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合集下载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性

浅析鲁迅小说的的艺术特点恩格斯针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说过:“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同样,我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也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也产生了巨人的时期。

鲁迅就是这个时代所产生的巨人之一。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作品数量丰富,影响深远,在诗歌、小说、杂文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

本文试从语言、结构、人物形象、题材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固然是一个奇迹,中国现代白话文学语言在鲁迅手中开始,在鲁迅手中成熟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

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

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

”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

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

鲁迅小说外聚焦叙事艺术浅探

鲁迅小说外聚焦叙事艺术浅探
外聚焦也分 两种类型 , 即无 限视 角外聚焦和有 限视 角外 聚焦 无限视 角外 聚焦 又称全知叙述者外 聚焦 , 热奈特称之为零 度聚焦。 普林斯称之为“ 非聚焦叙事 ”1有限视角外聚焦就是 [ 3 。
嘲。
看。这样主体不参与事件 , 因而赢得 了读者 对叙 述故事的客 观性 认同 , 同时读 者也能感受到这里每个 人的生存方式就是 每天每刻 , 都处 于被众 目睽睽地 “ ” 看 的境 遇 中, 自己也在 而 时时窥视 他人 , 并时不时地 在互相堵 、 、 挡 塞着 , 挤压着 他人
在《 示众》 一文本 中, 这 创作主体采用 的就是有 限视 角外 聚焦。 文章一开篇 , 聚焦主体就站在故事之外 , 离人物活动的 舞台相 当远 。他一直远 远地看着 这些人 物在舞 台上各 自表
首先直突突地向读者扑来的便是酷暑中昏昏然的气息提供给读者的信息是一幅简单的静态画面盛夏中了无生趣的街道泛溢着浓浓的倦意车夫买包子的胖小孩各自懒洋洋地做着自己的生计
l i W e nX U eY ani u
} 文 学 研 究 ☆ ☆
鲁 迅小 i 外聚 焦 叙事 艺市 浅搽 兄
… …
全取决于创作主体高超 的艺术技巧——叙事 聚焦 。 什么是聚 焦?简单地说就是叙述者或人物观察事物的角度。虽然叙事
理论 中对此有 过很多种 其他 的提 法 ,但应 用普遍 的是 “ 聚
两个人 : 个是 淡黄 制服 的挂 刀的 面黄肌 瘦 的巡 警 , 里 牵着 绳 一 手 头,绳 的那 头就 拴在 别 一个 穿蓝 布 大衫上 罩 白背 心 的 男人 的 肩
焦, 因而使 主体 思想得到淋漓尽致 的表达 , 实现 了创 作主体 的预期 目的。 关 键词 :弟兄; 示众 ; 外聚焦 ; 鲁迅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数 进行 叙述 , 有几 个事 件就 讲述 几次 。 如《 三 国演 义》
中的刘 备三 顾茅庐 和 诸葛亮 七 擒孟获 就 十分 详细 地 讲 述 了三请 诸葛 亮 出山 和诸 葛 亮七次 设 计擒孟 获 的
片化 的方式 显现 叙事 时序 的交 叉重 叠 。现代 叙事 学 认为 . 时 间是小 说创作 中的一个 重要 环节 , 与小说 的 情节 、 人物 相 比具有更 加 重要 的作用 。 茅盾 曾说 过鲁
小说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这个副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涓生的手记将小说中涓生的独白与叙事者拉开距离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读者开始对叙事者产生怀疑从被叙述者的角度来看涓生反复强调自己的罪过与悔恨在叙事者的角度涓生却竭力地证明子君的死是自身与社会原因产生的不自觉地要摆脱应负的道德责任表面上统一的叙述语调实际上由于这个超然客观冷峻的叙事者的存在产生了复调的效果3
经 过 。而鲁 迅《 祝 福》 中的祥 林嫂 一次 又 一次 讲 阿毛 被 狼 吃 的故 事 。是用 这种 形式 反映祥 林 嫂落 寞 的心
情. 听众 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还 有 些许 同情 , 到后 来 纯粹 成 了笑料 , 随 着叙 述 的重复 ,祥林 嫂 与周 围环境 的 矛盾 越来 越
突出, 这就 不单是 讲故 事 , 而是 在叙 事 中注入 了悲 剧
鲁迅小 说的叙事艺术
王 鹏
( 兰州大 学 文 学 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0 0 )
摘 要: 中 国现代 小说 在 鲁迅 手 上发 端 , 又在 鲁迅 手 上 成 熟 , 鲁 迅 小说 以其 高超 的 艺 术技 巧 和 深邃 的 哲 学 思 想 成 为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 史上 的一 座 高峰 。鲁 迅 留 下 的 文 学遗 产 包括 与 文 言 小 说 迥 然 不 同的语 言风 格 , 颇 具现 代 意味 的 叙 事 视 角 , 对 于形 而上 学的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

分析《狂人日记》的叙事艺术_文学评论论文文学评论论文《狂人日记》是鲁迅“五四”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文学从旧文学到新文学的转变期,是文学与文体的大解放时代。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作者突破传统写作语言、体裁及叙事模式,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抨击,体现出鲁迅小说创作“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的特点,展现了其小说所特有的叙事艺术及独特魅力。

一、独特的叙事结构——“二元对立模式”鲁迅的小说创作,从语言风格来看,文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从形态结构来看,他的小说很多有着相同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叙述结构通常被看做是整部叙事文作品的主干,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贯穿于《狂人日记》全篇,形成作品的主体框架。

