马就能办到。

1、教员演示一星级智能机器人的运转,终究是不是机器人自己在判别呢?改动速度,它还是没有像普通机器人那样撞上去,自动在阻碍物前面停下。

说明一星级智能机器人确实是智能的,确实比刚才的普通机器人聪明,它能自己检测到阻碍自行停下。

2、引导和普通机器人比拟区别A、硬件:多了一个红外避障传感器。

翻开编辑机器人,说明那是传感器,先生猜猜那是什么传感器。

B、阅读顺序:数字端口〔看值只能是0 1两个中选择一个,不能自己输入其他数值〕模拟端口〔看能自己输入其他数值,值不止两个〕数字和模拟这个概念区分比拟复杂,确切的概念今后中学阶段会学习的,如今小学阶段我就举个不太确切的例子:问〝你明天带钱了吗〞有几种回答〔只要两种回答的〕,是数字,用0和1表示。

〝你明天带了多少钱?〞有许多种回答的,是模拟〕——————红外避障传感器的检测阻碍物,只要两种能够的结果,检测到阻碍物或许没有检测到阻碍物,因此是数字端口,检测到阻碍物的值是1,没有检测到阻碍物的值就是0了解顺序结构,学习条件循环语句书写顺序。

浙江摄影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3.11《认识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3.11《认识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3.11《认识机器人》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机器人》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通过简单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机器人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知道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难点: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机器人相关知识,收集相关案例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内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机器人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呈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

同时,展示一些典型的机器人应用案例,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让学生对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机器人案例进行分析,从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自己的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4浙江摄影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4浙江摄影版
目标: 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机器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机器人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机器人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机器人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机器人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机器人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机器人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机器人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机器人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机器人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3. 创新思维:在讨论机器人未来发展方向时,学生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想法。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课堂展示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展示。今后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2. 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机器人的理解仍然较为模糊。这可能是因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需要更多的互动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八、板书设计
1. 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 机器人:自动化执行工作的机器设备
- 分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
2. 机器人编程原理
- 编程语言:Python、Scratch等
- 编程环境:Arduino、Makeblock等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1课 走近机器人教学建议3 浙江摄影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1课 走近机器人教学建议3 浙江摄影版

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 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备: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一般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课堂教学机器的一般步骤。

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

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教学建议: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

可以先在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

也可以先讲解机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机器人大脑、传感器、执行器”等,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

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练习建议:1. 观察教学机器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分拆活动,让学生来说一说机器人的各部件名称和作用。

要求组内成员找到机器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后,互相说一说,并作适当的记录。

2. 上机作业:按照机器人操作步骤和方法,下载一个教师提供的程序,并能够让机器人现场运行,想一想,这个程序是用来干什么的?在全体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作进一步的指导,对范例程序作一些修改。

《走近机器人》教案

《走近机器人》教案

《走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了解编程的基础知识。

3.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的分类及特点3. 的应用领域4. 编程基础5. 简单的编程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和编程基础。

2. 教学难点:编程实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相关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动手编程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编程软件和硬件设备。

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讲解编程的基础知识。

3. 实践:让学生利用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见解。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讲解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领域和编程基础。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操作法的运用效果,看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3. 反思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练习编程,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了解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实验室,加深他们对技术的了解。

2. 邀请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3. 开展编程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风扇机器人》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精品)

《风扇机器人》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精品)

风扇机器人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第二单元与机器人零接触第11课《走近机器人》,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基础的系统认识以及会利用机器人完成简单的任务,前两课《认识机器人》和《走近机器人》侧重于对机器人的感性认识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本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和认识教学机器人,初步学习教学机器人的结构、搭建、调试等简单过程。

考虑到六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实体机器人,并没有过多的知识基础,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

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一般机器人的三大身体组成要素,由此搭建一个简易的风扇机器人;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到,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写程序和下载;第三部分让学生进行创造,为了给机器人增加一些智能的功能,就需要增加一些传感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机器人需要不断调试运行,通过三个环节的学习也让学生里了解机器人的一般制作过程需要经历:搭建、编程、传输、运行的过程。

为使课题与情境设计内容相符,在“维持教学目标不变”的原则上,特将本课课题更改为《风扇机器人》。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来看,六年级学生通过前面一节课初步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会基础的判断机器人,但是还是给学生造成机器人离我们很远的错觉,没有真实的体会到机器人的制作过程。

