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表1 6 O 例 治疗前后 主要 症状 变化 例数
胃脘痛 腹胀 嗳气或反酸 纳呆 大便异常
Biblioteka Baidu
治疗前 5 8 例( 9 6 . 7 %)5 6 例( 9 3 . 3 %)3 3 例( 5 5 %)4 2 例( 7 0 %)4 4 例( 6 6 . 7 %) 治疗后 】 0 例( 1 6 . 7 %) 1 2 例( 2 O %) 8 例( 1 3 - 3 %)6 N( 1 0 %) 7 例( 1 1 . 7 %)
活血止痛胶囊是通过减弱炎症过程中所产生的炎性介质这一类化学致痛物质对末梢神经的影响而发挥镇痛作用1在临床上应用于软组织损伤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临床使用价格相对便宜本研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和活血止痛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7 6 ・中医中药 ・
[ 3 】 许正. 针刺 “ 心 俞 ”穴 治 愈 发 作 性 睡 病 两 例 【 J 】 . 新中
医1 9 7 6 , 8 ( 4 ) : 2 2 2 .
F e b r u a r y 2 01 4 , V o 1 . 1 2 , No . 6
志, 2 0 0 4 , 3 1 ( 4 ) : 2 8 3 .
[ 7 】 司忠凤, 趁 帮新, 蔡 红针 灸治疗 睡眠 过度症 一例 报告[ J ] _ 恩 施医学
中图分类号 :R 2 5 9 ;R 5 7 3 . 3 1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上又被称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研究显示成年人的

检出率在80%以上,只是每个人的患病程度不同,属于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率有着逐年升高的趋势。

慢性浅表性胃炎随着病情的变化,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更有甚者会发展成胃癌,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一、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通俗来讲就是指慢性胃粘膜的浅表性炎症。这种疾病就常见

的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引发的,HP会从口腔经由食道进入胃部,在经

由胃酸灭杀作用后,存活下来的部分幽门螺旋杆菌会生存在胃的黏液层和胃粘膜

上表皮上,与此同时HP还会生产尿素酶分解尿素以达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形成

有利于HP长期存活的微环境。十二指肠-胃反流也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炎的

重要原因,反流物会破坏胃粘膜屏障而造成了胃粘膜的损伤。有一部分患者是因

为自身免疫因素而导致的,患者身体错误的产生了针对胃组织的抗体而导致慢性

浅表性胃炎。某些药物的刺激也会破坏胃粘膜,非甾体类药物就是其中的一种,

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饮酒、浓茶及咖啡,刺激性及粗糙的食物都会破坏胃粘

膜从而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生。长期的精神紧张、抑郁等情绪因素也会导致

疾病的发生,因为精神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混乱,从而引起胃粘膜的血管的收缩

血流量减少,胃粘膜受损。

二、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典型的症状为腹痛,患者会感觉上腹部广泛的灼痛、钝疼,极少的患者会有绞痛的症状并累及背部,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还

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自拟中药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 胃 ; 自 炎 拟中药方 ; 疗效 观察
di 03 6  ̄is. 7 - 9 52 1 . .3 o: .9 9 . n1 4 4 8 .0 21 0 3 1 s 6 6
慢性浅 表性 胃炎 属中医胃脘 痛范畴 ,是 由各 种致 病因素 引起 的慢性 胃黏膜 炎性病 变,是 一种 常见 的消化 系统疾病 , 临床上可分为单纯 型、出血型及糜 烂型 三种。幽门螺杆菌感 染 为其 主要 病 因之~。患者 常有上腹 部胀 闷、嗳气、泛酸、 食 欲减 退或无规律上腹隐痛、食后加重等表 现,严重影响患 者的工作和生活, 其临床特点是病程长 、 缠绵难愈、 容易复发。 此病应 在早 期及 时治疗,若处 理不 当,有癌 变的可能 。西 医 主要 以抗 幽门螺 杆菌治疗为主,但疗 效不甚显著。中医在长 期实践 的基 础上,对本病 症状的改善积 累了丰富 的经验 。笔
泡 3 an , 0r 后 加热煎取 3 0ml10ml次 , i 0 , 0 / 3次 /, d 饭前温服 ;
症 。而脾 的病 理则应 以运化失常而 产生的阳虚气滞症状 如腹 胀、 纳差等为主 嗍 。本病的发 生又与患者的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宜 从土虚木乘方 面理解 。盏 情志不遂,有碍于肝的疏泄条 达 ,
及 胃癌等。
1 治疗方法 . 3 1 . 治疗组 .1 3 (自 1 拟中药方 : ) 黄芪 3 g 0 ,党参 1 g 5 ,柴胡 1 g 5,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

