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简介
中国历史事件之奴隶社会
中国历史事件之奴隶社会三、奴隶社会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破坏了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惯例,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此。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朝历时470余年,公元前16世纪,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打败桀。
夏朝灭亡。
夏朝的农业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已知酿酒,并发明了青铜器铸造技术,这一创造发明,标志着中国从夏开始,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铜器时代。
夏朝的“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一直流传到现代。
2.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奴隶制朝代。
从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II世纪。
延续600年时间。
商朝是我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这时已有金属器物、青铜器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为世界历史所罕见。
农耕畜牧及手工业与商业有了明确分工,文字历法等文化出现。
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商朝已有成文法,所以荀子说:“刑名以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代的文字主要是刻记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上,其中以刻记在甲骨上为最多,刻记在甲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乘商朝内乱,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纣,激战于商都郊外的牧野,商兵阵前起义。
引周兵攻入商都,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
3.西周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韦曲西北)。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编制的礼乐制度和建立的完备的宗法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礼”是体现奴隶主贵族统治意志的生活方式,其内容包括国家政治制度、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仪节等,分吉、凶、军、宾、嘉五礼,即有关祭祖丧葬、军族、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仪式,“军”是配合“礼”的五乐形式。
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族制系统,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嫡长子继承权的制度。
其内容是: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又是全姬姓宗族的首领,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每代“天子”都是以嫡长子继承父位,为下一代的“天子”;每代诸侯也是由嫡长子即位。
二 中国奴隶社会
二中国奴隶社会1.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黄河流域涿鹿之战打败东方蚩尤部落华夏族皇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禅让制前禹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2.夏朝(前2070 -前1600年)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定都阳城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3.商朝(前1600-前1046年)前1600年商汤战胜桀夏亡商建汤任用尹伊盘庚迁都到殷殷朝4.西周(前1046-前771年)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周武王前1046年牧野大战商朝灭亡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前771年西周灭亡5.东周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⑴春秋争霸齐桓公任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国富兵强前七世纪中期诸侯会盟成为第一个霸主晋文公了解民间疾苦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强国前七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成为第二个霸主楚庄公打败晋军做中原霸主战国七雄三家分晋韩赵魏瓜分晋国七雄并立齐楚秦演韩赵魏东西南北后中间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⑵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前356年秦孝公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工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奠定基础。
大变革的作用: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
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介绍
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介绍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
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介绍战国秦汉的极权奴隶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说:“在商和西周、春秋时期,由于村社制还未解体,农业劳动的主承担者是村社成员,奴隶恐怕只起次作用。
到战国时期,村社走向瓦解,社会上贫富分化加剧,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法贵族没落了,出现了新兴的富商和手工业者,还有数量很多的独立小农。
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富者大量地利用奴隶去从事物资生产,贫者则因破产而沦落为奴。
从这时起,奴隶制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不但官府使用奴婢进行手工业生产,商人和作坊主也大量使用僮仆、佣工从事开矿、冶金、煮盐、制陶、丝织等等手工业生产。
当时劳动力的买卖已相当频繁,出现了固定的或常设的劳务市场,即所谓“佣肆”。
至于奴仆的买卖,则往往“售于闾巷”(《战国策.秦策》)。
秦国的祖先非子,因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便由奴隶升迁为带有封土的子爵,封邑于秦。
他们的命运被决定于王的喜怒爱憎之间,任免升贬以至封爵杀头,均凭王及其亲信贵族的意志决定,秦国的宰相百里奚就是五张羊皮买来的奴隶。
公元前五世纪后期,魏国李悝变法,其《法经》规定:“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
“籍其家”就是将其家人全部沦为奴隶。
此类法律为当时各国普遍采用,如云梦《秦律》中有关各式罪犯之家人籍为奴隶的条文不少。
前361年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将从事工商业或贫穷的民众都沦为奴隶,而官僚集团则按军功爵秩分配“臣妾”(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书.垦令篇》),说明官府是何等蛮横地侵犯着民众的人身权。
《商君书.错法篇》载:“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
”《战国策.秦策四》谓当时各国“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
裘锡圭详尽论证了当时奴隶数量很大,且在生产上普遍使用,应定性为奴隶制社会(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
工艺美术史2-奴隶社会
羊首饕餮纹铜罍 商
四羊首兽面纹罍 殷商
青铜方罍 殷商
克罍 西周
蟠龙盖兽面纹罍 西周早期
卷体夔纹罍 西周中期
觥(gong,音工)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 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 兽头或象头形。
龙纹觥 殷商
司母辛觥 殷商
父乙觥 商晚
旂觥 西周早期
折觥 西周
日已觥 西周中期
毛公鼎
大克鼎 西周晚期
楚王子午鼎 春秋
鬲(li,音历)
多用来煮粥用,一般为侈口、三空 足。
四足鬲 商
兽面纹鬲 商中期
伯矩鬲 西周早期
垂鲮纹鬲 春秋早期
甗(yan,音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 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 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 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 孔。
盉(he,音禾)
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 具。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 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 之间有链相连接。
饕餮纹盉 早商
兽面纹盉 早商
妇好盉 殷商
龙纹盉 殷商
火龙纹盉 西周早期
卫盉 西周中期
长甶盉 西周中期
凤鸟纹盉 春秋中期
蟠蛇纹盉 春秋晚期
爵(jiu, 音决)
夏 商
公元前17世纪 公元前11世纪
周
公元前771年
春秋
公元前475年
战国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1世纪
(1)妇好墓
商代第23世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在河南安 阳西郊小屯村北。1976年发掘。是唯一能与甲骨 文相印证而确定年代与墓主身分的商王室成员墓。 出土的随葬品,反映了武丁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 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也有重要价值。死者生前 拥有军权,甲骨卜辞中屡有妇好率领大军对外征 伐的记载,说明墓主曾是一员勇武的女将。墓中 有四面铜镜,表明至少在商王武丁时期中国已使 用铜镜。随葬玉石器中,有商代玉器中的精品。 10余件玉石人物雕像,是研究当时衣冠发式的珍 贵资料。另有三件带把象牙杯,也是罕见的古代 艺术瑰宝。
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结束。
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本文是店铺整理奴隶社会开始结束时间的资料,仅供参考。
奴隶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从夏朝建立开始(前2070年)到东周战国时期开始结束(约前475年)奴隶制和封建制的最大区别就是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不同。
夏朝是我国最早搜索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
从夏朝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止,我国奴隶社会延续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6年),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
由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荒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有了发展。
因此,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是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是封建制形成的时代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
公元前475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到底是否存在奴隶社会(注意,不是存在奴隶制就一定是奴隶社会形态)本身是一个争论很大的事情。
所以,到现在连中国奴隶社会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论。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五种形态说是马克思根据地中海沿岸所提出来的。
但是,是否就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值得怀疑的。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代,都是奴隶制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平民成为奴隶,也有因犯罪被贬为奴隶的,有官奴和私属之分。
战国中期,秦朝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变法结束了这个体制,使国民(自由民)与奴隶获得了平等的民权地位。
汉朝,奴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东汉末年,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
汉唐时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良贱之分,如部曲(奴隶的一种)殴伤良民要处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论、部曲无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钱赎免。
奴隶社会(课堂PPT)
伯益
此文献的大意是:禹将死的时候准备传位给 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启继承了统治者的 位置。
7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 大战于甘。将战,作《甘 誓》……遂灭有扈氏,天 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夏启
此文献的大意是:启后来杀死了伯益,打 败了反对他的有扈(Hù)氏,还把有扈氏的俘 虏变成了放养牲畜的奴隶。
30
商 朝 玉 凤
商朝玉蚕
商 朝 玉 人
商朝玉象
31
说一说:下面符号各代表什么?
