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绪论思考题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一)内容1+2+4维度1=领导的事业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二、研究方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非参与观察法b.参与观察(3)调查方法a.问卷调查法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思考题AHA12GAGGAGAGGAFFFFAFAF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AHA12GAGGAGAGGAFFFFAFAF3.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4.(1)要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行为效果、忍耐力、影响力(2)运用多种方法及时对员工态度调查(3)对员工加强教育,改善员工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用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而非行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雨果·闵斯特伯格2、古典管理理论:早期管理理论、传统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3、当代管理理论中主张随机应变理论4、什么是归因?追根究底,指人们对他人或( 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5、性格的表述: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6、胆汁质的类型:7、性格中的情绪特征:抑郁寡欢、朝气蓬勃8、态度的五大特征:针对性、社会性、协调性、稳定性、间接性9、人的需要:生存、社交、发展10、非正式群体的分类: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积极型11、群体内聚力: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两个方面12、顺从: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表面上表现出与群体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但内心却仍然坚持个人意见的现象。
13、建设性冲突:凡是双方目标一致,只是手段不同所产生的冲突,大都属于建设性冲突14、妥协:冲突的双方为了维持相互之间的关系,双方都放弃某些东西,而共同分享既得利益的做法15、正式沟通: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1617、人际关系的基本功能:感受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18、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人19、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20、能力: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是指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21、晕轮效应: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差的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其他所有特性的评价。
22、管理学之父:泰罗2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24、能力的分类:认知、技能、智力25、自我认识:指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存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26、态度的形成过程有哪些?服从、同化、内化27、个体活动的效率取决于什么?能力和动机28、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29、马斯洛提出的理论:需要层次论30、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是照明实验31、赫兹伯格的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32、构成社会人假设理论的基础: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33、日本威严大论:Z理论3435、知觉的定义: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学习内容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内容第六章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八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学习内容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30题30分5题10分5题25分2题20分1题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考点1 管理的职能考点2 心理过程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 个性心理特征考点4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点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考点6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7 补充考点考点1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先驱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考点3 法约尔的理论考点4 韦伯的理论观点考点5 梅奥和人际关系理论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6 四大人性假设考点1 感觉和直觉的定义考点2 一般知觉的分类考点3 知觉的基本特性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 影响知觉的因素考点5 社会知觉的种类考点6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①②考点7 归因偏差的克服考点8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9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动机:是一种由目标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动力。
它包括以下三个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的因素:需要、驱力和诱因。
动机主要有激发、导向、维持和调整等功能。
3.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组织提供提供劳动或完成任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或酬谢。
它是劳动力价格的支付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时又是人力资本竞争的价格表现。
新酬按照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经济性新酬和非经济性新酬。
5.员工持股计划: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以个人出资的方式,或贷款融资的方式,来持有本企业的一部分特殊股票,并委托员工持股会集中管理的一种产权组织形式。
6.工作设计:是指对工作完成的方式以及某种特定工作所要求完成的任务进行界定的过程,包括岗位轮换、岗位扩展、工作丰富化、弹性工作制等形式。
7.组织公民行为:是指员工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的报新系统所认可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
8.工作投入:是指由于个体在心理上对目前工作的认同,因而引发的重视个人工资表现,并主动参与工作的行为。
9.社会知觉:是个体收集、整合和揭示关于他人信息的过程,人们的行为是以社会知觉而不是现实为基础的。
10.自我知觉: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
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不一定准确。
尽管自尊高有一些优点,但自尊过高会造成自利性偏差,对组织造成不利影响。
11.归因:是人们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
对应推断理论认为,人们根据行为推测他人的特点;因果推断理论认为,人们根据推测的区别性、一致性和一贯性信息解释行为的原因。
12.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或其他信息传递系统,对知识进行有效地识别、获取、储存、传播、开发和应用,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新价值的能力,从而提升组织绩效和核心竟争力的过程。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基本题型:单选、多选、推断、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1一、单选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C)。
C、问卷法2、群体动力理论是(D)心理学家勒温D、美国3、(A)理论是管理理论进展的第一阶段。
A、古典管理理论4、(A)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5、(C)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孟子6、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D)理论。
D、Z理论7、气质是人的(A)特征之一。
A、个性心理8、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C)。
C、稳固性9、价值观是人的(A)心理基础。
A、期望10、企业价值是(C)。
C、社会效益最优价值二、多项选择题1、个性心理包含(ABC)。
A、人的个性B、人的需要C、人性管理2、管理心理是指(ACE)。