(一)“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日记》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开篇文言小序,为读者提供写作背景,解释狂人日记由何而来;二是作为正文的“狂人”写的日记,作者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巧妙地结合。

通过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的叙述,清晰地划分出“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

文言小序中的“余”与“哥哥”为正常人一类,而昆之弟由于“迫害狂”症被划分在狂人一类,由此,叙事结构的“狂人/常人”二元对立模式得以成立,在此模式中,相对于常人,则更侧重于狂人之狂的部分,透过常人的眼看狂人病中所写日记,“余”为常人一类,将日记“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①(以下关于作品的引文均见此书),构成的正文。

“余”将狂人错杂无伦次的话语集结成,再一次印证狂人之狂的一面,将狂人之狂与常人之清醒同时表达,把“狂人/常人”的二元对立模式推向了“疯狂/清醒”的二元对立,此时狂人之狂在病理学上具有狂人特点,相对于正常人的清醒而存在。

(二)“人/兽”的二元对立模式狂人的十三篇白话文日记构成小说正文,虽长短不一,却清晰地将世界分成“人与兽”两个部分,作者借狂人展开“人/兽”的二元对立叙述。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摘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作品具有独特的复调艺术。

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叙事风格、社会批判意义和文学价值等方面展开探讨,揭示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特点。

在小说中,鲁迅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他的叙事风格简洁有力,深刻而富有张力,引人深思。

鲁迅的小说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倡导进步和改革,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的文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更在于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达,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体现在多方面,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关键词】鲁迅小说、复调艺术、人物形象、叙事风格、社会批判意义、文学价值、总结1. 引言1.1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简介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复调艺术而闻名。

复调艺术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的调子和风格,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深度和广度。

鲁迅小说中的复调艺术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他刻画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多维的、复杂的,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使人物更加真实和具有生命力。

在叙事风格上,鲁迅常常运用夸张、夜郎自大、寓言等手法,使故事更具激烈的张力和表现力。

鲁迅小说中的社会批判意义也是复调艺术的一大亮点,他通过小说对封建社会、封建道德、旧文化进行深刻的批判,呼吁社会变革和人性觉醒。

鲁迅小说的文学价值也在复调艺术中得到体现,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和社会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生动鲜明。

他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这些人物各具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包括孔乙己、阿Q、药、小娃、阿四等。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个经典形象,他是一个酒店酒保,被人定义为一个“醉汉”。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酒保孔乙己因为被人误解而最终被打死的故事。

这篇小说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特的叙述视角:整个故事通过第三人称的视角来描述,但
又充分展现出孔乙己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

例如,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孔乙己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2. 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鲁迅的语言简练、精准,他用极
少的笔墨却能刻画出一个形象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

例如,孔乙己的形象被描写得十分清晰,他的外表虽然“瘦削得似乎连骨头都没有”,但他的眉宇间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威严”。

3. 情节的铺设和转折:故事情节紧凑,短小精悍,但情节铺设
得十分严谨。

故事中有多个转折点,每一个转折点都打破了读者的预期,让人们不断地思考和推测。

4. 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孔乙己》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通过孔乙己这个小人物的遭遇,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和阶级冲突问题。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汉语言文学(师范)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文学院2013届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师范类330题) [供文09(1)(2)(3)(4)参考选用]一、课程与教学论(50题)指导教师:史成明、乔晖、刘艾青等1.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与改善研究2.初中说明文写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3.初中生生活写作资源现状与开发研究4.初中生文体区别意识和培养研究5.初中语文教师职业满意现状分析6.初中语文教师有效教学意识和技能调查研究7.初中教材写作教学内容体系性研究-—以苏教版教材为例8.小学语文生命教育探究9.初中语文生命教育探究10.多义性解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1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资源的开发1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有效性研究13.初中语文专题教学梳理与研究——以古典诗歌教学为例14.初中作文评语现状和有效性研究15.初中作文评语中的隐形伤害和改善16.作文升格教学实践研究-—以初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为例17.作文升格教学实践研究——以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为例18.语文探究型有效学习模式探究19.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研究20.语文展开环节教学策略研究21.文化传承与初中文言文教学22.体验式学习理论观照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23.校园流行歌曲与语文教学研究24.社会流行观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研究25.切片式评课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26.磨课、研课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提升27.中小学语文教师学术道德意识研究28.中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研究29.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30.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误区及矫正31.从“为考而教"到“为教而考”——近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32.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切入口的选择33.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34.初中语文教师培训有效性研究35.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36.语文教材作文部分比较研究37.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活动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38.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设计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39.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的传统文化教育探究40.语文教材中现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探究41.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及使用情况比较研究42.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评析43.“儿童为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制策略研究44.语文教材中(鲁迅、朱自清、沈从文……)作品的教与学45.例谈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46.叶圣陶语文教材编写的实践与理论研究47.基于本土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48.基于网络的语文课程资源新视点49.基于大众文化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0.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二、汉语言文字类(30题)指导教师:朱岩、李尧、谢传荣、陈国华、王祖霞、蔡旭、徐彬等1.论汉字的性质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许慎六书说论评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10。

鲁迅记叙文作文手法赏析

鲁迅记叙文作文手法赏析

鲁迅记叙文作文手法赏析
鲁迅的记叙文手法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化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他以犀利的批判眼光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的小说作品中包含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对时代的触动,这些共同构成了鲁迅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准确地揭示了鲁迅小说的叙事风格对于他作品的表达力的重要性、分析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探究鲁迅小说叙事风格背后的深层含义三个方面展开解读。