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

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痞、解郁、除满功能的中成药,都适用于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验方一

组成灸黄芪15~20克灸甘草12~20克赤芍(或白芍)10~15克当归10克党参10~15克延胡索10~15克佛手柑(或陈香橼)10克败酱草20~30克蛇舌草20~30克(或浦公英10~15克)

功用和中养胃,疏肝理气,消炎活血。

主治浅表性胃炎。

加减嘈杂,加山药、玉竹等;泛酸,加吴茱萸、公丁香、乌贼骨等;脾胃阳虚,加炮姜、附块、益智仁等;脾胃阴虚,加麦冬、石斛、天花粉等;胃粘膜出血,加蒲黄炭、地榆炭、大青叶等;胃粘膜糜烂,加蒲黄、青黛、血竭、锡类散等;胃粘膜疣状隆起或息肉样变,加三棱、昆布、苡仁、木瓜等;幽门功能失调,加苏木、枳壳、莪术等;胆汁反流,加半夏、木瓜、蒲公英、公丁香、代赭石等;伴有溃疡,加白芨、乳香等。气滞,加甘松、香附、金铃子等。

验方二

组成太子参10克苍白术各9克茯苓15克灸甘草3克法半夏9克陈皮9克木香6克砂仁6克蔻仁6克厚朴6克佛手片9克香橼皮9克川芎6克丹参15克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除湿化瘀。

主治浅表性胃炎,症见食纳减少,食后胸脘胀闷或疼痛,兼见呃逆,脉缓弱,舌淡苔白腻者。

加减如患者见舌红、口干、便结者去苍术,加玉竹、石斛9克、生白芍9克、火麻仁15克,见苔厚腻、口粘、便溏者,加藿香9克、佩兰9克、苡仁15克、煨诃子15克;兼食滞嗳气、腹胀者加神曲9克、山楂9克、麦芽9克、大腹皮6克。10.烤熟大枣泡水治胃寒用

火将大枣烤熟,最好烤脆,每天早、中、晚三顿饭后,用一杯开水泡三四个,泡到水变红色,大枣不太甜了喝下去。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 及安全性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 及安全性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

及安全性

摘要] 目的对所选取的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肝胃不和证患者采用柴胡

疏肝散加减治疗后观察疗效、安全性。方法自我院收诊病例中选取54例CSG肝

胃不和证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分组。选用西医治疗

27例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27例中医组。对比两组疗效、安全性。

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的70.37%对比,中医组总有效率96.30%较高(P<0.05);

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33.33%对比,中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0%较低(P<

0.05)。结论对所选取的54例肝胃不和CSG患者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后临

床效果更明确,54例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大大减轻。

[关键词] 双黄连口服液;外感;儿童扁桃体炎;疗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为内科常见慢性疾病,胃粘膜表现为慢性炎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1]。相关研究指出,肝胃不和证为CSG最常见类型,高达CSG

患者51%[2]。近年,中医在CSG中应用越来越多[3]。中医理论认为,肝胃不和证为CSG属于“胃痛”范畴,本研究自我院收诊病例中选取54例CSG肝胃不和证患

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旨在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的

效果、安全性。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诊病例中选取54例CSG肝胃不和证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

月~2020年5月),按照建档时间分组,其中27例对照组中男15女12例,年

龄32~77岁,平均年龄(54.17±3.14)岁;27例中医组中男16女11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2.89±3.25)岁。两组显示出可比(P>0.05)。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

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柴胡疏

肝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1个疗程(10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10周

的用药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观察组病理学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使用西药,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

和证患者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病理

学总有效率均较高。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医柴胡疏肝散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是多种致病因素引发的慢性的胃黏膜浅表性炎症,发生率占胃

炎的70%左右,以31~53岁的男性为主要患病人群[1]。近几年,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浅表性胃炎是胃炎中最

为常见的一种慢性胃部炎症,炎症累及胃黏膜的浅层或深层,根据炎症侵润胃黏膜程度可分

为轻度、中度和重度[2]。胃镜下可见水肿、黏膜充血、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黏膜上局限性

糜烂等都属于浅表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3]。本研究采用中医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