A、激励行为C、劳动者心理E、创新行为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紧理论包含(A BCD)。
A、需要层次理论B、X理论C、Y理论D、群体行为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的要紧学派是(A BCE)。
A、社会系统学派B、决策理论学派C、经验主义学派E、管理科学学派5、人类行为特征要紧有(A BCD)。
A、自发的行为B、有目的的行为C、持久性的行为D、可改变的行为三、推断题1、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
(√)2、霍桑工厂试验涉及行为关系理论。
(×)3、霍桑工厂试验是由心理学家霍桑主持的。
(×)4、早期管理理论是由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
(√)5、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巴贝奇提出的。
(×)四、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是于1924年至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这个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间的相互关系。
要紧内容:1.照明试验2福利试验 3 群体试验4谈话试验。
4、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表达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通常规律的理论。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发展历史1、以泰勒为代表得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以工作效率为中心;人性观:经济人假设2、以霍桑试验开始得行为管理心理学阶段:以人为中心;人性观:社会人假设3、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以现代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人为研究中心;人性观: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决策人管理心理学面临得挑战(一)经济全球化(二)劳动力得改变——多样化(三)新型得雇佣关系(四)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五)团队化(六)商业伦理得变化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得问题:理论得西方化、学院化、滞后化、抽象化人性论一、“经济人”得假设与X理论“经济人”也叫“理性经济人”,又称“实利人”,认为人得本性就是追求自身利益得最大化,其工作动机就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X理论基本观点:①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得,她们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得指导;③多数人得个人目标与组织得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得办法才能迫使她们为达到组织得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就是为了满足基本得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只有金钱与地位才能鼓励她们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就是符合上述设想得人;另一类人就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得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得责任。
相应得管理措施①采用任务管理得方式。
管理工作得重点就是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不考虑人得感情与责任。
②管理工作只就是少数人得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
工人得主要任务就是听从管理者得指挥。
③实施明确得奖惩制度。
“胡萝卜加大棒”得奖惩政策-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得积极性;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得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与人群关系理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得最大动机就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人得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得激励作用。
人们在工作中得到得物质利益对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
社会人假设基本观点①人就是社会人。
人类不只追求金钱、物质,社会需求就是人类行为得基本激励因素。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1、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⑴个体心理⑵群体心理⑶组织心理3、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⑴美国的泰勒⑵法国的法约尔⑶德国的韦伯4、科学管理之父—泰勒⑴理论产生背景:资本家和工人矛盾激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⑵泰勒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首先是工人抱有错误的观念,怕提高效率会导致失业的增加;②管理体制上有缺陷,使工人“磨洋工”;③劳动方法不科学,造成事倍功半。
⑶实验研究:⑴铁锹实验⑵搬运生铁块的实验⑶金属切割实验5、⑴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①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哲学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泰勒堪称为管理哲学大师。
②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③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有科学依据的作业管理、管理者同工人之间的职能分工、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等,为作业方法和作业定额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得劳资双方有可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成果来协调双方的利害关系,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④科学管理运动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经营管理的科学研究,其后的运筹学、成本核算、准时生产制等,都是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下产生的。
⑵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①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经济人”。
②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和规律,其实质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劳。
③其工人观是错误的,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加管理。
④机械的管理模式,实质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6、韦伯的组织理论⑴传统权威①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
②传统型权威支配下的社会组织有三种亚形态,即族长制、世袭官僚制与封建制。
⑵魅力权威①这种权威又可称之为超人权威或神授权威,它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
②魅力型权威的核心是个人崇拜,这种组织所依赖的是往往是某种信仰,而不是强制性因素。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总复习第1章管理心理学概述1.管理心理学的定义(1)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管人理事”。
指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已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凭借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调动人积极性以便正确地做正确的事情的一门学问。
(2)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说,就是研究组织中的人或群体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积极性,借以解释、预测和激励组织中人的行为,以达到提高工效为目的的综合性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管理的“心理”现象与规律,而不是研究“管理”本身,从而划清了与管理学的界限。
管理心理学以研究人为中心,重点是心理分析(要管理人必须管理其心),这也是这门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的质的特殊性。
(2)研究“管理”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即研究“管理状态下的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从而划清了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界限。
(3)管理心理学包含了三个层面的研究:个体、个体所在的群体,以及群体所在的组织。
它既着重研究个体的管理心理特征,也分析群体乃至整个组织的“行为”,进而寻求有效管理的关键心理学条件与途径。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推进管理现代化的作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强调推行人本管理。
