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位置表象中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

合集下载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非谐振模型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非谐振模型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2. 非谐振模型
用谐振子模型处理时遇到一些问题:谐振子位能曲线与非谐振存在着差异,如图15.4所示。

图15.4 双原子分子位能曲线
图15.4 双原子分子位能曲线
非谐振子模型表明,当分子振动使核间距r小于平衡时的核间距r e时,即r<r e,两原子靠拢时,两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力与化学键的复原力同向,使分子位能E v随r的减少上升得更快些;而当r太大时,化学键要断裂,发生分子的分解。

用谐振子模型的频率计算公式算得的振动频率与实际值总会有一定的偏差,这表明用谐振子模型处理分子的振动尚有不足之处。

量子力学的非谐振子模型推出其位能函数为
称为非谐振子常数,表示非谐振性的大小,r越大,即振动量
子数v越大时,越大,所以振动能级差随振动量子数v的增大而减小,即能级变密,变小。

一级时为
可见,非谐振子的双原子分子实际吸收峰位置比按谐振子处理时
低波数。

sect;3.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和振动—分子的能级结构

sect;3.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和振动—分子的能级结构
5
NJ 2 1 0
4 3 2 1 0
转动能量公式要对电子绕对称轴的转动作修正,在不考虑离心畸变 情况下,确定电振态的转动能:
Er (J, Ω) = hcBev [J(J+1)-Ω2]
§3.4 双原子分子电子运动与转动的角动量耦合
Adv.At.Mol.Phy.
洪特情况(b)
适合于Λ=0的Σ电子态,或电子轨道运动在核轴方向上产生的磁场
如果组成分子的核为玻色子,即I=0,1,…,分子是交换对称系统,
PabΨ = Ψ
ψ与ψI 的对称性相同,s转动能级有对称的ψI,a转动能级有反对称的ψI
§3.5 双原子分子波函数的对称性—核交换对称性
Adv.At.Mol.Phy.
12C2分子:
12C原子核的核自旋 I = 0,是玻色子。 12C2分子的总波函数Ψ 关于核交换应该是对称的。
H2分子基态是1Σg+ ,正H2分子只有J = 奇 数的转动能级; 仲H2分子只有J = 偶 数的转动能级。
空间坐标波函数对称性:
Pˆabψ = (−1)J Pˆabψ e = (−1)J ψ = (−1)J +1ψ
很弱的情况,电子自旋不再与核轴耦合。 Σ 和Ω 不再是好量子数。
核转动也会产生磁场,使电子运动与核转动运动耦合。
Λ与N耦合成K,然后与S耦合成总角动量J:
J = K+S, K+S-1, …, K-S
对于Λ=0的Σ电子态,K = N
对于Λ ≠ 0的态,N = 0, 1, 2, …, 有: N
K
K = Λ, Λ+1, Λ +2, …
N
K再与S合成分子总角动量J
由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很弱,能级分裂 可忽略。分子电子态基本按L值象原子物理 一样标记为S, P, D态。这种情况主要发生 在轻核分子的高激发态。

双原子分子振动的量子力学处理

双原子分子振动的量子力学处理

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例 2.2, 在 300K 时观察到 HCl 的振动吸收频率为 2886cm-1, 求 HCl 分子在第一激发态(n = 1) 和基态(n = 0)上的分布数量比 n1/n0。 解:已知 T = 300K, ~ ν = 2886cm-1, ∴~ ν hc/kT = 2886×6.624×10-27×3.00×1010/(1.380×10-16×300) = 13.85 从式(2.33)有 E1 – E0 = hν = h c~ ν ,
的波函数 不能满足有限值的要求,因此 U 不能为无穷级数。也就是说(2.23) 中分子必须在某个时刻开始,以后所有的系数全部为零而使得 U 成为多项式。 令 α 2n 1 (n = 正整数) β 从(2.23)就有 (2.26)
a n a n 0 2 4
这样幂级数 U 就成为多项式。
(2.22)
要使(2.22)恒成立,zk 的系数必须等于零,有
α a k 1)(k 2) ( 1 2k)a k 0 2 (k β

