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北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资料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家与教育专著的识记情况。
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选项正确。
B项:《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论》是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主要教育著作。
该书主要从理论上论证与宣传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时期资产阶级对教育的新要求,书中贯穿了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观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的理解。
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C选项正确。
A项:能动性是指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2011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资料
30、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A.《孔乙已》、《春》、《龙须沟》
B.《茶馆》、《日出》、《屈原》
C.《祥林嫂》、《林家铺子》、《秋》
D.《龙须沟》、《孙乙已》、《春》
31、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 )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A.《双城记》
B.《悲惨世界》
C.《寒灰集》
D.《亲爱的丈夫》
23、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把塑造绿林豪侠英雄作为自己的最高艺术追求,开始了小说创作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的过渡。其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社会影响方面,明清两代的农民和绿林豪杰起义,往往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6、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45、“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因材施教
D.立足长远
46、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C.《聊斋志异》
D.《西游记》
11、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初、⾼中)真题⼀、单项选择题1、1632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
这是近代最早的⼀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适应学⽣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
A.《⼤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观察能⼒强,有的⼈动⼿能⼒强,有的⼈善于⼝头演讲,有的⼈善于书⾯写作。
这说明⼈的发展具有( )。
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斯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依据个⼈的奋⽃⽬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作为⾃⼰的座右铭,⽤以⾃律⾃励,不断⾃我提⾼。
该教师的⾏为体现的德育⽅法是( )。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名调⽪的学⽣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教师运⽤了(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6、⼀位初中语⽂教师教学⽣⽤列课⽂结构提纲、画络图的⽅法促进学习,这⾥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12、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针。
“两个必须”是指( )。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农相结合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个⼈。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B.教育⼀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相结合原则14、⼈在⼼理活动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特点是( )。
A.⼈格B.性格C.能⼒D.⽓质15、我们常⽤“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必看)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打印版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2011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1、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B.校长C.部D.地方政府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体制是( )。
A.国务院领导,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B.省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C.市政府领导,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乡(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D.国务院领导,市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3、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4、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5、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 )。
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6、下列分别是鲁迅、巴金、老舍的作品,正确的是( )。
A.《孔乙已》、《春》、《龙须沟》B.《茶馆》、《日出》、《屈原》C.《祥林嫂》、《林家铺子》、《秋》D.《龙须沟》、《孙乙已》、《春》7、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8、在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中,以下哪项属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的内容?( )A.学生的家庭类型B.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C.学生干部情况D.课外与校外活动情况9、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C.部门D.学校10、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A.在学校管理问题上正确批评、建议B.遵守职业道德规范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11、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2011年教师考教育学复习资料大全绪论内容提要 :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它是在对教育活动的认识、研究、探讨的过程中, 特别是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 许多的教育事实积累起来后, 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的产生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独立形态、发展三个阶段。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指导我国教育实践的需要。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育学与心理学和各种教学法相结合的原则。
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教育学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现象 ,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填空题1 、教育学的对象是研究(教育现象)。
2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阶段。
3、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要算《学记》了,它对先秦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在欧洲,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要算17 世纪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于 1632 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美国杜威的《明日之学校》 , 俄国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这些著作可以看作是教育学发展的新标志。
5、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三、判断题 ( 错的打“×”, 对的打“∨”)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
()2、中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
()3、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学科 , 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实用学科。
()4、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
()5、教育学实质上是教育经验的汇编。
()6 、不学习教育学也照样当教师 , 优秀教师不一定都学习过教育学。
四、问答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
)2、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态阶段和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A复习资料绪论3、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中介;2、教育影响桥梁;3、学生是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部分: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与结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p26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意领域第三部分: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功能(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个体功能的概念与内容1、个体社会化得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四部分:教育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二、现代教育的特点:P60-61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第二章教师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理解学生:二、与学生和谐相处:三、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其举动变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第二部分:教师的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一)预见能力(二)传导能力(三)控制能力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教员角色(最基本的角色)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解决学生的人生方向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第四部分: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一)劳动对象复杂性(二)劳动任务具有复杂性:教书和育人(三)劳动方式具有复杂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二、强烈的示范性;三、独特的创造性;(一)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显著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学生和师生关系第一部分: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学生的社会地位:(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第二部分: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和青春发育期(一)生理上的激变期(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三、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有好坏之分(二)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洛克曼性格矫正(三)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的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部分: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产生)(二)人际关系(指向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三)组织关系(四)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五)非正式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放任型、民主型(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2011年11月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知识整理 全
1.中外教育家代表:(萌芽期)我国《学记》最好出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独立阶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提出班级授课制。
法国卢梭《爱弥儿》,康德最早开设教育学讲座,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以教室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梅伊曼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地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凯洛夫《教育学》以马克思观点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我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观点论述教育;(深化阶段)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教育过程》,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把学生的一般发展智力发展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2.教育的涵义: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目的性,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三大时期:古代教育、现代教育、未来教育。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埃及。
