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
2000(4)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_曾毅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2卷 第4期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 Vol.22 No.4 2000年7月(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l., 2000傣族谚语与傣族文化曾毅平(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本文以483条傣族谚语为语料,揭示傣族谚语表述的核心文化内容,以及傣族谚语修辞方式、修辞手段中隐含的文化信息。
在内容方面,傣族谚语表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修辞上,比兴、借喻的高频使用蕴涵了自然与社会相互观照的运思特征,某些喻体使用频率高、划分精细反映了傣族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傣族;谚语;文化 [中图分类号]H41,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0)04-035-07一、引 言傣族是我国西南边陲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少数民族自治县。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方言、西双版纳方言和金平方言。
本文考察的傣族谚语总计483条,语料来源有: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所第五研究所编《壮侗语族谚语》(中央民族出版社,1987)所辑西双版纳傣族谚语127条,德宏傣族谚语190条;蒋风、王慈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所收傣族谚语13条;鄂嫩吉雅泰、陈铁红编《中国少数民族谚语选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所选傣族谚语12条;刀国栋《傣族历史文化漫谈》(民族出版社,1992)27条;王渝光、单春樱、崔梅著《汉傣语言文化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14条。
鉴于本文不作语音和语法的分析,语料主要用傣谚的汉译式。
谚语属于熟语范畴,是一种广为流传的现成而固定的句子。
谚语来自民间,以简洁通俗的语句说明事理,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语言与文化关系的一个重要样本。
傣族的人水亲和观:诗性智慧抑或生态智慧
傣族的人水亲和观:诗性智慧抑或生态智慧收稿日期:2014-07-10作者简介:路芳(1971-),女,云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博士。
从事文化遗产、仪式研究。
水,对人类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被誉为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看,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无不是首先在大河冲积平原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人类学者哈里斯也指出:“贫困化和王朝的崩溃往往和水利系统的毁坏和失修密不可分。
”[1]中国的研究者也提出:中国历史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水利与国家盛衰有关,水利使民殷国富,国家稳定才能兴修水利。
[2-3]有学者也指出:河流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的学者甚至对水进行过哲学探讨和哲学思辨,提出中国古代关于水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精华。
[4]如老子以水为喻,以水论道,庄子和稷下道家也都赋予水哲学意味。
诸子学者还从治水和观水中获得启示,儒家对于理想人格的一切要求几乎全部借用水做出了解释,道家则用水譬喻说明圣人的人格特征,包容而不自矜,像海纳百川那样包容天地万物;刘宝才提出:“中国的道家与儒家讲‘天道’、‘天德’,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一种生命哲学。
他们提倡‘水德’与人性以及社会治理之间的联系,便将这种生命哲学具体化了。
这不仅使人们体会到水之可贵,而且认识到人类绝不是与自然界对立的,而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
”[5]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对水的感知、认知以及对水的研究与关注是早已有之,中外有之,古今有之。
在本文中,作者将梳理傣族的有关水的神话、水的仪式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对水的感知与认知,来讨论傣族对水的认识。
一、人水亲和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生态智慧自古以来,水对生命的重要性都备受重视,北魏著名的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他的著作《水经注》中已经表达了水资源对世间万物的重要性,他在《水经注序》中引《玄中记》中语:“天下路芳1,黄光伟2(1.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00;2.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是一个敬水的民族,在他们的意识中,水不但在傣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水还伴随着傣族生命礼仪的每个过程,泼水节承载了傣家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滴水仪式则是“赕”的必备条件,在这种敬水与爱水的文化中,傣家人形成了“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不能生活”的生态智慧,并在他们的神话、仪式、节庆及日常生活中将人与水的关系演绎得淋漓尽致,傣族的有关水的神话、水的仪式以及日常生活经验对水的感知与认知,凸显了傣族的人水亲和观。
论傣族的生态伦理思想
论傣族的生态伦理思想傣族保留了非常完整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本文主要从傣族对自然的认识、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约束人们对待自然的行为规范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傣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为现代人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标签:傣族;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和谐由于傣族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生产生活中仍运行着一套丰富的保护大地、森林、水资源和动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些思想在傣族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同时也受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总的来看,这些思想可以从认识、态度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来研究分析。
一、对自然的认识傣族在生产生活实践、原始宗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共同影响下,形成对自然的独特认知。
(一)关于人类和万物起源的认识在傣族的创世神话中,宇宙间没有天空和大地之分,只存在着空气、水和雾,水、空气和雾相混合,造就了人类最早的祖先——叭英。
当叭英在宇宙中翱翔时,发现了水和空气的存在,于是用它们结合自身的排泄物做了一个大球——地球,又用水和空气创造了地球的大地和天空。
一切完成后,他决定创造生命,于是便用水和泥土创造了两尊神,一尊男性、一尊女性。