在管理方式上,强调要尊重员工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在管理手段上,强调各种激励机制;在管理制度上,强调民主管理;在人才的选拔与使用上,强调合理用人,人尽其才)(2)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3)增强思想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组织中的个体心理及其行为特点;研究组织中的群体心理及其行为特点;研究组织中的组织行为特点;研究组织中的领导行为特点5.怎样学习管理心理学首先,明白这门学科的两种属性。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1章)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7689)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同名47689)a. 是否有外界压力b. 是否有他人在场c. 是否出于内心自愿d. 是否有人支持题目14(D)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几次测量的分数相差悬殊,便说明此测验的性能不稳。
a. 效度b. 常模c. 参照点d. 信度作业二题目1群体决策优点有(B )a. 节约时间b. 完整、全面c. 提倡不同意见d. 责任明确题目2从周哈利窗口理论看,提高沟通有效性的方法是(C )a. 改变身体语言b. 改变兴趣c. 增加自我表露程度d. 增加评价题目33不属于建设性冲突的特点的是(B )a. 关心共同的目标b. 由问题争论转为人身攻击c. 乐意了解对方的意见和观点d. 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题目4虚拟团队主要利用(B )将实际上分散的成员联系起来。
a. 面对面会议b. 电脑技术c. 电话d. 传真题目5非言语沟通作为一种辅助的沟通方式,对信息的传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非言语沟通中,传递信息量最大的形式是(B )a. 言辞b. 身体语言c. 语调d. 环境布置题目6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佳的管理方式是(A )a. 9.9型b. 1.9型c. 9.1型d. 5.5型题目7根据相互作用理论,每个人在心理性格上有三种自我状态,以下哪项内容不(A )a. 自我状态b. 儿童自我状态c. 成人自我状态d. 父母自我状态题目8关于正式群体,以下哪项说法不(C)。
a. 正式的、官方的组织结构b. 具有稳定的结构c. 主要为满足成员心理需求d. 成员协同合作题目9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A )a. 从众行为b. 自然行为c. 大众行为d. 社会行为题目10以下哪项不属于群体决策技术(A)a. 民主集中制法b. 德尔菲法c. 头脑风暴法d. 名义群体法•霍桑试验结论第一,职工是“社会人”。
最新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单选)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多)3.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多选)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包括: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群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多)5.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单)6.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
(单)7. 管理心理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简答)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8.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多)9.观察法的特点是:(简答)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
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单)11.常用问卷量表有三种: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
1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简答)理者的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概念;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学理论1.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这三个阶段(多)2.现代管理理论可分为:(多)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
(单)4.人的意志过程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简)能够自觉的独立目的;自觉的能动性;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第三章:个性与管理1.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简):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3.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单)4.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多):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管理心理学概述1、科学管理心理学之父(泰勒)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管理中的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a.观察法b.谈话法c.活动产品分析法)4、西方管理发展四阶段:①早期管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②科学管理(泰勒)③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华生)④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其贡献是再哈佛大学任职期间,发起并领导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为期5年的调研(被称为“霍桑试验”。
)梅奥被人们称之为人际关系论和工业社会学的创始人。
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得人性问题》一书,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2、人性假设的代表人物是格拉斯?麦格雷戈3、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指:①一般人均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故只要可能,便会规避工作②由于人类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故对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控制、督导,给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促使他们朝向达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③一般人大都宁愿受人监督,性喜规避责任,志向不大,但求生活的安全。
4、X理论的管理思想:①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之低下都是由人的本性所致。
②人必须在强迫与控制之下才肯工作,因而在管理上要求由分权化管理回复到集权化管理③由X理论推导出的一项组织的基本原则称为“阶梯原则”,即透过权威的运用以执行督导与控制。
④从X理论出发,强调“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5、Y理论的人性假设是指:①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终究是一种满足的来源。
②人为了达成其本身已经承诺的目标,自将“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③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达成目标后产生的一种报酬。
管理心理学
试述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由哈佛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
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对个人工作环境的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而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强化理论是一种行为主义观点,它认为强化塑造行为,同目标设置理论相对立:目标设置理论是一种认知观点,它假设一个人的目的指引他的行为。强化理论认为,通过外部的强化可以塑造行为。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认为不必关心人们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行为结束之后如果能马上跟随一个反应,则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2.激发职工的直接性工作动机的策略即工作丰富化
3.实施感情激励的主要方式: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利益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激励;尊重、信任激励
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群体的规模、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群体的领导方式、群体内部的一致性、管理的要求、奖励方式、群体的地位和成就、来自外部的压力
5.利用信息沟通方法转变人们的态度应注意:
2.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山东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