马 牛 羊猪狗鸡
甲骨文中的马、牛、羊、猪、狗、鸡即是后世的“六畜”, 为当时家畜(chù)家禽的主要品种。商代大型祭祀活动一次要用 几百头甚至上千头家畜。商代畜牧业很发达。
32
商纣王像
商朝的统治长达500多年,最后一个王是纣(Zhòu)王。纣王实行残暴的统治,商3朝3 加 速走向灭亡。
44
3.古代科学文化大发展,“百家争鸣”
➢道家学派创始人——李耳——《老子》(又名 道德经)
➢庄周——《庄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诗》(即《诗
经)、《书》(即《尚书》、《春秋》) ➢孟轲——《孟子》 ➢荀况——《荀子》
45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墨子》 ➢法家最著名代表韩非——《韩非子》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子兵法》、孙
8
启的即位
➢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 “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 下的共主。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 了贤能的舜,舜老的时候,把“王”位 禅让给了禹,但禹老时却把“王”位传 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 袭制所取代。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奴隶制国家--夏朝。
高一奴隶社会知识点
高一奴隶社会知识点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指的是在社会发展中,奴隶制度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
本文将从奴隶社会的概念、特点、经济基础以及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概念奴隶社会是指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形态中,劳动者被剥夺自由地位,成为奴隶,被奴隶主占有和支配的社会形态。
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等地,持续到公元西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代希腊、罗马等地。
二、特点1. 奴隶制度:奴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生产力,他们被奴隶主占有并强制劳动,没有私有财产和自由。
2. 和平发展:奴隶制度下的社会发展较为稳定,奴隶主阶级统治阶级对内统一,对外开展军事扩张。
3. 农业经济:奴隶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奴隶在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以及养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 社会阶级划分:奴隶社会存在着奴隶主和奴隶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拥有土地和奴隶,奴隶则失去自由地位。
三、经济基础1. 农业生产:奴隶制度下,农业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以供奴隶主享用,特别是农业劳动所得,是维系奴隶社会稳定的关键。
2. 商品交换:奴隶社会出现了一定的商品交换,奴隶主通过购买和销售奴隶、农产品等以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3. 铁器制作:在奴隶社会晚期,铁器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四、社会结构1. 奴隶主阶级:奴隶主是社会的统治者,拥有土地和奴隶。
他们经营庄园,享受奴隶劳动所得,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
2. 奴隶阶级:奴隶是统治阶级的财产,失去自由地位,被迫从事体力劳动。
他们没有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完全受奴隶主支配。
3. 自由民:自由民是一个夹在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社会群体,他们既不是奴隶也不是奴隶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总结: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是奴隶制度、和平发展、农业经济和社会阶级划分明确。
其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结构由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自由民构成。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1.夏王朝①夏启破坏禅让制,建王位世袭制,夏王朝确立②夏建立国家机关、军队、刑法、监狱③夏桀(jié)的残暴与商汤灭夏2.商王朝①商汤灭夏建商王朝②盘庚迁殷定都(殷朝与殷墟的来历)③商王朝灿烂的文明甲骨文--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之始四羊方尊青铜器--手工业技术(成分、冶炼、铸造)人牛生与殉葬--奴隶制度的见证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天文历史--由夏历沿用而来④商纣王的残暴与武王伐商(牧野之战)3.西周王朝①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政治--分封制(巩固疆域、护卫周王室)②社会制度经济--井田制(土地固有制)③周厉王残暴贪财与国人暴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④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⑤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东周开始4.春秋春秋五霸齐桓公→管仲改革、尊王攘夷、兼并战争、葵王①争霸战争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后期→吴越(夫差与勾践)②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铁器与牛耕③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铁器、牛耕--生产效率提高;私田的大量出现;"初税亩"的实施。
剥削方式的改变:奴隶主→封建地主奴隶→半自由农民封建生产关系④文化成就文学--《诗经》哲学--辩证法哲学--老子《道德经》-观点社会--无为;小国寡民政治仁、礼正统名人--孔子教育儒教影响最大中国→东方→世界文化统治工具兵法--孙武《孙子兵法》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1.战国①争霸战争的继续和"战国七雄"②各国的变法及其秦变法的巨大成功经济废除井田制,确认土地私有制秦孝公奖励封建农业生产,禁止弃农经商效果:使秦国(商鞅)废除奴隶主的世袭特权,按军功授爵成为七国之首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③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a.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地位重要了b.冶铁业各国都有冶铁中心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3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规模、技术提高c.天文学:《甘石星经》d.医学:扁鹊e.建筑:鲁班f.学术争论:"百家争鸣"--墨、儒、道、法、兵g.楚辞的创作:屈原h.艺术:编钟2.秦朝①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秦,都咸阳②嬴政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丞相→行政中央御史大夫→监察→皇帝创皇帝称号太尉→军事确立皇权至高无上郡(守)地方→皇帝县(令)③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与匈奴作战,夺回河套地区军事上修建长城④秦的疆域⑤秦末农民大起义与秦的灭亡a.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赋税的沉重→生存徭役的苛繁→劳动力矛盾法律严酷→族诛、连坐、肉刑起义的口号、政权、结果b.刘邦、项羽起兵反秦项羽→巨鹿之战--打败了秦的主力刘邦→入关中攻下秦咸阳--灭秦(公元前206年)c.楚汉战争(前206~202年)刘邦的正确策略:废秦法、收民心、善用人坑下之围、四面楚歌、乌江之战、项羽自刎3.西汉①刘邦建西汉,都长安②汉统治者长期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及其效果a.刘邦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统治思想-文武兼用、社会经济的现实士兵复员措施: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恢复逃亡者地宅减轻赋税奴隶释放为平民减租、免租b.文帝提倡节俭改革刑法:减轻、废连坐、肉刑c.景帝:重农d.效果:"文景之治";武帝时寝仓斗实,国力强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③汉武帝时期的强盛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奠基--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央收回王国中央政权的巩固和强化"推恩令" 官吏任免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办太学军事上与匈奴的战争:平定北、西北部边境安全b.开拓中西交通的新局面张骞出使西域⑴经济文化的交流⑵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开通4.西汉的灭亡①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卖身为奴现象②王莽篡权与改制失败③农民起义与西汉的瓦解:北方-赤眉军;南方-绿林军→昆阳之战5.东汉①刘秀建东汉,都洛阳②"光武中兴"③东汉经济与民族、外交事务的继续发展a.王景治理黄河重建西域都护b.中央与西域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c.中外关系班超派使者出使大秦(到波斯湾,公元97年)大秦使者来中国④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的瓦解a.