a k 2
α 2k 1 β ak (k 1)(k 2)
( k = 0, 1, 2, …,∞)
(2.23)
如果(2.23)中的
α α 不是整数, ( 2k 1 )就不可能等于零,这样 U 就成 β β
例 2.1,在式(2.23)中,令(1) a 0 1 , a1 0,
α 1 (n=0) ; (2) a 0 0 , a 1 12 , β
7 (n = 3); 求幂函数 U 和波函数 。
解:(1) 因为 a 1 0 ,从(2.23)可得 a 1 a 3 0,
该级数的相邻系数比值为 k ( )! a k 1 2 2 2 k 2 k ak k ( )! 1 2 2 (k 2 ) (2.25)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及振动光谱
多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其分子中心通常不是原子的位置所在。

由于原子之间存在化学键的相互作用,结构和振动状态可以给出分子的一些信息,如分子的几何结构、化学键的类型和长度等。

在分子的振动光谱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分子的振动模式,可分为拉伸振动和弯曲振动两类。

拉伸振动是指分子中一些化学键的伸缩运动,常用来描述键的类型和长度;弯曲振动是指分子中原子围绕某个共振轴的弯曲运动,常用来描述分子的几何构型。

此外,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还包含了谐振子和旋转能级。

谐振子是指分子中化学键的微小振动,其能量按照谐振子模型分布在一系列离散的能级上;旋转能级是指分子整体绕某个轴线的旋转运动,其对分子整体结构的影响可以在振动光谱中得到体现。

总的来说,多原子分子的结构和振动光谱提供了我们理解分子的基本属性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4-2 双原子的振动

4-2 双原子的振动

= =
c {( M 1 + M 2 ) ± [( M 1 + M 2 )]2 − 2 M 1M 2 (1 − cos qa )]} M 1M 2 c 2 {( M 1 + M 2 ) ± M 12 + M 2 + 2 M 1M 2 cos qa } M 1M 2 (1)
c( M 1 + M 2 ) 2 M 1M 2 (1 − cos qa ) {1 ± 1 − = ]} M 1M 2 (M 1 + M 2 )2
2
= =
c {( M 1 + M 2 ) ± [( M 1 + M 2 )]2 − 2 M 1M 2 (1 − cos qa )]} M 1M 2 c 2 {( M 1 + M 2 ) ± M 12 + M 2 + 2 M 1M 2 cos qa } M 1M 2 (1)
c( M 1 + M 2 ) 2 M 1M 2 (1 − cos qa ) {1 ± 1 − = ]} M 1M 2 (M 1 + M 2 )2
长波时 光学波【“ +”号支】振动情况:
光学波
u = − M2 v M1
相邻原子振动方向是 相反的。
它表明同一个初基晶胞中的两个原子每时每刻的振动位 相是相反的,而且是质心不动的,不同的初基晶胞有一个位 ika 相差 e 。 在离子晶体中由于它们不断的反位相振动,电偶极距可 与电磁波耦合,这种振动模式可用光波来激发,故称之为光 学支振动模式,实际上它是简正模式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光 波,它可与光波耦合,但不要与光波混淆。
π
)
设 M1 > M 2
对声学支 对光学支
ω = 2c / M 1

知识点2-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知识点2-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 1307
k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 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 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 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k = 5.1N·cm-1 v 据公式 计算基频吸收峰频率
v
例: HCl
~ 1307
k

~ 1307
5 .1 2993 ( cm 1) 1 35 .45 1 35 .45
v 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处于振动基态(v=0)
如果只考虑从基态的跃迁,则 1 ~ ~ 0n n [1 (n 1) x]cm
v
~ ~ (1 2 x) 01
fundamental (基频) first overtone (一级倍频) second overtone (二级倍频)

键类型 力常数 峰位
—CC — > —C =C — > —C — C — 15 17 9.5 9.9 4.5 5.6 高波数 中 较低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 常数 K 越大),化学键的振 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 在高波数区。
表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O-H> S-H ;C=O>C-O;N-H > N-N;C-H>C-C
v 1


1 2 c
k

1307
9 .6 1307 1650 cm 1 12 / 2
k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Eg: the C-H bond of the CH 4 , its fundamental position : 2960cm-1
(二)非谐振动
键力常数越大, 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越小, 波数越大,频 率越大;