从思维结构看,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方法,在教师提供一定支架和引导的基础上有能力通过微视频和学习单自学来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从学习特点看,他们对机器人的搭建有很大的兴趣,通过简单的编程让机器人动起来会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此外他们有强烈的创作欲望,富有想象力,可以给机器人增加一些智能的功能。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视频中的瓦力机器人和现实中的风扇机器人,初步认识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控制模块、传感模块和执行模块。

2.在制作风扇机器人的过程中,了解机器人项目学习的一般流程包括搭建结构、编写程序、传输程序和运行程序这四个步骤。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11 认识机器人
■教材分析
《认识机器人》是机器人相关课程的引入课,也是学生的学习机器人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机器人的概念,分类,及发展历史。

通过“认识机器人”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并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课程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通过学习“认识机器人"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

由于这是学生学习机器人的第一课,学生对此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

考虑这是学生第一次机器人课,因此教学内容选择了最简单的机器人概念,分离与发展历史,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首次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3)学会依照机器人的特点对其分类,激发学习兴趣,并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有一定设想。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机器人的概念,学会依照机器人的特点对其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ﻩ
通过讨论认识机器人,感受机器人学习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信息学习兴趣。

4、行为与创新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固有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机器人进行分类,并对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进行猜想。

■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分类与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依照机器人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讲授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
教学演示文稿、学件。

■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新)

11 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发展情况,对即将要学习的机器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查询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归纳总结机器人特征。

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未来的机器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种类、特征。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机器人的资料,编辑展示。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展示三个机器人:特里斯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自制小车机器人,乐高机器人师:同学们,你认识它们吗?生:机器人师:太棒了,这些都是机器人。

师:教师手拿特里斯机器人问:这款乐高机器人,有同学玩过吗?生:有师:你知道它是怎么玩的?生:通过给机器人编程就可以让它行走了。

师:那这款呢?(特里斯机器人),没见过吧,它叫特里斯,是一款和乐高相类似的机器人。

师:这一款机器人,是老师自制的小车机器人。

师:这款机器人大家知道他有什么功能?生跳学生参观师:这是什么机器人?生:扫地机器人师:对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机器人,认识机器人。

(出示课题)(板书)第11课认识机器人二、探究新知1.机器人的由来(板书)师:1920年捷克作家在他的幻想剧中塑造了一个忠诚勤劳的机器人——罗伯特,1959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了。

师:其实人类,特别是我们的祖先早就想制造一种能代替人进行工作的机器,那么中国最古老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到网上去了解一下吧。

请同学们打开浏览器,在网络中搜索了解一下。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最早的机器人?生:西周的时候,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研制出了一种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还有吗?木牛流马、地动仪、木鸟)师小结: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几千年前就在进行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功能强大的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现代机器人的种类。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优势;3.能够识别、描述并模拟简单的机器人动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2.难点:能够模拟简单的机器人动作。

三、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2.机器人、遥控器;3.课件、PPT等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话题:“你们有见过机器人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告诉学生,机器人是一种能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或自身的感应器官执行任务的自动化机器,它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复杂、危险、恶劣环境下的工作。

3.列举机器人的分类,如:按形态分类、按用途分类等,并给学生讲解各类机器人的特点。

第二步:探究机器人的应用领域1.推出PPT,展示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情况,如:工业、医疗、服务、教育等。

2.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如:娱乐、清扫、社交、救援等。

第三步:了解机器人的优势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机器人能替代人类完成一些任务。

2.列举机器人的优势,如:效率高、重复性强、精度高、耐久性好等,并让学生思考,哪些工作适合机器人完成。

第四步:学习机器人的动作1.准备好机器人和遥控器,让学生观察机器人的部件和灯光。

2.给学生传授遥控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尝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机器人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如:机器人走路、跳舞等。

4.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动作顺序预编程,模拟机器人的动作。

第五步:总结本节课1.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和发展前景。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自主探究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原理和制作方法,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2.让学生结合自己编写的机器人动作编写一份简单的程序流程图,并用PPT或其他工具展示给同学们看。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是我第一次教授《走近机器人》这门课程,通过这次教学,我对机器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1课 走近机器人教案4 浙江摄影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1课 走近机器人教案4 浙江摄影版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4 浙江摄影版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备: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学过程:一、机器人的组成师:机器人到底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呢?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介绍机器人的录像资料,请留意以下方面的内容: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的手脚、机器人的眼睛、机器人的耳朵等。