黄巾大起义的特点:有组织--太平道(宗教组织)有准备--预言b.各地豪强地主势力趁机拥兵自立,帮助东汉镇压农民起义后,割据称霸c.东汉王朝的瓦解:农民起义失败6.秦汉时期的文化①数学:《九章算术》②造纸术:竹木简→帛→丝麻纤维纸(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③科学家:张衡-地动仪④医学:华佗⑤史学:司马迁《史记》⑥哲学:王充⑦宗教:佛教(由来、传入、传播)道教(土生)⑧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四、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①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形成军事集团②北方:曹操、袁绍的决战--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③曹操与孙、刘联军的决战--赤壁之战--孙、刘胜,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魏 220年洛阳④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蜀 221年成都吴 222年建业⑤著名的人和事三顾茅庐a.诸葛亮治蜀--七擒孟获b.孙权派卫温去夷洲→大陆与台湾的最早联系的方式2.西晋①魏的强大及其灭蜀②魏权臣司马炎废魏建西晋,都洛阳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4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八王之乱"③西晋的社会经济状况,晋惠帝社会经济遭破坏内迁各族,心怀不满④刘渊起兵灭西晋(316年)3.东晋、十六国①南方:司马睿建东晋,都建康(317年)②北方:十五国与西南成汉--十六国③北方前秦一度强大及其统一黄河流域④前秦与东晋的决战--淝水之战(383年),东晋胜,形成南北对峙局面4.南北朝①南朝a.东晋将刘裕废东晋,建宋b.宋将废宋建齐c.齐将废齐建梁d.梁将废梁建陈②北朝a.北魏的强大及其统一黄河流域(鲜卑,拓跋珪)经济上--均田令,租调役制b.北魏孝文帝改革政治上--迁都生活上--全面汉化文化上--接受汉文化c.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③这一时期的突出事物a.江南的开发(开始,较大发展)b.士族及其士族制度的形成九品中正制→士族制度五、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1.隋①北周外戚夺权,建岁,都长安(581年)②统一条件的成熟及隋完成统一的历史使命(灭陈,589年)③隋的经济与政治农业--耕地,产量→官仓丰实经济繁荣手工业--造船技术商业--几万富商迁洛阳交通运输业--大运河的开通政治创新改革官制--设三省六部改革官员选拔方式--科举制(设进士科)加强与台湾的联系--三次去流求④隋末农民起义与隋的灭亡2.唐朝①隋大臣李渊父子起兵反隋,建唐,都长安(618年)②唐朝前期的统治状况及其带来的繁盛景象统治思想--吸取隋亡教训,君与民=舟与水统治手段--用人、纳谏政治--三省六部,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a.唐太宗统治政策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制--缓和矛盾,发展生产民族--减少战争,以族治族--改善,交流中外--友好,开放效果:"贞观之治"b.武则天奖励农业--经济继续发展重用才者为官c.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平定动乱,稳定政局重视选拔人才与地方官的任用d.唐前期的繁盛农业--新式工具的创制与使用手工业--制陶技术--"唐三彩"商业--长安、洛阳唐与突厥东突厥--战--建都督府西突厥--接受册封--灭安西都护府唐与回纥--册封北庭都护府民族关系唐与靺鞨黑水--纳贡--设黑水都督府粟末--册封唐与南诏--册封政治-改革行政唐与吐蕃--通婚、会盟经济-班田制中朝(新罗)--互遣使节、音乐、织锦技术租庸调制中外关系中日--遣唐使、著名人物、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文化-日本文字中印--互派使者、熬糖技术、文化艺术交流、玄奘西游城市建设-京都③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生活习俗a.唐玄宗后期的统治:政治黑暗、节度使权力膨胀b.安禄山、史思明先后叛唐作乱c.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平息叛乱d.社会经济遭重大破坏④唐朝的衰亡a.藩镇割据局面--唐中央政权日益虚弱b.割据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继续破坏c.唐末农民起义瓦解唐的统治(领袖、特点、政权)3.隋唐文化六、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西夏、金、元)1.五代十国①唐末节度石朱温废唐,建梁(后梁)②北方黄河流域:五代(先后更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③南方和山西:十国(交替并存)④后周周世宗柴荣进行的改革2.北宋的建立及其政治经济状况①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宋,都东京(960年)②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⑴收回大将与节度使的兵权及其他权力--"杯酒释兵权"行政--中央派文臣知州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财政--中央派转运使中央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5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军事--挑选强壮的士兵到中央(留下老弱)行政--削宰相权,设副相⑶调整中央机构军事--枢密院、建中央正规军(禁军)互相牵制,听命于皇帝财政--三司使效果:冗官、冗兵、冗费③北宋经济的发展a.手工业--制瓷业河北定窑江西景德镇b.商业--流通的货币--纸币3.北宋与辽的关系①契丹的兴起、统一与建国(耶律阿保机)②契丹国的扩张及其国名的更名(耶律德光)③辽与宋之间的战争与和议a.澶州之战 1004年b.澶渊之盟 1005年4.北宋与西夏的关系①西夏的兴起及其建国(元昊)②西夏与宋的战与和(1044年和汉)5.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及其政治经济改革财政困难①北宋中期的社会问题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频繁边境安全仍是隐患②王安石变法a.目的--富国强兵b.主要内容--"五个法"c.初见成效d.失败及其原因6.北宋与金的关系①女真族的兴起及其建国(完颜阿骨打)②金与北宋联合攻辽,灭辽(1125年)③晋南下攻宋与北宋李纲领导的东京保卫战④"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27年)7.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的关系①赵构建南宋,都临安②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王彦"八字军"③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岳飞岳家军韩世忠郾城大捷(1140年)宋称臣④岳飞被害与绍兴和议(1141年)划辖城南宋与金对峙岁币8.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①南方经济的显著发展a.农业--产量、棉花b.手工业--棉纺织业、造船业(技术)②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显著发展9.元朝的统治①蒙古族的兴起及其统一建国(铁木真)(1206年,斡难河大会)②蒙古的对外扩张及其灭西夏(1227年)③蒙古联合南宋灭金(1234年)④蒙古南下攻南宋及其更改国号(忽必烈)(1260年、1271年)⑤元灭南宋,统一全国(1276年)(历史意义)⑥元朝的行政管理措施a.主要制度--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包括云南边远地)b.对台湾、澎湖地区--澎湖巡检司c.对佛教及吐蕃地区--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域)⑦元朝的社会、经济状况民族杂居a.民族的大融合 "汉人"范围扩大蒙古族大量内迁回族的形成地方手工业--棉纺织业人物b.社会经济的进步漕运--大运河的再开通交通运输业海运c.社会矛盾元实施四等人制主要--农民与地主10.宋元文化①三大发明②二位科学家宋:沈括元:郭守敬史学③文化艺术戏剧词绘画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统治①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与朱元璋建明,都应天(1368年)②明朝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加强皇权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各部尚书→皇帝)布政司(行政)地方--设三司,直属中央按察司(司法)直属中央都司(军事)设特务机构侍卫亲军--锦衣卫宦官--东厂、西厂八股取士,培养奴才→范围、格式③巩固边防a.营建并迁都北京(明成祖)b.与蒙古部族的和战关系瓦剌--战,"土木之变"鞑靼--和c.修建明长城④明朝的对外关系a.友好--郑和下西洋浙江(台州九捷)b.抵抗侵略--戚继光抗倭福建、广东(俞大猷)⑤社会与经济状况农业--水稻产量、新品种、经济作物种植a.经济的显著发展手工业--大量产品投入市场商业--工商业中心城市、白银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地区--江南--苏州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行业--纺织业形式--手工工场状况--"机户"与"机工"间的雇用关系⑥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明的灭亡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6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领袖--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口号--"均田免粮"a.明末农民大起义政策--"五年不征,一民不杀"政权大顺大西失败--满汉地主联合镇压功绩--推翻明朝2.