双原子分子电子态振动跃迁F-C因子的计算

双原子分子电子态振动跃迁F-C因子的计算

双原子分子电子态振动跃迁F-C因子的计算摘要:分子激光冷却作为当前冷分子研究的热点,受到广泛关注。

针对激光冷却分子中如何找到合适的候选分子,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这些分子内部的结构参数、能量光谱,从而为下一步的能级激发奠定基本依据。

本文结合F-C因子计算原理,给出了F-C因子计算的理论解释;以MgF双原子分子为例,提出一种利用Morse 精确求解薛定谔方程;通过计算,得到MgF不同振动态的F-C因子。

通过利用这种方法,也为激光冷却实验中的光谱数据测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振动跃迁;Franck - Condon 因子;振动结构强度;Morse势能函数Calculation of the F-C factor of the electronic states of the double atom molecule Abstract: molecular laser cooling, as a hot spot in the research of cold molecules,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In order to find a suitable candidate molecule in laser cooling, the key problem is to find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parameters, the internal energy spectrum, which lay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next step of the excitation level.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F-C factor calculation principle, explain the F-C factor calculation theory; secondly, the MgF diatomic molecule as an example, using a Morse exact solution of Schrodinger equation; finally through calculation, MgF dynamic different vibration factor F-C. By using this method,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pectral data in laser cooling experiments.Key words: vibrational transition; Condon - Franck factor; vibrational structure intensity; Morse potential energy function在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理论中,有关分子光谱带系的跃迁几率、谱线相对强度等光谱参量的计算公式都包含Franck - Condon 因子(简称F-C因子) , 可以说, F- C因子与分子光谱问题的研究直接相关. 双原子分子F- C因子的计算在化学物理、定量光谱学、等离子体辐射诊断等领域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计算F- C因子,常常需要应用各种数值计算方法来求解能量算符的本征值方程。

双原子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

双原子分子的能级结构和光谱


Z A Z B e2 U ( R) E ( R) 4 0 R
18 15 12
H2
+
2pu u (C)
3 +
1
势能/eV
9 6 3 0
3pu u (e) 1 + g (EF) 2s 3 + g 2sg g (a) 3 2pu u (c) 1 + 2pu u (B)
18 15 12
H2
+
2pu u (C)
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势能/eV
9 6 3 0
3pu u (e) 1 + g (EF) 2s 3 + g 2sg g (a) 3 2pu u (c) 1 + 反键态 2pu u (B)
2pu u (b)
3 +
反键轨道 成键轨道
1sg g (X)
双原子分子的薛定谔方程可写为:
ˆ E H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 : 把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运动分开,在讨论电子运动的 时候,近似认为原子核是固定不动的。
2 2 2 2 2 2 2 N N Z e Z e e Z Z e 2 2 2 a b a b ˆ H 2m i 2m a 2m b 4 r 4 r 4 r 4 R i 1 i j 1 0 ai 0 bi a b 0 ij e 0 i 1 N
2pu u (b)
3 +
1sg g (X)
0
1 +
Re
2
4
6
8
10
核间距/ Å
核运动:

双原子分子振动能量双原子分子转动能量

双原子分子振动能量双原子分子转动能量

转动、振动很清楚的介绍见此书: Spectra Of Atoms And Molecules (Peter Bernat) 约化质量:BA B A M M M M +=μ 平衡键长:r e 或R e解离能:ZPE 0e +=D D (勿与下文D e 搞混,含义完全不同)双原子分子振动能量Fundamental (基频)的频率ν一般不按照频率来给出,而是通过ωe =h ν转换成能量后以cm -1为单位给出。

++-=≡+⎪⎭⎫ ⎝⎛++⎪⎭⎫ ⎝⎛+-⎪⎭⎫ ⎝⎛+=y x E y x E e e e vib e 3e 2e vib 814121)0(ZPE 212121)(ωωωωυωυωυυ υ:振动量子数 e ω:vibrational constant – first termx e ω:vibrational constant – second termy e ω:vibrational constant – third term双原子分子转动能量termdistortion al centrifigu 22rot ...)1()1()(++-+=J DJ J BJ J E J :转动量子数B :Rotational constant (cm -1)。