通常一套完整的机器人设备,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件:1、微型计算机机器人的大脑。

机器人的大脑就是电脑,一般都是由较复杂的芯片和电路组装而成的。

2、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传感器是一种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对应,能代替人定量测出感知对象的信息量,并能把被测的信息量转换成电脑能识别、判断电信号的装置。

常用的有红外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音识别等传感器。

3、执行器机器人的四肢和嘴。

执行器一般由电机和机械装置构成。

用来完成指定的动作,一般机器人的执行器有:马达、喇叭、风扇、机器臂、气缸等。

4、配套软件玩转机器人的大舞台。

组装完成的机器人,没有软件是不会工作的,必须通过相关配套软件,编制程序,下载、调试后,才有可能让机器人按我们的设计意图忠实地执行。

学生操作:观察自己的机器人,找出机器人的大脑、感觉器官、执行器等。

二、机器人调试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在电脑中完成机器人配套软件的安装,完成后运行该程序,尽快熟悉整个平台界面、操作步骤、菜单选项、图标功能。

以“给机器人下载并播放一段音乐”为例,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掌握机器人编程、调试和运行的整个过程。

程序下载的一般步骤(教师示范):1、首先完成机器人的主体搭建。

2、检查机器人各部分连线是否到位,装入电池,查看机器人设备初始化自检是否正常。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 |浙江摄影版 (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2.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11 认识机器人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但仍需要靠形象思维来支撑。

机器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属于全新的教学内容,且出于对于机器人本身的好奇心,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较高的兴趣,但由于之前并没有相关的学习基础,学生对于相关概念、原理等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

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点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四、教学难点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五、器材准备机器人实物(人形机器人),多媒体课件、演示场地、投影设备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实物)对,他们就是机器人。

(板书课题) 他曾经参加了202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放视频)今天是它和大家的第一次见面,但是它非常喜欢同学们,它想和大家做好朋友,同学们,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了庆祝大家的相识,你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想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大家鼓掌欢迎!(机器人现场表演)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学习(一)机器人的诞生“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

板书:Robot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

2021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先行者”。

结合课本及教师的讲解,了解相关内容。

了解机器人的起源,以及我国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二)机器人的发展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结合图片、视频等来熟悉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走近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走近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机器人的特点
通过和人的对比了解他的机器人机构差不多名称
与人对比机器人的大脑、思维(语言)、感受器官(五官)、四肢
摸索五大差不多结构与人对比的名称
逐条显现,通过拖拽法,机构提示拖到相应的结构中
课堂里的机器人
了解学校开展的机器人情形
讲述学校里的三类机器人乐高NXT和EV3、以后伙伴的WER机器人、中鸣机器人
回忆课前预习好好搭搭特里斯硬件编程预备过程顺序。加深对完整的瞬间睛过程编写的明白得。能够明白得声音频率依照音符从弟到高
通过时刻轴好好搭搭特里斯硬件编程的一样顺序。文字智能识别和图片拖曳法明白得称瞬间睛过程差不多对应代码编写的。通过简单的连线能够明白得声音频率依照音符从弟到高
机器人唱起来
明白得音乐节拍和等待时刻的关系
争对没有成功的学生中显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
摸索并明白得,找出自己出错缘故
软件提供的滚动页面扫瞄非线性快速锁定安装插件驱动编程下载对应的那页课件,用台式机投射器将教师机投屏到交互式一体机中讲解下载程序需要驱动安装成功的标示。
认识特里斯机器人的结构名称,让学生猜并拖拽各结构名称给出答案
通过文字标签和图示标签拖拽法,将结构名称拖到相应的结构中
机器人预备唱
把握好好搭搭特里斯硬件编程的一样顺序,明白得瞬间睛顺序结构程序编写,明白得循环和等待的意义,发声脚本中声音频率明白得
复习巩固课前好好搭搭特里斯硬件编程预备情形的预习的情形,发声脚本中声音频率明白得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3
走近机器人
教师姓名
杨瑶
学科(版本)
浙摄版信息技术
章节
第三章
学时
1
年级
六年级二、教学目标Fra bibliotek1.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分类(一体式机器人和积木式机器人)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2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

11 认识机器人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机器人”名称及由来;ﻫ2、通过观看机器人的图片与视频,了解机器人的种类,感受到机器人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ﻫ1。