炎肝胃不和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83例,随机分为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最近在我们医院佐胃镜查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并人非常多,也有很多人问起这个问题,六版内科上讲得非常之间单,这里自己总结一哈,望前辈指点

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勿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用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 病因治疗:祛除致病因素是治疗和预防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上策。故应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量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

(2) 饮食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3) 药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消除损害胃粘膜因素的药物。

保护胃粘膜的药物:①生胃酮:是甘草酸水解后制成的琥珀酸半酯,能增强胃粘膜粘液的分泌,延长胃上皮细胞寿命及轻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力,故能保护胃粘膜不受胆汁损伤,避免H+反扩散。用法

100mg,日3次,2周后改为50mg,日3次,餐前半小时服,4〜5

周为一疗程。畐M乍用有水钠潴留,故宜同时服用氢氯噻嗪和钾盐。② 硫糖铝:该药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并能与胃粘膜蛋白质络合成保护膜,阻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此外,本药亦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新陈代谢。用法:i.Og,日3〜4 次。③麦滋林-S颗粒:该药含有水溶性B334和L■谷氨酰胺。水溶性B334能直接作用于胃粘膜,使局部炎症消失。L杳氨酰胺与胃肠粘膜上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一起,参与促进组织修复以达到治疗目的。用法:670mg,日3次。④胃炎干糖浆:该药主要由硫酸庆大霉素、盐酸普鲁卡因、VitB 1 2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分比较(X-±s,分)
注: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比较, △△ P<0.01;两组患者组间比较, ▲ P<0.05。 表2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表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例)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 P<0.05。 表3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3.8%和对照组8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视,可因饥饱失常、烟酒嗜好、生活不规律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常在做胃镜后才能 确诊。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H +泵抑制剂,临床中常被单独用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报道称[3]奥美拉唑首先减弱了过多的酸性物质对 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同时使胃腔内HCO 3 -浓度增高,提高胃黏膜表面黏液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使得胃黏膜保护功能得以增强,另一方面 奥美拉唑还提高胃内的pH值,不利于幽门螺杆菌(Hp)生长,对Hp的根治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其不良反应来自百度文库。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3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181-01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据报道[1]该病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其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 于女性。由于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饱胀不适,腹痛、暖气、泛酸、恶心、呕吐等,因此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 治疗而延误病情。目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药物繁多,但均无特效,其疗效评价也主要在于临床症状是否缓解。探讨不同药物对慢性浅 表性胃炎各个症状的缓解效果,这对临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具有指导意义。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17例,患者表现为上腹疼痛、反酸、嗳气、腹胀等症状,均经胃镜检查确 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排除消化性溃疡、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和不配合治疗者。最后纳入观察95例,其中男53例,女42例,年龄 25~66岁,病程3~38个月。按患者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 床症状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的研究

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慢性胃

炎用药规律的研究

高忠英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习医,精通内、妇、儿科,是卫生部认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第二、三、四批国家级继承人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8年,历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内科学、中药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研习医理,精通经典医籍,创立“五脏补益法”。精心临证,处方精当,方简效宏。尤其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疗效显著,在运用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渊源。用访谈法和分析归纳法对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渊源进行了总结,梳理了高忠英教授传承谱系及传承现状,探寻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及其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明晰了高忠英教授脾胃专业相关的中医各家学派的关系,并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中医经典古籍渊薮进行了挖掘整理。包括高忠英教授成才之路以及家传师承情况及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高忠英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站的传承情况,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的经典古籍的介绍,如《内经》的脾胃论、张仲景的脾胃论、李东垣的脾胃论、叶天士的脾胃论,与脾胃相关的中医各家学派的关系,如施今墨、魏舒和.、董建华、关幼波、李乾构及其继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第二部分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高忠英教授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五脏补益法的学术思想和1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本部分从五方面分别叙述了五脏补益法的学术思想、临床用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关于方剂学的独特学术观点、高忠英教授脾胃学术思想以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首先将高忠英教授理论学术思想研究——“五脏补益”学术思想深入挖掘,五脏补益法确切地体现了补益气、血、阴、阳选药组方的配伍规律,是补益五脏虚证必须遵守的治疗法则。从高忠英教授的五脏补益理论中,我们提炼出:五脏虚并非气血阴阳俱虚,是按五脏的生理特点、病理特征有所侧重,补脾、肺、肾重在补气、阴、阳;补心、肝则气、血、阴、阳均可补益。高忠英教授在长期的方剂学教学中,潜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很多人不太了解这个疾病,专家称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他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很多患者及其家人都想了解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