此后,这两尊神便仿照自己的形象用水和泥土创造了三千个人以及动植物等。
从此,三千个由水和泥土构成的人类祖先不断地繁衍开来。
傣族的创世神话里有两个隐喻,〔1〕一是说世界虽是神灵的创造,但神存在之前就有了自然宇宙,其显在意义与其说是神创造了世界,不如说自然创造了神的同时,神改造了世界,所以自然是无原因的原因者;另一隐喻是说人的存在虽是神灵的创造物,更是自然的创造物,因为神灵也是自然的造物,从根本上说,人是由自然生成的,人和其他自然物在本体意义上并无不同。
这与基督教的创世说相比,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
在西方,上帝创造了自然和世界,继而创造了人类,上帝是无原因的原因者,同时上帝还赋予了人类不同于其他自然万物的地位。
这两种不同的宗教观念,奠定了人在宇宙中不同的地位。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摘要:文化特征是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特点表现出来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统一。
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成环境中,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都具有地域性特质,使得民族的社会群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因源流和文化特点不同形成的支系差别,也有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傣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差别,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这种区域性也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其生态文化中尤其如此。
研究傣族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不仅有助于这个学术命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关注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文化生态;生态文化;区域性在所有民族文化中,傣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最有依赖性。
傣族的水田稻作农耕、村寨聚落建制、勐文化的拓展等等都依赖于环境生态。
这一切决定了傣族文化的生态本质,也决定了在能动的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傣族的生态文化是绚烂多彩的。
由于傣族分布广泛,其生态区域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对文化区域差别的影响,对傣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文化特征是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特点表现出来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统一。
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成环境中,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都具有地域性特质,使得民族的社会群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因源流和文化特点不同形成的支系差别,也有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傣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差别,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这种区域性也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其生态文化中尤其如此。
研究傣族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不仅有助于这个学术命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关注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一、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把握傣族文化的重要视角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是生存环境,要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傣族文化,就必须要研究傣族的文化生态,而最能反映傣族文化生态的成果就是傣族的生态文化。
谚语中的生态学概念
谚语中的生态学概念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和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调节。
谚语是一种经典的口头传统,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体现。
在谚语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生态学有关的概念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与生态学相关的谚语,以及对它们的解释。
1.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这句谚语强调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包括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多个组成部分。
任何部分的破坏或损失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人类自身。
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人离开,水草乌塘。
这句谚语强调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
人类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如水、食物、气候调节等。
同样,自然环境也需要人类的管理和保护,以保持其稳定和可持续性。
如果人类破坏了环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人类也将无法生存。
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句谚语强调了生态系统中的平衡和复原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角色。
当一个物种消失或受到威胁时,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这种反应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从而最终成为福祉。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物,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这句谚语强调了事物演变的渐进性。
生态系统的改变通常是渐进而不是突然发生的。
一些微小的变化可能会逐渐积累,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因此,我们应该对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微小改变保持警惕,并及时采取措施来修复和保护环境。
5. 不要拔苗助长。
这句谚语强调了自然过程的不可干预性。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长和发展的规律和节奏。
当人类过分干预时,可能会破坏物种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对其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的生命规律,不要过度干预。
6. 一粒尘埃含宇宙。