通过观看机器人的图片与视频,了解机器人;2、通过实物认识机器人;ﻫ3、通过辩论述说机器人的发展。

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ﻫ1。

产生主动关注并了解机器人的兴趣;2。

对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产生质疑。

2学情分析尽管六年级的学生对电脑的操作与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本课认识机器人来说,大伙儿都不是特别熟悉、然而机器人这个话题对学生来说,又是充满科幻与想象的。

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

3重点难点ﻫa) 重点:从多方面来认识机器人,理解机器人的定义;b) 难点:能认识教师出示的机器人,及辩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我校前不久来了一批机器人,看图、说说您所了解的机器人。

提题:板书“认识机器人”活动2【活动】角色扮演师:您明白机器人英文如何说不?ﻫ生:ROBOT。

师出示机器人课文。

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

要求,扮演机器人的同学要机器人的感受。

活动3【活动】讨论为什么会有机器人师生交流为什么会有机器人,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师讲述机器人的诞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原因。

如:犁田,人-牛—拖拉机—大型机械又如:洗衣服 ,人—手摇式洗衣机-蒸汽式洗衣机-波轮洗衣机-智能滚筒洗衣机。

师小结,人类憧憬一种机器来代替人,从而把人类解放出来。

活动4【讲授】机器人的由来ROBOT原意“奴隶”ﻫ《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机器人形象与机器人一词,最早出现在科幻与文学作品中、1920年,一名捷克作家发表了一部名为《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的剧本,剧中叙述了一个叫罗萨姆的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品推向市场,让它充当劳动力代替人类劳动的故事。

第一台机器人ﻫ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出现在1959年。

当时,美国人英格伯格与德沃尔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外形像一个坦克的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可转动的大机械臂,大臂上又伸出一个能够伸缩与转动的小机械臂,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代替人做一些诸如抓放零件的工作、活动5【讲授】各种各样的机器人1、北京现代汽车制造车间内的焊接机器人(视频)ﻫ学生说感受。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2.探究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能够使用Scratch 3软件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

教学重点1.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2.探究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1.能够使用Scratch 3软件编写简单的机器人程序。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机器人,引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机器人吗?2. 概念解释•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定义,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组讨论,列举出学生所见过的机器人,并简单介绍其功能和作用。

3. 分类讲解•教师讲解机器人的分类:按研究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商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按结构分为人型机器人、非人型机器人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类总结出自己见过的机器人,为下一步课堂活动做准备。

4. 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师带领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机器人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

•展示几个机器人的实物,分析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 编程实践•教师讲解Scratch 3软件的基本界面和编程语言。

•引导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机器人程序,例如让一个小猫在屏幕上跑来跑去。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问题:你们通过本节课学习,对机器人有了哪些新认识?•教师提出思考题:在你们所在的城市中,哪些场合可能会用到机器人?作业1.完成本课堂的机器人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笔记。

2.使用Scratch 3软件编写一个机器人程序,并将程序分享给同学。

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机器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下节课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前景。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3.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共13张PPT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3.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共13张PPT

判断是否是机器人,只需看一看它是否具备 以下三个特征:
(1)身体:是一种物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形态。 (2)大脑:控制机器人的程序。 (3)动作:任何机器人都有一定的动作表现。
二、人和机器人的智能行为比较
人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过程主要是: 感知——大脑思考——作出反应。 机器人的信息处理流程也是如此: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 对应机器人的三个部分是:传感器、微处理器、执行器。
第二代机器人是由电脑控制,可根据需要按不同工 作的机器人。
3.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具有人的“五官”及“大脑”,可以感
知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状态,并能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 采取相应的行动。
四、机器人的分类
关于机器人如何分类,目前国际上没有制定统一的标 准。我国的机器人专家从应用环境出发,将机器人分为两 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五、机器人的用途
机器人的用途具体可以概括如下: (1)机器人能够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2)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重复劳动。 (3)机器人可以改善人类的有关机器人的网址外,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机器人的网站?请写下来。
本课学习任务
1.知识任务 了解机器人的概念、
特征、分类和用途。
本课学习任务
2.技能任务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人和机器人智能
行为的区别。
本课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任务 培养同学们对机器人的兴趣和热爱科学、
勇于探索的精神。
一、什么是机器人
机器人是一种集机械学、力学、电子学、 生物学、控制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和系统工 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综合体。
2.微处理器——机器人的 “大脑” 1.传感器——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3.执行器——机器人 的四肢和嘴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