平衡键长时的值是B eD :Centrifigual distortion constant (cm -1),比B 小几个数量级。

有时也用D J 或D ele 表示。

平衡键长时的值是D e ,可通过Kratzer 关系得到2e 3e e /4ωB D =选律:∆J =±1对于多原子体系的振动问题,还要引入额外一个量子数K ,是J 在分子主轴上的投影。

双原子分子转-振能量B 和D 是依赖υ的。

考虑振动对转动能量的影响时...21...212118...)1()1()(e e 2e e e 222termdistortion al centrifigu 22rot +⎪⎭⎫ ⎝⎛++=+⎪⎭⎫ ⎝⎛++⎪⎭⎫ ⎝⎛+-==++-+=υβυγυαμπυυυυυD D B r h B J J D J J B J E e α:Vibration-rotation interaction constant 。

双原子分子振转能级的计算

双原子分子振转能级的计算

双原子分子振转能级的计算
刘启能
【期刊名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9(22)6
【摘要】用微扰理论计算出双原子分子其振动势为V(x)=12!f2x2+13!f3x3的振转能级,并讨论其特点.
【总页数】5页(P730-734)
【关键词】双原子分子;微扰论;能级;振转能级
【作者】刘启能
【作者单位】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61.1
【相关文献】
1.差分法计算7 Li2纯振动能级和振-转能级 [J], 衣汉威;张凤东;石爱民;刘淑琴;丁培柱
2.应用微扰论计算同核双原子分子非谐振子振转相互作用能及波函数 [J], 冯霞;程小健
3.Levine势双原子分子体系振转能级的微扰计算 [J], 付林华
4.双原子分子的振—转能级 [J], 李重石
5.双原子分子振转能级和F-C因子的理论计算 [J], 陈翠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能级组划分公式

能级组划分公式

能级组划分公式
能级组划分公式是描述能级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用于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能量分布和转移规律。

它是理解和解释物质微观结构、能量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在能级组划分公式中,能级通常用n来表示,表示能级的主量子数。

能级组划分公式为E=-13.6/n²,其中E表示能级的能量。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能级的能量与能级的主量子数的平方成反比。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到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距是逐渐减小的。

当主量子数n增大时,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距越来越小,能级变得越来越密集。

这也是为什么能级图呈现出梯形结构的原因。

能级组划分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原子物理中,它可以解释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分布和电子跃迁的现象。

在分子物理中,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分子的振动和旋转等能级行为。

在固体物理中,它可以解释电子在晶体中的能带结构和导电性质。

能级组划分公式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解释实验现象,还可以预测新的现象和性质。

通过对能级组划分公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物质微观结构的奥秘,深入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

在探索能级组划分公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物理实验,以及精确的观测数据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们也要运用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方式,推动能级组划分公式的发展和应用。

能级组划分公式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实验现象,并预测新的现象和性质。

通过对能级组划分公式的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深入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

双原子分子振动光谱

为纯振动能量差,称为谱带的中心频率、零线、基线。 注意中心频率不对应一个真实跃迁,因为:
1 x2 2

x

v 0,1, 2,
Hv q 为v阶厄米多项式:
1 v v 2 v !
为经典振子的固有振动波数(特征波数) 其中,
H 0 (q) 1, H 2 (q ) 4q 2 2,
H1 (q ) 2q, H 3 (q ) 8q 3 12q,
~v", J " v' , J ' ~ J ' J '1 J " J "1 0 v' v"
其中:
2 2 1 1 ~ ~ ~ 0 v'v" v' v" 2 2
其中:
ˆ ˆ 2 ˆ1 , ˆ 2 2 , ... x x 0 x x 0
由递推公式:
1 v v 1 x v x v 1 x v 1 x 2 2
电偶极跃迁矩为(精确到一阶):
4
v'=1
3 2 1 J'=0 0 4 3 2 1 J"=0
v"=0
P支 (J=-1)
R支 (J=+1)
• 振转谱线位置
由:
1 ~ 1 ~x J J 1hc v, J v hc v hc v 2 2
2
可得振转跃迁谱线位置:
ˆ
v'v"
* ˆ0 ˆ1 x ... v"dx v' * * ˆ 0 v' ˆ1 v' v"dx x v"dx