这句谚语强调了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
德宏州傣族原始生态伦理观探析
德宏州傣族原始生态伦理观探析作者:李璐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2期[摘要]德宏州傣族的生态伦理观中有对自然的尊重、人自身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导向,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若能够正确利用和积极引导,将有利于德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傣族生态伦理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00-02李璐(1987-),云南腾冲人,德宏州委党校助教。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傣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文明程度的民族,它的生态伦理观作为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于傣族的日常生活习俗中。
在傣族的发展历史中有效地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的影响,如果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利用这些朴素的伦理观念,将有利于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
本文主要以德宏芒市傣族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德宏傣族的生态伦理观做一个基本概述,力求能把此生态观作为价值引导和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德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德宏州生态环境概况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
总面积有11526平方公里。
气候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主要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温差小。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
农业耕地面积占全州总耕地面积的55.03%。
德宏州2012年全州总人口122.94万人。
州内有傣、景颇、阿昌、德昂和傈僳五个世居少数民族。
其中傣族约占全国傣族总人口的30%,是全国傣族聚居最多的地区,2012年全州傣族总人口354472人,主要分布在全州各县市坝区和山间河谷地带。
二、德宏州傣族的生态伦理观的概述德宏州海拔高差悬殊很大,这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使德宏州河流瀑布较多,森林植被好,反映到德宏傣族的生态伦理观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
浅议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
浅议德 宏傣 族 的生态 文化
杨云 波 ( 中 共德宏州 I 委党校)
摘要 : 自古 以 来 , 德 宏 傣 族 一 直 居 住 在 环 境优 美 、 生 态 良 好 的 平 与 自然关 系的形而上 学的思 考和 认识 ,也 包括各 民族 对人
坝河谷地 带 , 其生存、 发展 及 文 化 形 成 与 生态 有着 密 不 可 分 的联 系 。 与 生 态 意 识 已经 渗 透 到 了傣 族 文化 的各 个 方面 ,而 傣 族 的 生态 文化 是
自然关 系的实践 的经验性 感知 ,当然更 包括居 住在特定
自然 生态条件 下 的各 民族在 谋取物 质生 活资料 时 由客观 的 丰 富多 彩 的 民族 文 化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其 内容 十 分丰 富 。 因此 , 傣 族 自然 生态环境和 主观 的社会 经济 活动 的交互作用 而形 成 的
关键词 : 德宏傣族 生态 文化 和谐相处
宗教信仰 和生 产生活 方式 等。 突 出地位 , 融入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建 设 、 文化建设、 社会 建 设 护意识 的风俗 习惯 、 我 国各 少数 民族 在漫 漫 的历史 长河 中 , 创造 出了 自己 各 方 面和 全过 程 , 努 力 建 设美 丽 中 国 , 实现 中华 民族 永 续 德 宏傣 族 的生态 文化具 有鲜 明的 自然 环 发展 。” 十八届 三 中全 会再 次提 出“ 紧 紧 围绕 建 设美 丽 中国 独 有的生 态文 化。 体 现 在 宗 教信 仰 、 生 活 习俗 、 风俗 习 深 化 生 态 文 明体 制 改革 , 加 快 建 立生 态 文 明制 度 , 健 全 国 境 和 民族 文化 特 征 , 文学 艺术 等多个 领域 , 所 涵盖 的内容 十分丰 富。 土 空 间开发 、 资 源节 约利 用 、 生态 环境 保 护 的体制 机制 , 推 惯 、 2 . 1 宗教信 仰 德 宏是 多 宗教 并 存流 传 之地 ,境 内 6 动形 成 人 与 自然和谐 发 展现 代化 建 设新格 局 。 ” 而德 宏 的 傣、 景颇、 德 昂、 傈傈、 阿 昌与 汉族 ) 都 有 自己 傣 族 自古 以来 就 是一 个 注 重 生态 保护 、 爱 护环 境 、 热爱 自 个 主要 民族 ( 然、 与 自然 为善 的少数 民族。 他 们认 为 , 人 类 与 自然 是相 互 独特 的宗教 信仰 ,既有远 古流 传 至今 的 自发性 原 始宗 教 , 大 乘佛 教 和伊 斯 兰教 , 还 有直 接 依存 、 相 互 联 系 的整 体 , 人 是 自然 的 一 部 分 , 人离 不开 自 又 有从 内地 传来 的道 教 、 基 督 教 及天 主 教 等 , 其内 然, 依 赖于 自然 。他 们 的 这种 意识 已经 内化 为 本 民族 的一 从 境 外传 人 的 南传 上 座部 佛 教 、 种 共 同信仰 和 个 人 终身 信 念 并 使其 能 够在 长期 的历 史 发 容 十 分丰 富。 尤其是 傣 族 的原 始 宗教 与 南传上 座 部佛 教 , 具 有鲜 明的 民族特 点和 生态 内涵。 展中, 始终 与 自然和谐相 处。 2 . 1 . 1原 始 宗教 在 南传 上座部 佛教 传入 德宏 之前 , 傣 1德宏傣族的基本情况 原 始 宗教根 源于 万物 1 . 1 人 口情 况 德 宏傣 族景 颇 族 自治 州地 处 祖 国西 南 族 先 民居 住 地 区早 已存在 原始 宗 教 , 皆有 灵 , 灵魂 不灭 的思 想观 念。 傣族 的原 始 宗教 经历 了 自 边 陲, 云南 省 西部 , 是云 南省 8个 少数 民族 自治 州 之一 , 全 图腾 崇拜 、 祖 先崇拜 的发 展过 程。 州总 面积 1 1 5 2 6平 方公里 。 截 止 2 0 1 2年末 , 全州 总人 口 然 崇拜 、 ① 自然 崇 拜。 自然 崇拜 是 最 古 老 的一 种 原 始 宗 教信 为1 2 2 . 9 4万人 ( 含外来 常住人 口 ) , 五 种世 居 少数 民族 ( 傣 由于 生产 力低 下 , 无法 全面 、 系 族、 景颇族、 德 昂族 、 傈傈 族 、 阿 昌族 ) 总人 口 5 6 7 6 8 8人 , 仰 。远 古 时代 的傣族 先民 , 统 地 认识 自然 、 解释 自然 , 于 是 对其 生产 、 生 活周 围所 依赖 其 中傣 族 3 5 4 4 7 2人 , 占全 州五 种 世居 少 数 民族 总人 口的 对那 些人 们 无法 驾驭 的 自 6 2 . 4 4 %, 占全州 总人 口的 2 8 . 8 3 %, 全州 各县 市都 有分布 。 的 自然物就 产 生 了一种 神秘 感 , 然力 本 能地 诱 发 出一种 无 以伦 比 的恐惧 感 , 长期 以往 便 随 1 . 2 居住 环境 据 宋 蜀 华在 《 百越 》 一 书 中 的解 释 : 傣 族 就是 “ 住在 坝 子 上 的人 ” , 以 此 区别 于住 在 山 区 的民 族 。 之产 生 了对 自然物和 自然 力 的崇拜 。 德宏 傣族 的 自然 崇拜 包括 日月、 星辰、 山川 、 河流、 水、 所以 , 傣 族 的居 住 地 都 有一 个 共 同特 点 , 即都 居 住在 平 原 木、 土、 石、 风、 雨、 火、 雷、 电、 甚 至 于 地 震、 洪水 等 自然 低地 或 靠近江 河湖 海水 道纵横 的地 区。德 宏傣 族村寨 最 主 草 、 现象 和 动植 物。换 句 话说 , 凡 是客 观存 在 的 自然物 都是人 要 的特 点是 平坝 临水 而居 , 环 境 幽静 , 寨 傍均 有 大河 、 小 溪 傣族 人最 为 崇拜 的 或湖 沼 鱼塘。