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本文为浙江摄影版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希望对教师教学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

2.认识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了解机器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4.能够简单地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5.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机器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4.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教学难点:1.机器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机器人吗?机器人都有哪些样子?机器人能够完成哪些任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第二步:知识讲授1.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让学生认识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第三步:课堂讨论让学生围绕机器人的优缺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机器人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四步:动手制作让学生根据课程要求,使用材料、工具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教师可以先示范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动手实践。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机器人模型,并互相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1.讲授法:运用图文并茂的PPT资料,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加深他们对机器人的认识和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认真制作机器人模型。

2.机器人模型评价:学生所制作的机器人模型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具有创意。

3.理解程度:学生对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构成原理是否理解透彻。

4.个人能力: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否得到提高。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3.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3.11认识机器人浙江摄影版新共18张PPT

图9-4 机器人的支撑、连接部件
图9-5 个性化的机器人
马达是使机器人运动的重要部件。图9-6是机 器人常用的几种马达,今后我们会用到它们。
图9-6 机器人的马达
图9-7是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它们能感知外界 是否有障碍物、温度的高低和光的变化等。
光电传感器 触动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 火焰传感器 图9-7 机器人的传感器
图9-11 机器人的“心脏”
谢谢
四、机器人也能“听”会“说”机器人的能源
机器人的能源主要来自电能和光能。普通教 育机器人(用于教学的机器人)多数用的是可充电 电池或普通干电池,机器人所需的一切能源都是 由电池提供。现在,有的机器人提供了外接开关 电源,它可以直接从220伏交流电源插座取电,这 样机器人工作时更加绿色环保。(图9-11)
三、机器人的“眼睛” 图9-8是一种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红
外线传感器。为了实现不同方向的检测, 我们可以把它安装在不同的侧面。
图9-8 红外线传感器
图9-9 颜色传感器
为了让机器人识别颜 色,我们还可以在机器 人身上安装颜色传感器 (图9-9)。有了颜色传 感器,机器人就能识别 某种颜色的路线了。
A 图9-1 机器人的“大脑”
B 图9-1 机器人的“大脑”
教育机器人与其他应用机器人一样有一个 中央控制器,所有的控制处理、加工、运算都 是在这里完成的,这就相当于机器人大脑了。
图9-2 教育机器人工作原理
A
B
图9-3 机器人与计算机实现通讯下载 的连接线与红外线发射器
二、机器人的“手“和“脚” 人有躯干、手、脚,所以我们能做事、行走和 奔跑。机器人同样有躯干手和脚,只是它们通常由 各种标准化的部件所代替。图9-4是机器人常用的支 撑和连接部件,利用这些标准化的部件,我们可以 根据需要拼装成不同的机器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1课走近机器人教学
建议3 浙江摄影版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和运行。

课时安排:2-3课时。

课前准备:一段舞蹈或音乐程序(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两大块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一般硬件特征和软件组成;掌握操作课堂教学机器的一般步骤。

学生对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学习,老师可以适当作一些演示和讲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光有硬件结构的机器人还是不能正常工作的,还需要有机器人能读懂的程序。

展开介绍机器人配套软件的重要性、界面、图标等方面内容,再过渡到课堂教学机器人的一般操作过程和方法,把前面两部分综合起来,完成一个范例程序的下载、调试和运行。

教学建议:根据不同的教学机器人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情况,本节内容可以进行重新编写和整合。

可以先在机房对机器人编程软件界面进行单独介绍和学习,尝试编写一段小程序,再进行机器人实践操作。

也可以先讲解机
器人的硬件结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认一认“机器人大脑、传感器、执行器”等,学习机器人的编程软件。

本课要重点介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特别是在机器人软硬件的结合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由简到难,逐步推进。

一般可以让学生下载一段范例程序并尝试运行,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

练习建议:
1、观察教学机器人,进行一些简单的组合、分拆活动,让学生来说一说机器人的各部件名称和作用。

要求组内成员找到机器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以后,互相说一说,并作适当的记录。

2、上机作业:按照机器人操作步骤和方法,下载一个教师提供的程序,并能够让机器人现场运行,想一想,这个程序是用来干什么的?在全体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作进一步的指导,对范例程序作一些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