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

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

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是研究物质在不同能量状态下的排序,它在能量计算、量子力学和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能级的概念。

能级是指一个系统或粒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值。

在原子和分子中,能级体现了电子的能量状态,决定了物质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物理学中,能级的大小是由量子力学原理决定的。

根据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粒子的能量以离散的方式存在,而不是连续的。

因此,能级的大小是分立的,而且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

能级的大小比较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能量越高,能级越大: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能量高的能级对应着能量高的电子状态。

因此,能量越高的能级,它包含的电子数就越多,所占的空间也越大。

2.壳层的规律:原子中的能级按照壳层的结构进行排序。

壳层是由一组具有相似能量的电子组成的,具有相同主量子数n的能级构成一个壳层。

能级的大小顺序按照壳层的顺序进行,即n=1的壳层最内层,n=2的壳层次之,依此类推。

3.子壳的规律:同一个壳层中,能级的大小顺序按照子壳的结构进行排序。

子壳是由具有相似能量的电子组成的,具有相同的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的能级构成一个子壳。

能级的大小顺序按照子壳的顺序进行,即s子壳最先填充,然后是p子壳,再是d子壳,最后是f子壳。

4.离域电子能级的规律:对于复杂的原子或分子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离域电子能级的大小来推断整体能级的大小顺序。

离域电子是指不与特定原子或分子的化学键相关联的电子。

一般来说,离域电子能级越高,整体能级就越高。

总之,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是通过量子力学原理和壳层、子壳的结构来确定的。

了解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电子结构以及进行相应的能量计算和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能级大小的比较规律有所帮助。

改进的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公式

改进的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公式

改进的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公式
胡旭光;蔡宇民
【期刊名称】《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1(000)002
【总页数】1页(P54)
【作者】胡旭光;蔡宇民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61
【相关文献】
1.应用于双原子分子转动谱的ab公式的微观机制 [J], 吴边坳;孙静
2.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一转动能级,太勒微扰变分法 [J], 李重石
3.双原子分子转动—振动的势及能级 [J], 张国芳
4.有效哈密顿算符在计算含氧双原子分子~4∑态转动及超精细能级中的应用 [J], 黄时中;陆同兴;赵献章;崔执凤
5.计算~7Li_2振动能级煌振动-转动能级的辛格式矩阵法 [J], 何建锋;刘学深;丁培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1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与频率按照胡克定律得出

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1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与频率按照胡克定律得出


内容小结 化学键的振动频率由化学键的力常数和原子 的折合质量所决定。多原子分子振动的基本类型 有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伸缩振动有对称伸缩振 动、反对称伸缩振动两种;变形振动有面内摇摆 振动、剪式振动、面外摇摆振动和扭曲振动。红 外吸收频率取决于振动能级差,也是由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所决定,而吸收强度则主要取决于偶极 矩的变化。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 红外吸收。偶极矩变化大小与原子的电负性、振 动方式、分子的对称性等有关。甲基、亚甲基伸 缩振动位于2800~2950cm-1,面内变形振动的频率在 1420cm-1~1465cm-1、1310cm-1~1380cm-1处,它们具有特 征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1.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与频率 按照胡克定律得出双原子谐振子的振动频率:
1 v 2 K
式中:K为键力常数,μ/为原子的折合质量。

m1 m2 m1 m2
分子振动能公式:
1 1 h E (V )hv (V ) 2 2 2 K
图2.1 分子基团振动的方式





③分子对称性 振动以结构中心为对称,其偶极矩变化为0,不产 生红外吸收。分子对称性差的振动偶极矩变化较大,吸 收强度较强。 ④氢键影响 分子形成氢键,使O-H吸收峰变宽、变强。 ⑤与极性基团共轭 与极性基团共轭,则吸收强度增强。如C=C与C=O 共轭,其吸收强度增强。 ⑥发生费米共振 组合频:是指基频与倍频的和或差。即ν1+ν2,ν1ν2,2ν1+ν2等。


(5)热重-红外光谱联用:只要在TGA分析中被分析物所释 放的挥发组分有红外吸收,而且能被载气带入红外光谱仪 的气体池中,就能用红外光谱法对气样进行定性分析。 (6)配备了高温高压原位池。