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1、水煎方剂为我国常用之治病给药方式,医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何氏苗山和胃方为苗药水煎方剂,方中饮片经过高温煎煮,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药材

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然后通过

内服汤药,药效易被体内吸收,便

于全面调理胃脏各项机能,治疗慢

性浅表性胃炎,神秘传统水煎内服

用药方式更高效、显著。

2、穴位针灸疗法:打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和药物吸收,为治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激活身体自身免疫修复机制。操作简单,经济安全,而且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

3、光波物理疗法:在特定的穴位上敷中药,将药物通过纳米导融技术迅速导入病灶清除毒素。治疗后期应用微米光治疗仪增强粘膜修复功能,促进机体组织恢复等。同时,经络穴位联络胃肠道,表里相通,多穴位,多经络开放给药途径,直达胃肠病变部位,修复胃黏膜,治愈胃病。

●食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1、沙参玉竹汤,选用北沙参12克,玉竹9克,淮山门克,枸杞子10克,野水鸭肉150克,切件。将上述五物共放于沙锅内,煮汤,分次饮用。

2、石斛玉竹粥,选用大米

100克,石斛12克,玉竹9克,

大枣5个(去核)。先将石斛、玉

竹放入沙锅内煮水600毫升,后

去渣,加入大枣、大米以文火煮粥食用。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和食疗方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和食疗方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和食疗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炎是现代人的常见病,其症状是上腹疼痛、食欲减退和餐后饱胀,进食不多但觉过饱。症状常因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引发或加重。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二种,还有一种是肥厚性胃炎,但医学界对此有争议,这里就不讨论了。止痛方法:胃舒平二片碾碎温开水送服,可立止痛。建议常备。

一、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特殊细菌分泌多种毒素损害胃粘膜造成慢性炎症,并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果症状久治不愈,又比较重,应该首选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建议你采用当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一种方案:

1.奥美拉唑20毫克,每日2次;克拉霉素0.25克,每日2次;替硝唑0.5克,每晚1次,首次剂量加倍。3种药(又称三联)应服7~15天。

2.请注意选可靠的品牌,以保证疗效。根据我们新近的经验,大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当然,这一方案根治的成功率也不是100%,而是80%~90%。如果根治后仍有症状,可以从维酶素、胃乐宁、吗叮啉、普瑞博思等药中选择一二种服用,时间宜长一些。饮食上宜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勿乱服药;如有口腔、鼻腔的慢性炎症,应加以治疗,并定期进行胃镜复查。

二、生活调理对慢性胃炎患者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

首先要避免有害因素的侵袭:即戒烟、不饮烈酒、浓茶、咖啡等。少吃辛辣及粗糙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等。其次,对于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提倡一日三餐,每顿不可过饱,不主张多餐,以免增加胃的负担。因此胃病患者饮食应遵循下述原则:宜少宜精:宜少指不可过饥再吃东西,且吃东西一次不可过饱,不宜极渴时饮水,饮水一次不宜过多。晚饭宜少。宜精指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尤其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病人,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枸橼酸铋钾联合四环素货阿莫西林加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32/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3%(25/34),两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枸橼酸铋钾480mg/d加四环素货阿莫西林1.5g/d再加甲硝唑0.8g/d,分成2-4次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益胃汤合叶氏养胃汤加减,处方:白术、半夏、陈皮、神曲、党参、白芍、蒲公英各15g,柴胡、枳壳、茯苓各12g,川芎、砂仁、甘草各6g。疼痛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各10g;腹满、厌食加用鸡内金、焦神曲、焦麦芽、焦山各12g;呕吐严重者加旋覆花、竹茹、代赭石9g;若反酸严重,可加用瓦楞子或乌贼骨。治疗期间,切忌暴饮暴食,食辛辣食品,烟酒,过度劳累。

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一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其治疗效果。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慢性浅表性威严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不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可通过胃镜检出。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评定参照陈良金[2]等研究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胃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充血、