清朝的统治①建州女真的兴起及其统一建国(努尔哈赤)(八旗制度)②后金的扩张及迁都沈阳③国号与族名的更改(皇太极)(1636年)④清军入关,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顺治)⑤清统治下的政治与经济政治强化皇权--设军机处加强思想控制--兴"文字狱"地点扩大:江南、广东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行业增多缓慢原因形式--手工工场规模扩大⑥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斗争a.对内粉碎噶尔丹叛乱(漠西蒙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东南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b.对外清设置台湾府东北雅克萨之战(俄)《尼布楚条约》⑦清朝的辽阔疆域及其实施行政管理方式a.清的疆域b.清的主要行政管理方式:省、将军辖区、办事大臣辖区、盟旗c.清对西藏的加强管理: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雍正)3.明清文化①三本书及作者: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②三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③四本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一、鸦片战争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①背景原因②鸦片对中国的巨大危害2.中国政府的禁烟①林则徐的禁烟措施②虎门销烟3.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发动侵华战争①简单经过:1840年6月:广东→福建→浙江→天津1841年:香港岛→广州虎门(关天培)→厦门→定海(三总兵)→吴淞(陈化成)→南京三元里②结果:《南京条约》1842年a.内容条约--五项附件--三项b.危害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开始进去半殖半封社会①社会性质的变化:独立主权国家→半独立,主权受侵害--半殖封建经济结构→资本主义、封建经济并存--半封②社会矛盾的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主要农民与地主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③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原因①外国商品销路不畅②三国提出"修约"要求被拒2.借口与有关国家3.战争的简单经过1856~1858 广州→天津《天津条约》1859~1860 天津→北京《北京条约》(大沽口)(火烧圆明园)4.条约内容及其危害5.沙俄乘机攫取中国大片领土6.中国政局的变动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①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1861年11月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国政局的特点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放弃中立(英、法)愿协助剿(法、俄)三、太平天国运动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传统2.洪、冯二人赴广西传教--紫荆山--思想、组织的准备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4.永安建制:天王--洪秀全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西王--肖朝贵东王--杨秀清冀王--石达开5.太平天国的顺利进军,与定都天京(1853年3月)6.《天朝田亩制度》7.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8.太平天国后期的战争①政治上--洪仁玕《资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卫战②军事上陈玉成--安徽:安庆保卫战9.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0.历史评价①失败原因农民的局限中外反动势力强大②历史作用③性质四、洋务运动1.洋务派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①二个过程②群体③认识④主张与目的⑤代表性人物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经营方式(官办)与特点(三性),口号(自强),作用〕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7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教育,引进西方科技④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海军(1884年)→北洋舰队(1888年)〕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阶级力量的成长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时间、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与特点①处境:受压迫、受束缚②政治特点:a.革命性b.少、小、弱妥协性不彻底软弱性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①早于资产阶级(三个来源)②政治特点:集中→团结苦→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③早期斗争→自发性经济斗争六、中法战争1.法国挑起战争的背景原因2.战争的主要经过(二线三个战役)3.结果--中国不败而败--《中法新约》4.台湾省的设立(1885年)七、甲午中日战争1.战争的背景状况:中日出兵朝鲜,就撤军问题产生分歧2.日本突袭清军,挑起战争3.战争的主要经过:国外--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国内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4.结果:《马关条约》①时间、地点、人物②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③危害5.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及其危害①开设银行②政治贷款③修筑铁路④投资设厂⑤开采矿山2.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特点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①强占租界地②划分势力范围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九、戊戌变法1.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点①维新派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②维新派的政治主张③维新派的政治特点根由--接受双重教育(传统+西学)表现--政治上进步,但比较软弱,反对根本革命2.维新派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①办学与讲学(万木草堂)②多次上书(公车上书)③创办刊物(《中外纪闻》)④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保国会3.戊戌变法的实行及落实状况①光绪帝下诏变法(1898.6.11)②变法的主要内容③变法法令受到严重的干扰与阻碍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执行b.那拉氏打击维新力量,组织发扑准备4.戊戌变法的失败①维新派挽救危机的措施--向袁世凯求助②袁世凯向荣禄告密--那拉氏发动政变囚光绪帝,宣布"亲政"废除变法法令,迫害维新人士③戊戌变法的失败及其历史评价a.性质b.历史作用c.失败原因d.历史教训十、义和团运动1.义和团的由来及其政治主张的变化①原名、产生地区、原来的宗旨②1898年→"扶清灭洋"(地点、人物)→序幕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与清政府态度的变化①义和团向京津发展②清政府转变态度及其内在目的3.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6月)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①天津②北京5.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北京与清政府转变态度6.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评价) "借师助剿"7.《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完全陷入半殖半封社会深渊十一、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①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②孙中山组织兴中会(1894年)--标志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时、地、成员、组织的发展宗旨--推翻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①章炳麟②邹容③陈天华3.革命形势的发展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①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②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地、机构、刊物、领袖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作者:历史爷爷 2006-5-23 13:06 回复此发言8 回复:高中比较全面的一份笔记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4.同盟会成立后的努力奋斗①通过论战宣传革命思想②积极组织武装起义萍浏醴(刘道一、会党)黄花岗(黄兴、革命党人)5.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与辛亥革命的爆发①全国性的收回利权运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②高潮--四川保路运动(立宪派、口号、组织)革命党人清镇压起义③武昌起义起义的周密准备(机构、领袖、成立)起义计划泄密而仓促发动--占领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的成立--旧官僚掌权6.全国的响应与清政府统治的崩溃7.