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量本征值的差分法计算

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量本征值的差分法计算

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量本征值的差分法计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转动能量本征值的差分法计算,是利用分子在转动和振动运动时的能量变化进行计算的方法。

具体操作过程为:先计算出分子的振动能量本征值和转动能量本征值,然后将它们相减,得到差分值。

根据差分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分子是否处于激发态,以及处于哪一种激发态。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计算分子的能级、光谱和化学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在差分法中,需要使用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和数学工具,例如哈密顿量、薛定谔方程、角动量算符、谐振子算符等,同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验参数,如分子的几何构型、质量、势能面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高精度的计算结果。

总之,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量本征值的差分法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物理学方法,可用于分子结构、光谱、反应等方面的研究。

用升降算符法计算多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

用升降算符法计算多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

用升降算符法计算多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
田安民
【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卷),期】1988(9)8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836)
【作者】田安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进的双原子分子振动转动能级公式 [J], 胡旭光;蔡宇民
2.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半量子化及量子理论的数值计算 [J], 张磬兰;王燕昌
3.分立位置表象中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 [J], 凤尔银;郑贤锋;季学韩;崔执凤
4.用无波函数微扰论和Pade近似方法计算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 [J], 马芳;闫冬梅
5.有效哈密顿算符在计算含氧双原子分子~4∑态转动及超精细能级中的应用 [J], 黄时中;陆同兴;赵献章;崔执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第四章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和转动§4-1 分子光谱概述㈠ 带状光谱对于原子而言,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只能取某些确定值。

例如,He 原子,在中心场近似下,各能级 是1s 2 、1s 2s 、1s 2p 、1s 3s 等。

当原子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时,伴随着电子的跃迁,将吸收或发射 光子, hv E = D 。

由于原子的能量只能取某些特定值,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光的频率也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反映在光谱上是一些分立的谱线。

因此,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分子的运动比原子复杂,不仅要考虑电子的运动,还要考虑核的运动。

分子内部运动总能量为rv e E E E E + + = 其中, E e 是电子的能量,它包括纯电子能量和核间排斥能(纯电子能量则包括电子的动能、电子间的排 斥能、电子与核之间的吸引能);E v 是核的振动能;E r 是分子转动能。