3.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②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的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1人口因素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2生产力对教育的(规模速度、规格结构、发展改革)制约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内容结构管理体制4精神文化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环境与模式、传统与变革5.人的发展:整体性,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
2011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资料
1、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3、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4、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5、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6、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7、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9、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10、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3、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1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6、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1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1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D、视觉想象1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20、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21、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2、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23、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24、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2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26、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27、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2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9、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30、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31、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3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3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3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3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3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37、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38、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3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4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41、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42、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4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4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45、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46、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4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4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4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5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B、学习策略C、学习方法D、学习规律51、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2)典型真题分析1.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
(2008年4月)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评析】答案为B。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 )。
(2007年)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评析】答案为C。
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
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
A.教学测验B.教学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鉴定[分析]题干为教学评价的定义。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分析]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和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 )。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分析]从教学评价的时机来看,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
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测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常模参照评价[分析]常模参照评价主要用于选拔和编组、编班等。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后D.教学过程之中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和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2011下半年湖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推荐下载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
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
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或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如下:(一)教育基础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学生指导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011年湖北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教育学》第一章第一节
社会学基础是教育学的又一理论基础,它为教育学提供了人类社会运行
的规律和机制,是理解和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
02
社会学基础的重要性
社会学基础对于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
深入了解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为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社会学视角。
03
常见的社会学基础
常见的社会学基础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等,这些社会
哲学基础对于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它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为教育政策制定 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常见的哲学基础
常见的哲学基础包括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存 在主义等,这些哲学流派对教育学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的定义
心理学基础是教育学的又一重要理论基础,它为教育学提供了 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机制,是理解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学生心 理发展的重要工具。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教育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广 泛应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 生、设计课程和评估教育效果。
教育学的未来发展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学将更加注重技术与教育 的融合,如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
个性化教育的探索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育学将进 一步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目标
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掌握教育实践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理解教育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02
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13页)
2011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
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致策略D.组块策略7.当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
这种现象是()。
A.明适应B.暗适应C.视觉后像D.感觉对比8.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
A.负迁移B.特殊迁移C.—般迁移D.逆向迁移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最大的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到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年湖北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这是教育学哪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发展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3.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青少年身体的发展是按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这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A.稳定些B.可变性C.阶段性D.顺序性5.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A.基础教育B.成人教育C.特殊教育D.专业教育6.学制为6年,其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的是()A.幼儿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7.在我国新的课程结构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的是()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8.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教学B.课外活动C.生产劳动D.社会活动9.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10.“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概括者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朱熹11.班级授课制的明显缺陷是()A.不利于传授系统的知识B.不利于因材施教C.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D.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12.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D.班主任工作14.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是()A.做好个别教育工作B.组织班会活动C.培养班集体D.组织学生的劳动15.教师的劳动价值,要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才能得到最终体现,这说明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A.间接性B.隐含性C.连续性D.滞后性B C C D A;C C A B D;B B A C D二、名词解释题1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011湖北省教师资格证考资料
1、“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2、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B.酝酿期C.验证期D.豁朗期3、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以解除雅各宾派过激主义威胁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借口,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务,并由此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