中华民国的成立①南京的集会②中华民国的成立③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政策标志《临时约法》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①袁世凯出任清总理内阁大臣,施展反革命两手军事威胁拥护共和②清帝被迫退位(1912年3月)③孙中山辞职④袁世凯玩弄伎俩,在北京就职⑤袁世凯下令临时政府北迁,组建北洋军阀政权(1912年4月)9.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①性质②历史作用③教训十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辛亥革命果实而进行的斗争1.宋教仁的"政党内阁"及其失败(1912年8月)--"宋案"2.袁世凯的善后借款与孙中山号召反袁3.李烈钧、黄兴等人发动"二次革命"及其失败4.反对袁世凯卖国与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①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②袁世凯一步步加大独裁权力③袁世凯悍然复辟帝制④孙中山在日本开展反袁斗争⑤蔡锷、李烈钧发动护国战争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5.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及张勋复辟的被粉碎①北洋军阀的派系②地方军阀③院、府之争与张勋复辟④孙中山领导讨逆斗争6.护法运动①段祺瑞政府的坚持反动独裁②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开展护法运动③冯国璋的南北议和导致护法运动分裂④护法运动失败十三、新文化运动1.背景:北洋政府掀起复古尊孔逆流2.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与之展开斗争(宣传资产阶级文化)3.主要人物及其运动的概况a.创办《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一文,提"科学"与"民主"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序幕①首倡:陈独秀 b.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文学革命论》--掀起文学革命c.刊登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向纵深有了基础②李大钊参与并推动新文化运动--《青春》热情介绍与宣传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③蔡元培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聘任才学之士,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据地④胡适:提倡新文学内容:言之有物形式:白话文,新式标点符号⑤鲁迅:把进步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典范结合优秀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思想上:三提倡、三反对文学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⑥新文化运动的概况主要阵地:《新青年》、北大历史作用:性质→作用发展状况:四提倡、四反对→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五四运动北洋政府反动卖国①社会背景新文化运动唤起民众的觉醒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队伍(200万)俄国十月革命启示新的道路与方向。
第2讲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奴隶社会(共30张PPT)
夏商时期。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德治思想的渊源 ①西周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 宗法为核心 的礼制
:西周
②提出 “敬天保民” 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性。
夏商周: 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法治思想的渊源
《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
选3 P2
选1 P3
(二)经济
1.特征:P7 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时期。
2.表现
(1)农业:P7 (2)手工业:P7
中国的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 “关卡”就要被征税。(选2 P94)
(3)商业:(选必1第15课、选必2第7课)
时期
表现
夏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的仿制贝(选1 P87)
2.世袭取代禅让可能存在激烈的斗争
3.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 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
它是阶级斗争产物,适应当时生产力 发展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由野蛮步入文明, 从禅让到世袭是人类社会一大进步。
二、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一)政治(与选择性必修1第1课整合)
,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
②公元 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前770年 年,周平王东
迁洛阳,史称东周。
二、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一)政治
1.夏(约前2070-前1600) 2.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4.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选必1 P3)
二、奴隶社会时期: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前771年)
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1.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
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机器的出现为标志。
2.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3.西周: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
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4.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政治: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经济:井田制的瓦解。
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封建社会⑴战国时期: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阶段。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实力增强,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在各国确立。
经济:封建经济初步繁荣。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获得一定发展,并互相推动。
文化:战国时期的思想、科技和文学艺术均取得突出成就。
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是“百家争鸣”。
这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巨变;封建地主阶级的集权政治代替了奴隶主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战国时代各国对人才的渴求和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诸侯纷争为知识分子提供的自由流动和自由表达观点的社会环境;阶级关系的变动和阶级斗争的复杂化等等因素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形成。
⑵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
政治: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整体的确立和巩固(史实略)。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民族: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
长期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
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
在西部,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
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联系。
在南方,秦汉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
对外关系:奋发进取精神推动了秦汉走向世界的步伐。
秦汉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丝绸之路”,使得汉代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
文化: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既有残酷的战争掠夺,也有对峙下的竞争发展。
奴隶社会介绍:什么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有什么优点?-历史_中国历
奴隶社会介绍:什么是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有什么优点?-历史_中国历史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
