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上册《比的应用》

合集下载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然而,对于比的性质的讲解,部分学生仍然难以掌握。我考虑在讲解时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或实物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性质。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们对比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但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会偏离主题,讨论与比的应用无关的内容。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今后加强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展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的基本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关系的运算,它在分数、除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比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一个水果店老板需要将8斤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如何按比例分配?通过这个案例,展示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章“分数与除法”的第三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深化对比的概念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使用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3.通过实例,学会解决比的实际问题,如按比例分配、比例尺等;4.能够运用比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比例计算、简化比等。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比的应用。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家积极参与,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需要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设计一些有趣的复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回顾比的应用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含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后续学习比例、函数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引出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既有巩固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也有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题。

这些题目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概念理解不深、解题方法不够灵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际问题案例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比的应用。

3.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提高:给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突出教学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定义:比的应用是指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比的应用》(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课件)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比的认识》
《比的应用》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怎样分合理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每个班一半
30:20=3:2
还是按1班和2班 人数的比来分配 比较合理。
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又应该怎样分?
画图试一试
列表试一试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140个
3+2=5 140÷5=28(个) 1班:3×28=84(个) 2班:2×28=56(个)
100∶50∶200=2∶1 ∶4
⑵如果淘气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420g早餐,算算各种食物分 别需要多少克。
2+1+4=7
面包:60×2=120(g)
420÷7=60(g) 鸡蛋:60×1=60(g)
牛奶:60×4=240(g)
3 =28×3=84
2 =28×2=56
答:1班分到84个, 2班分到56个。
1.学校图书馆新进了450本图书, 按4∶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 应该怎么分?分一分,并记录 分的过程。
2.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育苗25000 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2+3=5 25000× =10000(尾) 25000× =15000(尾)
?g
280g 280÷2=140(克) 140×(2+9)=1540(克) 答:她能调制出1540克巧克力奶。
笑笑有巧克力280g,也都用来调巧克力奶。她能调制出多少克 巧克力奶?
?g
280g
从图中可知, 巧克力占巧克 力奶的……
2+9=11 =1540(克)
答:她能调制出1540克巧克力奶。
3.⑴成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一般是7∶1,王叔叔身高是1.8m, 他的脚长大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是学生继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后,进一步对数学概念的深化。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会求比值,并能进行化简比和求比的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和化简比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比的概念,会求比值,并能进行化简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求比值,化简比。

2.教学难点: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体育比赛、购物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体育比赛,引导学生思考比赛中的比较问题。

提出问题:“如何比较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快慢?”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讲解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同时,介绍求比值的方法,如将两个数相除。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求比值和化简比的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化简比的题目。

学生通过合作,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知识点讲解总结练习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知识点讲解总结练习解析

比的应用知识精讲1.按比分配在生产和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

2.比的应用比的应用主要是指按比分配。

3.平均分平均分是按比1∶1来分配,是按比分配的特例。

名师点睛1.按比分配的标准形式是:已知总量(即各分量的和)和分量的比,求各分量。

例:140个橘子,按3∶2分给大、小两个班,每个班各分多少个?这里140个是总量(大、小两个班所分橘子的总数),3∶2是分量之比(大班分到橘子的个数与小班分到橘子的个数之比),要求两个班各分多少个就是要求各分量。

标准解法有两种:解法一:3+2=5。

140÷5=28(个)。

——求出每份的个数(此解法的关键)大班:28×3=84(个);——注明分量名称,不易出错小班:28×2=56(个)或140-84=56(个)。

解法二:3+2=5。

大班:140×35= 84(个)。

——明确各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此解法的关键)小班:140×25= 56(个)或140-84 = 56(个)。

解题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求出每份的个数;二是找到各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2.按比分配应用问题的标准形式可以演变出以下几种形式。

①已知分量和的倍数与分量比,求各分量。

只要将分量和的倍数÷倍数,得到分量和,就转化为标准形式了。

例:长方形的周长÷2 =长+宽;长方体的棱长和÷4 =长+宽+高。

②已知分量的平均数与分量比,求各分量。

先由分量的平均数算出分量和,然后转化为按比分配的标准形式。

③已知分量差与分量比,求各分量。

根据分量比,先用减法算出分量份数的差,再用分量差÷分量的份数差,得到一份的数量,各分量就好求了。

④已知一个分量和分量比,求另一分量。

此时用:已知分量÷对应份数,求出一份的数量,后面就好求了。

3.多个分量的按比分配,方法与两个分量的按比分配相同。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一、学习目标1.了解“比”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比的基本运算;3.理解比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应用;2.熟练运用比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解;2.演示;3.练习。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定义。

例如,某个水果摊位上卖苹果和橘子,苹果比橘子贵,花费了7元买3个苹果和5个橘子,问每个苹果和每个橘子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第二步:讲解1.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的比较关系。

以A:B表示,A、B分别为比的前项和后项,A叫做比的被比较数,B叫做比的比较数;2.比的性质:–比的大小关系可以表示为“大于”、“小于”、“等于”;–当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比为1:1;–比的前后项可以交换,但比不改变。