寨 内的房 屋坐 向排列 整 齐 , 住 房 四周 , 均 围着 们 崇拜 的对 象。 而在 众 多的 自然物 中 , 土地 、 森林和 水 。 德宏傣 族 认为 : 太 阳是万物 之 父 , 竹 篱笆 或木 制 篱笆 , 篱笆 内种 植 果树 、 花木 、 或薪 炭林 ( 多 是太 阳 、 土地 生长 万物 , 承 载万 物 , 是 为 黑心 树 ) 。凡 有佛 寺 的村 寨 , 寺傍 均有 善堤 树 , 使整 个傣 给万 事万 物 带来 温暖 与生 机 ; 森林 生 长树 木 、 养育 禽兽 与一 切生 命 , 是 族 寨子 掩 映在 绿树 翠竹 之 中 , 成为一 片绿色 的 园林 。无 论 孕 育万物 的母体 ; 水 滋润 大地 , 哺 育万 物 , 是万 物 的乳 汁与 过 去还 是现 在 , 凡 是傣 族居 住 的地 方 , 房 前屋 后 绿树 成荫 , 万 物生 长 的摇篮 : 土地 、 森林 和 水 , 都 是 人 类赖 以生存 繁 院子里 各种 鲜花 四时不 断 ; 佛 寺周 围林 木成 荫 , 草 木葱郁 。 生命 的源泉 。太 阳 、 人 应该 像 崇敬祖 先 一样 这时你 就会 深 深感 到 , 这里 人 与 自然一 直完 好地 结 合在 一 衍 的生命 所 在和 生生 不 息 的力 量 , 大地 、 森 林和 水。 起 。 正如傣 族谚 语 : “ 寨前 渔 , 寨 后猎 , 依 山傍水 把寨 立 。” 地 崇敬 太阳 、 因此 , 傣 族 不仅 崇拜 森林 , 崇拜水 , 并 且还 养成 了保护 2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 爱 护水 源 的传 统 习惯 。 所以, 傣 家人从 来不 会在 成林 袁国友在 《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 森林 、 也 绝 不会 毫无 限度地 大 量采 展》 一书中指出“ 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 成 片 的森林 中进行 毁林 开荒 ,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原载:民族工作(昆明)1997年02期,第41~43页秦家华《思想战线》主编,云南大学教授。
环境保护,并不是工业化社会带来环境破坏以后才出现的。
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自然要保护自己赖于生存、发展的环境。
这个道理,不仅现代人懂得,古代人也懂得。
只不过在认识的内容、层次和阶段上不同而已。
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大工业的兴起,一方面给人类带来财富,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范人类的生态行为,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以实现生态平衡,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在制定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时,不妨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认识、处理这个问题的,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
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本世纪50年代以前,尚保留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
与这种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在文化观念上,有着明显的、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环境保护的意识,来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东方民族哲学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长期的农业社会,必须依靠天时、地利才能得以延续。
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就有许多关于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如《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逸周书·大聚》也说:“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夏三月,川泽不入罔罟,以成鱼鳖这长。
”这些见解,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要求人们按这一规律行事,这在今天看来也是有科学意义的。
中国的西南地区,多为山区丘陵,地理环境封闭,历史上开发较晚,生产相对落后。
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面对严峻的生存条件,对大自然的依赖就更为突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感受就更为深切。
他们认为,只有顺从大自然,适应大自然,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来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才能生存、繁衍下来。
德宏傣族时间谚语分析
德宏傣族时间谚语分析摘要:傣族谚语是傣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色语言形式,是傣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傣族谚语内容丰富、生动、富有趣味性,精炼的傣族谚语与傣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傣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德宏傣族;时间谚语;分析傣族时间谚语是傣族人民对时间或季节变化等观察的检验总结,是傣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生活经验教训,形成与居住环境、当地物产、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的精练语言。
这些时间谚语不断的得到补充完善,逐渐成为傣族生产生活的“时间对照表”、为人处世的警句,甚至可作为人生哲理。
一、时间谚语的分类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耕民族,他们在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农耕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很大的程度是在对时间的掌控上,做到“吃应季的菜,做应季的事”,就这样,傣族的时间谚语慢慢得以提炼、固定下来,被人们用口头相传,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天文气象类傣族时间谚语是随着自然界各季节的特点描述,各时节的特征表现,傣族人民利用智慧将这些特征融合在时间谚语中,以此简短的语句来记录季节的气象特征,以便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如:lən³³sam²⁴fa⁵⁴lɛŋ⁵⁴lɛt²¹, lən³³pɛt²¹sai²⁴fon²⁴ʦiŋ⁴⁵³.月三天干,月八丝雨多。
译文:三月(傣历)天干物燥,八月(傣历)雨天不断。
lən³³sam²⁴lɛt²¹tɔŋ²¹la⁴²,lən³³ha⁴²lɛt²¹tɔŋ²¹ho²⁴.月三阳光射脸,月五阳光射头。
译文:三月(傣历)的日光射脸,五月(傣历)的日光射头。
傣家人的生态观
荟 萃 j
水 也 很 特 别 ,蘸 水 的 作 料 不 尽 相 同 ,有 薄 荷 、芫 荽 、花 椒 、葱 菜 ,尤其 是 少 不 了驰 名 中外 的丘 北 辣 椒 。 辣 子 的 制作 十 分 讲 究 ,将 辣 子送 入锅 灶 内 刨 . 待 熟后 拿 出来 吹 去 炭 灰 ,用 一 双 竹 筷在 手 掌里 把 辣
三浴 .视 水 为 圣洁 之 物 ,使 傣 家 人与 水 结 下难 舍 之
片仅 存 的原生热 带雨 林 。 从 社 会 因素 来 看 ,西 双 版 纳 的 傣 家 人大 都 居 住
于 山地森 林 的 平坝 中 ,其 生 存 、发展 及 文 化形 成与
缘 。正 是傣 家 人 生活 有 着 这样 一 个较 完 整 的生 态 环
二 千 多年前 ,百 越 人 的一 支 后 裔 从金 沙江 等 地 迁 徙 到澜 沧 江流 域 开拓 疆 土 ,成 为 今天 西 双版 纳 的 主体 民 族 。与 水 为伴 ,依 水而 居 ,保护 自然 、尊 重