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叫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占有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它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关系的狭隘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此次历史变革中,奴隶主无疑得到最大利益,可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脑力劳动或者不参加劳动,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奴隶也得到了利益,某些战俘奴隶避免了战败被杀的命运,同时生活水平要比原始社会总体要有所提高。
奴隶视为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叫奴隶社会。
夏朝是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的出现为标志。
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
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
在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处于瓦解阶段,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
井田制的瓦解。
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原始社会瓦解后出现的人剥削人的社会。
以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奴役为主要特征。
中国古代历史的与社会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的与社会制度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演变。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制度的发展。
1. 原始社会:中国古代历史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那时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在部落中,没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制度。
人们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集体合作来维持生存。
2. 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成为劳动力的来源。
奴隶主拥有奴隶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奴隶主阶级统治下的国家采用君主制,通过征服和剥削其他部落来获取财富和权力。
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包括商、西周、东周等时期。
3. 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时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社会的核心是封建土地制度。
君主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官员和武将,以作为赏赐和控制手段。
这些贵族和官员统治着自己的封地,并从农民那里收取地租。
这种社会体制一直延续到清朝。
4.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指国家政权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
汉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被确立,并在隋唐时期达到巅峰。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由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和控制。
封建制度下的贵族地主逐渐丧失权力,统治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与官僚阶层手中。
5.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
唐代时期正式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范围逐渐扩大,大大提高了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6. 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主要以农耕为基础。
农民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力和税收来源。
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辛勤劳动维持生计,也为国家提供粮食和税收。
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7. 社会等级:古代中国社会等级分明,有严格的士农工商四民等级制度。
士人享有特权,农民和工匠居于下层,商人则被视为低下阶层。
社会阶级固化,社会流动性有限。
8. 家族制度:家族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家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核心作用。
奴隶社会是什么
奴隶社会是什么世界上经历过奴隶社会的国家屈指可数。
中国是否存在奴隶社会发展阶段?奴隶社会是什么的呢?本文是整理的奴隶社会是什么资料,仅供参考。
奴隶社会是什么奴隶社会是指在一个人类社会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
奴隶社会是原始社会瓦解后出现的人剥削人的社会。
以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奴役为主要特征。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
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中国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
产生和确立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能够生产剩余产品,从而使奴役他人变为有利可图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形式,即奴隶占有制。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进一步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
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奴隶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叫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原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其原因主要有大量劳动力的保存在奴隶制度下,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变成奴隶,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
保存大量劳动力,就有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生产和劳动协作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和大量奴隶,集中在自己的庄园和作坊中,就有可能组织较大规模的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完成巨大的工程。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的资料,仅供参考。
奴隶社会奴隶制度中国奴隶社会奴隶制度简介中国的奴隶有很多种类,成因也很不相同,总的趋势是从周朝开始,奴隶或者说主仆的人身依附关系一直在削弱,基本承认到战国开始就没有了奴隶制。
在民国成立后,中国最终从法律上明确消除了奴隶的存在。
发展夏、商、西周时代,都是奴隶制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平民成为奴隶,也有因犯罪被贬为奴隶的,有官奴和私属之分。
春秋中期,秦国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变法结束了这个体制,使国民(自由民)与奴隶获得了平等的民权地位。
汉朝,奴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东汉末年,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
汉唐时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良贱之分,如部曲(奴隶的一种)殴伤良民要处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论、部曲无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钱赎免。
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没为官奴。
宋朝以前,长期受雇于人的,其地位低于良民,也是奴隶的一种。
宋朝开始,因雇佣关系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
但实际上,私属奴隶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过在法律上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元代,由于蒙古族本身实行奴隶制,所以官奴盛行。
清初也对汉人实行奴隶制,至雍正年间才废止奴隶制,清初经济繁荣,康熙皇帝采低税负,像明朝一样卖身为奴者实际上已大幅减少。
世界各国奴隶社会奴隶制度朝鲜在朝鲜王朝,官员若被判了谋反罪,其家人会被充作官婢使用。
这些官婢的地位非常低微,可以说相等于国家的贱民。
不过,另一方面,国家亦为这些官婢提供一个翻身的机会:若他们有幸可以考医科成为医官或医女,医官可以除去贱民的资格,而医女则无法除去贱民的资格。