一、准确地揭示鲁迅小说的叙事风格对于他作品的表达力的重要性在鲁迅的小说中,叙事风格是其作品能够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基础。

鲁迅采用了距离感和冷静客观的叙述方式,将现实的世界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加以揭示,让读者在鲜明的对比之下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个体的痛苦。

鲁迅的叙事风格让他能够毫不掩饰地揭示社会的阴暗面,让读者能够通过他的笔触看到自己身处的世界的真相。

二、分析鲁迅小说中独特的叙事手法1.多视角叙事:鲁迅常常使用多视角的手法来叙述故事。

他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反映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读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2.冷峻的描写:鲁迅小说中常常出现一些粗犷而凌厉的描写手法,例如狠厉的对待、血腥的场景等。

这种冷峻的描写方式使得小说更加迅猛有力,直击人心。

3.夸张的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形象常常被夸张地描绘出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丑化和夸张,鲁迅直接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陋习和愚昧。

三、探究鲁迅小说叙事风格背后的深层含义鲁迅小说的叙事风格不仅仅是为了揭示社会的黑暗和群体的苦难,更是为人性的探索和时代的反思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

他通过冷静客观的叙述、夸张和讽刺的手法,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对社会进行解剖,为读者传递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鲁迅小说的独特叙事风格让作品更加生动感人,并引起了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思想的触动。

总之,鲁迅小说艺术中独特的叙事风格是他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浅谈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中到社会最底层 ,描写这些底层 人 民的日常生活状 况和精神状况。把鲁迅小说按时代划分 , 具体可 以分
四、 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 呐喊》 《 彷徨》小说集里大都运用 了第一人称 的 叙事视 角 , 这些小说将作者 的生活经历 、 生活感受 、 思 想感情部分地 复制在一个首 先觉醒的知识分 子形象 中。 例如 , 《 狂人 日记》 《 阿 Q正传》 《 孔乙己》 《 头发的故 事》 《 祝福》 等都有知识分子“ 我” 的影子。 小说《 故 乡》 没有 大手笔 地描 写 目前 的贫 困 , 小
浅 谈 鲁迅 小 说 的叙 事 艺术
◎杨 华
( 武i Z. z - 程 大学外语 学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3 )


引 言
体” 的新形式。《 狂人 日记》 无论是从题 目上还是从整 体形式 上都借鉴 了俄 国作家果戈里 的同名小说。在 这部 小说 中,鲁迅不是 完全照抄果 戈里 的小说形式 与内容。鲁迅 的《 狂 人 日记》 与果戈里 的《 狂人 日记 》 相 比较而言 ,作 品在思 想 内容方面体现 得更具有深 远意 义 ,把小说 中众人 与狂人 的矛头直 接地指 向中 国传统封建礼教 ,更能体 现 中国旧社会 中人 民的生 活与意识 。此外 , 《 狂 人 日记 》 的现实 主义更 能在重 视 细 节 的真 实性 、 重视 典型 环境 的 描写 、 重视人 物 性格 的统 一 性等 方面 得到 体现 。读 者 在 阅读 小说 时, 假 如 读者 把狂 人 的 “ 错觉” 慢 慢地 矫正 , 我们 就 能发现无论 是路 人对他 的态 度 , 还是 家人对他 的态 度, 都是 当时半殖 民地半封 建 的旧 中国普遍存 在 的
正如在那个时代 的鲁迅 自己看来 , 旧社会 的黑暗 中国下人民的痛苦、 寂寞、 空虚的生活 , 在“ 五四” 新文 化运 动下的知识分子的觉醒 意识也慢慢地 觉察到如 《 呐喊・ 自序》 说到的“ 假如一问铁屋 子 , 是绝无窗户而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

通过深入分析他的小说创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鲁迅的独特叙事风格,并探讨其在文学艺术中的意义。

一、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鲁迅的小说以深入细腻的人物刻画著称,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合理的安排,展现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的矛盾、焦虑、迷茫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这种叙事风格使读者更容易与人物产生共鸣,进而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直接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他的孤独和痛苦。

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鲁迅成功地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相结合,使读者对社会的不公、人性的扭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形象独特的描写语言鲁迅的叙事风格还体现在他独特的描写语言上。

他善于运用形象独特的词汇和比喻,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他用“尖锐的铁丝都插在痛处上”来描写主人公心中的痛苦,用“一个个火炉心壁上的疮,都在渗着脓,我不得不来撬雷管”来描写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压抑。

这种独特的描写语言使作品充满了生动的意象,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批判现实的思想意味鲁迅的独特叙事风格还表现在他作品中的强烈思想意味。

他通过叙事来批判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黑暗,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来呼吁读者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阿Q这个角色的塑造,揭示了中国旧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懦弱。

他通过描写阿Q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以及阿Q对待现实和自我感觉的矛盾,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这种通过叙事来呈现思想的方式,让作品更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四、表达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的小说艺术还体现了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写,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画卷,让读者更好地认识现实,思考现实。