自然 、顺其 自然 、融 入 自然 ,享受 自然 ,是西 双 版
纳 傣 家人 设村 建 寨的思 想 理念 在
大 自然 所淘 汰和抛 弃 。
在严峻的 “ 自然 神 ”面 前 .傣族 历 史 上形 成 了许 多遵 循 自然 、依据 自然 规 律 行 事 的 民 风 习俗 。 哪怕 就 是 遏 止 自身 要 求 ,
牺 牲局 部 利 益 .也 不 能 随 心 所 欲 地破 坏 自 然 环境 。这 体现 在众 多 的习惯 及 成文 法 中 。 现 实生 活 中的傣 族 ,是不 随 意砍 伐 森林 的 。 为了解 决烧 柴 问题 ,傣 家人便 在 房前 屋后 , 村 寨 周 围种 植 数 片速 生树 铁 刀木 , 以三 年
论傣族叙事长诗中的生态审美价值
论傣族叙事长诗中的生态审美价值傣族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化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体现了傣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具有丰富的生态审美价值。
在傣族叙事长诗中,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生态环境既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创造和审美体验的重要依托。
首先,傣族叙事长诗对于自然界的崇敬和感恩贯穿始终。
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如流泉、翠竹、松柏、瀑布等,常常成为傣族叙事长诗的主题,诗歌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形象生动,对于自然现象的解读也是富有深意的。
例如《傣歌》中描述的“石棉岩,水满堂,尤其是夏天,水花飞溅,号为芙蓉瀑布”,这一自然景观描绘了长涛山居士与芙蓉妃子的故事,极具情感张力和美感。
傣族叙事长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刻画,抒发出傣族人对于自然的崇敬之情,从而培养了人们的生态情感和环保意识。
其次,傣族叙事长诗展现了傣族人对于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
在傣族叙事长诗中,自然界的万物之间都有着复杂的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诗歌中的草木、虫鱼、飞禽走兽、山川河流等无不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互相依存、关联。
例如《傣歌·四大黄衲》中描述的“橄榄油,仔肠辣椎,掌心人参水,玉洱河,姑爷岛,大象山,在那儿啊!”,诗歌虽然短小,却表达出傣族不同地域自然环境对于植物、动物、水系等的不同依赖关系。
傣族叙事长诗的生态视角不仅揭示了生态系统之间的微妙关系,更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态认识和试图改善环境的能力。
最后,傣族叙事长诗弘扬了傣族人们的环保意识。
傣族叙事长诗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描绘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悲痛和疵病,如水污染、空气污染、森林砍伐等,这些都直接威胁着傣族人的生存和文化发展。
例如《大地坝》一诗中描述的“当一阵山风吹来,沿途吸进我耳朵,干涸胸窝里并无任何声紧迥,只有喉咙里边钻冷的声音”,在清晰而生动地表现人们的环境之痛外,更强调了对于自然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极具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总之,傣族叙事长诗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审美价值,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生态认识和矫正生态环境的实践方法。
傣族民间文学唯美观的生态根基
因而像苏 格拉底 所 追 问的美 的观 念一 样 抽象 , 在
生 活 中除 了“ 美 可 以使诸 神争 斗 , 英 雄浴 血 ; 可 以
使 高贵 的 王 子 恩 将 仇 报 , 让 公 正 的长 老 丧 失 原
西方 文学 中最 著 名 的美 女 海 伦 虽 然 作 为 战争 的 导火 线 , 却根 本不 是 作 者 重 点 塑 造 的主 角 J , 更
荒蛮 。 ” l 6 审美作为 “ 现实生活 中的人 在心理上
超越 异化 的存 在 状 态 , 向 自然 生 命 的 回 归 。 ” 在丰 富人 的生命 的丰满 与 自由的 向度 上 , 昭示 着 人类 精神危 机解 救 的根 本 途 径 。而 当前 人 类 生 存危 机 的解 救之 途 , 首先必 须是 重 构人 类 与 自然 世界 的审 美关 系 。 以平 等 的 态 度来 认 识 傣 族 民 问文 学 , 走 进 傣族 唯美 主义 的世 界 , 探 寻 傣 族 民
则” 之外 , 很 难 让 人 感 受 到 更 多 光 芒 与 温 暖。
而傣 族 民间文 学 中 , 以美 女为 主角 的篇章 不计 其 数, 对美 的 阐释更 是 有 着 形 、 色、 声、 味、 嗅觉 、 触
、
关是傣 族文化 中的最 高价值
角等 多方 面 的 展开 。文学 “ 是 民族 意识 、 民族 精 神 的花 朵 和 果 实 ” J , 傣 族 的 美 是 回 到 日常 生
领域 里 , “ 若 没有 审美 的发 生 , 人 类将 在存 在 的虚 无 和恐 惧 中 、 在对 自我 拯救 的绝 望 中趋 于 疯狂 和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_0
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长期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的生存环境,建立起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本文着重分析了傣族村寨和哈尼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希望能对符合现代发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人居环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时时刻刻都在同自然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然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种文化的呈现,都是人们遵从自然,利用自然、适应环境的结果。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文明正迅速席卷全球,外来文化蜂拥而至,民族特色文化正受到强烈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人居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不再和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即将来临之际,如何解决日见突出的特色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其实有着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迁徙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选择最佳的生存环境,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生长机制。
这种文化生长机制建立起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1]。
这些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积淀,以及很多的生态意识在人居环境中的体现,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傣族村寨和哈尼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希望能对符合现代发展的生态、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1 傣族村寨中的生态意识体现傣族谚语说到,“没有一条河流,你不能建立一个国家。
没有森林和群山的山脚,你不能建一个村寨。
”所以,而自古以来,傣族选择寨址时考虑的主要是具有山林、江河和坝子等元素的生态环境。