3.需要:是人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有的关系结构,人对自然界的依存关系。我们的解释是:需要是人自身属性的表现,是人对其生活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和对其内部环境(生理的、心理)与外部环境(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的稳定要求。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
1.群体规范
2.人际关系
3.需要
4.心理挫折
5.服从
二、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2.简述奥德弗的ERG三需要理论。
4.简述工作设计的主要内容。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领导力、团队管理、组织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对于在组织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领导力理论:管理心理学研究了领导者对团队的影响,包括韧性领导、情境领导和变革型领导等理论。
2.团队动态:了解团队形成的原因、发展阶段以及冲突处理方式对于有效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3.情绪智力:管理心理学强调情绪智力对于领导力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包括情绪管理、情绪表达等方面的技巧。
第三部分:管理心理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可以帮助组织设计出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2.决策分析: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3.团队建设: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团队建设更加高效且和谐,提高团队绩效。
第四部分: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管理心理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新理论和方法涌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
结语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极具实践价值的学科,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
工的幸福感。
希望本文的内容可以帮助您在管理心理学的学习和复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1.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学科。
4、心理现象的内容: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惧意志过程:主动被动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5.研究原则: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6.研究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c访谈法d问卷法第2章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管理心理学产生背景:a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
b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
C管理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2. 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效率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取决于职工与管理人员及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
而其它因素如物理环境、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意义3.人际关系理论:a工人是“社会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企业应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
4. 行为科学阶段:激励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5. 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五代管理理论第3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 人是什么一.人的自然属性:(1)人属于自然界,这是人的自然化;(2)人统治自然界,这是自然界的人化。
--人的本质是客观的,因而是可以认识的。
2、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不能离群索居,必须在社会中生存;(2)人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许多社会需要--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3)人的需要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衡量尺度;a.人的需要具有时代性;b.人的需要具有阶级性;c.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的高度发展。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编1、人性假设(P61—P74)【掌握】⑴“经济人”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⑵“社会人”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
⑶“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⑷“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不仅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第二编1、霍兰德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P102)【理解】一个人的志趣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否匹配,决定着他的工作满意度感和离职倾向。
六个类型:实际型、研究型、社交型、传统型、有魄力型、艺术型。
2、归因理论(P131)【理解】①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②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③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这就是说,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3、需要动机理论包括(P141—P162)【理解】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论、麦克里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4、双因素理论(P149)【掌握】①赫茨伯格认为造成职工非常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
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专—复习资料开卷基本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1一、单选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C)。
C、问卷法2、群体动力理论是(D)心理学家勒温 D、美国3、(A)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
A、古典管理理论4、(A)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A、需要层次理论5、(C)指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
C、孟子6、在汉代有人认为性的善恶是混杂的,有点类似(D)理论。
D、Z理论7、气质是人的(A)特征之一。
A、个性心理8、一个人的气质具有极大的(C)。
C、稳定性9、价值观是人的(A)心理基础。
A、期望10、企业价值是(C)。
C、社会效益最优价值二、多项选择题1、个性心理包括(ABC)。
A、人的个性 B、人的需要 C、人性管理2、管理心理是指(ACE)。
A、激励行为 C、劳动者心理 E、创新行为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A BCD)。
A、需要层次理论 B、X理论 C、Y理论 D、群体行为理论4、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是(A BCE)。
A、社会系统学派 B、决策理论学派C、经验主义学派E、管理科学学派5、人类行为特征主要有(A BCD)。
A、自发的行为 B、有目的的行为C、持久性的行为D、可改变的行为三、判断题1、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
(√)2、霍桑工厂试验涉及行为关系理论。
(×)3、霍桑工厂试验是由心理学家霍桑主持的。
(× )4、早期管理理论是由亚当·斯密等人提出的。
(√)5、科学管理理论是由巴贝奇提出的。
(×)四、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是于1924年至1932年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
这个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1.照明试验 2福利试验 3 群体试验 4谈话试验。
2、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他的主要着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科学管理的局限性,科学管理最明显的局限性是认为工人是“经济人”。
科学管理重视物质技术因素,忽视人及社会因素。
他将工人看成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关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认为人们只看重经济利益,根本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