这一天是法国共和历雾月18日,所以,历史上称该政变为”雾月政变”。
因此本题选B。
3.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法》自( )开始施行。
A.1994年1月1日B.2006年9月1日C.1995年9月1日D.2007年6月1日4、学校应当把( )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A.德育B.美育C.体育D.劳动技术教育5、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B.袁隆平C.李四光D.高铭暄6、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7、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
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8、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B.宣告作废C.(永远)丧失D.公告无效9、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三)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重要条件 •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 重要指标 • 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师生关系的类型
1、中小学师生关系类型:对立型;依赖型;自由 放任型;,民主型 2、教师的人格态型:P;A;C
第四章 瞭望教育环境
一、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建设 1、学校建筑 2、校风:一个学校社会气氛,也是校内大多数人的一种
习惯势力
3、其核心是学校精神文化 (二)、课堂内的环境: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 (三)、微观环境的影响:同伴影响;花盆效应;教师的 期待效应 Tip:花盆效应是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有 很大的局限性,在条件上有明显的人为性,是一种封闭 或半封闭的教育生态系统。
• 三者关系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 教育的起源 •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 • • • • • • • • 二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远古教育 1、非独立性 2、 贫乏性 3、 无阶级性 (二)古代教育(雅典:文士;斯巴达:军人) 1、 具有独立活动领域 2、教育内容逐渐丰富 3、 教育具有了阶级性
(二)、教师智能结构 1、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科 学知识 2、能力:预见能力;传导能力;教育过程控制能 力 二、教师的角色 (一)、10个角色:教员(核心);领导者;人 类灵魂工程师;心理医生;青少年朋友;父母; 榜样;被攻击的对象;研究者;学校管理者 (二)角色冲突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教育学的创立
• 英国 培根 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实验的归纳 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011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首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回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构造主义和发明法的教学办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全部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过错的,由于人接收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义务是:培育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及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巧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
15智育的义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含察看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才能是决议性的因素。
16体育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意“以美育代宗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教育调查法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
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及本能、天赋倾向等。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人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1922年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单轨型学制是指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下衔接,自下而上构成连接阶梯的统一的直线型学制。
双轨型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单轨型和双轨型之间的一种学制,即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单轨制,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子弟接受共同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则实行双轨分流一一结束基础教育后,一部分学生继续接受普通中等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另一部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作准备。
分科课程是指运用单一学科的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它强调一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综合课程是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而组成的课程。
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课程。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指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的课程。
螺旋式课程是指将特定的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的课程。
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即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种环境就是一种非正式的、潜在的课程。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授、演示与示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并通过知识授受向他们进行思想情趣熏陶的教学,亦称接受学习。
基本阶段: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应注意:1、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3、每个阶段的上的主要功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
问题/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识。
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养成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注意问题:1、要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运用2、要善于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增长知识的探究目的上来。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的社会情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学习,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历史上部分教育家的代表作及主要观点介绍:l.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孔子《论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国末期的《学记》。
封建社会里,像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等.对师生关系、如何读书与学习,都作有精湛的论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32年,捷克的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于班级授课制度,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1776年德国康德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后来赫尔巴特继承了康德的教育学讲座,l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这一阶段中,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逐渐从现象的描述过渡到理论的说明,重视了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天性,开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论述教学问题。
但这时期的教育著作还未达到真正科学化的地步,这是历史的局限。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861年出版斯宾塞的《教育论》。
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则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
20世纪初,出现了“实验教育学”。
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来的。
1903年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了《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1939年,出版了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强调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中国教育的反动本质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l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教育过程》主张:“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还提出:“任何科目都能够按照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1975年苏联出版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自1972年以来,苏联出版了巴班斯基的系列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认为,应该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教育问题。
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的成分(目的、内容)、心理方面的成分(动机、意志、情绪、思维等)和控制方面的成分(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我国在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上,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1、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
2、积极、主动而深入地开展了多种教育实验,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在教育实践中涌现了一大批学者型教师,出了很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增添了教育实践领域的活力。
4、广泛开展专题研究,博士生群体在这反面尤其活跃,出版了大量有学术价值的专著,推进了现代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流传、运用与创新。
5、上述方面的研究都关注方法论的探讨,促进了方法论的转变与更新。
也反过来推动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论语》一书汇集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德国著名哲学家康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被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教育学”的代表是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美国哲学家杜威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学,他在1916年出版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著名观点;1939年出版了以凯洛夫为主编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930年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1956年,美国教育家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1963年,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1975年,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遗传决定论在遗传决定论者看来.人的知识、能力和个性等如同他们的眼睛、牙齿和手指一样,是自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其创始人是高尔顿,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遗传决定论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发展,强调先天的遗传因素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否定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贬低教育的作用,是极其片面和有害的。
环境决定沦环境决定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人的心理发展的差异百分之九十是由教育决定的。
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华生,他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如果让我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
”环境决定论由于过分强调外部行为及其强化和反馈,忽视内部的心理过程,已与遗传决定论一样渐渐为新的理沦所批判和代替。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的教育,他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