在西双版纳,傣族一向聚居在大小不一的“坝区”,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构成了“林——水——田——粮——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环境。
论傣族叙事长诗中的生态审美价值
论傣族叙事长诗中的生态审美价值傣族叙事长诗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富有生态审美价值的文化传承。
在傣族叙事长诗中,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体,人们以敬畏的心态对待大自然,表现了傣族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珍视和爱护,展现了傣族文化中独特的生态审美价值。
首先,傣族叙事长诗中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在长诗中,自然被赋予了生命力和智慧,如庙亭网目前有很多优质的BGM素材资源,往往成为主角的重要角色,而人类则是依附于自然的一部分,需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例如在《缅甸重渡沟》中,描写了人类为了保护自然而采取了自然的方式,比如在雨季收割庄稼,保护树木,体现了傣族人民对于自然的尊崇和崇敬。
其次,傣族叙事长诗中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交织的美感。
在长诗中,傣族人民赞美自然的美丽,把自然景观和情感联结在一起。
例如在《大腊节》中,描写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正盛,人们欣赏着各种奇花异卉,赞叹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这种观点认为自然是一种美丽的存在,人应该欣赏和保护自然,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心态。
最后,傣族叙事长诗中强调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存。
正是因为傣族人民注重爱护自然,珍视生态环境,才得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傣族文化中,保持生态平衡是一种美德和责任,因而傣族人民常把生态文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将生态保护视为自己的天职、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
例如在《农村的桥梁》中,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描写了人们如何修建桥梁,把自然和人类之间的距离拉近,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座互联互通的桥梁。
总之,傣族叙事长诗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反映了傣族文化中的生态审美价值。
在傣族文化中,人们倡导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了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相辅相成的理念。
因此,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这种生态文明的传统,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倡导环境保护,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
云南花腰傣的传统生态观探析——以新平为例
2020·02民族生态观是一个民族在与自然长期的相处中,得出的生存方式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这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和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这往往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在云南滇中的哀牢山东麓,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动植物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0.55%。
新平是哀牢山的一颗明珠,哀牢山是镶嵌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1]。
玉溪新平花腰傣虽然历史上与西双版纳和德宏傣族同源,语言也同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生产以稻作农业为主,生活习性有相似之处,但是地理环境、民居、族内文化都所不同。
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研究花腰傣的信仰、民居、服饰和稻作文化,从中能发现花腰傣文化与当地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利于生态保护的原始崇拜花腰傣,是传说傣族迁徙过程中“散落”在后的一支,由于他们分散居住在该地区较为偏僻的山乡河谷地带,交通不便,自然环境相对封闭等,长期以来,外来文化很少传入该地,所以以万物有灵为中心的原始崇拜依然是人们的信仰主体,但崇拜对象主要以与他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自然神和农业神为主。
他们在自然崇拜中,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放在第一位,与现在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
花腰傣的聚居地一眼望去,通常槟榔树、凤尾竹环绕,植物茂密,花果飘香,村寨内外的植物错落有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竹子这一植物与傣族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常用竹子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甚至祭龙和祭竜、“驱白虎”等祭祀中,也常用竹子制作竹链串、竹笼、“达寥”(多角形网状竹片,用以驱邪和保平安)、搭竹祭台。
花腰傣寨子要选择村子里最茂盛最古老的树木作为神树(龙树),视神树为神林,视神山为神圣之地,任何人都不能砍伐或是拾取神树的枝叶,任何人都不能破坏神山。
花腰傣用敬畏的方式崇拜自然,用禁忌的方式保护自然,维护了低热河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村寨内外也形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符合现今提倡的生态建设,也为花腰傣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娜允古镇看傣族的自然生态观
化的层次遥
3 结束语
以班组为基础建设基础科技团队袁是探索石油科研单位班组建设 的一种新模式袁是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和基础管理水平尧激发班组活力 的一种新方法袁能够促使班组管理更加适应科研单位的发展需求遥
古镇里有几棵独树成林的大青树袁 最大的一棵为孟连的保护 神要 要要野宰勐冶遥 野宰勐冶倍受村民的崇拜袁每年在祭祀官的带领下定期 祭祀袁有人外出经商或打仗者都要到树下叩拜袁并怀揣一片树叶离去袁 以期神灵保佑其平安归来遥
古镇西面有一片古木参天的绿地袁是古镇的公共墓地遥 傣族大都
实行土葬袁贵族尧僧侣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实行火葬袁但不论是实行火葬 还是土葬都不立碑尧不留坟袁祭祀祖先到佛寺里滴水赕佛即可遥 因此袁 虽然经过了七个多年世纪的漫长岁月袁 娜允古镇的墓地并没有扩大袁 而一直得以重复使用袁使墓地实现了节约耕地和环保的两重功效遥 外 人到了这里袁看到的是赏心悦目的浓荫和参天的古木袁丝毫没有阴森 恐怖的感觉遥
咱缘暂蒋亚华袁郑彩琴袁钟钰.高校图书馆设立野信息交流与开发中心冶的构想要要 要 市场经济下高校图书馆机构改革的一点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院哲学社会科 学版袁2013袁12(7):9.
咱责任编辑院薛俊歌暂
渊上接第 347 页冤咱员暂李茜丹.竞争情报服务在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中的开展[J].