水肿、糜烂均消失;有效:胃痛症状有所缓解,发作次数相对减少,其他症状明显减轻,胃镜检查充血、水肿、糜烂减轻或消失50%以上;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菌、 卡氏肺孢子 菌、 青霉菌 、 组织胞浆菌感染等 。由于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多样 , 症状复杂 , 感染 表现缺乏特异性 , 及早进行诊断
较为困难 , 一旦 明确诊断时感染程度多较严 重。 另外 , 近年来抗
[ 刘风启 . 2 1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分析Ⅱ 中国热带医学 ,0 01 (0 : 17 l 2 1 ,0 1 )16 . P 桂 林 , 毅文, 子义 , . 1 胡 骆 等 艾滋病相关机会感染的临床研究叨. 中国 血液流变学杂志 , 0 , ( ) 57 5 9 2 4 1 4 : —4 . 0 4 4 [ 周世 明. 例艾滋病机会 性感 染的临床特点与分析叨. 4 】 1 8 中国热带 医
学 ,0 6 6 1 )2 7 — 12 2 0 , (2 : 1 12 7 .
真菌药 物的滥用和不规范 应用 , 使得 真菌 耐药性 增加 , 药物 的
敏感性下降 , 滋病 患者感染真菌难 以控制是艾滋病患者死亡 艾
『 代永安 , 5 5 ] 陈铁龙 , 骆名其 , . 例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 的治疗 明. 等5 3
张姣娥
( 内黄县东庄卫生院 , 河南 内黄 4 6 8 ) 5 3 3
【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在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
的应 用 价值 。方 法 40例 行 产 前 检 查 的 孕 产 妇 建 立 孕 产 妇 保 5

袁红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_代二庆

袁红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_代二庆

中华中医药

学刊

袁红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代二庆1,包春雨2,段晓彦2

(1.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健科,天津300162;2.武警医学院科研部,天津300162)

摘要:目的:分析、挖掘袁红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探索名中医经验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袁红霞治疗慢性胃炎典型医案272例,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统计方法分析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

所使用的136种中药中,使用率大于35%的8味药中有甘草、砂仁、白芍、柴胡、黄连、百合、丹参、元胡,酸甘化阴、

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配伍是最为常见的药物组合,芍药甘草汤、丹参饮、半夏泻心汤是袁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基

本方药。结论:袁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采用调畅气机、补虚泻实、和化阴阳的治疗思想,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

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药疗法;用药规律;袁红霞

中图分类号:R5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8-1758-02

Study on medication rules of Professor Yuan Hong-xia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with TCM

DAI Er-qing1,BAO Chun-yu2,DUAN Xiao-yan2

(1.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College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Tianjin300162,China;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诊治经验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诊治经验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诊治经验

关键词:中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的不规律以及对自己健康的不重视,逐渐衍生出很多慢性疾病,慢性胃炎就是其中一种,从而更加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中医在治疗慢性杂病上总结了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思路,笔者整理出慢性胃炎中脾胃湿热证的中医诊疗经验以飨读者。

1病因与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多种胃病中居首位。有学者认为其发病率为 50% ~80%,也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慢性胃炎分为三类: 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特殊性胃炎。其发病原因,自澳大利亚学者马歇尔( Mavshal) 和沃伦( War-rtn) 在 1983 年发现胃幽门螺

杆菌( Hp) 以来,学者们多认定 Hp 是引发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与患者自身免疫和遗传因素亦

有关系) 。更令人关注的是: 临床学家认为该致病菌的感染可使胃癌的发病危险增加了 6 倍。

1.1病因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要以慢性活动性炎症为主,本证浅表性胃炎常会出现明显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慢性胃炎发病诱因很多,常见有长期、大量饮酒,不合理使用

药物,进食过冷、过热、过粗糙或坚硬食物,饮浓茶、咖啡,饮食不规律、不卫生等,导致

湿热邪气留恋。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症状,且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往往不一致。然

其表现多有消化不良,如饭后饱胀、暧气、食欲减退、恶心,但呕吐少见,胆汁反流所致者

常有明显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有时表现为贫血、消瘦、舌萎缩等。中医

临床学界对此病予以高度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9T11:25:02.4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高国举

[导读] 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甘肃省景泰县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8年—2018年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肝胃气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以及脾胃湿热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证候类型;辩证的证素主要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病位以胃为主,病性以气滞为主。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以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机特点。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53-02

慢性浅表性胃炎即为胃慢黏膜呈性浅表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属于慢性胃炎的一种,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腹部上方疼痛,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泛酸等症状[2-3]。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胆汁反流、过度酗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4-5]。本文主要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及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中医药疗法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辨证用药规律以及主要症候等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中医药”、“慢性浅表性胃炎”、“辩证”、“用药规律”等为搜索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包括2008年—2018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重庆维普(VIP)、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所收入的全部文献。

