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牵张法治疗脊髓损伤痉挛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临床研究目的对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配合针刺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与治疗效果。
结果排尿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包括膀胱容量、漏尿次数、最大排尿量与残余尿量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26/28)高于对照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应用下对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标签: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针刺治疗;效果脊髓损伤作为近年来临床多发疾病,病情复杂、治愈难度较高等特点,特别长期患病患者极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礙问题,如膀胱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以康复训练为主,但在改善膀胱功能障碍方面效果并不明显,对此可考虑引入中医康复疗法,通过局部针刺,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本次研究将就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2.5±4.5)岁,损伤节段,C4-C7、T5-T12、L1-L4分别为19例、22例、15例。
入选标准:①与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关于脊柱损伤膀胱功能障碍诊断标准相吻合;②无心、肝、肾功能不全,无精神病史与严重感染情况;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签字确认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38例
阴经交会穴, 能温补 下元, 鼓舞膀胱气 化。水道能通 调
水道, 行水利尿, 膀胱俞 、 中极为膀胱俞募穴, 可 以调节
脏腑气血运行, 促进膀胱气化 。 三焦 具有通 行元气调节
水液运行 的作用, 故用三焦俞 以行气利水 。 肾主骨生髓,
故针刺 肾俞 、太溪可 以促进损伤组织 的修 复并能助膀
上海针灸 杂志 2 0 1 4年 4月第 3 3卷第 4期
文章编号 : 1 0 0 5 - 0 9 5 7 ( 2 0 1 4 ) 0 4 — 0 3 6 3 — 0 1
・
・3 6 3-
临床 报 道 ・
针 灸治疗 脊髓 损伤后膀胱功 能障碍 3 8例
祁玉军, 李登科 ( 南京医科大学 附属淮安第一 医院, 淮安 2 2 3 3 0 0 )
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在关元和 中极 、 肾俞和膀胱俞几 。 组穴位上分别接 G 一 6 8 0 5电针仪, 选断续波, 频率 1 4 H z , 电流 3 ~5 m A , 留针 3 0 m i n 。每 日 1次。 2 . 2 艾灸 每 次针 刺结 束 后嘱 患者 家属 将艾 灸 盒 固定在 关 元、 中极 、水道或三焦俞 、肾俞、膀胱俞等 穴位上用
胱气化 。 此类膀 胱功能障碍 为外伤气 血阻滞 所致 , 所以 取三 阴交疏通足三 阴的气血 。 艾灸能温通经 络, 消瘀散
清艾条施 以温和 灸, 使局 部有温 热感, 每 穴灸约 1 0 ~
1 5 m i n 。每 日 1 次。
结 。诸穴合用, 辅 以艾灸, 共个疗程 , 疗程 间休 息 2 d , 4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
近年来 由于交通事故及施 工坠落 等原因的不断发
3 治疗效果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作者:李伟芳南晶张黎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临床应用于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7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仅行综合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1个月后的膀胱功能变化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研究组自行排尿率、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康复训练;针刺治疗;SCI;膀胱功能[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062-02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当中,神经源性膀胱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将会转化为更加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1]。
因此,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重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间歇性导尿、药物应用治疗、膀胱扩张、连续引流等,但是疗效并不确切,极易引起病情反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该研究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对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发掘这种结合治疗方法对于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78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7.7)岁;病程范围在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7±2.2)个月。
该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包括:①具有SCI病史;②经CT检查后确诊;③具有尿急、尿频、尿失禁或有尿意但无法控制的临床表现;④经尿动力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具有明显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⑤经B超检查后,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减少,排尿后有残余尿液存在[3]。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探讨宋静发布时间:2023-05-17T00:49:55.708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6期作者:宋静[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尿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应用使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速度得到提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尿动力学指标。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会引起小腹坠痛、排尿困难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膀胱功能,并且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将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应用,通过对穴位进行刺激来帮助患者通经脉、调气血,提高患者的膀胱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膀胱患者采用针灸与康复护理联合的形式进行干预,并分析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50.36±5.87)岁,实验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50.57±5.62)岁,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尿动力学检 查均 示不 同程 度 的神经 源性 膀胱 功能 障碍 ,B
超检查提示膀胱容 量减少 ,有 多少 不等 的残余 尿量 。且均
次, 每次 3 0 m i n ,6次治疗后休息 1天 。两组患 者均连续 治