透视鲁迅小说融注的独特叙事艺术——从叙事视角说开去

透视鲁迅小说融注的独特叙事艺术——从叙事视角说开去
身 故事 之外 , 以个 知拿 能身 份 来叙 事 并 T 预叙 事对 象 。也 就 是说 作 肯 既是 叙 述 肯 ,义 是 最 高仲 裁 者 。他 对 人物 的行 为 加 以臧 甭 褒贬 ,对 事 f 的绎 验 教 训进 行 总 结 反省 ,对 小说 的 主 , r
某 个人 物知 道 的情 况 ,卡 多洛 夫 的 “ 述 = 务 ” 。 ¨¨ 托 叙 任
国 现 当代 文 学 研 究
透 视 鲁 迅 小 说 融 注 的 独 特 叙 事 艺 术
从 叙 事 视 角说 开 去
O刘 霞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叙 事i f的界定,着重从第一人称叙事视 角和 第三人称叙。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9 年 9 6页 7 生事 迹 的 断片 ,至 此也 联 成 一 片 了 。 ” _s 述 者 “ ”在 北 京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版 社 , 1 0 版 , 第 1 。 1 叙 我
这 里 也 是 以第 一 人 称 的 外 视 角 进 行 叙 述 。 读 者 在 叙 述 者 “ ” 的叙 述 同 忆 中 , 了解 了 祥 林 嫂 … 生 的 悲 惨 遭 遇 。 我
这 其 中 义分 为二 种 : A 同定 . 述完 聚 焦— — 由 ‘ 同 定视 点叙 个 小 兑 ‘
件 事情 的仑 过程 。B 转换 - 内聚焦 — — 存 . 』 内聚 焦一
焦 点人 物 变动 迅 速 。c 多 .
多 点叙 述
题 思 想进 仃 论 的概 括 , 总 之它 会 像 教诲 小 孩 子一 样 教 诲读
位 的 ,它 以 “ 现 的 深刻 和 格 式 的特 别 ”— — 内容 与形 式 的 表
现 代 化 特 征 ,开 创 了 中 国现 代 白话 小 说 的先 河 。其 中作 品对 的 关键 ,是揭 开小 说 之 谜 的钥 匙 ,甚 至 被 认 为是 小 说技 巧 的 中 国封 建传 统 文 化 非人 道 性 的深 刻 审 视和 自我 反观 以及 人 类 基本 问题 。例 如美 国新批 评 家 波 西 拉伯 克 就 声称 “ 小说 技 巧

高中语文: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

高中语文: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

鲁迅《祝福》的叙事结构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鲁迅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开掘自有其叙事学上的价值。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代表之一《祝福》这一作品里,鲁迅应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为读者深刻的展示了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下面就针对《祝福》的叙事结构与叙述语言艺术进行深刻的分析。

一、“归乡”模式的应用“归乡”模式是鲁迅作品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叙事模式,在《祝福》中,以主人公回到鲁镇的角度来描写小说的主体时间。

在文章的开篇中,写到了“我”回到了鲁镇,这次回来并非是为了《故乡》中提到的“寻梦”,而是“早已决计要走”,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故乡对于“我”而言,是如此的陌生,“我”无法融入其中。

在鲁四老爷的眼神里,“我”看得到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因此,不会在这里久留,在决心要走的时候,却意外的遇到了祥林嫂。

在接下来,作品通过两条主线来为读者呈现出旧社会的农村,一方面,祥林嫂的发问激起了“我”精神世界的波澜,另一方面,文章通过“我”旧时的回忆串联起了祥林嫂的一生。

最后,“我”开始对祥林嫂的一生进行回顾,虽然文章的主线是以顺序的模式来进行展开,但是却穿插了倒叙的模式,这并不会影响文章的主体,反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为读者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的应用在《祝福》中,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一直以来,鲁迅小说与传统小说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叙述方式的区别,他的小说主要使用的限制性的叙述,从而将叙述人与作者明显的剥离。

在这种叙述模式中,叙述者为小说中的“我”,“我”并不是与故事脱离的作者,而是实实在在经历这些事物的人。

《祝福》中的“我”实质上是一个旁观者,从始到终,“我”都没有对事件进行判断和评价,不带任何的感情色彩,“我”对于事情的叙述就是事实的本体,这不仅仅是叙事内容的客观需求,也是对小说创作史上叙事方法的拓展。

三、多语叙事模式的应用在《祝福》中,大量应用了多语叙事的模式,将每一个故事线索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故事主线的描述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有效的增加了事件呈现的多面性与立体感。

鲁迅《故乡》的叙事艺术特点

鲁迅《故乡》的叙事艺术特点

鲁迅《故乡》的叙事艺术特点鲁迅《故乡》的叙事艺术特点《故乡》是体现鲁迅乡土意识的一部重要作品,其独特的叙事艺术展现了故事背后的深长意味。

每一部故事性的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鲁迅的《故乡》也不例外。

读罢《故乡》总让人忘不了文中说不清、道不明的忧郁情绪,也让人忘不了文中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少年闰土、中年闰土、杨二嫂,还是宏儿和水生。

鲁迅何以用他平实的笔触写出如此让人难忘的文章?其实这与小说的叙事艺术是分不开的。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使用为了更好地表达故事和人物的深层思想意蕴,鲁迅惯于在小说中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和人物,“我”作为作品中的人物,既是故事中的人物,有人物特有的情感,但同时也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我”通过作为故事人物的情感和经历来展现故事的进程”,使得叙述者“我”和小说中的“我”达到了一种良好的结合,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也使读者易于走入“我”的思想情感之中。

叙述者“我”在讲诉别人的故事,而那似乎也是作者自己的故事。

第一人称的叙述构成了一种复调。

小说中的复调,按巴赫金的研究,是指一部小说中有多种独立的、平等的、有价值的声音,这些声音以对话和辩难的关系共存,把人和人(作者和人物)、意识和意识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复调的叙事方式展现出了活生生的人物情感和情节活动。