由于对工人的的错误认识,必然导致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局限性3、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跨国公司不断地发展,这种企业不仅经济规模庞大,而且管理十分复杂。
同时,这些大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超越了国界,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更加动荡不安和难以预料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整体的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
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
这一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简答题1、简述人群管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1.传统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
霍桑试验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而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决定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
霍桑试验认为,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则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传统管理只注意“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
而霍桑试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成员的行为。
4.霍桑实验还提出了新型领导能力问题。
霍桑实验的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人群关系论,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人际关系论,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2、简述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的六方面内容。
答: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2.管理组织的高效化。
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4.管理技术的计算机化。
5.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6.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管理思想是核心。
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是基础,管理人员是条件,管理技术是手段,管理方式是途径。
六、论述题论述决策领导者的思维特征。
答:决策者应有的思维特征:1.对思维概念的一些理解。
2.决策领导者的思维特征还分为(1)应有广阔的思维品质(2)应有善于深入思考的品质(3)应有独立决断的能力。
(4)应有思维的敏捷性。
2一、单选题1、目标管理是1954年美国着名管理学者(A)在《管理的实践》中首先提出的。
A、德鲁克2、挫折是一种(C)状态。
C、情绪状态3、“经济人”假设对应于(B)理论。
B、X理论4、提出(A)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积极成果。
A、“社会人”理论5、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D)。
D、内在动力6、(A)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A、双因数理论7、(C)是过程型激励理论。
C、期望效价论8、(D)是决策程序的起步。
D、情报调研9、预测研究是(B)过程的重要环节。
B、决策10、领导行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最重要的是(B)。
B、人群关系行为二、多项选择题1、欲望有以下几个特性(A BDE)。
A、无限性 B、关联性 D、竞争性 E、反复性2、需要层次理论分为那几个层次(A CDE)。
A、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安全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3、麦克利兰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BCD)。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情谊需要4、人的动机可以分为(A CD)。
A、生理性动机 C、衍生性动机 D、优势动机5、格雷夫斯把价值观分为七个等级,如(A B)。
A、反应型 B、部落型三、判断题1、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
(√)2、价值观的终点是理想。
(√)3、期望值是对成功概率的客观评估。
(×)4、价值观与世界观是等价的。
(×)5、部落型价值观强调权力至上。
(×)四、名词解释1、管理行为:行为管理是一种通过提高企业中人们工作表现和发展个人与团队能力来为企业带来持续性成功的战略性、整体性的管理程序。
2、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3、人性管理理论: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和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中的所谓成熟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人,将之概括为“Y”理论。
自动人假设认为:人一般是勤奋的;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人能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人是有责任感的;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人的能力只是部分得到发挥。
自动人假设认为管理者应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至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得员工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4、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以知觉过程为例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先要用眼睛来接受来自物体的光刺激,然后经过神经系统的加工,把光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从而察觉到物体;接着要将看到的物体,从它的环境或背景中区分开来,最后要确认这个物体,并叫出它的名称。
五、简答题1、挫折产生的内外因素有哪些?答::产生挫折的因素:1.外在因素。
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2.内在因素。
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与动机的冲突。
挫折是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使其需要和动机无法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的形成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挫折情境因素,即引起挫折产生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状态或情境条件;二是情境认知因素,即对挫折情境的知觉、理解和评价判断;三是挫折反应因素,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如果这三种因素同时存在便构成一种心理挫折。
不过,有时挫折情境及其障碍或干扰并非实际遭遇到,而是自以为是的挫折情境,是错误认知所构成的挫折情境,它也会形成紧张的心态和情绪,产生挫折感。
因此,挫折认知是三因素中关键性的因素。
一般来说,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不单纯决定于挫折情境障碍的大小,而往往取决于对挫折情境的认知和判断。
即使是严重的挫折情境,如个人能正确地认知和对待,其反应也是微弱的;反之,对挫折情境认知不正确,即使是轻度的挫折情境障碍,也会引起强烈的挫折反应。
这是因为挫折反应与挫折情境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当主体将情境认知为是挫折情境时才会产生挫折反应。
所以挫折反应是否产生或产生的强度大小,主要由挫折认知的状况来决定,挫折反应随着挫折认知的变化而变化。
据此可以看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抓住这一关键性因素,提高他们的挫折认知能力,正确认识和对待所遇到的种种挫折。
2、态度对人的行为有哪些作用?答: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
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致病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权。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
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方式。
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
树立正确人生观,就能够为大众的利益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不会为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就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
实际上,树立正确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
在大干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时显得尤为重要。
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
因此面对疾病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