疗 1月后疗效分析。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两组 患者 治疗前 后膀 胱容 量 、残余 尿 量 的变化 ,并监测是否出现不 良反应或 泌尿 系统并发症 。 1 . 4 统计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 对数 据进 行 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 ± 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以百 分比 ( % )表示 ,采 用 x 检验 ,P<0 . 0 5认 为差异有统计
康 复 训 练 结 合 针 刺对 脊 髓 损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患者 膀 胱 功 能 的影 响
肖 源
湖南省 常宁市人 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 2 1 5 0 0
f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 ( S C 1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 响。方法 :6 9例 S C I 后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 5 例 和对照组 3 4例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 ,对照组仅接 受综 合康复训练 ,连续治疗 1 月后对 比膀胱 功能。结果:观察组 白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均有 明显上 升 ,残余尿量均 明显 下降 ,与治疗前相 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两组组 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 ,而残余 尿量则低于对
~
6 5岁 ,平 均 ( 3 8 . 5±8 . 9 )岁 ;病程 1—6个 月 ,平 均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胡兆君# 张'婧! 柴'园, 钟'梅#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科 !$档案室 ,$神经内科 湖北 宜昌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 方法'*% 例脊髓损伤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 例 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 观察 ! 组临床疗效记录 ! 组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容量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5` "$"* 干预后! 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膀胱容量升高且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功能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 关键词 针灸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 F%(,$*''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C"$+(!"#$"&C""+(C",
!"#$ 年第 % 卷第 & 期 !"#$% %"$& !"#$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英文 ''''''''' %&'()*+ ",-*./+'0./1 2'01).)"*0#34)*/(/0*1 5/(./'* 6/1)7)*/''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1-07T10:48:13.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王政[导读] 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
王政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中心 430080【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予以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予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膀胱恢复,整体疗效较理想。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针灸;康复训练;疗效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患者通常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
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具体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
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为14:11,年龄范围为27岁至74岁,平均为 (50.46±12.37) 岁;对照组男女比为13:12;年龄在28岁至73岁之间,平均为 (50.20±12.2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相差较小(P>0.05)。
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探讨
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1-07-01T09:31:08.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张柱芹[导读]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张柱芹伊春市中心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000【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联合组接受康复训练结合针灸。
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
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
比对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临床症状、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康复训练与针刺相结合对于该疾病非常有效,并且可以改善膀胱功能。
由此可见,该方法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科目,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穴位,采用不同的针灸技术,可以起到监督,强化肾脏,改善膀胱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康复训练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疗效满意。
该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
对照组中18名男性,12名女性,年龄21至47岁,平均(32.7±8.5)岁,病程1至5个月,平均(2.3±1.3)个月;联合组中19名男性,11名女性,年龄20至48岁,平均(33.4±8.1)岁,病程1至6个月,平均(2.5±1.8)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分析
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分析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
A组患者34例,予以常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34例,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予以针刺疗法治疗。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
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0,P<0.05);治疗后,两组颈髓、胸髓、腰髓损伤患者的残余尿量下降,膀胱容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各部位损伤患者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0、4.52、3.76,P<0.001、P=0.002、P=0.002),膀胱容量明显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5、4.59、3.46,P<0.001、P<0.001、P=0.003)。