在小说中漂泊异乡的“我”带着对家园的向往和儿时的美好回忆回到故乡,而现实中落败萧条的故居、被生活折磨得麻木的儿时玩伴闰土、曾经的豆腐西施而今变成市侩现实的杨二嫂……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我”失落不已。

此处“我”心中的复杂情感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体现。

“我”努力想找回一点过去的痕迹,却因现实中闰土的一声“老爷”打破了“我”所有的希望。

第一人称“我”的运用使得我们看到一个内心矛盾的叙事者,“我”抑或作者内心都充满了困惑和痛苦,难以接受现实的变化,在复调的叙事中,“我”与作者经历了一场内心的对话,甚至开始争辩,开始怀疑。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_王富仁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_王富仁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王 富 仁(上)一罗钢先生在其《叙事学导论》中谈到西方叙事学的开创者们的意图时指出:“结构主义的叙事家们的理想是,通过一个基本的叙事结构来观察世界上所有的故事。

他们的设想是,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提取出它的基本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叙事结构,这就是隐藏在一切故事下面那个最基本的故事。

”①“正如语言学家们从复杂多变的词句中总结出了一套语法规律,叙事家们相信,他们也一定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故事中抽象出一套故事的规则,从而把变化多端的故事简化为容易把握的基本结构。

”②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叙事学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鲁迅小说研究的内在矛盾。

如果说西方叙事学是一种小说的“语言学”,是指向抽象概括的,是在纷纭复杂的世界小说作品中寻找一个维系全部小说作品命脉的永恒、普遍的结构模式的,那么,中国新时期的鲁迅研究则与之相反。

它不是小说的“语言学”,而是小说的“言语学”。

它研究的是小说的一种言语形式———鲁迅小说。

我们之所以需要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不是因为鲁迅小说与其它所有的小说都是小说,而是因为鲁迅小说是与中外其它小说不相同的一种小说。

叙事学是指向抽象概括的,它属于文艺学的研究范围,而中国新时期的鲁迅小说研究是指向分析的,它属于文学批评的范围。

文艺学的研究重视的是异中之同,文学批评重视的是同中之异。

文艺学家把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些有着确定不移的价值和意义的材料进行处理的,文学批评家把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还没有一个确定不移的价值和意义评价的活动整体进行处理的。

这决定了新时期中国鲁迅小说研究与西方叙事学相对疏离的状态。

西方叙事学在中国文艺理论界的影响更大于在中国文学批评界的影响。

但是,西方叙事学与鲁迅小说的研究也并非没有结合的可能,这种结合不可能是完整的、无条件的,但西方叙事学在研究过程中建立起的一些分析小说作品的方式和与之相联系的有关小说结构的观念,对于小说作品其中也包括鲁迅小说作品的分析研究,无疑也是有其方法论的意义的。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本文概述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叙事艺术,展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激发了人们对社会改革的渴望。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鲁迅小说的魅力。

鲁迅的小说作品包括《呐喊》《彷徨》等多部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主题,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

鲁迅的叙事艺术不仅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上,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上。

他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来展现社会现实,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

鲁迅还善于运用倒叙、插叙等叙事结构,使作品更具张力和深度。

本文将从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细致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鲁迅小说的主题和内涵,还能够从中学习到独特的叙事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鲁迅小说叙事艺术的主要特点鲁迅的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艺术,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他的叙事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鲁迅善于运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交替叙事,通过内外视角的灵活转换,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揭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读者既能深入人物的内心,理解他们的痛苦和挣扎,又能从外部视角看到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悲剧性。

鲁迅的叙事节奏富有张力,他善于通过情节的紧张和松弛,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他的小说往往以平淡开头,然后逐渐推向高潮,最后再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

这种叙事节奏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

再次,鲁迅的小说语言质朴自然,却又富有深刻的内涵。

他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具体的物象和事件来暗示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以《孔乙己》为例,浅析鲁迅小说的叙事技巧

以《孔乙己》为例,浅析鲁迅小说的叙事技巧

以《孔乙己》为例,浅析鲁迅小说的叙事技巧鲁迅一生创作了三十余篇小说,《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在作者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本文尝试从叙事技巧方面对小说《孔乙己》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巧妙的叙事时空。

《孔乙己》在叙事上首先虚化了故事的时间。

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时间往往是“满格”的,叙事时间等于故事时间。

小说《孔乙己》的叙事与以情节为基础利用激烈的矛盾冲突来组织故事的传统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环环相扣的戏剧化的情节,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来推动小说的演进。

在叙述的过程中,孔乙己出场时已经沦落到将要讨饭的样子了,孔乙己的家世、在此之前的经历、怎样沦落等那些情节全都裁去,小说拦腰写起,显得举重若轻、“从容不迫”。

小说中常出现“孔乙己一到店”,“有一回”,“有几回”这样含混的语言来提示故事时间,以“片段”的形式对内容进行综合性的描述。

叙述的事件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摆脱了对故事情节时间的依附性,小说的全部情节就是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柜台前的四次出现,既横截了孔乙己的一生,又隐括了孔乙己的一生。

二、复杂的叙事者。

《孔乙己》采用的是第一人称限制式叙述,整个小说始终以咸亨酒店为舞台。

小说的叙述,是借由长大以后的叙事者“我”,来叙述其在二十多年前所看到的孔乙己,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叙事者“我”年少时担任咸亨酒店伙计的儿童视角。