伊朗伊朗(旧称波斯)是第一个废除奴隶制并在所有的帝国建设及军队中使用有偿劳动力的文明。
波斯帝国的建立者居鲁士大帝在他的人权宪章中废除了奴隶制,这本宪章现在保存在大英博物馆里。
奴隶制社会的解释
奴隶制社会的解释奴隶制社会学习资料一、定义奴隶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工具等)并完全占有奴隶本身。
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被买卖、赠送甚至随意处死。
二、产生的原因(一)生产力发展1. 金属工具的使用在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如青铜器,后来发展到铁器)开始被广泛使用。
这使得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们能够开垦更多的土地,进行更复杂的生产活动。
例如,铁制农具的出现,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原本在石器时代难以开垦的土地,现在可以被耕种,粮食产量增加,这就为剩余产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 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求之外,开始有了剩余。
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得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管理、文化等其他活动。
这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因为人们开始关注对剩余产品的占有。
(二)私有制的产生1. 概念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制度。
在原始社会,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人们开始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进而发展到对生产资料(如土地、牲畜等)的私有。
2. 影响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分化。
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如善于经营、拥有特殊技能等)积累了较多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逐渐贫困。
这种贫富分化不断加剧,最终形成了阶级对立,为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三、社会结构(一)奴隶主阶级1. 特征奴隶主阶级是奴隶制社会的统治阶级。
他们掌握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奴隶等。
奴隶主不从事直接的生产劳动,主要依靠剥削奴隶的劳动成果为生。
他们在政治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制定各种法律和制度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2. 地位与作用在社会中处于最高地位,享受着各种特权。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组织社会生产(虽然是通过剥削奴隶的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领域的发展。
中国的奴隶制时代
第二讲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中华文明的奠基期一、基本概念:1、奴隶制社会:马克思主义五大社会形态之一。
以奴隶主占有奴隶和生产资料为基础,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比原始社会有所提高,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有了分工,奴隶主和奴隶形成两个对立的阶级,奴隶主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国家。
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在中国历史学界,对于中国历史是否存在“奴隶社会”时期,各方学者持不同看法。
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持“有奴派”观点学者认为,中国历史的”奴隶社会“阶段以公元前16世纪商高祖上甲为起点,以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结束;以黄现璠教授为代表的“无奴学派”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
2、根据马克思历史理论,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为奴隶社会,此观点争论较多。
奴隶社会以社会下层的广大奴隶群众为主要生产角色,然而就传统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工作并没有发现中国上古时期广泛实行奴隶制度的迹象。
因此,学界对此颇有争论。
】二、基本知识:1、时间:BC2070夏朝的建立---BC476年春秋的时期2、历程:创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3、朝代:A、夏朝:①时间:BC2070年夏朝建立---BC1600商朝的建立②国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③疆域: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对于夏朝的行政区,世传为“九州”:[64]冀州,夹右碣石入于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贡道必经之处。
(今山西、河北省境、辽宁西部。
)兖州,浮于济、漯,达于河。
(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角。
)青州,浮于汶,达于济。
(今泰山以东之山东半岛。
)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
奴隶社会(课堂PPT)
5
茫茫禹迹,画作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建立军队,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出现了镇压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
20
二里头遗址出土文物
铜爵(jué)·盛酒器
镶嵌十字纹方钺(yuè)·兵器
陶盉(hé)·温酒器
21
陶鼎(dǐng)·煮肉器
二、商朝——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
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22
昔有成汤,自彼
氐羌(边远的少数
族),莫敢不来享
(进贡),莫敢不来
王(朝见),曰商是
常(永远的主人)。
——《诗经·商颂》
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产生了。
6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 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 启。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伯益
此文献的大意是:禹将死的时候准备传位给 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启继承了统治者的 位置。
7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 大战于甘。将战,作《甘 誓》……遂灭有扈氏,天 下咸朝。
13
14
少康是中国夏朝 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 被敌对的寒浞派人杀死。 少康是遗腹子,凭借个 人魅力,得到有仍氏、 有虞氏的帮助,广施德 政而得到夏后氏遗民的 拥护。经过周密的策划, 少康通过用间谍、行刺 等手段,以弱胜强,最 终战胜寒浞父子,中兴 夏朝。少康还发明了酿 酒,他即杜康。
15
桀是夏朝第16 代君主发之子,在位 54年(前1653—前 1600)。履癸文武双 全,赤手可以把铁钩 拉直,但荒淫无度, 暴虐无道。生卒年不 详。发病死后继位, 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在位52年,国亡,被 放逐而饿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中国人是炎黄子孙。
在远古,炎帝,黄帝分别是两个部落的首领,处于同一个时期。
当时中国大地上,有好几个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蚩尤,他的八十一个兄弟都是猛兽,打败了炎帝。
炎帝请求黄帝帮忙。
黄帝平时驯养了六种野兽,加上军队,战胜了蚩尤,受到很多部落的拥护,并不断扩大势力。
但是后来炎帝和黄帝也发生了冲突,炎帝战争失败,从此黄帝就成了中原部落联盟的霸主。
黄帝还有很多创造发明,如织布当衣,养蚕等。
黄帝以后,出了三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叫尧,舜,禹。
尧不愿把位子传给无能的儿子,他观察一个叫“舜”的年轻人。
舜品行高尚,以宽宏的态度来包容继母和弟弟对他的迫害。
所以尧欣赏舜,把女儿嫁给了他,并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
这种让位,历史上叫做禅让。
舜接替首领位子后,发现尧指派的一个治理水患的官员办事不力,就把他杀了,指派他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治水,终于引水入海,解决了水患。
舜老了,就把首领位子让给了禹。
但是禹还没有选定禅让的人选就死了。
夏部落的大臣们拥戴大禹的儿子启登上了皇位。
从此,我国开始了王位世袭制度。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了。
夏启死后,又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康。
太康不管政事,终日打猎,被夷部落的首领后羿夺了权,只得过流亡的生活。
后羿,就是“后羿射日”的那个传说人物,夺权后不敢自己称帝,就立了太康的兄弟仲康当魁儡皇帝。
仲康死后,他索性把仲康的儿子相赶走,夺了夏朝的王位。
但后羿又开始沉迷于打猎,把政务都交给亲信寒浞打理。
不想,寒浞乘机夺权,把后羿给杀了。
他还赶尽杀绝,杀死了被后羿赶走的相。
相怀孕的妻子从墙洞里爬出去才得以逃生,生下个儿子叫少康。
少康长大后,把王位从杀父仇人寒浞手里夺了回来。