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标签:针刺;康复疗法;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临床疗效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脊髓损伤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其常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等,多发伤和复合伤及并发症均较多,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
根据文献[2]的相关统计学调查,脊髓损伤常常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包括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肌张力异常等,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会截瘫甚至死亡。
目前在临床上常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针灸、药物或手术等治疗[3]。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68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刺结合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在脊髓损伤(SCI )患者的临床表现当中,神经源性膀胱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将会转化为更加严重的泌尿系统疾病,致死率较高[1]。
因此,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重建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当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膀胱训练、间歇性导尿、药物应用治疗、膀胱扩张、连续引流等,但是疗效并不确切,极易引起病情反弹,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该研究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对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发掘这种结合治疗方法对于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78例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7.7)岁;病程范围在1~6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7±2.2)个月。
该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包括:①具有SCI 病史;②经CT 检查后确诊;③具有尿急、尿频、尿失禁或有尿意但无法控制的临床表现;④经尿动力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具有明显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⑤经B 超检查后,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减少,排尿后有残余尿液存在[3]。
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稳定,随后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其中包括下肢关节被动运动、坐位平衡、SCI 常规电动起立床、ADL 、心理辅导等综合性康复治疗。
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内容包括:①间歇性导尿:对于尿路感染情况较轻或无感染情况的患者,可通过饮水量调节进行导尿计划的制定,将饮水量调整为2000mL/d 以内,饮水时间与用餐时间同步,400~500mL/次,每隔4~6h 进行一次导尿操作,并对尿液颜色与尿量进行观察与统计,若患者自行排尿间隔2h 以上或残余尿量在100mL 以下时,可对膀胱容量进行监测,若在250mL 以上,则可终止导尿操作;②激发排尿:先对SCI 患者腰髓皮肤神经阶段附近的扳机点进行确定,随后采用各种方法对患者排尿功能进行刺激,例如牵拉阴毛、挤压阴茎/阴蒂、刺激肛门、叩击耻骨等方式刺激膀胱产生反射性收缩,并通过温水沐浴、腹部热敷等方法进行辅助,便于加强激发效果;③手压排尿:对于部分尿道括约肌无痉挛现象或逼尿肌无反射现象的患者,采用Crede 手压的方法对下腹部进行挤压操作,双手或握拳放置于髂嵴部,通过压力使膀胱内尿液排出体外。
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研究 李墨
穴位针灸联合膀胱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疗效研究李墨发表时间:2018-08-16T16:29:25.2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李墨[导读] 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各类影响因素所造成的脊髓结构、脊髓功能损伤,从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感觉障碍[1]。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00【摘要】目的研析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SCI)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穴位针灸+膀胱康复训练的临床实际意义。
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遵循患者治疗意愿划分组别。
联合组(n=40)应用穴位针灸+膀胱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单一组(n=40)应用穴位针灸治疗。
将2组的尿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评价与比较。
结果联合组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参数均显著优于单一组(P<0.05);相比于单一组,联合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
结论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穴位针灸+膀胱康复训练,可促进膀胱功能改善,提高最大排尿量,是一种治疗SCI伴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穴位针灸;膀胱康复训练脊髓损伤(SCI)是指由于各类影响因素所造成的脊髓结构、脊髓功能损伤,从而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运动感觉障碍[1]。
神经源性膀胱作为SCI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均可对患者尿路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肾衰竭,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安全。
故探寻最佳治疗方式促进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改善就显得颇为重要。
鉴于此,在本次研究中,研析在临床治疗脊髓损伤(SCI)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穴位针灸+膀胱康复训练的临床实际意义。
现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遵循患者治疗意愿划分组别。
针灸及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功能的作用探讨
电生物 反馈康 复治 疗 和 针灸 治 疗 ; 盆 底 肌 电 生物 反 馈
康 复治 疗采用 二通 道 电 刺激 系统 , 男 性 患 者 或未 婚 女 性 患者 将 电极 置 于直 肠 , 已婚 女性 患 者 将 电极置 于 阴 道内, 深度约 为 5 ~7 c m; 采 用 生 物反 馈 治 疗 仪进 行 盆 底 肌 收缩 和松 弛刺激 , 刺 激频 率 设 定 为 1 0 Hz , 电 流强
度为 5 0 mA ; 收缩 8 s 后 放松 1 5 s , 治疗 时 间 2 0 mi n / 次,
2次/ d ; 针灸 治疗取 穴 肾俞 、 关元 、 命 门、 太溪、 脾俞 、 三
阴交 、 足 三里、 合谷、 中极 等 穴 位 。针 刺 得 气 后 留 针