事实上,叙事者“我”和作为小说人物的“我”,这两个虽然都是“我”,差异是特别明显的,他们至少相差了二十岁。

一个是在思想上、心智上、阅历上成熟老练的约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一个是在咸亨酒店担任伙计掌管温酒职务的十二岁左右的懵懂少年。

因此,小说《孔乙己》叙述的孔乙己,并不是叙述者“我”现在所遇见的孔乙己,而是成年叙事者“我”以讲故事的方式,回忆其少年时所认识的孔乙己。

这样,鲁迅设计了叙事者“我”同小说中小伙计“我”的隔阂,从而也造成了叙事者“我”和其叙述的故事本身,产生了某种距离,形成了一种艺术张力。

鲁迅狂人日记的艺术特色

鲁迅狂人日记的艺术特色

鲁迅狂人日记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的小说,它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腐败。

这部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色:
1. 独特的叙事手法:《狂人日记》以日记的形式展现,通过主人公的自述和记录,将读者带入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这种叙事手法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和亲身体验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变化。

2. 锐利的社会批判:鲁迅通过主人公的狂言疯语,对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丑恶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他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使作品充满了讽刺的力量。

3. 精细的人物刻画:《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精神错乱的病人,但他的形象却十分鲜明和生动。

鲁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扭曲的人性和被压抑的情感。

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使得主人公变得鲜活而有血有肉,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夸张的象征手法:在《狂人日记》中,鲁迅采用了许多夸张的象征手法,如以动物的形象来代表人物,以空洞的话语来暗示社会的
虚伪等。

这种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寓意和象征,增加了作品的艺术张力和内涵。

总之,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锐利的社会批判、精细的人物刻画和夸张的象征手法等艺术特色,以一种荒诞而讽刺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人性和社会问题,使作品具有了深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 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

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的小说艺术:解读他的独特叙事风格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杰出的作家,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了文学界的传奇人物。

他的小说作品大多以揭示社会阴暗面和尖锐批判为主题,深刻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本文将解读鲁迅小说中的独特叙事风格,探讨其创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一、现实主义描写与夸张手法相结合的叙事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还原,他以写实的手法来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同时,他也运用夸张手法,将社会现象放大,以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和尖锐性。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到社会的冷酷和残酷,从而引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将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呈现为一个疯子的独白,通过疯癫的叙述方式,揭示社会中腐败无能的现象。

这种以夸张手法来突出问题的写作方式,使得鲁迅的小说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鲁迅在小说中善于对人物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仅刻画了善良和正直的人物形象,更通过对各类社会人物的描绘,刻画了社会道德的沦丧和人性的扭曲。

这种精细的人物刻画,使得读者能够真实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对社会现实产生深刻的共鸣。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懦弱而卑微、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物形象。

阿Q的消极人生态度和偷懒的作风,使得读者对社会现象的细微变化有了更为敏锐的观察和思考。

三、隐喻和象征的艺术运用鲁迅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寓意深远的隐喻和象征,通过对细节和景物的描写,来间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触发。

这种艺术手法使得小说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和思想内涵,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孔乙己》中,鲁迅以一个酒鬼的形象,寓意中国民众对于权贵阶层的无力和卑微。

孔乙己的悲剧人生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反思中国社会中普通人所面临的境况和命运。

总结:鲁迅的小说艺术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鲁迅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语言艺术分析

鲁迅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语言艺术分析

鲁迅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与语言艺术分析作者:李静来源:《牡丹》2018年第30期《祝福》是鲁迅的代表小说之一,在创作中,他使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

本文将《祝福》作为研究对象,对鲁迅小说作品中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艺术进行探究,使人更好地感受鲁迅小说的魅力。

叙事结构是一切小说创作和布局的核心思想,从叙事结构入手对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展开方式进行研究,人们能更好地把握小说全局,从全局着眼对小说的艺术内涵进行分析,从而更深刻体悟小说所要表达的情感。

因此,在对鲁迅小说《祝福》进行解析的过程中,人們应将叙事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综合考察语言艺术,争取逐步形成对小说文本的深刻认知。

一、《祝福》的叙事结构对于小说叙事结构,大多数作家会采用正叙,使用插叙和倒叙的较少,而鲁迅的小说《祝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在《祝福》中,鲁迅从叙事人的视角入手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叙述人的语言也对小说文本产生直接影响。

小说中的“我”所叙述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动作或事情,而是一种状态的变化,并且在状态的变化中,鲁迅能够将当时我国底层劳动者的精神状态变化充分展现出来。

虽然没有外部斗争的影响,这却能让人反思冷血内部斗争的残酷,进而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剧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祝福》中,鲁迅不仅对“改嫁”和“阿毛的死”这两件祥林嫂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事情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也两次叙述了关于“魂灵”和“阴间”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终极精神关怀的思想。

鲁迅此时的叙事意图已经不仅仅是叙述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魂灵”和“阴间”方面内容的描写,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礼教杀人的本质,能够突出“精神杀人”的思想。

鲁迅对“魂灵”和“阴间”的描述,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封建礼教是怎样一步一步对祥林嫂展开精神摧残和迫害,将她变成精神的乞丐,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

鲁迅小说《祝福》的叙事以多语叙事为主,即在叙事结构方面通过将一个个故事线索有机联系在一起,辅助主线故事的描述,提供引导作用,使整个小说的叙事呈现出多面性和立体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下)王 富 仁五 鲁迅小说的哲理意义是在小说的整体结构模式中呈现出来的,是因其共时性的隐喻意义拓展开来的。