1.2 文献标准

1.2.1纳入标准所有纳入的文献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辩证用药规律研究、证候研究等相关内容的临床相关研究文献。

1.2.2排除标准(1)排除内容雷同的文献、(2)排除个案分析、个案报道、综述等文献。(3)排除无辩证及用药记录的文献。

1.3 统计内容

通过对中医药疗法以及中西医药结合疗法内容的相关文献中证型、证素以及用药进行统计并将药物进行分类。并通过频数分析的方法对药物的使用次数及种类进行计算[6-7]。

2.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在检索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90篇。其中文献内容关于中医辨证分型的共84篇,文献内容关于中医专方及基本方论治的共106篇。

2.2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频次

在中医证型中出现的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频次最多的为肝胃气滞,频次为42次,频率为21.6%,其他证型分别为:胃阴不足,29次,14.8%;脾胃虚寒,23次,12.2%;脾胃气虚,22次,11.6%;脾胃湿热,21次,10.6%;胃热内蕴,5次,2.6%;肝郁脾虚,5次,

2.6%;气滞血瘀,4次,2.1%。以上所有证型均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最常见证型。

2.3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分布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证素可分为病位及病性两大因素。其中,病位因素共4个,分别为胃(152次,53.0%)、脾(82次,29.1%)、肝(49次,18.0%)、胆(3次,1.1%);病性因素共9个,分别为气滞,62次,21.2%;阳虚,53次,18.5%;阴虚,53次,18.5%;热,40次,14.0%;湿,30次,11.4%;寒,25次,9.5%;淤血,19次,6.8%;气虚,6次,2.2%;痰浊,2次,0.6%。由此可知,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病机特点以胃部为主要病位,气滞、阳虚、阴虚为主要病性。

2.4 常见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型中的临床症状

肝胃气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26次,10.2%;嗳气频作22次,8.4%;舌苔过薄或过少及脉弦均为20次,7.5%;舌苔过白、胸胁窜痛、泛酸均为17次,6.3%;情绪易怒10次,4.0%;胸闷不适、缺乏食欲、口苦、呃逆均5次,2.3%。

胃阴不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口干舌燥、胃脘胀痛均为20次,11.2%;舌苔过红、脉细均为19次,10.2%;舌苔过少或无舌苔17次,9.1%;缺乏食欲、大便干燥均有16次,8.6%;脉弦、心烦意乱、裂纹舌均有5次,2.3%。

脾胃虚寒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喜按、喜温、胃脘胀痛均为18次,9.4%;脉细、舌质淡、大便溏薄均为17次,8.6%;舌苔过薄或过白、神疲乏力均为15次,7.4%;纳差、四肢不温、得食痛减均为10次,5.2%;泛吐清水、齿痕舌、胖大舌、畏食生冷均为6次,3.1%。

脾胃气虚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神疲乏力、舌苔过白、舌质淡、缺乏食欲均为10次,9.8%;脉沉细、食则胀满均为8次,7.4%;喜按6次,5.3%。

脾胃湿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频次与频率主要分为:胃脘胀痛、舌质红、舌苔黄腻均为14次,9.7%;缺乏食欲、渴不欲饮均为8次,5.6%;大便黏滞及便秘均为7次,4.9%;口臭、口苦、食后加重、痞闷、恶心、呕吐均为6次,4.2%;小便量少且深黄5次,3.6%。

2.5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用药规律

治疗肝胃气滞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柴胡25次,8.5%;白芍24次,8.9%;枳壳21次,7.0%;甘草21次,6.9%;香附17次,

6.2%;陈皮16次,5.5%;川芎、延胡索、佛手同为13次,4.6%;川楝子12次,4.0%;郁金11次,3.8%;厚朴5次,1.5%。

治疗胃阴不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沙参、麦冬均为18次,9.4%;石斛15次,7.8%;生地、甘草、玉竹同为12次,6.2%;白芍11次,5.5%;乌梅7次,3.8%;天花粉、太子参、山楂均4次,2.1%。

治疗脾胃虚寒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党参、白术、甘草均8次,7.5%;黄芪、茯苓、陈皮均7次,6.5%;砂仁6次,5.6%;干姜5次,4.7%;半夏、桂枝、白芍均4次,3.7%;山药、木香均3次,2.8%。

治疗脾胃气虚药物的使用频次及频率:白术12次,7.1%;黄芪、干姜均10次,5.9%;甘草9次,5.3%;陈皮、木香、茯苓、白芍均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