3 0 mi n ; 肾俞 艾 条 灸 2壮/ d ; 连续针灸治疗 6 d后 休 息
尿 间 自动 排 尿 2 0 0 mL 以 上 者 可 改 为 每 8 h 导 尿 一
2 0 1 3年 9月 收 治 的 6 8例 脊 髓 损 伤 后 痉 挛 性 膀 胱 患 者; 所 有 患者 均 有 明确 的脊 髓 损 伤 史 , 并经 C T、 MRI
次l 2 ] 。实验组 : 在此 基础 上加强 康 复训练 , 包括 盆底 肌
【 中图分类 号】 R 7 4 4 【 文 献标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7 3 6 9 . 2 0 1 5 . 0 9 . 0 7 2
脊髓 损伤是 临 床 常见 的灾 难性 损 伤 , 患者 易 形 成
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并发症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处理,会对患者的膀胱功能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有必要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本次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本次纳入研究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以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组,逼尿肌无反射组,两组均采取针灸方法治疗,结果发现: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以及24h排尿次数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量动力学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以及24h排尿次数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是因为神经系统病变只是膀胱或者尿道引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临床研究发现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引发不同类型的神经源性膀胱,最为突出的是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无反射[3]。为了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生存质量,便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我院,均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学会2000年标准[2],均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者;以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分为两组,甲组33例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乙组39例为逼尿肌无反射。其中,甲组33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分布在24-73岁,年龄均值为(36.9±1.2)岁;病程为1个月到4个月,平均(2.3±0.2)个月。乙组33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分布在25-72岁,年龄均值为(36.8±1.1)岁;病程为1个月到4个月,平均(2.4±0.3)个月。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价值。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线 连 接,调 整 为 疏 密 波,根 据 患 者 的 忍 受 程 度 进 行 相 应 的 调 节,一次疗程 0.5 h,1 次 /d,连续治疗 10 d。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从膀胱容量以及残 余尿量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并调查两组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1.0 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χ2 检验பைடு நூலகம்以 P<0.05 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组别 例数
残余尿量
治疗前
治疗后
膀胱容量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8 148.5±48.2 120.5±13.9a 280.6±36.4 330.5±16.4a
研究组 28 147.8±47.5 104.4±10.6ab 279.5±34.6 359.4±14.6ab
用温水热敷腹部促进膀胱的刺激。②间歇性导尿,如果患者的
治的 56 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编号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 28 例患者采用基本的康
复训练;研究组 28 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并观察自行排尿
的情况。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在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后的膀胱容量以及残余尿量均优于对照组单独采用康复训练,同
两组患者待生命体征均趋于平稳后同时进行康复训练,训 练内容包括坐位平衡、关节主被动运动、神经肌肉电刺激、SCI 常规电动起立床、心理疏导、ADL 训练等 [3]。然后对所有患者 进行膀胱功能恢复训练,主要内容包括了:①刺激排尿,首先确 定脊髓损伤的患者的腰髓皮肤神经周围的扳机点,然后采取相 应的方式不断的刺激患者的排尿功能,比如刺激肛门、按压阴 蒂、牵扯阴毛等方式刺激,使膀胱出现收缩性的反射,也可以采
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何件根;宋倩;武亮;范维娇;靳沙沙;王茜;张芹;张雪松【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22(20)2【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研究中,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膀胱功能指标、症状评分、睡眠状况指标、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观察组的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低(P<0.05)。
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入睡潜伏期显著更短,实际睡眠时长显著更长,PSQI评分显著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更高(P<0.05)。
结论针灸治疗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减轻其症状,有利于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总页数】4页(P35-38)【作者】何件根;宋倩;武亮;范维娇;靳沙沙;王茜;张芹;张雪松【作者单位】北京小汤山医院运动康复科;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小汤山医院物理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2.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效果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4.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5.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效果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月 第35卷2期(总第313期)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9.Vol.35 No.2·230·脊髓损伤于临床脊柱损伤中较为常见。
临床多以取常规康复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时间长,且治疗效果不甚满意[1]。
本研究用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00例,均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9~72岁,平均(55.98±4.35)岁;挤压伤3例,重物压伤7例,高处坠落13例,交通事故27例。