但小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则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语言的结构功能是在纵向的组合关系中被具体地构成的。

在这里,存在的是一个艺术的时空结构的问题。

在我们具体运用西方叙事学理论分析鲁迅小说之前,我认为,首先注意到中国固有的时空观念与西方时空观念的不同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这一点,张东荪曾有一个概括的说明: 中国人所追求者不是万物的根底,而是部分如何对于整体的适应。

这就是所谓天与人的关系。

所谓适应就是天人通,中国思想始终可以“天人关系”四字概括其问题。

中国人既承认整体,故对于空间不会认为是普泛的,所谓空间乃只是“相对的位置”(relative positions)而已。

时间亦决不会认为是永远直流下去的,而只是周期性的变化罢了。

我在上文已说过,空间成为“中外等级的程序”(heirarchical order),时间成为周期轮换的秩序(pereodical order)。

这些都与社会政治有直接关系,前者足以助社会之有阶级与身份,后者足以解释政权只有代替(即革命)。

故严格讲来,中国思想上只有“转换”(alternation)而没有变化(change)。

因此中国思想不注重于“进展”(progress)。

其故由于中国人不视时间为直流下去的,乃只是分期轮替出现的。

同时空间亦不是均同普遍的,故不能把空间从时间上抽除出来。

因此进展颇有困难,致不可能了。

根据中国思想上不重个体之故,所以中国政治上没有民主。

且中国始终承认有轮替的变化,故不怕人民受压迫。

民主的要求(须知立宪政体在其初乃是君民共治)自不会起来。

µυ我认为,只有认识到中国传统时空观念的特点,我们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鲁迅小说时空结构的特点。

可以说,鲁迅是追求变化,追求发展的少数近现代知识分子之一,他对自己读者的选择也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设定的,这就使作者和读者在感受上找到了同一的时间尺度,但他们共同面对的却是一个只有“轮换”没有“发展”的社会群体。

在这里,就有了两种时间观念的冲突和纠缠。

一个是企盼变化与发展的作者和他的读者的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通过小说的叙述者以不同的形式带入到小说的叙事之中去,而另一个是只有“轮换”意识没有“发展”观念的社会群体的时间观念以及由他们构成的现实社会现实状况。

这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始终在鲁迅小说中纠缠着,冲突着。

它具体表现为小说中的两条情节线,这两条情节线是在不同的时间向度上以不同的速度、节奏和频率进行的。

在这两条情节线中,有一条是转换迅速、发展迅疾、节拍细碎、频率很高的情节线,它的起迄全部包含在小说的内部,其时间的长度与小说叙事时间的长度是基本相等的,带有很强的客观色彩,它体现的是有转换但没有发展的社会状况;另一条线是转换缓慢或根本没有转换,发展迟滞或根本没有发展,只有很少的一二个节拍,频率极低的情节线,它的起迄并不全部包含在小说之内,甚至只有极少的几个线头,其时间的长度是不确定的,其结局是模糊不清的,至少是无法计量的,其长度极大地大于叙事时间的长度。

这是体现作者和读者的时间观念的一条情节线,是他们对于真正发展变化的一种企盼,一种渴望,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

从小说叙事的角度,后一条情节线是包含在前一条情节线之中的;从小说的意蕴的角度,前一条情节线是包含在后一条情节线之中的。

这种互相包含的关系体现的是作者和读者被社会现实所约束同时社会现实又必须被作者和读者所改造的关系。

我们过去分析较多的是《药》,实际上,几乎所有鲁迅小说中都有或明或暗的这么两条情节线。

《药》中的两条情节线分别是:1.华小栓病死的情节线: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茶客们谈人血馒头———华小栓死了,华大妈去上坟;2.夏瑜为革命献身的情节线:夏瑜被杀———追叙夏瑜在狱中的表现———夏大妈上坟,提出害死夏瑜的人“将来总有报应”的问题。

前一条情节线是自我封闭的,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没有治好自己的病,死了,连他的母亲也感到事情已经结束,没有留下需待解决的问题;第二条情节线则是开放的,这条情节线上的事件还刚刚开了个头,如果说情节的作用之一就是使“真相大白”,这里实际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真相大白的程度。

一切都还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不但小说中的人物对夏瑜都还没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就是作者和读者也很难预测这件事的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它反映的是作者和读者对于真正变化的企盼,对于真正发展的渴望。

从整个小说的叙事特点来看。

在前一条情节线上转换迅速,描写细致,在每个大段落之中时间是前后蝉联的。

后一条情节线只是这条情节线上的几个环节。

夏瑜被杀是从华老栓拿到人血馒头的一个细节中暗示出来的。

他的被捕和在狱中的表现是在茶客谈论人血馒头的过程中附带交代出来的,只有到了最后一段,它在小说中的地位才超过了前一条情节线中的华小栓,但也只是包含在两个老妈妈上坟的共同行动中。

但从小说的意蕴的角度,前一条情节线又是包含在后一条情节线之中的。

夏瑜革命———夏瑜牺牲———革命者在未来的命运,前一条情节线在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中只属于中间这个环节上的一个插曲,小说提出的问题远没有结束。

要分析鲁迅小说的时空结构,《药》是典型的,《示众》更是典型的。

《示众》简直可以认为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时空结构。

它实际也是两种时空观念的变奏,也有两条情节线索。

一条是“看者”的情节线,一条是“被看者”的情节线。

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看”,就是要从对象中看出意味来,这里的“看者”始终没有从“被看者”身上发现出什么有意味的东西来,小说叙述得更多的倒是“看者”和“看”,“看者”反倒成了作者和读者的“被看者”。