3.比的基本运算:–乘法:如果A:B=C:D,那么AD=BC,且A:B=C:D=AD:BC;–除法:如果A:B=C:D,那么A:C=B:D=AD:BC。

第三步:演示和练习老师可以通过演示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演示假设购买12345班级的班旗,总共需要1000元,A班和B班想要分别支付,A班出3分之1,B班出2分之1,问A班应该支付多少?解决方法如下:1.设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x,则B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1000-x;2.根据比的大小关系,可以得出3:2=x:(1000-x);3.通过比的乘法,可以得出3(1000-x)=2x;4.解方程得到x=750;5.所以A班应该支付的金额为750元。

练习1.一个数字是另一个数字的五分之三,如果这两个数字的和是48,求它们分别是多少?2.一支队伍有5个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掌握了比的基本运算,学会了如何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多多练习,深入理解比的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求比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0页。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比的概念和应用,他们可能已经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未必能准确地表达和计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比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与除法的关系。

2.学生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值,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通过比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求比值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它行驶1小时能走多远?让学生认识到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比的概念,解释比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同时,给出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例子,求出比值。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比的应用有哪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比的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说课稿3,主要通过实例来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的概念和运算,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通过比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运算方法,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和生活实例教学法。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比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问题。

同时,我还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引出比的概念。

2.讲解: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问题。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进行分享和讨论。

5.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性质和基本应用;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比的运算: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比的大小比较、比的化简等。

3. 比的应用: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比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意义、性质和基本运算,通过实例讲解比的应用。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比的应用》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比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

2. 提高题: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讨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除法的基本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如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身高和成绩的比,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比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与除法建立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表示其中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

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比的两个部分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

2. 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计算就是求比值的过程。

3. 比的应用: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本质,灵活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加深理解。

3. 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展示比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的应用2. 板书内容:(1)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比的两个部分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后项。

(2)比的计算方法: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计算就是求比值的过程。

(3)比的应用: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下列比的比值。

2. 提高题: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比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比的知识,并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比例运算。

2.掌握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比例的概念及其运算。

2.比例的应用。

难点
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1. 导入(10分钟)
师生互动,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对比例有初步认识。

2. 讲授(30分钟)
(1)比例的概念
1.明确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中的“比”和“比值”。

2.讲解比例运算。

(2)比例的应用
1.讲解比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 练习(30分钟)
1.进行比例运算练习。

2.让学生自己找到实际问题并进行比例运算的练习。

4. 巩固(20分钟)
1.教师布置相关练习。

2.整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图,让学生记住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
1.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2.要求学生找到与比例应用相关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解答。

五、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比例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能够进行一定的比例运算。

但还需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对于比例的应用在课堂上进行了讲解,学生也做了相应的练习,但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4《比的应用》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的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授课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比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引入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比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的应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比的应用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并掌握比的应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应用在生活中的其他场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应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定义:比的应用是指将比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3个 2个6个 4个30个 20个…………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大班小班30个 20个30个 20个…………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方法二:画图140个方法三:列式3+2=5140× = 84(个)140× = 56 (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 6.3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2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如果班级再有5名男生加入,比例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2. 比的计算方法3. 比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4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答案:两车相遇的时间为0.4小时,即24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因此,我根据《比的应用》这一课题,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主要涉及第四单元《比的含义和应用》中的第1课时,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的应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的定义,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如苹果和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和重量,引出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定义: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物体,如一个长为4厘米的线段和一个长为6厘米的线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比。

然后解释比的定义: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 讲解求比值的方法:以刚才的两个线段为例,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比值就是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如4:6的比值为2/3。

4. 比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比的应用,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六、板书设计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的结果求比值的方法:比的前项÷ 比的后项 = 比值比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七、作业设计(1)5:8 ;(2)3:4;(3)6:92.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8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

答案:(1)5:8 的比值表示5与8的倍数关系,如5个人分8个苹果等;(2)3:4 的比值表示3与4的倍数关系,如3个苹果比4个苹果等;(3)6:9 的比值表示6与9的倍数关系,如6个人分9个苹果等;某商店打折后的价格为64元,原价为80元,打折后的价格与原价之比为64:80,即4:5。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比进行各种实际问题的计算。

内容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定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的方法。

2.难点:求比例和化简比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比的定义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2.相关的生活案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比的定义,如“小明的身高是小红的两倍,求小明的身高与小红身高的比。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比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等,难度逐渐增加。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的内容包括比的含义、比的应用、求比值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比例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通过学习比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含义,求比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同时结合讲授法、示范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

2.PPT、教学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含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同时讲解求比值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讲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含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共50分钟。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的应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比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以及能够进行比的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以及如何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用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份清晰的板书,列出比的概念,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题目包括:1. 求下列比的比值:2:3, 4:5, 6:7。

2. 计算下列比的和:2:3 + 4:5。

3. 判断下列哪个数是比值:4/5, 6/7, 8/9。

答案:1. 2:3的比值是0.6667,4:5的比值是0.8,6:7的比值是0.8571。

2. 2:3 + 4:5的和是14/15。

3. 4/5和6/7是比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以及求比值和进行比的运算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进一步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比的应用》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比的概念引入在教学内容中,我选择了教材的第七章第二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以及进行比的运算。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为比的概念涉及到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些抽象。