2013,17(03):298-299. 咱圆暂柯贤能.基于创新过程的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框架构建[D].北京:中国科学 院研究生院渊文献情报中心冤,2012. 咱猿暂王小利,曹导叶,李冬霞.深化科技查新工作 开展竞争情报服务[J].情报探索,
344 科技视界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
信仰仍较为完整地沿续下来 , 形成了南传佛教与原始 宗教 同存并奉 的格 局 。原 始 宗 教 万 物有 灵 的思 想 必
然地对傣族的观念和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 反映在谚 语 中就 是 “ 山有 山神 , 有树 神 , 有 护林 神 ” “ 树 林 , 寨神
勐神 护 山水 ” 自然 界 的万 事 万 物 都有 神 灵 或 鬼怪 在 , 主宰 , 人类 对 自然 万物 不 能 随 意 役使 , 须 持 敬 畏之 必 心 。这种 对 自然万 物 的敬 畏 必 然 有 效 遏 制 人 们 对 自 然界 的过度 掠夺 , 同时生 成许 多有 利 于保护 自然 的禁 忌—— “ 进 山 , 要 先祭 神 ” 只有 在征 得 神灵 的“ 可 ” , 许 后 , 能进入 森林 中狩猎 、 才 采集 或砍 伐 ; 各村 各寨都 有
着该 民族 丰 富 的文 化信 息 ; 通过 对傣族 谚语 的分 析研 究, 我们 可 以解 读 出傣 族 特 有 的文 化 传 统 和 思 想 观 念。一段 时 间以来 , 者 以林 川 、 文 学两 位 先 生 整 笔 刀 理 翻译 的 《 族 谚 语 手 册 》( 双 版 纳 傣 文 、 文 对 傣 西 汉 照) 和岩温 扁先 生 主 编 的《 双 版纳 民族 谚 语 集 成 》 西
十 收稿 时 间 :00— 3— 1 2 1 0 2
作者简 介: 王军健 (92 , 云 南墨江人 , 15 一) 男, 西双版纳广播 电视 大学( 西双版纳职业技 术学院) 教授 , 主要从事汉语言学及少数 民族文化
研 究。
一
5 — 7
常在水常清” ——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 、 保护
21 0 0年 6月
云南电大学报
Ju n lo n a o r a fYu n nRTv Unvri iest 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摘要:丰富的傣族谚语蕴含着傣族的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敬畏神圣的自然,其价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其行为准则为保护美好的生态,其目标定位为构建和谐的家园。
摘要:谚语是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特殊语言,英汉两种文化孕育了其各具民族特色的谚语。
本文由英汉谚语起源入手,从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活习俗、宗教神话、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分析了荚汉谚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
使读者能初步窥见英汉谚语背后的深层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使用语言。
关键词:谚语起源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关键词:傣族;谚语;生态观(一)谚语的定义及来源关于谚语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的说法不一,但或多或少都体现了谚语的如下几个特点o:(1)谚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的富有意义的语句。
(2)谚语总结了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具有传授经验、教训以及诲人和劝诫功能。
(3)谚语的语言简练、通俗,常具有鲜明的形象和一定的韵律,易于传诵和记忆。
世界各族语言的谚语大都来源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与认识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口头创作。
世界各族人民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后,为了较好地总结和传授这些经验和教训,往往需要在口头上用一种较为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易诵易记的语言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这些生动的语句,常常寓意深刻,能给人以教育和启发,因此为大家所喜闻乐道,并世代El 耳相传下去。
天长日久,经过不断锤炼,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趋于定型的谚语。
俗话说:。
三句不离本行。
”下面这些英汉谚语,显然只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才会创造出来:(1)MakehaywhiletheSunshines.太阳好时晒草,时机来时莫停留。
beanhasits(2)Every black.每颗豆都有黑点,每个人都有缺点。
a man heshall(3)As SOWS,SO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strait(4)AnoldOX makes furrow.老牛拉犁沟直。
谚语是构成语汇的重要元素,具有“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功用。
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总是简短的,然而它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智慧和感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将“谚”注为“传世常言”,即“世代流传的(蕴含深刻哲理的)熟语”。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语言优美的民族;傣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谚语。
谚语在傣语中称为“甘哈开”。
傣族人民认为,谚语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即“饱满谷粒见于簸箕中,正确谚语来自实践中”,它是人们千百年来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层次思考和充满哲理的人生体验。
正因为如此,傣族人民十分重视“甘哈开”即谚语的教化作用,认为“林间百花梭腊批(一种野花)最香,人中语言谚语最精练”,“皎玛哈宁(一种珠宝)是金石之玉,谚语是智慧的闪光”,“矿石百炼成黄金,谚语是智慧的结晶”。
傣族歌手“章哈”对谚语的重要意义有这样的吟诵:“假若语言中没有谚语,我们的生活会显得平淡无奇”;“我们的谚语啊,是闪闪发光的星星撒满宇宙空间”——由此不难看出谚语在傣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
英汉谚语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积淀的结晶。
谚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和熟语的简洁。
正如英国作家和哲学家费朗西and ofa斯·培根所说:“negenius,wit sprit natidiscoveredinitspmverbs.”(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以发现这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
)谚语的语料来源很是丰富。
人类生产劳动的经验、社会自然的现象、人生经历的体悟,通过心口相传或文字记载等方式都可能发展成言简意赅的谚语,被人们传诵和使用。
归结起来,谚语语料的主要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三个方面,这两大类是指俗谚(popularproverb)和雅谚(1earnedproverb),三是指俗谚主要是来自民间口语这一方面的谚语,而雅谚主要包括来自佳作典籍和宗教文献这两个方面的谚语。
二、特殊语言——-谚语牛津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一种短小精练为世人所熟知的语句,它往往代表着事实或良好的建议,它用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谚语在语言上重视声韵,用词上讲究凝练,旬式上注重对称,表达上力求形象,是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绚丽的瑰宝…。
谚语意味深长,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大众性,它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通常,它们能反映出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态度等。