夏朝从太康失权,到少康重新掌权,经历了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叫做“少康中兴”。
但夷族一直造反,后羿的后代都很擅长弓箭。
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柕继位,发明了盔甲,才彻底战胜了夷族。
夏朝统治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皇帝夏桀是个出名的暴君。
商部落的首领汤推翻了他的统治。
中国进入了商朝,历史上把这一事件叫做“商汤革命”。
商汤之后,皇位又传了二十个王,王位传到盘庾手里。
之前由于内乱和黄河水灾,都城一再迁徙。
盘庾决心把都城搬到殷(今河南省),从此定居在那,专心整顿政治,发展经济。
后来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
所以商朝又叫做殷商,或者殷朝。
殷墟后来出土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国最早有历史文字记载的也是商朝。
盘庾之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纣,也是个暴君。
成语“助纣为虐”说的就是他。
他建造鹿台肉林,和宠妃妲己过着奢靡生活,治理朝政非常残暴。
有一个部落叫周,首领文王想推翻商纣的统治,所以暗暗一心发展实力。
商朝受到威胁,商纣就把周文王抓起来,可惜他一见到周部落献来的美女珠宝又把周文王给放了。
周文王决心讨伐商朝。
他路遇一个钓鱼老头,听说他叫姜尚,是个精通兵法的能人,拜他为师,并说姜尚就是他祖父所盼望的贵人。
因为是祖父盼望的贵人,所以又叫他太公望,民间叫他姜太公。
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辅佐后,势力扩大了很多,他正打算灭商时,却害病死了。
他的儿子周武王继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纣王。
纣王应战的军队纷纷临阵倒戈,商纣只好在鹿台放火自杀了。
自此周武王迁都镐京,建立了周朝。
并分封地给功臣和亲属,建立诸侯国。
姜太公分在齐国,两个弟弟分在鲁国和燕国,等等。
武王为了安抚旧势力,没有杀纣王的儿子武夷,把他封为殷候,留在原先的殷都,又派自己的三个兄弟去监视武夷。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后不久就死了,传位给十三岁的儿子周成王,指定武王的弟弟周公辅政。
周公非常尽职尽责,但是武王的另外几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却造谣说他有野心,要篡夺王位。
先朝纣王的遗子武夷被封为殷候,乘机与监视他的管叔,蔡叔,霍叔串通起来闹叛乱。
武王另一个弟弟召公嗣不得不也怀疑起哥哥周公来。
周公披肝沥胆地地解释他并没有野心,得到了弟弟召公嗣的信任,二人合作平定叛乱。
这样,他们把东部的侵扰都授权给姜太公去对付,专心平定内乱,最终把武夷给杀了。
最后,管叔自杀,霍叔被革了职,蔡叔被充了军。
为了稳定局势,瓦解旧势力,周公还把顽民们都迁到新城洛邑(现在的洛阳)去。
从此周朝有了两座都城,西边的镐京和东边的洛邑。
到周成王成年以后,周公把政权交还了侄儿。
周成王和他儿子周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统一的时代,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
但是成康之治后,战争又带来的严酷的奴役。
为了镇压人民,后来的周天子们逐渐开始采用严政。
周穆王发明了残忍的刑罚。
第十个天子周厉王又垄断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天然资源,百姓们怨声载道。
周厉王还不顾忠臣召公虎的阻拦,严禁国人批评朝政,乱杀了很多人。
有点像文化大革命,百姓们怒不敢言。
召公虎说:“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河流,是很危险的!”后来国人果然大规模暴动,把厉王一直逼得逃到黄河对岸去。
太子靖躲到召公虎家去,召公虎把自己的儿子献给了起义军,才保住了太子的性命。
经过这场起义,召公虎和另一名忠臣被推选暂时替周天子行驶职权,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这一年称为共和元年,中国第一次有了确切的纪年。
十四年后,周厉王死在了黄河对岸,大臣们立了他儿子周宣王继位。
虽然宣王比较开明,但是周王朝国力已经衰弱了。
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继了位,更是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还把劝谏的忠臣褒珦关进监牢,一关就是三年。
褒珦的家人千方百计营救他,就买了一个美女,取名“褒姒”,教会她唱歌跳舞,献给幽王赎罪,褒珦这才被放出来。
幽王非常喜欢褒姒,为讨好她甚至让宫女撕丝绸给她听,但她怎么也不笑。
有个奸臣就献策,说燃烽火骗各诸侯发兵相救,一定会使娘娘笑起来。
幽王这么做以后,看到各诸侯被骗,褒姒果然笑了一下。
后来幽王干脆把皇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的儿子当太子。
原来王后的父亲起兵攻打周幽王,这时再点烽火,竟然一个诸侯也没来。
这样,周幽王,奸臣,褒姒生的太子都被杀了,褒姒也被抢走。
这时诸侯才来营救,但已经晚了。
后来各诸侯立原来的太子周平王为天子。
此时大片土地已经被叛军占去,周平王怕镐京不保,就把都城搬到洛邑去了。
镐京在西,洛邑在东,所以历史上就由这个迁都事件把周朝划分的西周和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周朝衰落,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子,丧失了实际的权力。
各个诸侯国经常打仗,小国被吞灭,大国称霸。
春秋第一个霸主是齐国。
齐国国力强盛,但一次叛乱中齐襄公被杀,没有儿子继承,他的两个兄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有继承权。
公子纠在鲁国,师父是管仲;公子小白在莒国,师父是鲍叔牙。
他们都争着赶回齐国登基。
管仲先带人马去莒国截公子小白,而鲁庄公护送公子纠后面赶往齐国。
管仲碰上公子小白后,一箭射过去,小白应声倒在车里。
其实公子小白不过是假死,等管仲带着公子纠不急不慢赶到齐国时,公子小白早已登基了,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立刻发兵攻打鲁国,逼鲁庄公杀了公子纠,把管仲押回齐国。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管仲是自己的同学,才华比自己还要高。
齐桓公不计前嫌,不但不杀管仲,还拜管仲为相。
管仲果然帮齐桓公把国家治理得很富强。
他还建议齐桓公,挟天子周羲王的命令,召集诸侯,订立盟约。
从此齐国当上了霸主。
因为鲁国曾想扶持公子纠继位,齐国和鲁国关系一直不好。
齐国攻打鲁国。
鲁刿是鲁庄公的谋士,命令士兵们不急着开战,利用齐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退了齐军。
但这并没有影响齐国的霸主地位,齐国先后在军事上帮助了燕国和刑国,提高了齐国在诸侯国中间的威望。
楚国不给周天子进贡,还自称楚成王,齐国也派兵去攻打。
楚国同意进贡,但同时也对齐军态度强硬,齐国因此退了兵。
后来齐国还在周王室纠纷中帮助太子继位,就是周襄王。
周襄王继位后非常感谢齐国。
齐国乘机召集诸侯,再定盟约。
这是齐国最后一次号令诸侯,之前齐国曾多次号令诸侯,历史上称这些为“九合诸侯”。
只可惜后来管仲病死,两年后齐桓公也死了。
他的五个儿子争抢王位,公子昭逃到宋国。
齐国内乱,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内乱时公子昭逃到宋国。
宋国号召另三个诸侯国发兵护送公子昭回齐国,公子昭回齐国后登基称“齐孝公"。
齐国经过这次内乱,霸主的地位结束了。
宋襄公因此想当霸主。
在诸侯大会上,宋国与楚国争了起来,宋襄公被楚成王国逮了去,楚国当上了霸主后,才把他放了回去。
郑国在大会上跟着楚国来反对宋国。
宋襄公想出口气,先发兵攻打郑国。
郑国向楚国求救,宋楚交战。
由于宋襄公愚蠢的妇人之仁,宋军战败,宋襄公受了重伤,第二年就死了。
他死前晋国公子重耳曾流亡经过宋国。
宋襄公临死前对儿子宋成公说:“楚国是我们的敌人,晋国的公子重耳是个有声望的人,有困难可以找他。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
晋献公老年时,宠爱妃子骊姬,为了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见势就逃走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内乱,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想把重耳也干掉。
重耳只好过起了流亡生活,一共十九年,先后到了狄国,卫国,齐国。
齐桓公收留了重耳,把贵族之女姜氏嫁给了他。
重耳贪恋安逸生活,不愿再谋求政治地位。
他的妻子和随从就把他灌醉了,运出齐国。
后来他们又经过宋国,宋襄公正病重,无力帮他,他们又来到楚国。
楚成王和重耳成了好朋友,楚成王开玩笑问重耳:“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如果两军交战,晋国退避三舍。
”意思就是退后九十里的意思。
这时秦国派人来接重耳,表示愿意发兵帮他回国即位。
原来秦国曾帮助重耳的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夷吾和他儿子后来却和秦国作对,夷吾死后,秦国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这次在秦国的帮助下,重耳果然夺得了君位,称晋文公。
晋文公登基后,把晋国治理得很好。
他还帮周天子襄王平息内乱,树立了威信。
宋国与楚国一向不和,楚国携四国攻打宋国。
宋成公想,父亲死前曾告诉他,晋文公重耳是个有声望的人,有困难可以找他。
于是宋成公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想当霸主,知道必须打败楚国,于是答应了。
楚成王以前和晋文公是好朋友,不愿与晋国交战,但楚军大将却坚持进军。
晋文公果然遵守了他“退避三舍”的诺言,退了九十里才反攻,大胜楚军。
楚军大将只好自杀了。
晋国打败楚国,之前又帮周襄王平息内乱,所以晋国召令诸侯开了大会,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郑国国小,所以是根墙头草,既和晋国订了盟约,又暗地里和楚国定立了盟约。
晋文公很不高兴,决定征伐郑国。
秦国以前帮助晋文公登基,后来两国关系不错,所以晋文公叫上了秦穆公,晋国攻郑国的西边,秦国攻郑国的东边。
郑国很害怕,于是使了离间计,对秦国说:“郑国离晋国近,秦国远,国一亡土地肯定归了晋国。
晋国势力扩大,将来对秦国也没有好处。
”秦穆公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从郑国撤军了,留下两千人马驻守郑国北门,一方面说是为了保卫郑国,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留下自己的军事势力。
结果郑国又单独和晋国讲和了,晋国撤了军。
秦穆公听说郑国又投靠了晋国,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