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0~71岁,平均(56.05±4.15)岁;挤压伤4例,重物压伤6例,高处坠落12例,交通事故28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感觉、运动平面及膀胱功能异常,下肢反射异常,并经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明确异常,诊断为脊髓损伤。
2 治疗方法两组均用常规康复治疗[2]。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坐位训练,日1次,每次30min。
待耐受后,开始给予指导站立训练,日2次,每次15min,促使脊柱保持稳定性。
恢复期给予患者指导步行训练,包括平衡杠内站立、平衡杠内步行训练、坐椅子训练、卧倒训练、上下阶梯训练等,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进行穿衣、进食、刷牙等日常活动。
研究组联合针刺治疗[3]。
选大椎、命门、灵台、腰阳关,上肢瘫痪加曲池、外关、手三里穴,下肢瘫痪加太溪、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穴,大小便障碍加关元、气海、膀胱俞。
每次选择8~10个穴位,用28~30号毫针进行针刺,每次30min,日1次,连续10日后,休息5日,再继续针刺10日,重复6次。
3 观察指标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FCA(综合功能评)评分。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徐秀梅,徐彦龙,寄婧,董春璇,谢又生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膀胱和小膀胱2组,均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评估2组患者膀胱功能积分、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
结果: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减少神经源性大膀胱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提高膀胱功能,降低膀胱功能积分;但此法对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小膀胱疗效不佳。
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尽早加入膀胱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对于促进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并且可避免小膀胱的出现;而对于神经源性小膀胱患者建议针刺治疗,以刺激轻、周期长为主,并配合膀胱康复训练或药物治疗,或许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针灸;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852(2018)05-0097-04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on Neurogenic Bladder of the Patients with Spinal InjuryXU Xiumei,XU Yanlong,JI Jing,DONG Chunxuan,XIE Yousheng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Lanzhou 730050,ChinaObjective: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reat-ing neurogenic bladder of the patients with spinal injury.Methods:All 90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big bladder and small bladder,and they us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bladder function integral,residual urine volume (RUV)and bladder capacity of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in four weeks.Results: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uld reduce RUV of the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big bladder,increase bladder capacity,improve bladder function and lower bladder function integral;while the method was not effective in treating spinal injury-induced neurogenic small bladder.Conclusion:It's imperative to participate in bladd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acupuncture for the patients suffering spinal injury-induced neuro-genic bladder,which could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avoid small bladder;for the patients with neurogenic small bladder,acupuncture is suggested since it could stimulate lightly with a long cycle,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ladd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r medicine might attain perfect therapeuticeffects.neurogenic bladder;spinal injury;acupuncture;rehabilitation training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1],脊髓损伤是其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电针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否有不错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治疗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的人,共筛选出了44人,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考组有22人,采用常规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是是实验组有22人,采用的是电针治疗的方法。
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比较尿动力学相关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
结果采用针刺进行治疗的参考组的疾病治疗效果很明显低于实验组使用的电针组,且差异明显(P<0.05);在对尿动力学相关指数进行确认时发现两组的数值差异较大(P<0.05)。
结论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时加入电针的治疗方法病患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还能明显改善病患的排尿能力,尽可能的改善了病患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针;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病患由于某些疾病原因导致损伤了脊髓,引起了身体功能性的障碍,虽然没有致命的情况,但是所引发的并发症会对病患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神经源性膀胱,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和控制病情,会对病患及家庭带来比较打的负面影响和不便[1]。
因此本文通过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电针用于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是否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治疗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疾病,共筛选出了44人,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考组有22人,而另一组是实验组有22人,基础资料见表1。