· 每个电子运动状态对应着一个电子能级,间隔约为1­20eV 。

· 每一电子运动状态下,有不同振动状态,每个振动状态对应着一个振动能级,能级间隔0.05­1eV 。

· 每个振动状态下,有不同的转动状态,每个转动状态对应着一个转动能级,能级间隔10 ­4 ­10 ­2 eV 。

¨ 分子吸收或发射光辐射时,单纯改变转动状态是可以的,产生转动光谱,位于微波和远红外区。

¨ 振动状态变化时,往往伴随着转动状态的变化,产生振动­转动光谱,位于红外区。

¨ 电子状态变化时,往往伴随着振动、转动状态的变化,产生电子光谱,位于近红外、可见或紫外区。

由于这些能级非常靠近,谱线非常密集,在低分辨率的仪器下,不能将谱线分开,看上去象连续的谱带, 因此,分子光谱表现为带状光谱。

㈡ 核运动的处理以双原子分子为例。

首先处理电子运动,根据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假设核是固定的,elel NN el R U V H Y = Y + ) ( ) ˆ ( 或 elel el el R E H Y = Y ) ( ˆ el H ˆ 包含电子的动能、电子间的排斥能、电子与核之间的吸引能; NNV 是核间的排斥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情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分立位置
表象中计算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方法简便,稳定性
好,计算精度高,易编程实现。
) 分立位置表象及矩阵元计算
).1 位置表象和动量表象
记位置表 象 的 基 矢 为 | x〉,其 正 交 归 一 关 系 为[+]:
* 收稿日期:)**1?1)?)G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批准号 )**1S2111T,)和安徽师大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99TU1)) 作者简介:凤尔银(19@3 K ),男,安徽无为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分子结构与分子光谱研究,现为安徽 光机所在读博士。
j)2
} i = j
i≠j (17)
第 19 卷第 3 期
凤尔银等:分立位置表象中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
343
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随着格点间距( i - j)的增 加,非对角项将很快的趋于零,因而 T 是带状稀疏矩 阵。此外在分立位置表象中势能和动能矩阵元均不 需要作数值积分,而只需进行简单的代数计算,这为 本征值问题(特别是多维情形)的求解,将带来很大 的方便。哈密顿算符矩阵元 Hij 为 Vij 与 Tij 的和,Hij = Tij + Vij。久期方程为:
2πk( i N
-
j)
(16)
动能矩阵为对角严格占优矩阵。经过冗长的数学推
导(见附录),在 N → ∞ 时(如 N 远大于待求的本征 值数情形),由(16)式 将 可 得 到 动 能 矩 阵 元 的 如 下 简洁表达:
{ T'i,j
=
ħ2 2 mΔx2
π2 / 3 (2 - 1)i - j(/ i -
利用对角化产生的波函数在各空间格点上的数值, 按上式计算,结果列于表 2。在表 2 的第 3,6 列还列出 了文献[10]采用相积分方法计算的值,第 6 列中三 处空白,是由于相积分发散,文献中没有给出数值。 从比较不难看出,本文方法结果与文献给出的非常 一致,说明波函数同样具有很高的精度,且不存在积 分发散或数值不稳定的现象。
Σ ( ) =
1 N/2 1 2πħk = - N / 2 2 m
kh NΔx
2
×
[ ] exp
ikh( xi - xj) h ħNΔx NΔx
(14) (15)
为简便计算,取波函数 ψ 为实数,相应地 Tij 也取实 部
Tij =9;ij
=
h2 mN3Δx2
N/2 k=0
k2
cos
N
ΣΔxφλ( xi)| xi〉
| φλ〉= i = 0 N
ヘΣΔxφλ(2 xi) i=0 N
Σ ヘΔxφλ( xi)| xi〉
= i=0 N ヘΣφλ(2 xi) i=0
(20)
3 应用
在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中,常用的势函 数形式有 Morse 势、Murrell-Sorbie 势、双势阱等。下面 分别就这三类势形式,在分立位置表象中,计算振动 能级至较高的量子态。
Txx' =〈 x | T(p^ )| x'〉

∫ =〈 x | T(p^ ) | p〉〈 p | x'〉dp -∞
∫ [ ] =
1 ヘ2πħ
∞ -∞
p2 2m
exp
ip( x - x') dp ħ
(6)
2.2 离散化处理
为构建分立位置表象,需要对连续变量 x 作离
散化。设粒子空间运动坐标 x ∈[ a,b],a → - ∞ ,b → ∞ ,坐标格点{xi}等间距Δx =( b - a)/ N 密分运 动区间
3 . 2 Murrell-Sorbie 势
Murrell-Sorbie 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双原子分 子振动能级的理论计算,并获得成功。其函数形式如 下[5]:
V = De - D(e 1 + a1ρ + a2ρ2 + a3ρ3)×
ex(p - a1ρ)
(24)
式中ρ = r - re,r 和 re 分别为双原子分子的核间距 及其平衡间距,De 为分子的离解能,a1,a2,a3 为势 函数参数。文献[5]取此形式的势,用时域有限(二 次)差分法对 HF 分子的基电子态振动能级作了理 论计算。由该文献给出的参数,应用本文方法,表 3 给出了计算的结果。
P max
=
h 2Δx
ΔP
=
h NΔx
(11) (12)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而能够计算的能量本征值范 围为[ Vmin,Vmax + h2(/ 8 mΔx2)]。ΔP 为能够分辨的 动量“细度”,即动量格点间隔。于是分立动量表象中
各动量格点值表示为
pk
=
k
h NΔx
k = - N / 2,…,0,…,N / 2 (13)
积分,因此,可以预期,在位置表象中对分子振动能
级计算应有其简便性。
本文用离散的位置基矢作为连续位置基矢的近
似,构建分立位置表象。在分立位置表象中,哈密顿
算符矩阵具有对角占优、带状稀疏的特点,矩阵元不
用做积分运算,具有特别简单的解析表达式。分别对
双原子分子在 :oBCD 势、:>BBDll?1oBEFD 势和双阱势中
由量 子 力 学 的 基 本 原 理 可 知,体 系 波 函 数 φ( x)总可以由 -FlEDBR 函数空间基底φ(n x)线性迭
加得到:
φ( x)= Σaφn (n x) n
(1)
原则上φ(n x)的选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φ(n x)构 成不同的表象,选取不同的表象,计算的难易程度也
不同。由于诸如矩阵元等的计算都涉及对位置变量
N
1 = Σ | xi〉〈 xi | Δx i=0
(8) (9)
体系的态矢量 | φ〉的表示,可由(9)式作用得到
N
| φ〉= Σ | xi〉〈 xi | Δx | φ〉 i=0 N = Σ | xi〉Δxφ( xi) i=0
(10)
上式中Δxφ( xi)即为 | φ〉在分立基矢 | xi〉上的分 量,相当于(1)式中的系数 an,而φ( xi)就是φ( x)
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 1。为了比较,按(22)式计
算的解析值同时列于表 1 的 3,6 列。计算时取Δx = 0 . 05,N = 161,L = NΔx 约为 v = 15 能级的右经典 转折点的 1 . 4 倍。从表 1 可以看出,本文方法计算得 到的所有能级都高精度的收敛于解析值,即使在 v = 15 时,都与相应的解析值在小数点后的第 7 位完 全相同,没有了二次差分方法中由于累积误差,造成 的高能级严重偏离精确值的情况。
为了 检 验 得 到 的 波 函 数 精 度,我 们 还 对 位 移 Morse 振子的 Franck-Condon 积分进行了计算。在分 立位置表象中,该积分的表示由(8)和(20)式得到:
Σφv(' xi)φ(v xi)
Σ Σ 〈φv' | φv〉=
i
φ2v(' xi) φ(2v xi)
i
i
(23)
不难看出,本文方法和文献[5]介绍的方法,计 算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 1% 左右,差别可能源 于离散化 Schrödinger 方程时,对动能项采取的不同 处理。
3.3 一维双势阱
342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2 年
〈 x | x'〉= δ( x - x')