因此,我决定通过一些图片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应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意义,进而学习比的化简、求比值等基本运算,最后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分数等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求比值、化简比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比的机会较多,但如何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比的概念,学会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意义。

2.讲解比的基本运算:讲解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比的概念。

3.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4.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将比的应用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比的概念比的应用比值求比值、化简比实际问题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比的概念、求比值、化简比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思路:应先将出现两次的乙的份数统一(统一成最小公倍数10),即
甲:乙=3:2 =15:10,乙:丙=5:4 =10:8,所以甲:乙:丙=15:10:8
例4、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长 和宽各是多少?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48÷2÷(5+3)= 3厘米 第二步求长和宽:长:3×5 = 15厘米 宽:3×3 = 9厘米
一定要注意份数与已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5、 甲:乙=3:2 , 乙:丙=5:4 ,求甲:乙:丙 =
合理搭配早餐。
⑴淘气今天的早餐是按怎样的比搭配的?
100∶50∶200=2∶1 ∶4
⑵如果淘气的妈妈按同样的比准备420g早餐,算 算各种食物分别需要多少克。
2+1+4=7 420÷7=60(g) 面包:60×2=120(g) 鸡蛋:60×1=60(g) 鸡蛋:60×4=240(g)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说说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与解题方法。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是多。
解题方法是:
方法一、先求平均分的总份数, 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
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 各部分量。 方法二、先求平均分的总份数,再用除法求每部分是多少, 最后按照每部分占几份用乘法求出每部分是多少。
150×3=450(kg) 答:需要加450千克水。
6.一块长方形土地,周长是160m,长和宽的比是 5∶3,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画一画,算一算。
160÷2=80(m) 5+3=8 5 长:80 × 8 =50(m) 3 宽: 80 (m) 80- 50× =30 (30 m) 8=
答:鲢鱼的鱼苗应放养10000尾,鲤鱼的鱼苗应放养15000尾。
440g
? g 9 份
440÷2=220(克)
220×9=1980(克) 答:他要准备1980克奶。
2 440÷ 9 =1980(克)其来自方法? (2+ 9g )份
280g
280÷2=140(克) 140×(2+9)=1540(克) 答:她能调制出1540克巧克力奶。
答:1班分到84个,2班分到56个。
也可以用方程做,等量关系是:
3份(1班)+2份(2班)=140个
解:设每份橘子是 个,那么1班3 个,2班2 个。
3 +2 =140 5 =140 =28 3 =3×28=84 2 =2×28=56
答:1班分到84个,2班分到56个。
像这样的问题,就是“按比例分配” 问题。
一定要注意份数与已知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9=11
2 280÷ 11 =1540(克)
其它方法
3.⑴成年人的身高与脚长的比一般是7∶1,王叔叔 身高是1.8m,他的脚长大约是多少?(结果保 留两位小数)
1.8÷7≈0.26(m)
答:他的脚长大约是0.26米。
⑵成年人血液的质量与体重之比大约是1∶13,李 叔叔的体重是65kg,他身体里的血液有多少千 克?
1.学校图书馆新进了450本图书,
按4∶5分给四年级和五年级, 应该怎么分?分一分,并记录 分的过程。
四年级
五年级
2.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一共可以放养
育苗25000尾。其中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 少尾?
2+3=5 2 25000× 5 =10000(尾) 3 25000× =15000(尾) 5
65÷13=5(kg)
答:他身体里的血液有5千克。
4.六⑴班和六⑵班订《少年科学》的人数比是3∶4, 六⑴班有21人订,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订?
方法一:3+4=7 方法二:3+4=7 21÷3×7=49(人) 3 21÷ 7 =49(人)
答:两个班一共有49人订。
5.一种喷洒庄稼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 1∶150, 现有3kg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水?
比的应用常见典型题:
例1、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 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 = 25人 女生:5×7 = 35人。
例2、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 5人 第二步求女生全班人数: 女生:5×7 = 35人。 全班:5 ×(5+7)= 60人 例3、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0÷(7 -5)= 10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全班人数:男生:10×7 = 70人 女生: 10×5 = 50人 全班:10×(7+5)= 120人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比的应用
怎样分合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班
2班
1班 30个 30个 12个 12个 3 +2=5
2班 20个
一班分到 总数的 3
5
二班分到 总数的 2
5
20个 8个
8个
140个
3+2=5 3 140× =84(个) 5 2 140× =56(个) 5
140 ÷5 ×3=84(个) 140 ÷5 ×2=56(个)
50×30=1500(m2)
答:这块长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2∶4∶3混 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450kg,三种糖各需 多少千克?
2+4+3=9 2 奶糖:450 × 9 =100(kg) 4 水果糖:450 × 9 =200(kg) 3 酥糖:450 × 9 =150(kg) 答:三种糖各需100千克、200千克、150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