通过对比两组的常规资料,确认无显著性(P>0.05)差异。
表1 实验对象之间的资料对比分组人数平均年龄(d)性别男女参考组2239±101210实验组2238±111111 P->0.05>0.05>0.051.2 两组的治疗方法对比1.2.1参照组的治疗内容:本组病患使用临床上常用的基础的针刺治疗方法,具体操作为病患需要以侧躺的姿势进行治疗,使用0.3*50mm的只能使用一次的无菌针,使用前进行消毒,取穴关元、气海、中极、曲骨、水道、归来、八髎穴、秩边、长强、肾俞、膀胱俞、L1-L5夹脊穴、足三里、三阴交。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析对治疗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恢复其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效果。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观察对象均为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共计80例,按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后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经数据分析,常规护理组有效率(80.00%),膀胱容量(363.99±28.57ml)和膀胱残余尿量(18.56±9.24ml);联合护理组分别为(97.50%),(395.12±26.37ml),(57.62±17.39ml);对比结果发现,联合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和膀胱残余尿量更高,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膀胱残余尿量有很大帮助,值得大范围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针灸;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恢复;临床疗效;护理有效率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的排尿功能紊乱,尿意丧失等,其常见的病因是创伤性或非创伤性的脊髓损伤。
临床表现为遗尿、尿频、尿储留等,对患者的膀胱损伤极大,威胁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1】。
现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具体内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此次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样本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每组各40例。
两组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49±0.98)岁;男女比例:47:33。
组间数据统计(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给予常规护理组常规康复护理,其内容包括帮助调整患者的卧床姿势,恢复一段时间后帮助并指导患者自己独立行走,同时拟定运动康复训练,使用一些器材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美感【2-3】。
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概况_郑洁
203第15卷 第7期 2013 年 7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7 Jul .,2013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尿和/或排尿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其发生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几乎所有的脊髓性病变都会影响下尿路排尿功能[2]。
SCI 伴发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最大危害在于因下尿路排尿障碍引发的上尿路功能受损,甚至导致肾衰竭,常常是截瘫患者晚期的主要病死原因。
其治疗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
西医目前多采用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药物、电刺激技术及外科手术等方法,但存在的问题是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电极刺激技术及手术为有创性、经济成本高且疗效不可靠,患者难以接受。
而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对此有较好疗效,且操作简便、无创伤性及副作用、成本低廉,易于在临床普及。
现将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1 SCI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及临床表现SCI 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机制十分复杂,分类的方法也较多,各有优缺点。
根据损伤水平可分为骶髓上损伤和骶髓损伤;根据尿流动力学分析可分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和逼尿肌无反射型;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尿潴留和尿失禁。
目前多提倡将尿流动力学检查与脊髓损伤水平结合起来分析SCI 患者排尿障碍的症状。
目前一致认为,骶髓上损伤引起逼尿肌反射亢进,特点是膀胱压升高、顺应性降低、膀胱容量减小,临床以膀胱储尿困难、尿失禁为主要表现,有些患者也表现为尿潴留。
骶髓损伤常并发逼尿肌无反射,特点是膀胱压降低、膀胱收缩力低下、膀胱容量增大,临床以膀胱排尿障碍困难,尿潴留为突出表现。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排尿障碍,患者都存在膀胱残尿量增多,膀胱排空障碍,尤以后者为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l 1 — 8 1 3.
张, 来治疗 脊髓损 伤后痉挛 性膀胱 , 在 膀胱压力 监测 的情 况
下, 滴入 利多 卡 因浓度 为 0 . 0 4 %的生 理盐 水 , 通过 利多 卡因
浸润作用及一定容 量的液体进行缓慢牵 张 , 膀胱痉挛 逐渐被
抑制 , 痉挛 的膀胱容 积逐 渐变大 , 来达 到治疗 的 目的 。检 索 目前 公开 发表 的文献 , 该方法 目前 国内外未见 报道 , 该方法
9 7 .
[ 5 】 燕 铁斌, 伍少 玲, 郭友 华, 等. 盆底 肌 肉电刺 激治疗 脊髓 损伤 患者 尿失 禁的疗效观察[ J ] . 中华物理 医学 与康 复杂志, 2 0 0 5 , 2 7 : 2 8 7 . [ 6 】 邢 晓红, 杜 莹, 常 淑娟. 膀 胱功能 训练治疗 脊髓 损伤患 者神经 源 性 膀胱 的疗效 观察 [ J ] . 中华物 理 医学 与康复 杂志, 2 0 0 6 , 2 8 ( 1 1 ) :
中 田 癌 夏 区 学 骠 盎 2 0 1 5 & [  ̄ , 第3 0 卷, 第5 期
好 的效果 ㈣。基于上述理论, 及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法 m 。 本研究改进 了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定 , 使之用来 进行膀胱牵
[ 9 ] 申红 梅 , 郑红 云. 膀胱 压力容积 测定在 高位脊髓 损伤 患者膀胱 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J ] .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 志, 2 0 1 2 , 2 1 ( 3 0 ) : 3 3 8 3 . [ 1 0 ] 毕霞, 王雪强 丹, 等. 对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 进行简易膀胱容量 压 力测 定 的 可行 性 研 究 [ J ] . 中 国康 复 医 学 杂 志, 2 0 1 1 , 2 6 ( 9 ) :
2 0 1 3 , 3 5 ( 2 ) : 1 3 o - 一1 3
【 3 ] 牛瑛琳. 督 灸法对 脊髓损伤 后神经源 性膀胱 的疗 效观察 [ J ] . 中 外健康文摘, 2 0 1 2 , 9 ( 5 0 ) : 3 9 8 -3 9 9 . [ 4 ] 胡 文清 , 郭玉红 , 秦晓军. 间歇 导尿对脊髓损 伤患者膀胱 功能影
r e f l e x i a [ J ] .J Ur o l , 2 0 0 0 ,1 6 4: 1 4 7 6 — 1 4 8 0 .