海边的人们生活依赖于海,他们的谚语多与航海、天气、捕鱼有关;游牧民族如阿拉伯人,他们的谚语则是关于沙漠、绿洲、羊群、骆驼等;老者受尊敬的民族中,谚语与睿智长者有关;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有很多歧视女性的谚语,比如:Women have no souls.(女人没有灵魂。
)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谚语作为独特文化背景下的产物,与各自的民族文化紧密相关。
并且极大地反映出其民族文化的特色。
通过英汉谚语文化的研究分析,能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异同,从而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
谚语是~种极其特别的表达丰富含义的语言。
要探索谚语。
首先必须了解其起源。
广义上讲,英汉谚语有着很相似的起源,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历,反映了人们的能力、智慧和经验。
具体来讲,它们都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源于民间生活的谚语民间生活是谚语的主要来源,人们善于将日常的生活经验总结为谚语形式加以流传,这些谚语精练地显示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源于人们日常工作的谚语。
很多谚语都是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创造的。
包含了天气的变化规律或一些职业的特点.并且是用大家所熟知的语句简练地表述出来。
如:Hoistsailwhenthewindisfair.(趁它首先是被海员使用,后来变成了国际通用的谚语,适用于很多不同的场合,它告诉我们想要做好事情,就要抓住机会。
2.源于民间习俗的谚语。
一些谚语与民间习俗有紧密联系,比如:Goodwineneedsnobush.(好酒不需常它来源于古老的西方民俗,过去,卖酒商人总是悬挂一些常青藤或有常青藤的画在门口。
以此作为有酒出售的招牌。
有些酒家出了名,即使没有常青藤标志也有顾客来喝酒.它相当于汉语谚语“好酒不怕巷子深”。
3.源于婚礼的谚语。
英国人认为如果女孩婚礼时天气晴好阳光灿烂,那么她将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因此英国有isthebridethatsun shineson.(阳光下的新娘谚语:Happy最幸福。
)而在中国同样也有源于婚配习俗的谚语,如:“强扭的瓜不甜”,它隐含着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婚姻生活。
谚语作为语青中精练优美的一部分。
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文化因素往往是最难掌握的,因此,了解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很有必要,它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具体而言,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环境不同谚语往往与人们的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英国是海岛国家。
其国土没有一个地方与海的距离超过了110英里。
因此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谚语关于“船”和“海”的,例如:Ia calm man isasea,everypilot.(在平静的海上,人人都是领航员)。
而中国是农业大国,谚语多与农业相关,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冬麦深,春麦浅”。
另外一个显著的区别是关于“东风”与“西风”的,在中国春天吹东风,而在英国春天吹西风,所以中国谚语有“春东风,雨祖宗。
立夏起东风。
田禾收割丰”,而英国则有“Itisawarn'1winwestwindfullofbirds’cries.(西风送暖(二)生活习俗不同谚语源于人民的生活。
不同的习俗经常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英国与中国的习俗有很多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对狗的态度。
汉语谚语中对狗的描述往往是贬义的,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Noivoryissuesfrmouthofadog.)”。
英国人则认为狗代表忠诚、勇敢明,所以英文谚语有“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意时)”,“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傣族谚语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解读出傣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以林川、刀文学两位先生整理翻译的《傣族谚语手册》(西双版纳傣文、汉文对照)和岩温扁先生主编的《西双版纳民族谚语集成》(傣族部分)为主要研究材料,试图对傣族谚语中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较深层次的解读和分析。
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傣族谚语“通俗简单”,译成汉语后直自如话,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傣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
其中,相当多的谚语集中反映了傣族传统生态观念。
这种传统生态观,其思想内核为对神圣自然的敬畏,其价值判断为对外在万物的依赖,其行为准则为对美好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其目标定位为对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家园的憧憬和追求。
一、思想内核——敬畏神圣的自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傣族和其他民族一样,信奉的是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佛教传人西双版纳后,受到傣族人民的普遍信仰。
但傣族人民对原始宗教的信仰仍较为完整地沿续下来,形成了南传佛教与原始宗教同存并奉的格局。
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思想必然地对傣族的观念和意识产生巨大的影响,反映在谚语中就是“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林有护林神”,“寨神勐神护山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神灵或鬼怪在主宰,人类对自然万物不能随意役使,必须持敬畏之心。
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必然有效遏制人们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同时生成许多有利于保护自然的禁忌——“要迸山,先祭神”,只有在征得神灵的“许可后,才能进入森林中狩猎、采集或砍伐;各村各寨都有自己的“龙林”和“神树”,“神树”是不能随意砍伐的,“龙林”(逝者灵魂安息之地)内严格禁止狩猎、采集和其他有害活动,谚语告诫人们“狩猎不要进神林,撒网不要进龙潭”,因为“保住龙山风水林,美景常在水常清”——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的作用。
在西双版纳,还有一条傣族谚语流传甚广,即“森林是父亲,大地是母亲”。
在这条谚语里,尽管森林和大地从至高无上的“神”凡化成了世俗的“父亲”和“母亲”,但其间仍贯穿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
“父母”不是“儿女”,更不是“孙子”,你不能任意役使,更不能随意掠取和恣意损害,而应该心甘情愿地去孝顺和奉养。
我们认为,正是这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心理,构成了傣族传统生态观的思想内核。
二、价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在涉及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传统汉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和”与“合”,即人与自然万物的混元一统,“天人合一”。
而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更多的是强调自然万物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关系、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