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相图2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相图举例分析

(一)水的相图

众所周知,水有三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在指定的温度、压力下可以互成平衡,即

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建立其的三相平衡体系。表5-1的实验数据表明了水在各种平衡条件下,温度和压力的对应关系。

水的相图(图5-2)就是根据这些数据描绘而成的。

表5-1 水的压力~温度平衡关系

1.两相线: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上述三种两相平衡状态,线上的点代表两相平衡的必要条件,即平衡时体系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在相图中表示体系(包含有各相)的总组成点称为"物质点",表示某一相的组成的点称为"相点",但两者常通称为"状态点"。

OA 线是冰与水气两相平衡共存的曲线,它表示冰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对应各相,称为"升华曲线",由图可见,冰的饱和蒸气压是随温度的下降

而下降。

OC 线是(蒸)气与液(水)两相平衡线,它代表气~液平衡时,温度与蒸气压的对应关系,称为"蒸气压曲线"或"蒸发曲线"。显然,水的饱和 蒸

气压是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F 点表示水的正常沸点,即在敞开容器中发水加热到 100℃ 时,水的蒸气压恰好等于外界的压力(),它就

开始沸腾。在压力下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称其为"正常沸点"。

OB 线是固(冰)与液(水)两相平衡线,它表示冰的熔点随外压变化关系,故称之为冰的"熔化曲线"。熔化的逆过程就是凝固,因此它又表示水

的凝固点随外压变化关系,故也可称为水的"凝固点曲线"。该线甚陡,略向左倾,斜率呈负值,意味着外压剧增,冰的熔点仅略有降低,大约是每

增加1个,下降 0.0075℃ 。水的这种行为是反常的,因为大多数物质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稍有升高。

在单组分体系中,当体系状态点落在某曲线上,则意味体系处于两相共存状态,即Ф =2,f = 1。这说明温度和压力,只有一个可以自由变动,另一个随前一个而定。关于两相线的分析以及斜率的定量计算将在"克拉贝龙方程式"讨论。

必须指出,OC线不能向上无限延伸,只能到水的临界点即374℃ 与22.3×103kPa 为止,因为在临界温度以上,气、液处于连续状态。如果特别小心,OC线能向下延伸如虚线OD所示,它代表未结冰的过冷水与水蒸气共存,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称为"亚稳状态"。OD线在OA线之上,表示过冷水的蒸气压比同温度下处于稳定状态的冰蒸气压大,其稳定性较低,稍受扰动或投入晶种将有冰析出。OA线在理论上可向左下方延伸到绝

对零点附近,但向右上方不得越过交点O,因为事实上不存在升温时该熔化而不熔化的过热冰。OB线向左上方延伸可达二千个压力左右,若再向上,会出现多种晶型的冰,称为"同制多晶现象",情况较复杂,后面将简单提及。

2.单相面:自图5-2,三条两相线将坐标分成三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个单相区,其中AOC为气相区,AOB为固相区,BOC为液相区。它们都满足Ф =1,f = 2,说明这些区域内T、p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变动而不会引起新相形成或旧相消失。换句话说要同时指定T、p两个变量才能确定体系的一个状态。另外从图中亦可推断,由一个相变为另一相未必非得穿过平衡线;如蒸气处于状态点M经等温压缩到N点,再等压降温至h,最后等温降压到P点,就能成功地使蒸气不穿过平衡线而转变到液体水。

3.三相点:①:三条两相线的交点O是水蒸气、水、冰三相平衡共存的点,称为"三相点"。在三相点上Ф =3,f =0,故体系的稳定、压力皆恒定,不能变动。否则会破坏三相平衡。三相点的压力p = 0.61kPa ,温度T= 0.00989℃,这一温度已被规定为 273.16K,而且作为国际绝对温标的参考点。值得强调,三相点温度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水的冰点,后者是指敞露于空气中的冰~水两相平衡时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冰~水已被空气中的组分(CO2、N2、O2等)所饱和,已变成多组分体系。正由于其它组分溶入致使原来单组分体系水的冰点下降约0.00242℃;其次,因压力从 0.61kPa 增大到 101.325kPa,根据克拉贝龙方程式计算其相应冰点温度又将降低0.00747℃,这两种效应之和即0.00989℃ ≈ 0.01℃(或273.16K )就使得水的冰点从原来的三相点处即0.00989℃ 下降到通常的0℃(或 273.15K)。

图5-2 为低压下相图,有一个三相点,而在高压下水可能出现同质多晶现象,因此在水的相图上就不止存在一个三相点(图5-3),不过这些三相点不出现蒸气相罢了。水在高压下共有六种不同结晶形式的冰,即Ⅰ、Ⅱ、Ⅲ、Ⅴ、Ⅵ、Ⅶ(普通冰以Ⅰ表示,冰Ⅳ不稳定),表5-2列出高压下水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

图5-3 水在高压下的相图

图5-2 水的相图

至此我们已明了相图中点、线、面之意义,于是可借助相图(图5-2)来分析指定物系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相变化的情况。例如,101.325kPa,-40℃ 的冰(即Q点),当恒压升温,最终达到250℃(即J点)。其中物系点先沿着QJ线移动,此时先在单一固相区内,由相律可知f * = 1,故

温度可不断上升。当抵达 G 点,即固~液两相线时,冰开始熔化,冰点不变 f *

= 0,直到冰全部变成液态水。继续升温,状态点进入液态水的相区又恢复 f *

= 1,故可右移升温至 F 点,它位于水的蒸发曲线上,故水开始汽化,沸点不变即 f *

= 0,直到液态水全部变成水蒸气。继续升温右移,f *

= 1 即进入水的气相区,最后到终点 J 。

表5-2 水在各三相点时的温度和压力

(二)硫的相图

硫有四种不同的聚集状态;固态的正交(或斜方)硫(R),固态的单斜硫(M),液态硫(I)和气态硫(g)),分别表明在图5-4硫的相图中。已知单组分体系不能超过三个相,故上述四个相不可同时存在。硫的相图中有四个三相点:B 、C 、E 、O ,各点代表的平衡体系如下:

9.33×10-4

kPa

6.67×10-3

kPa

172.0kPa

3.47×10-3kPa

95.4℃ 119.3℃

151.0℃

113.0℃

如图所示,各实线为其相邻两相共存平衡线。可以看出,在室温下斜方硫(R)是稳定的。由于晶体转变是个慢过程,故只能徐缓加热到 95.4℃ 时斜方硫才逐渐转变为单斜硫,一旦加热太快,则可使斜方硫以介稳态平衡到它的熔点(113.0℃)而不必经过单斜硫。95.4℃ 以上单斜硫是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