[ 1 2 ] 冯小军, 魏新春, 吴建 贤, 等. 电针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 源 性膀胱 2 3 例[ J ] . 安徽 中医药 大学学报 , 2 0 1 4 , 3 3 ( 1 ) : 4 3 —4 5 . [ 1 3 ] 张秦宏, 孙忠人, 岳金换. 电针治疗 脊髓损伤后 神经 源性膀胱功 能障碍的文献研 究[ J ] . 针灸临床杂志, 2 0 1 1 , 2 7 ( 9 ) : 4 1 — _ 4 4 . [ 1 4 】 孙 卫兵, 杨帆, 齐清会 . 电针穴对慢性 膀胱过度活动症模 型大 鼠 尿动力学及 脊髓 背角 s P 和C G R P 影响f J 1 . 大连医科大 学学报,
2 0 1 2 , 3 4 ( 3 ) : 2 2 0 ~2 2 4 .
全容量 , 提高生 活 自理能力 , 减轻 患者家庭经济 负担 , 值得 临 床推广。但膀胱牵张单独应用 的疗效及远期疗 效尚待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 蒋 东生, 车兴 旺, 范连彬 , 等. 生 物反馈技术 结合膀 胱功能训 练治 疗脊髓损 伤患 者排尿障碍[ J ] . 临床 医学, 2 0 1 2 , 3 2 ( 8 ) : 5 4 —5 6 . [ 2 ] 曾凡硕 , 周谋望 , 刘楠, 等. 犬 脊髓损 伤痉挛性 膀胱动物 模型 的建 立及 尿动 力学分 析[ J ] . 中 国康 复 医学杂志 , 2 0 1 1 , 2 6 ( 1 1 ) : 1 o 0 0 —
响的探讨 [ J ] . 河北 医科 大学学 报, 2 0 1 3 , 3 2 ( 1 2 ) : 1 5 9 6 - - - 1 5 9 7 .
[ 1 7 ] 王璇, 陈艳, 潘翠环, 等. 球囊扩 张术结合手法治疗对环咽肌失 弛 缓症 所致 吞咽 障碍 的疗效 观 察[ J ] _ 中国康 复, 2 0 1 3 , 2 8 ( 2 ) : 9t i e r - Ka s t l e r E J ,R u u d B o s c h J L H.L o n g — t e r m r e s u l t s o f s a c r a l n e r v e s t i r n u l a t i o n ( S 3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n e u r o —
1 0 O1 .
[ 1 5 ] 孙卫 兵, 杨帆, 齐清会 . 电针 次髂 穴对膀胱 过度活动症大 鼠尿动
力学 的影 响[ J ]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 0 1 2 , 3 4 ( 3 ) : 1 1 5 —1 1 9 .
[ 1 6 ] 张彩侠, 高 晶, 赵斌, 等. 头针结合 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性脑瘫 患 儿肌 张力及关 节活动度 的影响 [ J ] _ 中华 物理医学 与康复杂 志,
g e n i c r e f r a c t o r y u r g e i n c o n t i n e nc e r e l a t e d t o d e t r u s o r h y p e r —
以其有效 性及创新性 , 将成为脊髓损伤痉挛 性膀胱 的有效 治
疗方法之一 。 综上所述 , 针刺联 合牵张治疗可有效扩 大患者的膀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