从“看者”的活动而言,这篇小说是有时间的,画面迅速转换着,时间迅速流逝着,动作一个接着一个,而从“被看者”的意味的发现而言,它则是没有时间的。

那个被示众的人的“形象”始终还是一种“形象”,他的动作极少,但每一个动作都似乎要显示出某种意味来,这种意味到最后也没有呈现出来。

他简直是一个没有内容的凝固了的时间的象征。

是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时间,没有长度的时间,人们到最后对这个“被看者”仍然是一无所知。

在这条情节线上,小说已经开始了叙述的事件并没有结局,而在另一条情节线上,事件却是有起有迄,已经完成了的。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直接相连,构成了一个密闭的系统。

但结尾只是开头的直接的回归形式,似乎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并没有占有任何的时间。

它的起迄对于这个生活环境没有任何的意义。

从艺术创造上而言,鲁迅在《示众》中所做的,正像一个画家在创作图画时所做的。

画家一笔一笔画下去,是有时间先后顺序的,但最后完成的却是一个没有时间先后顺序的画面。

这个画面没有时间性,而只是空间性。

与《示众》极为相似的还有《风波》,“风波”发生前与“风波”发生后的鲁镇没有任何的变化,它完成的只是一个场景描写,构成的只是人物与人物的关系图。

其实连这种关系也和平时没有区别,只是在这时得到了公开的表现罢了。

《风波》的两条情节线一是赵七爷报私仇的情节线,一是张勋复辟的情节线。

就小说的叙事结构而言,张勋复辟是包含在赵七爷报私仇的过程之中的,就小说的意蕴而言,赵七爷报私仇又是包含在张勋复辟的过程之中的。

这种互相包含的关系实际也是小说隐喻义与转换义的相互包含的形式。

在《阿Q正传》中,有一条阿Q的“行状”的情节线,也有一条革命的情节线;在《肥皂》中,有一条四铭潜意识心理的变化线,也有一条由旧学到新学、由皂荚子到肥皂的变化线;在《补天》中,有一条女娲补天造人的情节线,也有一条“人”毁灭女娲创造成果的情节线;在《补天》中,有英雄羿落魄的一条情节线,也有嫦娥奔月的一条情节线……我们之所以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两条情节线而不视为对立统一的一条情节线,是因为它们分别处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构不成直接对立的关系;它们是不同时空中的事件,而不是同一时空中的事件。

夏瑜的革命是在民族时空中发生的事件,华小栓的病死是在家庭时空中发生的事件。

在这两个时空结构中,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它们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直接的对立性;在《补天》中,女娲与那个讲道学的“小人儿”无话可说,二者所关心的不是同样的东西。

我认为,只要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感到,鲁迅小说的叙事方式在表面看来是非常简单的,而在实质上是非常复杂的。

它的复杂性首先是由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线的交织造成的。

六 对于鲁迅小说的叙事顺序,我们过去谈得是比较多的。

但我认为,至今我们还更多地是着眼于它的形式的本身,着眼于它的纯技巧的意义,而较少考察这种“形式”本身的意义。

首先,鲁迅小说在叙事顺序上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小说在时态上由过去时向现在时的基本形态的转变。

汉语的句法结构,不像西方语言那样有着十分明确的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的划分。

它的时态是通过篇章结构表现出来的。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的诗歌(包括那些吊往怀古的诗歌)和散文(包括除历史散文之外的大多数文学散文和论说文)是现在时的,抒现在之情、议现在之事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主要特征,而中国古代小说则和中国古代的历史作品一样,大都属于过去时。

在中国古代,小说和故事是不可分的,而汉语中的“故事”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是过去时的。

这和西方小说的观念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西方小说既与历史有关,也与戏剧有关。

小说和戏剧同属叙事文学,而戏剧不论是现实剧还是历史剧,都是现在时的,是在舞台上作为即时性的事件进行演出的。

当小说把所叙之事不是作为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作为即时性地予以叙述的事件来意识的时候,不是仅仅作为实在发生的事件而是作为由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想像中的世界进行叙述的时候,小说的基本形态就不再是过去时的、而成了现在时的了。

毫无疑义,鲁迅小说是直接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的,他对中国小说的革新是在西方小说的影响下实现的。

这同时也把中国古代以过去时为主要叙事时态的小说变成了以现在时为主要叙事时态的小说。

鲁迅小说已经不是作为已经发生过的实在事情的“真实”的转述,而是作为作者艺术地建构起来的一个个想像的世界。

在这里,已经不存在事先早已存在的某个“故”事,即使有,那也只是作者赖以进行小说创作的素材,而不是作者所必须真实地进行转述的对象。

作者不是处在一个真实事件和小说成品的中转站上,而是作者的想像就是小说的发源地。

作者就是小说的生产者,他从事的是由无到有的创造,而不是由有到有的加工。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同时也可意识到,中国古代有叙事技巧,而没有叙事学。

当故事是已有的,作者的任务只是如何把它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的时候,存在的只是一个叙事技巧的问题。

只有小说在整体上就被视为作者的艺术创造的时候,才有一个小说的叙事学的问题。

对于前者,作者只是一个修理工,他需要的是修理技术而不是整体的建筑学;对于后者,才有一个建筑学的问题,因为作者要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的设计与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