∫ dx | x〉〈 x | = 1 -∞
(2) (3)
设动量表象的基矢为 | p〉,它的正交归一关系 类似上两式。两表象基矢通过下式的 Fourier 变换联 系
( ) 〈x
|
p〉=
1 exp ヘ2πħ
i px ħ
( ) 〈 p | x〉=
第 19 卷第 3 期 )**) 年 + 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010 2345/67 38 693:., 6/; :370,4765 <-=1.,1
文章编号:1***?*3@(A )**))*3?*3A1?*@
Vol. 19,( . 3 2>l. ,)**)
分立位置表象中双原子分子振动能级的计算*
3 . 1 Morse 势 在 Morse 势
V( x)= D [ 1 - e-α( x - xe)] 2
(21)
中运动时,分子体系具有解析形式的本征值和本征 函数,本征值为[9]:
ヘ E( v)= 2D
α2ħ2( 2 mD
v
+
1 / 2)-
α2ħ(2 2m
v
+
1 / 2)2
(22)
我们选择 D = 0 . 2,m = 20 000,α = 1 .(5 各量均为 原子单位),运用上一节离散化方法推得的有关公式
Σ( Hij - Eλ〈 xi | xj〉)Δxφλ( xj)= 0 j
利用(8)式,可进一步简化上式,得
(18)
Σ[ T'ij + V( xi)δij - Eλδij]φλ( xj)= 0 (19) j
按标准程序对角化(19)式,便得到体系的束缚态能 量本征 值 Eλ,和 本 征 函 数 在 各 位 置 格 点 上 的 值 φλ( xj)。体系相应与本征值 Eλ 的归一化本征函数 为:
在格点 xi 上的数值。 对分立的动量表象可以有与上面类似表达式。
当连续变量代之以离散化变量时,按照谐波分析的
取样原理,这可能导致所谓“频率混叠”和“谱线渗
漏”效应,后者可以通过增加取样范围来减小其影
响,而前者在取样间距满足 Nyquist 频率条件时可以 得到克服[8]。
对给定位置间隔Δx,格点数 N + 1,满足 Nyquist 频率条件时,粒子动量的最大值 Pmax 由 Δx 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